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1
景观;建筑设计
景观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如英国在1863年就有了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而在我国,建筑建筑设计的兴盛,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一段历史,而在现在将其提上议事日程并引起重视的,是源自遍地开花的广场、市政道路、城市公园的建设以及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提高其楼盘品味而推崇的景观建筑设计。
可是现在,人们对于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有许多误解,以为就是修一些宽阔的、有绿化的道路,或者在城市广场上立个雕塑、设个喷泉、搞一片绿化等等。产生这些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真正理解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一门科学。首先,如果我们要认识它,就需要科学的分析土地、认识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和恢复,如此,才能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建筑。然而,我们现在来单独定义"景观"和“景观建筑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而我们常常接触到的"景观建筑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这里的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并应该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具体的景观建筑设计,它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因此,这里景观建筑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它们两者的有效统一体。因此,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他的工作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体,他所要解决的是一切有关户外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比如户外空间中建筑与建筑、建筑与植物、建筑与人、人与植物等关系问题,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同周围的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生活生命的地球和谐共处,并且在其过程中要考虑历史和文化的继承性。而这明显的不同于建筑师设计时仅仅考虑建筑单体的设计。
我们在理解景观建筑设计时还应该区分好它和园林规划及设计概念的区别,如果我们将景观设计同“园林规划及设计”、或者“造园”混为一谈,这种理解会过于狭隘,景观不仅仅是大广场上的花园或开发出来的风景旅游区(当然也包括产生的园林及园林建筑等),景观是不同尺度的大的综合体,包括的建筑、道路系统、生态系统等,其实质是土地的概念。确实,"景观建筑设计"最早是从设计漂亮的园林和花园衍生而来的,但这个专业发展至今,早已跳出传统"园林设计"的小圈子,而逐步延伸到设计大众的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现在甚至已发展到区域景观设计、沿高速公路沿江地带的景观设计、国土及地球景观设计。因此景观建筑设计
本质上应是在不同尺度的土地上,建立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比较园林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的多,这也是这二者的主要区别。
前面提到了景观建筑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但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它,还是要进行一些较为详细的介绍。景观建筑设计包括那些内容,这根据我们研究它的出发点不同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而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的景观建筑设计,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国外将景观建筑设计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分类,这也为将来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评价景观建筑设计的标准。一般认为,景观评价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从规划设计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好坏,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的是其是否解决了功能,氛围等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融洽等等。而从总的大局来看,要看设计解决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的效果。
[1]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2
【关键词】 生态建筑;设计;实施;
近年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运动越演越烈,人们改善建筑质量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实施迅速从理论走向实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按照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文理念,从人、建筑物、自然环境三者所构成的新的整体环境出发设计出来的能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最佳状态的建筑。它既能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同时又能有效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分析当前国内生态建筑的建设实践可以发现,在传统建筑设计模式背景下,比较普遍地存在一种“创可贴式”的伪生态建筑:无视地区气候差异,千人一面的遮阳板、LOW-E玻璃以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等众多流行生态技术被强加于传统建筑上.从生态系统整体角度看,这种标签化的生态建筑往往造成了更多的资源浪费,带来了更深层的环境问题,因此,在现代生态建设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充分考虑整体性设计要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目标与原则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生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基本目标包括:尽可能减少各种资源与能源的消耗,争取将把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使建筑功能质量与目标统一,建筑生态与经济取得一定的平衡。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 因地制宜
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并充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整体考虑
建筑尤其是生态建筑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的特点,各系统因素间的运行协同度是达到设计目标的关键问题,这种整体性设计要求表现在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内容以及模式等各个方面,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整体性,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三、 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
根据上述各项设计原则,生态建筑设计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要素,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活动时要把握住四个方面:
1、大力宣传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引导人们对建筑使用的合理需求
