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土地资源;收储管理;必要性;策略

引言

土地收储是土地收购与储备制度的简称,土地收储制度是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与地方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种土地创新制度。从上世纪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土地收储制度,土地收储工作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随着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对于土地调控、土地市场的规范、土地节约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进行土地收储的必要性

土地收储是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土地收储工作是对土地资产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我国出台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中,对土地收储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确定。比如: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实现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依法取得土地并且对收购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以及储存,以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土地资源。土地储备机构是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并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土地收储工作的土地包括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收购的土地、已经办理农用地转用并且已经经过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等,《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对于土地的收购以及储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土地收储则是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必要过程,不仅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还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前土地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收储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储备城市的国有存量土地,对旧城改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建设用地以及城市和农村的集体土地进行收购和储存。之所以对这些土地资源进行收储管理,主要是由于这些土地在开发之前的整体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一些城乡结合点,人口比较混杂,土地的归属权比较混乱,有的是农用地、有的土地是宅基地、有的土地是国有土地,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张,这些土地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这些土地的整合利用,因此必须要依法实施收储计划,并且签订相关的收储协议,对土地的属性进行确定,从而确定土地的用途,比如土地若是属于国有土地,则可以收回,若是属于集体用地,则可以进行报批转用,对于不同用途的土地,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对土地上的附着物进行补偿。

此外,土地收储工作还是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的客观需要。在进行土地收储管理时,各地政府应该要根据调控的土地市场的需要,对收储的土地的规模以及范围进行确定,从而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一些闲置的、利用效率较低的国有土地要进行优先储备,政府可以通过征用、收购、收回等方式,对一些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与集中,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的组合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防止土地收益的流失,还可以规范土地市场的发展,加强对土地的有效利用。

2 进行土地收储的策略探讨

2.1 做好土地收储的准备工作

在土地收储工作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经济纠纷。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范围比较广、跨度较大,因此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不动产以及债权债务的了解不够,当政府在进行土地收储管理时,与企业之间很容易出现经济纠纷,出现纠纷时往往会对土地的收储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到土地收储的进度,还会衍生出很多的新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纠纷的出现,在进行土地收储准备时,必须要根据《城镇土地调查规程》的具体要求对土地的权属关系进行调查,最好是委托实力较高的律师事务所对相关企业的资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调查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规模、资产负债、信用度等情况,然后要出具专业的报告,为土地收储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收储管理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收储风险。

2.2 建立现代化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土地收储工作也应该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吻合。为了实现土地收储工作的快速发展,需要对土地收储制度进行完善,实现土地收储制度的现代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土地收储制度不仅包含了各种资金的筹集、住宅问题的解决,还包括对森林、湿地等土地资源进行储备以及保护。这种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态资源相关的土地储备制度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也符合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土地收储工作进行细化,实现横向收储管理与纵向收储管理,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土地用地性质,从而实现对土地结构的有效利用。另外,在土地的收储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要改变传统的将土地用于商业储备的观念,将土地资源用于公益事业的储备,不仅可以实现社会的均衡化发展,还可以吸引投资,促进对土地资源的挖掘以及开发管理。

2.3 加强对土地收储制度的宣传力度

土地收储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土地收储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土地收储过程中涉及的利益主要是政府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因此土地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土地收储的相关制度进行宣传,使得土地所有者可以了解土地收储的相关内容、土地规划用途、赔偿制度等,从而使得土地收储过程中可以更加顺利。政府可以利用每年度的土地宣传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土地资源的宣传管理,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文艺汇演、发放传单等方式,加强土地收储管理,使得人们可以从思想上认识到土地利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土地收储管理效率。

3 结语

土地收储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的必要措施。土地收储管理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同时可以防止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土地收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相关制度的完善以及宣传,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加强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避免土地收储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同时加强土地收储管理,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杜育宏.试论如何做好土地收储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

[2]李建军.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必要性[J].西部资源,2009(24).

[3]杜广平.浅议城市土地收储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03).

