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1
关键词:科技活动; 培养; 体验;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4-002
近年来以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竞赛,推动了高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发明、创造、创新等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遵循创新教育的原则,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目的。本文就在辅导高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一、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在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佳切入点。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它的任务就是探索未知、未来,而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
创新作为一种思维,怎样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辅导过程中,应把研究引入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尽早地进入研究、发现和创造领域,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以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训练,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而是教师指导下以发现为基础的学习过程。
要让学生在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不仅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更能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正是在这种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中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
在辅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时,不仅对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予以鼓励,而且要让每个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从中得到一种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索新的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层次,从学会变为会学。
二、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离不开学生们不断地涌现新的想法,新的观点,新的思潮,而这些就是创新的基石。
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旧理论和提出新观点的过程,而学生的年轻就注定他会有一个开放、喜欢探究和充满活力的大脑,为他们取得成功提供条件。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我在辅导教学的实践中采取如下几方面来培养和实施。
⑴寻找创新思维的起点。就是寻找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突破口的诸多信息,这些信息会引起学生思考,会推动思考不断深入。辅导教师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与寻找思维起始点,学生的学习便易获得成功。因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寻找思维起始点的快慢差异上。
⑵适度建立思维接力点。学生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会筛选、整理、剖析,抓不住有用的信息,把握不住问题的实质,又由于学习研究过程中不会适时设立思维接力点,会造成一知半解,随意凑合,应付了事的情况,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针对学生的上述思维特点,在辅导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思维之间适度建立接力点,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抓住关键,把握重点。要循序渐进,不断加大思维难度,当问题抽象,学生具体经验少时;当问题涉及面广,学生知识能力存在缺陷时;当问题内部结构复杂,学生综合能力差时,需要增设思维接力点。
⑶增强思维的点面扩展以及之间的联系。对已建立的各思维接力点之间需要连接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联系方法是点与点、面与面之间以及点面扩展的网络化。围绕在同类中寻找不同点,从失败中寻找希望点,将每一个思维接力点都纳入有效的思维控制范围内,形成有序的思维网络,使各接力点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思维的效率。
⑷变换思维的审视角度。在原有的思维方法不能求得问题的解决时,应及时变换思维审视角度。变常规思维为突变思维,直线思维为平面思维,收敛思维为发散思维,一般思维为极端思维,正向思维为逆向思维。总之,正面突破不了就来侧面或者后面进行突破。
⑸设计一些开放性课题。新颖的问题往往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找寻诸多的适当答案,使得学生找出以前没想到也不敢想的各种奇妙的好方法,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实践与探究。
3.辅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创新体验。体验,也叫体会。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联合国倡导的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能够记住,做过的方能明白。所以体验到的东西才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体验也被视为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的核心。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主体性和互动性。仅仅通过阅读教材陈述性知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不会得到很大的改变。而创新的体验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感知世界,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体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学生参加的创新竞赛活动中,几乎每件作品都是合作的产物,很多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已经超越了单纯参加比赛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每一种创意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得到创造的体验。让学生在冲突中学会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付困难和危机中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质所在。
4.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应重视与实验教学结合
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教师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时,应尤其注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并且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论点相矛盾的观点的事实,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要让每个做实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他们各自对某种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交流,辩论,分工与合作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而面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实验者要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期间,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以及实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如制作方便工具、日常生活器件等。真正做到“in life,by life,on life”。
5.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认识误区和影响因素
目前有相当部分学校在辅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时,存在认识误区,会影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和深入。
对研究课题求专求深,盲目追求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学生的创新本质不是靠知识传递的,而是本来存在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要把他们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其实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用恰当的方法把它引导出来。但是,目前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都对创新存在神秘感,认为创新是少数人的专利,因而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对少数学生进行的,成为了学校应赛活动和功利。
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连续性活动。创新潜力的挖掘和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可以肯定如果没有持续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很难造就一个人创新素质的。所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需要长期坚持,确保其连续性。
