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1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人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1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景观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7)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2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5)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①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②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③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④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2.3规划理念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有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生态景观场所。

根据功能定位,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确定为:环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态;绿化布置上追求大绿化;艺术构思上追求大景观。基本定位:“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7]。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的职能已有了新的内涵:综合教育治学场所;科技研发中心和综合发展实验室;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展示中心。

3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

3.1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气候是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3.2规划

规划有助于设计形式区别化的调查。中心区要求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并且具有纪念性意义。而学生宿舍区以宁静,安全,社区形象为特征,运动场和娱乐场按游戏和竞赛规则设定其大小布局,停车场可以按规定标出管理区和便利区。

3.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同样重要,因此也是一个设计决定因素。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草坪就是校园的象征。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3.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比例,周围环境,面积,布局是重要的校园景观设计因素。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的[8]。校园所在地的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的特征是决定校园景观的要素。

3.5风格

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校园是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许具有教育价值。

3.6植被

气候影响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研究它们的特性,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是“健体强身,放松神经和刺激灵感的工具”。绿色植被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9]。排列成行的树木能清晰表明大路,小径,界限的位置与方向。如果恰当选取树木,校园路线会更加明晰。在校园周围种植的树也许会像绿化带一样的密度,但树木形成的屏障可降低噪音,如同悬浮粒子过滤器一样提高空气质量。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无论是按传统还是现代的观点,校园树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4结束语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功能、技术和使用特点,打破对人发展的禁锢,解放人的个性,由重“教”转到重“学”上。校园规划设计应本着人本主义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创新开放原则及地方性原则等理念,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李学忠.景观设计[M].台北:六合出版社,1998.

[3]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戴志中.高校校前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景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编委会.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M].长

春:吉林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7]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72-01

摘要:

分析当前居住小区的现代特点要求及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存在问题;设计思路

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提高,对居住的环境条件不断提升。房产商想方设法通过园林规划设计来吸引消费者,而购房者也在不断的对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规划设计除要紧密结合居住环境的特征,突出地方人文特色外,还要打破传统思维框架,应用各种艺术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景观。

1居住小区的现代特点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气侯类型丰富,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建筑种类和形状各异。但是居住小区改善了市容市貌,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改善了人们居住条件。它是集居住、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缩影,因此,它的建设与以往城市住房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

1.1规划协调而统一。

以往的建筑参次不齐,居住小区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优化了小区资源配置,使其整洁美观。

1.2规模大而功能全。

居住小区一般为多层、多栋楼体建筑群,这些楼体建筑群,除住宅楼之外,还有商业大楼、超级市场、电影院、体育馆、音乐厅、医院等综合性结构。

1.3综合光照强而面广。

现代居民楼外墙体多为彩色粉刷,有的还贴瓷片,封阳台以及大窗户也用了大量的玻璃,使阳面光照更大。阴面也不再是浓荫,尽管造成了眩光现象,但对喜光树种的生长却有积极作用。

2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居住小区的园林中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功能,设计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避免单一死板。尽管现代住宅区发展迅猛,但在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尚有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2.1设计规划观念陈旧。

一些居住小区设计方案粗糙,仅仅满足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有些住宅区的园林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这样的绿化虽然覆盖面积达标,但其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2.2模仿性强,缺乏创新。

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居住小区园林工程都是生搬硬套,没有特色,识别性不强,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较快准确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许多园林规划设计上都是在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没有因地制宜。有的小区为了跟风,不惜将原来的树木砍光建草坪。也有的小区跟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栽植棕榈类植物,没有考虑气候原因,结果一到冬季,都死光了。

2.3过分重视草坪,忽略植物群落。

在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上,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时尚风席卷全国。无论什么设计都侧重在草坪上,但也经常出现草地成道路的场景,既没起到美化作用,又破坏了居住环境的和谐。植物群落可以制造层次感、神秘感,使小区避免出现一眼望穿之感。

3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在进行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时,其设计思路决定了设计效果,决定了设计者的水平,所以设计思路是设计基础。但是设计并不是凭空想象,在设计之前必须要到基地实地踏勘,了解小区构造,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分析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够有好的思路。

