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创医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创医学专业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1

1基本情况

本院致力于医学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阶段,注重发挥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党政管理及科室影响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管理效能,探索出一套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多岗位”共尽职责的“五位一体”管理培养体系。通过该管理模式,本院研究生毕业临床技能考核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学术量不断增加,临床意识、岗位意识和学术意识增强。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基本原则与要求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本院始终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研究生导师、教学秘书等“多岗位”共尽职责,按照“以人为本、规范培养、互联互通、科学成才”的原则,构成研究生培养网络体系,科学规范地协助研究生成才。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本院通过综合的管理措施,以医院的整体力量为依托,形成协作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网,中心内容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范畴核心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内容关键是科学培养。

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新模式    

加强教学医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效能,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学医院的职能所在和必然追求,本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面开展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五位一体”的管理培养体系。

3. 1加强研究生导师核心引导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历程中经常接触的最关键人,对研究生尤其是专业学位医学研究生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川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院高度重视发挥导师的教学指导作用,按照“责任制”和“传帮带”的基本原则,要求和组织导师开展教学工作。本院要求导师或带教老师每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每月开展一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季度开展一次科研进展汇报,导师务必亲自与学员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学员的轮转报告、工作及科研进展也需由导师签阅。院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督导检查,将考核结果计人导师个人教学诚信档案及科室目标考评,积极引导导师注重教学、投身教学、热爱教学,努力提高导师的教学参与度。

3. 2强化科室教学秘书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是研究生与导师、科室领导及院教学管理部门沟通交流的多重纽带和桥梁,教学秘书的作用直接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高低。本院建立教学秘书管理制度,按照“教鞭”和“牧羊犬”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学秘书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本院要求教学秘书,每月组织本科室学员交流学习状况,并逐一与学员导师交流汇报;每季度收集学员学习和科研进展,形成书面报告报院教学管理部门;每年总结所属学员学习科研状况,以此为标准参加教学先进个人评比考核,同样考核结果计人个人教学业绩和科室目标考评,促进和提高教学秘书参与教学、管理教学的热情。

3. 3营造科室成长成才的学术氛围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与管理特点是密切接触临床,需在临床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因此科室学术氛围对研究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影响作用。本院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动机制,按照“清无”和“扫盲”的基本底线,要求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本院要求科室必须有课题、论文和奖项,对于“三无”科室和人员,将取消相关科室和个人招生、带教、职称晋升和评功评奖资格,以此督促和倒逼科室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营造浓厚的科室学术氛围,并以此带动和促进科室临床工作的开展,为学员的学习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机会,也对其成长和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 4强化教学辅导员的协调管理职能

辅导员是学员的生活和思想指导老师,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本院参照大学校园做法,按照“德教”和“心教”的根本需求,建立和引人教学辅导员制度。本院要求,担任教学辅导员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一类重点医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积极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具有爱心和热情,以此树立充分信赖的高尚形象和重要角色。教学辅导员是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及教学秘书的一个有力补充,辅导员是在思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学员的专职教育人员,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与科室的有效沟通和管理。

3. 5积极发挥行政及党建管理效能

行政及党建管理是加强学员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本院高度重视研究生队伍的党建管理工作,按照“全覆盖”和“分体制”的原则,依照组织及党建有关规定和制度,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党内生活,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觉悟、党性意识和荣誉归属感。本院成立研究生临时党支部,由分管副院长任支部书记,医务部主任任副书记,训练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和管理学员参加组织生活,党支部下设党小组,将专业、年纪相近的学员纳人一个党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丰富组织生活,目的是以此形式加强学员间临床和科研的学习交流,提高学员的学习素养。同时,本院还要求学员纳人科室党支部管理,列席科室组织生活,以此增强学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促使学员形成追、赶、超的意识和思想。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2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规培;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不断转变与改革。在培养模式上,从注重知识理论人才的培养转变为注重能力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上,从单学科单一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上,从单纯专科的医师培养转变为全科医师方面的培养。另外,在具体培养阶段上,也逐步形成了医学院校在校教育、医学毕业后教育和入院工作继续教育3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衔接的培养步骤。高等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均对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国目前存在2种医学教育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998年,我国开始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是我国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学术型为主向重视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一次战略性调整。10余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试点在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研究生培养也存在临床能力培训不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现行的执业医师制度和从业制度不配套等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是医学生毕业后进行再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务工作者的必由之路[1]。因此,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根据医学生自身情况及培养单位状况,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以避免医学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更可有效应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接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上海、北京等高校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但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细则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制度衔接、导师理念和规培培训过程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1制度、时间衔接存在缝隙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复杂、不统一[3],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培隶属不同管理部门[4],管理制度衔接度不够。本科学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后方能达到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的要求,然后允许其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但仍然要经过2~2.5年的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种否定。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方案》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方可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根据《方案》要求,各省卫计委已经将规培考试提前到每年4月份,但证书发放要到10月份,规培证书发放与学位授予时间衔接有较大困难。

