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1

【文章摘要】

以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为现实需求,进行基于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的研究,对全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准确把握咸阳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的基本状况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机整合、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路径,针对咸阳食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模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方案,为实现咸阳食品工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优化升级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 其包括农副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饮料业和烟草加工业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 ,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 ,与农业依存度最大 ,与其它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

当前,咸阳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机遇,推进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是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作为咸阳的传统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充分重视发展食品工业的战略意义,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陕西食品工业基地。

1 食品工业现状

近年来,咸阳市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又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产业。作为咸阳市传统支柱产业食品工业,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从总体上说,食品工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大成就,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11年,全市工业支柱产业共完成总产值163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食品工业实现产值236.8亿元,增速为37%,分别位居支柱产业的第三位和第二位,并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食品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产业经济的发展。

2 食品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从行业结构上看, 加工方式粗放、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特殊人群食用的食品发展不够;从产品结构看产品品种花色少、 档次低、 包装差, 产品更新换代慢, 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2 食品企业总体规模小, 生产聚集度低,产业链条短

咸阳市食品工业中中小型企业比重较大,处于食品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在总体的经济发展中,很难形成规模经济,缺乏明星企业。

2.3 食品工业技术相对薄弱,科技项目研发匮乏

咸阳市食品科技力量整体基础薄弱。从事食品工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只占咸阳市总科技人员的9%, 且都集中在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

2.4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有待完善

现有的检测人员大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较低,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偏低,部分监管机构尤其是基层的检验设备,装备落后监管技术力量薄弱。

3 促进食品工业优化升级对策建议

3.1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对全市的食品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提高品质,开发新规格新花色新包装的系列食品加工业。并且利用咸阳市果品业,畜牧业等农牧产品的优势,树立整合产业资源的新理念,推进农村土地的合法、自愿、有偿流转,逐步实现规模化、企业化种植、养殖。最后,优先发展基础原料。充分利用农、林、牧、渔业提供的原料,扩大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产品品种系统化、专用化。

3.2 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

我省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实施、西咸新区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2011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的出台,这对科技创新迎来了巨大的战略机遇,政策及区位优势日益显著,为咸阳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区域,在更高平台、更大空间聚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增创新的产业发展优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是食品工业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是其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没有科技创新资源,食品工业发展只能依靠相对充足的原料、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本的追加投入来维持低效率的产出,难以为市场提供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种类繁多的产品。

3.3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首先, 应该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意识,严格执行 《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严把产品质量关。 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卫生标准体系,选择合适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模式和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从生产、加工、贮藏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

3.4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建立产业链联盟,促进资源整合

产业链联盟的目标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创新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产业链联盟加强了企业间的信任,促进了技术和信息的交流,从而促进创新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联盟是产业协调发展的保障,产业链联盟使产业链各个环节联合起来,实现资源的相互配合、相互满足,各自的发展才有保障。

食品工业是咸阳的传统支柱产业,当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战和压力。作为咸阳市传统产业之一,发展咸阳食品工业有着其绝对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其规模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因此,咸阳食品工业今后的发展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现有资源有效整合,提升食品行业的规模经济,打造咸阳名牌企业,走一条适合咸阳自身特色的食品工业化道路,进而带动咸阳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丽.车素芳.刘海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11 期 P34-36

[2]徐飞,钮福祥,孙 健,岳瑞雪 建立地域特色产业联盟 促进徐州食品工业发展[J]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年第39 卷第6 期 P674-675

[3]肖建红,赵润华,洪名勇.西部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6 P533-536

[4] 罗强.王涛.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企业 2008.9 P48

[5]冯俊华.宋安玲.董继先.咸阳市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06年10月(中旬刊)总第482期 P222-223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2

摘 要:国家发展改革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对苏州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综述美国和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特点

>> 江苏的又一个国家战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五大愿景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实现路径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意义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与苏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面临五大难点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 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引领“第二个率先” 转作风 树新风全力助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抢抓战略机遇 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 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努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看区域协同创新和协调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做好基层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服众服务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苏南现代化形势下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农业部《关于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南京在苏南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思考 以经济国际化推进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天津葛沽现代农林科技生态园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研究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苏州市科学技术局.2012年度苏州科技总览[Z].