3.1定位——人为本。

进行一个项目的园林设计首先要确定这个项目的定位,有了正确的定位,其设计才能丰满起来。居住小区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所服务对象也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避免单纯的由设计师根据个人主观设计。

3.2风格——环境与自然相结合。

园林风格与居住小区建筑风格、气候条件、环境特征、园林主题等密切相关。如苏州的园林,常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故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精巧,不重对称,免呆滞之感,而须曲折,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培衬,感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抓住四周景观特色,并将其引入到园林造景中,将园林自然山水融合,形成多层次,丰富且风韵独特的园林景观。

3.3布局与分区——实用与艺术兼备。

居住小区的每个区域和景点的具体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统一协调性和可行连贯性。居住小区园林设计不同于公园设计,在居住小区设计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现代人趋向于情感与文化品位的生态化人居环境,正如斯坦利?怀特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那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终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因而在其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在规划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

3.4空间与流线——层次与立体感并驾齐驱。  园林空间与流线是从竖向与空间角度、人的行为角度、人车交通满足角度等方面对设计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思考方向。所以,在居住小区园林设计时,要将小区分割开来,使空间具有层次和立体感,避免一览无遗、平乏无味、人在园中无景可赏。

4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艺术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要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要求,节约,就地取材,植物造景为原则,再加上专业的设计艺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4.1因地制宜——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一块场地有他的独特的内涵,在进行设计时要挖掘出所蕴涵的内涵,才能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合适的园林景观。准确的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如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休闲运动区、后公园等。

4.2因时制宜——结合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4.3民族特色——结合地方特征。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3

关键词:西安文理学院;校园APP;设计

引言

APP,全称Application,现在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即“手机客户端”。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APP智能应用的开发逐渐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APP运用到校园生活信息方面,将为广大师生开辟一种全新的校园生活方式。让广大师生充分享受到手机APP为校园工作,学习及生活所带来的更多便利和愉快的用户体验。

一、手机APP校园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建立可移动的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

随着3G、4G移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高校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增强,信息获取的移动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高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定制与开发校园手机APP对大学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

在越来越多人习惯于通过移动设备来获取信息的时代,校园信息交流平台能够直接地起到向外界宣传学校的功能。利用学校历史、学院概况、校园风光等板块,可以从不同方面介绍学校,能够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校园文化。

(三)利用手机APP的可移动性,便捷校园生活

校园手机APP可以使高校师生随时随地掌握校园信息动态,使校园网络真正活用于校园学习与生活。

二、传统校园信息交流平台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校园官方网站是学校最权威的信息查询平台。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只有在校图书馆或连接学校内部网站才能登录西安文理学院的官方网站。不仅如此,图书馆的电子设备非常有限,并且,许多宿舍并没有接通学校内部网线,无法满足学生便利快捷地获取校园信息。

三、关于“指尖校园”手机APP的板块构成

“指尖校园”手机APP客户端的用户主要是针对于西安文理学院的师生群体。其中,各个板块及其内容都是根据西安文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规划而成。“指尖校园”以贴合校园学习生活为出发点,尽可能地完善传统信息交流平台的不足,满足校师生的实际需求。

(一)新闻公告板块

新闻公告板块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校园概况、校园文化、新闻速递、通知信息等五大部分。这个板块将充分体现“指尖校园”手机APP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宣传,并且能够使校园师生便捷快速地获取校园新闻,校园公告的详细信息。

(二)教务信息查询板块

教务信息查询板块主要包括学籍信息、考试信息、课程信息、成绩查询等四大部分。“指尖校园”手机APP与校园教务系统实行对接,在“指尖校园”手机APP的平台上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个人教务信息,极大的便利师生的校园生活。

(三)服务功能板块

服务信息查询板块包括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校园地图三大板块。这个板块主要针对学生开设,旨在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在校学生更好地体验校园文化。

四、推广

“指尖校园”手机APP是针对于西安文理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设计规划的,其面向用户为西安文理学院的在校师生,对此结合实际情况,将采用以下几种推广方式。首先将通过校园广播详细介绍“指尖校园”手机APP的各种功能及其突出特点。其次,将通过海报宣传,采用二维码扫描的方式鼓励师生下载使用。第三,将通过网络宣传,利用校园贴吧,校园论坛,官方微信平台及校内网站宣传“指尖校园”手机APP。第四,将通过西安文理学院校报、学报刊登文章宣传。