现代文明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诸多问题并存,大气、食物、水的污染造成了各种社会公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生态建筑是人类的生态觉醒后非常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应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唤起普通百姓的生态觉醒,引导其对建筑使用的合理需求。所谓引导人们对建筑使用的合理需求,即是在统筹协调考虑各种外界自然生态要素和人们内在需要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实现人们对建筑的各种使用要求,比如一般要求的通风采光良好、冬暖夏凉、交通便利和使用安全等;另外对建筑有特殊使用要求、需要建筑得以实现和满足的也是一样。我们不能想象在干燥的黄土高原地区建筑享受海风微拂的楼宇,同样也不可能在繁华的闹市街区建筑依山面水的房屋。由此可见,宣传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引导人们对建筑使用的合理需求是实施生态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
2、 建筑要关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进行建筑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特点,包括地质、人文、周边建筑、植被等周边环境,力求与之相协调的建筑。生态建筑不仅要能适应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要能尽所能地利用其有利的条件和要素,并能适度合理地加以开发为我所用,这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旨。所能接触到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主要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太阳、风、雨、绿地、土壤和各种地热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对环境无污染的生态要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设计。
3、合理应用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
(1)建筑节能材料的合理应用
第一,要选择满足建筑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能要求的材料:①在一定的室内外环境下,所选材料首先要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和所期望的使用寿命;②考虑材料的工艺性能及材料的加工工艺;③选用的材料要使其制作和施工成本较低,使建筑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第二,材料要满足环境性能要求:①生态建材应能与环境和谐共处,因此要使用低能耗、无污染或污染最小的材料,同时在选材时尽量不用涂镀的材料;②生态建材应尽可能选用可循环材料、兼容材料和再生材料,减少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并充分考虑材料的可回收性。生态建材采用能自然分解的材料可在其废弃后对环境产生最小的污染。③生态建材应尽量选用较少的种类,甚至尽量采用同一种材料,这样不但可以简化施工工艺,便于建材的施工管理和材料的标识、分类和回收,还可以得到较多的某种回收材料。
(2)建筑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
生态建筑实施中的技术手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域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新技术。地域技术与中间技术都属于普及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型技术。生态建筑设计中可利用的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是有很大选择空间的,我们要根据实施建筑设计时的具体情况加以合理应用和选择,并在实施中积极探索出新的具有适用性和发展前景的生态建材和技术。
4、“呼吸”的空间设计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那么根据活动性质的不同,人们必然会要求它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可见设计人员给建筑留出必要的“呼吸”空间———即可进行变化的空间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各种类型的展览馆,在建筑空间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不同展览内容所需的空间条件是不同的,人们在其中布展、浏览和观赏时所需的空间也是要变化的,那么我们在建筑空间时必然要对空间进行留白,给活动变化提供余地,同时让空间能顺畅自由地“呼吸”,使我们和建筑空间能够舒适和谐地共处。
此外,这些建筑空间内的留白不仅是考虑到要为以后留出变化的余地,同时还包括引入绿色植物的布置来丰富空间的表情。绿色植物的引入可以带来建筑空间内微环境气候的改善,使空气湿润,环境美化,同时还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使人们心情舒畅。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实施时我们应该赋予建筑物生命体的特征,就像人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等生存条件一样,适当地为建筑留出“呼吸”的空间,使使用者和建筑物能和谐共生。
四、生态建筑设计实施的前景展望
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郭晓清.关于生态建筑设计问题的探讨[J].建筑技术.2010.22.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3
关键词:风景 建筑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terrain, water, plant is the basic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with their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cenery has the close rel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ormed from all these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will be brought into the buildings of spac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of time theme today, human nature is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highlights, more necessary in building make full use of these natural elements, provide a good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build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bou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with landscape elements of the view is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building a perspective, is also building design idea thinking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environment,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scenery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风景环境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促进了人类对风景环境的开发利用,风景建筑创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大量的风景建筑行为随着当前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繁荣不乏有优秀的风景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但是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设计而言,有些问题是设计理念方面的,如缺乏生态意识,缺乏对风景场所的整体考虑;有些属于设计手法方面的,如在选址、布局、体量、空间、材质、色彩等诸多方面与基地场所特征脱节。总之,众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对风景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了现实意义。