1.2导师带教理念偏颇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许多导师同时兼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5],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6]。部分导师把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当作科学学位来培养,重点进行科研能力训练,无法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部分导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花大部分时间在临床科室轮转,在导师身边时间很少这种方式或多或少存在抵触情绪,令研究生无所适从。33个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规培并轨,这一培养模式对导师和带教教师来讲,从接受到执行,都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对规培内容和流程掌握不全面,执行不到位,进而影响了研究生临床训练质量。

1.3学位课程学习与规培时间冲突

按照我国学位条例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大纲要求,为保证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授课质量,研究生入学后,需要在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位课程学习,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规培基地进行相关科室的轮转。9月份入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时间只有34个月,而培养方案则要求临床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这种集中授课模式使学位课程学习与规培时间衔接不畅,甚至出现冲突。

1.4分流机制尚不完善

根据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这种分流机制不适用没有临床医学学术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另外,近五年省内、外兄弟院校规培考试统计结果显示,各学校规培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90%之间,通过率很难达到100%,考试未通过的研究生无法按时获得硕士学位。虽然培养方案要求,毕业后3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回原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但2015级以后并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流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并轨培养采取的主要对策

2.1医教协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要使学历教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真正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全接轨,医教协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育部和国家卫计委需要将协同制度进一步细化,主要体现在规培课程设置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对接;学分互认政策落实;规培考试的安排与高校教学安排的协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与规培住院医师同工同酬等。

2.2强化专硕规培理念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培养理念直接关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学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和导师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开会交流培训等形式,深刻理解和强化导师和带教老师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理念,正确理解“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含义,让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培养理念融入导师和带教老师的指导过程,不断提高导师和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专硕培养师资队伍。

2.3优化课程设置

为保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在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出台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已经对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首先,对专业课进行调整,适当压缩学位课程的门数和学时,并适当增加与临床相关的学术讲座;其次,在授课模式上,适当减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时间,对本年度新入学研究生,部分高校采取让研究生早入学进行授课的方式;一部分高校于当年8月份将研究生分配到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轮转,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时间对其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这些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从时间上保证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做到“早临床、多临床、不脱离临床”,切实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操作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2.4完善考核监督体系

临床技能操作是考核研究生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7]。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考核具体包括培训过程考核、培训年度考核和培训结业考核3个阶段,尤其是重点考核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训过程。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质量,统一规培过程考核标准、构建培训质量监督体系是强化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举措。2.4.1严控出科考核建立规范的考核制度[8],制订出科考核细则,将考核指标细化、量化,统一出科考核标准,强化对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诊疗思维的考核。将出科考核作为提高研究生规培质量的重要环节。出科考核不及格研究生需要在本科室继续参加培训,直至通过出科考核。各高校要求规培基地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将规培带教作为年底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2.4.2建立质控保障体系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统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准,修订评价制度,完善评估体系。遵循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学专业学科的特点,科学、客观评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评估、机构评估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2.4.3强化二级单位管理职能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采取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但要求学校有相应管理制度,还需要学校管理单位细化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职能,切实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检查与评估。学校定期进行校内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目标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9],更加注重相关技能的培养。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是融入医疗卫生行业、开展医疗工作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较为复杂,与国外知名医学院校相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均处于相对落后阶段,更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来进行完善[10]。本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积极探索,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更加合理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汪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以上海“5+3”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49-54.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3