[4]张卫东.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05(10).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P28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高层次安排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的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在最高层次上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其目的是分析土地利用宏观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使得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就能充分考虑有关的重要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因土地利用而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代性要求

21世纪的主旋律是经济和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也在悄然增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多由大战略决策所造成的。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事后治理环节,而是从影响环境的源头就开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规避和干预,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最高层次安排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的计划,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第一款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了法律要求。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克服项目环评的不足,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规划环评使得在决策的“上游”就能充分考虑到规划的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为减缓措施的制定留有更大余地,而不是到了“下游”的项目实施阶段或实施之后去弥补出现的问题;规划环评还能考虑到项目环评无法考虑的多个项目的累积环境影响,能对一些大型、累积的环境问题作出预测。可以说,规划环评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抽象、宏观的战略落实到了可操作的具体项目上,因此规划环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2)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和战略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 情,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时注重对土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及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问 题,我们需要对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不断收集、分析战略实施过 程中反馈的各种信息,科学的遇见和把握发展动态,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战略性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同时实施战略环评,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考察规划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使土地利用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值。

(3)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关注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综合发展,是一条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发展及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愈来愈大,亟需对土地 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的有利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规划环评通过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价各类规划对系统、宏观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规划环评是保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顺利实施的重要工具。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强劲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是解决好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关键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最大限度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生态坏境的遭大损失。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说十分必要。

2.类比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将选取区域条件相似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先对各个城市自然地理状况发展背景、发展模式等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选取社会、经济、环境等指标对各个城市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和分类,确定与类似的城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评价,分析类比城市目前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和环境问题,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减缓措施

3.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对规划提出的生态用地严格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对土地规划中湿地生态保护带海岸湿地保护带和中心城市绿化带等生态用地应严格保护,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水土保持区、土地沙化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绿化隔离带等,区域内严禁各类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

(2)建设生态廊道和工业组团绿化隔离带

首先要充分保护湿地、河流等天然生态廊道,栽植河岸植被,预防水土流失,净化水体,防止水体污染;在主要河流、道路及工业园区组团之间、组团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建设人工生态林为主的生态防护廊道,有效控制城市热岛的扩展、缓解相互污染的影响;依托陆域与海域交界地带,整合盐田、滩涂、湖泊、河口、近岸浅海等要素和不同类型的湿地,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沿海生态防护带。

(3)加强城市城镇绿化建设,提高人均绿化面积

在城市绿化时应注意发展地带性植被,多品种引进和选育适应生态 环境条件的、生长良好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相兼的外來植物,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地表植波、宿根花卉、常绿草坪。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河道水而保护,禁止继续填垫城水面。

(4)加强生物通道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在交通设施及水利设施建设过程屮,加强生物通道的建设,保障生物活动范围,保护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坏境监测体系,不定期组织环境保护人员,对有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发展趋势提供天气预报,实现对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监测保护。

3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城镇用地及工矿用地

合理布置城镇用地,控制人口规模;优化城镇用地中各类开发区的选址,严格控制开发区的规模,在满足水资源承载力和排放废水有合理的排水去向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各类用地。

(2)合理安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用地,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及处理效率

合理安排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用地,落实好城镇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集中处理率,并保证明确建设绿色生态港区的目标,合理布置生态用地,培育人工湿地斑块、天然野生湿地斑块、海洋湿地斑块,增加湿地物种多样性,借助湿地改善水网水质。

(3)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土地利用布局应须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禁开采地下水资源,其水源主要靠引江水、雨水、再生水和海水;土地利用布局必须考虑限制开采地下水,积极开辟多水源,保证基本农灌溉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生产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等。在维持当前的用地布局的前提下,须充分考虑未来布置的具体产业类型应为轻污染型工业,以减缓对海洋水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有机蔬菜;生产;病虫草害;防治;对策

1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必要性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石油产品的广泛利用使得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环境污染的程度日益加重。在蔬菜生产中污染也日益加重,据调查,长江流域城市郊区种菜,一般每667m2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大棚、温室内蔬菜生产用药量更多;陕西市郊区每0.067hm2在9kg以上,其中黄瓜占60%。此外化肥、垃圾、污泥、污水,大型畜禽加工厂排出的废水,均含有污染物,过量集中施入农田,也会使有毒物质积累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导致人畜致病。特别是硝酸盐污染,饮用水中硝酸盐(NO3)含量最大允许量为90mg/L,超过该标准将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联合国饮用水中硝酸盐最大允许量限定为50mg/L。为保证蔬菜产品的安全,发展有机蔬菜是中国蔬菜生产的必由之路。

