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1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思路。我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得出了此结论:培养目标必须和市场结合,市场需求就是培养目标的导向。偏离了市场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找到工作。专业的名称虽然是“文化产业管理”,但从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基础性的具体工作,一毕业就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很少。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管理经验,因此也就难以从事管理工作。相反,很多学生从事的是房地产、影院、电脑、电视机等的营销工作。学生就业不只限于文化管理部门,而应有多种选择。根据这些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就应该不局限于管理范畴,应该管理与经营并重。加强市场营销课的建设,特别是老师在讲课时,不能只讲授与文化市场有关的营销,而应扩大到整个市场营销,包括案例、市场调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懂普通营销,就业时扩大就业范围。

(二)教学模式创新1.采用“2+2”创新教学模式。“2+2”创新教学模式是我们专业试验园区的实验项目,本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根据其爱好和特长分小班、分方向授课,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学习专业课程。所设的专业方向有:影视经营与销售方向、编辑出版方向、广告策划与文案方向等。分方向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更细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个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具备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就业时就可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单位。2.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属于“管理学”学科。为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能力,我们正在尝试采用主修辅制、双学位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选修学校其他的专业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取得其他专业文凭,学生取得双学位,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没有实行双学位制的学校,可以采用辅修课程的办法,让学生辅修有关专业,通过系统学习,拿到结业证书,这样也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3.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充分运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思路,建立数量充足的优质实习基地,聘请实习基地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学生的实习分为见习与毕业实习两种类型。每个学期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段时间,熟悉企业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锻炼自己的能力。毕业实习时间相对长些,半年或一年。毕业实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专业教学和产业建设互动,实现教学与就业的有效链接。4.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的改革。打破教师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方式授课,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考试形式不局限于试卷考试,如写作课能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学生发表文章作为考核成绩;策划课可让学生写出具体的策划方案等;摄影课让学生交自己的摄影作品;影视制作课让学生拍摄短片;市场营销课的考试可采用教师出题目,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的形式。总之,就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体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较完善的课程体系[2]为了使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我们对课程设置运用了课程包的形式。根据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4个课程包:1.文化基础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文化基础课,通过基础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如: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民俗文化、文化资源学等。2.经济、管理类课程包。这包括管理类课程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这一课程包的主要课程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品牌运营、广告营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教程、会展产业概论等。3.传播、策划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宣传、写作;掌握策划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实用的工具与技巧,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市场策划方案的能力。如:传播学概论、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广告策划与文案、创意思维、应用写作等。4.技术类课程包。这一课程包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有专业技能,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如摄影摄像、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学校课程的设置是有限的,对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可以用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介绍给学生,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不断吸收新东西。

二、建立健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实习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主要加强了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一)建立完善校内实验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我们建立了校内实验教学基地传播学院苹果机房,购置了数十台苹果电脑,配有播音、录像设备。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网页制作等课程的学习。不断完善了实验实训的管理工作,实验、实习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建立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成的校外实习基地有:世界之花文化传播公司、济南新世纪电影院线、鲁信影城、百丽宫影城、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铁路博物馆、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教育台等。每一届专业学生都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吃苦耐劳、遵守纪律、工作扎实,以良好的表现赢得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实习成绩好的学生直接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2

戏剧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按照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余地大,人才稀缺,应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可从事的方向有:

1、演出制作管理和艺术院团管理:戏剧管理、制作人、剧目管理、演出管理;

2、视觉艺术管理:艺术经纪人、艺术策划人和文化管理者,可从事艺术品投资咨询、拍卖行或画廊的经营、美术馆和文化部门的管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策划等;

3、文化产业管理:面向文化产业领域、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等媒体机构,从事影视艺术创作基础、经营管理能力的影视剧及电视栏目制片人;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4-03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4所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专业。2005年,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并招生。此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生长起来。

目前,我国开办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有100多所,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和艺术类院校。开办高校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三大地区的开办院校所占比率达74%,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总和仅为10%,在数量上不足华东地区的1/3。同样,东北地区的数量偏低,只有3所高校。除此之外,在、甘肃、宁夏、海南等省份,尚无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类专业。[1]这种地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盛,高校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容易形成产学一体的教育经济模式。创造力是文化产业的精髓,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孵化器,加强对该专业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的是按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是按艺术类方式招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招生方式对课程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主要从艺术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分析其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1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文化产业”一词属于舶来品,国外对其的研究开始于60多年前,但理论构建却相对薄弱。而“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名词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实践操作的经验都尚浅。就拿该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学科设置来讲,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院校将该专业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的将该专业设置在文化与传媒学院。不同性质的院校对该专业的定位不一致,从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差异性较大。