[8]苏州日报.苏州“瞪羚计划”:中小科企成才要跨三道坎[N].2013.

[9]郭铁成.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宏观管理[Z].科技部创新圆桌会议,2013年第一次会议发言,2013.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3

关键词:京沪两市;城市;科技创新功能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1.016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从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过渡,及智力劳动逐渐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科技研发产业(简称科业,下同)已然成为某些城市的主导产业,很多城市已完成从简单的生产、制造、管理中心到科技创新中心的转变,在区域发展中日益发挥科技创新功能作用。截至目前,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功能,全球部分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日益凸显。这些城市借助功能上的提升,不仅推动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现代城市竞争中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同时,对其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也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其所在国经济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依托。与此比较,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同样是两市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两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引领作用而言,北京与上海发展科技创新功能,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

1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演化及其判断标准

1.1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演化的研究基础

理论界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结果,强调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科技研发成为专业化部门和独立产业的必然产物,是人类进入科业化时期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如何认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与特征,还是一个新问题。

在国外,围绕城市功能演变问题,学者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很多文献指出,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主导产业不一,城市通常呈现不同的功能作用(Philippe J, Duranton G, Bade F J)[1-3]。并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及后工业化时期,对城市功能演变规律做了系统总结(见表1)。据目前研究,前工业化时期城市功能以提供居住和相关的工作为主;工业化时期,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兴起,城市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业和工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到后工业化时期,信息、咨询、金融及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城市作为服务中心发挥着管理与协调职能。按照城市功能的这种演变规律,可以理论推断科技研发服务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必将推动科技创新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功能形式,代表城市功能未来演化发展的方向。

在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对城市功能问题也给予了较多关注(顾朝林、许学强、周一星、孙志刚、毕于榜)[4-8],近几年来的研究视角也由城市的传统功能作用转向城市的科技引领职能,并有不少文章结合介绍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对我国城市的科技服务作用做了初步探讨。高汝熹[9]分析了上海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前景,指出上海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势必要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李京文[10]在《关于发展北京R&D产业的思考》一文中,以北京为个案,不仅论证了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从城市功能作用角度,证明了北京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对于带动和促进全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研究已经关注到科业化时期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并从城市功能作用角度,论述了发展科技研发产业的重要意义,但上述研究的初衷并不是从城市功能方面关注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

国内学者很少直接研究现代城市产业构成变化对城市功能进一步演化的可能作用。于涛方[11-12]等在时空两维角度,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就业结构数据,分析了北京的功能转型特征,以及北京的去工业化进程特征。杜德斌[13]、初钊鹏[14]和张战仁[15-16]基于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及研发日益朝全球化深入演变的国际潮流,进一步提出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或国际研发枢纽的时代命题,从而更加明晰了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时期,现代城市功能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演化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但这些研究仍然没有将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个独立城市功能来概括现代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内涵。本文将立足科业化时期,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与城市产业构成变化新特点,尝试从城市功能本身及城市功能载体产业角度来认识科技产业。

1.2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特征

城市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活动范畴,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作为一个特定的、独立的城市功能,它必须具有客观性,能够反映城市个性和特征,代表了城市在区域发展的分工和地位,体现一个城市的性质;其次,它是城市在一定领域范畴内所发挥作用的集合;再次,城市功能的存在以相应产业存在为前提,一个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其内部相关产业决定的,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相应产业的市场绩效行为;最后,城市功能的构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及人类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一些城市功能不断衰减,一些城市功能不断发展,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城市功能。而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兴起与发展,则可能是其载体产业—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结果。

