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为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出台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为高等院校培育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标杆,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众多工科专业中,化工专业涵盖过程工业的各个部门,对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十分迫切。化工工艺设计课便是培养化工专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不可多得的课程,在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化改革中越发展现出其在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1化工工艺设计课简介

化工工艺设计课(以下简称“工艺设计课”)目前在国内大多数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院校都有开设,一般安排在本科四年级,是在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综合运用专业基础课、制图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一次训练,更能够迫使学生从做题的情境切换到工程实际的情境,因而能加快学生的思维向工程思维转变,能切实提高学生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与本专业的理论课相比,工艺设计课在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工艺设计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门课的优势还远未被充分发掘,应有的教学效果还远未达到。

2工艺设计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纵观国内开展工艺设计课的高等院校,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2.1设计要求和难度一降再降

工艺设计课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很大程度上源于设计要求和难度的一降再降。一方面,信息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本科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得不分心考研、考证、实习、联系出国、进实验室、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难以专注于专业课程学习本身。因此,学生们能真正投入到工艺设计课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例如,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参加考研,考研之后紧接着就是毕业设计,使得学生很难充分重视工艺设计这门课。另一方面,化工设计工作量巨大,真正的设计从来都是团队共同作业才能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为防止学生抄袭而催生的“一人一题”的强制要求,也使得教师很难提出由多人共同完成一个设计任务的设想,因而也不得不降低对个人的要求和难度。

2.2设计题目缺乏精心设计

设计题目的合适与否对教学效果影响甚大,但从目前情况看,不少设计题目缺乏精心设计,衍生出如下几类问题。(1)与《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等经典先修课程脱节严重。近年来,有一部分带设计课的指导教师认为,设计应该做真题,不应该做所谓的“假题”,甚至于设计题目就是指导教师团队正在做的工程项目。这就使得设计题目中所涉及的核心反应和分离单元经常不是经典的反应器和单元操作(如吸收、精馏),有时会大量涉及气体吸附、膜分离、结晶、离子交换等非传统的化工的单元操作,有时甚至还因为新技术保护的原因无法获得设计所必需的数据。此外,即便有些题目来源于经典的传统化工工艺,但如完全忠实于实际项目,没有必要的简化处理,也必会造成工艺系统过于庞大、题目过于复杂,使学生感到一下子难以承受,不利于短学时性质的工艺设计教学。(2)“一人一题”设计的考虑不够周全。“一人一题”的初衷是限制学生抄袭。然而,很多设计题目,设计变量很少,甚至只有生产强度一个变量,使得学生的设计题目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无法杜绝学生抄袭。只要有个别学生做出来,其他学生只需简单地线性变换,仍可效仿,无需经过足够的个人思考。(3)未充分体现“整体设计”,仅是单元操作的简单组合。工艺设计课的工艺计算过程,应充分体现过程、工艺的整体设计。然而,目前的许多设计题目,其设计条件没有涉及单元之间的耦合,使得学生无需深刻认识过程和全流程,便可迅速进入到各个单元操作的计算阶段,其教学效果约等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缺失了对学生大局观的培养。

2.3缺乏高效的“过程管理”

目前很多院校完全采用“结果管理”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问题。所谓完全采用“结果管理”,即设计开始阶段做一次较为充分的宣讲,对设计过程不甚关心,完全以最终的报告和图纸定成绩。有些教师迫于科研压力,不愿在设计课上投入时间精力实施过程管理,甚至以“设计课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完成”为理由,过度精简了设计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当然,也有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过程管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效率不高,其重要原因就是容许学生自由发挥的地方过多,学生的设计计算结果五花八门,教师很难对学生的阶段性进展做出高效反馈,甚至会打击青年教师的信心。诚然,设计没有标准答案,充分开放的设计题目更有利于启发学生,但这更多是针对设计大赛或是毕业设计。对于学时有限的工艺设计课教学,笔者不敢苟同。

