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重要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53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其必须与众多竞争者共同角逐,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工商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行的核心,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对企业进行运行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工商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是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有很大成就的情况下,能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其社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工商管理现状
11管理模式陈旧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方式,很多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并针对工商管理主体的建设进行了较多探索。但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企业工商管理的模式相对陈旧,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要求。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并没有将工商管理与企业的市场竞争联系在一起,导致其失去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12管理观念落后
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而言,工商管理是其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良好的工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工商管理出现问题时则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要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对企业的工商管理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工商管理能够适应社会竞争的环境,从而帮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但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的工商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尤其是一些传统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时忽视管理理念革新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21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管理带来更多简单方便的管理模式,并让企业实现内部管理的系统化操作。同时,通过科技创新,能够让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其中不仅能提升档案管理、员工管理和日常安全管理的效率,还能让企业的工商管理整体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根据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情况,现代化数字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能有效减少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同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很大促进作用。
22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提升管理效率来提升企业日常经营的效益,从而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企业对工商管理的科技进行创新,能够让其有效强化在市场中的业务延伸能力,并且能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业务开展方面,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更多机会,促使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23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让很多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使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企业的生产力直接决定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对科技的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从而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24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情况,社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企业能够迅速有效地将这些问题解决的情况下,将能让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要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注入新的动力,从而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3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策略
31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是企业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运行,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其中不仅是企业的领导要重视科技创新,基层员工也必须要对科技创新引起重视。对于企业领导而言,需要站在企业整体层面上全面看待科技创新问题,通过统筹的安排让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科技创新相关培训,让员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强化企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I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在企业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经营需求时,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工商管理人才,让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科技创新拥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工商管理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人才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33增加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企业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是一项耗时耗力的系统性工程,其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其中不仅要增加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让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还要增加科技创新人才的劳动报酬,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效率的提升,从而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34重视对科技实用性的检验
对于企业而言,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进行检验。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的科技创新发展速度很快,一些能够适应企业正常运行的科技创新内容并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创新成果进行实用性检验,在确定其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再将其推广应用,从而避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4结论
企业的工商管理是其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效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正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工商管理的水平。科技创新是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其能够让企业的工商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因此,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中的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
[2]郑晓卉论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6(15):19
[3]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137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林业发展;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林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由于近几年我国对于“科教兴林、科教兴农、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使得科学技术融入到了林业发展中来,更加充分的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生产理念。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作用下,生态林业和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不断的暴露出传统林业技术和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因此,利用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经营管理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提高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目前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不但要利用技术创新对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经营环境进行优化,还要对林业新品种进行增加,满足市场的需要,使得林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林业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正确的处理林业生态保护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使林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加强管理工作的可控性,还能够加快我国林业从粗放式管理模式向集约式管理模式转变的进度,使得林业管理向着高效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较为缓慢,使得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缺乏林业技术创新资金
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林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较高,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林业技术创新资金缺乏较为严重。政府投入是我国林业技术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狭窄,导致科研人才和科研设备无法针对性的引进,严重滞后林业生产和研发等工作的开展,在林业发展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较低的优秀林业科研成功转化率
有相关研究显示,欧美国家的农业科技获奖成果转化率在70%左右,而我国的农业科技获奖成果转化率只有50%,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此外,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农业而言更低,只有35%左右,并且我国不仅严重缺乏优秀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在林业技术储备上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对我国优秀林业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造成较大程度的制约,对我国林业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薄弱的林业技术创新意识
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林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林业发展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然而随着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逐渐的暴露出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这一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因为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对林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够重视。
4.缺少林业技术创新能力
因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人才储备和新技术引进等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建立,无法完善产业结构,对我国的林业技术创新能力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二、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1.增加多元化资金投入
技术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是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支柱和基础,增加林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来源是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首要解决问题。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应在适当和稳定的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基础上采取不断的自身投入措施,如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等,充分有效的解决缺乏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困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于林业技术创新产业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给予更多的政策性帮助,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各部门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
2.增加科研成果转化率
造成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转化低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我国没有建立完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林业创新技术体系,对林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国应对现代林业装备技术的研发进行加强,对技术创新资源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良性竞争、开放、合作、动态的创新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得到提高。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对可持续经营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树种改良技术等进行林业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我国现代林业可持续、健康的前进。
3.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意识
林业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对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以林业服务为主导,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技术推广主体的建设进行加强,使用有效的方案,保障技术推广的有效性,根据市场的需要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服务管理水平。
4.提高林业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林业部门应对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行加强,将林业教育作为林业产业产业发展的首要内容,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使劳动力的个人素质和知识技能得到不断的加强,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
三、总结
在目前我国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林业技术创新对现代林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林业部门应对其进行重视,发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高成果转化率,提高林业技术创新意识,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力度,确保现代林业可持续、健康的前进。
作者:刘路 单位:五常市五常镇林业局
参考文献:
[1]程永亮.浅谈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的发展[J].广东科技,2013,22(2):99-100.
