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1

一、“人本观”与当代教育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自尊和价值,将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置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其中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自我实现”“需要层次理论”“人格理论”和罗杰斯的尊重、真诚、悦纳的“完人”教育观,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尊重。这种平衡的教育观念更具有现代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所以教学应当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体现的教学理念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个个体的潜质得到张扬。前不久在我国的教育类图书中曾经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这一理论的延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教授内容,更应当体现“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产生自主学习行为和能力,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终身成长。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与环境的高度和谐,因此当代的教育观念是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当然,通过教学和教学辅助行为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中大量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新的科技环境相融合,让新技术服务于现代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本观”

1 人本主义课程观

2004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阐释把英语教学定位为人文教育课程,从而使大学英语教育的品质得到了提升,因此这种观点受到大学英语教学界的普遍认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使人们认识到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情感得到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在课堂的教学中主动获取知识。不过当代的教育观对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这一思想又进行了发展,因为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角色,不但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当得到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情感体验同样需要得到理解和可。大学英语教育绝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同样能够在这种语言的学习中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外面的世界、理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思维与思想开放的过程,大学英语教育应当让学生受益终生。

2 人本主义教师观

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和学生一样,同样是主体,任何强调单方面主体性的论调都是片面的。教师也是人,因此“以人为本”理所当然应当尊重教师的情感和人格,尊重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英语教师不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更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是中西文化传播的桥梁。

3 人本主义学生观

罗杰斯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能发生在学习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够主动参与的情况下。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绝不是单纯学习语言,英语课程是一门人文学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要能听、敢说、能读、会写,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同时从自己的兴趣人手,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是对汉语阅读的补充,在大学阶段其他的课程早已不存在朗朗书声,而外语的学习需要学生们在整个大学期间把朗读、阅读理解训练进行到底。学生们学习过程中会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不是英语学习,也许许多学生终生都不会阅读这么多来自于西方国家原汁原味的诗歌、散文、小说和说明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这种综合技能训练和知识积累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人本观”

1 如何在教材编写中体现人本主义课程观

目前在市场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语教材有:《21世纪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英语》(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版)《大学英语》(全新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版)《当代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的一个共性就是由专家和一线大学英语教师联合编写,在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编写框架,充分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满足教学需求,力争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材广泛,内容循序渐进,注重趣味性,充分体现西方文化特点。

从上面的归纳总结中可以看出,一套成功的大学英语教材,必然体现“以人为本”的编写思想,考虑读者需求,考虑使用者兴趣,综合培养学习者技能,通过教材内容丰富学习者的文化知识。上述教材中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具备所有的“以人为本”的编写特色,但是每套教材都会在某一方面具有特色。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许多专业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法律专业可能需要法律英语教程,医学专业可能需要医学英语教程。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教学需求,在许多大学还需要编写更有针对性的面向小众读者的英语教材。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不但要充分吸收我国已有大学优秀英语教材的编写优点,更应当具有专业特色,从而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2 如何在教材编写中体现人本主义教师观

“教师和教材是合作关系,只有当合作者了解彼此的优缺点并能互补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得到最佳发挥。”会成功的大学英语教材,一定为教师的教学留下充分的自我发挥空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最能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教师除了要尊重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最有资格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和知识再创造的人。

为了满足普遍性的教学需求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配备教学电子课件、课堂使用的教学PPT、考试题库等网络教学资源,有的教材还有网上教学辅导,从而丰富了教师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辅助内容。

总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大学英语教材应当首先做到以教师

为本,赋予教材灵活性和开放性,给教师选择、生成和发展的空间。

3 如何在教材编写中体现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一套优秀的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时刻应当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的教材要满足学生几个层次的需求:

第一,从听、说、读、写几个角度全面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语言,培养立体化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第二,教会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没有止境,学生脱离老师和学校后,仍然需要坚持英语的学习,因此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第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关注英语教材的内容需求,选择内容健康、明快、具有积极意义的英语文章,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心境,着眼于培养学习主体者――大学生们的整体人格发展。

