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体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1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机制 世界观
一、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是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有如下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使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能够确立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坚持正确的科技运用的价值导向;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体制;能够培育科技创新需要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
因此,要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就,必须依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会走向伪科学的泥潭;要科技创新,必须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包罗万象的自然现象和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为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做出积极贡献;而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必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我们要把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准和方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够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而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高意义上的力量,它是通过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一定时期的思维方式往往较为普遍的影响着这个时期人们思维活动的指向、过程和结果。因此,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创新与转换,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也会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进步。科技创新可以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形成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形成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这16个字概括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但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关键却在于建立一种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因为没有一流的体制和管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创新工作。
二、树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机制
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管理者、参与者,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家、科技管理者以及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如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目前我国科技界要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爱国奉献”是对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一种引导和塑造,“创新为民”是明确追求创新的主要目的,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意味着开展科技工作,我们必须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科技创新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富裕和幸福,使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看世界的观点、态度和看法,世界观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探索客观真理、运用客观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助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就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态度、人生的责任以及人生中所反映的一切问题的总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实质在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就决定了人们能致力于什么样的创新。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经验而形成的对人生活动的意义、作用及价值衡量标准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介入了人生追求的基本观念和评价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悄然变化:价值主体个体自我意识增强、人们价值评价标准模糊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它要求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以上变化,使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能把握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的统一。
此外,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科技领导干部和各级行政领导政绩观的基础。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唯实,自觉地全面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致力于实践新的科技发展观。
三、树科技创新观念,建科技创新机制
四川省要建设科技创新机制,首先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成果为指导,引导全社会、各级行政部门、各
级领导干部、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以此为基础,推进全社会、全民崇尚科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关于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民,成果为民共享,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均衡、健康和协调的发展。四川省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有系统的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均衡、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用人观。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识才、留才、用才、育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合我省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及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省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依托国家重大的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青年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3、合理的评价观。合理的评价观,有助于完善以下三个体系:一是对科研立项的评价体系;二是科技水平及成果的评价体系;三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体系。要建立合理的科技引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要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运作机制,克服科技创新的短期化行为,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盲动思想。当然,也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克服科技创新中的懒惰思想,“等、靠、要”的思想,拿来主义的思想。要借助于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绩效管理和运行的监控。
