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1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经验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总结: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思想,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界定,分析了其办学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高等学校布局,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批准组建的一批普通本科院校。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这类高校目前已达600多所(含322所独立学院)。它们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性发展赋予的重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其健康发展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研究这类高校的基本特征及办学特点,指出办学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引导其形成新的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培养质量,对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实现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界定
从组建时间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组建基础来看,它们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将某些地级市若干所专科学校合并为专业覆盖面较宽的综合类学院。二是为适应我国三级师范教育(师范本科、师专、中师)向两级师范教育(师范本科、师专)过渡的需要,以一些水平较高的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组建的师范类本科院校。三是针对部分行业院校的具体情况,将一批优秀的专科学校升格专业学院,如工程学院、理工学院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简单界定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中,一批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组建的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是相对于原有本科院校而言的,“本科”是相对于专科而言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从深层次看,新建本科院校的“新”不仅限于时间范畴,而是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它们在学校管理体制、办学定位以及发展思路等方面与传统本科院校明显不同。
1.学校分布以地级市为主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将高校设置向地级市延伸,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优化的产物。据统计,在1998至2008年新建的238所本科院校中,分布在地级市的有179所,占75.2%。其生源以本地/区域生源为主,一般为二本或三本录取。
2.管理体制属省市共管、以市为主
新建本科院校中80%为“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就是市政府按照事业单位的方式对学校的人事、财务及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而业务指导与管理则归口省教育主管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在经费划拨上已与传统大学明显不同,它们对政府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而对学生学费的依赖性大大增加。
3.办学层次本科与专科教育共存
一般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教育阶段均具有一定传统优势。因此,这类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大多基于原有专科专业基础,目前处于专、本科教育并存,以本科为主,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期,其着眼点是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改造现有专业,而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设新专业的能力较弱。
4.办学定位认同应用型本科教育
按照我国目前的大学分类法,人们容易将新建本科院校归入教学型大学。而新建本科院校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型大学不能充分说明自身特点,它们更认同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提法。在培养目标上,它们强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它们侧重于应用技术的研究。
5.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从业适应性
新建本科院校注重学以致用,强调根据专业需要的技术逻辑体系进行培养。为此,其专业往往在国家规定的本科专业名称下分设若干方向,并根据地方经济行业发展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其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导向而不是学科导向,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不是纵向精深;其专业教师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教学模式提倡校企合作而不是封闭培养;其实践教学要求有足够的设备、开放的空间和必要的创新,旨在使受教育者通过本科教育,具备现场工程师应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从而为就业打好基础。
三、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过程与培养理念尚有较大差距
目前,尽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共识,但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要求等基本问题尚未给出完美的答案。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解决后,在如何培养这样的人问题上,尚未实现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的一致、教学效果与培养方案的一致。
2.师资队伍是制约办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师资是办学的核心资源,胜任力足够的教师是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新建本科院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面临扩招引发的师资紧张问题。但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问题除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队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知识能力结构严重不合理。早年从事专科教育的教师有教学经验但没从事过本科教育,新引进的高学历教师具有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位于三线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导致专业带头人水平偏低,青年教师比例偏高,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胜任力不足等等,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经费紧张导致条件建设滞后于规模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保障性因素。近年来,新建本科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展,由于其教学投入受地方财政状况影响较大,基础薄弱且处在政府运作的边缘,学校纵向获得的资源和经费有限,新校区建设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经费不足所导致的实验设备数量滞后于规模扩张,实验设备水平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问题依然存在。
4.教学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艰巨任务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本科的教育类型,应该依据培养目标和规律,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事实上,这类高校目前的教学模式尚未体现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特色。如:课程体系仍属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三层楼”式的学科型构架;教学环节仍采用讲课、实验、实习等传统方法;实践教学条件以及环节设计的体系性、目的性、实效性均存在不少问题;学习评价方法比较传统,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现象尚未得到纠正。
5.教学与学生管理目前处在粗放型阶段
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尚未把教学管理提到足够的高度,存在制度不健全、流程不清晰、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尚未形成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二级管理模式,教学单位的管理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调控作用不足。学生工作仍处在以管理为主的阶段,服务与指导功能相对较弱。
四、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思路