第四,注重学生的成长需求,英语文章的选材应当为学生的未来服务,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更应当帮助学生从单纯的语言认知走向对英语文本审美价值的重视,对学生们产生人文关怀。

4 对教材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估

教材编写完成后应当进行教学评估。一些教材是正式出版后才在推广使用中接受大学英语教学界的评估,如果本着对教师和学生负责的态度,教材编写完成正式出版之前,同样需要进行教学评估。国外比较流行的教材评估体系包括Breen和Candlin的教材评估指南、Cunningsworth的评估体系等。尽管不同评估体系强调的基本原则有一些差异,但是它们都强调了几个重要的评估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材评估思想。

满足学习者需求原则。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材才是好教材,这样就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放在了首位。

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原则。各个评估体系都强调教材应该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习者在使用不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话题。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2

关键词:旅游景区;隐;标识系统;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92-01

旅游景区的服务主要分为两种:显与隐。其中,显是指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景区经营行为,如咨询服务等;而隐是指游客没有太明显感受的后台活动,如产品优缺点介绍等。

一、标识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

(一)标识系统的构成要素。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种,即制图学要素与旅游学要素。其中,制图学要素是指标识系统中的注记符号、色彩符号等要素。而注记要素又可以分为文字与数字这两种注记,文字注记一般以中文、英文等文字为主,数字注记则是以阿拉伯数字为主;色彩注记一般则是以黄色为主,因为黄色的辨识度比较高,能够增强旅游者的辨识能力。旅游学要素大致包含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与旅游交通等三个要素。其中,旅游资源要素又可以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旅游商品等很多类型。这一要素往往是被印刻在标识牌较为突出的位置。旅游服务要素主要是指能够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设施,比如购物商场、售票处等。旅游交通要素的作用则是为了给游客制定旅游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包括交通线、游览线等。

(二)标识系统的作用分析。旅游景区标识系统作为构成景区服务设施的主要部分之一,其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使游客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调动游客的好奇心理,从而使游客去游览景区,这也能使游客更好地理解旅游景区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色。

二、标识系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要求设计者要对旅游景区的特色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所以在设计标识系统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体现得较多,但是没有体现出太多的特色内容,以致景区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标识系统的设计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对人本主义关怀的表现也不是太高;第三,标识系统的设计一般是以说明性内容为主,导致标识系统缺乏教育功能;第四,对标识系统的设计只注重其功能,却缺少了对其艺术特色的体现;第五,设计标识系统的形式较为单调,没有太多的样式,而且设计过程中没有太多现代科技的应用。

三、旅游景区依据隐进行标识系统设计的要求

(一)原则要求。标识系统的设计要与自然景观结合。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不仅要对人本主义关怀进行充分体现,还要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和互动。标识系统的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主要是服务于游客,标识系统所表现的信息必须要简洁明确。因为清晰、明确的标识信息能够帮助每位旅游者准确的找到自己要去的景点,也能够很好的避免走错路线现象的再次出现。而且,具有趣味性的标识系统不仅可以让旅游者自觉遵守景区的规定,也可以为旅游者的游玩过程带来很多的乐趣。

(二)程序要求。标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具有较高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所以,在设计之前,设计者对旅游景区必须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遵守相应的程序要求。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标识系统的设计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景区调查,标识系统的设计不仅是对景区图片与优美语句的应用,还要应用一些相应的视觉符号,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景区的营销形象,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第二,设计草图,标识系统草图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对文字、符号、图片、形式和色彩的应用进行调整,以便使标识系统设计达到最好效果;第三,征求意见,这个步骤是为了对标识系统的大小比例、色彩比例、图片完整性与线条粗细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调整,以便使标识系统取得更好地视觉效果;第四,设计定稿,在确定了标识系统的样式、尺寸、文字、符号和数据等内容,并结合景区特色对其进行完善以后,设计者就需要制作出正式图样,然后再次对其进行细节推敲和审查,以便使其应用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质量能够充分的展现出这个地方经济、文化与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而且,标识系统的设计是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需要很多部门和专业人才的共同合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标识系统、景点景观等内容的设计者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需要有一定的沟通和合作,以便其设计出的标识系统能够真正增强旅游景区的隐,从而使旅游景区的发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闵祖华.浅谈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J].广告大观,2011.