[2]李金龙.试论林业技术创新和现代林业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15-16.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将是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国家整体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是关系到战略全局的一件大事。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2009年,全国专利的63%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5%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然而,科技部研究中心2011年底完成的一份调研评析报告却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容乐观;二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差;三是政策引导和扶持相对不足;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创新资金短缺;五是专利意识和保护力度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六是产学研结合尚有欠缺,实效有待加大。
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乎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要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要素包括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方面。根据对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发放与回收,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研发人员创新胜任能力
研发人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资源,是创新实施的主体。研发人员及其团队的创新胜任力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研发人员的创新胜任力由显性的胜任力(如知识、技能等)和隐性的胜任力(如理念、动机等)组成。激励和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动机,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企业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往往决定了自主创新的绩效和成果。
3、企业内部创新文化
培育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智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应该把自主创新的组织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员工对创新失败理解与宽容的文化、轻松的员工交流与创新协作的文化等。
4、企业融资能力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其融资途径包括银行信贷、担保、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等。融资政策的宽松度、融资渠道可选择的多样性、融资渠道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因素,均有可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产生影响。
5、政策与法律制度
政策法律制度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紧密。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让其获得充分的“滋养”,进而获得成长壮大的机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制度的作用,应主要是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规范主体”、“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和“自主创新的优先利益分享者”等。
6、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集群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依托,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推动、其他优秀自主创新企业的示范、产业集群之间的充分互动以及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扩散的传导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7、社会中介服务
中介机构的服务包括融资中介、上市中介、技术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综合类中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和行业也展现出越来越细分的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亟须得到中介机构的支持,以帮助其提高创新绩效。
8、社会创新文化氛围
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应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有利于鼓励各类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活动,引导和推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等。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和实际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评价,我们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相关作用的要素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两大类,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前面分析的影响因素中,有些可以直接用定量的方法测评、确定,有些则需要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将主观问题转化为定量描述,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将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问题分为若干层次,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防止对某类问题出现前后矛盾的主观判断。几十年来,它成功地运用于社会、政治、技术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它也适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评价。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公共政策;科技创新;市场经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科技的创新需要政府政策的影响。通过政府政策的积极保护,使科技创新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中的内涵
当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创新、高校的科研研发项目,更离不开政府在自由市场中的有效调控。自由市场是市场的一种理想状态,科技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创新与突破,然而,当市场出现垄断现象时,政府就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政策进行调节,这是所有国家都会奉行的一种市场调节机制。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统一的政策,各地区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公共政策。
2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概述
2.1公共政策的定义。各国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有细微的差异,中国学者在公共政策的概念中表述的比较明确,其认为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政府。制定出的相应政策是特定时期为解决某一种公共问题所做出的选择,并进行具体实施。2.2运用公共政策的意义。在现代市场中,如果一切仅凭市场体制调节,将会出现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尽管市场机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需要进行机制的设计和监督,由此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这一切需要政府的不断支持。社会需要公平,这样才能缔造和谐的社会。公共政策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的发展中,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增大,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调节,缩小地区贫富差异,实现社会公平。公共政策比较灵活,尤其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之中,政策的功能会更加广泛,与法相比,政策的灵活性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行调控也会因政府的权威性而有所成效。对于中国而言,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会解决并改善许多问题。2.3公共政策的运用。在一些国家,公共政策与法官的判决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公共政策的运用虽然没有进一步明确成为法官判决的材料,但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第一,法官判案的依据就是法,宪法是中国法律体系的根本,所有法律的制定都要参照宪法,而法律的制定与国家政策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法律终归有其达不到之处,如果一味采用依据法律,可能就会禁锢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些判案中,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判决一些法律没有规定的部分。
3公共政策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