4、营造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的氛围。要营造正确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舆论导向,以把握创新的方向。各级行政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要树立科技创新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宽容意识。忧患意识是为着创新激励,风险意识是强化科研投资意识,宽容意识是促进形成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的平和心态。科技创新中要注意预防因好高骛远而一拥而上的倾向,或犯“科技近视症”等错误。
5、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宽松、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是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以环境激励人,环境培养人,环境塑造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培育创新意识。以城市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中心,将各类学科、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的人聚集其中,参与其中,为科技创新而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6、重视科学普及,将科技创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科学普及不是一句空话,是创新内容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以此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全民创新文化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要通过加强政府导向,科普宣传,营造创新环境氛围。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有效落实,切实保护民众的科技创新热情。
(注:本文为四川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科研任务川技管2006研(函)字第001号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关于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
[2] 纪宝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3] 徐善衍: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构建创新文化。
[4] 张宝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2
1 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1.1 政府引导扶持力度继续加强
2012年,我市各级政府以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为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科技项目,全市R&D经费投入呈大幅增长的态势。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经费)支出为66.55亿元,居全省第六位,比上年增长27%,居全省第七位。从经费构成看,其中政府资金占9.1%,占比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企业自筹占87.9%,占比下降4.2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再创新高,达到2.22%,居全省第五位,比2011年提高了0.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18个百分点。
1.2 我市科技活动以低端的试验形式为主
2012年全市各类研发机构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减少2384万元;用于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为7.82亿元,占全市R&D经费总支出的11.7%,比上年降低2.1个百分点;用于试验与发展的经费支出为58.7亿元,占全市R&D经费总支出的88.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1.3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占据主体
2012年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总支出中,规上工业企业支出为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占全市R&D经费总支出的92.9%;非工业企业支出为3.1亿元,占4.7%;科研机构支出为1.2亿元,占全市R&D经费总支出的1.8%;高等院校支出142.6万元,占0.02%。
2 科研活动单位和人员稳步增长
2012年,全市有R&D活动的单位数为92个,比上年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单位数为85个,比上年增长25%。截至2012年底,全市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达到4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增至39家,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26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4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6家。
全年我市共有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人员14500人,比上年增加981人,折合R&D人员全时当量为10465.8人年。从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R&D人员全时当量为8人年;应用研究为710.9人年,占6.8%;试验发展为9746.9人年。
从执行部门看,企业仍是全社会科研队伍稳步壮大的主要力量。2012年,我市工业企业共有R&D人员13566人,比上年增长30.5%,占全部R&D人员总量的93.6%。
从人员学历构成看,高素质人才占比稳中有升。2012年全部R&D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有372人,占2.6,比上年降低4.4个百分点;具有硕士学历的有2094人,占14.4%,比上年降低3.7个百分点;具有本科学历的有7028人,占48.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3 科技产出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我市申请专利1659件,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发明专利为518件,增长28.9%,占比31.2%。发表科技论文1635篇,出版科技著作2种。截至2012年底,我市全社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31件,比上年底增加了88件。
4 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壮大
2012年我市科技活动机构数达172个,增长10.3%;机构人员9081人,增长4.3%;机构经费支出34.7亿元,增长30%;科研用仪器设备原价41亿元,增长15.9%。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机构74个,R&D人员13566人,R&D经费支出61.8亿元,占全部科技活动机构R&D经费的92.9%。
5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从财政上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工作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全市科技自主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5.1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没有明显改善
