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 478.2 G 840.68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70-03
【关键词】 卫生保健提供;社会保障;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社会化的医疗保障一直是全社会的热门和焦点话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目前,我国城镇单位职工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正在试点推广之中,儿童少年的医保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医疗保障的办法尚未出台,这已成为学校、家庭、学生关注的焦点。几十年来,我国高校都实行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体制,这套制度一度对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化解大学生的疾病风险,使他们病有所医,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大学生医疗保障的现状
我国建国初期就对大学生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98年之后,原来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被新建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但高校仍然沿用50多年前的医疗体制。这是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体制,目前的状况为:(1)名义上大学生享受公费医疗。(2)国家每年给每名学生一定数额的医疗补助,国家给部委所属院校和部分省属院校,每位学生每年拨款60元作为医疗费用,拨给大部分省属院校学生的是40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扩招的学生,国家没有拨款。(3)国家拨款费用各高校自管,各学校在费用的具体操作上有所差异。根据医疗费用分担的差异,大致有3种形式:(1)相对控制的公费医疗模式。此模式即学生无论校内门诊还是住院,都按照传统公费医疗的模式支付,但由于国家拨款有限,学校对学生的处方量、药品种类、医学检查等都会相对控制。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得到的医疗保障相对较好,但其对学校及校医院的要求较高,而且学校承受的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2)公费医疗加商业医疗保险。这种模式下,国家公费医疗拨款主要用于学生的校内门诊,住院和伤害则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保险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目前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较多,原则相近,即采用“国家拿一点,学校分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分担医疗费用,具体承担的比例,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3)个人包干制。即学校将国家拨发的医疗费用发给学生,不再承担学生的医疗保障费用,学校仍设有医务室,开展日常门诊和预防保健等工作,但学生门诊需要全额自付。目前,实行这种模式的主要是一些规模不大、卫生所较小的一些高职类院校。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没有国家拨款,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运行,学校卫生所不仅要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还要考虑经济压力,因此学生的医疗保障相对也就缺失。
2 大学生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保障水平低,难以化解重大疾病风险[1] 国家对大学生的医疗投入多年来一直保持在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其仅相当于2003年全国人均卫生费用(409.5元)的14.65% ,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几个大病学生就可能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费。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与有限的医疗拨款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学校为保持收支平衡,不得不在药物的品种、数量等方面设定各种限制,其结果是学生的医疗保健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医疗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2.2 不同群体享受的医疗待遇水平差异较大 原有国家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只覆盖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含研究生、高职生),其他民办高校、高校独立学院的学生则没有被纳入制度覆盖范围,因此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学生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存在较大差异。以浙江为例,目前能享受公费医疗制度的只有74所公办高校的约51万学生,而其他民办高校、高校独立学院的近15万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则未被纳入制度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此外,由于原公费医疗实行的是高校自管的办法,因此不同高校之间学生实际享受的医疗待遇也有较大差别。
2.3 高校医疗机构力量薄弱 高校医院是大学生的首选医疗机构,其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状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医疗保障经费的投入较低,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医院的医疗水平,许多高校医院存在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状况。受软硬件的双重约束,高校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3 大学生医疗保障解决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人力资源的存量和素质。随着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我国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一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在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以商业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建立起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3.1 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有部分试点地区把大学生医疗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笔者认为并不合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对象主要是未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老人和孩子,患病率大大高于年轻力壮的大学生,因而保险费用的筹集会明显增加,而且保险待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历史沿革和现状来说,把大学生医保放在一起并不合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人群分别是城镇职工和农民,大学生不可能加入其中。只有建立独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才能真正有效化解大学生的疾病风险。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保障需求和意愿出发,并与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相衔接。
