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年龄6个月~2岁。其中男67例,女53例。腹泻次数每日均在5次以上。粪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伴发热85例,呕吐91例,合并轻度脱水86例,中度脱水34例。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3个/HP,无脓细胞及红细胞。血细胞分析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

1.2治疗及结果:予以调节饮食,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预防和纠正脱水,静滴病毒唑抗病毒,有合并症者对症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

2 护理体会

2.1消毒隔离:婴幼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经粪一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传播,因此要将腹泻患儿和非腹泻患儿分开,做好床边隔离。医护人员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30min,用具、便盆分类集中消毒,污物放人污物桶内统一处理。小儿用的奶瓶和餐具要彻底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

2.2病情观察

2.2.1大便观察: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并详细记录。对腹泻突然停止的患儿应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部包块、阵发性哭闹等表现,如有要考虑是否并发肠套叠,要及时向医生汇报。

2.2.2呕吐的观察:注意呕吐的时间、次数及呕吐物的颜色、气味。秋季腹泻呕吐常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多于1~2d内自然停止。如持续时间较长或病程中出现呕吐,应注意寻找原因。呕吐物如为咖啡色,则可能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如为粪便样液体应考虑并发肠梗阻或肠套叠。

2.2.3观察有无腹胀、腹胀程度以及腹胀伴随的症状与体征。单纯的腹胀可能是因为肠道内食物发酵积气,也可能因为缺钾所致。

2.2.4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2.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和限制饮食以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消化功能。以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的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h,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

2.4臀部皮肤护理:由于患儿大便次数多,易引起臀部发红、皮炎,所以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女孩应自前向后冲洗),用软布吸干水分,再扑上一些滑石粉,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产生红臀。尿布宜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棉制品。局部皮肤如有发红、皮疹、破损或糜烂,可涂凡士林软膏或鱼肝油。

2.5 口腔护理:秋季腹泻患儿常有程度不等的脱水,常有口渴感,因此,要多喂白开水或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如发现鹅口疮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并局部涂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

2.6 静脉补液的护理:禁食和中重度脱水的患儿要给予静脉补液,补液时要密切观察液体的输入是否顺利,有无输液反应,严格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惊补钙”的原则,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吐泻、尿量、四肢末梢循环等情况,以及有无气促和水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以防因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引起水中毒、肺水肿、心衰等。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2

就近年来我国儿童龋病及其预防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我国儿童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1995年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6.55%,城市75.69%,农村78.28%;乳牙龋均4.48,城市4.32,农村4.80乳牙龋患严重,一些地区恒牙龋上升。儿童龋病的现状是患龋率高,患龋年龄小,就诊率低,发病率上升

2.致龋细菌和因素

2.1致龋相关细菌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粘性放线菌、乳杆菌与龋病有关,是重要的致龋菌它们通过对牙面的粘附,形成牙菌斑,然后利用糖产酸,导致牙齿脱矿,产生龋病变链菌的致龋能力主要是发酵蔗糖和耐酸,龋病的发生状况及进展与菌斑中变链菌的量成正相关关系远缘链球菌主要导致牙光滑面龋的发生乳杆菌极为耐酸,缺乏在牙菌斑中附着和聚集的能力,但龋损一旦形成,乳杆菌就会对龋病发展起作甩龋病的发生过程取决于牙釉2.2致龋相关因素

2.2.1出生状况邹静等认为新生儿出生状况对其乳牙患龋有明显影响,早产儿到学龄前其患龋情况较足月产新生儿到学龄前的患龋情况严重这是由于早产儿出现较严重的低钙血症,乳牙釉质矿化程度降低,对龋的敏感性增加

2.2.2喂养方式婴幼儿龋病(ECC)发生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主要特点是侵害上颌前牙,然后累及乳磨牙。研究证实ECC与喂养方式有一定关系,其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不适当的喂养方式造成的引起龋损的优势病原菌是变链菌、远缘链球菌、乳杆菌

2.2.3饮食习惯粘性固体含糖食物具有明显的致龋性已有定论而饮料对牙齿的危害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饮料对牙釉质具有脱矿作用,脱矿作用的强弱与饮料的种类有关,果汁类最强,钙奶最弱。饮用的饮料越多,频率越高,饮用速度越慢,牙酸蚀越重