[2]庞丽,谢宝元.基于隐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

[3]方磊,唐德彪.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初探―以五溪文化广场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8).

作者简介: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3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所言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学习基于“人多智广”这一哲学思想,它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认知论。

1.合作是人的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安全,需要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与人交往,需要得到尊重,就像我们需要氧气、水分和食物一样,在群体中与人交往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归属感,而且给我们安全感,这也体现人的乐群性。

2.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多伊奇认为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地位低的学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获得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小组的“领导阶层”,从而更感到自豪和更有信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时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实际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并不单独使用。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它的使用通常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因此我认为必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

1.学生的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推理,而归纳推理建立在学生对大量个别材料的感知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实验,课堂时间不够,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2.学生的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安排给学生解决的许多数学问题中,往往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独立探索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依靠老师的讲解,即使学生当时明白了这个题怎么解,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会有思维障碍,而且记忆不会深刻,这就是学生常反映的听得懂但不会做。这时采用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的全过程,这样既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的解题策略不统一或有争议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因为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从而出现争执。这时不妨采用合作学习,让他们将所有研究成果都整理出来,对这些成果展开讨论、点评,让每个学生都从中比较每个解题策略的优缺点。当然确实存在最优化解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谁的解题策略好与差,关键它代表着一种理解,而且不是唯一标准的理解,对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4.学生的思考仅依靠个人不全面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深刻性等特点,加之学生个人在认识、理解上的局限性,使学生很难仅靠个人的独立思考做出全面解答。这时可以使用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认识中受到启发,从而使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方法

课堂合作学习鼓励同伴以相互交流,彼此接纳,取长补短的方式学习,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协调努力,共同进步。因此小组的编排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的一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小组的编排应当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组内异质指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应该各具特色,以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所谓组间同质指每个小组有应该具有相同水平,形成小组竞争。因此保证组间同质的前提下主要做的就是组内异质,它可以使小组活动中能够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重考虑。

1.学生的成就。即保证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好、中、差的学生。学困生能够得到其他同学更多的帮助,可以在学优生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得到表现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还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而学优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提升他的认知和推理水平,能力得到增强,这种分组方式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分别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严谨细心,有的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强,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性别。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4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基础;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67-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17

1 .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指出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将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21世纪教育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并以此作为各高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在关于“教学模式”方面指出:(1)“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2)同时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呼唤下,《课程要求》鼓励建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全新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中国学生在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中,主要依靠老师的帮忙、牵引,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不会自己主动采取行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转变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本文将结合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及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 . 自主学习的概念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是教育学领域对于教与学的新认识,反映了教育正朝个性化、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方向发展。Henri Holec最先于1981年把这个概念引入到外语教学中,他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的学习愿意负责的一种能力。从学习者角度看,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Holec, 1981)。而以Dickinson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则把自主性看作是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Dickinson, 199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走进新课程》中谈到“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布鲁纳和奥苏伯尔(D.P. Ausubel)也曾说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知识的内化,教师的鼓励、引导、帮助与参与。

3 . 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且指出学习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主张把个人的思想、意愿与情感放在所有人的发展的中心地位(Williams & Burden, 1997)。学习者是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个人发展和独立学习的潜能。因此,教育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本,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该理论也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教师最合适的身份是作为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应尽量少地进行干预。目前,这种把教师作为帮助者的观点已成为教学和学习中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中心。

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理论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就学生而言的元认知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认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参与,这就离不开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Williams和Burden在吸取了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理论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也重视教师、任务、环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但强调学习者的内因作用,而且强调教师、任务和环境等因素的外部影响。

4 . 关于自主学习的实施

4 . 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积极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实践、体验、交流互动的能力,增强外语的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及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能力。学习策略是灵活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学习策略是可以学习、教授的。因此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学习策略和技巧的使用进行交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广泛而丰富的英语资源,去下载一些新颖、富有时代感的原汁原味的英语资料,如原版电影、电子有声杂志、英文歌曲等,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4 . 2 重视个体的差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学习效率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学生必须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量身定做学习进度,实时进行自我评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增强英语学习的效率,提升自己学习的信心,发现自己的潜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规律、鼓励学生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4 . 3 资源的利用