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因此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挑战前沿的科学问题,掌握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找到提高科技创新的有效方式,中国也不能落伍,勇于创造领先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经济的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要求是将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攻破关键技术,通过重大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创新。在这一点上,同志强调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和调控。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的成效,并能够进一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在科技创新中,企业需要对优秀的人才进行引进,需要保证国际融资渠道畅通,这就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有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就需要人才作为有效支撑,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之后,就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吸纳。各国对于人才均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培养人才的步伐,中国也不例外。为了吸引顶尖的科技人才,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引进人才,为企业的人才资源引进和流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关于科技创新的融资,呈现出了许多鲜明的特点,也具备很高的风险。群众最重要的就是国际融资渠道不能缺失,否则就很难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地方政府对此采取了多种创新形势,使制度更加自由便利,为国际融资渠道的创新提供了许多优惠,提高了创新的经济价值效应。结构性税收优惠政策是科技创新企业的要求。通过对企业进行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主要涉及高新技术园区立法、对高新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支持政策。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技术保护的法案,一切都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关于财政的支持,有些国家是采用补贴的形式,有的国家是大力支持各种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表示支持,还有的是对基础设施开展投入和建设,力求促进科技创新,从而实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的公共政策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支持,比如,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财政方面的补贴和投入支持等等。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进一步细化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要求。需要将科技与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使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中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始终是科技创新的重点,重大的科研项目、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都是规划中的重点。在技术创新中,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的改革,另一方面要坚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上要有任务的严密部署,还要通过政策促进改革。该科技规划涵盖了中国的重点行业和部门,并针对一些有潜力的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与规划,体现了宏观布局的理念。
4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的优劣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为了实现和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均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福裿 单位: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曾俊芳,林艺玲.浅析政府公共政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80-81.
[2]李颖明,张利华,宋建新.公共政策的经济效率与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49-53.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5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公安院校学生作为公安队伍的后备力量,其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入职后能否胜任公安工作。文章对当前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分析了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现状
基金项目:2013年度新疆警察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JYSKQN015)。
作者简介:王亚娟(198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警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计算机课程与教学。
1问题的提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是责无旁贷的。目前,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敌对势力活动越发猖獗,犯罪的手段日趋技术化、智能化,这为公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社会治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先进的公安科技手段运用到公安工作中,掌握公安工作的主动权,是公安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安队伍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全面收集、掌握和研判信息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公安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民警察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公安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使命,公安院校只有努力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满足公安工作的迫切需要,最终实现公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深入了解公安院校学生的现有科技应用创新能力水平,发现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策略。
2调查对象、方法和内容
2.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新疆警察学院在校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考虑到2011级学生在外实习,且综合本、专科、各专业和民、汉学生比例等诸多因素,从2012级专科、2012级本科,2013级专科、2013级本科共四个大队中各抽取出5-6个区队作为发送问卷的对象,其中每个大队至少包含一个少数民族区队。
2.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向21个区队发放调查问卷961份,实际回收928份,其中在正式统计前,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2%。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调查实施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并回收,少数民族学生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如果在汉语理解上有困难的,会专门邀请少数民族教师或学生帮忙解释,在做最后两个问答题时,允许学生用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答卷。问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spss19.0软件,部分图表由Excel进行处理。
2.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用三个方面:一是调查公安院校学生对于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认识、参与科技应用创新活动的兴趣与态度;二是调查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现状即公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的现状;三是调查公安院校学生对于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得到哪些支持,是否有好的意见、建议。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公安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
