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误区;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学有效

性影响着学生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效果。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误区及对策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误区

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没有渗透相关学科的内容。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以数学课本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这就削弱了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学科特性。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也不知道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多大的关联。因而导致很多学生不清楚数学学习的本质及价值所在。

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忽略了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及指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否则学生没有办法接收到最新的资讯。同时,教学方法缺位,会导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忽略。

3.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很多教师,把教学设计与备课等同起来。尤其是小学数学,本来知识点就不多,对于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教学重点及难点早就烂熟于心,所以他们会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在课前详细地设计教学。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目标上形成惯有的教学思维方式,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首先要改变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强化教师整体优化意识。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自身了解的知识呈现出来,使教师教学思路更加系统化、清晰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进行整体优化,体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及发展性。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知识结构体系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调整、设计、评价等工作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实践中。其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很多教师对教学设计相关的知识、方法、技能等掌握不足,他们其实很想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第三,制定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学设计的评价缺乏相关的标准和原则,并且考核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很多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可有可无。具体来说,教学设计评价体系制定要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依据。而教学目标是在宏观的课程目标框架下,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具体化、明确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理论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到课堂实践中,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及效果。最后,希望论文的研究为数学执教者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荣.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2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学习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猜i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师:打一生活用品。(电话)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以个打电话的方案。

师:请你提出这个实际问题的关键信息。

要通知的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知的方式及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通知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最优方案

(1)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板书: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打电话更加省时呢?独立思考。

(2)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小组汇报成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案(4、4、4、3)分成4组,通知完15人要6分钟。

师强调:不是分的组数越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

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老师和组长都不闲着。)

(板书:分组同时通知)

师: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

引导学生用图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用图示表示:

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4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每个人都不闲着)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为什么没有?

板书:全员参与通知

(设计意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老师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引导学生得出只有老师、组长和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才是最省时的方案。)

三、综合分析,优化方案

1.分析方案。

回顾这3种方案。

师:在这3种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闲着?

师: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而方案3中,老师没闲着,接到通知的队员也没闲着,即:一个也不闲着这种打电话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2.师:对比一下这三种方案,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让学生尝试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案,经历优化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方案三,我们刚才用画图法知道了李老师要通知15名队员最少需要4分钟,下面我们来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1.师生共同填表。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

师:我们发现: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分别是:2 4 8 16……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2得到下一个数列。即每增加一分钟,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前一分钟的2倍。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下一分钟是多少?256呢?512呢?

师:我们通过这个规律知道了老师和队员总人数,如何快速得出队员总人数呢?(在相同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1=队员总人数;)

师:如果某一时间内,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64,队员总人数是多少?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128呢?512呢?

(当学生观察出这两个规律时,让学生反复重复,全班重复,指名重复。教师反复提问:这一列的规律是什么?这两列的关系是什么?)

师: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时,老师和队员总人数是多少?队员总人数是多少?第6分钟呢?第9分钟呢?(要知道第九分钟的就必须先知道第八分钟的是多少)

3.对比图示法和列表法,优化方法。

师:我们分别用了图示法和列表法呈现通知这些队员最短需要多长时间,这两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示法只适合求人数比较少的情况,而对于人数比较多时,我们通常用列表法,列表法更加方便快捷。

师:很显然,列表法相对来说更加快捷,我们在实际运用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根树枝,第一年长出1根树枝,第二年每根树枝分别长出1根新枝,第三年每根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根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根树枝?

2.小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1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通知到5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至少需要几分钟吗?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此类规律的应用。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六、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以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做更多的事,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在学习中要学会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实际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类似的统筹方法呢?