离开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用已有的知识去充斥学生的头脑,忽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承受者。正是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使人的创新能力长大后逐渐消失。这也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弊端。
对于培养创新素质而言,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和辅导教师只看重结果,看重比赛得奖,而轻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完全忽略了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功能。
总之,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和普遍的东西。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通过辅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倡导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学生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在掌握与人沟通技巧、培养合作精神等方面受到锻炼,而且培养了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也使得创新思维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创新教育与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M]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2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创新 机理
[分类号]G302
1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内涵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资源观向知识观的扩展,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知识创新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有效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的保证,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有力手段。
诸多学者对知识创新内涵进行过界定,丰富和完善了知识创新的理论发展。Nonaka将知识创新定义为社会化、内部化、集成化、外部化等4个过程;Ami-don D.M.认为知识创新是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与服务,以取得企业经营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及社会全面繁荣;Choo将知识创新界定为知识识别、知识创造与知识决策过程。在我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认为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和积累新知识。
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界定为: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个人、团队、组织的创新活动,在知识的对接、学习、共享、整合基础上创造新知识,探索新的规律,并将知识应用到成果转化全过程并最终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及实现产业化的活动。知识创新的功能是提升转化产品知识含量和附加价值,增强转化组织核心竞争力,谋求转化组织持续竞争优势。
2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团队、创新型组织构成的知识创新主体,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由知识更新与市场需求驱动而发生的技术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创新和市场知识创新行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包括触发机理、传导机理和运行机理三个逻辑上顺次递进的发生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机理框架如图1所示:
3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触发机理,主要是知识创新源如何被激活的原理,其目标是“产生知识创新的源头,明确知识创新链网的流向”。
3.1 问题引发机理
3.1.1 疑难问题引发疑难问题是产生创新思路的触发点。疑难问题的研究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融合与“发酵”过程,疑难问题成为“知识发酵”的“酵母”。疑难问题本身也是转化组织的知识,对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该有专门的疑难知识库保存。转化组织有必要组织专门的疑难问题收集人员,随时捕捉转化人员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触发的灵感。转化组织也可以构建在线专家答疑平台和在线讨论平台,使疑难问题形成一个“场”,各种疑难问题的串联就能成为组织新知识、新方案的主要来源。
3.1.2 需求分析引发需求分析主要是指对客户或市场需求的分析,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往往比转化组织要了解得多,客户对于产品功能的设计方案应该成为转化组织的宝贵知识财富。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中,营销人员是客户与中间商的直接接触者,他们掌握有关客户需求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往往能抢先了解到竞争的发展状况,对于营销人员和客户知识的挖掘是需求分析的基础。转化组织通过鼓励客户参与设计和将营销人员的工作范围前移而贯穿整个成果转化过程,可以有效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
3.2 思维贯序机理
3.2.1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指根据所掌握的客观规律,由已知知识推测未知知识。逻辑推理是将疑难问题和市场需求转化为知识需求的工具,是创新人才将知识需求进一步细分,并从已知知识中获取原料加以整合连贯的能力。创新人才通过逻辑推理使疑难与需求进一步深化,并沿着深化的路径将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知识串结,形成一条有完整意义的知识链。问题引发的意义在于找到知识链的“链头”,逻辑推理的意义在于从现有知识库中寻找相关知识组装成知识链。逻辑推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动知识创新的功能,即创新人才以自身现有知识为起点,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对知识进行深化与推导,从而对现有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逻辑推理是一个知识创新,灵感触发与知识链网编织的过程,当创新人才在思考其他问题时,有可能遇到逻辑断裂,此时就需要重新组织逻辑,往往能产生新的思路,激发灵感引发新的知识创新构思。
3.2.2 灵感激发灵感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充分运用智力,对解决未知问题的方案反复思考而形成观察、分析循环,以激发知识创新的行为,其方法包括个人灵感激发和群体灵感激发:①个人灵感激发包括情境悟性激发、挫折事件激发、逆向思维激发等形式。情境悟性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某一情境下瞬间诱发自身潜意识中的“创新种子”,进而联想创新内容与情境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挫折事件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遇到挫折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在挫折中领悟到“创新的真谛”。逆向思维激发是指创新人才在持续的创新思考中仍无法达到创新的目的时,从惯性创新思维的反方向思考,寻求创新解决的途径,从而收获创新的思维方法。②群体灵感激发包括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和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通过组建专家小组以激发群体创造力,针对疑难问题提出设想,并从一个设想引发其他设想,连续进行并记录,整理后得到知识创新构思;非正式组织群体灵感激发依据的是群策群力、知识社会化思想,通过众多知识员工的知识交流与沟通,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达到知识创新的效果。
4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机理
知识创新触发后,进入知识创新的传导过程,知识创新的传导是对触发的创新构思在实践中加以实践、检验、融合、选择、深化,直到产生符合需求的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传导的目标是“形成知识创新链网,连通知识员工与组织的知识创新路径”。
4.1 情境嵌入机理
情境是引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实践和创意产生的情景与环境条件,是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及知识库发生交互耦合作用的场所,是知识创新活动的载体与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客观载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并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嵌入在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中的创新活动,知识创新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只有嵌入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流程的实践,知识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具有
价值。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是知识创新情境嵌入的技术条件。知识创新活动的实施大多需要借助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创新人才和团队能互相交流,互相提供知识支援,并发生知识激荡,产生新的知识;信息平台也是创新人才与团队、组织沟通的桥梁,他们从组织知识库中获得知识营养,需要信息平台的支持。
4.2 交叉选择机理