企业科研资金主要用于技术开发与改造、技术引进与转化、技术合作与交流,财政科技资金绝大部分投入到产业化开发领域中,全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活动投入明显不足。2012年全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人员投入所占比重为11.7%,尚没有明显改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够解决知识的产生和全社会公用关键技术问题,但因投入周期长和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发展受到影响。从国外情况看,其资金来源基本都由政府财政投入和私人赞助。这一方面的投入低,从长远来看,势必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持续提高和高技术产业长足发展。
5.2 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弱势地位,惧怕创新风险,重视固定成本,不在意风险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导致内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其外在的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满,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强,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不够、信心不足,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 建议和对策
6.1 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力度
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调整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结构,建立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研究制定适宜、可行、有效、长期的投入规划,增强各方面对加大科技投入的信心,带动企业重视原始创新,探索规律性问题,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围绕行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科技计划支持,加强校企合作,吸引市外资金的战略投资。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3
一、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实际的主管部门对领导与组织关系进行明确是管理体制的核心,但从我国现在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制度来看,恰恰忽略了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从项目管理体制的“条块”来看,专业主管机关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领导的主体,主要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经济体制转变之后,行政领导关系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对以行政领导关系为主的“条块”型的体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专业型“领导”的范围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难以发挥效用。就科研档案管理体制而言,该体制只对各级档案管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过程中检查的职能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其管理执行的力度却比“条块”体制执行力度低,特别是1998年,科技档案管理信息部门被撤除之后,档案管理就成了一个孤立的部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落实。
2、运行机制缺乏科学性,管理体制得不到落实确保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落实管理体制的重要条件,是如何实行管理体制的决定性因素,但就目前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落实现状来看,正缺乏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就“条块”制度来说,其体制发挥的功能,基本都是由专业主管的“领导”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决定,且该体制中并未提出该如何解决实行管理体制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实行取决于专业主管机关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致使整个档案管理体系失去了生机。[1]而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即“四同步”管理、各类项目负责人归档责任管理。其中“四同步”管理的实现,是由项目承担领导者的档案意识决定,不管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不会花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对具体单位项目档案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项目负责人的归档责任制管理中,各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应该严格履行自己在档案中的义务,如果在科技项目的委托合同里没有将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出来,项目负责人的档案义务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新型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特点
1、落实具体措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中介管理的实行,是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可操作性强的具体表现,传统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监管措施得不到良好的落实,管理制度的作用难以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将政府一部分管理职能外包给第三方中介机构,留下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这是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的主要表现,也是未来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实现规范、法制化管理的具体要求。[2]
2、领导职能和主体更加明确在全新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当中,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执行项目档案工作的地位权力得到了明确,明确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职能,让其有了更好的依据来执行管理,不仅能够较好的履行项目管理的职能,还增加了项目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3、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转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业务指导方面的职能,突显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的领导权限,对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化管理。长期以来,国内的科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是基层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承担者。而这一情况已经难以与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因此,新型的科技计划档案管理体制,应该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放在客观位置上,确保新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三、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对策