2.4指导教师与真实设计资料的接触非常有限

近年来入职的青年教师,受到目前高等院校大环境影响,学术型的居多,大多没有经历过多少设计实践,自身工程设计底子薄。即使是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也有很多没接触过真正的、有代表性的设计资料。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只是收藏了一些早期的纸质版的图纸供学生学习,能反映当今化工厂、化工车间设计成果的图纸(特别是CAD电子版的图纸)还非常有限。学生们从未见过规范的设计文件和图纸,他们上交的报告和图纸都与行业规范相差甚远。

2.5先修课程缺乏对工艺设计课的铺垫

工艺设计课是一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充分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会激发学生内心中的成就感,更加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看,学生学过的先修专业课程,对工艺设计课的铺垫不够,常常与设计题目脱节严重,这会使得“大学上的课没用”的思潮抬头,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大减。例如,《化工工艺学》和《化工设计》这两门课是工艺设计课的直接先修课,但这些课程间的沟通合作还远远不够,从而不能将工艺设计题目中涉及的工艺流程在这些先修课上有所伏笔,提高了学生们面对工艺设计题目时要迈过的门槛。又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环节,也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重要桥梁,但也很少跟工艺设计课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5]。我们常常不能将工艺设计题目中涉及的过程、车间和设备在实习阶段就让学生有所了解,这就使得工艺设计只能停留在课堂教学而没有实习支撑。

3改进工艺设计课的若干措施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在学生阶段的一些设计经历,尝试总结了一些可能对解决上述问题有所改善的措施,分五点陈述如下。

3.1精心安排设计时间

(1)尽早动员,尽早布置题目。《化工工艺设计》的全员动员应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学即进行,最好能和另一门设计类实践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全员动员合并进行。这样做好处有二:①学生通过一次集合就知晓大四的设计开课整体情况,便于其合理安排时间;②这样安排可以使得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结束后顺理成章地布置《化工工艺设计》的题目,给学生更多的准备时间应对难度更大的《化工工艺设计》。

(2)尽量避开考研冲刺期。可考虑将官方的开课时间定在春季学期,实际教学则可以跨年度。具体地说,是从考研结束之后那一周算起,完整进行4~5个自然周。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推行这个方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考研对工艺设计课的影响。

(3)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报告撰写时间。在教学环节结束后,推迟1~2周(甚至整个寒假)收缴报告和图纸,给学生充足的报告撰写时间。如果寒假之前时间不够,则顺延到年后,但无论是否顺延,都统一在春季学期的第一周做完并上交报告,以减少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干扰。

3.2精心制定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应更强调过程和整体。应通过设计条件的合理设定,使得任何一个单元操作都不可能独立求解,籍此强化过程物料衡算和过程设计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过程设计不是单元操作设计的简单加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主人翁意识。

(2)拉开“一人一题”设计条件的差异。通过设置不同的设计条件参数,对设计题目分组,使组与组之间在一开始便存在较大差别。这样即便无法完全杜绝抄袭,但也增加了抄袭的难度,迫使试图“偷懒”的学生不得不思考别人的结果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不能简单照搬,在这样的“询问他人+自我思考”中也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少数人栽树、多数人乘凉”的状态得到有效的遏制。

(3)设计的前期计算应有相对确定的参考答案。设计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工艺尺寸计算部分,应有相对确定的参考答案,作为指导教师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依据。原因有四:①由答案反推过程,有利于及时纠正低级错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②结合结果控制的管理,当有严格时间限制时,往往比纯过程控制效果更好;③能提高当面交流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师信心,使其快速成长;④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诸如PID设计就能充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没必要从工艺计算就开始发散。

(4)避免重复训练。设计题目最好应包括反应器设计。如果没有反应器,指导教师还应充分注意所带班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题目,使得核心单元操作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有所区别。

3.3完善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应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答辩(测验)、说明书撰写、图纸绘制等环节的成绩总和。其中,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环节是过程监控性质的,应规定学生在每个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且对其完成情况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答辩(测验)环节也是过程监控性质的,是教师了解学生投入情况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对抄袭行为的必要威慑。