交叉选择是在情境嵌入的基础上发生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融合与优化过程,它建立在创新人才的知识遗传和变异的方式基础之上。
在个人知识库中,创新人才的知识创新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种遗传因素就是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决定着员工的知识思维模式,知识思维模式不同,知识创新思维的激发频率也不一样。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员工的个人知识与组织的知识交织在一起,形成双链耦合结构,在双链中,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具有相似的排列规则,两者存在补偿效应。员工知识库与组织知识库的耦合是组织知识库逐渐丰富的基础,是组织记忆能力的前提。组织通过双链结构,将不同员工的知识库连接起来,系统组织员工的知识,并从中能发现员工知识的断裂点,以便通过知识创新加以修复。
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由于外来知识的参与和外部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发生变异,变异将产生组织全新的知识基因,为组织创造全新的知识基因组,优化组织的知识结构。变异的发生也可能并不都是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有利的,也可能产生冗余知识或无用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机制加以分类管理。交叉选择为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产生大量有效的新知识,组织内知识的交叉选择概率对知识创新效率与效果有重要影响。
4.3 交互反馈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由成果对接、试验、试制、生产制造、市场开发诸环节联结的有机整体,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投入,后一个环节作为前一个环节的输出,对前一个环节知识创新发挥重要的反馈作用。
4.3.1 顾客与创新人才和团队交互反馈客户需求的知识也就是知识创新需要得到的知识。客户知识引导创新人才和团队知识创新的方向,并随时检验员工创新的知识的市场有效性。客户与组织的交互反馈是知识创新行为发生后的补偿优化式知识创新行为,交互反馈能充分暴露组织自身的知识缺陷,以创造缺失的知识弥补产品功能的不足。
4.3.2 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知识交互反馈,不仅发生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更发生在新产品概念形成之初,通过市场营销人员搜集客户知识,汇集整理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据此产生知识创新的构思。在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反复不断进行知识交互反馈,使组织内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与市场营销人员提供的服务知识、商品化知识、潜在需求知识进行交互耦合,在此基础上发现组织知识缺口,对组织知识创新提出需求与目标。
4.3.3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知识交互反馈 一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参与工艺研发与生产组织设计,使产品工艺与生产制造过程既能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又能避免功能冗余,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人员参与概念产品研发、样品设计,使工艺、设备、生产组织和产品设计有机结合,既能保证产品工艺和生产制造的可行性,又能开发生产制造潜力,提高产品开发的高效性。
5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循环运行机理
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创新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这种互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轮换过程中。按照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知识螺旋,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4个循环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运行机理的目标是“将创新的个人知识组织化、将创新的组织知识个人化;将创新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创新的显性知识隐性化;通过知识的循环转化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创新”。
5.1 社会化
社会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互动,是创造出来的隐性知识的共享。在组织中,能否共享隐性知识,关键因素在于经验或某种共同的经历。社会化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人们运用感官,通过观察、体验、模仿等感性经验交流,来转换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智者言传身教、团队的共同体验,以及亲密、和谐、相互关心的组织氛围和文化,都是保证个体间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5.2 外在化
外在化阶段是知识创新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被分享了的想象和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像、模型、概念等显性知识的形式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隐性知识已经由想象阶段迈向了概念性表述,成员之间的交流将快速和有效,在这种互动中越来越清晰的概念得以形成。
5.3 组合化
在组织知识的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是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另一方面,则是分布于不同个体、不同部门的显性知识通过组织内的知识网络发生交换和整合,最终形成转化组织的知识体系。知识组合化的过程也就是组织知识的形成过程。
5.4 内在化
内在化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而成的知识转化为成员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内在化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员工开始将其内化,用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体系,组织内的成员通过学习新知识和新概念,将这些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螺旋运行形式如图4所示:
6 案例分析
哈飞集团是一个建国初期建立的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主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哈飞在民的大潮中开始涉足汽车行业,开发微型车。哈飞集团的微型车开发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
哈飞集团的知识创新是由问题引发和思维贯序共同作用触发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哈飞集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军品市场萎缩,民品技术不过关,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经济效益逐年降低。同时,汽车行业却开始欣欣向荣,但哈飞却没有相关方面的核心技术知识,更无知识产权。因此,哈飞集团选择了国际合作、协同创新、自主开发的复合式创新路线。
在确定市场目标后,哈飞开始了艰苦的知识创新步伐。首先,哈飞在充分调研国内汽车市场的基础上,与国外汽车生产商进行合作开发,不仅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加以学习吸收,还开发出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终于在1985年生产出松花江型微型客车。然后,哈飞与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宾尼法瑞那公司合作开发,1998年,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松花江中意”车正式通过国家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定型鉴定的汽车。由此可见,哈飞的知识创新过程就是国外技术本土化、外部知识内部化、内部知识组合化的过程。
当掌握了大部分汽车产品开发的知识时,哈飞开始了知识循环提升的过程。在哈飞汽车占领了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后,哈飞转变开发理念,由协同创新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进军。1999年6月哈飞中意参加了北京国际车展,2000年作为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第一次作为中国汽车参加了第70届日内瓦国际车展。哈飞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哈飞的汽车研发技术知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哈飞的知识创新取得巨大的成功。
7 结论与展望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3
【关键词】跨学科;协同创新;整合;人才培养
A Research on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V Yan-fa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ing concerned by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of postgradua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nc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hort-term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ject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体现了各学科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单向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成为各学科学者倡导的、突破学科边界的合作研究方式和新思路[1]。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应兼具复合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化特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学府中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各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