1、对项目档案进行归口化管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工作总目标和质量管理标准,对单位档案工作执行单位人员的配置、机构的设置及运行经费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引导该单位制定科学的项目档案管理体制,并严格落实制度中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对委托中介监管的项目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实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此,对项目档案实行归口化的管理,有利于“条块”体制的转变,可以让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以及隶属关系中的项目承担者,都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进行归口化领导。
2、对项目档案进行实时监管当前,政府的职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也在项目档案宏观管理层面上充分体现出来,微观上的管理交给了外部的社会力量,即相应的中介机构执行。但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监管部门在性质上虽然是中介机构,但它依旧还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各项工作职责的执行者,所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领导和监督其工作过程。[3]
3、采用有效措施,处理项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制定出合理的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对中介机构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实时监督其执行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保障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规范都能得到真正落实,确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不再和微观层面中的档案业务有所接触,而是更加注重宏观层面上的管理。
4、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实施,首先需要从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建议制定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相匹配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并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与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员以及各级计划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要明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文件的归档范围与质量要求,并对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形成积累、归档验收、立卷整理以及信息补充等进行规定。对不同的科技计划项目,应该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规定出合理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以确保规定的范围和期限能够适应相关科技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配套的有机体系,将体系中的指导、约束以及保障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推动科技计划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4
这一天,高森和他的创新小组研制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此,高森成为全国迄今为止第9位获此殊荣的一线工人。当晚,妻子马恒艳乘高铁从济南赶赴北京,与高森分享了这份喜悦。
同样值得记住的是,2012年12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夏晓宾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青岛供电公司。20多年来,这位“工人专家”坚持“师带徒”,以实践教育带出了30多名研究生、大学生徒弟,许多已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其实,高森团队和“夏晓宾技能大师工作室”正是山东电力近年来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公司几乎“每天诞生一个专利”,科技创新综合排名和获得专利授权数量居国家电网各网省公司首位,一大批工人典型脱颖而出,荣膺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
山东电力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发展战略,将制度设计和系统内外协同创新作为引领公司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制度保障激励科技创新。既注重生产一线的实际研发,又开展以“智能巡检机器人”系列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研究。这为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变电网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完善顶层设计 激励一线员工创新实践
在山东电力,大大小小的科技创新奖项已拿了无数。在11月23日召开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公司又获得了10项省科技进步奖。其中,“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技术与运营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研究及应用”等四项成果荣获二等奖,“220千伏午山智能变电站示范应用”等五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科技信通部副主任李红梅告诉记者,这些看起来有些高深的理论或实践成果有相当部分源于一线员工的日常工作,或是完全来自于他们的发明创造。从事电力输送、线路检修、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的一线员工需要处理大量的实际问题,一些创新科技的点子往往就出自这里。如何鼓励、引导他们带着问题意识去工作,这是山东电力激发创新活力的重点。
为此,山东电力从科技、生产、经营、发展等四个重要领域进行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形成高效灵活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开展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群众性创新活动,让人人成为创新的“主角”。
“线路清障机器人”发明者高森团队即是一线工人发现和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公司提供从科研立项到应用推广的典型创新实践。早在2005年,在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淄博管理处工作的高森就组建了他的超人创新小组,并竞聘担任班长。小组成员是清一色的一线工人,平均年龄28岁。
高森在日常输电线路检修中发现,受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挂在高压线上的异物造成电力线路短路放电等故障时有发生,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传统线路清障方法是停电检修或带电作业,但这会影响社会用电,工作效率低且作业危险。怀揣发明一种自动清除异物的机器人的最初想法,高森团队历经近三年的反复测试和试验,终于克服了超高压线路带电进行异物处理和带电进行导线巡视两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工等电位作业。
在研发过程中,山东电力给予超高压公司160万元科技资金,作为持续研发的资金支撑,并将其逐级推荐评奖。“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荣获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最终经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力推被全国总工会破格推荐到国家科技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人小组也有了名副其实的“超人”感觉。