1、相关基本概念
1.1风景建筑
风景建筑是建筑设计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它取决于自身的功能,同时也对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顾名思义,风景建筑就是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域里的景观建筑,其本身就是优美景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欣赏周边美丽风景的功能。
风景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及基地环境景观,建筑是静态物,而建筑周围环境景观四季、昼夜的变化却是动态的,丰富的。设计概念的扩展导致对他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到建筑、景观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不外乎两类情形,一是专业合作配合,这是目前专业分工细化的一种实际操作方法,二是由同时具有两个专业技能的设计者进行设计。对于风景建筑设计来讲,由于景观因素在风景环境中的重要性,后一种模式对风景建筑设计来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风景建筑窄间概念本质上是对风景环境的一种解释方式。
1.2自然景观
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自然环境具有地带性。区域性季节性变化,使得地表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极其结构形态不同,由此又导致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水、植物、建筑及构筑物。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园林景观,构成园林空间。地形是诸要素的摹底和依托,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地形布置和设计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要素的设计。水是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极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常赋予园林于牛计。植物本身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冉加上四季变化是园林设计中活跃的构成要素。而园林建筑具有功能和造景双重作用,并且常常是园林景规和空间的焦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风景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并无很明确的界定,笔者参照自然环境及园林的要素构成,认为地形、水体、植物,气候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基本自然要素。
2、建筑与风景的关系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建筑设计构思与创作必然离不开环境的启示,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古往今来,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都会恰如其分地反映其外部环境的某唑特征,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多数情况下,建筑是从属环境,而不是环境从属于建筑。当代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建筑说起来也简单,我认为有三个要点最值得重视:第一是建筑和环境的结合,其次是体形和空间,第三是建筑是为人所用、为使用者着想。”从贝先生对建筑设计的第一强调要义来看,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非常之大,建筑首先需要与基地环境产生良好的对话,建筑结合环境这一思想在他众多设计作品中清晰可见。
“须陈山水清音,休犯山林罪过”,这是《园冶》中的一句话。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以园林建筑为从属,是园林建筑所应遵循的最蕈要、最基本的原则。园林景观以表现大自然的为宗旨。建筑是解决居住、饮食、赏景和避风雨采取的手段,并不是根本目的。把山水清音和人的志向、品格联系在一起,以情感寓于风景,再以风景来陶冶精神,是园林造景的根本。因建筑而破坏自然的地形地貌是含本逐末的行为,其后果是不可弥补的,是对自然风景骨架的摧毁。因此,体现在手法上须将建筑依附于山水,融于自然。
3、自然景观要素对风景建筑设计的影响
3.1地形的影响
地形同样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地形的空间感直接影响了风景环境的空间次序,而风景建筑需要和场所环境的次序发生和谐或对峙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过程反映在风景建筑的设计中。地形空问感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伸展性,与地形相关的环境结构和特征取决于地面的伸展情况,即取决于地表在延伸中的起伏程度。例如,在平原上,地形的伸展摹本上是没有起伏的,呈现出单一的结构形式和舒展平坦的特征,而丘陵区域的地表则起伏变化,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特征。
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会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体。譬如对地形坡度的研究,风景建筑受到地形坡度问题的限制,坡度越大,对风景建筑的限制就越多,他不仅影响了风景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也关联到了建筑的选址与布局。从形态的角度来看,风景就是地形本身实体空间制约凼素和开阔空间形成的综合体。
3.2水的影响
风景环境中的水景是构成景观的基本因素之一,把水从自然界引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把水当作一个富有活力的艺术造型因素广泛运用.并注意发挥它的美学、精神、生态等功能,利用水和自然水景来进行建筑设计,这是风景建筑设计中创造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传统园林多引水筑池。建筑与水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古人把水作为建筑整体空间构成的实体要素,这一点对风景建筑创造中对水的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濒临湖海水面,宽阔水面作为整体背景,以水体的反射和流动,使建筑漂浮其上而产生建筑和水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把水作为风景建筑色背景来考虑风景建筑设计的。以水向包围建筑,可以形成开阔的窄问,建筑空间在水面的衬托下向外伸展,达到视野开阔,空间感漂浮,流畅。建筑群环抱水面形成闭合卒间,群体窄闻内向水面,视野收缩,窄间寤静谧,亲切大水面中建筑群的穿插,空间随水体而变幻,视线亦收亦放。大水面包围建筑物,是构成水景开敞卒间的常用手法。“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渺的洞庭湖随衬托出岳阳楼的宏伟气势。大水面使人的视野为之开阔,登楼远望,水面上天晴雨雾的变化可激发出观赏者的各种想象。历来就有许多观赏水景的建筑为人们所喜爱,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嘉兴、承德的“烟雨楼圳t海的琼岛、五龙亭,都以大水面环绕建筑并以水景得名。
3.3植物的影响
植物是场地环境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自然要素,植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植物在大小、形态、色彩、质地以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上,都各有变化,它们丰富多彩的效果,使得植物在整个风景环境中成为最富于变化的凼素之一。但许多设计人员却在设计前期对其并不重视,往往到了建筑主体施工结束,出于“打扮”建筑,或者“遮羞”的目的将植物进行装饰。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绿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融人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扮演着生态要素和风景要素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由于人与植物之间长期的依存和情感关系,使得绿色植物从来就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体景环境中的植物景观要素对风景环境的意义重大,它使场地环境具有了强烈的自然生命特征。
结束语