学科交叉与整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研究问题本身要求多学科知识架构。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数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整合的现象愈加明显。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学领域里不可能仅凭单一知识,说明某个理论正确与否。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较为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构成数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规律中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控制、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4]。数学方法不仅能分析经济关系和现象的数量方面,而且可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5]。然而不是所有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数学化,很多高深的经济学思想是不能转化成数学模型[6]。科学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限度[7]。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的教学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教学中数学使用度的问题[8]。由于定量分析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9]。高校教师应正确地灌输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理念,应注重培养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 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世界上许多难题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有效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已超越单学科的界限,覆盖多学科知识体系。众多问题自身兼有多学科领域的跨越性、相融性特点,严格的学科间划分及分界日益被打破。当前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荟萃了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成果。传统高校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3 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生群体作为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能正确引导、协同创新,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培养机制,将来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整合,建立文理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为实质性的文理、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提供平台。利用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势,为研究生创造灵感激发、思维互动启发的有利平台,提供学生的独立实践过程,确保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自由发挥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协同创新基地的平台建设,使研究生掌握跨学科领域先进、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4 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
利用学科集群与整合优势,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科研较为突出的研究生,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以往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院系培养为主,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培养的导师队伍,安排好各位导师的职责分工,集体参与指导、培养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与方案,突破以往仅局限于院系结构的培养模式设置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对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在导师配备、课程选择、科研指导、论文设计等方面,建立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 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跨学科交流可以创造学习、交流氛围,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系应高度重视如何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模式。围绕理论、方法及学科前沿定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的“跨学科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开展跨学科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这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挖掘能力,多学科热点问题的捕捉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6 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
为了促使研究生学习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跨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可选拔优秀研究生,资助他们到国内外进行短期研修。利用国内外跨学科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为研究生提学研合作平台,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7 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学以致用及充分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深入了解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扩展和提高研究生能力,财经类高校针对经济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如委托问题、连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应、税收垄断者的动态最优化、企业的最优投资路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均衡、最优社会储蓄行为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研究生可自主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方法,诸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最优规划、博弈及决策、埃文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拉姆齐模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等,对某一经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参与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学校根据研究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不同奖励级别。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除了精神上的奖励之外,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及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牢固宽广的跨学科理论及应用能力。
8 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这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论文设计、撰写等。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形式及水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绝大部分导师在某一学院任教,专注于某一具体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因而研究内容及方向较为固定。由于学科之间壁垒,与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教师之间实质性的学术探讨、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对跨学科研究生各院所可尝试在不同学科及专业导师指导下实施联合培养机制,由一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其余导师为副导师,博采众长,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保证研究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高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和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46-52.