2.2.4固定矫治固定矫治过程是诱发正畸儿童龋病的一个因素。华咏梅等以龋病活跃性的检测察,证实戴用固定矫正器的儿童龋病活跃性度数增加,龋病敏感度增强

2.2.5其它家长的文化程度和素质以及专业人员的宣教力度,都与儿童患龋率有关。儿童牙齿龋坏与家庭相关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

3.龋病的预防

3.1窝沟封闭目前普遍应用于乳磨禾年轻恒牙的耠面,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及抑制初期鍋?封闭剂防齿禹的关键是提高涂膜保留率。临床观察显示,封闭剂年时的完全保留率为43.82%~49.49%,封闭剂的防龋效果逐年提高。封闭剂类型基本上不影响封闭效果

3.2氟化物

3.2.1含氟牙膏含氟牙膏可以增强完整釉质的抗酸溶钙能力。用含氟牙膏刷牙后,升高了牙菌斑及唾液中氟浓度,可有效地抑制菌斑细菌的糖酵解过程,降低细菌产酸量,从而起到防龋作甩但在牙齿形成和矿化期间摄入过多氟化物可能导致氟牙症为减少幼儿牙膏的误咽量,家长应对孩子的刷牙进行监督指导,牙膏的用量约为豌豆大小的一半3建议学龄前幼儿使用低氟浓度牙膏[9]

3.2.2含氟涂料是一种新型的防龋材料,通常含有0.1%~5%的氟化钠,用于预防儿童龋病如邻面龋窝沟点隙龋猖獗性奶瓶龋?正畸患者托槽周围及带环下所发生的龋坏等。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所需剂量小,安全但在对婴幼儿使用时仍须小心。

3.2.3氟化泡沫含有较高浓度的氟和较低的PH值,与牙齿作用后,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提高釉质表面和釉质内的氟含量,从而增强牙齿的抗龋力。氟化泡沫使用时用量较小,因此较凝胶更为安全,注意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防止误吞。

3.2.4氟钼酸铵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促进龋损再矿化修复,抑制胶原酶等方面的抗龋作甩有较强的防龋抑龋作用。不引起牙髓刺激症状,不使牙变色,并且不引起局部和全身过敏反应及皮肤粘膜损伤。

3.2.5氟化牛奶饮用氟奶是一种全身用氟的方法,儿童通过饮用氟奶可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饮用氟奶后氟的生物利用率是足够高的。但氟奶中氟的最佳剂量值还有待确定

3.3茶茶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及鞣酸是天然防龋物质,能抑制致龋菌的生长、产酸及其在牙

从而减少龋病的发生。茶饮料的防龋效果是安全而肯定的

3.4中草药从一些中草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对致龋菌有较强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如黄连大黄、虎杖、五倍子根朴、金银花、红花蜂胶、罗汉果有较好的抗致龋菌作用,五倍子、甘草、植物红花等能抑制菌斑的形成

3.5菌斑控制化学制剂主要有表面活性剂、酚类化合物、重金属盐类、酶、氧化剂?卤族元素等,通过干扰菌斑的形成和杀菌起到防龋作甩3.6其它磷酸多肽?美兰分别通过加强牙齿再矿化过程抑制变链菌产酸而起到预防龋病的作用。

4.结语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3

关键词:甲硝唑;小儿口腔炎;治疗;临床效果

婴幼儿由于身体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各种炎症的影响,其中小儿口腔炎就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起因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给患儿的饮食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有可能引发贫血、肺炎、营养不良等疾病,因此在患儿出现口腔炎的早期,要及时就诊。我院通过甲硝唑药物治疗小儿口腔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口腔炎患儿为临床对象,患者的年龄在0~4岁,平均年龄为(2.2±0.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口腔小溃疡、疱疹、流涎、口腔恶臭、局部疼痛明显等临床表现,同时出现呕吐现象的患儿有3例,咳嗽的患儿有2例;然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0例,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治疗方法,具体为能量补充,注射或者口服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天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清洁护理,出现溃疡的部位要使用盐水进行清洗,以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甲硝唑药物,注射的剂量为15mg/d,连续注射3~7d。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在48h内临床症状正常,疼痛的感觉消失,能够顺利进食,口腔黏膜溃疡部位愈合,淋巴结缩小;有效:患儿在72h内临床症状好转,发热的现象消退,口疮消失,淋巴结缩小,进食良好;无效:患儿72h之后仍然发热,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变化,淋巴结没有缩小,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和记录的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本院主要采用(x±s)表示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以%表示相关计数资料,并且对两者分别以t及χ2进行检验,选择P