顶层设计和创新设计也显著提高了员工的自主研发意识。李红梅认为,在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开展实际操作技术研究的同时,公司员工由被动地应付现场问题过渡到带着问题意识去工作,从“懵懂”变得“有意识”了。对于高森团队的“创新路径”,科技信通部科技环保处副处长李勇有着清晰的描述:一线工人在生产经营中发现实际问题,进而开展群众性创新装置的发明;随着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公司开始跟踪并提供长期的科技资金和平台支撑;在达到人机互动水平之后,研发成果的出现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构建创新奖励机制 实现人才强企
就在本刊记者在山东电力科技信通部采访的当天,一场科技创新专项成果验收的专家组答辩会正在公司本部有序进行。作为参加此次答辩会的公司主力之一,科技信通部员工显得忙碌而兴奋。大概因为参与历次科技成果答辩的丰富经历,又缘于自身的充足准备和项目竞争优势,他们对于这次答辩也显得信心十足。
人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要素,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研发队伍的建设。对于专业技术和研发人才,山东电力通过制度设计激发其积极性和能动性。公司设计了三种切合实际的员工发展路线:有管理才能的进入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有技术专长的走专业人才之路,按科研成果和贡献决定收入待遇;普通操作工人走高级技工之路,一样可以按操作水平、敬业精神享受相应待遇。
山东电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强化其创新主体地位。2011年5月,公司出台《2011年至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积极推进10项人才培养工程,其中已有36名优秀员工入选国家电网公司“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居于国网系统前列。公司人才密度达到0.9331,高技能人才比例由2010年末的51.6%提升至77.6%。
山东电力构建了优秀科技成果奖励机制,设立了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山东电力专利奖和技术革新奖、管理创新奖等科技创新奖项,年年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评比。其中,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是面向山东省电力行业的社会力量办奖,已举办八届。
电科院引领协作创新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据李勇副处长介绍,山东电力系统已形成以电力科学研究院(下称电科院)为技术研发核心,省公司本部为引领,各地市单位为主力,外部单位和科研院所协同的创新体系。同时,公司完善科技创新管控机制和奖励制度,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专利创造,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了创新成果从立项申请、计划下达、过程监督、成果鉴定、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控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公司和电网发展的高度融合。
隶属于山东电力的电科院是山东电网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信息中心,聚集了公司主要的科技研发和生产技术专家,主要开展前沿科技攻关,是公司开展科研创新的排头兵。电科院统筹基层单位管理和技术资源,引导一线班组开展技术革新,并且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一大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涌现,形成了多项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体系,取得多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化科研成果。
同时,电科院提供的强力支撑使得山东电力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电科院根据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规划,调整完善标准3266项,实施新模式下一体化标准体系,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4A级现场确认。信息系统适应性调整全面完成,GIS平台建设软硬件全面部署到位,平台数据入库率达87%。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开展电动汽车试点应用研究成为公司一大科技亮点。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技术与运营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之前,这项较为成熟的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于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由机器人为电动公交车提供换电服务,每次只需6分钟至8分钟。据介绍,同步开发建成的还有国内首家省级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在薛家岛站,轻按鼠标即可监控全省电动汽车和充换电设施的运营情况,实现对车辆的有序换电调度以及自动化电能计量。
截至2012年底,山东电力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比例达84%,科技进步对推动电网建设、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电网更加坚强。“±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研究”及带电作业工具研制等10余个项目已经全面应用到银东直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中,确保了2012年夏季“外电入鲁”大通道的安全运行。能实时监测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场站运行情况的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于2011年11月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科技创新构筑强大竞争优势
如今,“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已升级到第四代,“高森创新工作室”作为省级首批“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也已正式落户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在公司的事业中有咱做的贡献,就是最有成就感了”,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高森如此理解人生的最大成就。高森认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钻深钻透,多动脑筋,多多琢磨,就会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更大的动力”。
在一整套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激励之下,公司员工的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枣庄、烟台公司甚至遭遇“幸福的烦恼”:技术革新申报的成果实在太多,2007年前后每年就10个左右,现在一次申报就达到70多个,甚至一个车间、一个班组就要申报十几个。这让管理人员忙不过来,只能邀请专家组织评审,优中选优。
山东电力2012年共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0项等,后续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面向电力带电抢修作业机器人研究开发与应用”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电力机器人实验室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受理。目前,公司共申请专利705项(发明233项),同比增长56.9%,获得授权405项(发明52项),同比增长60.7%,累计拥有专利1228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5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应以就业为导向,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重视实践,突出特色,统筹规划,优化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务件。
1造成此不利局面的相关因素