(沏茶;烙饼)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一个一个通知 费时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教学情境;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37-02

1 隔靴挠痒的教学情境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播放了悠扬的背景音乐,一个稚嫩的童声富有感情地朗读《背影》,课堂气氛被浓浓的父爱笼罩着。然而学生听着听着就迷茫了,六分钟朗读后,大家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今天到底要讲什么内容啊?后来大家终于从开始讲话的教师口中明白:老师要从《背影》引到伟大的父爱,从父爱又引到父亲节,父亲节该给父亲送什么礼物呢?物质类的东西已经不稀罕,那么给父亲一个惊喜,亲自动手帮父亲处理照片吧?这才算是转到本节课的课题上来了。至此,时间已过去了十分钟。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照片,演示如何使用魔术棒工具、套索工具和印章工具,足足演示了20分钟之久,之后又利用大约三分钟的时间演示如何将扣取的图片与另外一张背景图合成。对于没有图像扣取和合成经验的学生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于是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听课教师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感到高兴。然而,在接下来不足十分钟的学生操作时间里,学生虽然都在认真操作,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至少一半的学生刚刚扣取好图片,来不及修饰照片,更没有时间来合成图片,下课铃就响了。

此案例中,教师为了吸引学生,足足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来创设一个她自认为合理的教学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学习内容,而此教师大费周章地在课堂引入中创设此情境,其实只是导入一个煽情的气氛,后边的课与这个情境完全是脱节的。这样一味追求华丽的情境,为了情境而情境,不可能激起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很好地落实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反而是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创设这堂课的教学情境应该从图片合成与加工着手,比如结合学生最近的课外活动,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合成图片示范,或要求学生做一个实用的作品(如学生社团的招聘广告,教师校本课程的宣传广告等)。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和不求实效,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图像的合成与加工,图片扣取仅仅是合成的第一步。从该课的情境创设来看,教师是欲用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想让课堂学习氛围活跃一些,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此教学情境的运用淡化了教学的重点,没有体现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更没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样隔靴挠痒式的教学情境应该说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能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尽可能大的发展,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使创设的情境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

2 生搬硬造的教学情境

在一节“计算机系统组成”课上,教师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件展示给学生看,接着让学生讨论各个电脑主要零部件的品牌和生产商,然后教师总结各个硬件零部件的生产商:“对于CPU,无论是Intel还是AMD,都来自于美国;常见的硬盘品牌有希捷、西部数据、迈拓、日立、东芝和富士通等,其中希捷、西部数据和迈拓都是美国品牌,日立、东芝和富士通是日本品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列举的知名品牌中竟然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不仅硬盘这样,软件也是如此。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来自美国的微软公司,常用的处理图片软件Photoshop是美国Adobe公司的产品,日常使用的很多应用软件大都来自美国。另外,Windows操作系统留有大量的后门,能收集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所有硬件的资料和信息,而这些核心硬件也都产于美国,这将使国家的信息安全成为最大的隐患。”然后教师结合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向学生解释我国计算机发展很缓慢、计算机技术很薄弱,但是不能就此丧失信心,只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赶超美国,打造出更多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目前,一方面要支持国货,尽量使用国产软件,如WPS、QQ、百度和有道等;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开发出更多的国产软件而时刻准备着。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原先重视知识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往往生搬硬造出一些无效的教学情境。如本案例中,教师花费大量心思和时间来创设一个一厢情愿的情感教育教学情境,以期望从中国计算机发展缓慢、计算机技术落后于世界的情形中,达到让学生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实现创造软件强国的伟大梦想。这样的一节课,让听课者感觉不像一节普通的信息技术课,倒像是一节感化学生的德育课。当学生不能从教师创设的情感教育情境中有感而发,教师则拼命引导学生往设定的情感目标靠拢,无异于教师在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教师为了情感而情感,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情感牵引或灌输,最终只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偏离教学主题,达不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在对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学生不能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和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就谈不上理解学科的深刻性,这样“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成为空洞的口号,而失去原本的实际意义。恰如此教学案例中的教师以为只要在信息技术的情境创设中引入一些积极的口号,加入一些正能量的因素,就能立刻达到提升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效果,着实荒唐可笑,况且这种舍本求末的策略估计连“末”都未必能求到,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摆正教学的姿态,不要动辄扣个情感教育的大帽子。