好的风景建筑应像水一样从大自然当中流过,大自然则从建筑中溢出,这恐怕是是每个设计者都想达到的目的。从设计方法t讲,实现的途径是多样的,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策略。本文所作的努力是希望建立一种回归基地环境特征限定的策略,风景建筑设计需要和场地的地形、水体、植物等实体要素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齐康著《风景环境与建筑》中国建工出版社
【2】钱建宋雷编著《建筑外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P3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4
关键词:工业建筑;讨论;关联
中图分类号:TU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业建筑是为了生产产品提出了一个作业场地,是为了争取生活作业所需求的建筑形式,为此,工业建筑的设计实质上是在开创一个生产的作业领域。我们应从工业建筑的生产空地及作业空间的变化中找到相应的规律,掌握好工业建筑的前进方向。
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迅猛高升,城市化事态的飞速进步以及产业结合构造、人们的生活方法的改变,工业生产也在朝着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变化。这一现实状况为工业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种各样的建筑设计在我国的领土上显现出来,业主为开创属于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外在形象、扩大了对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人性化投入,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开始偏向于兼顾到了人们的日常追求,这样不单单展现了当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各种需求,而且展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对未来世界的各种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进取等等,这些都能够通过对工业建筑上显现出来的。
伴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变化,工业建筑设计从之前的以生产器械工具为主要方面开始逐渐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人的影响作用在工业建筑中所起到的影响开始变得越来越关键。工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求建筑师放弃之前的只关注生产工艺的追求,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关注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觉,开创出便捷、安全、健康和舒服的工作空间,使得工业建筑的空间环境能够与人达到最完美的协调,开创出令人们感觉到有一种归属感以及亲切感的最佳状态下的生存环境,以此达到提升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从而将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好的提升。
1 自然环境的引进与渗透
在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关联。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 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建筑时应该根据实际任务书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以及细部构造设计,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②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③满足建筑经济要求,尽可能考虑缩小建筑体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④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保证厂房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
3 工业建筑外观的设计
工业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现在工业建筑的发展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纯生产容器,只有机械、简单朴实的想象,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融进设计中。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建筑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3.1 人口和门的处理:主人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墙面虚实关系,并可丰富立面效果。
3.2 窗的组合:合理的进行窗组合可有效的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同时可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
3.3 墙面的划分: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以达到简洁舒展、挺拔雄伟、和谐等艺术效果。
3.4 工业建筑的色彩处理应强调其整体性,在统一种中求变化,产生均衡、适度、和谐的韵律感、序列感和统一感。
工业建筑外观的艺术处理如果得当,它不仅使整个厂区的色彩、造型都赏心悦目,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而且有特色的厂区、厂房造型、色彩等,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4 当下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4.1 工业建筑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当下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就使工业建筑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4.2 工业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当下工业厂房中去,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4.3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建筑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②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③洁净设计:洁净设计专属强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尽可能的遵守建筑废弃物的科学处理以及有关的回收利用体系。以便能够实现无任何污染的建筑过程。这就是当下工业建筑科学技术得到合理持续进步的重要的保障及有效实施方法,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次有效使用,为此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资源、能源,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性和生态的运用到现实的建筑设计中去,是工业建筑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良好保障。工业建筑中开创具备生态环境成为当下必然的发展趋势。
5 结语
伴随着当代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追求水平开始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对于艺术简述设计也开始有了更高水平的追求。当下建筑设计理应是在射入了人们的理念的展现过程。工业建筑不仅仅是工业厂房,它已经开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建筑设计师唯有将当下的设计注入自身的设计建筑之中表现出来,才是当下工业建筑所要走的趋势。这样才可以开创出迎合当下工业建筑的建筑物,让人们感到当下建筑带来的完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王克飞. 工业建筑设计新思维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4,(03)
[2] 林萍. 工业建筑文化实践与探索[J]. 江苏冶金, 2008,(06)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5
关键词: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协调;应用
