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1

1.西瓜

西瓜这个呈椭圆形的大型果实,是广泛在培育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的水果品种,而这个为人所熟知的清爽解渴、甘甜的盛夏佳果,因其中含有的丰富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使得这个水果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的功能。

2.橄榄

橄榄这个在每年的10至12月间成熟的呈卵圆形或纺锤形的果实,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用于腌制呈罐头,其中含有的丰富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经过研究表明,每日嚼食两三枚新鲜橄榄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3.香蕉

香蕉这种由在热带地区有着广泛种植的芭蕉属植物结出的味香可口的果实,是一种内部含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高热量水果,而这个备受人们喜爱,有着香甜软滑果肉中的果实,在医药方面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4.甘蔗

甘蔗这个内部含有丰富糖粉、水分、维生素、等物质的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除此之外,这种人们在秋冬季节常吃的水果中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多糖类,因此具有消痰止咳、助脾气的作用。

5.荸荠

荸荠这个以每年的5至10月为花果期的莎草科荸荠属植物,通常是以地下膨大球茎来进行食用,除了可被当成水果鲜食外,还可用于做菜、熟食或制作罐头,除此之外,还具有益气安中、止咳解热的功效

6.苹果

苹果这个呈红色的果实,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我国目前最常食用的水果品种之一,不同的苹果品种也有着不同的风味,而常吃这种水果,还具有生津润肺、开胃和脾、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7.梨

梨这个由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结出的果实,果皮根据品种的不同,颜色也是大相径庭,而果实在品尝起来具有甜中带酸、味美汁多的口感,其中含有的丰富营养元素,在医疗方面具有润肺止咳、通便秘、利消化的好处。

8.橙子

橙子又被称为柳丁、柑子,是由芸香科柑橘属小乔木植物橙树结出的果实,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要被分为甜橙、冰糖橙、脐橙等多个品种,而这个品尝起来酸甜可口的果实还具有舒肝、行气止疼的作用。

9.枇杷

枇杷这个树高可达10米的枇杷树常绿小乔木植物,通常会在每年的5至6月结出球形或长圆形的果实,而这个果树结出的果实不仅可以鲜食,可以用于酿酒或制成蜜饯,而这种风味鲜美且柔软的果实还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热的功效。

10.柿子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2

关键词:生物菌肥;种类及特点;功效;施用技术

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不仅致使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而且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还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治标不治本,病虫已产生了抗药性,化肥农药的残毒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而生物菌肥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它靠有益菌的繁衍来活化土壤,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抗旱、促早熟的功效,还能解决土壤农药残留问题,是生产绿色食品不可缺少的肥料[1,2]。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下,采用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

1生物菌肥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菌肥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将野外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经诱变、复壮后,再经工业发酵,以草碳、褐煤、粉煤灰等为载体精加工而成的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能通过微生物的特定作用给植物提供营养、调节植物生长。生物菌肥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作为化学肥料的有益补充。目前,中国生产应用的生物菌肥可分为固氮菌类、解磷菌类、解钾菌类、光合细菌类、菌根菌类、抗生菌类、复合菌类等。根据查阅1989年以来各类有关菌肥的文献发现,以固氮菌类、解磷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菌类为主,而光合细菌类、菌根菌类、抗生菌类的研究较少,也有个别有关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的报道。

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生物制剂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护生态、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和植物无毒无害;肥效持久;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作物产品品质;成本低廉;有些种类的生物肥料对作物具有选择性;其效果往往受到土壤条件(如养分、有机质、水分、酸碱度等)和环境因素(如温度、通气、光照等)的制约;一般不能与杀虫剂、杀菌剂(真菌或细菌农药)混用;易受紫外线的影响,不能长期暴露于阳光照射下。

2主要功效

2.1提高土壤肥力

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都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溶解磷、钾作用的微生物,可分泌多种有机酸,有机酸通过螯合作用促使难溶性磷及封闭态钾的释放;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分泌一些诱导物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便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2促进难溶性矿质营养释放

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活体,施入土壤后使土壤中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养分的释放。同时,有些微生物能分泌植物激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有些真菌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随着有益微生物增加,还有拮抗病原生物的作用。此外,由于有机物的矿化作用,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CO2,也增加了土壤的保温性能。同时,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也能得到加强。