2有机蔬菜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防治管理策略

2.1施肥技术

有机蔬菜生产中只允许采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一般采用自制的腐熟有机肥或采用通过认证、允许有机蔬菜生产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厂家生产的纯有机肥料。在使用自己沤制或堆制的有机肥料时,必须充分腐熟。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证有足够养分供给,否则,有机蔬菜会出现缺肥症状,生长迟缓,影响产量。针对有机肥料前期有效养分释放缓慢的缺点,可以利用允许使用的某些微生物,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和养分积累,促使有机蔬菜对养分的有效利用。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般1hm2绿肥的产量为30000kg,按含氮0.3%~0.4%计,固定的氮素为6~8kg。常种的绿肥有:紫云英、苕子、苜蓿、蒿枝、兰花籽、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个绿肥品种。

2.2茬口安排

有机蔬菜种植的茬口要和市场紧密结合,首选市场需要量大,销售容易,效益好的蔬菜种类,合理轮作。蔬菜田多年连作会产生连作障碍,重茬连作往往会造成病虫害的严重流行,加剧病虫害发生。合理轮作是利用寄主和外寄主植物的交替,切断专性寄主性病虫的食物链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防治病虫。有机蔬菜生产中可进行水旱轮作,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的小气候规律,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在茬口安排上不重茬。品种安排要做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计划做到既有长年计划,又有分月、分批计划,并且将计划落到实处。合理轮作和土地的轮作休闲可以使土地肥力和土壤环境逐渐改善。有条件休闲的地块,种玉米、蚕豆等绿肥,粉碎后翻入土中,可以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残留。

2.3覆盖除草法

为防止杂草生长,可以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覆盖材料,也可以用粗有机材料覆盖,用覆盖方法防治杂草,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用树叶、稻草、稻壳、花生壳、棉籽壳、木屑、蔗渣、泥炭、纸屑、布屑等材料覆盖地面都有防治杂草的效果。这些材料在田间腐烂后又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

2.4矿物质和植物药剂防治

使用硫磺、石灰、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可应用浓度1%的鲜牛奶悬浊液防治黄瓜白粉病,硫磺消毒土壤等措施来防治病害。波尔多液广谱无机杀菌剂,组成为1:1:200硫酸铜:生石灰:水,连续喷2~3次,即可控制真菌性病害。苏打水:用浓度为0.25%的苏打溶液加0.5%乳化植物油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辣椒汁:浓度为0.5%的辣椒汁可预防病毒病,但不起治疗作用。增产菌:用于防治软腐病。高锰酸钾:用100倍液土壤消毒。弱毒疫苗N14:用于防治烟草花叶病毒。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4

一、撰写格式

1、引言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目标和基本功能,用户单位名称,新项目开发单位,该项目与其他项目或机构的关系和联系,在可行性报告中使用的专门述语及其定义,该报告中所引用的文件和技术资料;

2、可行性分析的准备

对可行性分析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可行性所具备的条件和限制,进行可行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

3、对项目的分析

企业要实现的目标与完成的任务,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可供利用的资源及制约条件,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

4、新项目方案

新项目的目标及要实现的功能,新项目的组成结构,新项目的实施计划、安排,包括各阶段对人力、资金、设备的需求,新项目实现后对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影响等;

5、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组织管理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行性;

6、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根据以上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应该得出一个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二、报告具体的基本格式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包括首页、标题、前言、正文、结论、附件等几部分。

首页:主要注明项目名称,项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名称,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负责人,经济负责人、参加研究人员名单及报告完成日期等;

标题:一般直接注明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如《XX集团申报煤化工项目可行性报告》;

前言:一般简要介绍项目研究的背景,项目实施的相关因素和主要目的和意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范围等内容、有些可行性报告还需要列出研究报告的相关摘要;

正文:该部分是报告的主体,要求列举事实,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作出客观、全面而准确的预测、不同类型的可行性报告在该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结论: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作出科学评价,并与相关方案进行优劣比较,最终获得明确的行动主张、有时还就原方案提出一些更新、更全面的建议;

附件:为了结论的需要,在可行性报告正文结束后补充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试(实)验数据、计算浮标、图片表格、参考文献等。[3]

三、撰写提纲

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技术状况、现有产业规模;项目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外同类项目的比较;

2、项目承担单位在实施本项目的优势;

3、项目成熟程度;

4、市场需求情况和风险分析;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项目融资估算;

7、资金筹措方案;