人们构筑建筑物的初衷是为了有一处栖息、安居、休憩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与自然对话的场所日渐稀缺,当人只能面对建筑物时,内心就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因此,都市中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居住环境的提升和改变自然而然促成“人与自然”之间彼此不可分开。那么,如何解决缺乏自然生态而又让人能居住在仿佛大自然的环境中呢?景观所带来的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它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景观设计在建筑物规划设计中的地位
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为了更加融合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品位,往往要求设计师或者专业人员在建造之前融入自己的需求或者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体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所以,这样的需求就使得建筑行业不可避免的与景观设计相互融合,两者最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独特的学科,创造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建筑作品,建造出真正优秀的建筑物。要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就必须要提高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提高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2、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现在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相融合,在保持传统思想的同时,要融合现代人们的新要求,再逐步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和局部调整,这种方式在主要的景观部分体现的非常明显,同时也产生了建筑物景观化的趋势。只有加强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协调,才能够改善建筑物实际建造中的所面临的困境,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融合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完善建筑物的目的,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建筑文化,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共通性
1、设计基础上的共通性
实践中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建筑设计学科实际学习过程中,都有设计基础课程,其中主要平面构成、立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形态构成等方面的内容。
2、表达方式上的共通性
方案设计过程中,需全面掌握素描、速写以及水彩绘画技能,而且后期方案绘制过程中还要采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大样图和节点图,甚至还要利用轴测图来表达。虽然软件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可利用绘图软件基本上只有固定的几种类型。
3、空间规划层面上的共通性
提到空间设计,就离不开总图。总图质量决定着景观设计水平,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总图上保持绝对清醒的景观意识,与植物学家、农学家以及水利地质和能源方面的专家相互协作,引导健康景观设计雏形。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系统化的构筑思维架构,资源才能得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优化,而景观之美即赋韵其中。
三、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融入
1、整体设计思想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有整体设计的思想,充分考虑景观与建筑本体之间存在关系的相关因素,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建筑本体设计本身。景观建筑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将目光放在整体的高度和层次,才能够使设计出来的建筑与周围的景观成为一体,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使建筑本身成为周围经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突兀的个体。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着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
周围的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要主动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使景观意识融入建筑中。在设计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打破以往单纯以建筑本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束缚,更应该注重设计中的整体性因素。首先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分析和掌握,以整体的高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当代建筑师有责任在深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同时,对整体的建筑环境提出设计导则。摒弃个人或极端的单体形态创作模式,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
(2)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将被动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调整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3)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导向
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又或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都市建筑景观化的倾向。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无论材料、形态或环境效应等,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并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四、景观设计中建筑意识的植入
与建筑设计不同,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使用的展开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生命过程,其维护需要系统化的思想及理性的态度。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1、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
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桥体时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实践中,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的典型事例是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城围、屋顶、天台上造园,如下图所示。
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
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其原因如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空间中,在这种限制下,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