3.1.1 保障对象 大学生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其范围应该覆盖到每一名在校大学生。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都应强制参加,既可以体现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互济性,又可以扩大风险池,使其化解风险的能力增强。
3.1.2 筹资方式和标准 大学生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原则上应采用国家、学校和学生共同分担、合理筹集的原则。考虑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轻,患病率较低,同时又没有收入来源,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建议国家承担比例为70%,学生个人承担30%,经济确实有困难的贫困学生可以申请免交,全部由国家负担。学校则主要负责校内医务人员的工资及其他管理费用。这样的筹资模式既不会给国家带来太大的负担,又能充分体现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多方责任。
3.1.3 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大学生医疗保险应实行统一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建议以省为单位,实行省级统筹,统筹层次过低不利于抵御大病医疗的冲击。统筹地方的医疗保险机构负责保险基金的统一征缴、支付和管理。医保机构要科学设计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项目、范围和比例,完善费用结算办法,努力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要健全监管制度和制约机制,做到公开、透明。
3.1.4 医疗保险待遇 大学生医疗保险范围既包括日常的门诊医疗,也包括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待遇根据医疗机构等级不同设置相应的控制机制,医疗费用个人承担比例按医疗机构等级高低相应递减,其中校医院为大学生首诊医院,校内门诊药物建议零差价销售,个人承担比例以10%~15%为宜,校外转诊及住院需经医生确认。医疗费用有相应的封顶线,超额部分寻求大病互助、医疗救济或其他办法。
3.2 建立大学生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基金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后,学生患重大疾病后就医的个人支出部分仍然令大多数家庭难以承担。为减轻患者的个人负担,建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设立大学生医疗补助基金。具体的基金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筹集[2] :(1)每年由医保机构从统筹基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充实到医疗补助金中;(2)国家财政拨一点;(3)个人、单位的捐助;(4)学生自己也可以交纳一点[3]。医疗补助基金必须设定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补助范围主要是涉及各种需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的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重要器官移植、白血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补助基金可以进行全省或全国统筹,由医保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
3.3 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作用 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医疗保险仅仅是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在积极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参加商业医疗保险[4],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像支持农业保险一样吸引商业保险公司,拓展大学生医疗保险业务,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社会统筹基金也可以拿出一部分到商业保险公司再投保,大额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可由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以减轻统筹基金的风险压力。
3.4 增强高校医院的医疗力量,促进卫生服务转型 首先,国家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增加对校医院的财政投入,改造其原有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同时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其次,校医院必需加强自身改革,促进卫生服务转型,在做好日常门诊工作的同时,把卫生服务的重点放在预防保健和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防止疾病发生,这不但真正落实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而且从源头上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4 参考文献
[1] 李庆华.构建统一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11-24(4).
[2] 袁玲,赵峻,张艳.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06,9(1):30-31.
[3] 杜鹃.谈创建三位一体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3):34-36.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障;商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84-02
大学生是一个高知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体制也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为大学生提供适当的医疗保障及基本医疗服务,保证他们在患病或受到意外伤害时,能有足够的费用得到及时治疗。
一、对首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的抽样调查
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实行属地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统筹拨付,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每人每年部属高校60元,省属高校40元(各地标准不一)。学生在生病或意外事故之后,先到校医院就医,门诊基本用药由校医院提供。如果学生病情严重,校医院没有能力治疗,可以转诊到学校规定的定点医院治疗。现在北京学生在本校医院门诊医疗费用自负20%,学校报销80%;在校外医疗门诊费自负40%,学校报销60%。此外,国家保障的公费医疗还有范围限制,具体在药品上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可以100%报销,乙类药品各地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定,不能报销部分由个人自己承担。
