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1
关键词:预防医学;医学教育;卫生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预防医学逐渐向各学科加速渗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目前,卫生职业类学校所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建设不够,教学效率不高,已难于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通过加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适时地调整中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引导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来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1提升对预防医学的定位认识
人类医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卫生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外有数据显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80%以上归属于预防工作和公共卫生所作出的贡献。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本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医疗体制问题,使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使这门学科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保健能力,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裂痕”,这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当前中等卫生职业类学校生源质量普遍大幅度下滑,教材和教师配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因素使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
2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
通过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转变临床医专业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对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视程度,激起他们主动学习预防的兴趣,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不重视预防医学学习的原因之一,是预防医学教材内容与临床脱节。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和体系,对临床各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不得不学习该课程。这充分说明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亟需改革,进而改变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分裂和脱节的现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并十分重视全科医生培训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调查资料显示,普洱市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偏低,预防保健专业人员尤为突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符合农村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因此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从未来角度和实用角度重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
3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3.1对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而预防战略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课程渗透,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医学模式的应用。要树立新的预防医学教育理念,突破传统预防医学的思维定势,拓展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形式。3.2在教学中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特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是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需加大临床预防医学的内容,将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现有的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相脱离,实验教学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3在教学中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可以通过不断引导临床学生重视预防医学,积极培养他们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如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第一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卫生事业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3.4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预防医学能很好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开展。比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这是预防医学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3.5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学习目标。而且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对初中起点与高中起点入学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了调整。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4.1选择合适教材教材,突出临床预防医学内容建议选择适合农村医学专业的教材,选择由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教师的授课应从教材出发,有机地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以临床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为主体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实用性。4.2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教师在每次授课前先设计一些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将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各种各样,然后教师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讲授,在讲授中师生还可以随时互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预防医学的许多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人,教师可以就某个题目进行讨论式教学。如教师在营养与健康中增加小案例的课堂讨论,既结合生活又活跃气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3开展社区教学实习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习,这对于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和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教师能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认识水平,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在实践性教学中认识了预防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4.4组织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结合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些科研项目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比如教师积极参与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社科联、省卫生科技教育等部门组织申报的课题,在申报和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也增加了教学的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4.5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从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栏目截屏剪辑做成课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6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预防医学的结业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建议以模拟案例来考核评分,以此提升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46-47.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1).
[3]徐向平.校企合作职场学习加工有效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
[4]刘育锋.职业教育技能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育[J].职业技术教,2016,(30).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2
教学中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并把预防医学中的知识与同期开设的临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预防医学实用性、趣味性、重要性。例如,讲授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同期开设临床课程中的常见病: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体会到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2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是教材改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压缩版,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据报道,就我国当前预防医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对该领域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共计22人)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52%的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营养与健康”方面,65%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70%的被调查者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1]。因此根据临床的实际需求,对大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保留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临床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删除陈旧的、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并吸收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知识。
3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以传承专业知识为主,不少教育内容脱离现代科技和临床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差,知识面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钻研教材、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尝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问题式教学许多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3]。授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如传染病防治部分内容,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以提问方式复习,以艾滋病为例,重点讨论如何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和措施开展防治。让学生既掌握了传染病防治,又引发了对传染病防治的思考。
