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1
关键词:高校教育;文化发展;思政课程;优化途径
1文化发展的时代变迁与诉
求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到我国的文化发展,并传递出文化观和文化理念。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未来发展对文化理念的全新要求,是高校思政教育在现阶段应当时刻把握的教育责任与使命。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崛起,也附加了文化缺失的不利因素。在西方工业文化进入我国初期,切实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但从侧面也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文化发展角度,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基础,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样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振兴的必要条件。尤其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象征,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上,文化理念是支撑多维领域共同进步的核心条件。然而当代大学生思想层面尚未意识到文化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重塑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树立民族文化的支撑力,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秉承的教育观念,是文化发展对新时期思政教育的历史诉求。
2文化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文化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应当从文科与工科两个维度探讨。工科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振兴的人才基础,文科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出发,文化发展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而提出的核心发展观念。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被形容为山寨大国。如果要打破这样的历史标签,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就需要培养工科学生对于文化自觉的深刻理解,以技术创新带动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对文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要注重文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学生在毕业之后参与社会工作,其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是最为基本的基础条件。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思考实际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完全取决于自身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基于以上两个维度的辩证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应当以文化发展观为侧重点,引导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文化诉求,进而树立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以文化自信承担历史重任,参与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建设文化崛起的现代社会。
3文化发展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路径
3.1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想建设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观念上,应当以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为主导,树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这样的信心需要思政教师以客观实例举证分析,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经济繁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从社会实践中予以引导,那么高校不仅要在思政课堂中予以强调和深化,也要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予以指导,进而让文化发展的观念深入每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学生的主体行为。思想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树立文化自信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所有教师应当秉承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教育工作的服务精神,针对学生的所有文化问题进行讲解细致入微,以文化发展观为依托,以思政课程为载体,构建学生对文化发展的思想认知,对文化自信的正面理解,进而培育学生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形成对民族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对社会的自信,直至延伸到对文化发展的自信。
3.2融合传统文化的思政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需要树立起相应的文化理念氛围,让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文化发展的实质意义。而营造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度发掘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契合点,进而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继而削弱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那么以各大高校自身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契机为切入点,形成对校园文化的开发设计,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发展的文化理念构造并落实到校园文化的主体当中。此外,需要高校以各种校园活动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活动之中形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追溯历史的文化基层,而应当着眼于文化发展的前途进行思考。引领学生思考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发展道路上,应当以何种文化形象立足于国际政务,应当以何种文化姿态主导社会发展,以及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时代的主人翁,大学生应当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只有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才能将文化发展的全新维度与高度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指导文化意识形态向行为模式靠拢,进而达到以文化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初衷,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全面革新。
参考文献
[1]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2
关键词: 《文化创新的途径》 《喜羊羊与灰太狼》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
2.理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2.通过对传统孝义与现代孝义的分析、探究,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课堂导入
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视频,活跃课堂气氛。
导入:该部影片为什么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对文化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
生:该片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成功表明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文化怎么才能创新呢?或者文化创新有哪些途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
五、新课教学
【情境教学】
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主线设置五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探究活动一:
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图片:
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是整个团队里很重要的人物。
美羊羊――生活中美丽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
灰太狼――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
红太郎――社会上的凶悍老婆。
讨论:上述影片的角色原型来自于哪里?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易把握,3分钟)
生:上述影片角色的原型来自于生活,启示文化创作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
结合上一框题的学习,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引出以下内容: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板书)
设疑过渡:进行文化创新除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我们还能怎么做?
探究活动二:
展示两段视频,动画故事《狼和小羊》及《喜羊羊与灰太狼》“称霸森林”结尾片段。
《狼和小羊》体现传统狼与羊的关系,《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突出灰太狼的经典台词“我一定会回来报仇的”。
讨论:灰太狼、喜羊羊与传统国产动画片中的狼与羊的形象有何异同?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时间3分钟)
生:灰太狼与喜羊羊是建立在传统“狼”与“羊”形象基础上的新的“狼”与“羊”。
进而得出文化创新的第一个基本途径。
(二)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板书)
学生产生疑问:怎样“继承传统,推陈出新”?(5分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3综合探究部分,播放《孔雀东南飞》朗诵视频,焦仲卿被母亲逼迫赶刘兰芝回娘家片段。
设置疑问: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如何认识焦仲卿的“孝”?