本文随机选取了1 000名首都大学生作为抽样样本,基本反映了首都大学生目前的医疗保障状况及不足。
1.大学校医院医疗水平、服务态度有待提高。通过对大学校医院医疗水平、收费及服务态度的调查,基本情况是:
(1)没有人认为校医院水平很好,68%的同学认为一般,32%的同学认为很差(如图1),可见校医院的医疗水平不高。
(2)4%的同学认为校医院收费贵,45%的同学认为收费一般,51%的同学认为收费不贵(如图2),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校医院收费较为合理。
(3)17%的同学认为校医院医生态度好,17%的同学认为校医院医生态度一般,66%的同学认为校医院医生态度不好(如图3),所以校医生的服务态度有待改善。
通过调查,很多同学认为校医院低廉的医药费用很好,但对校医院的设备、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业务水平,以及药品的质量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
2. “看不起病”已成为大学生的精神负担。中国高校医学保健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大学校医院院长刘绪成教授却指出,目前大学生大重病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城镇职工已经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而对大学生来讲这方面还是空白。大学生在校期间一旦患有重大疾病,学校和个人都无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在统计抽样中,1%的学生家庭富裕,84%的学生家庭状况一般,15%的学生家庭贫困。同时,如果学生得了一场大病,72%的学生会为钱发愁,24%的学生认为一般,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由于“看不起病”,病越拖越重,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
3.许多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不强,也缺乏保险基本知识。在统计调查中发现,对医疗保险作出评价时,有10%的同学认为参加医疗保险作用非常大,50%的同学认为有一些作用,而有40%的同学认为不起任何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青年人认为身体健康、患病率低的缘故;在对医疗保障制度了解程度的调查中,虽然有88%的同学在学校看过病,但是对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了解的只有8%,一般了解的有54%,不了解的占58%。由于学校没有广泛宣传大学生医疗保障知识,大学生虽然在校医院看病,但真正了解医疗保障制度的同学却不多。
二、目前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支付比例问题。为了弥补旧公费医疗制度的不足,许多高校出台了形式不一、标准不同的学生公费医疗方案。但此方案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也没有法律保障。有的学校将国家拨给的医疗费用全部发给学生,不再承担学生的医疗保障。大部分院校则是“国家拿一点,学校负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方式负担医疗费用,但三方各承担多少?国家没有统一标准。
2.医疗模式问题。在“公费医疗+商业健康保险”模式下,大多数学生都参加50元每年的学生平安保险。但这种模式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覆盖面较窄。公费医疗仅针对计划内的大学生,非计划内招收的学生不能享受;一些学生缺乏保险观念,不了解自己周围的风险,没有投保也就得不到商业保险的保护;某些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投保;部分学生家境贫穷,支付不起保费。第二,由于存在医疗费用的最高支付限额,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没有解决。第三,保险理赔时间周期长,保险金事后支付,有时会出现被保险人不能及时支付医疗费而影响学生治疗的情况。
3.保障经费问题。保障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医疗水平的提高。校医院治病一般费用较少,开的药价格低、效果差,基本不配备价格较高的药品,难以给大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有时几个重病学生就可能花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经费,而大部分学生就只能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
4.思想观念问题。由于中国保险起步较晚,从事保险行业的专业人才较少,某些业务人员介绍保险产品时存在误导情况,致使被保险人理赔时遇到了麻烦,最终损坏了保险行业形象。许多人缺乏保险意识,不积极参加保险。随着中国保险业日益成熟,人们也会转变观念,重新审视保险的作用与功能。
三、对首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1.普及保险知识,培养大学生商业保险意识。在调查的过程中出现两种观点,一种是花钱买保险,保平安;另一种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现在身体很好,遭遇危险的可能性很小。持这两种观点的学生几乎各占一半。一定要提高大学生保险意识,利用保险产品合理规避风险。
2.大学生医疗保险宜采取“政府补贴、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学校和学生共同缴费”的保险模式。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保险政策,引导学生参与商业健康保险。通过投保商业健康保险,给大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保险计划。当风险来临的时候,转嫁给保险公司。
3.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医疗保障费用的投入。青年人的健康状况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命运。政府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增加对大学生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强身健体,不要让小病恶化成大病,大病再转化为不治之症。
4.建立大学生互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全国大学生互助保险合作社,成立互保基金,发展互助保险。互保基金应参照社保基金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建立科学的保值、增值机制。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互保基金规模逐步扩大,合作社影响将日益深远。大学生自己的品牌将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形成良性积累机制,使互保基金发展成为大学生助医基金。为了鼓励社会捐助,政府还可以对捐款给予免税等优惠政策。互助保险体现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是弱势群体自愿集合起来抵御风险的有效方式。
总之,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也必须在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得到解决。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差异较大,保障需求也不相同,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医疗保障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贫困学子患“恐病症”高校直呼“养不起”[EB/OL].新华网,2005-09-23.
[2]周洪宇.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迫在眉睫[EB/OL].医药网,2006-03-06.
[3]德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EB/OL].财会网在线,2007-02-09.