2 结果

2.1临床治疗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中的患儿,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的患儿,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P

2.2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中的患儿的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及溃疡消退时间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P

3 讨论

口腔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般婴幼儿的口腔黏膜较嫩、血管丰富、口腔内的分泌物较少、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这就为病原微生物的发生制造了便利,当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低下、口腔卫生较差、或者口腔内微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时,就极易引发厌氧菌等多种致病菌感染,导致口腔炎症的发生,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流口水,口腔内局部出现溃疡、疱疹、口腔恶臭、局部疼痛等症状。

甲硝唑最初是一种抗滴虫类的药物,后来发现该药对阿米巴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抗厌氧菌的作用。对其敏感的细菌有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革兰氏阳性厌氧芽杆菌以及所有的厌氧球菌。该药物大多使用在滴虫性阴道炎、阿米巴病等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后的腹盆腔感染,我院认为该药物对口腔炎疾病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引起口腔炎的病菌也多为厌氧菌,使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甲硝唑与其他抗生素共同使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这50例患儿中,有48例的治疗效果是有效的,同时,患儿的退热时间和溃疡消退时间等都要明显的短于常规的患儿,因此,可以证明甲硝唑对口腔炎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而且明显优于常规的疗法,能够及时的恢复患儿的口腔环境,帮助患儿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小儿口腔炎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文晓荣,张建芳.维生素E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小儿口腔疾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7):1179-1182.

[2]零绍华,梁燕.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口腔炎5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1-19.

[3]谢薇,蓝晓明,林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炎3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08):79-82.

[4]石海燕.羧甲淀粉钠应用于小儿口腔炎患者7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9):19-82.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4

通讯作者:黄苹英

【摘要】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疗效。方法 45例手足口病口腔疱疹蒙脱石散治疗,并用36例作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45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6例,总有效率为83.3%。结论 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有一点疗效,可缩短病程,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蒙脱石散; 手足口病口腔疱疹; 辅助治疗

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潜伏期一般3~7 d,夏秋两季易流行,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 今年在我县流行,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使用蒙脱石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8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6例,女19例,治疗方案参照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1];对照组36例,男22例,女14例,按照一般治疗原则进行诊治。两组发病年龄均为1~6岁。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除常规给予利巴韦林(100 mg/支,批号:101N03,生产厂家: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15 mg/kg,加用蒙脱石散(规格300 mg/袋,批号v0172,生产厂家:博富-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口腔溃疡患儿以蒙脱石散用温开水搅成糊状,4次/d,分别于早、午、晚饭后及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2],可明显缩短小儿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两组均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疱疹于3 d内全部消退,流涎减少,反应好,体温正常,进食好,反应好为显效;疱疹3~5 d后渐消失,流涎减少,反应好,体温正常,进食好,为有效;5 d后疱疹不消失流涎减少不明显,反应差,病情无好转为无效[3]。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组45例,治愈2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6例,治愈14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P

3 讨论

今年手足口病主要流行的病毒类型主要是两大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柯萨奇病毒,第二型是肠道病毒的71型,简称为EV71。本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潜伏期一般3~7 d,尤于6岁内多发为主,成人也可发病,夏秋两季易流行。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疱液、咽部分泌物及痰液中均可分离出病毒。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类似“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主要症状为疼痛性口腔炎,即在口腔上腭、峡部、唇内缘及舌部发生病毒性水痘。患儿由于口腔溃疡明显,出现哭闹、流延症状重大小不一,可破溃形成溃疡面,周围红晕明显,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 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有合并症的患者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弛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蒙脱石是八面体白色,有时为浅灰、粉红、浅绿色鳞片状,甚柔软,有滑感。加水膨胀,体积能增加几倍,并变成糊状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及阳离子交换性能。药理毒理: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能促进上皮组织恢复和再生,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其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连同所固定攻击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改变大便颜色,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并连同致病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蒙脱石散涂口腔保护黏膜,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促进愈合,缩短病程,同时阻断消化道内的毒素重吸收,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

参 考 文 献

[1] 薛风举.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75-379.