8、投资使用计划。

因此,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时须仔细谨慎,既要注意与后面内容相照应,又要对总论内容客观准确、重点突出。

四、准备资料

1、项目初步设想方案:总投资、产品及介绍、产量、预计销售价格、直接成本及清单(含主要材料规格、来源及价格)。

2、技术及来源、设计专利标准、工艺描述、工艺流程图,对生产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请说明(比如防尘、减震、有辐射、需要降噪、有污染等)。

3、项目厂区情况:厂区位置、建筑平米、厂区平面布置图、购置价格、当地土地价格。

4、企业近三年设计报告(包含财务指标、账款应收预付等周转次数、在产品、产成品、原材料、动力、现金等的周转次数)。

5、项目拟新增的人数规模,拟设置的部门和工资水平,估计项目工资总额(含福利费)。

6、提供公司近三年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扣除工资后的大致数值及占收入的比例。

7、公司享受的增值税、所得税税率,其他补贴及优惠事项。

8、项目产品价格及原料价格按照不含税价格测算,如果均能明确含税价格请逐项列明各种原料的进项税率和各类产品的销项税率。

9、项目设备选型表(设备名称及型号、来源、价格、进口的要注明,备案项目耗电指标等可不做单独测算,工艺环节中需要外部协助的请标明)。

10、其他资料及信息根据可研研究工作需要随时沟通。

五、报告模版

【目录】

第一章XX募投项目总览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三、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四、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五、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

六、总投资及来源

七、经济及社会效益

八、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XX募投项目背景及投资必要性

一、XX项目建设背景

二、XX行业项目建设必要性

三、XX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三章XX募投项目建设单位概述

一、XX募投项目企业概况

二、XX募投项目企业经营业绩

三、XX募投项目企业机构职责

四、XX募投项目企业管理层介绍

第四章XX募投项目行业与产品分析

一、XX行业经济运行

二、XX市场容量

三、竞争格局

四、XX行业成熟度

五、XX行业周期

六、XX行业与市场发展预测

第五章XX募投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一、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二、XX产品产量及销售量

三、XX产品价格

四、市场推销战略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六章XX募投项目生产技术工艺

一、生产技术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设备选型

第七章XX募投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土建工程

二、厂房及配套设施设计原则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项目实施各阶段

五、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八章XX募投项目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企业工作制度

三、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九章XX募投项目节能与合理利用方案

一、设计依据

二、项目能耗

三、总平面规划节能措施

四、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五、空调专业节能措施

六、电专业节能措施

七、水暖专业节能措施

八、工艺节能措施

九、节能制度

第十章XX募投项目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XX募投项目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职业安全卫生配套设施)

三、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

四、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十二章XX募投项目发展目标

一、XX募投项目企业发展战略

二、拟定上述战略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三、实施上述战略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四、发展战略与募投项目关系

第十三章XX募投项目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以及使用计划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一)固定资产总额

(二)流动资金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四章XX募投项目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一)生产总成本

(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XX募投项目风险分析及规避措施

一、募投建设项目风险

二、募投建设项目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六章XX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地铁 地下空间 商业 立体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让深圳可供建设的土地所剩无几,制约了深圳的城市发展,“向地下要空间”成为破题关键。深圳地铁运营线路285公里,2020年建设里程将达430公里,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将为城市提供土地存量、大量释放城市空间提供良机。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深圳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已走在国内城市前列,覆盖率超过60%的车站便民商铺、分布于核心商圈的十数条地下商业街以及地下停车场等空间配套,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地铁的服务功能,突显地铁的便捷、高效优势。未来,依托地铁建设,以再造一座“地下城市”为目标,突破平面、零星的地下空间开发,往纵深、立体延伸,提升对城市升级改造和发展的参与度,是大力提升城市容量、构建立体商业格局的有效路径。

1 深圳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立体开发的必要性

1.1城市用地集约化的迫切需求

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深圳的国土面积1995平方公里,相当于1/8北京,1/3上海,1/4广州,目前开发面积已经占可开发面积的90%,即使通过填海造地和城市旧改,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土地资源枯竭问题,而经济高速发展使城市依然保持着人口高流入率,土地、空间难以为继问题更加凸显,“向地下要空间,向地下要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仅在地铁内配置规模偏小、功能较单一的零星商业和线性商业街已不能发挥地下空间的真正作用。采用竖向发展模式,以地铁站点为基础延伸建设各类地下城市综合体,以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支撑地上巨大的发展容量,是容纳城市功能的迫切需求。