结语:建筑设计是衡量当前人们生活质量的风向标,同时也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从传统的单纯服从建筑设计发展成建筑配合景观设计的双向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融相契的关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并非以谁为主体,而是在和谐双线合一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杨秋艳. 论建筑设计中主要工种方面的协调[J].科技资讯.2011(10)
[2]刘君. 浅析现代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J].才智.2011(23)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要素范文6
关键词:工业厂房;设计;理念;使用功能;建筑之美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每年完成的建设工程投资额中,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之间的百分比53:47,工业建筑建筑占了一半以上,我国工业建筑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也已从早期以加工业为主转型为电子信息工业,、化学、生物、金属机械工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型提升为技术、资讯密集型。现代工业建筑设计需要适应并满足生产产品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要求,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追求工业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建筑新形象。
1、建筑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成为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创造方便、安全、健康、舒适且能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工作空间,从而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和活力。随着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工业厂房设计除了考虑其功能的实用性,还应赋予建筑以科技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特性,体现工业建筑的艺术美,赋予工业建筑新的设计理念。
一是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建筑营运
的低能耗和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它可以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
及新产品中体现出来。
二是绿色设计:指从建筑中的原材料、工艺的手段、工业的产品、设备到能源的使用,
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使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危害环境,绿色设计应强调高科技与适宜的
技术并举。
三是洁净的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与使用中做到坚守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好废弃
物的处理与回收的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强调了对建设中的用地与建筑材料、采暖空间
资源再生的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建造
生态环境的工业厂房成为必然。
2、工业厂房的建筑空间设计
工业厂房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和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
计时应该根据甲方提供的任务书和生产工艺资料,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选择合理的
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协调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贯彻执行“坚固适用,
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满足生产工艺、技术、经济、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保证厂房内照明、通风、采光、消
防等。厂房内部环境,应在满足生产功能和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环境优美,功能
分区明确,把功能、技术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2.1 工业厂房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工业厂房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由工艺、设备、生产操作及生产要求等诸多因素所决定
的。建筑师在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设计技巧创造出现代企业的工作环境,
力求功能分工明确,流线清晰,如在车间地坪设计上,根据区域的不同,采用新型的地坪材
料从色彩上划分区域。
2.2 工业厂房建筑功能的划分
工业厂房建筑功能主要分为生产设备区、辅助生产设备区、材料、成品堆放区、运输通
道及人行通道等并附以相应的标志。这样,不但有利于生产、安全,科学管理,还可以美化
室内空间,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工业厂房内部空间设计也可从小处着手,如根据生产工艺
的不同需要设置很多小型建筑物,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就可以在同样面积、同样材料、
同样造价的条件下,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小品,既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又调节了厂房内部
建筑空间设计。
2.3 厂房室内色彩处理
车间内的主要设备及主要承重构件的颜色均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现行标准《安全色》及相
关的规定。在建筑内墙面、顶棚、楼地面的处理上,建筑师可以充分发挥的审美观点,使车
间内部各部分的色彩处理,既统一协调,又有对比和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车间内部空间。
2.4 现代工业建筑自身形象
现代工业建筑更注重自身的形象。在现代工业建筑中,常把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
间分开,加大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这样在满足生产工艺和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不同要求的同
时,既可节约生产面积,减少能量的消耗,又可确保工作环境的质量。如通过对办公室、休
息场所、公共空间的精心设计,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工作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烦躁感,消除
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在车间插入内院、中庭、回廊,可使人们有融入自然的感觉,
从而使工厂成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空间。
3.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着工业厂房的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1 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在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3.2 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在工业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4 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工业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工业厂房也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经之路。才能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厂房。
参考文献:
【1】吴丽丹.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4):80一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