1.1传统教学模式思想的制约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1)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为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片面强调和追求考试升学率、考证合格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2)“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考证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在现今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非但没有被先进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反而延缓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
1:2教学权威部门管理不严
当前教学权威部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如今教学权威部门似乎在管理上出现了偏差,困难多、压力大、机构繁、管理杂,从某些方面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弱化了学校办学的特色。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例,当前职业证书市场存在4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1)缺乏规范,证出多门。各部门、机构推出的认证种类繁多,认证交叉重复,证书的权威性难以判断。仅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10余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2)报考资格随意降低。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
(3)认证内容不科学。一些机构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
(4)认证考试过程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了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实质上是花钱买证。其根源在于职业资格管理权分散,各部门自行设立职业资格,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资格制度体系。
13工学结合成效差,校企合作力度小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表明我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进人了更深层次、更为关键和核心的领域。在此探索中,一部分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收到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有相当部分学校固步徘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陈旧、模式单一。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观念,不主动与企业合作,与市场接轨。在认识上不到位,只是单一被动地与企业接触,结果往往是成效极差或是不了了之。
(2)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这种状况在当前较为突出,相关报道也屡见不鲜。学校为争取高就业率,索性与任何企业快速合作,抹杀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压缩了本该牢固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时间。同时企业为得到廉价劳动力:也希望学校尽快提供相关资源支持。这样就促成了拔苗助长,导致了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的缺失,进而限制了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和自身的竞争力。
(3)瞻前顾后,态度平淡。这种情形也广泛存在。因为合作就必须有风险,而国家也无相关法律条文规范,双方都有后顾之优。企业的不积极、学校的无奈正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期间是否能达到学校的要求.企业在学生到来期间利润的赢亏,在实质上都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
1.4课程设置分配的不合理
各学校都在积极尝试、不断探索,以寻求课程的改革方法,但要真正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却十分困难。
(1)培养目标不明确。过去办学的培养目标不甚明了,基本上是把高职教育作为比本科低一层次的理论学术型人才来培养的,在教学中偏理论、轻实际。虽然现在有所改变,但事实上理论课程仍唱主角。培养目标大都还停留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2)前瞻把握不深刻。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未做充分调查,对市场产业结构变化认识不清,有些则是闭门造车,决策盲目,对未来的预测性把握不足,甚至出现了人才培养的偏离。
(3)专业特色不突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交叉综合趋势比较突出,一项生产技术问题并不是某个单一技术就能解决的。但现今的课程设置大多是按原有学科体系来安排的,专业特色不突出,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的用不上,能够用的知识又学不到或学不透。最后导致的局面是:经济和社会急需大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却只知理论而不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数量上看高职毕业生是多了,但适合企业生产一线的人才却没有增加。
1.5教学质最存在明显不足
(1)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取决于身体健康、内心平衡与环境和谐3个方面。教学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考核压力大,是造成教师精神压力大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学校仍然以“合格率”、“就业率”、“考核达标率”为主要指挥棒,教师在此高压之下,很容易出现强迫症以及焦虑症。一旦教师在人际沟通、心理疏导、自我调节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机制,就会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负荷沉重、教学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2)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高等职业院校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但近年来的扩招使高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给师资队伍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①优秀教师数量严重缺乏、工作任务过重;②新进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一些学校为了弥补师资的不足,大量吸收应届毕业大学生,并不断加重教师工作量。由此产生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质量。
(3)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动力不足。我国高职学生的主体,是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当然这与我国教育模式单一,过于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智能,而忽略其它智能开发有很大的关系,致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上明显不足。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新探索