《纲要》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应该说,《纲要》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同等重视为这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要求,如何抓住新的机遇,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是国家、政府和学校都要考虑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国家和政府层面,要分类指导,明确归属,政策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赋予的重任,它们的发展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目前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指向不清,理论指导不足,政策扶持不够,导致这类高校的发展处于“迷茫”状态。此外,在国家层面的“质量工程”项目遴选以及教学评估上,统一的标准导致新建本科院校无力争取,归属感的缺乏迫使它们不得不向传统本科看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办学定位的偏移。要消除这种“同质化”倾向,国家和政府一是要科学划分高等教育层次与类型,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研究,给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以明确指向,引导它们办出水平和特色。二是实施示范性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等专项计划,在资源配置上给予倾斜,在建设项目上给予机会,通过必要的扶植,实现其规模、效益、质量协调发展。三是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估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评估方案,强化评估的诊断和导向功能,促进它们准确定位,完善条件,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2.在学校层面,要准确定位,深化改革,创新模式
一是上接天气,贯彻《纲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是下接地气,立足地方,坚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三是中聚人气,转变观念,实现从决策层到执行层思想的统一。四是走合作教育之路,广泛吸纳业界的教育资源和智力支持。通过建立合作教育指导组织机构以及合作教育基地,增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形成“业界全程参与、产学深度融合”的新型育人机制。五是把办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层面。实施“六化”建设,即:第一,课程体系模块化。重组课程体系,依据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要求划分课程模块,制定课程模块教学目标、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第二,项目教学系列化。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程模块项目、学期项目、学年项目和毕业项目等多种形式,构建由简单到综合,由单一到复杂,循序渐进的系列化实践教学体系。第三,师资构成多元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建立校企共享专家资源库,聘请业界专家进校授课,联合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行实践教学“双指导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学习效果“双评价制”,形成学校与业界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第四,教学评价多样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评价模式,采用笔试、答辩、课程论文、现场答辩、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消除传统考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第五,科技竞赛普及化。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把学生科技竞赛从少数人的爱好变为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成为学生普遍参与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第六,教学管理精细化。依据教学改革需要,完善教学管理方法制度。按照二级管理模式,制定管理工作流程。实施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双线制”管理模式,强化监督机制。实行教学基本资料上网公开的制度,增强信息对称,强化对学生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姚锡远.新建本科院校概述及其基本特征[J].河南教育,2008,(6).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3
摘要:“混合制民办院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混合制民办院校”的类型、特点、优
>>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比较优势初探 浅谈地方党报的可持续发展优势 鄱阳湖区域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优势 浅议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范式与企业竞争优势构建机制研究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低成本与差异化优势融合研究 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 论资源优势型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优势与效益 基于比较优势的江西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与思考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破解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民办高校教研室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民办院校艺术设计教师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康永久,吴开华.多元办学体制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J].红旗文稿,2003,(16).
[9]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R].(陕政发[2011]78号).
[10]张鄂.贴近就业市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政府科技管理;特点;定位;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F204;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15-03
1 新时期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 国际形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竞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80%以上是通过技术进步获得,争取技术上的优势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竞争正演变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区域竞争。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北京市作为首都,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心,在北京圈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际科技竞争中,应发挥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竞争态势特别是科技领域的国际经济竞争加剧,要求政府广泛参与推动决定国家竞争力的科技发展。国际上许多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表明,科技管理就是生产力,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国的核心竞争力。
1.2 北京市自身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有三:一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变;二是北京市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三是北京市正在从传统经济的区域经济中心向全国的新经济中心转变。这一切导致科技要素的作用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上,也对科技环境、科技能力尤其是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形势下,北京市科技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作为积极推进国际化建设的北京,如何面对技术创新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新的竞争态势重新审视首都作为国家科技核心的历史责任,进而推动北京市的发展,对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特点
北京市是全国文化、政治的中心,拥有众多的研究机构、高校和大型企业,科技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和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战略性科技资源,都大量聚集在北京,使得北京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发展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2.1 中央科技资源在北京占较大比例
由于北京的很多资源为中央所有,所以很多中央的科技资源和北京市自有的科技资源出现重叠。这部分的科技资源很难明确的区分是隶属于北京市还是归中央所有。有些地处北京的科技资源其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在北京范围内,可能会扩展到全国。中央的科技资源占北京科技资源的较大比例,中央经费大多用在北京的央属大院和科研所中。同时,中央院所代表国家技术的最高水平、代表科技最高水平的也多是央属企业。
2.2 北京区域科技的辐射性
北京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区域科技资源的全国辐射性。作为全国科技的中心,北京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服务的物理位置虽然在北京,但是其服务范围却面向全国各地。同时,北京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京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其社会效用辐射到全国。所以,北京科技资源的战略意义从社会角度看是非常明显的。
2.3 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