2.3协助农作物吸收养分

根瘤菌肥是生物菌肥中重要的一种,它可以侵入豆科植物的根部,在根部形成根瘤,根瘤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供给作物营养。菌根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来供给植物利用。菌根对磷元素的吸收最为明显,对土壤中活性差、移动性缓慢的元素如锌、铜、钙等的吸收也有加强作用。

2.4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植物抗性

生物菌肥中含有多种非病原微生物菌群,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能分泌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而且能刺激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3]。有些微生物肥料如菌根真菌施入土壤后,在作物根部大量繁殖的菌丝除了有益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外,还可增加其对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2.5改善作物品质

研究表明,生物菌肥对作物品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施用生物菌肥的蔬菜硝酸盐含量减少25.4~44.3mg/kg,比传统施肥降低约20%;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99.6mg/kg,糖分含量平均增加了6.6mg/kg。黄瓜、番茄和韭菜也因施用微生物肥料含糖量略有增加,其中韭菜的葡萄糖和果糖分别增加了19.5%和17.0%。与基质和施用化肥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生菜的粗蛋白、钾、维生素C有所增加,总有机酸降低,还原糖增加,糖酸比提高1倍,亚硝酸盐降低21.3%~36.3%。茄子施用生物肥后含糖量和维生素C分别增加16.3%和9.1%。

2.6增产作用

生物菌肥在与化肥结合施用条件下,比传统化肥施用方式增产5%~10%,占增产报道总数的30.8%,增产10%~15%的占到22.0%,增产15%~20%的占13.8%,报道增产20%以上的占20.8%。

3施用技术

生物菌肥的施用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久放,最好随购随用。施用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及阳光直射,且不能同时与化学肥料直接高温造粒。生物肥是活性物质,它在施用上对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水分和酸碱度等指标,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否则难以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3.1施用方法

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较多,主要有拌种、穴施、基肥、追肥、蘸根、种肥、淋芽、沾蔓等。不同肥料对不同的作物有最适宜施用方法、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在因施用方法不同而引起的产量或品质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就需考虑哪种方法更省工省时、经济有效。田间试验表明,在李树幼果期根际浇施微生物肥料5~10mL/株1~2次,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其中以浇施10mL/株2次的效果最明显。以用微生物肥料450~1500mL/hm2拌种对棉花都有增产作用,但1500mL/hm2用量效果最佳;水稻用菌根菌肥拌土法比浸根法的增产效果更好。

3.2施用条件

土壤类型、质地、pH值、肥力和水分条件都会影响施入土壤的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肥效。土壤含水量对生物菌肥的肥效有显著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高于9%时,菌肥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碱解氮的增加。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菌肥的促进作用增强,当含水量为13%~16%时,土壤碱解氮值最大,菌肥的作用最强。土壤含水量低于13%或高于16%时,菌肥对土壤碱解氮的作用均受到限制。

4结语

有效活菌数是生物菌肥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因此做好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十分重要。同时,应在产品合理组成、工艺路线和应用效果方面加强研究,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菌种的组成和工艺路线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且加强对发酵物料腐熟度的研究。要加强对生物菌肥的宣传、推广,从生物有机肥产品特性、作用功能、施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推广。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均正在加大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力度[4]。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菌肥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农业增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韦美丽,黄天卫,孙玉琴,等.世奇微生物菌肥对三七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8,30(3):61-64.

[2]李自刚,王新民,刘太宇,等.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怀地黄连作障碍修复机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5):62-65.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3

关键词:木薯 加工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双子叶植物木薯属,也称树薯、木番薯,属热带亚热带根茎作物,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与马铃薯、红薯并列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有“淀粉之王”、“地下粮食”和“能源作物”之称。随着木薯全球战略提出,全球木薯种植业和加工业迅速发展,木薯加工、深加工产品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木薯产业的壮大,亚洲木薯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发行的木薯资源股票2009年3月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板上市配售及公开发售,掀起了木薯经济的热潮。

在我国,木薯广泛栽培于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产量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据测算,我国木薯产量每年约1000万吨,且每年以约30%比例增长。由于木薯具有抗逆性强,耐早耐瘠,种植投入少产出大,容易增产增收,富含淀粉,不与粮争地等特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能源缺口的不断加大,木薯作为一种非粮作物日益凸显出其开发利用价值。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暖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2.5~25.6℃,特别适合木薯生长。海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品种研究、综合利用、淀粉加工生产的科研中心之一,木薯的品种研究处在国际的领先水平,木薯独特的经济价值将有望带动海南经济的长足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木薯加工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以期为海南省木薯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木薯块根的加工利用