2.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打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每一个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工作者都无一例外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历史意义,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1)变传统教育为开放教育。当前形式下,在改革公立教育传统模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立教育,改善资源环境,促进国际交流。提供相应政策扶持,鼓励优秀企业家投资办学,缓解国家教育成本压力。积极加强义务教育投人,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杜绝“教育产业化”。扩大国际教育交流,坚持自由开放教育,刺激教育制度创新。 (2)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学生专业、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目前社会存在的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倾向愈发严重。当然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求考试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能简单地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3)变淘汰教育为合格教育。合格教育,是一种成功式教育,在现今教育却被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东方早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王楠子,8年前,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这一事件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特定环境里的差生,同时也深刻揭示出国的部分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方向。
(4)变单一教育为多元教育。“因材施教”本是个常识性的教育方式,但早已在单一化、格式化教育面前土崩瓦解。今日普遍已无“因材施教”,只有“万材一教”。教育不能在单一的模式下长期运行,学校教育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社会认知环境、市场结构变化,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地持续发展。
2.2加大管理,规范制度
要彻底改变中国教育管理的模式,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育权威部门的各项制度标准和法律规范。标准和规范制定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只有树立“以标为导”、“以法为准”的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中国教育的良性、持续、有序发展。切实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对教育督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督导的任务和职责,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督导的地位。另一方面教育权威部门要抓紧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督导活动,深人调研,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协调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系统内外有关部门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2.3灵活机动,重视实践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实践智慧的凝结。虽然众多高职院校已着手改进,但如何真正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需要寻求进一步的探索。
(1)要正确处理“工”和“学”的关系。正确区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的概念。要明确“工”是“学”的延伸,是“读”的深化,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生技能的深化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实践教育贯穿到教学和实训的环节中去,通过模拟操作、顶岗实习和项目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z>要正确处理“校”和“企”的关系。要妥善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要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其次学校要积极和企业协商,不断完善学生实习补贴发放制度,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制定有关学生生产安全处理方面的协议。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学校要与企业积极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双赢。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培养输送人才,企业的目的是吸纳优秀人才获取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在与学校教学计划发生冲突时,双方应灵活机动,相互协调。
(3)要正确处理“供”和“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大学生择业仅限于自己所学和所喜爱的专业,而对于其它专业则是不闻不问,宁愿无所事事也不去干别的。大学毕业,表明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能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2.4突出特色,合理调配
职业教育要持续快速稳固地发展,就必须积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合理调配、强化质量应做为其基木办学方向。学校不是一定要规模大,而在于特色和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实力和内涵。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它所拥有的一流学科也是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水平,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科的“大而全”。此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和类属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是不尽相同的,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也是多层次、多类型和多规格的,各个民族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也不应是一个模式,而应是各具特色、多样化、因校而异的发展模式。鉴于此,中国职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当选择具有自身特色与学科优势、规模适度与内涵发展的道路。也只有办出特色,高校办学才有前途。否则,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2.5统筹规划,优化资源
各高校所在地的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人重要议程。
(1)大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围绕实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人力度,确保预算内高等教育经常性事业经费拨款逐步增长,同时着力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坚持和完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兴办高等教育。
(2)学校自身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招生、教育培养、就业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促使大学生更深人地走向社会,到工厂、农村和社会各个领域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围绕就业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大学生实训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体制范文6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动态系统; 检查井新工艺; 微表处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西安市灞桥市政养护管理公司隶属于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是一家专门从事市政设施养护、管理的企业。常年承担着西安市灞桥地区62条道路,总面积342.7万平方米,15.7公里雨、污水管道、6787座收水井、4469座检查井和59.6万平方米人行道以及市政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公司设有专门的设施巡视班、路面班、挖井疏通班、预养护部、人行道班,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70多名和大大小小先进的专业养护机械设备52台,对辖区内的设施进行维护。
现就公司如何开展养护维修,以及在养护管理中采用的一些先进管理手段和施工工艺与行业同道作一交流。