一、管理助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规范化

民族的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是需要助推、需要规范、需要引领的,尤其是青年教师,更需要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氛围与熏陶,需要规范而明确的管理为其专业发展引导方向、搭建平台、提供契机和条件保障。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如何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成为我们思考的重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凸显的四个“比较明显”和四个“转移倾向”的思想特点与倾向是科学管理的有效切入点。四个“比较明显”是指: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比较明显;学习现代知识与信息的愿望比较明显;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意识比较明显;向往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心理愿望比较明显。四个“转移倾向”是指:人的需要重心转移倾向,即从传统的讲究精神需要为主向以实惠的物质需要为主兼顾精神需要的倾向转移;职业稳定性转移倾向,即从一辈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向多种职业选择倾向转移;个人奋斗目标转移倾向,即从追求又红又专的目标向追求业务上的成就为主、政治上的成就为辅的倾向转移;行为态度的转移倾向,即从朴素、踏实、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向洒脱、勤快、开拓的倾向转移。

经过上述客观、综合的分析,我们确立了“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因为思想政治观点直接影响着教育方向、教育质量。第二方面,形成“留人―育人―立人”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留人是前提,育人是中心,立人是目标,开创并形成了“以留人促育人”“以育人促立人”“以立人促教育”的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思路。第三方面,构建阶段性培养机制。把青年教师分三个阶段培养,循序渐进,逐步发展。①新手型教师(教龄0―5年),主要是加强基础性培养工作(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境,获得初步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安排合适的指导教师和支持团队),使青年教师敬业爱岗,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②熟手型教师(教龄5―15年左右),主要是加强成长性培养工作(克服职业倦怠倾向,使教学策略得以澄清、积累、弥补和扩展。采用个性化培养策略,提供展示平台,引入专家、优秀同伴帮助,提炼教育策略和理念)。③专家型教师(教龄一般在15年以上),主要是加强发展性培养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思想(哲学层面)。国内外交流,名师工作室,专家引领,反思,科研等)。主要是按照每个教师个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例如,以超前教育理念的培训、扎实教学技能的锻炼、独特教学风格的塑造为内容的学术型名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内容的研究型教师;以高层次自我发展为目标的优秀教师。第四方面,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激励机制。关心青年教师的愿望和要求,通过激励机制引领青年教师处理好物质、学习、自尊、成就、政治五个人生发展需要。第五方面,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保障机制。形成一套包括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保障在内的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常效运行机制,有效地保障和促进青年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的资本,有效地开发“资源”,科学地经营“资本”,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激励及保障机制为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广大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锤炼师能,展示师风,成就师业。

二、科研引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化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把“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变的关键因素,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早已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自我专业意识等专业素养已向学术型、研究型跨越。面对着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飞速传递、有着千奇百怪想法的个性学生,教师固有的知识结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着动态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面对着成为学生的领路者,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必须走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格局,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为了帮助教师完成知识结构的高效重组,实现专业综合素养的可持续提升,我们以科研为阵地,以科研为引领,开展了大量的教科研研究。“十二五”以来,我们开展的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活动有321项,其中国家级教科研课题9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市级课题研究171项,获批开展区级课题141项,推出校级课题364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专家引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格局,提出了“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理念,收到了“科研服务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效果。通过课题的规模研究,一线教师深刻地感悟到,做一名现代教师要懂研究、能研究、会研究、真研究,才能确保自己站在教育的前沿,才能高视角、宽视野、深层次地解读教材、服务学生,才能使自己成为专业型教师。我们的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完成了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实践中提升的过程,在不断进取中完善着自我、超越着自我,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视野、课堂实效、前瞻思维等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不断实现学术性提升。

三、教研锤炼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技能化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自我专业意识等专业素养见之于课堂,服务教学,这就必须使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技能化。从另一个层面讲,也赋予了以“研究、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研工作新的使命,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研形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氛围、引领思路,提供最新信息,培育科学理念,解决教学迷茫问题。

基于此,我们创建了“五部曲”教研思路:一是“主题探究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二是“校际联合模式,引领教师专业追求,为高效课堂教学拓展思维”;三是“课例研讨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高效课堂教学把舵保航”;四是“科研研究模式,启迪教师专业思维,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基理论”;五是“反思认知模式,拓展教师专业实践,为高效课堂教学储备能量”。

经过教研“五部曲”的联动实践,教师们懂得了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开放的、“进行时”的命题,它贯穿于教师生涯的始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教师内在的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表现就是高效课堂;也领悟到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的专业教师,应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在学习中成长,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四、校本雕塑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化