生:对待古代的孝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并注入时代精神。
探究活动三:
展示灰太狼被羊暴打的图片。
讨论:《喜羊羊与灰太狼》借鉴了国外动画片《猫和老鼠》一些内容,颠覆了羊一直受欺负的形象,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生:影片的成功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了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
进而分析推理出文化创新的第二个基本途径。
(三)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板书)
学生产生疑问:如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时间4分钟)
生:(1)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二是立足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两条途径都要以“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的原则为保证。(板书)
探究活动四:
列举近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三种看法。
观点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
观点二: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
观点三: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
讨论:你同意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难点,8分钟)
生:我支持观点三,观点三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观点一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观点二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结合教材深刻理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探究活动五:
在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创作团队的采访中,他们谈到动画的形象和情节均来自于他们童年的记忆,而且希望能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形象来缓解和调剂人们紧张的工作生活。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学生探究后归纳文化创新的第五个途径:
(四)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促进文化发展。(板书)
六、知能测试
强化认知,穿插高考题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
七、课堂小结
我把课堂小结的权利留给了同学们,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说说都学到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和启示,深刻体会“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活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最后结合直观系统的板书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课脉络。(时间5分钟)
八、课后拓展
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的牡丹花与别处的真不同,不仅能开在园中极尽娇艳,还能开在水中央超越芙蓉。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3
>> 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区域差距的内蒙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应问题研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研究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宁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途径分析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实现基本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与实现途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甘肃民族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5.
[3]“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文化部网站,2011,01,05.
[4]文化厅.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情况.2010,11,22.
[5]文化部.2011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27.326.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4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应该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区来说,更是应该着重加强对于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视,提升其群众文化发展水平,本文就重点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大力促进群众文化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群众文化发展;乡镇文化站;图书馆
引言
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相对应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则表现的比较贫瘠,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地区来说,相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其精神文化发展更为需要得到有效的发展,对于这一问题来说,今后相应的乡镇文化站必须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保障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
1.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和谐可持续道路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具体来说,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力加强对于文化发展的建设是极为必要的,这种必要性集中体现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上,因为这种文化发展可以说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上层建筑又必然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2从乡镇群众的角度来看,大力加强对于文化发展的建设也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随着乡镇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其相应的关注点已经由原来的物质生活转为文化精神层次方面的需求。
2.新形势下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措施
2.1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力度。
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要依托于乡镇文化站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因此,做好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应该加大对于乡镇文化站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这种乡镇文化站投入力度的提升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1经济性投入,对于任何一项乡镇文化站工作的开展来说,都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只有具备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才能够把一些好的想法贯彻执行下去,因此,在今后的乡镇文化站建设中就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从财政拨款等各方面加大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倾斜,确保其具备较为充足的资金;
2.1.2人力资源投入,乡镇文化站相关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是所有文化发展工作开展的基础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确保相应的乡镇文化站机构具备较为充足的人员组成,避免出现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保障其相应工作的落实效果;
2.1.3政策性倾斜,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发展还应该从相关的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中给予乡镇文化站足够的重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权利来实施自身的相关工作,提升群众文化发展的水平。
2.2加大特色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发展。
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工作来说,要想切实提升相应的文化发展水平,还应该密切结合具体的文化发展对象采取恰当的手段,设计合理的内容进行相关工作,而对于乡镇文化发展工作来说,按照乡镇的特点来说,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于特色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所谓的特色文化就是指针对当地群众所特有的一些文化类型和文化内容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丰富化,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促使这些特色文化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贡献出自身较大的力量;而对于通俗文化来说,则主要就是针对当地群众的文化水平选择恰当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避免采取一些过于高雅的文化发展内容,比如给乡镇群众听歌剧的话,肯定无法发挥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反作用,不利于群众文化的发展。
2.3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工作来说,群众既是主要的受众,也应该是主体,即在相应的群众文化发展中,群众不应该仅仅去听,去看,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应的文化发展工作中去,只有切身参与到相关的文化工作中才能够更好的享受文化发展所带来的乐趣,这才是群众文化发展工作的最终目的所在;基于这一点来说,在今后的相关工作过程中,相应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就应该努力设计一些可行的活动类型和手段来促使群众参与其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应该设计好合理的文化发展内容,促使其能够引起群众的兴趣。
2.4多方面的利用社会资源。
在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中的各方面资源来进行相关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关单位来说,更是应该加大配合和支持的力度,结合乡镇文化站的具体工作实际状况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5创办内容丰富的图书馆。
在新形势下,知识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知识信息的传播在较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图书馆这一途径来实现,促使相应的群众能够走入图书馆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针对图书馆的具体书籍种类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所选书籍能够引起群众的兴趣,贴合群众生活。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力加强对于乡镇文化站的建设管理是极为必要的一个方面,通过乡镇文化站为中介开展相应的活动,提升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是极为有效的,基于这种重要性来说,要想切实做好乡镇文化站的相关工作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来说,其更是要求符合乡镇群众的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韦南屹.浅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群众文化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293.