此次选取的调查对象中男学生共679人占总人数的75%,女学生226人占总人数的25%;被调查对象所在专业分别选定在信息安全、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侦查、治安学、法律事务等,基本覆盖本校本、专科所有专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首先,在此设计了三个问题来了解公安院校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认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在公安院校学生在对自我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认知上,有8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有1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很强,还有3.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创新能力,这表明学生对自身的创新能力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认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对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和专业的关系的认知上,有78.2%的学生都认为科技创新能力与专业有很大关系,表明在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时,专业是绝大多数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对未来从事公安工作是否需要具备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问题方面,91.8%的学生都认为未来从事公安工作时,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科技强警战略都比较认同,意识到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
其次,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安院校学生对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程度和对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态度和兴趣,在此设计了五个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来看,只有5.3%的学生完全了解参加科技应用创新比赛并获奖会给自己的学业或就业带来什么影响,知道参加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重要性和为什么要参加比赛,69.7%学生只了解一些,25%的学生一点也不了解,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影响了解不多或者不了解;在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时间问题上,73.3%的学生都认为应该从大一开始培养,也就是说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始的越早越好;在对参加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或活动持有的态度和感兴趣程度上,态度上觉得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比例总和为90.8%,觉得非常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的比例总和为82.8%,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科技应用创新活动或比赛的态度端正,愿意且有兴趣参与到科技应用创新的比赛或活动中来;而在对是否会主动寻求老师参加科研项目或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问题上,表示会主动的学生仅占30.9%,表示不会的学生占52.5%,表示无所谓的学生占16.6%,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或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主动性不高,虽然有兴趣参与,也能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但主动性方面明显不足,有待提高。
表3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情况
3.3公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应用能力活动太少,获奖更是少之又少
在调查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时,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和获奖情况来反映。从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来看,只有25.1%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科技应用创新类的比赛,而74.9%的学生表示未参加过任何有关科技应用创新类的活动或比赛,除了少数11.5%的学生表示今后也不想参加,剩下的63.4%的学生虽然截至目前未参加过,但表示想参加,这表明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在参加过几次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方面,70.5%的学生到目前还没有参加过,只有29.5%的学生参加过一次、两次或者更多次,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查学生参与过何种创新类的比赛时,参加比赛种类主要集中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评比活动等,具体情况详见图1。除了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几种比赛外,部分学生还提出参加过飞机航模大赛、公安科技知识竞赛和科技创新征文等一系列科技应用创新类的活动。在调查是否在比赛中获奖的问题时,参与过比赛的227名学生中,有22%的学生表示获得过奖项,但78%的学生均表示为获得任何奖项,这表明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人数很少,获奖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表4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的参与、获奖情况
图1公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比赛项目
表5影响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情况
3.4多种主客观因素阻碍公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活动
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安院校学生没有参与或不愿意参与到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原因,在此设计了三个问题,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表明,在对于没有参加科技应用创新类比赛的原因问题上,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获得比赛信息,其次是学业重,没精力、没信心等,这说明学校在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不够重视,宣传太少,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在调查,目前大学生要创新,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同样多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物质层面的支持,这说明学生既需要学校在物质层面上能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全校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两点都非常重要;最后在调查阻碍大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时,49.1%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过于死板,缺乏培养创新思维,表明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需要。
4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对策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这一重要使命,存在着学生认识不深刻、参与活动太少、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主观问题,同时也存在学校舆论引导不深入,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一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意识,促进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科技应用创新类的活动中来,最终才能实现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4.1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的良好氛围
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公安院校对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对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认识也不深刻,举得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可有可无;同时,学校缺乏对科技应用创新活动或比赛的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学生通过校内宣传了解科技应用创新的途径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学校决策层要站在足够高的角度看待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认清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舆论引导,使学生也认识到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部门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使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或比赛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至每个学生,杜绝学生因为无法获得比赛信息而错失比赛的情况再次出现。
4.2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是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基础保障,一方面公安院校要加大对科技应用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例如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此项活动;另一方面要设立专职部门,负责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该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用制度来保障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稳步进行。
4.3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