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其共性,也存在着特性,这是源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各校教师水平、学情的差异。于是,这种基于学校不同需要而进行的校本研究是最有针对性、最体现教师需求的,也是最具特色的研究。

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就积极发动各校教师,集思广益,推出了“特色校本研究”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区各校都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例如,第二十一幼儿园为了提升早期教育的专业性,开展了“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五十四中学从评价促发展的角度思考,开展了“以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第七中学着眼阶段教师的成长培养,开展了“促进不同阶段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活动策略的研究”;第二中心小学从教师信息素养入手,开展了“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的研究;香山道小学从教师个性风格培养入手,开展了“学科骨干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河东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关于‘三级人才链’培养方式对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影响的研究与实践”;盘山道中学抓住教师职业倦怠倾向,开展了“初中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克服‘高原现象’的有效策略研究”;第一中心小学从小学科起步,开展了“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探索和提升对策的研究”;第二十八中学开展了“在成功教育中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四十五中学为了让教师感到职业幸福,开展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实践研究”;第一幼儿园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基于集团化连锁园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二幼儿园开展了“在美术领域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这些校本课题是学校教师身边的疑虑和问题,成果是教师的实践和思考,因而其发现问题的深入和精准是不容置疑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高效而有特色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科教师在校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夯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在不自觉间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更具特色。

五、自修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化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提示我们: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只有教师自觉地研修、主动地探究,才会有高效率的持续提升。

于是,我们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教师自修反思活动,如校长学术论坛、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河东区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优秀课评比、名师评审等。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4

1.1独特的艺术专业招生制度,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根据设计艺术专业招生特色,延续传统的选拔制度,主要以素描,色彩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由于考生生源的原因,大多数高等院校招生并不以创新思维为特点作选取依据;另一问题,艺术设计专业考生文化的差异,在思维的创新上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艺术招生问题制约着专业人才素质的形成。

1.2根据我国教育培养特色,艺术专业大学生习惯性思维问题

针对我国小学、中学、高中培养模式,学校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应试能力远远高于创新能力。设计艺术专业大学生往往在做一些创新设计作品时,难以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提炼创意。产生此问题的原因:“a,经常被固有的思维方式困惑;b,难以找到科学的方法解决创新问题;c,如何发挥个人长处去创新设计等问题。”面对着这些思维问题,建立完善的创新思维体系,对于文化产业,高等院校,学生都有着明显的益处,这也正是本论文撰写的初衷。

根据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在每项设计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艺术类院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现象,很多专家学者列举出很多不利的现象,导致很多专业被打入就业“冷宫”。根据沈阳新闻网2014/10/14日的报道中了解,“辽宁省各高校7个专业就业老大难其中5个艺术类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学、表演、广告学、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其中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生自身——“不懂得设计创新”。根据教学反馈,各院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体系建立不完善,导致很多大学生不懂创新”。艺术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应根据教学特色,建立有特点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设计创新上的思维局限。

2.创新思维在国外教育的重视情况

2.1创新思维体系在美国教育的发展

美国十分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一类的课程,不仅在大学开设,就连中学,小学都有相关课程。他们始终相信“手艺有可能因为先进技术的出现而遭到淘汰,知识有可能因为不断爆炸而变得老化,唯有充满创意头脑永远不会枯竭,忠实地为我们出谋划策。”例如,1936年,美国通用公司为职工开设《创造工程课》;1953年奥斯本提出《创造性想象》轰动全球;随后60年代以后,出现几十个创造,创意研究中心。创新思维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创造发明活动,对美国的经济起到助推剂的作用。

2.2日本对于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更为重视

日本不仅针对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培训,并且在幼儿园课程中,也加入一些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例如,1974年,小林由树子女士创办了“日本创才学园”,致力于幼儿的创意技能,创造性开发教育。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具有丰富创造性的真才实学的人才,为日本培养21世纪具有高智力、高创造力的高级优秀人才。

3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助推剂的作用根据《2013-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阐述内容:“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智慧,知识,创意和灵感在特定的行业的物化表现”。针对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创新思维体系”凸显重要。它是从根本上解决思维拓展问题和创意提炼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创意方法可为文化产业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3.2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在高等艺术学院的重要性