五、结语

校园手机APP这个新型的校园信息交流平台,弥补了传统信息交流平台的不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将便捷的信息化生活带到校园之中。作为针对西安文理学院在校师生为用户人群的“指尖校园”手机信息交流平台,将会发挥其作用,进一步促进西安文理学院的校园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净宇,李澈,张震,李雨澈.高校校园APP发展和初探.中国传媒科技.2014⑹.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它可以有效增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提高创造力、提升凝聚力。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优劣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培养学生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以发现问题,促其发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重要性分析

校园文化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和价值评定的活动,也就是指在一定的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科学、规范的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校园文化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文化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评价校园文化,对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校园文化评价有利于正确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与约束作用

科学地评价校园文化不仅有助于发挥校园文化在校园内的导向与约束作用,对本校成员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周边社区人员的思想行为进行影响,进而对社会产生影响。具有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周边地区及社会的文化导向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功能优势。

2. 校园文化评价有利于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凝聚与激励作用

科学地评价校园文化,可以确保形成一种优秀的校园文化或者好的价值观。而一旦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或一种好的价值观被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可或接受之后,就会在全体师生员工中产生一种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全体师生就会自觉地受其约束,增强其使命感。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3. 校园文化评价可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竞争力

校园文化评价能够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校拥有优美的环境,同时也可以激发全校师生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扩展学校的发展空间。

4. 校园文化评价能改进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学校文化评价可以保证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营,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学校以往错误或过时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方法,使学校的内在实力进一步增强,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

5. 校园文化评价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形势对各国的影响日益加大。加之国内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校园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和多种信仰,各种社会思潮与文化影响相互激荡。因此,非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不良文化与价值观出现在大学校园,使师生员工的思想差距拉大,各种不和谐的现象相继产生。而校园文化评价就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思想差距,消除校园内的不和谐因素,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路径选择

要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必须要构建起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1. 确立明确的校园文化评价标准及目标体系

在对校园文化进行评价之前,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准确的校园文化评价标准及目标体系。评价标准是进行评价的前提,是衡量评价对象是否达到评价目标的准则与尺度。评价标准要坚持科学、全面、可行的原则,坚持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的统一。评价标准确立后,要明确评价目标。校园文化评价的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最终使学校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其他任何目标的制定都应该以这一根本目标为依据。

2.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旋律,为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服务,其校园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应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全一致,并且有利于师生员工与学校的长远发展。

3. 建立起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突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必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本校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相结合,使高校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学、科研首要任务服务,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服务,为科学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服务。

4. 构建全面、系统的校园文化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多元并存的系统,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备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因此,在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进行评价时,应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各种构成因素得以全面发展。

5. 建立起突出校园主体的文化评价机制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并且受校园文化影响最大的群体便是高职院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高职院校的全体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校园文化功能发挥作用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时,应坚持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原则,坚持从全校师生员工的实际出发,发展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员工及学校的发展,这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健康、顺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耀玲.学校文化评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8(3).

[2]王凤兰.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燕山大学学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010-02

作者简介:李玉春(1964-),男,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东莞/523000)

当今,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国内各类高校办学过程中都需要面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中,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专门的检查与评价则是十分欠缺的,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尤为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内涵是什么不明确、发展的状态如何不清楚、不关注应用的效果是否有效等方面。

究其缘由,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的管理者对校园文化评价意义与原则认识上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校园文化评价意义及原则的认识,以此推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稳步向上。

一、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内涵

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曾对“评价”给出一个简明的定义:“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由此可以说,任何工作都需要评价,唯有通过评价才能使工作达到有效的改进与提升。民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不无例外需要相应的评价。一旦缺失了评价,校园文化建设则是盲目的、无序的、低效的。

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学校立足于发展现实的需求,组织专家学者、师生员工、企业代表等人员一同参与,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现实校园文化表现以及影响文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并提出有助于改进其文化的有效方法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本质是评定文化价值。从中得出的评价结果有助于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充实内涵、形成优势、促进发展,旨在改进与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与质量,更好培育人才。