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具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新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首都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科技资源与现代服务业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很多新型现代服务业态的出现都是建立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的。
3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在国际竞争和北京市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同样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也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其科技发展必须要有“大首都”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北京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需要科技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因此,北京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必须服从全国的科技中心发展和北京城市科技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政府干预科技活动、进行科技管理更具有效率。
3.1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科技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市场机制下不能有效提供,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目标是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方面的缺陷,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政府科技管理就是要提供科技活动中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或者组织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时培育创新环境,形成以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力量,为私人科技物品的提供创造条件。在公共科技产品、准公共科技产品、私人科技产品三个层次上分别确定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领域和手段。同时,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独特特点构建完善的北京政府科技管理体系。
3.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
在探讨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之前有必要确定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北京市政府进行科技管理必须明确下述原则:政府干预科技活动并不是代替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在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科技领域,政府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干预,在市场难以发挥作用或者市场效率低下的科技领域,政府应该加强干预。政府干预科技活动应该强调有限干预、理性干预,减少随意干预,避免政府失灵,提高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效率。
具体而言,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则概括为:“重市场”、“重服务”、“重社会”、“重效率”、“重创新”。包括:
第一,“重市场”――为科技管理中的市场失灵提供“有限的科技管理”。在政府科技管理过程中既要弥补市场的不足,也要避免政府失灵的产生。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
第二,“重服务”――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务于大众的科技需求,促使科技发展惠及民生。同时,还必须处理好北京与国家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在京科技部门和科技活动提供服务。
第三,“重社会”――从以往单纯关注科技对GDP的贡献,逐步转变为利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重效率”――不仅要加强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还要关注科技投入的效率,即是否真正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五,“重创新”――管理创新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创新型城市”及“科技北京”建设的内在要求。政府科技管理应该将创新精神贯穿始终,从过去的管理“惯性”中走出来。
4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职能定位
一般而言,那些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科技领域是政府科技活动的基本范围。但是,由于科技发展阶段不同,纯公共科技和准公共科技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政府介入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程度也应有所不同。由于目前我国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因此,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4.1 全面支持纯公共科技领域
纯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其本质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础科学研究、科学普及,部分共性技术、竞争前技术研究,国防、减灾、科技基础设施等。在上述纯公共科技领域,政府是科技需求、供给的枢纽。有时直接充当了需求决定者、消费者的角色;也有的情况,作为社会的代表,扮演着需求决定者、消费者乃至供给者的角色。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对外部性的克服,其关键在于政府的作为。政府是各方利益关系的纽带,更是社会与公众的代表。因此,在纯公共科技领域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和有效管理。
对于北京市现阶段来讲,有两个方面的科技活动需要政府全面支持:第一,知识创新领域。知识创新应该作为北京科技发展的首要目标,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属于纯公共科技的范畴,在北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二,科技普及。“科技北京”理念要求政府进行科技普及,全面提高人的科学素养,科技普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外部性特征。
4.2 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
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具有部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其产品提供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会出现“搭便车”,致使市场中的个人或企业没有动力去投资。政府有必要深度扶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来组织和投资,准公共科技领域还存在一定的私人赢利空间,应该引入多重投资方式与政府投资并存。
现阶段北京的准公共科技性质突出的领域有以下几类:第一,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领域。这些领域存在企业层面无力承担,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给缺位。第二,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如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第三,具有生产的弱竞争性和消费的弱选择性的公共服务:如技术扩散、专业技术服务等。上述许多科技领域由于具有较大外部性,又使得准公共科技的范围相对扩大。因此,政府在准公共科技领域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深度支持准公共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
4.3 适度干预私人科技领域
一般而言,私人科技领域的科技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属于私人物品,私人科技领域的活动首先应该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企业作为私人科技产品的提供主体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科技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同样会影响某些私人科技领域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的提供。如目前北京大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任务较重。由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中小企业提供私人科技产品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某些私人科技领域也需要政府的适度干预,如设立大企业科研基金、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政策等。 5 结 论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化的科技竞争和我国科技发展以及北京市科技发展的要求,北京市要依靠自身的特点,明确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定位,结合北京科技发展和科技管理的特点构建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体系。由于目前我国和北京市的整体科技能力较差,各种类型科技领域中的科技活动和科技产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外部性,供给机制没有健全,供给主体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领域的科技产品仅仅靠市场的力量也难以有效供给,因此,北京市政府的科技管理在纯公共科技领域、准公共科技领域和私人科技领域都应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张耘,傅正华.“科技北京”的理念与内涵[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28-31.