笔者查阅了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资料,总结出以下三类情况:

1.1财经类大学

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在原有中文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该专业设置在财经类大学下,因此有较明显的文化与经济的复合体倾向。

中央财经大学于1995年将汉语教研室改建为中文系,后扩展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及文化产业专业方向,2004年改设“文化与传媒学院”,下设中文系、新闻传播系、文化产业系、艺术教育系和院直属逻辑学教研室,有“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现代逻辑研究所”等三个院属研究机构。

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文化产业业务设计、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其专业课程分为两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类,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司财务;二是专业类课程有,包括艺术生产原理、文化学概论、现当代文艺思潮、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美学史、中西文学比较、传播学理论、中国民俗学、文化产业概论、当代文化理论与政策、文化产品市场营销学、公司法与知识产权法、文化行政学、文化广告学、西方美学与艺术、华夏美学与艺术、大众文化与传播、社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等。

1.2综合性大学

例如,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3年该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本科学位资格。该专业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下,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无论从人才培养方向还是课程设置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倾向。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策划营销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内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文化事业、文化娱乐、文艺展演、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广告、信息传输、体育、旅游、民族民间手工艺等单位或部门以及党政机关、社科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从事策划、咨询、开发、经纪、营销、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宽泛。

该专业主要课程为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民族文化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传播学、文化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社会心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外文化产业案例等。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核密度图

空间集聚是指依托某一特定区域或尺度的空间载体(如城市、区域、产业园、园区等),人口、企业、产业、资本以及制度、文化等各类有形或无形的要素集中的情况。产业集聚是上下游企业的众多企业在一定空间内的集聚行为,对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空间集聚程度的度量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

(一)测度方法介绍

本文选用埃利森-格莱泽(1997)提出的埃利森-格莱泽指数(E-G指数)来度量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度。在本文中利用就业量来评估文化产业部门的空间集聚水平,用来表示我们所考虑的r区域中部门s的就业水平,则,其中是部门s的总的就业水平,记,(即赫芬达尔指数代表每个区域部门就业份额的加权平方),则,指数越大,说明产业集聚度越高,反之越低。

(二)测度结果与分析

E-G指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可以明确考虑某部门的就业分布是以劳动者在厂商内群聚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厂商数据的缺失,本文中采用杨洪焦(2008)所提供的方法,即假定所有厂商的规模相同。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下同),计算结果见表1、表2。

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中,空间集聚指数普遍偏低,文物业、公共图书馆、文化经营机构、网吧和文化教育机构集聚水平呈增长趋势,其中文物业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23.53%;群众文化机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娱乐场所和文化科研机构集聚水平出现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艺术表演团体,降幅达35.17%。表2反映了2008-2011年间我国31个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E-G指数的变动趋势。

从表2数据上分析,我国各地区间E-G指数体现了较大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文化产业省域间的不均衡十分明显,空间集聚指数较高的省份多出现在东部及沿海省份,而西部边远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本文将2008-2011年中国31个地区空间集聚指数归类,如表3所示。

仔细比对表1与表2,可以看出E-G指数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的变动轨迹相对复杂,为了研究该指数在2008-2011年的整体变动趋势,本文引入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在图1中可以看出文化产业集聚指数核密度曲线右尾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波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右偏,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文化产业集聚呈现加速态势。

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不同因素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建立如下形式的panel data模型:

其中,CIit表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变量,area表示不同地区地域文化资源存量的向量,industry表示产业发展动力的向量,input-output表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向量,policy表示产业政策向量,β0,β1,β2,β3,β4分别代表上述向量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贡献度,μ代表随机误差项。模型构建的整体思路是利用空间集聚指数对理论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避免解释变量过多而造成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在进行计量分析前,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变量进行处理,具体因子见表4。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计量分析,选用混合模型采用GLS法估计以期消除截面数据间的异方差。在进行模型估计时四组变量分组进入进行回归,结合Hausman与LM检验结果,对方程(1-4)本文选用固定效用模型,方程(5)选用随机效用模型,计算结果见表4。

在方程(1)中各地区文化资源的禀赋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均藏书量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有正向影响。通过方程(2)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产业的集聚,而生产税净额的估计系数并不显著,这说明目前影响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因素更多在于企业的“量”而非产出的“质”,同时估计系数在方程(5)中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其回归的结果是稳健的。当地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服务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综合技术效率、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综合纯技术效率和文化产业投入产出规模效率这4个因素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都是显著的。本文选取了实际完成基建投资、人均文化事业费和物流价格指数作为产业政策变量,当引入了地理经济的向量(area)后,反映文化产业公共投入的两个变量即实际完成基建投资和物流价格指数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可以看出,人均文化事业费对空间集聚的影响作用将不再显著。