创意思维也称作创造性思维,人脑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对问题新颖的阐述。它在整个艺术设计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关系到设计作品的成败。大学生经过四年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根据实际教学反馈,多数毕业生并不具备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忽略设计前期调研”、“设计目的不明确”、“不会对主题进行创新性创作”等问题。学生大多数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但这样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不利的想象?如何提高大学生设计创新能力?高等艺术院校应根据不同的办学特点,建立独特的创意思维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找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3.3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可满足文化产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创新”是每项工作的灵魂,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财富。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可以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建立完善的创新思维框架,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充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范围,改良学生固有思维模式[1]。

4.创新思维体系研究基本思路

4.1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4.1.1创新思维前期准备阶段——理性分析设计题材内容,明确设计创作目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章节训练明确创作方向,寻找适合的创意表达切入点,避免设计创意作品与设计需求不符合;另一方面,通过此阶段,改善大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点对点”思维模式。(备注:此阶段专业教师要避免学生加入个人观点,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设计需求。)

4.1.2创新思维中期拓展阶段——完成“感性思维的清晰性”和“理性思维的逻辑性”。感性思维的研究内容以“创新想法”多元化为主,专业教师应限定时间,启发学生思维联想,训练大学生对“创新想法”的敏感度,逼迫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为下阶段的训练内容提供丰富的创意依据[2];理性思维的研究内容以“创新思维”逻辑性为主,并以明确的“设计目的”为参照,深入分析的创意是否与“设计目的”相吻合(备注:专业教师应对学生讲授“创新想法与创新思维的区别-想法是感性的,创意是理性的”)。

4.1.3解决创新思维困惑阶段——针对第二阶段内容对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增添设计作品亮点。解决创新思维困惑是课题的难点,研究内容以:“培养大学生对创新思维的解决能力;指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习惯思维模式进行突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延续,从而达到创新能的提升[3]。”

4.1.4创新思维最终验证阶段——验证最终创意成果,是否准确表达最初的“设计目的”。验证阶段是创新思维体系的亮点,研究内容以培养学生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对创意进行好坏的甄别,使大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设计作品需要进行反复的考虑才能够实现。

4.2以“大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实践群体,使创新思维体系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艺术院校课程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大二”学期,主要接触专业基础课。正式创新思维体系课程介入的最佳时机,故选择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作为创新思维实践群体。在实践过程中,艺术院校可依据专业的培养方向,有目的性地加入学科特色。如:“环境设计方向可加入空间思维领域;视觉传达方向可以加入图形创作思维领域;产品设计方向可加入仿生学思维领域等”。

5创意思维体系研究基本方法

5.1创意思维前期准备阶段分为三个研究方法:

5.1.1明确设计目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设计题目的理解,准确掌握设计作品目的。避免学生产生思维误区,错误制定目的方向。

5.1.2根据设计目的,寻找设计切入点。根据设计目的理解,找到最佳有效信息传达方式。此阶段教师应避免学生的设计切入点过于单一,应多元化。

5.1.3有目的性的借鉴作品,根据已完成“设计目的和切入点”,此章节让学生大量寻找可借鉴的设计作品,争取让学生产生创意兴奋点,为下一阶段作下感性铺垫。

5.2创意思维中期拓展阶段分为三个研究方法:

5.2.1利用“头脑风暴”方法,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拓展。需要学生根据上一环节对设计目的感性理解,在特定时间内发散联想并记录所有内容。(备注:教师应启发学生多元化进行联想,避免联想内容相似)。

5.2.2根据联想内容进行有目的性取舍和提炼。此环节以“设计目的和创意切入点”为依据,教师要求学生对上一环节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并发掘最佳创意表达方式。

5.2.3根据已提炼的创意,进行从“文字语言”到“视觉语言”的转换。此环节应指导学生,多样性地表达视觉语言。如:“摄影,手绘表现,电脑制图等”。避免学生只选取同一种表达方式,失去创意思维体系多样性特点。

5.3解决创意思维困惑研究方法

此阶段作为创意思维体系难点部分,多数大学生在创意思维进行提炼时,往往会遇到创意思维困惑。主要现象为:“a.无论怎样努力创新,最终都不会得到满意的创意表达方式;b.运用很长时间进行深入创意,但始终无法突破思维局限。”针对此现象,教师应果断提醒学生把思维方式返回原点,回想最初分析的设计目的,设计切入点,记入的创新想法和理性的创意提炼。通过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回顾创意初衷,确保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5.4创意思维最终验证研究方法