[4]崔晓华.关注大学生医疗保险[J].中国保险,2004,(6).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行为;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5-0591-03
Health Status and Medical Security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JI Ying, ZHOU Lv-l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health status and medical security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in Jiangsu,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ollege medical security reform.MethodsChi-squared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pproach were used with SPSS 13.0 to analyze the data including person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 health status, use of health service, willings of medical security from students of six colleges in Jiangsu.ResultsThere were some poor students in each college. Many students didn't have the sense of self-health care. Most of students weren't satisfied with the school clinics. Two-week morbidity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same age group. Hospitalization rate of the last semester was 4.11%;The bad habits and time spent on sport activities had great impact on two-week morbidity rate. Where their family live, the family income of a year and how much they afford for medical care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willings of medical security.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evel must be improved. Governmen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dical security.
【Key words】 Health status;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s;Behavior;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Students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健康状况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客观掌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需求,了解其对于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评价,促进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笔者于2009年5月15-25日对江苏省内6所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3个地区,各抽取2所本科院校;在高校内按年级分层,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2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问卷1 143份,回收率为95.25%;有效问卷1 110份,有效率为97.11%。其中本科生857人(77.21%),研究生253人(22.77%);男生549人(49.46%),女生561人(50.54%);城镇659人(59.37%),农村451人(40.63%)。平均年龄为21.94岁。
1.2 方法 根据国内外定性和定量的文献研究资料[1-8],确定本次调查的主要项目,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险意愿等。调查前,首先对大学生进行预调查,根据反馈的信息,对问卷进行修改,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调查的目的、内容及技巧,以保证调查结果客观、真实。
回收问卷后,将调查所得资料利用EpiData 3.02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经逻辑检查、核对整理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庭经济状况 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为父母或亲戚的占86.14%。13.86%的学生靠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奖学金、自行创业等来获得主要经济收入。由表1可见,17.84%的学生月生活费在200~399元,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还有4.95%的学生在200元以下,这部分贫困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尤其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2 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67.53%的学生有饮酒、吸烟、不吃早饭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27.82%的学生从来不锻炼,56.41%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小于30 min。53.34%的学生除了入学体检和就业体检之外,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其他体检。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2.3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 见表2。
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2周内患病率为23.42%;住院率为4.11%;62.38%的学生上学期出现过患病而未就医的情况,而大多采取自我治疗的手段,未就医原因排前3位的依次为自感病轻、医疗费用高、就诊程序繁琐;67.46%的学生患病之后首选校医院就诊,主要原因是医疗服务价格低、方便程度高,但是在对于校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65.21%的学生并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排前3位的分别为医疗技术差、医疗设备差、医德医风差。
7.93%的被调查学生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超过了300元,6.83%的人认为这笔费用对生活负担很重。
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这一政策,68.74%的学生表示了解,31.2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3.5%的学生回答愿意缴费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26.5%的学生不愿意。对于可接受的医疗保险模式的调查,大多数学生(70.34%)认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应该采取由国家、学校、个人三方负担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7.72%的学生自行购买了补充性的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原因排第一位的是家长决定,其余依次为保障项目适合自身需求、购买后有安全感、保险公司的推销宣传;未购买原因依次排序为认为身体健康没必要、社会医疗保险基本满足需求、保费贵、保险公司宣传不够以及不信任保险公司。