[2] 法国OVP维德出版社.维德临床用药年鉴.第3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647.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5

有统计显示,青少年牙齿错颌畸形发生率很高,其中约60%-70%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口腔功能因素及不良习惯都是引发青少年错颌畸形的重要因素。张口呼吸、吞咽异常等功能因素,以及吮指、咬唇、偏侧咀嚼、含奶嘴睡觉等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关系往往不被家长们所了解和关注,结果引发的不仅是孩子颜面容貌的改变,还有龋齿、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等口颌系统异常等问题。

儿童错颌畸形,俗称地包天、暴牙、牙齿不齐等,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绝大多数牙合畸形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所致的发育畸形。女性约在怀孕5周后,幼儿胚胎颌骨开始发育、牙板开始发生,直到恒牙萌出、牙根发育完成,即15岁左右,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这个期间,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咬合发育,造成牙齿排列问题,影响美观,引发口腔疾病。

很多家长对错颌畸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影响外观,孩子会不好看,其实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具体来说,错颌畸形、排列拥挤不齐的牙齿,不容易清洁,孩子刷牙时不容易彻底刷干净,食物残渣日积月累堆积在口腔中,因而易引发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炎。而严重的会上下牙齿咬合不协调,牙齿不能正常地切割和研磨食物,食物物理性消化不充分,从而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还有,一些牙齿错位和咬合关系的紊乱,可能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影响下颌的功能运动。此外,错牙合畸形还可影响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

青少年时期错颌畸形的原因很多,但口腔不良习惯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不过门诊发现,在后天因素中,大约有5%-10%属于不良习惯。

小儿口腔不良习惯以及功能异常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吮指、吐舌、咬唇、口呼吸、夜磨牙、偏侧咀嚼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若一直持续得不到纠正,便会引起口腔肌肉和牙合发生变化。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不良习惯,应及早就医,在医生的协助下判断原因,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使患儿尽早放弃不良习惯。若在6岁以后仍不能克服,则应采取相应的矫治器,帮助患儿纠正不良习惯。

还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时期吃奶中的不良习惯,也会引起错合畸形,例如长时间喂养、宝宝长时间含着奶瓶(如含着奶瓶睡觉)。由此可见,喂养姿势以及喂养时间、喂养工具的选择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错合畸形的发生,建议家长在喂养时多多观察和留意,并尽量能做到母乳喂养。

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排列不整齐、龅牙、“地包天”等,什么时候矫正最合适呢?这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青少年错颌矫治时机,有几个关键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点是3岁半左右,这时可以纠正治疗乳牙的反合(地包天)和咬指、吮颊、开口呼吸等口腔不良习惯;

第二个时间点是6岁左右,这时可以做咬合诱导、继续口腔不良习惯矫正、开始早期颌骨功能矫治;

第三个时间点是9岁左右,这时可继续颌骨的功能矫形治疗、牙列导萌和治疗牙发育不良等。孩子恒牙萌出完成大约在11-12岁左右,此阶段之后的一两年正是孩子的发育高峰期,也是孩子做错合畸形的综合性矫治的最佳时期。男孩在12-14岁,女孩在11-13岁。

当然,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又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估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拍手腕X线片、颈椎片、连续测量身高、了解女性的月经初潮、留心儿童的鞋袜衣帽等。在这个时期进行矫治,疗程短,效果好。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但孩子仍处于青少年期,虽然难度略有增加,矫治效果也比较好。如等到了18岁以后,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矫治起来就不如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那么容易。

错合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病因较复杂,一般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造成。据调查统计,错合畸形中的60-70%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错合畸形中的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幼儿身心健康,加强营养并重视口腔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等,早期治疗龋齿、防止乳牙早失。

第二,纠正婴幼儿不良习惯。首先是去除不良习惯的病因,对发生不久、持续时间不长的不良习惯,经过父母引导提醒和耐心说服,是不难改正的。必要时使用各种不良习惯破除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范文6