[2]颜振军.中国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8(12):67-76.
[3]常林朝,郭洁莹.我国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2-84.
[4]赵俊杰.国外科技管理与决策机构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4(3):124-125.
[5]陈建先.公共物品理论与政府经济行为定位[J].行政与法,2004(3):47-49.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5
(一)宿迁市现有农业科技型企业自身实力不强,融资吸引力低目前,宿迁市大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科技型人才,核心竞争力不强,所面临的风险较大,融资吸引力偏低。并且大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缺乏金融机构的所认可的抵押品和质押品,难以满足其较为严格的信贷条件,因此增加了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同时,也因为农业科技型企业自身整体实力不强而难以达到在主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基本条件,并且对对风险资本也难以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另外,大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问题,这也增加了农业科技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二)目前宿迁市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服务不足目前,宿迁市农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偏低,主要以间接融资为其主要的融资渠道。而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专业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部门及农业科技信贷管理制度目前,宿迁市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专业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部门,缺乏了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情况的专业人才。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农村金融机构对一些农业科技项目的技术水平及应用前景缺乏准确的判断,影响到了信贷的投放。并且原有的主要依据借款人财务数据信息和抵押品的信贷审批管理体制,也增加了农业科技型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原有的的信贷考核激励机制也不利于发挥信贷人员发放农业科技型贷款的积极性。2.农业科技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科技贷款门槛较高目前,宿迁市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信贷产品大多期限在一年以内、额度偏小,并且需要满足严格的抵押、担保等条件,这与农业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所呈现出来的的周期长、额度大、风险高的特点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由于农业科技所面临的高风险性,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农业科技贷款条件。从政策性金融看,农业发展银行所发放的农业科技贷款,在管理上采用商业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必须满足抵押等条件,评审必须上报二级以上分行,同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从商业性金融来看,为了防范风险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发放较为谨慎,贷款必须满足担保、抵押等条件。
(三)缺乏有效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伴随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需要有分散和转移风险的机制和方法,来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而中国目前缺乏有效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滞后,由于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农业保险保费政府补贴较低,制约了保险人和投保人的积极性,再加上农业保险市场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并且由于农业科技面临的高风险性,影响到了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相关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科技保险产品更为缺乏。同时,其他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还不够完善,增加了农业科技型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二、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资金吸引力加快建立农业科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人力、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农业科技企业集聚,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及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平台,提高企业用于科技的资金投入。要通过对农业科技型企业采取一些扶持措施,比如采取贴息、补贴、投资参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型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打响企业品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真正增强对资金的吸引力,吸引风险投资、信贷资金及民间资本更多地流向农业科技型企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获得金融支持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形成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扩大政策性金融支农的服务范围,重点满足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一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要在保证传统粮棉油等信贷投放的基础上,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纳入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范围。对涉农企业研发及科技育种、农产品改良、土地改良、高效灌溉等基础性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执行政策性贷款的标准,简化贷款程序、延长贷款期限。提高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比例,商业性金融重点满足商业性的、应用性的、具有较强转换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农业科技资金需求,主要包括农业科技转化主体及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促进合作性金融的发展壮大,大力推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主要满足一些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及科技型农户的资金需求。2.增设农业科技信贷部门,完善完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有必要增设农业科技信贷部门,积极培养擅长农业科技型业务的信贷人员,打造专业化、一站式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人员与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密切沟通,深入了解农业科技型企业的经营情况、现金流状况及融资需求情况,建立农业科技型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在尽可能满足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咨询、财务顾问等更多金融服务,建立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同时,为与农业科技信贷管理部门相适应,还要完善相应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信贷审批管理体制和流程,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单列信贷计划、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确定专门的授信评级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打破传统参考客户财务数据和抵押品的准入机制,单独建立基于“企业团队+产品+模式+市场+财务经营数据”综合评价准入机制。建立以价值发现法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能力评价体系,淡化财务因素的比重,增强企业团队、技术前景等因素的比重。创新“专家联合评审选贷机制”,可成立由科技主管部门、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家联合评审选贷小组。3.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金融机构要在加强与农业科技企业的日常沟通、深入了解客户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科技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特点开发系列金融产品组合,来更好地满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保证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农业科技的信货准入门槛,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满足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不断创新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探索以农业科技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为质押进行贷款融资。