唯有入境,方能生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入境”而“生情”,信息技术教师要走出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选择教学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过程,变隔靴挠生搬硬造等浮华式的教学情境为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误”入教学情境,方能达到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素华.创设游戏情境,享受成功喜悦[J].小学教学参考,2007(3).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五进、摄影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76-01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的特点和不足

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摄影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审美标准高这两个特点。

实践性强这是由摄影本身技术性决定的,审美标准高是针对艺术类学生审美修养的教学目标来讲的,这两个特点对于理解这门课程十分重要。

目前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两大问题:要么严重偏向理论课堂,缺乏摄影实操的环节,学生摄影实践能力得不到加强;要么严重偏向摄影技术教学,学生缺乏美学方面的熏陶,审美修养难以提升。

二、制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

制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教学目标不清晰。目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定位为基础课,摄影课有偏理论或偏技术的倾向,并且多数以课堂理论学习和后期修图软件学习为主,而对于摄影实践这一块往往无法完全实施。摄影涉及庞大的知识系统,如果不能在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上有所侧重,必定导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最终无法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检验教学效果。由于摄影课没有像专业课那样严格的考核机制,同时,由于受场场地的局限,多数以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自行拍摄作品,缺乏现场手把手指导创作的形式,因此难以体现学生实际的摄影知识掌握程度和审美修养。

(三)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目前国内偏向摄影实践的优质专业书籍较多,而针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的优秀教材十分罕见,加上学校没有重视教材的选购,课本外又缺乏增设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师专业水平良莠不齐。除了摄影专业本身的课程,目前高校艺术类摄影课程大多是非摄影专业的教师承担,多数教师本身并不具备一定的摄影实践经验。所以,教师本身摄影技术、摄影美学修养直接关系到课程设定的高度。

(五)摄影学习相关资源缺乏。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目前有一部分高校的图书馆、摄影场地和摄影器材资源匮乏,这直接导致课程实践环节难以实施,学生没法直接进行摄影实践的学习。

三、基于“五进”理念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方法

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摄影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五进”理念进行分析,可得到五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进多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摄影。摄影的课堂学习还是十分重要,然而单一的课室讲授的教学效果十分有限,多种形式的课堂形式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根据专业和课程学习的特点邀请专业和知名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论坛、活动、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可以在这过程中与摄影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摄影理论知识,还能跟教师课堂上的内容进行系统地连接,弥补了课本和课堂知识的不足,扩大他们的见识并激发他们学习摄影的热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摄影理论知识,为摄影实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进校内外图书馆和媒体资源学习摄影。借助校内外图书馆资源,可以弥补校内图书音像资源匮乏的不足。学校应适当放权给任课教师,让教师选择合适的上课地点,引导学生系统地阅读优质的摄影读物,不但可以弥补教材和教师摄影素养的不足,而且有利于增进学生摄影知识、提升美学修养。同时,可以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主分享学习,通过校内外阅读的活动,学生可以学到课堂上上学不到的摄影知识,并渐渐找到学习摄影的乐趣,最终找到学习摄影的动机和目标。

(三)进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综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改善校内摄影场地和设备缺乏的状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通过联合周围的摄影公司或摄影工作室等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摄影设备,走到第一线去进行摄影实践。另外,结合课程特点,让学生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一些项目和活动,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摄影实践水平进行检验。校内外实训的方式,可以让摄影学习资源最大化,学生可以直接向专业人士学习,弥补校内教师摄影实践经验的短板。

(四)进户外大自然进行摄影活动。适当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爬山或徒步等活动,同时进行摄影实践,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课室学习的疲劳,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增强体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知识讲解和摄影实践,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并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短途旅行,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摄影作品的创作和训练,可以检验学生掌握摄影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感受大自然、感受摄影的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摄影实践能力和审美修养。

(五)进社会服务与实践。通过展览、义工、志愿者等活动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考察和学习,给学生多一些接触社会的机会,并通过学习到的摄影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这对他们加深社会认识、爱护人文自然环境、关注弱势群体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摄影实践,可以引导学生把摄影学习跟社会实践有效地进行结合,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品,通过参加比赛或者校内展览的形式检验学生摄影学习的效果。

四、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五进”思想梳理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的五个教学方法,五种教学方法作为摄影教学的指导思路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每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特色不同,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资金、师资、硬件等综合的情况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教学改革中行政限制一直是存在的,如何做到平衡教学与行政,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建利.当代高校摄影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品牌,2014.(11).