二、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现实意义

文化的本质功能是“以文化人”。正因如此,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主体功能是使校园文化得以培育、充实、整合及优化,确立在办学进程中的主导与统摄地位。其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评价促改革

通过校园文化评价有助于达到有效反馈、检查、监控,发现问题与不足,促使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使之充实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2.以评价促建设

实施校园文化评价,有利于找准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从宏观上把握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运行情况,有的放矢地推进文化建设,审时度势,突出重点,使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科学化、规范化与实效化。

3.以评价促管理

学校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校园文化评价,能够帮助学校管理者认识到民办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行为规范、校风校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学习管理的改革与强化,从而切实发挥校园文化评价在学校管理运营中的作用。

4.以评价促创新

校园文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校园文化评价,可以有助于民办高职院校管理者更好认清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亮点,从而增添文化自信,把握重点内容,突出示范项目,努力将文化建设逐渐向高层次、深内涵的方向发展,出文化特色,创文化品牌。

5.以评价促育人

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铸造精神和灵魂,文化育人是以文化的价值体系体现的意义和作用来育人的,不是简单的、表面的“以文化人”。通过校园文化评价,能够完善校园文化内涵,突出重点建设任务,对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精神的塑造、品格的升华、理想的坚定,将产生积极、持续、导向的作用。

三、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1.育人性原则

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方向。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以人为本,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有利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2.系统性原则

校园文化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部分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设立要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做到整体设计规划,保持其完整性和协调性。从校园文化的功能、内部结构及相互关联的方面综合评价和分析。

3.开放性原则

民办高职院校在实施校园文化评价中,一定要坚持开放性的思维与做法。主要体现在:一是利用地方各界资源。无论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还是具体开展评价工作,都要注重考核融入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因素,要把评价的触角伸入学校所在社区和合作企事业单位倾听意见,进行开放式评价。二是联系学校办学实际。民办高职院校分布广泛,校情差异大,有建校时间长的也有建校时间短的。因而,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共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评价工作要共性、个性兼顾,不搞“一刀切”。三是综合使用评价方式。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并非所有评价因素都能量化,有些项目定性描述可能更合适、更准确,应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切不可固守一种评价方式。

4.实用性原则

评价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用,开展校园文化的评价要坚持现状与发展的统一性,注意切实可行,有时效性,要考虑学校的历史和现实,追踪和前瞻学校发展。要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地实施评价,确保评价质量。这就要求开展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必须与本校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必须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融合起来。无论是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还是实施评价中,不要脱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脱离校园管理的全过程、脱离师生的实际思维方式等,做到既要总结成绩,又要查漏补缺,更要鼓劲加油,不能贪大求全,重在建设,重在实用,重在学生,为学校教学、科研首要任务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5.职业性原则

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要体现职业性特征,评价内容中应突出体现在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融进更多具有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支持与保障。

6.非标性原则

客观而言,严谨科学的评价应当是由“标尺”“效应”“信度”和“常模”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这里的“标尺”讲的是测评的准则和依据,采用什么工具去评价;“效应”讲的是测评的有用程度;“信度”讲的是评价的可靠性怎么样;“常模”指的是通过总结提炼一个区域的校园文化参数,来应用衡量某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水平。但是,囿于国内尚无需要校园文化评价的标准,因而现实所能开展的校园文化评价不能实施标准化的做法,应属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非标准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价主要定位在前两项。

参考文献:

[1]王凤兰.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6(5).

[2]寿韬.高校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及特征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3]贾九斌.论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识别[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校园文化设计规划范文6

关键词:环境建设;苏州国际教育园区;环境设计教育园区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的场所,环境设计是校园精神的着力体现。本次绿化景观设计在延续和强化校区总体规划精神基础上,运用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突出与校区整体的和谐统一,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鲜明的时代风格、多元的文化组合和丰富的视域景观,强化植物生态设计的科技含量,着意营造校园的冶学和恬静的氛围。

1 校园环境设计规划原则

①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追求清新自然的景观设计风格,运用自然式造景手法,构成绵延起伏的草坡,绿树成荫的密林等景致丰富的植物群落。创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②整体和谐统一的原则。③文脉与绿脉相默契的原则。