2.4 大学生2周患病率与医疗保险参保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2周内是否患病(1=是,2=否)、是否愿意缴费参加大学生医疗保险(1=愿意,2=不愿意)作为因变量,可能对学生2周患病率以及参保意愿产生影响的因素:年龄(按连续型变量输入)、性别(1=男,2=女)、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5=研究生及以上)、家庭所在地(1=城镇,2=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1=1万元以下,2=(1~3)万元,3=(3~6)万元,4=(6~10)万元,5=10万元以上]、是否自行购买商业保险(1=是,2=否)、自付医疗费用对生活负担(1=无,2=轻,3=中等 ,4=重)、不良生活习惯(1=1项,2=2项,3=3项,4=4项,5=无)、每天锻炼身体时间(1=不锻炼,2=30 min以下,3=30~60 min,4=60 min以上)作为自变量,采用前进法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9]。
2.4.1 2周患病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3。
从总体结果来看,模型预测的总正确率为83.2%,整体模型统计检验显著(P=0.000,R2=0.311)。具体看来,年龄、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年收入对2周内患病率的影响不显著。性别与2周内患病率存在相关关系,男生患病率低于女生。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每天锻炼时间对2周内患病率的影响显著,不良生活习惯少、锻炼身体时间多的学生2周内患病率较低。
2.4.2 医疗保险参保意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从总体结果来看,模型预测的总正确率为77.2%,整体模型统计检验显著(P=0.000,R2=0.320)。其中年龄、性别、年级对大学生参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年级、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医疗费用对生活负担、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参保意愿的影响显著,高年级、城镇户口、家庭人均年收入较高,已购买商业保险、医疗费用对生活负担较重的学生具有较强烈参保意愿。见表4。
3 建议
3.1 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采取强制性原则,建立统筹基金 在传统观念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健康,发病概率低[10]。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大学生的2周内患病率为23.42%,且大学生的健康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普遍不高,一旦患重大疾病,个人及家庭根本无力支付。若对其参保采取自愿原则,参保率将难以保证,因此必须采取强制原则,切实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属地管理,明确规定大学生医疗保险由国家、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筹资[11],以不低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略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标准建立统筹基金,在重点解决住院和门诊大病的同时,兼顾普通门诊医疗。
3.2 政府加大对校医院的补助,将其改建为社区医院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有近万甚至更多的学生,也就是说,高校已经是一个人口非常密集的大社区[12],校医院作为高校内唯一的医疗机构,对全校学生的疾病预防、健康保健以及医疗都承担着重要责任。多数学生在患病后首选在校医院就诊,然而对于校医院的满意度却很低。校医院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医疗设备差、医生医疗技术差、医德医风以及药品质量差等方面。因此,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能够对校医院进行拨款和补助,按照社区医院的标准对其进行改建。改造其原有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同时要积极引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13],使校医院能真正发挥社区医院的功能。
3.3 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重视疾病的预防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已不再是营养不良、生活环境恶劣等,而主要来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14]。预防胜过治疗,学校应该以降低学生患病率为主要目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将疾病遏制在源头。
3.4 鼓励大学生参加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医疗保险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因此,学校和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宣传,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参加商业保险,以分散重大疾病和伤害风险。
3.5 重视对贫困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补助和医疗救助 此次调查显示,各所高校普遍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生和特困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往往在患病后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小病转为大病。笔者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制度,筹集各种慈善和爱心捐款,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学生的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患病后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为医疗费用支出超出大病医疗基金的学生提供援助。
4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8.
[2] 周绿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
[3] 孟秀红,江启成.安徽省大学生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2):46-48.
[4] 赵永生,尹阳娜,李雯雯,等.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及政策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18(9):28-32.
[5] WEINSTEIN J. School-based health centers and the primary care physician: An opportunity for collaborative care. Prim Care, 2006,33(2):305.
[6] CLAIRE PH. The impact of health insurance status on adolescents' utilization of school-based clinic service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are reform. J Adoles Health, 1995,16(1):18-25.
[7] NANDAKUMAR AK. Health reform for children: The egyptian experience with school health insurance. Health Policy, 2000,50(3):155-170.
[8] LINDA JDNS. Use of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by adolescents across multiple delivery sites. J Adoles Health, 2003,32(6):108-118.
[9] 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3.
[10]袁玲,赵峻,张艳,等.将大学生纳入到社区医疗保险体系的可行性探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7(3):169-170.
[11]胡明,毛艳红,龚勋,等.湖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障现存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76-77.
[12]肖俊辉.我国高校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中国卫生资源,2008,11(4):188-190.