3.2案例式教学在预防医学课教学中,案例讨论最能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4]。如在食物中毒的教学中,可以给出几种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中毒类型以及如何防治。在临床医学大专《预防医学》中学生以为最难学的莫过于医学统计学内容,并且在学习阶段意识不到统计学的实际用处,到工作中要搞科研写论文才知道其重要性。对医学院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调查结果显示[5],在理论课教学方面,6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几乎所有学生认为理论课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实验课教学,一半学生认为最好能上机操作,并参与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际案例,从而使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习率和构成比时,我们给出实例,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然后进行概念的讲解,增加记忆,最后找有代表性的统计学误用两概念的,让学生集体讨论,使概念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3.3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预防医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在饮食与健康中教学生如何制订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或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生如何制订一份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谱。
3.4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设实验课统计学软件操作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5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重点不是单纯地传授越来越多的医学理论和成果,而是将重点放在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上。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易理解的内容,如环境与健康中的一些章节,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专题讨论或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3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中国分类号】R78-4【文献表示吗】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16-01
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明确地说就是为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口腔专业实用型人才紧缺,居民口腔疾病及卫生保健状况令人堪忧。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把口腔医学教育与农村牙病防治结合起来,增强课程内容对岗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走出一条学与用密切结合的一体化教改之路。
1 增强防病意识的教育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医疗方针。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目前卫生行业普遍重治轻防,学生学习的热点也在治疗技术和手段[1]。为改变现状,我们让学生参与调查,让他们了解农村居民口腔疾病现状、卫生保健状况及人才紧缺情况,同时让他们明白预防口腔医学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特别在我国人口众多,口腔专科医生又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实现“人人享有口腔保健”的目标,只通过单纯治疗根本无法解决人群中的口腔健康问题,只有建立科学普及的全民预防网络体系,人人重视预防保健,才有可能改善我国口腔常见病居高不下的现状。通过防病意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毕业后投身预防口腔医学专业,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 改革教学模式
在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启发学生进入创造角色,在预防口腔医学领域中主动去发现新理念,树立预防为主新观念,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其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如下:第一学年是搞社会调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当地口腔卫生资源及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使学生了解自然人群口腔疾病的消长情况及趋势,丰富感性认识。第二学年是结合学习口腔流行病学及有关专业课知识,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进行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第三学年是毕业实习,进行常见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通过以上实践,强化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 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3.1 抓好口腔健康教育的训练。实验教学不能仅仅以验证教材的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疾病患病现状的基本方法,是口腔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预防口腔医学教学的重点之一[2]。我们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相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基本的口腔流行病学的调查和数据分析。教师首先参照全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然后将学生分组,运用我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表格设计和记录方法,让学生之间相互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学会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经过实践性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口腔常见病的发病状况,加深了对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认识,为他们今后的临床科研和流行病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2 撰写科普文章。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多为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感觉枯燥,同时,如果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掌握而不对学生进行宣教能力的培养,学生就无法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宣教,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不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3]。为此,我们采取了让学生撰写“科普文章”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解科普文章的撰写方法,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作提纲式的指导,学生自己选题、自己查阅资料、自己编写,高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多口腔健康相关的知识,为今后宣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3 走出教室,进入社区。在教室模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以每年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区,与口腔专家一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刷牙指导、宣传等)及义诊活动[1]。置身现场,活学活用,学生可以看到平时在医院里比较少见的疾病,通过专家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对学过的各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知识大融合,能体会到许多书本上难以得到的启迪,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增强了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直接了解社会,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
4 结语
总之,在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新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使新一代口腔医生既掌握解决患者口腔疾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能对患者及人群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具体的干预措施[2],以期使农村牙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好改善。
参考文献
[1]卢友光,苏建新,苏柏华.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50-52 .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4
【关键词】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生产实践
当前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预防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这造成了现有的人才无法满足扩大的需求这一尴尬的局面。所以,具有良好的个人实践能力和一定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作为具有一定个人独立科研能力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与生产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很有必要,这也是他们走向社会,投入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必由之路。
1 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及现状
1.1 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社会和预防医学的共同发展使得它们对于基层疾控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严峻的行业环境,如何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卫生防疫环境的适应性,是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难题。预防医学作为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其工作内容有很强的社会性、专业性和复杂性。作为未来预防医学中间力量的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在掌握学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很强的临场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通过毕业生产实践可以很好的增长学生的工作经验,提高相应的各种综合能力。在新的要求下,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与交流能力、政策与项目执行、实施与评估的能力、文化技能、公卫基础技能和经费预算与管理的能力。为了更好的满足这一要求,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积极的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刻不容缓。
1.2 目前的毕业实习模式