木薯块根富含淀粉,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加工来源,用来加工食品、淀粉、酒精等。

1.1 木薯加工成食品及其添加剂

全世界木薯的65%用于人类食物,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食用作物。木薯一般通过蒸煮、烘烤、煎炸和发酵加工成熟食后直接食用,另外还有的做成木薯休闲食品,如木薯片、木薯蛋糕等。木薯是尼日利亚等撒哈拉沙漠地区国家的国粮,通过初步加工的产品GARI和FUFU是当地人日常的食品。炒面是一级的木薯加工产品,在巴西称之为“farinha”,在西非称之为“gari”,在中非称之为“foufou”,作为当地的方便食品广泛销售。木薯粉可部分替代面粉,可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等级和价格的面包,位于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与面包产业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木薯粉和面粉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结果。由于木薯营养成分的单一,有很多关于强化木薯食品营养研究,THAKKAR S.K等专门对这些木薯食品的营养成分β-内胡萝卜素和视黄醇进行了分析检测,提出了要在这些食品中添加营养素的建议。GanHE等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木薯蛋糕的加工过程进行优化,向其中添加25%糖和20%的椰子奶,获得了稳定的口味独特的木薯蛋糕。Enwere NJ把600g玉米淀粉,400g的大豆粉和100g的木薯淀粉组成的复合淀粉,外加糖、盐以及热带水果木瓜和香蕉汁一起做成的早餐食品,可明显增加β-胡萝卜h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原生木薯淀粉可以添加固体有机酸如乳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矿质元素等,加水使之膨胀,可增加脆性和膨胀度,非常适合做成面包类休闲食品。

木薯除初步加工直接食用外,还可以深加工生产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低聚糖、海藻糖等数十种不同甜度的糖,作为新兴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国际糖果市场上的新宠。

1.2 用于加工木薯淀粉及变性淀粉

木薯的块根含30%的淀粉,木薯干则含有70%的淀粉。木薯淀粉粉质细腻,含蛋白质等杂质少,其淀粉中直链淀粉占17%,支链淀粉占83%。木薯淀粉加工是将木薯原料中的淀粉与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盐等其它物质分开。在生产过程中,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和比重大于水的性质,用水及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回收淀粉的目的。在拉美国家和加勒比海地区,木薯淀粉产业很兴旺,其发展方向是生产市场价格较高的改性淀粉和水解淀粉。泰国是世界上木薯淀粉加工产量最高的国家,每年有50%的木薯用于提取木薯淀粉,在巴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已建成一些大规模的现代化加工企业生产木薯淀粉,国内有很多木薯淀粉加工厂,广西的木薯淀粉加工业居全国之首。木薯淀粉蛋白质含量低、具有粘性强、糊化温度低、糊液稳定透明、成膜性好和渗透性强,在理化特性和加工性能方面,比玉米淀粉具有更大的优势。国内外学者正在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木薯淀粉的经济价值。Nabeshima EH等木薯淀粉引入磷酸基团,对其进行了特性分析,产品增加了凝胶强度和吸水指数,抗高温和抗剪切能力增强,可应用在食品加工中。MarquesPT等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DSC)和流变动力计量法对木薯淀粉的胶凝化作用和粘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木薯形成交联淀粉的最适温度是85℃。孙静文利用木薯变性淀粉加工成木薯淀粉糊精,该产品持水性比原淀粉大,吸湿性较强,感官及其理化特性符合麦芽糖标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孙慧敏对木薯淀粉和木薯变性淀粉进行比较,变性淀粉比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耐盐性、耐酸性。高静等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pH为8.5、醋酸酐用量6%、反应时间为2h,较好地完成了低取代度木薯醋酸酯淀粉加工工艺过程。Henrique等报道木薯淀粉经过变性后还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可以加工成环保型的包装产品。

木薯淀粉还可进一步深加工为阳离子淀粉、氧化淀粉、酸解淀粉、复合阳离子淀粉、复合醋酸酯淀粉、酯化-降解淀粉、酯化-交联淀粉、降解-交联淀粉、预糊化酯化淀粉、预糊化交联淀粉等,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医药、食品、建材、铸造、轻工、石油、能源、饲料、农业、环保、生物工程等行业。