3.4加强设计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培养

(1)提高准入门槛。首先,从事化工设计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必须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背景,最好是参加过设计大赛或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为设计型题目。其次,青年教师接手设计课也必须有听课、助课等自我修炼的过程,特别是没有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

(2)鼓励设计课相关的教师“走出去”访问学习。鼓励工艺设计课相关的教师,包括从事《化工设计》理论课教学的老师,多去化工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走访,听听那些口碑较好的老师的《化工设计》理论课,了解其授课内容,学习其先进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授课方式。笔者本科阶段上过天津大学王静康院士负责的《化工设计》课,深刻体会到:把《化工设计》理论课上好,是调动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否则,学生就会本能地对设计实践课产生抵触情绪,很难谈得上有兴趣。

(3)下大力气收集、整理真实的设计案例。学院和教研室应设法为一部分指导教师创造去设计院实训的机会,积累一些真实的设计案例,至少是获得一些标准规范的PID、平立面布置、设备、配管设计等图纸,加以分类,做好资源共享管理。

3.5加强不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

在此笔者有两个特别建议:

①特别建议带设计的指导教师参加实习。比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工艺设计相关的工艺和单元操作,了解厂区总图布置、设备布置、管线走向、监控室设计等,学习工程实际中的反应器和多组分分离系统。

②特别建议《化工工艺设计》的指导教师也从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甚至是带同一个班。同一位老师带班,更有利于讲清楚这两门设计课的相通点和不同之处,使得工艺设计课能够尽量多涉及过程和整体,避免在单元操作的局部中纠缠不清。笔者已通过这种模式连续带班了2届学生,效果良好。

4结语

工艺设计课是化工专业设计类实践环节的典型代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在高等工程教育深化改革方面,工艺设计课是大有可为的,应引起相关专业、相关院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必须从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层面重视起来,为支持设计课的发展、构筑合理的专业培养体系精心谋划、大胆创新;另一方面,这门课以及化工设计相关的指导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下大力气提高组织教学的水平和业务水平。如此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改进,工艺设计课的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才会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冉茂飞,张嫦,刘东,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化工设计”课程教改初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4):228-229.

[2]赵云鹏,周敏.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42(8):193-194.

[3]梁克中,黄美英,赖庆柯,等.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对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职业时空,2014,10(8):76-77.

[4]张刚,涂军令,傅小波,等.化工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改革尝试[J].广州化工,2016,44(6):181-182.

[5]陈效宁,张艳辉.关于生产实习与化工设计类课程相结合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5,43(23):255-256.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特色建设

高校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在高等院校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理科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逐渐掌握实验技能、计算机技术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等,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化工、能源、冶金以及医药等领域。开展该专业的特色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化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煤化工特色建设背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最早出现在我国时被称作炼焦化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其又被称作煤化工专业。时代的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使得该专业渐渐被纳入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虽然发生了该转变,但煤化工专业的自身特色、人才培养方向依然没有变化,而导致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中始终有冶金领域;在教学中教学实践环节一直备受关注,而这得到了冶金领域企业、科研院的高度支持,使得该方面发展有了稳固的后盾[1]。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的优势

此方面建设中有很明显的两个优势,具体可以在以下内容中表现出来:地域优势。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众多,且各个地区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以及地形地貌等方面,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该学院具有很好的地域优势,为教学实践、科研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且该地区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较为优异,避免了与省内其他高校之间的正面竞争;办学优势[2]。

3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特色建设的相关措施

3.1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育改革视角下,虽然我国很多院校已经进行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但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显然还有很多不足,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能够紧跟时展步伐,对现有教育理念、教学规划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3.2创新课程体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十分密切,鉴于此,今后应在教育领域持续创新,使教育能够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3]。

3.3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该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均相对较强,且当代教育也十分提倡实现实践教学,根据高校教育的特点可以积极开展校内外实习活动,在校内为学生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紧跟教学步伐做好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校外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将校企合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4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如今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教学中,但若缺少教师的讲解、指导和监督,专业学习依然无法取得很好的进步。我国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后应加强对师范类学校的支持,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同时也要对现有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全新的教育手段,也能够重视到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能够自动自发地丰富自我,将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4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特色建设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该专业的教学,也关系到学生学习、就业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改革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各方面建设均有了完善,专业特色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林,李赫.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煤化工特色建设探讨[J].石化技术,2015,(8):253.