学生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因特网、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上BBS讨论、网上集中答疑、报纸杂志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不仅得到老师的帮助,还可以从同伴、同学之间获取帮助。教师应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比如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分享资源。

4 . 4 学习氛围的建立

通过英语校园广播、英语演讲、专题讲座、英语诗歌朗诵、英文歌曲大赛、英语戏剧、英语晚会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一个现代的、开放的、自由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内驱力,唤起学生新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此外,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和集体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喜欢学习,学习自主性就会增强。

4 . 5 自主学习的任务

在学期初,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学生个性化的电子档案。要求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独立制订并实施学习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安排学生阅读、查阅相关资料。积极鼓励学习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在一个小组讨论或者组成学习伙伴,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4 . 6 评估学习进程和结果

自主学习不是自学也不是自由学习,我们可以利用网上学习监控软件,确保对每个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实时有效地监控,此外,教师可以不定期地抽查布置的学习任务,或者通过其他学生侧面了解情况,同时也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估,训练学生写学习日志,用反思的方法记录自己经历的学习活动的感受。教师可以定期将统计的学习情况,每个月公布一次,对于学习结果不满意的进行交流指导,对于学习结果较好的同学设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5 . 教师角色的定位

5 . 1 激趣、创境的引导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读写部分谈论Winston Churchill的“never surrender attitude”时,可以联系在第二册第一单元学过的“Winston Churchill―His Other Life”,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

5 . 2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而且是一种团队活动。应该提倡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从讲台上走下讲台,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教师应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听说部分谈论“Wining and Dining”,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准备一些刀叉、菜单、酒、饮料、食物等道具,在教室模拟餐馆用餐的情景,把课文里学到的订餐、点菜、付账单等知识灵活运用起来,这样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

5 . 3 批判性思维的鼓励者

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提供多种观点,鼓励创造性的思维。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发现答案,而且必须认识到可能有多种答案。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读写部分谈论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时候,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询问学生:Do you agree with Dr. A. A. Bridger’s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word for crisis? 通过提问,可以启发学生们得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客观地对待作者观点的必要性。

5 . 4 知识内化的促进者

知识内化就是把外部知识经过学生的认知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也就是使新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即实现知识结构向认识结构的转化。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经历感性到理性,结合未知及已知,把“知”贯彻到“行”,使外在的知识内化。

参考文献

Dickinson, L. Aspects of Autonomous Learning[J]. ELT Journal, 1993(47).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大都建立起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西方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得以被引入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来,其中,人本理念就是当前企业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

人本理念其实就是指在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管理理念是和过去的物本管理理念相区别的,具体是指人本理念不再把物质资料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取而代之的则是在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把其看作是关乎企业生存的核心要素,把企业员工看作是企业的主体,看作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人本理念把对每个人的尊重作为管理的最高宗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信、尊重和支持,强调通过对企业员工施以人文关怀进而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不重视人本理念的表现

由于管理在当前对于企业的发展已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企业都在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想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在管理中深入扎实的贯彻人本理念,将人本理念贯穿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没有重视人本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尚没有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企业内部存在有一定的等级观念,领导层权力意识较浓,不能做到充分尊重每个员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和谐友好的氛围,员工之间协作意识不强;对80后、90后员工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贯彻人本理念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将人本理念作为现代企业文化的精髓。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它指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规范着企业员工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表现。因此,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把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所以,电力企业应该把人本理念引入到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来,并将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而予以高度重视并长期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中形成以人为本的浓厚氛围,人本理念才能深入到所有的管理者和员工心中。

二、要充分重视人才,努力培养人才。

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拥有各个类型各个专业的大量优秀人才,只有企业拥有了大量的人才,才能不断在产品研发、制度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方面推陈创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所以,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懂得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慧眼识人、不断发现人才,不使人才被埋没,并做到唯才是举,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多留心、多观察,充分了解每个员工的优点和专长,对于员工要敢于启用,在具体的工作中继续发掘其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下功夫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企业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将那些年龄小、干劲足、勤奋好学的员工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在外出学习、接受再教育和培训方面提供便利;同时要求有经验的老员工和新员工“一对一、结对子”,做好“传帮带”工作,以使新员工尽快成才;最后还需要通过将员工安排到企业中重要的岗位去历练他们以促使其更快成长。