2 校园环境空间脉络结构

本次规划在深入理解和分析总体规划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园区的四大功能分区:公共教学、行政办公、体育运动和学生生活区,将校园内部的景观环境结构精简抽象为“三溪、四轴、十二个主题园”的空间脉络结构。

“三溪”:既东西向贯穿苏州旅游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色水道,南北向贯穿园区的采香泾和贯穿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花溪。

“四轴”:既前期规划确定的贯穿东西向的三条校内交流轴和一条南北向的校际交流轴。

“十二个主题园”:是指镶嵌在校园内具有特定绿化景观特色或校园文化内涵的块状绿地,主要有:智慧园、惜时园、名士林、数码花镜、醉红坡、桂馨园、竹园、枫叶溢彩、百草园、生态教育区和求实园,作为教育园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点,形成校内文化、绿化、美化的亮点。在具体施工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部分景点暂时还没有得到实施。

3绿化种植规划设计

3.1绿地系统

3.1.1 校区植物配置原则。从植物的空间围合形态上,注重不同空间场所中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从密林、疏林草地、林中空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多元化的视觉空间效果,达到林成荫、树成群、草成坪、花成片的优美景观,校园景观随季节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季相变化。

3.1.2 植物种群的比例控制。三校区共选用160余种植物,所用种群的比例控制如下:针叶树种占13%,阔叶树种占87%,阔叶树中常绿树占55%,落叶树占45%;木本与草本的比例为:木本65%,草本35%。

3.1.3 骨干与基调树种的选择。①落叶树种:七叶树、鹅掌楸、梧桐、悬铃木、黄山栾、薄壳山核桃、玉兰、二乔木兰、槐树、喜树、枫香、马尾松、重阳木、乌桕、构树、榉树、枫杨、合欢、榔榆、榆树、垂柳、香椿、臭椿、朴树、麻栎、无患子、三角枫、五角枫、银杏等。②常绿树种:广玉兰、石楠、女贞、枇杷、椤木石楠、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杨梅、珊瑚树、桂花、杜英、青冈栎、苦楮、柳杉、侧柏、柏木、罗汉松、雪松、樟树、棕榈树等。

3.1.4四季景观季相变化的植物材料构成。①春季花木:日本樱花、红叶李、碧桃、榆叶梅、蔷薇类、玉兰类、含笑类、海棠类、梨类、梅类、紫荆、山梅花、溲疏类、木绣球、海仙花、迎春花、红花木、金钟花、杜鹃类等等。②夏季花木:红瑞木、金丝桃、合欢、木槿、小叶栀子、牡荆、石榴、水杨梅、紫薇、光叶绣线菊、绣球类、凌霄、夹竹桃、凤尾兰等等。③秋季花木:桂花、木芙蓉等等。④冬季花木:结香、腊梅、茶花、茶梅等等。

3.2 匠心独具的植物分区配置特色

3.2.1 庭院内部植物配置。材料选以观花观叶的小乔木和花灌木为主,地被植物要求较耐荫。植物造景注重空间渗透与建筑室内的呼应,所有桂花、含笑、木兰、茶花、枇杷、海棠、八角金盘、桃叶珊瑚、长春蔓、茶梅、杜鹃和箬竹等等。

3.2.2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配置特色。以落叶大乔木遮荫效果为主,夏日遮荫、冬日采光,主要有榉树、枫香、薄壳山核桃、栾树、七叶树等等;适当栽植落叶花灌木隔离带。

3.2.3 两条景观轴线的植物配置艺术特色。两条景观轴线的植物配置以花坛、模纹花带为主,形成色彩艳丽、极具动感的图案装饰效果。花坛结合园林小品,如庭院灯,衬以高大林荫树,使景观大道成为校园最具美感的风景线。花坛花带以修剪的小灌木,如红花木、雀舌黄杨、栀子花、紫鹃、茶梅和1、2年生的草本花卉为主,林荫大乔木以香樟、银杏为主。

3.2.4 入口区域植物景观特色。入口区域植物配置要求简洁规整,绿地广植夏末秋初新生入学时开花茂盛的植物群,如木槿、桂花、栀子花、樱花等等,花坛布置1年生草花和秋植球根的花卉,形成花色如锦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刚,李岚,李瑞东.城市公园设计[M].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2徐公天.园林绿色植保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