[2] 程艳华.高校摄影教育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

[3] 叶振艳.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程现状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2).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技术;实训;教学误区

1、过分夸大电脑技术,让学生变成“技术的奴隶”。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更是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于计算机设计的认识,它以一种全新的手段,重新诠释了设计工作的意义和前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或说是一个新的设计时代的开始[1]。由于计算机的神奇力量,以及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迅猛普及,艺术设计专业几乎所有的设计作品呈现最终都要依赖电脑和软件,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把电脑操作和软件技术放在了第一位,开设大量的设计软件课程,压缩艺术设计理论教学课程。老师和学生都过分神话软件技术而忽略了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学会并能熟练运用几个平面设计软件或三维设计软件,就完成了艺术设计的教学任务。然而,电脑只是艺术设计中的一个工具,一种用于实现艺术家设计思路的手段而已,永远替代不了人的创造力和灵感。过分夸大电脑技术教学,忽视艺术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学习,终究导致这部分学生虽然软件玩得很熟练,但遇到设计项目时,由于缺乏设计理论体系支持,没有好的艺术素养,很难有好的设计灵感,仍然做不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这部分学生毕业后也只能从事比较普通的制作工作,不能胜任设计师岗位,只能给设计师“打下手”,用软件技术去制作别人创意的设计作品,终究沦为电脑技术的奴隶。

随着电脑软硬件的升级发展,软件的功能日益强大和人性化,可以轻而易举把设计师的优秀创作灵感转换为成型的设计作品,但前提条件还是要有设计师优秀的创作灵感,而创作灵感又是来源于设计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课在教学中至少要占有总课时量的50%,设计的原动力还是人的大脑思维[2]。只有做到电脑技术和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课程合理安排,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2、专业知识和技术“两张皮”现象。

在讲授与技术有关的设计课程时,“两张皮”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误区。教授软件的教师与教授设计专业知识的教师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及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导致这些本来可以相通的课程各自为政,致使学生学了软件技术知识只能做一些软件的案例,而一些专业课程学完了,需要用软件制作设计作品时,学生却无从下手。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讲授专业知识的教师要对设计可能用到的软件技术熟悉,讲授软件技术的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设计专业知识,在讲授软件技术时,可设计跟专业知识相关的软件操作案例。像photoshop、illustrator这些基础的设计软件,学生所学的很多设计课程都要用到它们来制作设计作品,如《包装设计》这门课程,软件技术的授课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包装设计案例,这样既讲授了相关软件知识,又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软件来制作包装。教师之间还应该加强交流,加强相互观摩学习。只有通过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理念的提升、教学团队的建设,才能根本解决专业知识教学和技术教学的“两张皮”现象。

3、“缩水”的实训课程教学。

如今在人才市场,有无实践经验是大多数行业招聘时都强调的重点。这在艺术设计行业尤其显得突出,因而对于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是企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3]。”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建立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与行业、企业亲密接触,真正让学生触摸市场脉搏,参与实践,为日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许多学校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却简化了实训课程教学,把带学生去超市看看商品包装就说成是《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把给学生一个网上搜索来的设计任务当做作业下发给学生完成就当成是参与了社会实践;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虚拟公司设计任务的“课题设计”项目下发给学生完成就是一次实训演练;甚至把带学生去某处参观旅游一番就说成是带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学……这些举不胜举的方法都是目前许多学校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学生往往参加完这些所谓的“实训教学”后一无所获。虽然以上这些方法也算实训教学的一部分,但要培养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光这些“缩水”的实训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到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走入企业的设计岗位,参与企业实际的设计项目制作;或者,成立工作室式的实验室,推行“项目+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作室,包括教师工作室、团队工作室以及企业“校中厂”工作室等,它是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场所[4]。可以把工作室承接的一些实际的设计项目融入到教学实训中,推行“以项目为载体、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让学生参与,真正做到校企共赢的产学合作模式。