学生要分析:“创意是否清晰表达最初的设计目的;设计切入点是否准确,巧妙”。以提问的方式验证创意思维的合理性。

6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体系,对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依据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9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此担负着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1-4]。在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型园艺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强,无疑会削弱社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适应时代的脉搏。因此,重视培养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符合现代农业对园艺师的理论要求,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生产一线的专业型园艺硕士研究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河南科技大学在全日制园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做法进行探索,以其为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体系

理念支配行为,有新的理念才能创造新的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研究生相比,前者更重视实践,后者重视理论。在培养理念上一定要分类培养、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点是具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由“知识创新”向“知识转化”的转变,以面向产业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技能的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其能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工作[5]。在课程设置上,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需求为目标、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确立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文化基础、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并重,加大技术研发性课程比重,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创新性研究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两个环节,其中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在理论指导下结合实践经验和现实案例分析,突出理论的应用方法[5];教学方式多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或管理者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开阔视野;改变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创建创新能力培养评价和考核体系,增强创新能力的考核,采用综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把创新能力的考核措施和方法纳入研究生考核评价体系中。专业实践阶段,一般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企事业单位针对某一技术或项目展开实际工作,要求每生完成1~2篇调查报告,实践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能否参加答辩、顺利毕业。

二、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导师都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给理论创新和创新实践搭建了直联平台,将科研创新放在第一线上,使宝贵的科研创新思路能落到实处,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行动能力,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探究事物、分析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自己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导师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信心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期刊文献,养成阅读文献的好习惯。注重知行统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尽快适应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精神与独立能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在学要求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将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开发到最大化,让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达到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7],从而培育出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或见解独到的专业型园艺人才。营造浓厚的、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发展,相互切磋,加上导师适时的点评和针对性指导,天才一定会培养出来的。

四、建设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平台和重要依托。学校与洛阳的园艺公司、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挂牌并共建了一批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在现代园艺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和研究机构每年为研究生提供半年甚至更长的实习机会和完成毕业论文的岗位,让研究生充分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重大项目研发,不仅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优化企业研发技术人员队伍,通过双向互动更新观念加速创新。企业从中得到廉价的智力资源,研究生得到了在学校无法得到的创新实践锻炼,实现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研究生”三方共赢的目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理顺了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的关系,拓宽了园艺产业领域开展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科研渠道。

五、强化建设导师队伍

导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的培养。创建了“以导师为主体、相关部门负责,教书与育人、教育学生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校内导师的遴选和考核激励制度,造就并壮大了一支修养好、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导师队伍,促进导师对研究生的有效指导。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导师就担负起创新培养的责任,从课程选择、课题确定、文献查阅、开题报告的书写、试验方案的确立和实施、数据获取和处理、论文的书写和答辩等等,每一个环节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会产生明显而深刻的影响。所以,首先要求导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即具有硕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且第一学历是大学本科。其次,导师应时刻掌握本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前沿,能预见学科的发展方向。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导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言传身教,针对园艺生产中的棘手问题、现实问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研究,在科研中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第四,重视团队合作,重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诚信可靠的优良品质,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4]。在校内导师遴选基础上,还在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等单位,选聘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为校外兼职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调研等指导工作,建立合理的“双师型”师资结构,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六、强化研究生的自身修养

学习动机是将学习需要与愿望转变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直接发动和维持学习行为的一种内部力量。一个仅仅为了能够顺利毕业和找到工作而学习的研究生,就会局限于课程考试合格(75分以上)、、答辩过关等现实问题,无心去深入钻研和探索科学问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因此,端正学习动机是学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责任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研究生本人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树立科学的怀疑和批评精神,对新问题、新事物养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动力,进而升华为创新性思维。

七、加强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提升

加强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论文选题应注意导师的研究方向、工程技术应用背景、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严格要求,但论文形式、类型不拘一格,既可是调研报告、产品研发、应用研究,也可是项目管理、工程设计等;对论文评审采取“学术专家+技术专家”双审查制度,只要有一个专家认为达不到硕士论文要求,就不能参加答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是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体系,注重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建设创新基地,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自身修养,加强学位论文与科研能力等培养策略提高了园艺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廷希,张芬,张剑兰,等.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科教导刊,2013,(11).

[2]王振喜,刘巨保,高彦华,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三跨”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3).