1.3 用于加工木薯酒精等化工产品

原油价格高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燃料乙醇等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我国2001年开始发展燃料乙醇,已成为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我国目前以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本较高且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以非粮作物木薯原料生产酒精是一条较好的途径,其主要优势有:原料优势生物特性好、种植面积广阔、单产增长潜力大:酒精生产率较高;木薯乙醇生产成本较低。

木薯酒精是木薯的精深加工产品,原料经过除杂粉碎、液化和糖化,进一步发酵成为酒精。木薯生产酒精,成本比红薯、甘蔗、玉米、马铃薯、小麦等几种农作物成本低。特别是目前,酒精已成为汽油中的添加燃料,对酒精的需求越来越多,如巴西发展甘蔗酒精,美国发展玉米酒精相比,在我国发展木薯酒精,既开发了绿色能源通道,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木薯已被世界公认发展潜力巨大、前途广阔的酒精生产原料来源。

我国木薯燃料乙醇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中国木薯燃料乙醇的加工技术基本成熟,木薯燃料乙醇发展潜力巨大。广西轻工科学研究院的酒精“固定化酵母”已推广利用,发酵效率比传统工艺效率提高20%~30%,并已经推广运用。广西平果凯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在酒精生产工艺上采用了低温蒸煮糖化和差压蒸馏2项新技术,使得酒精各项消耗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奠定了基础。梁于朝等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0.1%和发酵温度30℃时,酒精体积分数达16.61%,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22.76%。证明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相结合可以推进木薯燃料酒精行业的大规模发展。

用木薯生产的有机化工产品除酒精外,还有聚乙烯、醋酸、环氧乙烷、山梨醇、乙醇胺、柠檬酸等,是生产橡胶、农药、油脂、包装品、化妆品、军用品的重要原料。

2 木树叶的加工利用研究

木薯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作为药食两用的薯类物质,其营养保健功效非常显著,可以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以鲜叶计算,木薯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0%~9.6%之间,Nassar NMA报道了,木薯叶经初加工后添加到木薯淀粉和饲料中,可以作为补充缺乏蛋白质的来源。马达加斯加研人员发现捣碎的木薯叶煮熟后可治疗膀胱炎,这项研究和试验开始于2001年,使用这种方法治疗膀胱炎比其它药物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没有危险和副作用,孕妇和喂奶的妇女都可服用。在拉丁美洲亚马逊地区,木薯叶和香肠、熏肉、猪腰子等佐料一起炖4~5d,直到木薯叶完全变成黑色后即可食用,营养丰富,很受欢迎。木薯叶的保健功能可能与木薯叶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有关。Kubo I等研究了巴西的木薯品种mamva,其100g叶片含槲皮素84mg、山奈酚84mg、芦丁462mg,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试验,发现效果显著。β-胡萝卜素和含β-环的胡萝卜素是人类及动物体内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Siqueira EMA等采用生长6-8个月的木薯叶做原料,用0.5%NaClO溶液清洗后在遮光的28℃的房间里干燥7d后,磨成叶粉,经分析每100g叶粉中含有36mg β-胡萝卜素,并通过小白鼠试验证实,木薯叶粉可以增加肝脏中维生素A的合成。

木薯叶营养保健功效非常显著,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开展,每年大量的木薯叶除了少部分作低附加值的饲料外,大部分被丢弃浪费掉,影响生态环境。开发木薯叶营养保健功效的研究与产品开发,一方面可以开拓新的食物资源,减少粮食危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3 木薯渣、秆的加工利用研究