三、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和谐关系,充分发挥团体优势。

一个企业要想不断地做大做强,单单依靠管理者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智慧或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共同奋斗才能不断战胜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难,最终使企业获得成功。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尤其如此。电力企业规模大,员工多,只有全体员工心往一起使、劲往一起聚,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推动企业不断前行。所以,应积极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和谐的内部关系,鼓励员工彼此间相互协作、互相尊重、互相协调、团结一致,共同奋进,同时企业应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将自己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做到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庭,而自己则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既建立起和企业的强烈归属感,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热忱。如企业管理者不仅在员工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上给予解决,而且在员工结婚、生子、过生日或孩童入学时也表现出更多的关怀,就会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劳动关系,还存在着情感关系,从而使他们在内心中真正和企业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这样员工必然在内心中建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坚定信念,时时处处以企业利益为重,对企业无比忠诚,并且彼此间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共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善用精神激励,重视人文关怀。

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还有强烈的精神需求。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当其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则其自身的工作热情是很难被完全发挥出来的。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不但要在平时给予员工必要的物质激励,更要求他们关注员工的情感层面,多和员工沟通、交流思想,多对员工进行表扬和赞美,即使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也切忌冷嘲热讽、恶语相加,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如沐春风,势必使他们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向员工灌输企业主人翁理念。当前我国的大型电力企业控股权仍属于国家,所以,应让员工认识到自己都是企业的主人,虽然彼此间工作有不同,但彼此间却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在性质上都属于为国家工作,所以彼此间应相互尊重。这样就会让广大员工在心中切实建立起被尊重的情感认同,根据马斯洛的层析需求理论,被尊重的情感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此,当广大员工感到了作为企业主人翁的被尊重后,就会极大地调动自身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以激励员工的上进心。任何的精神激励,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励员工的上进心,所以都是要以竞争机制为依据。适度的竞争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风险意识,使每个员工思想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据有关心理学专家测试,人在一定的紧张情绪下,大脑处于快速的活跃状态,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会大大提高。因此,适时地引入竞争机制,保持员工一定的紧张情绪,也是一种较好的精神激励方式。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多种措施对员工予以精神激励:可以是工作上对员工进步的肯定、表扬和赞美;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关心、慰问和探访。可以是当众的公开表扬等正向激励,也可以是员工工作出现失误时的单独谈心、及时提醒等反向激励。总之,管理者要根据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员工予以激励。

五、加强对80后、90后新进员工的管理。

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用人机制的改革,大量的80后、90后员工纷纷进入电力企业,并且有的已经逐步成为了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用好他们、管好他们,就成为了电力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80后、90后员工优缺点分析。80后和90后这两代人都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与之前的几代人相比,他们成长的环境一般没有那么艰苦,大都有着衣食无忧的童年和青年时光,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思想都可能在他们身上留下一定的烙印,因而,他们思维一般比较敏捷,知识面比较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但与前辈相比,他们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如吃苦精神普遍不足、个性一般较为鲜明但纪律观念普遍淡薄、个体意识强烈但集体意识较弱等。

第二,80后、90后员工的管理措施。针对80后、90后员工身上所体现出的明显的优缺点,对他们的管理一定要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扬长避短,从为他们设置人生职业规划入手,以满足他们不断进取的愿望,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忱。其次,企业内部应具备包容的健康发展氛围,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次,应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从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甚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是他们树立起奉献精神、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企业应注重从他们中间建立起良性的竞争机制,通过奖励和晋升的方法为其树立一个个的典范,从而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他们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中。

人本主义的优缺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分析

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起源与20世纪60年代,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发现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形式,二是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三是集体共同研究的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及其目的、时间以及其它资源来选择。