[13]傅国祥,孙胜梅.浙江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调查.浙江预防医学,2008,20(7):75-76.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医保;满意度;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120 -03
一、大学生医保现状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加强建设覆盖社会各层次人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基础主要为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类。“新医改”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医疗保险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卫生医疗、健康事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切实减轻大学生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根据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医疗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如风险等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基础信息调查、学生使用医疗保险基础状况调研以及大学生对现行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
二、样本与方法
(一)样本
问卷调查面向广州市高校学生,包括“985”或“211”重点高校、普通重点高校、普通二本高校、三本高校甚至专科院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甚至本科以上学生;被调查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合理分布在各个层次,涵盖范围为500元以下至1200元以上,样本发放400份,收回395份,有效率为98.75%。
从表1可看出,样本包括各大不同层次的高校,并收集各消费层次不同的大学生。总的来说,普通二本高校样本量偏多,占了62.5%。
(二)调查问卷与变量
采用自编问卷,变量内容包括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住院报销满意度、指定慢性病治疗满意度、大学生医保卡使用满意度等方面。组织学生无记名方式网络在线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保密性和真实性。对调查结果简历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结果的准确有效性。采用spss进行描述统计与多元回归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医保的基本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到,问卷样本中,大学生已购买医保部分占73.2%,大学生中就医时每次都使用医保的占了30.1%,几乎不使用的占了25.8%,整体来看,就医时会选择使用大学生医保的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大学生医保使用占比最多的是校卫生所,占一半以上,其余占比较小。
综合来看,大学生买医疗保险的占了73.2%,而基本上不使用医疗保险的却占了25.8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够买医疗保险率较低,使用医疗保险率更低。
(二)大学生对医保的基本了解情况
大部分大学生处于较不了解的状态,完全不了解的人比比较了解的同学要多。结算了解程度和报销规定的调查中,选择偏重不了解的仍超过一半。这三个问题反映了学生群体对医保的了解模糊,也是导致购买欲望不强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普及率较高,但是续保率却相对较低,主要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低以外,还有相关体制机构不健全因素,导致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低,所以续保率也很低。
(三)医保满意度调查分析
1. 统计描述
表4中包含了本文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变量为大学生对大学生医保的总体满意度,包括宣传讲解、缴费标准、待遇标准、就医流程、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使用便民度、结算效率。五个自变量依次为大学生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住院报销满意度、门诊特定项目满意度、指定慢性病满意度、医保卡使用满意度。
2.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在校就医满意度、转诊定点医院满意度和住院报销满意度与大学生对大学生医保总体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由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知,住院报销满意度对因变量大学生医保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大。
四、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的协作机制
大学生异地就诊程序复杂,且支付标准较高,因而探索建立大学生医保参保地和就医地间的协作机制就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地与就医地间衔接关系,使经办事务管理起来更加方便、高效。方便了大学生异地就医中有关医疗费用的审核、支付和报销,更加方便对各地医疗服务进行监管,保证大学生异地就医的基本权益。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保障;医疗;生活;就业
社会保障是一种悠久的社会福利制度,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还相对较晚,发展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大学生社会保障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尚未涉及的真空地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生活、医疗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甚大,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上述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保障现状
(一)医疗保障现状
我国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从1953年开始实施,根据各地形势和学校具体情况,一般由政府承担80%,其余20%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及重大疾病的增加,公费医疗费用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几个大、重病学生就可能会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经费,高校公费医疗费用严重不足。曾有部分高校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自办医院,然而,庞大的开支又带来了高校的财政压力。还有部分高校将学生公费医疗指标加上学校补贴的一部分钱,作为保费,进行商业投保,学生根据学校与保险公司双方协商好的规定享受医疗保险。但由于免赔额的限制,平常花费几元或几十元医治小病的费用无法报销,大、重病又无力保障,从而造成了小病费用累加成较高消费额却无法报销的现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
(二)基本生活保障现状
关于大学生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理论界一直未有定论。目前有些省市,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但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法律的规定。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保障,主要来源由家庭提供,同时也存在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等辅助方式,还有极少一部分受到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企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资助,但这部分力量非常的小,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范围也非常狭小,部分特困生甚至要通过长期打工兼职来保证基本生活。同时,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解决面窄,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
(三)就业保障现状
从1997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政策彻底废除,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最近几年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使“天之骄子”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从1999年6月7日开始扩大公务员招收比例,这可以说是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的一项政策,但数量毕竟是有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一些指导性意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在税费等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优惠,在公务员考试制度外设立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贷款,还提出了“特设岗位”这一就业政策,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争取到一些特别设置的岗位,参加就业,但这些政策都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法规,实施起来缺乏力度。