木薯工业化生产后有大量的木薯渣、秆残余,在我国仅每年木薯淀粉加工的木薯渣产量有30万吨,加上加工酒精等其它产品的木薯渣总计达150万吨。大量的木薯渣、秆被废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而对木薯渣、秆的综合利用凸显重要。国内外对木薯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饲料,活性炭、单细胞蛋白、草酸、栽培食用菌及还田等方面。泰国的木薯产业的一个主要成就就是木薯做的家畜饲料,但是直接用木薯粉作饲料不是最经济的手段,用木薯渣做饲料可以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用发酵法生产的木薯渣饲料已被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但要投入实际运用还要进一步研究。蒋爱国用几种发酵木薯渣方法加工成饲料并用来喂猪、喂鸡等饲养动物,可以明显的节约饲料开支,增加经济效益。黄金华等为探索提高木薯渣营养价值适宜的生物处理方式,以黑曲霉、啤酒酵母、产脘假丝酵母的不同组合对木薯渣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品质达优等,各种蛋白含量都增加了,以粗蛋白、真蛋白增加最高,分别增加了76.27%和36.11%。Y.Sudaryanto对木薯渣进行综合利用研究得到活性炭,发现浸渍比5:2,活化温度750℃制备的活性炭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苏启苞把木薯秆、木薯渣粉碎,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真姐菇,可以创造真姬菇菌丝较适宜的生产环境。王宇飞等研究表明木薯发酵制备乙醇后产生的残渣,在浓硫酸(60%)、浓硝酸和催化剂共同作用下,经水解_氧化-水解可成功地将木薯渣制备成草酸,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剩余残渣和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既为草酸的生产提供了新思路,又为农产品的残渣综合利用找到途径,发展前景广阔。李红雨等报道将上季木薯茎秆粉碎堆沤腐熟,通过设计不同的还田量于木薯下种前还田,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可以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含量。

加快木薯秸秆、木薯渣资源转化,对其进行资源化开发利用,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能够有效延伸木薯产业链,促进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反哺种植业,保持循环经济稳定发展。

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木薯是中国重要的热作产业之一,目前,在海南省的白沙县、屯昌县,广西自治区的武鸣、南宁等市县,云南省的红河州等地已初步形成木薯产业化。但据世界粮农组织据FAO统计,世界的木薯进出口贸易中,主要出口国为泰国和越南,主要进口国为中国、比利时和西班牙。2006年后中国木薯的供需缺口有100万吨左右,造成了部分木薯加工企业的原料短缺和进口成本的加大。我国木薯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木薯加工产业的认识不够,木薯往往被认为是低效、低值的农作物;2)中国木薯外贸依存度颇高,在世界的贸易地位相对比较薄弱;3)木薯加工规模小。

我国应从以下几点壮大国内木薯产业发展:一是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合加工用的木薯良种,制定和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二是加大木薯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促使成规模,大力发展生产木薯淀粉、变性淀粉、乙醇和休闲食品等产品。三是积极探讨木薯综合利用途径,积极寻求木薯叶或木薯渣、秆等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四是加大科技投入,解决木薯加工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等问题,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木薯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五是加大木薯加工业三废处理工作力度,强化环保意识,逐步实现循环经济模式。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4

[关键词]牛;有机磷;中毒;诊疗;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138-01

1 临床症状

采食后引起,其症状因采食含有中毒物量的不同而有差异,采食量大、中毒深的牛,于采食后很快出现症状。病牛出汗,流鼻液,结膜暗赤红,口吐白沫,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磨牙,肠音亢进,肌肉纤维性震颤,有时还有全身战粟,狂躁不安,肺部听诊为湿性音,大小便失禁,抽搐痉挛等。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瞳孔缩小,有时缩小成一条线。

2 病理变化

对死亡的一头牛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脂肪病变,肺脏水肿,胆囊肿大,蓄满胆汁,肾脏质脆土黄色,心肌、肠黏膜出血,瘤胃内容物有大蒜味,气管内充满大量泡沫样液体。

3 诊断

3.1 病史某日下午,某牛场 5 头牛在当天中午偷食了拌有 "3911" 农药的玉米不久出现了中毒症状,故来求诊。笔者立即对发病牛进行诊断,并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由于治疗及时和护理得当 5 头牛全部治愈。

3.2 症状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三类:

3.2.1 毒蕈碱样症状。患牛食欲废绝、流涎、流泪,腹痛腹泻、弓腰弓背,频频排尿,多汗;呼吸浅表而急促,继而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肺水肿;瞳孔缩小,可视粘膜发绀。

3.2.2 烟碱样症状。肌肉震颤,血压升高,严重者全身肌肉抽搐、痉挛;后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

3.2.3 神经症状。患牛兴奋不安或精神沉郁(一般是先兴奋后抑制),体温升高或正常,进而出现共济失调,两前肢瘫软无力,不能站立,四肢末梢厥冷,反应迟钝,嗜睡或昏迷。