1.1 集体研究

集体研究主要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研究。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能集思广义,时间与空间集中。缺点来自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表现对其它同学造成的消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第一,表现突出的学生的敏锐反应,会给其它同学造成压力,降低研究的热情和思考的积极性。第二,反应敏捷的学生的意见会干扰或引导其它同学的思路,破坏他们思维的自由。第三,集体研究参与者众多,教师难以照顾和监控每一个学生。第四,这种形式调控难度较大。集体研究的形式,比较适合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是课题难度较小,开放性强。第二,课题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较多的启发引导。第三,在开始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时,为了介绍、示范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也适合运用集体研究的形式。

1.2 小组合作研究

小组合作研究形式是指把学生分成研究小组(或者叫项目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小组一般由三到五人组成,人数要根据具体课题的需要来确定。研究小组通常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研究小组(项目小组)主要根据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组建,对于不同的研究课题,小组成员不必相同。

小组合作研究形式的优点主要有:第一,较集体研究有更高的参与度与满意度。第二,减弱了尖子学生对其它学生思路的干扰和引导。第三,机动灵活、适应强。第四,有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形式的缺点主要有:第一,也可能会出现“中心化”和“学生权威”阻碍每个小组成员的自由思考。第二,也可能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适宜面广,各小组的研究课题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较大的课题,也可以是较小的课题。这种形式是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

1.3 个体独立研究

个体独立研究的形式就是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研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优点:第一,学生参与度最高。第二,研究的自由度高,思路不受干扰。这种形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缺点:第一,不利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宏观监控和指导的难度大。第三,学生水平不一,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比较理想的收获。第四,靠个人的智慧,研究的困难较大,会影响对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个体独立研究形式适宜于在集体研究中,对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角度或子问题。

2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本人、研究小组和指导教师,如果研究课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或者专业性,则还需要领导或专家参与评价。个人自评主要评价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的完成情况,获得的知识、策略、技能与感受;小组自评的内容主要是课题的研究程度,课题的意义,研究结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研究策略的应用,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研究的心得。小组互评的内容主要是在交流之后,发表对别的小组的研究成果的看法,以及研究过程的纪律、组织等方面的看法。教师的评价涉及的内容最多,既要包括个体的突出表现,又要进行课题组的研究过程比较,还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领导和专家的评价,则主要是评价课题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领导和专家的评价,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研究的热情。

2.2 评价目标的发展性与鼓励性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成长应与他自己相比较,看他是否比以前更有进步。研究性学习也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在评价时要以个人的发展性评价为主,不管进行地是独立研究还是合作研究,都要对个体的特殊贡献和收获给予评价,包括个人研究成果对小组的贡献,个人研究成果对个人的价值,获得了哪些体验取得了哪些进步等。评价要强调从研究中“获得了什么”,而不是“做出了什么”。让个体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帮助不自信的人树立信心,让自信的人更自信。

2.3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因而其评价内容也应很广泛很全面,知识的获得或应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研究的效率、研究的组织、分工与合作、情感体验、研究结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交流的质量等,都应成为评价的内容。相比而言,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更强调研究的结果,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强调过程,当然,只是有所侧重,而不能偏袒某一方面。

3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的一个作用是提供学习的物理条件,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营造一种氛围,在学生心中激发出一种有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情绪。

教师应注意营造课堂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创设物理环境方面,教师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配合研究的需要,把桌椅摆放成研究讨论的形式;对黑板以及墙壁做些布置;在教室模拟或重演研究课题的背景;利用多媒体播放诸如课题的背景、科研工作者埋头研究之类的录相。研究性学习的进行需要一种平等、积极、合作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民主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又为研究性学习准备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良好心理环境的形成:首先,教师自己要轻松,要能看到工作的乐趣,喜欢所做的事情;其次,教师要强调积极的方面,不苛求完美;第三,对学生所做的限制前后一致,强调纪律但不使学生意志消沉,鼓励学生冒险;第四,教师要有幽默感;第五,尽可能私下里处理违纪问题,能谅解学生的过错,不因学生的过去而对他有成见;第六,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坏学生或笨学生;第七,对所做的事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永不放弃;第八,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坦白自己不会的地方,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