1.2.1 学生在各大疾控中心或者附属医院度过实习的整个阶段,分科轮转 在每个科室通常会学习两周到四周的实践。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带队,并协助各个科室的实习教学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学校规定填写实习报告并经相关单位加盖公章,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学生逃避生产实践的现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一些的弊端,因为实习会抽调大量的教师带队,可能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大量的人员涌入医院或者是疾控中心会造成管理上的负担,影响了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展开和病患的安宁。
1.2.2 整个实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生在结合自身知识的基础上在医疗机构观摩学习。导师和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会对学生的疑问和工作中的注意环结进行讲解,以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第二个阶段是在导师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之下解决工作中较为简单的问题,也就是临床实践,这个环节在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是相关文件的撰写和审批。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通过审批才可以批准毕业并颁发相应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明。
2 当前毕业生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乏生产实践兴趣 当前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生产实践工作中,部分学生对生产实践缺乏兴趣,参与生产实践的热情不高,甚至出现在相关材料上造假来逃避生产实践的现象。这一方面与现有的生产实践模式和学生对于生产实践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另一方面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生产实践方面沟通不足造成的。
2.2 实习内容与急需掌握的知识不相符 由于受当地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实践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知识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需要。这使得很多学生对生产实践的效用产生了一定的怀疑,不利于生产实践既定目标的实现。
3 促进生产实践的方法
3.1 取得有关部门支持,建立集中稳定的实习基地 生产实践是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奏,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可以建立集中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更好的参与工作创造条件。目前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能力非常重视,这对各大高校的就业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建立集中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场所。在实习内容上,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确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生产实践,学生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当然,在具体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寻求有关部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计划能够得到确切的落实。这一措施既是高校学生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意义,有关部分应该尽量的给予支持。
3.2 转变实习模式,提高实习效果 我国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强的固定性,僵化现象严重。在生产实践上也是如此。生产实践的过程和内容常年保持不变,严重制约了生产实践工作的发展和学生对于生产实践的参与热情。被迫的接受生产实践对于学生能力提高的效果十分有限。为了顺应时代和学生的要求,现有的实习模式非常有必要进行改善和转变。在生产实践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于他们提出的各项建议在经过可行性和实效性的考虑之后,要大胆的采纳,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生产实践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发挥生产实践教学工作的作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锻炼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云鹏,申元英,张文.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26).
[2] 王丽.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疾控中心现场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0).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5
【关键词】循证医学;全科医学;教学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21-0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医学界乃至全世界。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之一David Sackett教授[1]认为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这句话定义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的结合,并指出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循证思维的主体。全科医学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与循证医学医疗决策结合患者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是必然趋势。
1 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是积累了传统医疗的成功经验,结合独特的执业范围与现代医学进行有机整合的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由于全科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全科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为复杂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传统医学教育所无法涵盖的,这就需要全科医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循证和系统分析等手段,最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Shin等将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式的EBM课程与传统医学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毕业生在掌握高血压的最新诊断、处理知识上明显优于后者的毕业生[3]。李迎春等[4]的研究也显示在全科医学案例教学中,学生更喜欢采用循证医学进行全科医学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在全科医学教育中渗透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引入循证医学促使学生不断探求新的知识,树立循证的思想。只有循证的全科医学教学才能塑造众多优秀的具有横向整合知识的社区医疗工作者。
我国全科医学起步于20世纪后期,与此同时,信息时代也带来了医学科研的迅猛发展,据统计,Medline每天有大约1500篇以上的新文献,掌握正确评价医学文献真实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中系统、全面而又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将设计科学、结果真实的文献用于医疗、科研实践中,是全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教授曾经说过:“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中,有一半在十年内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刘昌文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实施循证医学教学一文中提到,美国内科医学掌握医学知识的水平与其毕业年限呈显著负相关[5]。尤其基于全科医学基层医疗保健的特点,更注重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而这些知识最容易被忽略而疏于更新。有专家认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点应该由教授新知识转为教会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目前有最佳证据、评价并综合分析最佳证据,从而正确使用结果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正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实现高效终身学习最佳路径。
2 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循证医学教学
循证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结晶。要想在全科医学教学过程中成功实践循证医学教学: 第一,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包含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同时还必须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有一定的认识。第二,学校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为学生提供查阅研究证据的方便。除具备常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 如Med line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及提供二次研究证据的数据库或杂志如循证医学评价(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 EBMR),循证医学杂志(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等, 还需要具备一些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ScienceD irect全文数据库等。第三,采用PBL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引导式等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6]。
3 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机遇与挑战
全科医学跨越了各个临床学科并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紧密结合,又涉及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在建立医患关系,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和重点人群保健中,还涉及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人类学、替代医学等学科领域,因而作为全科医生需要拥有多学科横向整合的知识。作为一个复杂又新生的学科,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育难以学生带领完成知识整合的重任。循证医学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模式,他强调最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三者的结合,要做到这些,同样需要知识的整合与横向联系。这些背景,使全科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有机整合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学科间的有机融合仍需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循证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许多全科医学老师本身还缺乏必须的循证医学训练与实践,对循证医学模式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很多时候在授课过程中不自觉的出现偏重推理和个人经验,轻证据和客观事实,对已有证据视而不见等现象。另一方面,全科医学涵盖的范围很广,而循证医学在其各领域的发展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基层医疗版块有大量相关证据;但有关生命质量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等的证据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全科医学的需要。因此,循证的全科医学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面临巨大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家骥. 全科医学概论. 2010. 科学出版社.