3.3 诊断 诊断牛是否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应根据病史、症状、实验室检验,以及诊断性治疗(包括特效解毒剂的应用)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来说,临床上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则必须要进行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准确的诊断可以为病畜及早制定康复和治疗方案提供保证。

4 治疗

4.1 一般措施:首先应立即停止喂饮怀疑被有机磷农药污染过的饲料和饮水,使患病牛立即离开有毒现场,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圈舍或空气新鲜的场所。

4.2 洗胃:经口中毒者,应立即用 10g/L 的肥皂水或 40g/L 小苏打水或 1~1.5g/L 高锰酸钾溶液或 10mL/L 过氧化氢液体洗胃,洗胃后内服碳酸氢钠或木炭末各 100g~150g。

4.3 特效解毒药治疗。不论是何种途径引起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均应采用阿托品和复能剂进行治疗。

4.3.1 给予特效解毒剂和复能剂。反复、足量的阿托品静注,尽早达到阿托品化,24h 内给予足量的解磷定。一般来说,阿托品剂量按 20mg~50mg, 采用皮下或静脉注射;解磷定剂量按 20mg~50mg 溶于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采取静脉注射。

4.3.2 双复磷首次用量为 3 g~6 g,静脉或肌内注射,且每 2 h注射一次。

4.4 对症疗法。根据中毒的实际情况,尤其对于危重病例,除一般治疗和特效解毒疗法外,还应给予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

4.4.1 中药导泻以生大黄 25 g 加元明粉 15 g 开水冲泡 15min,取汁 500 mL 胃管注入;或用番泻叶 30 g 开水冲泡 5 min,取汁 400mL,胃管注入。

4.4.2 中药口服解毒:金银花 60 g、甘草 40 g、绿豆 60 g,加水至 1000 mL 煮服,每天服 4 次,每次 40 mL。

4.4.3 使用激素:所有病例均给予地塞米松 20 mg~60 mg 静滴,每天 1 次,连用 3 天。

4.4.4 强心、补液,补充充足的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4.5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2.6 排毒利尿:给予速尿静脉滴注。

5 体会

5.1 洗胃一定要反复彻底。因为牛胃内容物较多,农药残留在胃内不易洗净。尽可能做到洗出物无磷臭味为止,以免流入小肠吸收入体内,加重症状。

5.2 由于阿托品半衰期短,应尽早、反复、足量使用,阿托品减量时也不能过快,以免反跳。同时要注意阿托品化症状不典型与假阿托品化的问题。

5.2.1 所谓假阿托品化不典型是指在抢救过程中,有些病牛阿托品化的表现不典型,加之有时兽医缺乏对中毒症状的综合分析,忽略了牛鼻镜干燥、心率增快等致阿托品化的表现,往往根据牛精神沉郁等状态,片面强调阿托品用量不足,而加大剂量,造成阿托品中毒。阿托品中毒时,因血管扩张,微循环自动调节功能紊乱,阿托品在体内分布不均,不能有效地拮抗有机磷,反而抑制了乙酰胆碱的反馈调节机能,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加,加重有机磷中毒。

5.2.2 假阿托品化是指牛误食毒物后,机体内毒物尚未大量吸收,此时给予大剂量阿托品很快出现假阿托品化表现。遇此情况必须进行试验性增减阿托品剂量来区别是否过量或不足。

5.2.3 在实际临床上有一部分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消除后常会发生“反跳”现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阿托品用量或使用次数不足或使机体内的有机磷继续吸收所致。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解毒方法,有人提出用阿托品合并碳酸氢钠抢救有机磷中毒,但目前还缺乏规范化的药理试验。

5.3 及时灌服中药解毒和导泻。甘草绿豆银花汤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甘草解毒和中、绿豆可解诸药之毒,三者配合解毒效力更强,尤其在有机磷中毒与阿托品过量出现的毒副作用,一时难以区别时,灌服该中药汤剂,往往能起到一举两得的功效。同时,用番泻叶、生大黄、元明粉导泻,能使毒物从肠道大量排出,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

5.4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利尿,导致机体内水和电解质丧失,故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5 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牛重度有机磷中毒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及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增强解毒药物的效力,拮抗有机磷对机体的某些副作用。