结论与启示

我们通过E-G指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进行了数量测度。

计算结果表明:从2008-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指数整体上在不断提高,空间集聚呈现增长趋势;从行业视角看,空间集聚指数普遍偏低;从地域视角而言,地区间空间集聚的差距明显。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是自然因素、地理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导向等的共同作用。

本文通过2008―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上述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的启示意义有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由文化自然资源和消费者市场需求驱动的集聚状态,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构建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等方面。

第二,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对空间集聚有显著地正向关联,必须通过新兴产业的培育和科技创新加强产业链的横向联系,避免产业空间布局中出现“集而不聚”的现象。

第三,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差异性发展的途径是:保护自身文化资源,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省份“抱团”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共享,避免地区间盲目竞争。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库姆斯等,安虎森等译.经济地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8)

3.金煜等.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定位 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产业比较,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从产品看表现在六个方面:(1)文化产业的产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般说来,人们的消费能力越强,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得越多。(2)文化产业产品的生产者,必须是文化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创作才能的个人。生产文化产品中劳动的支付,完全是脑力的支付。(3)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在文化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场对此的需求是难以判断的,投资文化产品是要承担市场高风险的。创造文化产品,创作者或是靠涌动的创作激情,或是靠对市场需求的理性预期,不可能有明确的消费对象。(4)文化产业的生产极具创造性和个性。文化产品的产生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和发明的过程。每一件文化产品之间都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文化产品都极具个性。(5)文化产业的产品创造的是无形资产,积累的是品牌效应。同一产品被拷贝的次数越多,其产生的产值就越高。一个作家、一个演员,其名气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大。(6)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共生性和融合性。任何一个产业形态,都融入不同的文化内涵,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服务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契约或经济契约关系的服务活动,与货物交易相比,其特殊性也包括六方面:(1)不可储存和运输,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2)服务的易逝性,在服务能力不能得完全使用时,就会发生机会损失,如电影院里的空座等。(3)服务的无形性,顾客依赖对服务供给者的认知程度或即时感受。(4)服务的需求决定性,服务不可能计划生产、是开放系统,受传递中需求变化的全面影响。(5)服务的异质性,服务是观点、概念与感知,服务中顾客与提供服务品供给方的交互性决定了服务的个性化,关注个性化也为服务的变异性创造了机会。(6)服务的即时性,服务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普遍地需要在同时同地完成服务交易,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如果不在同一场所同时进入服务程序,则服务交易就难以完成。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注意到其独特性,必须将这个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的新兴产业,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积极培育和推动其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

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它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很小的。1999年,教育文化和广电行业占全社会就业结构的2.22%,占GDP的2.3%;若剔除教育业,文艺广电业仅占社会就业结构的0.16%。此外,其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也不高,在第三产业中仅处于中下水平。据统计,1997年我国文艺广电业的中间需求率在第三产业内部34个行业中排27位,仅为24.4%,文化产业的顺向波及效果不强。文艺广电业的中间投入率排18位,为51.1%。这表明全国生产文化产品需要的总投入中,有51.1%是中间投入(即文化产业生产过程需要外购的物品和服务),文化产业的逆向波及效果较强。文艺广电业的影响力为 2.34879,影响力系数为0.98048。影响力系数小于1,表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水平小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文艺广电业的感应度1.21075,感应度系数0.50541,说明文化产业的感应能力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由此看来,就全国范围来说,由于(狭义)文化产业目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比重很小,其前向关联效果较强,但后向关联效果较弱,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在第三产业中处于中下水平,因此尚未具备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条件。尽管如此,文化产业能较多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和保持长期增长而需超前发展,因此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十五”期间,在我国一些特大型中心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国民经济的50%,以第三产业为主体、波及第一、第二产业的广义文化产业群,如能高瞻远瞩地分析社会需求的发展前景,推进技术创新和供给创新,突出加强服务输出,增大辐射半径,将有可能成为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首先,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提高“五化”入手。一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对非公益性文化领域,要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二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引进文化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进先进制作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提高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要通过合理划分文化产业中的竞争性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赢利性业务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化程度。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五是提高文化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文化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其次,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造就大批有创造力的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有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化的文化人力资本和高科技的制作传播手段,是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要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允许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占有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了优秀人才,才能创造名牌文化产品,才能发挥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6

灵活的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更新已开发的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吸引投资推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