4、“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

再好的教材都不能直接搬到课堂上。大学生有自学能力,读教材更多是课外的事。然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由于教师资源缺乏,教师待遇与课时挂钩等诸多因素,导致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没有充足时间进行备课,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只能是照本宣科地朗诵教材,导致学生上课失去兴趣。解决这一教学误区,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仅要熟悉,还要研究透彻,在教材内容之外能增加自己的知识点,对教材的讲解要有所挑选,那些学生自学很难解决的知识点可以拿出来讲解,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自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围绕教材上提到的知识点去给学生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新知识。课堂教学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都要敢于对教材上的知识提出质疑。

5、“井底之蛙”,不注意吸收国外同类专业的养分,不能与时俱进。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学案例,以及院校的交流学习等,选择的都是国内的,从没有想到也不敢与国外同类专业接触,汲取别人的优质养分。然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艺术设计也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力求赶超世界先进的设计水平,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以向国外引进师资、课程、教材,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在线教学,使学生在国内学习,就可以享受到世界百强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果有机会的话,教师还可以出国去考察国外同类课程的情况,观摩国外学生成果。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确立新的工作高度,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努力转化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指导于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师不能够止步不前,要与时俱进,大胆革新。只有努力走出以上提到的5点普遍存在的教学误区,才能培育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高质量的,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作者单位: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振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误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173。

[2]赵振宇.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误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174。

小学武术教学设计范文6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以江苏凤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及实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起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实践

当前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及实践十分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以生为本的教学任务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前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广泛热议的话题。

一、准确定位课程教育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依据国家颁布的多项课程指导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解析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心理,精心确定课程教育模板,准确说出信息术语,并依据问题扩展文件相关内涵。要求学生熟练对文件进行移动、复制、剪切、重命名等操作,有效获取信息、传递、处理、表达信息等,进而全面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二、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设置科学有效的教育任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材重点与学习难点。依据教材知识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具体包含教学方案、知识扩展、文献资料等,以此来保证课程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以此来有效提升任务驱动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如:教师在教学Word的综合应用这一内容时,采用任务驱动法,借助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完成既定任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对某一成功人士的人生规划进行前期预热,依据课堂教学情况对性格较为活泼的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有效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气氛。随后对本节课程的信息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演练,使学生在日后学习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邀请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员的实践调查成果,在小组成员的协调下将这些素材输入电脑,然后整理@些素材。如:在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负责将设计在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纷纷插入其中,忙完自己分内工作的同学也可以到“版面设计师”旁边进行出谋划策。

三、解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当前阶段,任务驱动教学作为课程的核心教育方法,教师需要依据班级中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基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基础上,绘制小学信息知识树状结构,在介绍过程中充分展现树状知识体系的直观性。在此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处理文件夹的技巧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个文件夹类型。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穿插“找碴”或者“消消乐”的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件夹的类型,借助对文件夹的处理,有效完成相关实践任务。由信息技术教师整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加深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体验学生规划的价值性。在学生理清不同文件夹的处理技巧与方式后,随机抽取两组,并在这两组中各委派其中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公开展示实践操作效果,以此来有效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文件夹的重命名,以此来有效突出课程教学重点,对所学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归档,使学生理解文件重命名的价值性,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完成学习任务,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侧重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不同学习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习发展方向依据不同类型归纳知识,对计算机文件进行多项操作,保证文件夹的命名与实际内容相匹配。依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出问题,将与之相关的图片、内容、音像与文件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熟悉文件的操作,有效培养学生的严谨意识。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展望未来,科学对待自己学习的长处与不足,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有效的合作学习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五、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扩展任务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制定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合理设置与之对应的评价表,对一些优质的案例进行演示,从中选出最为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教师在填写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考核表时,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逐一回顾,精心把握教材重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将所学知识有效划分模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基于此,教师需要侧重关注教学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更加科学地掌握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身对其的重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