目前公安院校学生普遍缺乏科技应用创新的意识,学生虽然能够意识到科技应用创新的重要性和与公安工作重要联系,但在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的主动性上面表现出明显不足,这就需要一是根据科技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革目前的考核方式,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纳入到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鼓励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脱颖而出,督促学生自觉主动的参加科技应用创新类的活动;二是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好的教师在学生参与科技应用创新类活动时,引导学生发现好的创意和想法并提供强有力的技能指导。
4.4和公安实战部门对接,发挥公安院校的特色优势
与其他地方高校不同的是,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的放矢的,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未来大多数都从事公安工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时,必须要和公安实战部门对接,了解公安基层单位的具体需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提前步入角色,又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为科技强警战略的推动输送新鲜血液。
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安院校学生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而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远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公安院校应根据学生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现状情况,形成一套完善的、多维度、分层次的科技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瀛心,陈建涛.公安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四川警察学院为样本[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4(8):84-89.
[2]刘孝云,叶民锋.公安院校学生职业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69-73.
[3]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2-203.
[4]曾刚.公安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信息安全专业为例[J].辽宁警专学报,2012(9):93-97.
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学科交叉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graduate of the importance of nature, analyzes the graduate stud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will play the role and of the posi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of guiding graduate student summed up the improve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fiv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for postgraduate training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ertain problems and needs to pay attention matters also briefly analysed.
Keywords: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Course cross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现代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一个最重要的场所,更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在大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进行方向专一且集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研究生要学会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培养自己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能力。恢复研究生招生计划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自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仍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尤其是在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
创新一般指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思想与方法。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其国家的进步就难以实现,只能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反之,优秀人才也会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而研究生又是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可以说,目前中国几乎90%的具体创新研究工作都是由研究生来直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根据我国以及国际上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的情况,同时根据作者协助培养及亲自培养研究生的实际经验,认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推行开放性教育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能力与思想会对研究生的能力与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首先应重视建设具有创新性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鼓励教师进行自由式探索,创造自由、民主、公平、积极进取的创新氛围;同时大力支持教师探索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模式;对有意向的教师积极推进其与社会、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注重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期间积极与同学、其他高校及企业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了解企业生产实践,掌握学术前沿及产业现状,在产学研合作中开展科研活动。
2.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
科学素质包括:求异思维、科学思维。求异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结果。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美国布法罗大学曾对三百三十名学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刚刚听完一个学期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听过这一课程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科学思维不仅要求逻辑严密,数据真实,经验可靠,判断准确,而且还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大胆假设。因为,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发现、批判、创新。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再多的苹果在你面前落地,你也是无动于衷;再多的异常现象在实验室里出现,你也不会有所发现。
3、注重学科交叉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国家大力鼓励的方向。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进展往往是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交叉研究的涌现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综合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问题等。这些综合性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广,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4、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诱导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即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主动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等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要强化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意识;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和规范研究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l] 黄伟.浅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3-15.
[2] 张新民.高等林业院校材料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广东化工,2012,39(2):219-219,232.
[3] 郝志伦.理工院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至现状与措施[J]. 文化学刊,2012,(1):86-93.
[4] 廖满媛,乔爱科.三点一线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12):61-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