[2]庞坤,李秀林,李明振.大学数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实,2010(S2):251-252.
[3]勾立业.高等数学建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周祖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12):384.
[5]屈力进.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9):147.
[6]姜桂芝.浅谈经济学的数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70-71.
[7]朱富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与经济学数量化的认识论局限[J].财经科学,2009(8):49-55.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4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顾客价值
一、引言
近年来,有关商业模式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人们发现,在新经济中存在并加速两种转化,即价值的来源从具体事物转向创意,从产品转向服务。这里,“创意”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商业模式的思考、设想、试探性实践。丰厚的利润回报证明,企业创新运用新商业模式能帮助企业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更好的立足。由此,商业模式创新就成为企业创业和创新中最具经济潜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家所追捧。本文选择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和模式。
二、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是企业为持续达到其主要目标而确立并运用的运营机制,以及对运营机制进行扩展和利用的全部相关策略的集合,它是由各个不同组成部分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的整体结构。Thomas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Afuah又进一步提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给定的行业中,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其推到自己获取价值的位置上,运用其资源执行什么样的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集合。综合看来,商业模式即是关于做什么、如何做、怎样赚钱的问题,其实质是一种创新形式。这种创新形式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制造方式、营销体系、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企业依据它获利。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涵义,哈佛大学Christemen教授的“颠覆性创新理论”认为,产品和流程创新多为延续性创新(支持的技术),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属于破坏性创新,它常常要求打破原有组织障碍,发展新能力,建立新的技术标准等等,因而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发展机会。李东根据商业模式的Meta结构,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可以表达为以下基本类型创新的组合:顾客价值转换、成本结构转换和利润保护方式转换。实际的模式转换可以看成是这几类转换的各种组合。
三、基于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由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由占领市场转向占领客户,必须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认真考虑顾客所期望获得的利益。把竞争的视角深入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层面,才能获得游刃有余的竞争空间。本文从顾客价值出发,综合各学者在商业模式创新及价值创新上的策略方法,总结出顾客价值下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一)精心研究分析客户需求
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深入研究客户需求,根据目标顾客需求提出对顾客的价值主张。洞察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的起点。客户期望值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是企业必须按照客户要求,有效地满足客户对自己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通过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研究顾客是企业需要持续地做好的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顾客,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从根本上创新企业商业模式。
(二)顾客价值创新
基于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以顾客价值为基础,为了以更好、更适合的方式服务顾客,归根结底是顾客价值的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重建市场空间、开创价值创造的新视角。如面对顾客更高层级的需求,企业可以努力丰富产品的功能属性,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某些功能的水平,或两者兼具。具体而言,企业顾客价值创新途径包括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属性、重新定义产品价值、降低顾客代价等。对创新途径的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同时也取决于企业的资源条件。
(三)巩固企业资源能力建设
基于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达到显著提高顾客价值的目的,往往需要以企业资源能力建设为基础。自身能力和条件是企业更好服务顾客的前提,具体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建设、管理制度标准的建立、信息系统的建设等。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注重信息系统和产品平台的建设,它为显著改进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提供了基础。如信息系统中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客观分析研究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对顾客进行分类,实施客户互动,为更好服务客户提供了条件。产品平台广泛存在于许多领域,如POS系统和条码识别技术方便零售业更好地服务顾客,数字传播技术则为新闻、通讯和音像制品业的整合提供了平台。
四、四大商业模式的顾客价值创新模式
(一)顾客价值转移(收缩)模式