[3]陈兴文,赵丕锡,刘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

微创医学专业范文6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轨合一”的问题再度成为医学人才培养关注的热点,并得到各级卫生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的共同重视气然而面对两条轨道并行运行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方面问题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境,推进改革不仅需要背水一战的决心,更需要稳扎稳打的长期坚持;不仅需要战略的科学设计、战术的有力推进和细节的有效落实,更需要师生的全员参与和政府的有力支持。实践表明:在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医学院校如果能认真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涉及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学位课程安排、行业资格考试等方面的改革,把教育领域的要求和政策与卫生行业的要求和政策有效对接,是完全可以实现“医教协同,医教共赢”的目标的。

 

一、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及可行性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学位教育与行业培养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医学教育资源,使得人才培养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各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专科的培养要求接轨,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达到合格临床医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从事高水平的临床诊疗工作和医学应用研究所需要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也即是通过“两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终可获得医师执业所需要的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以及获得标志其学术水平的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简称为“四证”。

 

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上跨越了教育和卫生两个行业,具有序列完成医学人才培养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的能力和条件,所以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应该承担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历史责任。以作者所在院校为例: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18所附属医院中,90%的研究生培养点同时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这就为“两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建立奠定了环境基础;另外,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100%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教师,这又为“两轨合一”培养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学术基础。因此,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改革的成功也在意料之中。

 

二、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了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轨合一”,首都医科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加强对学位点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与评估的基础上,整合研究生学位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核,重视学位论文对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加强学位点条件平台的建设与评估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授权许可由教育部授权给相应的医学院校,医学院校再落实到各学位点(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授权许可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授权给相应的医疗机构(包括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属于研究生教育范畴的学位点和属于继续医学教育范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重合、有分离。作为医学院校组成部分的附属医院,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学位点培养条件与行业条件相匹配,附属医院的条件平台建设一方面要保证能够达到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能够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针对培养条件平台建设需求,学校统筹考虑各学位点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标准,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准入机制。新的准入机制重点评估各学位点的临床实践培养条件,包括相关轮转科室的设置、门诊量、手术例数、床位数、病例病种数等。对于不具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的学位点,评估其欠缺条件,在征得卫生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通过整合,使这些学位点与实力较强并具有规范化培训基地资质的学位点组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统一编排研究生临床轮转,确保研究生完成必须的疾病诊治技能培养。同时,对学位点的评估还要促使教师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意识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的培养在实施层面上深入对接。

 

2.整合学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

 

通过比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两者所涵盖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在研究生学位课程中保留两者相重合的部分,增加医疗法规、医患沟通等医师执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以及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模块,使学位课程完全涵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课程要求,并针对医学研究生的生源特点,强化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应用知识的讲授。同时,保留原有的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对其临床思维、临床应用研究能力培养的内容,使得学位课程教学内容既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又满足高水平医学人才未来成长的知识需要。整合后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置。

 

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完成高强度临床轮转的同时完成课程学习的要求,学校改革学位课程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采取网络教学,而面授教学集中安排在非工作日进行(如周末),形成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推进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强调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始终贯穿科学精神和临床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升不仅仅局限在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而是融入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3.强化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考核分流机制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学校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对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病例、病种诊治和技能操作训练,达到同学科合格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在培养过程中,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临床实践阶段考核为过程考核合格标志,毕业当年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并获得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实践培养合格的标志。

 

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获得“四证”的预期对于医学后备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高标准的要求必然会增加淘汰率。因此,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学秩序,对在培养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不合格项目的学生,学校采取合理分流机制:①在规定培养期限内未完成学位课程学习者不能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可肄业、退学或延期一年补修相关学位课程,补修相关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达到其他培养要求者,可准予其毕业并申请授予学位。②在规定培养期限内未完成临床实践培养内容或未通过临床实践阶段考核者,不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可结业、退学或延期一年。延期期间达到临床实践培养与考核要求者,可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延期期间仍不能达到临床实践考核要求者,准予其结业。③第一学年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未获通过者,可于第二学年再次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可申请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继续

 

学习或退学;于第二学年仍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可申请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延期培养或退学。④毕业当年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不合格、但其他培养环节均达到要求者,可准予毕业,暂不授予其学位;毕业后三年内再次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合格后可提出学位授予申请;如果毕业后三年内仍未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学校则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⑤毕业当年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但其他培养环节均达到要求者,可申请延期培养一年,在延期期限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论文答辩通过者,准予其毕业并授予学位;重新答辩仍未通过者只准予其结业。