5.6 继发并发症时应及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

5.7 有机磷中毒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所以预防牛及其它家畜有机磷中毒在畜牧业生产实际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根据引起中毒的途径和方式来综合考虑。

5.7.1 用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植物茎、叶饲喂时,应至少在 10日后方可使用或根据所用农药残留期来制定,如喷洒过内吸磷的植物则须经 6 周后才能利用。

5.7.2 使用含有机磷的制剂给牛进行驱虫时,应严格掌握制剂剂量、浓度及应用次数,以防中毒。

5.7.3 在给植物喷洒农药时,应事先设置明显的标志警示牌。对有机磷农药必须妥善保管,防止牛及其它家畜误食中毒。

参考文献: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5

关键词:桉树;草珊瑚;农林复合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4-117-02

广西是桉树种植大省,桉树人工林面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些年,随着桉树人工林的大力发展,桉树林下形成大面积空间可以利用,研究工作者们针对桉树林下经济发展,对桉树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其中林药套种表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也是今后一个很好的研究趋势。草珊瑚在广西的栽培历史悠久,全区大部分市县都有野生分布[1],林下套种技术已成熟,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下中草药,对水土保持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草珊瑚在桉树林下的栽培技术还未见报道,本文对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进展作以分析,以期为草珊瑚在桉树林下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农林复合研究进展

农林复合是指依据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在不同区域实现农、林、牧、副、渔5大产业和谐共存并健康发展。在我国与其相类似的名词概念较多,譬如农地林业、农用林业、立体林业、混林农业、农林间作模式、林下套种、林下间作、复合农业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等[2]。中国的农业起源于森林,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远古时代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农林系统类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3],建国后,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均耕地不断的减少,林下间套种得到发展。进入新纪元以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农作物之间的间套作模式,开辟了林菌、林草、林农,林药间作以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相结合的多种类复合生产模式[4]。

1.1 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进展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植物的总称,和杨树、松树一道,被公认为世界3大速生树种之一[5]。广西桉树引种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因生长极快、病虫害少、轮伐期极短、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好,桉树在广西推广速度很快,现在是广西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6]。依据《广西林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2011-2015年全区新增桉树人工林5.2万hm2,到2015年,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由现在的24.8万hm2增加到30万hm2[7]。目前己有不少关于桉树套种模式的研究,黄锦龙等1992年研究了雷林1号桉林地间种菠萝对土壤性质、林木生长和林地养分积累的影响,并对间种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桉树间种菠萝,具有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养分水平的良好作用[8]。王恩群通过对超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下,桉树和菠萝的根系以及对照纯林桉树的根系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桉树-菠萝超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是一种结构合理、综合效益较好的农林复合经营栽培模式[9]。刘宁介绍了桉树-甘蔗间作模式甘蔗品种选择、田间布局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发现该种植模式能使桉树与甘蔗优势互补协调生长,对实现林农双赢具有指导意义[10]。王会利等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观测,研究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11]。白昌军研究13种豆科牧草与桉树间作的适应性筛选,发现热研10号柱花草和GC1581柱花草在参试品种中适应性较强,特别是GC1581柱花草较适合在桉树林下间作种植[12]。侯远瑞等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与鸡骨草间作进行复合经营不仅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而且林下间种鸡骨草技术简便、容易在广大的林农和林业企业中推广应用[13]。

1.2 草珊瑚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进展 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又名肿节风、接骨金粟兰、九节茶、节骨茶等,是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草[14],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草珊瑚味苦、辛,性平,具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等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发斑发疹,风湿痹痛[15],民间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关节风湿等疾患[16]。肿节风有“中药抗生素”美誉之称,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口腔疾病、细菌性痢疾[17]。草珊瑚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样生物活性,在医药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草珊瑚加工产品有医药品:复方草珊瑚含片、草珊瑚注射液草珊瑚片等;保健品:草珊瑚洗面奶、草珊瑚漱口水、草珊瑚口胶、草珊瑚健肤水、草珊瑚牙膏等;食用品:草珊瑚保健茶、草珊瑚奶糖、草珊瑚系列蜜饯、草珊瑚硬糖、草珊瑚口香糖等[18]。