据此本文认为,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指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功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某些城市依托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在一定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创新服务及科技引领作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几方面:第一,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结果,它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人类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只有在科技研发服务成为独立产业后,某些城市才有可能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第二,城市要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其内部必须有大量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如企业、科研机构等),从需求角度,同时需要存在接受其科技研发服务的腹地区域;第三,鉴于功能载体产业的知识生产性,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功能,其功能服务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前沿,为促使该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城市投入高度复杂的智力劳动;第四,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只属于少数全球核心城市,少数全球城市由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在城市功能演化过程中,易于最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最后,科技创新功能并不排除城市其它功能作用的发挥,相反,甚至一定时期内,科技创新功能可能仅以城市辅助功能的形式存在,其作用仅是保障城市其他功能的发挥,只是随着科业革命的进行,某些城市特别是全球核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理解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区分:第一,要把城市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教育功能、城市文化功能等相区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形成和壮大需要其他城市功能的支撑,如教育功能(提供人才)、文化功能(激发创意、创业精神),因此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的城市往往也具有教育、文化等功能,但是只有科技创新功能城市才涉及为区域直接输出科技创新服务;第二,要把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的城市提供的科技创新服务同一般城市的科技创新活动相区分。目前,在大多数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科技研发活动,但并不是任何存在科技研发活动的城市都具有科技创新功能。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城市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它是依赖专业科技研发主体及专业科技研发部门的大量存在而形成的。在组织方式和行为主体上,科技创新功能城市提供的科技研发服务,与一般城市开展的非商业化和非产业化的科技研发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1.3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活动内容及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判定标准

按其服务对象,科技创新功能与其它城市功能一样,其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城市以外服务的部分,具体表现为借助科技研发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为城市外区域输出工业设计、研究与试验发展及科学技术咨询等科业服务,这一部分的大小能决定城市能否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得以体现的基础,可称为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为城市内部其它功能发展服务的部分。由于近代城市功能综合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朗,这一部分也将是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已具备了科技创新功能,主要从城市内部科技研发产业人员、科技研发产业投资及科技研发产业产品的绝对或相对量来判定,比如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人员数或科技研发产业人员占城市总就业人员比值、城市科技研发产业投资总额或科技研发产业投资占城市总投资比值、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产值或科技研发产业产值占城市年度GDP比值等。此外,科技研发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也是考量城市是否已体现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标等。总体而言,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第一,科技研发部门成为城市的专业化部门,且科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中从事科技创新服务活动的劳动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所占比例达到5%以上。

第二、城市所生产的产品中,物质产品的占比降到10%以下,随着技术、专利、知识等为形式的科技研发产业产品不断增多,科技研发服务成为城市的主导服务类型。

第三、从市场表现看,城市输出的科技研发产业产品和服务(专利及技术服务等)市场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城市从外部市场获取了大量的经济收益和资源。同时,在城市内部,科业服务对城市自身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城市物质产品(如高科技产品等)的技术含量和价值越来越高。

第四,城市已形成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体系,除功能载体产业—科技研发产业高度发展外,金融、信息等科技创新功能子系统的发展,也呈现并驾齐驱之势,它们与产业(科业)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果导致城市整个系统的科技创新功能螺旋式上升。

2 关于北京、上海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思考

2.1 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京沪两市顺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过渡、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产物,是未来全球核心城市的发展方向。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一些核心城市已进入科业化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因此,总体而言,顺应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求,作为我国力推建成全球核心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它们未来发展不仅具有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的可行性,更具必要性。

其次是京沪两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中心城市,发展中面临土地、能源等约束和环境容量限制,相对国内其它城市更加明显。这在客观上要求北京、上海不能再着眼于一般工业中心的建设,相反,应利用它们的科技创新优势,建立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率先转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确立,将为北京与上海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向腹地区域输出科业服务,将直接增加京沪两市工程设计、研究与试验发展及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等低碳科技产业产值,提高低能耗、低污染甚至零污染产业产值在城市总产值的比重。同时,北京、上海内部消化的科业服务,也将推动两市原有产业实现升级改造,降低原有产业对土地、能源等传统资源的依赖。从而促使京沪两市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转型的时代任务。

最后是京沪两市实现率先发展与服务全国双重目标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作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中心城市,决定了北京与上海两市既要注重自身的单向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区域的联动发展,以承担服务全国的重任。“十二五”期间,从全国发展需求来看,由于各省市产业战略转型的加快,使得对北京与上海作为科技中心城市的高端科技创新功能需求也逐渐增强。北京与上海两市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在我国率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建成我国区域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能推动自身经济的率先转型发展,而且能够满足其它省市产业转型衍生的科技服务需求。相比于“当地开花,当地结果”的发展策略,这是一种“当地开花,遍地结果”的多赢战略,因此更具有全局意义。