1.2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手段

城市更新改造成为深圳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2016年全市更新计划项目541项,用地面积约44.66平方公里,未来五年城市更新用地规模达30平方公里,新增约26万套商品住房,配建13万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这无异于聚集数百万的天然人流,为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提供雄厚的基础,而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将大大有利于提升更新的品质,将脏乱差片区变身为功能强大的“高大上”社区。

1.3新型生活方式的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热闹的城市生活,同时倾向于绿色出行方式,逐渐形成了地铁生活圈,东京、中国香港、伦敦等城市均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人们大量活动在地下空间里进行,传统的地下空间开发偏于封闭,通风、采光不足,限制了地下商业和设施的档次,难以引进高品质的品牌,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迫切需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地下空间设计。采取立体的设计建设,可打破地下空间的压抑和幽暗,突破人们空间范围的心理认知,不断提升体验品质,确保地下商业空间的良性经营和发展。

2 立体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地铁建设工期紧迫

比起其他基础建设,地铁地下空间建设的可逆转性极差,需要有前瞻性思维。深圳是最早意识到地下空间开发重要性的国内城市之一,但迫于工程技术、工期压力、周边地块状况和投资巨大等困难,偏重于地铁、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在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上多局限于地铁红线范围,华强北、连城新天地等是为数不多的发挥城市整合功能的项目,还需要从“地下造城”的高度定位地下空间,做好立体格局规划,预留足够的扩容空间和互联互通功能。

2.2政策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趋复杂和综合,需要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管理体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系统性缺乏问题。深圳较早出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但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方面还在推进中,竖向的开发模式、运营管理、功能配置、上下衔接等综合性、系统性和控制性规划尚缺乏;规划、建设、开发利用、权属登记、工程质量和安全使用等关键性问题有待解决;地铁空间开发一旦缺乏明确的统筹建设单位,容易导致出现功能割裂、重复建设、孤立开发等问题,地上地下空间协调性不足,连通性较差,形成安全隐患,不利于地下空间的规范化、规模化、立体化的高水平开发。

2.3地下及地面情况复杂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南段,淤泥沉积,水动力条件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管线分布错综复杂,加剧了沿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和多变性。规划部门通过实施规划许可管理,对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情况较为了解,但对早期建设的地下空间情况掌握不足。同时,急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高楼林立,开发地下空间要么在建筑群密集的区域寻找犄角地块,要么在待开发的区域,均与地下空间需要天然人流的属性相悖,影响各方的开发积极性。

3 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立体开发的路径3.1从政策层面对地下空间进行前瞻性、C合性的规划,为地下空间向纵深发展做足预留

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趋复杂和综合,其前期规划处于开发价值链的最前端,因此,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有机配合,才能发挥提高利用效率、实现综合效益的作用。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为各地开展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了应对深圳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可加快出台相关法规,以立法方式明确地铁地下空间的开发标准、管理机制、经营模式、产权等,协调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进地铁地下空间开发,降低操作风险。在新线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需求,尽可能地规划和提供地下商业空间,以便于地铁公司在规划阶段就能进行介入,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同时,将“车站物业区工程预留标准”等规范纳入地铁工可研报告中,按照标准配置地下空间,与地铁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统一管理。

3.2抓住城市更新的大好机遇,高标准规划地下立体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可持续经营依赖于地面地段和人气,城市更新地区必将是数百万人的紧密聚集区,具备地下空间最需要的天然客流,也符合提升更新片区质量的需求。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规划有必要与地铁线路、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相匹配,以地铁车站为枢纽,进行高强度的立体开发,集合多元化功能,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建设布局、平面位置、竖向控制,形成地上地下互动的深层大型城市综合体,引入地下商业、停车场和图书馆、生活广场、娱乐中心等功能,让片区居民享受更多的配套空间,改善城市更新项目容积率过高、配套不足、空间压抑等问题。借鉴洛克菲洛中心、巴黎中心广场、新加坡City Link Mall地下街、日本大阪地下商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轨道交通引导新城新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建立以地铁站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3.3合作开发,强强联合,发挥功能最大化