1、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更新

旅游区往往是拥有景致较好或是赋有文化底蕴的地区,因此,旅游区的整体的形象不仅是一个视觉形象的问题,而是蕴含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然而,文化导向能促进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形象更新,维持各区域间的自然、文化、人类生活的环境稳定平衡的发展,使各个区域间的旅游目的地拥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辨识度。更新旅游文化产业的目的在于吸引投资新的投资者,加快已有产业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开发和服务业水平。依靠政策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为文化企业树立专业化和品牌化形象。以此扩大区域间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和社会福利,拉进民众与政府间距离,使政府得到拥护,政策更有利的实施。

2、促进区域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

创意产业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基于文化之上利用人类的智慧创造出物质的财富、产业的更新,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创意产业也因此成为了后工业时代重要的产业,并且迅速成为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新型的创业和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就业,为社会经济带来持续的发展与繁荣。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引导一批具有创意的设计人才,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设计充分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原创性特色产品,且产品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吸引生产投资方,将原创性的作品生产出来,同时也可以增加地区的就业、消费。建设能吸引旅游者的宜居环境、休闲场地、特色饮食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旅游区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和教育环境。只有这些环节有效的链接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价值创造的乘数效应。

3、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溢出效应

文化导向对旅游文化产业具有价值溢出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区的实体经济的增值,形成旅游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经济与实体经经济之中的价值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向社会提供旅游产品,达到增加了社会福利总量的目的,形成了社会文化福利的溢出效应。文化产品的全球性的快速扩展迎来各区域新的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发现历程,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宏观战略构建和实现,提供了另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然而,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静态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不仅仅是基于资源本身价值利用,也不是仅局限于门票所创收的的价值积累。而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本身价值开发与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形成中实现了整个区域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倍增。文化导向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形象更新,刺激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增长,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趋于完善,各环节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达到旅游文化产业价值持续累积。这必定开放区域内的产业系统,激发各个产业领域的更新和创意的出现以及扩增,引起区域内产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文化导向下的区域旅游文化产业活化与再生路径

利用文化导向的方法合理构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促使区域旅游经济活化与再生。

1、深化旅游文化产业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角色

旅游文化产业改变了重资源开发传统旅游发展,为区域整体经济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依靠在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旅游规划的实施力度。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使旅游规划走向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具体表现。市场的经济规律使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企业行为,从而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承担更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2、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品牌形象构建

产业品牌化,是企业发展和立足的根本。利用文化导向的形式打造和重新包装企业形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意开发,实现高端化和精品化的服务。建立文化企业和机构的品牌化,避免文化品牌的低端化。

(1)针对性的细分客源及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差异性

清晰地了解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色,针对不同的旅游客体的需求来细分客源及市场。根据不同的旅游体验群体,针对性的开发旅游产业,扭转我国目前的产业园盲目的跟风性发展状况。重视地域资源的差异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也是其品牌化方向发展的依据。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选择性的发展具有特色差异性的文化产业。如曲江根据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唐为主的盛世文化主题,建设了多个旅游文化主题公园和公共文化项目,成功的打造了一个系列的旅游文化体验线路,树立了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

(2)政策引导,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对文化产业园的盲目规划,加之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导致产业链的缺失。因此,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避免类似的情形,则要求政府以服务为主,建立健全的监督实施和跟踪制度,以优惠的投融资政策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创新。以政策规范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创意设计者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鼓励开发创意产业园,开创创意旅游产品及服务

文化导向方法中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增加产业发展潜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定吸引一群具有创意思维的艺术家或企业家的投资。艺术家的创意设计和企业的产品开发,为旅游者带来视觉的享受的同时,还能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尤其是针对自然文化资源缺乏的区域,创意产业园能带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活跃。创意产业园为旅游产业提供创意产品及服务形式,从根源上避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化和开辟了新的旅游形式。如北京的“798”艺术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利用废弃的工厂,来展示自己的创业构思和产品,吸引艺术造访者和旅游体验者,将其成功的打造为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

3、加强整体规划,从空间及组织上整合文化产业集群

重视全面的旅游规划,做到“旅游、景观、生态”三位一体合理规划。打造专业化的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园,需贯彻三位一体的规划理念。通过良性的竞争来淘汰和兼并发展潜力弱的产业园,增加大型文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例如深圳华侨城的文化园的集群建设,企业为主导以高科技娱乐技术打造现代休闲地,修建了一系列主题文化园,还拥有和管理多个艺术场所。区域文化产业的合理规划,优美的城区环境打造,时尚文明的管理模式,使得华侨城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产业聚集园。

4、以特色文化产业增加社会福利,带动公众参与

文化导向能促进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文化的价值最大化。然而,旅游文化产业的根本是应该服务于文化的体验者,为提供旅游文化体验的载体和企业带来收益。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和创业机会,增加了社会福利,提高了居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