2.2 京沪两市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基本优势

第一,全国最优秀高校及人才的集聚,是北京、上海发展科技产业、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的智力优势。北京是全国教育事业最发达地区,科技人才拥有量及培养力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则紧随其后,位居次席。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上海拥有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全国知名高校。这些知名高校可为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后续培育及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北京与上海每十万人当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各为2.9万和2.8万,这在全国31个省市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位。

第二,相当一部分国内主要研发机构设在北京、上海,赋予了北京、上海主体优势。据统计,2009年全国3682家研发机构中有487家设在京沪两市,占到全国的13.6%。并且,尽管两市在研发机构总量上相对其他省市并不占绝对优势,但两市吸纳的487家研发机构基本上都是国内的主要研发机构。因此,可以说,京沪两市已基本具备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产业主体基础,下一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这笔存量资源,比如在科技研发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研发机构法人改制,必将提高城市科技研发服务的规模和竞争力,扩大科技研发产业规模,并最终借此确立科技创新功能。

第三,科技高投入构成了北京、上海两市的资本优势。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需要资本高投入,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功能的载体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是智力与资本双密集的产业。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才有可能推动科技研发服务作为城市功能在京沪两市独立存在。京沪两市目前雄厚科技投入优势,是促进它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信息,2009年,北京与上海研发经费内部分别支出6686351万元及4233774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5.50%及2.81%。

第四,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北京、上海带来了政策优势。据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使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名列亚洲前茅并进入世界先进地区第二集团,成为亚太研发中心;北京则直接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发展研发等科技产业,提升城市的科技服务能力。

2.3 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面临的挑战

北京、上海虽然具有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优势条件,但在城市功能朝科技创新的演变上仍面临许多挑战。

第一,自主开发能力不足。要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担负起科技服务作用,北京和上海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但据调查,北京和上海在研发创新上都有弱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方式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市的科技服务能力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加以改进,将成为北京、上海创建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瓶颈。

第二,科技研发活动的主体定位尚存偏误。科技创新功能城市以科技研发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为最大特征,只有把从事科技研发服务活动的各类行为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使其参与市场运行过程,才能促进科技研发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加快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目前,尽管相当一部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在北京与上海设立,为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注入了一笔可观的存量资本,但在传统的行业管理模式下,机制僵化,政府垄断成为制约科技研发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许多具有政府背景的专业科技研发服务机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提供的科技研发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专业性科技研发服务公司则存在“小、散、弱、差”的规模特征,经济方式陈旧,技术设备落后,亟需以搞活资本经营,择优扶持一批大型科技研发企业,通过品脾创新,实现科技研发服务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加快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树立。

第三,制度及政策创新仍需加强。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科业化趋势,上海已提出构建亚太研发中心的战略目标,北京则直接明确了发展科技研发产业的前景规划,这些战略设想及前景规划的纷纷出台说明京沪两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目前为止,北京和上海两市都还没有把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加以发展的思维,更没有针对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专门规划和政策措施,导致相关制度和政策缺乏针对性。总体而言,为增强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对建设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政策支持度,亟需改变现有的制度及政策体系。

2.4 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应研究解决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选择,从目前京沪两市所面临的优势和挑战来看,京沪两市应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着力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科技创新功能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析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培育现状,进行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的基础。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其他功能的关联关系分析;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未来发展预测探讨;国际先进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比较研究等。

第二,科技创新功能在京沪两市的战略地位研究。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地位是指,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功能在城市各类功能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科技创新功能属于城市主要功能,还是辅助功能?概括而言,主要功能是指城市多种功能中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功能,辅助功能是指在城市的多种功能中,除去主要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是保证主要功能充分发挥的城市功能。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短期内科技创新功能很难成为京沪两市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功能短期内可能更多以辅助功能的形式存在(为城市其他功能提供技术与工程服务,提供方法和手段)。但科技创新功能一方面具有城市主要功能的特性(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迈进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功能又有适宜京沪两市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京沪两市在我国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自身的科技基础条件)。因此,在发展城市主要功能的同时,应特别关注科技创新功能的发展,从北京、上海两市未来发展目标看,科技创新功能应当成为主要功能。