【关键词】 乳牙;龋病;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资料显示,儿童乳牙患龋率高、发病早,多数集中在3~6岁。石四箴等报告,上海市1991年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是:3岁59.53%,4岁77.25%,5岁83.39%,6岁88.7%。冯军等1994年报告,西安市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97.2%,受检者的龋均数位2.65~5.87[1]。根据1995至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是76.55%,龋均为4.48;北京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56%,龋均为4.18。

乳牙龋病高发病率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积极预防儿童牙病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爱牙意识,做好预防保健,降低患龋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乳牙易患龋的原因

由于儿童乳牙的生理结构特点和饮食结构特点,以及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等原因,儿童乳牙较恒牙更易患龋。(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一旦发生龋病则迅速达深龋。(2)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邻牙之间为面接触,牙列中的生理间隙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为不洁区。(3)小儿的饮食细软,对牙齿的粘着性强,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可使牙釉质脱钙,产生龋病。(4)口腔卫生差,不良生活习惯,喜食零食,含着奶瓶或含糖饮料睡觉,没有刷牙的习惯。

2 乳牙龋病的危害

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的影响。一是影响咀嚼功能。龋坏早期牙齿酸痛,儿童不敢咀嚼,影响进食;龋坏后期会导致牙体缺损或缺失,不能咀嚼,会直接影响儿童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身体的发育。二是影响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乳牙早失或者不敢咀嚼,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或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乳牙早失会致咬合关系紊乱,从而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影响面容。三是影响恒牙的健康。如果乳牙龋缺损或龋早失,就会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牙列不齐又会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差,使口腔卫生恶化。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四是由龋病转成的口腔病灶牙与机体的其他感染有关,影响全身的健康。五是影响儿童学习发音。六是龋蚀的牙齿也影响美观,还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对身心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虽然乳牙终将被恒牙替换,但是不能忽视乳牙龋病。

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3.1 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1)宣传乳牙龋病的病因及其危害,提高家长的爱牙意识。(2)指导家长对幼儿的口腔正确护理,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3)宣传窝沟封闭技术,纠正不良习惯等。

3.2 口腔健康教育的对象 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准妈妈及其他愿意学习口腔保健者。

4 开展口腔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习惯是根基,从小做起 2岁以前,婴幼儿自己不能清洁口腔,要求家长在每次饮食之后用棉签蘸清水,最好是淡盐水,给小儿轻轻擦洗牙面、牙龈和口腔各部位软组织。3岁以后,要教会儿童自己刷牙。4岁以后,可以开始用含氟牙膏。让幼儿从小养成爱牙护齿的良好习惯。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儿童建立良好口腔习惯的重要指导者和督促者,家长本身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儿童效仿的榜样[2]。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辅导;家长以身示范,让每位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爱牙护齿的方法。做好幼儿龋齿预防工作,对幼儿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4.2 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参与,共同预防龋齿的发生。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乳牙反正是要被替换掉的,有龋齿也无所谓,对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淡漠,不重视对乳牙的保护。幼儿园通过指导和干预,提高家长对幼儿龋齿危害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家长保护幼儿口腔健康的意识,以达到家园同步,共同对幼儿采取各种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4.3 定期检查、防治结合。定期请口腔科医师到幼儿园检查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或者家长定期带儿童到医院检查或做窝沟封闭,及早发现或预防龋齿。

4.4 结合全国爱牙日,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爱牙护齿月。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页、宣传图片、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手册等,开展爱牙护齿的系列活动,提出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爱牙护齿目标。每年的爱牙日,邀请牙防医生到幼儿园为全体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爱牙护齿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爱牙健齿资料,共同了解和掌握龋齿对幼儿的危害,以及刷牙小常识,正确选购牙刷、牙膏。掌握刷牙的基本要领、牙刷正确握法及刷牙的正确方法,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使家长意识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4.5 营养膳食、科学安排。龋齿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密切相关[3]。因此,在安排幼儿饮食的时候,严格控制食糖用量,注重甜咸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荤素搭配;在菜肴的安排上,尽量让幼儿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新鲜水果、粗粮,如玉米、高粱、小米、荞麦、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让幼儿有规律地咀嚼硬度适当、弹性纤维素的食物。这样既可以除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软垢,还可以防止幼儿牙齿生长排列不整齐,有利于牙齿和牙龈组织的健康。

5 小 结

乳牙龋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家长应加强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使儿童逐步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养成口腔保健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使儿童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