1986年江西省林科所和萍乡市林科所共同合作在油茶林下间种草珊瑚,提高了油茶林经济效益[19],这是关于草珊瑚套种模式较早的研究。融安是广西重点林区县之一,竹林资源丰富,竹林占森林面积的76.39%。2006年,蒙振斌与融安当地村民在成功施行了毛竹林下草珊瑚种植,收益可观[20]。2011年,江西省宁都县中药材种植场魏新雨总结出一套利用毛竹林地进行草珊瑚仿野生规范化栽培技术。毛竹林套种草珊瑚,不仅可以保护水土,由于草珊瑚具有特殊气味和药力,还可以减少竹园病虫害。667m2毛竹林下种植草珊瑚可让毛竹林每年增收500元以上[21]。郑涛以16a生,25a生杉木人工林及22a生马尾松人工林套种的草珊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坡位对套种草珊瑚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同一林分类型不同坡位而言,下坡位有利于草珊瑚茎径和高生长;对于草珊瑚茎径生长量而言,16a生杉木人工林最利于草珊瑚地径生长;对于草珊瑚株高生长而言,16a生的杉木人工林最有利于草珊瑚株高生长,其次为22a生马尾松人工林[22]。杨文火在闽南山地火力楠林分内,开展不同郁闭度林下套种草珊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郁闭度为0.6~0.7的林冠下套种草珊瑚效果最好,套种成活率达95%以上,经济效益较好[23]。

2 问题与展望

目前,草珊瑚在桉树林下的栽培技术还未见报道,制约桉树林下套种草珊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桉树林下土壤板结、干旱。乙烯是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在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和果实成熟、组织的衰老和脱落等生长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另外,当植物受到恶劣环境胁迫、病虫害侵袭或机械损伤时,乙烯能迅速响应并增强植物的各种抗性。壳寡糖,结构单元是β-1,4-氨基葡萄糖,是壳聚糖降解以后的产物,一般聚合度为2~10,它具有强的亲水性、易吸收性等多种特点。在农、林、牧、副、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24,25]。壳寡糖和乙烯利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植物抗旱和提高植物产量、品质方面已大量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若是将壳寡糖和乙烯利运用在桉树林下草珊瑚的种植,有希望提高草珊瑚的抗旱性,同时改善草珊瑚品质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对桉树林林下经济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唐美琼,韦荣昌,姚绍嫦,等.广西草珊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J].中草药,2012(7):54-56.

[2]彭晓邦,蔡靖,姜在民,等.光能竞争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1):545-551.

[3]杜炳新.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进展[J].河北林业科,2008(6):42-45.

[4]章泳,方贵平.林农间(套)作高效种植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祁述雄.中国桉树(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6]陈丹辉,江惠龙.桉树种植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67-68.

[7]韦金朵,韦庆琳.生态文明视域下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121(10):55-57.

[8]黄锦龙,吴学仕,林松煌,等.桉树间种菠萝对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2(9):32-37.

[9]王恩群.桉农复合经营系统下超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桉树和菠萝根系的研究[D].[学位论文].海口:海南大学,2010.

[10]刘宁,余雪标,林培群,等.谢玉萍桉树-甘蔗间作模式及配套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9(7):78-79.

[11]王会利,蒋D,曹继钊,等.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8 10(4):104-120.

[12]白昌军,虞道耿,刘国道,等.桉树间作豆科牧草适应性筛选试验[J].草地学报,2008(3):293-297.

[13]侯远瑞,蒋D,庞世龙,等.桉树人工林下鸡骨草种植技术及效益评价[J].广西林业科学,2011(4):330-332.

[14]肖培根.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95-199

[1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07-208.

[1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7]斯金平,王良衍,朱玉球.草珊瑚.浙江林业,2007(5):18

[18]郁建生,李英伦.草珊瑚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6(5):136-138

[19]徐春富.油茶园间种草珊瑚效益好[J].湖北林业科技,1991(2):46.

[20]蒙振斌.融安毛竹林下施行九节茶种植可行性研[J].广西林业,2008(6):31-32.

[21]魏新雨.毛竹林下仿野生套种草珊瑚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1(21):35-37.

[22]郑涛.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套种草珊瑚生民比较[J].福建林业科技,2012(3):88-91.

[23]杨文火.闽南山地火力楠林下套种草珊瑚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1):142-144.

[24]Kim SK,Rajapakse N.Enzymatic produc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itosanoligosaccharides (COS):Areviwe [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5,62(4):35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