[2] 齐殿君, 王爽, 何旖旎, 于晓松. 全科医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07): 784-786.
[3] Shin JH, Haynes RB, Johnston M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 CMAJ. 1993. 148(6): 969-76.
[4] 李迎春, 陶兴永, 胡传来. 循证医学在全科医学案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06): 81-82+122.
预防医学的现状与趋势范文6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课程 重要性 必要性 教学改革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与生物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营养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临床营养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开设的必要性
营养是维持正常人健康的物质基础,对病人来说,它有着更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营养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营养素代谢会发生改变。因此,病人对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与正常人也不同,需要更加重视。采用合理的膳食原则和营养治疗手段不仅可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以促进疾病治愈和健康的恢复,而且可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临床营养学这门课程,将使医学生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和膳食营养平衡的同时,树立群体的观点,掌握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掌握临床病人膳食、营养制剂、营养支持、食疗、病人营养教育和咨询、病人营养状况评价及营养素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营养学同其他领域一样,理论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其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临床营养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综合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加强医学院校临床营养学的教学,促使医学生、医务工作者掌握必要的临床营养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是我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2.我系该课程的开设和发展情况
临床营养教学工作在我国医学院临床学生培养中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不少医学院校未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虽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预防医学的必修课中设置了营养学,但是其教学内容一般只包括营养学基础和食品卫生学,对临床营养学应掌握的更为具体而广泛的内容,几乎未涉及,如医院膳食种类、配膳原则等,这种临床营养教学的滞后状况显然与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极不适应[2]。因此,学生在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甚至正式从事临床工作后,不能对病人制订较为完善的营养治疗方案,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的综合医疗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在临床医学教学内容中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临床营养教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学生和医生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临床营养的知识,许多医学院校纷纷把临床营养学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本系于1998年,进行了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学知识现况调查研究[3,4],1999年向学校提出了增设临床营养学的课程报告,并为95级第一届护理本科生于1999年开设了《护理营养学》;其他医学专业没有开设有关营养学课程,一直以《卫生学》中“食物与健康”作为一章向医学生介绍,在这一章中包含营养学基础、疾病营养及食品卫生三方面内容,而课时太少,学生感到不好学,老师感到不好教。为解决此问题,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在医学生中对《卫生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营养与疾病及病人营养的内容作为选修课来弥补课时的不足。同时,再次提出教学改革计划以增设临床营养学,并于2006年《临床营养学》作为一门选修课开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专业学员的不同要求,除介绍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外,还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确保重点突出,授之所需。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历史悠久,对该专业的医学营养学教学,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完善,逐渐将教学重点放在与临床诊断密切相关的病因探讨、预防和治疗上,教学中除尽可能地运用统编教材外,也开始自编包括上述内容的补充教材。这些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并填补了我校非预防医学医学生临床营养学知识的空白。
3.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以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为纽带,有组织地进行深入持久的课程教学改革。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否合理和先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的优劣[5]。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病人营养(病人膳食和营养制剂、营养支持、病人营养状况评价等),各系统疾病代谢特点、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等。随着临床营养学的迅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样使教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能激发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应采用讲授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适量结合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系通过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成效显著。
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课。利用计算机演示膳食分析软件模型,使学生能直接观察营养分析在人群调查、个体指导中的作用,并通过改变重要的营养素参数值来观察这些因素在膳食中的效应。还通过课堂讨论、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总之,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临床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不断探索,深化改革。另外,临床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的教学课时数不足,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增加教学课时,并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陈骁熠,凌艺辉,王晓燕等.临床营养教学改革探索[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596-1597.
[2]姚雪婷,鲁力,郭松超.我国医学生《临床营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4-35.
[3]朱明元,胡敏予,周光宇等.临床医生营养学知识的现况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