第三,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定位的政策举措与具体发展思路研究。制度与政策措施是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保障与环境,目前京沪两市相关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亟需重点研究问题包括:科技创新功能政策目标与手段分析; 科技创新功能之依托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创新功能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调政策;科技创新功能内不同功能内容的差异促进政策。此外,在具体发展思路上,还应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功能发展的时间进程表,并分阶段研究推出差异性的政策支撑体系。

第四,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空间布局研究。城市任何功能的实现,最终还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上。现代城市依托行政与市场的力量,通过引导某项功能服务活动往同一地域空间上集聚,既在城市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各功能分区,又借助集聚经济,提高了城市功能服务效率、降低了城市功能服务成本。以城市影响最大的工业园区或高科技园区等功能分区为例,城市通过设置这两类功能分区,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分工合作的集聚生产环境,并推动城市在发挥工业功能作用时有上佳表现[17]。可以说,以往城市这种成功的功能分区思路,对于我们研究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及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合理布局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借鉴以往的做法,京沪两市可以研究设立“科业园区”,并划定一定区域,引导科技研发产业及配套服务活动集聚发展。

3 结论

发展科技创新功能既是我国城市自身功能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转型期对我国城市在区域分工中的现实诉求。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科技研发服务呈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之势,国际很多城市已完成从简单的生产、制造、管理中心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嬗变。我国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市顺应现代城市职能转变的这一国际潮流,就是要尽快发挥科技创新功能作用。这不仅利于化解我国城市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对于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衍生的科技服务需求也有重要作用。因而重新研究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明晰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特征,探讨我国城市的具体实现途径,无疑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现实议题。

本文以科技研发服务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为理论判断基点,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转型为现实需求背景,在概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在特征基础上,对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意义做了分析,并指出了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优势条件及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京沪两市应充分认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利用各自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巨大优势,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地位,并研究和制定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制度与政策,以使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独立城市功能早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Philippe J. French towns, higher ur- ban functions and strategic employment[J]. Urban Studies, 1995, 32 (2): 401-423

[2] Bade F J, Laaser C F, Kiel R S. Urban Specializ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Em-pirical Findings for Germany[J]. Working Paper-kiel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2004(1215): 0342-0787.

[3] Duranton G, 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M]. NBER Working Paper, No. 9112 2002.08.

[4] 顾朝林. 中国城市体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48-274.

[5]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8-122.

[6] 周一星,孙则昕. 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 地理研究,1997 (1):11-22.

[7] 孙志刚. 城市功能论[M].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42-45.

[8] 毕于榜. 城市功能探析[J]. 消费导刊,2010(6):227-229.

[9] 高汝熹,张国安,谢曙光. 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J]. 上海经济研究,2001(9):22-28.

[10] 李京文,黄鲁成. 关于发展北京R&D产业的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4(8):122-127.

[11] 于涛方,顾朝林,吴泓. 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J]. 城市规划学刊,2006(5):13-21.

[12] 于涛方,陈修颖,吴泓. 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J]. 城市规划学刊,2008(3):46-54.

[13] 杜德斌,周天瑜,王勇,盛垒.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世界地理研究,2007(1):1-7.

[14] 初钊鹏,王铮,李兵,杨念. 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选择及发展模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6):869-875.

[15] 张战仁,杜德斌. 研发产业与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 软科学,2009(10):91-94.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4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市场换技术;对策

作者简介:杨春柏(1975―),男,江西萍乡人,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63-03

科技全球化是指科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的成果全球共享,科技活动的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