另外,还可以综合利用金融租赁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4.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发展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体系。鼓励农业科技型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超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债等直接融资工具。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增加直接融资的比例,尤其要充分利用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金融主管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和农业科技型企业要相互沟通,共同研究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农业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帮助。同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等资金在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为应对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高风险性,为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建立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发展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等方式来降低农业科技所面临的风险性,以有效增加农业科技对资金的吸引力。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机制,主要是针对农业科技产业化前期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继续加大农业科技保险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保费的补贴比例,减轻农业科技型企业保费负担,促进农业科技保险的快速发展。同时保险公司要利用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要积极探索适合农业科技风险特点的保险产品,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供风险保障。将科技育苗、农业机械、农作物及畜牧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鼓励发展农业科技人员人身保险等保险品种。农业科技贷款风险补偿项基金可以由政府、农村金融机构、农业科技型企业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为发放农业科技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大力发展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为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科技发展观;以人为本;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6-02科技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整体发展观。科技发展观不是就科技谈科技,而是将科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囿于国情的原因,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缺乏有机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的教师更多地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观是这种客观现实的抽象,是20多年科技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提炼,是将科技与经济社会整合思考的理性升华。对高校而言,它体现的整体思维不仅仅表现为课题的研究或技术成果转化,更多地表现为广大教师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走势,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知识
产业、振兴高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职责。科技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发展观。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地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个系统将逐步走向紊乱。党的以来的对外开放,是从科技领域起步,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与国际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交错格局是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科技发展观要求我们看中国看世界、看世界看中国,市场空缺什么?为什么空缺?社会空缺什么?如产品种类,世界上目前生产的50万种产品中国仅能生产60%;如产耗与产出之比,中国2003年GDP总量占世界比例不到4%,却消耗世界30%的钢材和50%的水泥;如此大的消费之所以没有起到对经济应起的刺激,不是消费者缺乏意愿而是提供者缺乏能力。这一切问题,从根子上还是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要维护对外开放的良好局面,提高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的主动性,加强中国对外国的吸引力,不能靠“摊大饼”,不能靠“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是要在新的科技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个根本转变,那就是依托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思维方法。
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发展机会均等。发达国家必然利用资本与技术优势,加速攫取资源、人才和财富。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低成本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受发展水平制约,往往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在具备条件的重要产业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国科技界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创新为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始终瞄准国家目标,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科技发展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科技活动不仅是科技团体的行为,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创新跨越”既是时代对我国科技界的要求,也是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现代科学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走“竞争合作”之路。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科技创新将无法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合作,而且需要科技人员与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需要科技界、高校和其他领域的人士和机构的合作。
“持续发展”指科技创新应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持续性”表征了创新工作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要求尊重他人的科学首创,要求创新工作需要前瞻布局并持之以恒,最终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创新成果。“发展性”表征了科技工作的方向性和阶段性,要建立一种能够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同时,将科技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找到新课题,获得大发展。要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科技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要结合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深入分析国家需求,分析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寻找差距和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方向选择上,要紧扣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以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为目标,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在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度建设上,要以资源配置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新的科技发展观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指导我们实现宏伟大业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王伟林.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科技工业的发展[J].与现实,2007(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