顾客价值转移模式是指企业采取措施减少对无利可图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或者将对“不良”客户的投入转移到更加有利可图的客户上,从而加强有利客户的利润。减少无用服务客户的成本。传统观念下认为卖方提供一种产品,客户购买。如果卖方向客户出售的价格高于成本,这笔交易就有利可图。但是当今环境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在追求“市场份额”过程中客户群和业务种类扩大的同时利润却在稳步下降。这主要是由不断增加的服务客户成本和维持业务成本引起的。当企业业务不断增加,客户群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其内部管理运营成本和难度也在持续上升,导致企业净利润降低,盈利能力减弱。顾客价值转移型商业模式能扭转陷入这种不利局面的企业,关键在于分析客户行为和真正盈利能力。客户赢利系统的建立使企业能够通过开发单个客户水平层次上的客户赢利能力精确动态模型,来挑选并发展可以产生巨大长远价值的战略性客户,达到优化业务类别的目的,使投资最大化发生效用。随着环境条件改变,定价水平调整和投资的重新分配,企业形成新的模式,无论管理上还是盈利能力都会提高。
(二)顾客价值细分模式
顾客价值细分模式是企业通过分析辨别出不同客户偏好和需求特点,让客户得到分别对待服务,甚至可以细致到每位客户得到专门服务。这种模式支持目标高度明确的市场营销,提供改进、沟通和服务。随着行业的成熟,客户差异性和成熟度的提高正在改变市场基本性质。市场发展早期,大部分客户得到标准产品的良好服务,但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市场被不断分割,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不同应用目的和不同程度需求。企业旨在改进产品更好地服务不同客户。如世界著名牛仔裤品牌Levi’s在发现顾客愿意为购买适合的牛仔裤而支付更高价格后,开发了定做业务,以符合不同顾客的不同腰围、臀围及裤线长度等需求。目前,Levi’s定做业务已经占到全部销售额的很大部分。顾客价值细分模
式实施要求企业市场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客户差异性必须增加;客户必须更加成熟。当客户期望更完善的性能或者提高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即要求企业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选择。细分模式通过专门化服务。使产品服务与客户需求直接相关,并且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感知顾客需求,采取策略吸引保持客户,实现利润增长。
(三)顾客价值扩展模式
顾客价值扩展模式是企业根据客户需要,开发将产品、服务、体验等多样化方式集合的方案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而不仅仅是提品。这种模式包括从产品到“产品+附加产品(服务)”形式,产品到解决方案形式等,强调顾客的体验过程,而不是产品本身。惠普的商业模式就是典型的顾客价值扩展模式,它提出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消费体验的价值主张,实际上就是成为一个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如惠普提出为客户提供服务体验、购买体验、使用体验及应用体验等个性化体验是其通过提供全面客户体验创造价值的具体内容。市场发展日益复杂多样化,顾客已不能满足于产品提供的解决某种需要的能力,他们更加重视购买产品的乐趣,使用产品的体验过程,甚至是产品带来的地位提升的虚荣感。当顾客开始理解他们系统的经济性和在供应商寻求区别于他人的努力情况下,顾客价值扩展模式应运而生。顾客价值扩展模式要求企业更加投入研究客户系统,比客户更了解其系统的经济性,创造一个独特而又适宜的方案改进顾客系统。这种方案是从整体上考虑顾客消费产品的全部成本,从减少顾客消费投入(付出)出发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双方面进行延伸,帮助顾客取得最大的消费经济性。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顾客、竞争者、供应商等都保持高度警觉,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应对外界变化。
(四)顾客价值重定位模式
顾客价值重定位模式是企业为扭亏为盈或因发现更好机遇,重新定义产品或客户,以寻找新机会,获得更大利润。这种重新定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一是改变目标市场,如丹麦B&O音响品牌的传统客户是知识渊博的高保真音响爱好者。但在企业面临行业不景气低利润情况下,开始强调产品外观,传达产品代表主人身份地位的信息,从而吸引大批奢侈品追求者,企业获得巨大成功。二是重新定义产品。如IBM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美国著名的电脑制造商,专攻硬件设备,亏损事件以后逐渐转向软件和服务业务,实现向“微笑曲线”的高端转型。三是转移目标顾客所处价值链环节。英特尔通过改变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来迎合消费者,将其最重要的客户由个人电脑制造商转为最终环节用户,现在英特尔已经是顾客选择电脑的重要依据。正如企业采取蓝海战略突破传统竞争激烈的“红海”,拓展新的非竞争性市场空间一样,从亏损中脱身的唯一办法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位客户。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不可逆转的利润零增长点,或者所处行业市场遇到饱和的问题,类似情况下,客户重新定位模式就得到触发,预测和利用这种模式就为企业创造新顾客价值增加了机会。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5
《机械创新设计》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实用性非常强[1]。然而,《机械创新设计》的教学内容一直强调机械创新方法理论的教学。授课方法以讲课为主,过于简单、实践环节少。与高职教育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特点相差甚远,不符合中国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要求[2]。本文探讨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改革中的使用,研究内容涵盖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创新能力。
1教材改革与创新
1.1基于CDIO理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CDIO理念是近几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默斯技术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3]。其愿景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并且建立在真实环境背景下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工程教育模式[4]。现行《机械创新设计》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创新方法[5]。课程教学中学生很难掌握机械创新方法,更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形成创新能力。这样的教材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用。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重新设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顺序。
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是构思,其主要内容是获得创新主题思想。主题可以根据社会需求、科技进步、生产发展来定。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主题,如历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或其他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身边主题。团队成员可以使用头脑风暴法、提问法、集思广益法、类比发明法确定一个新颖的主题。一旦课题确定了,每个小组都可以使用各种新颖的方法进行创新活动。