二、建立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一)缓解当前我国失业压力
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以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民工进城等造成我国每年的劳动供求缺口达到1 500万左右,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大学生的扩招,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进入社会,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失业的严峻形势,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二)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
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巨大的,据有关人士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花费大约在22万左右,这部分投资不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都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大学生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人力资本投资失去应有的收益,给国家、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效果。如果长期下去,将降低人们对教育的良好心理预期和对教育事业的公信力,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不利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存在,失业问题就不可避免,问题是出现了失业问题后,如何进行积极引导以降低失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失业,并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已经供过于求,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和就业渠道的不畅造成的。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有利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疏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到基层就业开辟新的信息平台,顺利实现大学生的尽快就业,为缓解大学生失业压力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一)关于医疗保障的构建
建立国家专项支持、商业保险和救助基金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以国家专项支持为主、商业保险为辅、救助基金为补充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第一,高校医院应该根据学生入学体检记录测算校内大学生健康水平,从大学生社会保障资金中划分专门的医疗保障基金,并积极向社区医院、医疗门诊转变,防止学校医疗资源的闲置。第二,建议或规定每个大学生至少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如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防止因个别大、重病学生占用大部分学生的医疗资金。第三,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爱心捐助,对大、重疾病和意外伤亡等需要救助的大学生实施捐款帮助。第四,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参与银行的理财产品项目以保证医疗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资金闲置。
(二)关于就业保障的构建
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遇冷现象
0 引言
(1)调查背景
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并于 2009年4月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遇冷",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以安徽为例,大学生参保率虽然很高,但是绝大多数已参保的大学生,对相关程序、报销标准、规章制度不甚了解,对政策的了解基本上是"零",没能够利用政策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2)调查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医疗保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发展,切实保障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遇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①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使医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到大学生,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减轻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②能推动未来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③大学生医保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3)调查目的
本调查报告对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80名大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进行数据分析。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医保的认识程度及支持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现状,综合各方面分析合肥市大学生的医保现状和遇冷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
(4)调查时间。2015年5月 4日 --2015年5月 11 日。
(5)调查对象: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80名大学生。
1 调研设计
(一)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
(二)调研过程
(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开发问卷,着实调查,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2)小组成员去校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校医院的医疗设施等;
(3)通过与校医院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情况及电话向医保经办人员了解相关政策;
(4)综合各方面,总结并写调查报告。
(三)调研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对合肥4所大学的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数量不多,但具有一定的价值, 80份问卷全额回收,有效率很高,且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四)调研样本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共计80名大学生。
2 调研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发放了80份问卷调查,通过走访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肥市大学生医保的具体落实情况、满意度、认知度等进行抽样调查。
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
(二)医保信息
(1)大学生参保比率
安徽省大学生总体参保比率较高达到 96%,但仍未达到100%。未参保的原因以"自己身体好,不需要"为主。
(2)大学生对医保的了解度
通过调查,在抽样调查的80人中仅有1人对大学生医保政策非常了解,部分了解为4人,了解一点点的为322,完全不了解的则为43人。 由于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大学生医保的知识,了解度较低。且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同学基本多局限于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
(3)大学生了解医保及参保的途径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宣传知道医疗保险,有18名同学是通过媒体宣传,还有2名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医疗保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宣传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为我们今后宣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许多人了解医保是通过学校,可知很多学生参保是因为学校的强硬政策,根据调查,我们得出有75%的同学是跟随学校参保的,有20%跟随家人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还有一些少数的同学是主动报名参保的。