 

4.严把研究生招生录取入口关和学位授予出口关

 

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的有关政策,设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条件,限定必须具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学历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者方可报考相应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入口保证生源条件与行业培养相关政策相匹配,使录取的研究生顺利地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坚持一定的学术标准,这是学位教育与单纯的住院医师培训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标准又要有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管如何改革,都必须保留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学位论文的形式和内容应体现应用研究能力和水平。本项改革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主要形式界定为病例分析加上文献综述。学位论文研究采取研究生指导教师和轮转科室带教医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既体现学校指导教师的学术方向和学术水平,又使学生在科室轮转带教医师的指导下,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研究能力。

 

对于专业学位的授予标准问题,从理论上说,实行“两轨合一”后,研究生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标准应以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标准(获得医师资格证和培训合格证)为前提。但从现实操作性考虑,研究生存在就业问题,在国家的医师资格考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政策还没有完全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效对接的情况下,学校在改革实践中没有盲目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标准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标准机械地对接,而是灵活地对接:即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实践能力考核、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则准予其毕业,在此基础上必须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才可授予其硕士专业学位。

 

三、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首都医科大学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连通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医学毕业后教育的蹊径,实现了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全意义上的衔接,为高水平合格医生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所取得的效果已初步显现。首先是建立了有效可行的培养模式,自2012年起入学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全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培养,截至目前已有952名硕士研究生平稳进入这一序列。第二,以医科大学培养模式的内在改革为动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医教协同的道路,打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的政策路径,并获得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专项财政支持(“一金”)。第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提升已初步显现。首都医科大学第一批进入新模式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2013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达到89%。第四,临床教师和管理教师普遍认为:以改革后的模式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和住院医师相比没有差别,彻底扭转了过去普遍反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如住院医师的现象。在与学校就业管理部门以及医疗用人单位的座谈中,用人单位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期待。第五,在京各大医院人事管理部门也反映:过去医院接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回炉”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2年,培训期间的人员编制在医院,但医疗服务在培训基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两难的境地。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极大地有利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医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第六,这一改革对教育成本投入效益的提升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教委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生均投入约为5万元/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均投入为3.2万元/年。新的培养模式确立后,新入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再需要“回炉”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是可直接作为高素质的合格医生在临床中发挥作用。一方面,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投入通过人才质量的提升得到效益增值;另一方面,北京市可将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医学毕业后教育的财政预算统筹使用,集中财力支持教育部门打造精品教育,形成教育投入与产出的良性运转。

 

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1.培养目标问题

 

进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在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接轨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有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一直是改革浪潮中各界争论的焦点。实践表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既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又具备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既具有医学从业资质又具备临床应用研究学术资质的临床适用型人才。现阶段,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把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相衔接不是简单地“合轨”,而是“趋同”,因为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在医学院校,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卫生管理部门为主导,因此高校只能在办学自主权的许可范围内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政策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趋同。在趋同的理念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要实现医学行业培养的内涵标准要求,同时还必须坚持学位标准所要求的学术内涵,以体现院校学位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配套政策问题

 

在趋同培养的过程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难题是与行业政策如何衔接,包括:研究生必须具备医师资格才能合法从事临床实践,而原有的医师资格考试政策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另外,关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考核的问题,需要卫生主管部门针对实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医学院校进行报考资格的审核和许可,并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考核招录与结业培训时间的总体调整。总之,需要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执业医师资格、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考核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后,研究生实际作为住院医师在临床一线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医学研究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机制中,均未体现这一特殊环节教学成本和劳动成本的合理补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价值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和回报,研究生的服务待遇与在同样岗位上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待遇相比明显偏低。在对北京市同时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范化培训任务的18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均收入比住院医师低2700~3500元/月,如表2所示。尽管学校已将40%以上的研究生生均拨款直接用于临床教学和培养,但现行的医学教育投入机制只能满足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教学改革成本的支出,无法解决研究生开展医疗服务应有的人员成本,这就需要财政主管部门建立专门的经费投入渠道,以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待遇问题。

 

力方向;定期进行主题研讨和学术交流,通过广泛的交流与探讨,深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的认识;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和教师、医师的思想动态,为改革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