第二部分是设计。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新颖的设计方法来进行所提出的“构思”设计。创新技术有多种,如方案创新设计、机构创新设计、结构创新设计、建模(造型)创新设计和逆向设计等。然后每个小组讨论创新活动的结果,并记录下报告、修改和完善的结果。
第三部分是实施。该方案被细化,然后产生创新产品、原型或模型。这部分的课程是开放式教学,大部分的工作需要课堂后完成,主要依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中心之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数控技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教师工作室和各类开放实训室。这些地方为创新设计实践提供了场所和实验。团队成员协作完成创新产品的生产,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这也是在训练团队成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产品生产完成后,编写说明书,必要时对部分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撰写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
第四部分是运行。这一部分包括报告、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团队成员向同学们展示创新作品,并汇报工作计划、工作原理、设计理念、工作流程等。其他团队成员可以在报告过程中提问,并表达他们的意见和问题,报告组成员将解释这些问题。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队员作为评委,根据报告和问题的解释进行评分。最后,教师评语。展示创新的作品和报告,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技巧、表达技巧和书面沟通,并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申请专利。
1.2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充实教材案例
现有的《机械创新设计》教材中的大多数教学案例都是成熟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是技术水平较高,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这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感到恐惧、难以企及,感到很难做这样的创新。被誉为TRIZ之父的G.S.Altshuler统计表明:最小的发明、小发明和中型发明三种发明占了人类总发明的95%[6]。这些发明是利用人类现有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而实现的。全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的一些作品被选为教材案例可以使学生感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些案例都是既有创新性又有可行性的;另一方面,它也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紧迫感的信心:“其他人可以做的我也能同样做到,并且我可以再做得好一点”。
另外,还需提高知识产权的培训。现有的《机械创新设计》教程没有介绍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但创新产品设计需要保护。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行使知识产权的能力和专利撰写技能,知识产权作为补充的知识在《机械创新设计》教材中也应要有所增加。
2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机械创新方法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的发挥。即使学生掌握了创新设计方法的理论,也很难转化为创新创作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處于被动地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是压抑和有限度的,同时,学生的学习乐趣也下降了。所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本文探讨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构思”部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集思广益教学方法,团队班子成员利用团队的各种技术、群策群力来选择创新的主题;在“设计”部分,可以采用项目式驱动的教学法;在“运行”部分,采用开放式教学法,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可以自主完成自己的项目。
3阶段性的实际成果
本课程教学改革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个公选课班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上进行了测试体验,学生的创新作品参加了各类各级比赛。知识产权保护和学生科技项目创新设计已初见成效。近一年来这两个班学生学习《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后的主要成果有:①参赛作品获奖:1件作品参加“挑战杯”广东省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终审决赛荣获高职组创意设计竞赛一等奖;2件作品参加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分别荣获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和二等奖;②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在教师的指导下,3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授权;③项目立项资助:2个项目在深圳市科创委个人创客项目申报中获得了共计10万元的立项资助。
4结语
科技创新的实质范文6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
一、科技型企业发展及其原始创新研发投入的现状分析
科技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数已达到40多万户,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30多万户。中国科技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了一席之地,科技型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12%,缴纳税金占全国的13.2%。科技型企业是扩大社会就业的又一主力军,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专利占全国的2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12%。然而,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并不容乐观,国家发改委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2.7万家有一定规模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倒闭,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的软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5 000多家,有2/3的软件企业面临重整。