(4)大学生最需要报销的医疗项目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需要国家的关注,许多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所以很多学生"大病没多少,小病一大堆",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最需要医疗报销的是普通疾病医疗费,例如感冒、肠胃病等,其次是例如买药等,最后是重大疾病,这组数据给我们完善医疗保险提供了依据。
3 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层面
(1)大学生群体医疗保险意识不强
对医保制度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了解不够,自身保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较差,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2)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意义也并无真正的理解
对权利义务、合同条款更是知之甚少。当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时,由于未及时办理手续或手续不合规定,延误了理赔。
(3)自恃年轻身体好,不需要参加医疗保险
他们认为除了感冒基本上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尤其大三、大四的学生认为马上就会毕业,工作后会有职工医疗保险,所以对参加大学生医保兴致不高。
(二)高校层面
(1)责任主体的权力与义务不够明确,工作时效性不高
大学生医保实施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政策性强,涉及教育部门、社保部门、财政部门及各高校等多方管理主体。由于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在政策落实、费用报销、资金拨付等方面,行政手续繁杂,工作效率不高,阻碍了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全面完善。
(2)长效机制不完善,工作阶段性明显
大学生医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财政、社保等部门的配合,更需要高校本身建立从上到下的医保工作体系。目前,多数院校还处于完成"任务"阶段,没有根据政策要求主动建立健全本校大学生医保工作体系,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有待探索。
(3)高校的大学生医保工作力度不够、途径有限、方法单一
大学生医保政策的落实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努力,然而大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新生入学手册告知学生医保政策,但许多学生根本不会关注。高校医保工作者对大学生医保的流程、医保待遇、报销程序,宣传不够专业、详实。
(三)制度层面
(1)各地医疗保险制度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全国大学生被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但是各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并不完全一致,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2)异地产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学校所在地报销。
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如果不在学校期间(比如实习、寒暑假、休学等情况)在学校所在地之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这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3)封顶线以上的费用缺乏保障。
由于封顶线的限制,大学生医疗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解决一些重病、大病的高额医疗费用。
(四)校医院层面
(1)校医院医疗设备,药品配置以及医疗环境不佳
高校的校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施简单、陈旧,保障水平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校医院本应成为大学生医保工作推进的"前沿阵地",但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大病小病只能去校外大医院就诊,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在校参保的信心。
(2)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高校校医院的医务人员普遍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诊断基本凭借经验,很多不常见的症状,不能及时诊断出病因。
(3)报销程序繁琐
大学生医保费用的发生具有不可确定性和报销过程的漫长性。多数高校实行人工审查、人工发放的报销模式,没有实行时报时销和联网结算,缺乏硬件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医保报销效率低,患病学生无法及时享受到医保"福利"。
4 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
(1)政府与高校联合保险公司设立合理新险种
政府或者学校应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设出适合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新保险险种,弥补大学生医保最高限额以上费用的空白。但由于商业保险公司并不是公益机构,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2)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
由政府出面,创设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由社会医疗保障机构每年从医疗统筹金中划出的一定比例资金与个人、单位或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组成医疗救助基金,并设定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可以进行全省或全国统筹,由政府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
(二)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医保制度
(1)利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促进宣传
政府可以将相关政策材料传达给校方,然后由校方制作医保手册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可以细细研读相关医保政策与报销流程。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及时将医保的最新动态和注意事项放在校医院官网上,方便同学认知和了解。
(2)利用人身媒介促进宣传
高校是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服务平台,高校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作用重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大学生医保宣讲会。
(三)国家加大医疗投入
(1)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
应该加大医疗投入,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从硬件和软件设施上促进校方医疗机构的改革,从而增强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水平的信心,解决大学生看病难的问题。
(2)实行全国电子联网结算的报销制度
医疗费用应由医院和社保机构直接发生关系而进行结算,学生并不参与到报销过程中。这样无论是否在异地,大学生只要凭借社保卡和身份证就可直接交付报销后个人负担的费用。
(四)加强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三方主体的合作与沟通,使其权责名相统一
在落实医保政策时,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的工作应该常态化、制度化,使得三方主体权责分明,相互配合。一方面,学校和社保部门应该充分注重校医院在落实医保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社保部门下增设专管大学生医保的部门,单独负责大学生医保的相关事宜。
(五)加快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及及具体政策出台,而对某些细则的施行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生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而不仅是从宏观上把握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亦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不同的报销比例、缴费标准、医保待遇等政策。
5 调研结果
我们从调查者给出的数据及意见总结出:大学生渴望保障全面,方便的医疗保障制度,但由于他们急病发生率低,对学校的制度的不了解,理赔过程复杂等多种原因造成大学生使用医保卡率十分低,因而必须制定相关政策的措施以保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并且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达到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而我们大学生应加强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新民.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