[2]张曼丽,李峥.浅谈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群众文化发展[J].品牌(下半月),2013,Z4:81-82.
[3]上官友珍.浅谈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05:38-39.
[4]王敏.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2011,22:31.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5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难点在于,文化发展不像经济发展那样具有明确的物质形态性,可以物化量化具体化。文化是一个包容量大、涵盖面广、尚无定论的概念,有广义文化、狭义文化之说。我认为,应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来界定,一是作为文化事业的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文化馆等,这是需要政府作为公益事业加以扶持的;二是作为文化产业的文化,如演出展览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娱乐业、影视广播业、新闻出版业、文化信息业、创意策划业、体育竞技业、教育培训业等,这是完全可以走向市场,根据公众文化消费需要和引导提升文化审美水平而催生的文化产业;三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中介性文化,既具有文化事业性质,又具有经营性特征,如文物鉴定、文学期刊、艺术创作、艺术评论等。
在对文化作如上三种划分之后,我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实施六大战略。
一、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两个效益原则。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及其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效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可对文化层面、文化行业、文化品种进行分类,实行分级管理,对意识形态性不强的娱乐产业放开,对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
2.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及民族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与经济整合过程中,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序有利有节制地开发文化资源,树立生态文化、生态哲学思想,不能搞“文化”,一哄而起,重文化形式、表层现象而轻文化内涵、轻文化品质、轻文化精神,如果使文化仅仅成为一种点缀和摆设,必将最终损害文化,成为空洞和虚假的伪文化。
3.突出特色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命题。什么是中国特色文化?儒学、道学、佛学、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等,都属中国文化的范畴,但我以为根本的是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不能平均用力、四平八稳地发展,而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这里的市场不仅指国内文化市场,也包括世界文化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研究现有文化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文化消费心理趋势,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培养、引导、提升文化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民族意识、思想道德意识。我强调市场导向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块讲的,对文化事业很难以市场导向来要求,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5.系统开发原则。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甚至渗透融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是异彩纷呈、多样形态的,必须在宏观视野、系统整合中研究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文化意味、文化价值,研究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系统性,绝不能孤立地狭隘地开发某一文化形态,造成文化短视和文化扁平化。各文化产业之间、文化事业之间、文化产业与信息业之间、加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整合联动,才能形成文化强势,而且也只有产业联动、系统开发,才可能在交叉渗透、相互关联中催生新的产业品种、新的产业链,使文化的创造力、知识力、想像力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几个方面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战略与战术的辩证研究与谋略。我以为,在全球化的广阔现实背景和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深厚传统观照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整体跃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宏观系统地探寻:
1.优先发展战略。这是相对其他产业来说。我们对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认识曾比较模糊,一直觉得文化是虚的、软的,经济才是实的、硬的,没有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思维视野,文化发展就相对滞后,文化产业近几年才起步,而发达国家却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研发体系。因此,我们在国民经济产业群中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制定相
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跃升发展战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虽然逐年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资源在世界各国最为丰富,中国人的智慧力、想像力、创造力与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如果我们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就能跃升飞腾,超越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一下走在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前列,这一点是其他产业包括制造、加工、汽车、冶金、机械、矿业、食品等传统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然战略选择。
3.优势发展战略。这是“突出特色原则”的战略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多民族文化多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列出一张分门别类的比较清单,作出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反复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不同、自己的优势所在,才能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优势上。共性的、一般的、平庸的文化缓行发展,个性的、特殊的、优长的文化大力推进。同时,应考虑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中,文化的优劣势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是可以转化的,一时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将来的劣势,暂时的劣势也可能变成明天的优势。如何因势利导,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哲学命题和实践课题。
4.精品带动战略。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水准。因此,要通过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带动国家整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发展要形成金字塔式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5.互渗互动战略。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绝不是文化自足自立的封闭式单一式发展,它与经济、政治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统一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内在动力。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及其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文化与众多经济产业产品的文化融入及互渗,研究文化与政治文明的相互关
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范文6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3]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