二、科技型企业原始创新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科技型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产品,多为技术引进型企业,一些企业处于微利甚至是维持的边缘。大多数科技型企业为了维持现有的利益,“不想”也“不愿意”进行自主创新,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有的甚至构成侵权。
(二)中小企业本身的技术因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后进国,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比较落后,如果它们要通过原始创新在技术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就会投入更多的研发投入来进行原始创新。由此也可以看到,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创新过程中研发投入巨大使企业对原始创新望而却步。
(三)资金不足
首先,国家的财政科技拨款中绝大部分都是给了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型企业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其次,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型制造企业,银行普遍认为科技型企业的贷款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未倾向它们。
(四)缺乏创新的外部环境
企业进行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够令人满意也是影响企业不愿投入进行原始创新的原因之一。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18%的企业的知识产权曾被侵权,只有4.41%的企业对目前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表示“非常满意”,有65.67%的人认为“缺乏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是阻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外部因素。
(五)原始创新本身的风险因素
(1)政治风险,如国家政局发生变化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使企业的新产品无法进入市场,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动给原始创新活动带来困难等。(2)社会风险,如企业研制的新产品与销售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惯向冲突,造成销售失败。(3)市场风险,指原始创新后所生产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得不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从而导致销售受阻,无法收回创新的投资。
三、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内涵界定
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它体现了企业创新投入中的内在规律及其与外部事物的有机联系。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机制与管理体制、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机制以及建立多层次市场化技术创新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形成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私营非盈利机构等,其中,政府和企业是投入的核心主体,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客体是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
四、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的优化
(一)转变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
转变政府对企业原始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首先遵循国际科技投入管理的新趋势,可以借鉴采取集中协调型企业创新投入管理体制,其核心内容是“统筹协调政策、统筹配置资源、归口管理预算”,这种集中的体制强调“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其次是政府要借助商业和金融运作方式,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行投入机制创新。
(二)建立企业原始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企业要想获得所需的技术资源,无论是选择何种技术来源,或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自主创新资金。建立企业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就是要企业自觉地增加并将主要资金投入到企业所属的科研机构中去,使企业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途经。
(三)建立社会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企业原始创新投入机制
首先,要健全商业银行对科技星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差别化和标准化服务。其次,可以考虑筹建政策性银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最后,还需要充分吸收包括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居民个人捐赠、企业捐赠和海外捐赠及投资等方面的社会资金进入企业技术创新领域,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社会支持,与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构成合力,从而形成一个以财政支持为引导,金融贷款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和外资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为企业原始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入
我国在科技投入上固定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不协调,“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设备很好,但缺少优秀人才,导致了设备的闲置。自主创新的竞争本质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为此,应创建知识与财富同步的激励机制,吸引科技型人才,给予他们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薪酬和待遇,实行成果分成和股票期权制度。通过本土培养与国际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集聚一批较高学历、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