一、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既是严峻挑战,更是难得机遇。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第一,在科技领域形成争抢人才的挑战。当今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核心是高端科技领域尖子人才的竞争。中国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抢人才的重点地区,科技精英成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争夺的主要对象。微软中国研究院曾经宣布斥资8000万美元,招纳100名顶尖华人计算机专家。英特尔、朗讯等大型跨国公司也纷纷仿效,“门”对“门”的与中科院打起了人才争夺战,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符合国际规则的人才本土化战略,利用其独特的创新文化,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形成了“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一批科技精英加盟,致使我国人才流失严重。而人才流失将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知识创新与转化方面的距离。可以说,人才流失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二,对我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形成挑战。虽然我国科技界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杂交水稻、航空航天技术、汉字识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受到世界科技界的关注,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还相对落后,科技竞争力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我国曾在较长时期内鼓励引进技术和设备,包括鼓励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无论是合资还是引进技术,都未能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让出了市场,却难以换来技术能力的提高,反而使企业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最典型的是汽车工业。目前,我国90%的轿车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车,几家全面合资引进国外汽车技术和装备的企业,至今没有培育出一款像样的自主汽车品牌。由于技术输出方和引进方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可能成为一种竞争关系,欧洲国家明文规定,出口中国的技术必须保持10年以上的差距,因此,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多年的实践也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处于技术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总是掌握着主动权。“市场换技术”是技术模仿国的一厢情愿,如果我们继续沿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进技术进步,必将难以承受大量引进技术的巨额成本。

由于科技资源主要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成为科技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许多科技领域占有优势甚至垄断地位。据《欧览》杂志2005年第9期报道:2004年,德国巴―符州机械行业委托一家研究机构在中国进行了一项调查,结论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高质量研发人员,能承担研发任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用来开发市场和扩张业务,研发水平落后欧洲一代到两代,技术开发水平薄弱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在近期内无法成为欧洲的竞争对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入有可能造成我国技术路径依赖甚至出现技术空心化的现象,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宁愿花钱雇佣外国的设计和工程咨询公司,而不愿花时间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即是明证。2003年《洛桑报告》中人口多于2000万的30个国家和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排名中,中国的研发总量支出水平仅与韩国、意大利相当,人均研发支出更是远远落后,在参评的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4位。低研发投入使我国科技产出能力有待加强。

第三,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在科技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制度会在全球普遍推行。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在技术供给方面的自然垄断地位,在技术转移方面将出现更多的限制,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引进适用技术。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公布的一则消息: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虽然我国已是贸易大国,但货物出口的55%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 9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据统计,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外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达14万件,是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的6.4倍。在光学、无线传输、信息存储、移动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外国申请专利比例高达90%以上。这种“专利圈地”现象不仅抬高了我国技术引进的成本,也极大地挤压了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空间。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而我国企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利润,却消耗了大量资源。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7个发达国家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和日本的11.5倍。可见,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研发压力,知识产权争端也更加频繁。

二、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利影响

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两面性。在认识到技术全球化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在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科技资源跨国界流动有利于缩小科学技术差距。从绝对规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支出规模,还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流动规模,其数量在近些年都有相当大数量的增加,客观上促进了科技资源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差距,并最终完成科技赶超使命。巴西、墨西哥、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赶超说明发展中国家是有可能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技术跨越的。从长远看,科技全球化为中国建立面向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研发管理的学习效应日益显著。

其次,研发活动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研发水平。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外资进入会加剧一国市场竞争,但在竞争压力下,东道国厂商会更注意新技术的研发。在此过程中,外资企业对当地职员的培训和技术外溢会提高当地的研发水平。外国企业进驻中国的过程就是中国企业研发水平提升的过程。科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研发资金和技术获取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全球化外溢效应不断显现,使我国加快了大型实验设备的建设,改善了实验手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科研水平。

第三,科技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青年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这对提高科技人员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客观上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研发储备人才。而且,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我国的设立,还促进了我国重视人才的观念以及人才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的应对之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与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许多共同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全球化的关注,不断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力的科技政策,积极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趋利避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

第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必须有针对性、有重点的与外国开展科技合作,在某些领域实现经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实了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更多的获得发达国家技术开发溢出效应,这是我国获得先进技术供应的一条捷径。

第二,实施科技人才战略。我国正面临着科技人才全球化的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实施科技人才战略。(1)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良性流动态势。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有针对性的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吸引其回国创业。(2)稳定好现有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实施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制度网络,他们资助或从事研发,将研发成果商品化,并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诚如吴敬琏先生所言:制度重于技术。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但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相对较大。加强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从头干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进科技创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进行原始创新。企业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发挥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受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够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官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四,搭建平台,为企业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营造良好环境。科技全球化有利于我国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学习研发组织管理经验。企业通过在国外研发投资,对企业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脉搏,利用国外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发出适应国内和国际需要的产品,从而对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在参与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壁垒,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搭建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这也是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珠燕.苏南地区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 陈清泰.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思考[N].科技日报,2006-01-24.