地铁地下空间承担了相当部分的社会市政功能,其投资巨大,仅凭地铁本身的商业经营效益,难以支撑遍地开花的地下空间开发和经营,因此,地铁企业有必要探索与沿线周边实力强的发展商合作开发。一方面尽可能扩大地下空间开发范围,将站点附近的建筑设施、犄角地块等各自独立的项目都纳入地铁空间开发、连通范围,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另一方面,解决地下空间综合体的建设资金问题,分担投资风险。

3.4地下空间开发尽可能贯穿多站,与周边建筑物、交通等无缝接驳

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地下空间格局,就是要发挥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形成动态立体关系,实现人流引导、休闲娱乐、商业集聚等功能。香港通过长廊等形式最大程度地将地铁站和周边片区建筑群、道路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在室内完成一整天的活动。深圳地铁商业街“连城新天地”采用一线三站、数十个出入口的设计,巧妙地与建筑、公共设施、铁路系统进行接驳,成为国内地下商业街的成功案例。在空间设计上,营造与地面同样的舒适体验,创造更宽敞、明亮的空间,尽可能引入下沉广场、中庭、天井等设计,利用地面开口部分以及科技成果,实现自然通风采光,改善空气质量、光照环境和背景噪音,并增强空间布置上的灵活性,营造与地面体验一致的自然舒适。比如日本投入巨资,引入先进技术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华强北地下空间项目结合地面改造工程带动了华强北城市空间的升。

4 结束语

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铁越来越意识到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意义,在四期工程中新增地下商业空间超过40万m2,将遍布城市各级商圈,形成资讯、金融、商业、文化、艺术等全方位业态服务。面对超大体量的地下空间,需要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更专业、细致的策划,使地下空间保持活力和吸引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服务功能,与地面空间一起打造出繁荣城市的立体地图。

参考文献:

[1] 顾新,赵鹏林,李凡.深圳市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化利用[J].北京规划建设,2004(1):33- 39.

[2] 史亮.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J].基层建设,2016(29).

[3] 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项目研究报告[R ].2014.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范文6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抑制一些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精神,按照《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17号,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的要求,部对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对省级批准(核准、备案)项目有关情况的说明、占用基本农田的论证、执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耕地占补平衡,以及城市批次用地审查中需把握的问题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并就有关问题征求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意见,已报请国务院同意。按照经国务院同意的意见,各地已向国务院报批的建设用地项目需要补做有关工作,补报有关材料。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关于省级批准(核准、备案)项目需作出说明问题

在已向国务院报批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中,凡属省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需由省发展改革委就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情况作出说明,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报我部,我部将分批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符合性审查。说明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关于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说明依据的文件、条款和主要表述,以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是否符合国家规划布局:说明依据的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已经批准的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关于是否符合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规定,说明项目所依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的文件名称、文号、条款和主要表述,以及省级项目审批机关批准、核准和备案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占用基本农田的论证问题

在已向国务院报批的单独选址项目用地中,凡属省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建设的能源、交通、水利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需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对占用和补划基本农田方案进行论证,形成正式的论证意见报部,作为用地报批的必备要件。论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和选址依据的相关规划;占用基本农田的必要性、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理由;确需占用的如何通过调整选址、选线或通过工程措施减少占用的数量和比例,包括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准备采取的措施;补划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耕地等级等。

对已向国务院报批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在论证时还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重点流域治理、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规划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影响进行评估。

对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预审阶段已经组织对占用和补划基本农田方案进行过论证,正式申报用地时选址、选线、用地面积、地类等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可不再重新论证,发生变化的要重新组织论证,对有关情况要进行说明。对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用地,部将组织专家进一步论证。

三、关于执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问题

在已向国务院报批的建设用地中,没有上报有关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征地报批前程序说明材料的,要由有关县级人民政府对征地告知、确认、听证的程序、时间、地点、内容、农民意见、对农民意见的处理情况等进行说明,补报说明材料。对被征地农民自愿放弃听证的,要补报村组的回执;对已经进行过听证的,要补报听证笔录、对听证中农民所提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对出现当地农民针对征地补偿等问题进行的,应要求当地政府严格依法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部。

四、关于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问题

按照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先补后占”的原则,已向国务院报批的建设用地项目,挂钩的补充耕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要在20**年底前完成验收;实行边占边补的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型水利水电设施、交通项目,挂钩的补充耕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要在20**年底前完成。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要调整已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期,并补报经调整的补充耕地方案或说明材料。

五、关于城市批次用地需补报的有关材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