一、养护概况
对于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公司一直在不断开拓创新,力争用新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施工养护工艺,提升市政设施的管理和养护水平。
在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有以下主要对策措施:①首先制定了严格的养护管理流程,包括道路巡查、病害汇总、制定维修计划、实施养护维修、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而后以上流程重复进行,不断补充完善。②为了加强道路巡查和施工养护维修信息共享,确保道路病害处理的及时性,在道路管理中成功运用了有管理处开发的道路管理动静态系统。③针对检查井井周路面开裂、塌陷这一质量通病,设施局大胆采用一种新型井框盖――可调式井框盖,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工艺要点是利用承插式连接将井框与井座固定连接,再使用安装框将井框盖与原路面之间的空隙用沥青混合料分层填实以保证回填压实度最终使井框与井座和路面整合为一体。④预养护――微表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渗透性、粘附性,提高了路面的防水、防滑、耐磨、平整度,延长使用寿命。
二、动静态系统的应用
随着管理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不断完善处内动静态系统应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简化操作流程,完善道路各类基础信息,并对道路建立专属的电子档案,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养护新模式,实现了道路基础资料可视化、病害反馈及时化、养护管理规范化。
1)动静态系统的应用的情况:
(1)据统计,截至2014年下半年11月底,通过动静态系统运行,管理部门传输年度信息数共3610条,照片数4048张。养护部门传输修复后信息3670条,照片数4108张。
(2)每日接收管理巡查人员的病害信息和照片录入动静态系统中,打印出《道路病害修复通知单》和《因工刨路修复单》,这是管理部和养护部对道路病害反馈和维修的信息表单,其中还附有病害照片近景和远景照片。施工人员现场施工完成后拍下修复后的照片传到信息中心记录到系统中,将动态的维修过程与静态的病害信息相整合,形成动静合一、养管修护的闭合链,不断完善管理和养护工长回复,使施工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3)完善“一路一档”的道路信息资料电子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和日常维护信息。在电子地图中标注示范道路基本信息,包括台帐信息、照片和检查井的汇总数据。日常维修信息将病害照片定位到具置进行标注和病害描述。
2)运用静动态系统取得以下效果:
(1)提高道路巡查人员和养护维修施工人员反馈信息的能力和及时性,对重大事件、特殊事件的反馈速度、抢修速度大幅提高。
(2)将道路台账信息、道路结构信息等相关基础信息以及相关照片完全电子化,形成一个道路基础信息静态信息数据库,能让它便捷地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满足动态地管路养护维修工作的需求。
(3)运用该系统,真正的把病害情况放大到眼前,将维修计划安排在当下,减少了工作环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4)对反馈的管理养护信息(文字和图片)进行备份、存档,确保了数据及信息自动分析的准确性,为养护施工以及对修复后信息汇总和分析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三、升降检查井新工艺
城市道路检查井种类和数量繁多,目前采用的的是铸铁井框盖和钢纤维井框盖。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井周下沉、检查井框比路面低或高,机动车通过时,出现跳车或造成行车不适,长时间会使井周边路面损坏;井盖与井框不配套,机动车通过时产生噪音,并经常会出现“飞盖”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现在逐步将不合格的检查井更换为可调式井框盖。
施工处理方法如下:
1、对施工管理人员、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机械配备。切割机一台;空压机或小型破碎机一台(枪头须配备两个以上);平板夯、冲击夯等能满足夯实要求的夯实机具各一台;轻型卡车两辆(运送材料、设备和废料);振动压路机一辆;夜间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施;小型发电机一台;撬杠一根;3M直尺,塞尺等。必要时配备路面多功能养护工程车及吊装设备。
3、材料的准备。所用的原材料及预制购配件必须符合规范和相关规定。
1)进场的原材料(砂石、水泥)必须送检。
2)砂浆采用M20,并由试验室确定配比,施工现场按试验配比确定施工配合比,建议采用商品干拌砂浆。
3)井周回填必须采用热拌沥青混混合料,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40度,碾压温度不低于125度。
4)切边:
①只井框下沉,最小切割半径≥370+冲击夯工作面宽度(mm)。边缘裁成立棱,为规则的方型或圆型。
首先将路面按所需尺寸切割开
(切割半径≥ 370+冲击夯工作面宽度)。尺寸单位:mm。
5)破碎:用冲击钻将井周破碎,取出旧井框盖。
①只井框下沉时,破碎深度:在最小切割半径≥370+冲击夯工作面宽度(mm)范围内原则上不小于13cm(原路面为两层沥青料时以清除旧沥青层为准)。
②井框及其井周路面均下沉时,破碎深度:在最小切割半径≥370+冲击夯工作面宽度(mm)范围内原则上不小于13cm(原路面为两层沥青料时以清除旧沥青层为准),其余部分不小于5cm。
6)清理:将旧井框盖取出,清理操作面,作业范围应无松散沥青混凝土粒料,操作时注意垃圾等杂物不得掉入检查井中。
7)安装:
①根据路面的高度,必要时拆除井筒顶部砌砖,将混凝土调节环固定在井筒顶部,确保混凝土调节环顶面与路面高差为12~16cm。采用1:2砂浆粘结,砂浆厚度不得超过2cm。
②将安装框套进调节环中,以确认调节环的高度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为保证井盖能正确的被安装到位,必须保证安装框的底部是处在被套调节环内的位置。
③在接茬立面、调节环处及老路基层应均匀涂刷结合油。
④用沥青混合料将挖开部分填充,必须逐层回填压实,每层以5cm为宜,压实机具采用立式夯。回填至低于路面1.5~2cm处。
⑤提升安装框高于路面2cm左右。
⑥将安装框小心的取出,避免破坏周围的填充层,形成预制结构。此时,铺装层高于路面2cm左右。
⑦将新的井框盖小心的放进预制结构中,井盖的开启方向应垂直于水流方向。
⑧使用压路机碾压,将井框盖压入路面中,使之与路面一体。所有塞在开启口、铰链及透气孔中的沥青必须要被全部清理干净,以保证井盖日后正常的使用。
⑨清理完工。
四、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近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保持道路的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维修费用,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作业方式。预养护目前已广泛应用道路养护工程中并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很高性价比的养护措施。
微表处施工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技术可以迅速显著的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粗糙度、防水性,节约能源,降低工程成本。
(1)封闭交通:现由交通安全管理人员将交通封闭。为保证施工人员、设备以及来往车辆的安全,所有工作都应在封闭交通后进行。
(2)清洁原路面:清洁路面上的杂物,必要时用水冲洗原路面,但路面不能有积水当原路面空隙率很大或透水很严重时应避免用水清洗,可以用风清除,以保证混合料与原路面的粘结。
(3)放样划线:封层机沿着路面标线行进。
(4)机械就位:根据施工的顺序,将装满材料的封层机来到施工起点,并调整好摊铺的宽度和厚度。
(5)摊铺:根据配合比调整好封层机各料们的开度。开启发动机检查各部件运转正常后,打开出料阀门,待摊铺箱内的稀浆混合料达1/2时,启动底盘,低速前进,进行摊铺,一般前进速度为1.5-3.0km/h,但应保持稀浆摊铺量与生产量的基本一致。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和平整度,并及时进行调整。
(6)局部处理: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尤其对超大粒径矿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应尽快清除并填平。
(7)初期养护与开放交通:在初期养护时间内(即开放交通前),不允许任何车辆和行人在封层上通行,否则将影响稀浆封层质量。当估计封层粘结力达到200N・cm时,或施工后2小时即可开放交通。
(8)质量应达到表面平整、密实、均匀、无松散、无花白料、无划痕,纵横缝对接平顺,厚度为1cm.
在日常的维护管养中,每一个环节我们都精心组织、文明施工,规范、安全、人性化管理,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辖区内的路面雨天无积水、溢流,道路行车顺畅,无病害大大提高了道路与管道的使用功能,为沿线的群众造福,为西安市政配套设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