[4] 黄晓霞.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对策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4,(04).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5

关键词:协同;科技协同创新;趋势;特征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实践和研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出现系统化、区域化(区域集聚)、开放化(跨区域)、网络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尤其是面对现在和未来科技高度发达、每个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深化,以及信息沟通和合作的便捷,单一主体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这不仅是可能性,而是早已成为现实,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协同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战略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

一、科技创新趋势

从全球来看,技术发展的跨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显,创新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不断增加,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使原来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没有一个创新企业或组织能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完全优势,它们必须把识别、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及资源作为其创新的过程。这就促使科技创新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化为开放模式,而开放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创新组织间的合作越来越平常,通常会结成一种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创新的网络关系。合作性网络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而创新被认为是诸多创新主体集体作用的结果。

实践表明,由于特定区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相关技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吸引那些追求成功的企业等创新组织在区域集群中进行合作。这种区域集群合作能够导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创新组织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系统内含有创新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相互合作的网络以及其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区域创新系统也成为科技合作和竞争的主体。特别是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区域成为参与国际分工、资源配置以及竞争的重要主体和经济单元,区域创新能力、潜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二、协同学理论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aken)从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等物生命物质领域的研究出发,将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扩展到自然界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科学界。如同许多科学术语一样,“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意”。协同学主要研究一个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激励和规律[1]。协同学的目标是在千差万别的各学科领域中确定系统自组织赖以进行的自然规律[2]。

协同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序参量”、“支配”、“相变”、“自组织”等。“序参量”和“支配”是贯穿于协同学的核心概念。哈肯认为,系统中能够导向新结构的产生,反映新结果的有序程度的关键因素就是“序参量”。“序参量”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促成各子系统自行安排、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序参量”则“支配”各个子系统,而“支配”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即序参量决定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以及新的系统结构的形成。

协同学的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哈肯甚至曾经指出,协同学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自组织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进而形成新的有序。首先,系统内部诸要素或系统间的竞争是永存的,尽管依条件和阶段不同可大可小,或强或弱,但由于系统各要素间的差异是永恒的,便会存在事物内部各子系统的或事物间的竞争,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3]。从开放系统的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为系统原理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其次,在非均衡相变中,诸多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控制参量(即外因)和序参量(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产生相变的一句。只有当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自组织过程,控制参量对系统中是否能够发生相变的“控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根本没有出现相变的可能性。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相变,而相变的过程是靠由边界条件所却低估的无阻尼模的放大过程,也就是序参量支配下的自组织过程。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根据协同学理论,协同过程是在外控变量作用下,以序参量为核心,实现对其他要素的支配。序参量对外控变量的变化能够最为积极的响应,最适宜的耦合匹配,形成共振,指挥其他要素统一步调[4]。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原有的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以创新主体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要素在系统内协同合作,相互作用,通过涨落效应支配和引导系统从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之间转变,并最终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协同目标。

由于协同学主要是研究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导致系统结构有序演化的自组织问题。因此,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研究可以借鉴协同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通过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要素自组织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系统协同中的序参量支配作用、控制参量的催化作用以及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分析,来分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

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中国粮食生产虽然已经取得“八连增”的巨大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多、地少、水缺的趋势不可逆转,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近年来,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的发生又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动物源性饲料添加剂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确保产业安全迫切需要科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农业领域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的核心。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的水平,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量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要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减少国际农产品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冲击,就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生物质能源和资源环境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产业化,加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科技储备,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发展,力争占据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全面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我国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空前提高。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应措施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必须建立适合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做到有破有立,改革是手段,建立是根本,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着力提高农业知识创新、生物技术领域、机械化技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强水利、林业、气象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技术合作组织等,积极发展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多元推广模式,并给予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同等的政策支持。

总之,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农广校和科研推广单位的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

参考文献:

[1]蒋康穆,王学林.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关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

[2]刘劲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体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