[2]文衍宣.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以广西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3,(11):36-40.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综合的社会、经济、空间发展过程,又是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环境卫生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历年增加,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和改善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内容。转运环节是整个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中间环节,是垃圾源头管理与最终处置之间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其布局对整个垃圾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即重点研究转运站的选址,以力求资源配置最优化[1]。

1 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涵盖的内容太多,很难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近些年,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重点分析和研究城乡一体化课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哲学、系统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实现城乡一体化途径理解不同,如社会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协调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循环流通,生产力合理布局,确保居民在居住、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能享受相同待遇,缩小城乡差距,高度共享城乡资源。经济学家则认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表现是通过制定平等的经济政策,使得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由运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良性经济循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生态学家认为要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就必须解决经济和环境的对峙、城市和农村对立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环境保护机制,促使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促进城乡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空间布局的相关学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需要调整和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通过有效布局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点状设施与各交通设施的线状设施之间的结构,使得城乡之间信息、物流等各要素流通方便顺畅,促使城乡协调发展[2]。

2 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

2.l系统性、独立性

各个系统规划的内容是完全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系统都完整地自成体系,因此如何良好的管理和协调各个系统历来是市政规划管理棘手的问题。但各个系统规划内容仍然存在共性,如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可概括为源、管线、用户三个部分,其中源包括各基础设施系统主要供给部分的相关内容。如给水系统的水源,能源系统的热源,环卫系统的垃圾处理站等合理位置的确定、设施规模选择、设施建设要求等等。管线主要涉及如何布置、敷设及相应的管径取值等内容。用户则包括社会生产及生活用户。

2.2规划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涉及面积广,建设周期较长,短期收效小,需要投入的资金多,由此限制了投资渠道,国家政府投资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2.3改良维修困难度大

由于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敷设在地下的,容易被忽视,往往等出现问题了才想起如何补救维修。

2.4协调、管理部门多

基础设施规划涉及十几个小类,每部分管理的部门不尽相同,当需要协调的时候,各部门利益会出现冲突,处理难度比较大。

3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3.1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元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各种危机相应产生,为了人类未来发展考虑,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将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来分析实现城乡一体化涉及的内容。

1.基础设施区域统筹建设

1)区域统筹建设范畴

基础设施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具有自身特点,但很多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外部性的特征,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去考虑其设施的建设与布置。如水系统中整体流域协调、水源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电信系统规划;安全防灾系统中防洪、防震等规划;生态环境系统中生态环境分区规划。

(1)水资源流域协调

水系统具有流域性,一个地区的水系统的流域可能不仅局限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还涉及其他地区,因此需要规划流域协调区,完善流域的水域功能区划(公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渔业等)及流域水资源保护,如按照水资源保护要求及标准,控制协调流域内供排水、防洪排涝、灌溉等内容的设施建设。

(2)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包括饮水水源保护和其它水源保护(如风景水体保护、生态水体保护等),在各种水资源保护中应该优先保护饮水水源。首先结合现状水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其分布是否合理,现有水库的库存量能否满足附近区域的供给。在大区域缺少蓄水工程的地方,考虑建设水库工程解决水源问题。从整个区域确定好水源后,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规范,划分各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确定各饮用水源保护区需要执行的标准。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节薄弱,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阶段,农民的生活条件在很多方面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在农村的发展建设情况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需政府通过各种调控引导和投资建设手段,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找到合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实际地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

4结论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分割状况提出来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使城乡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水平,并协调相关各类型、各层次规划,使城乡一体化中的基础设施规划能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净水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

英文摘要: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design sca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structures of the First Phase Project of the Water plant in Xinghua

英文关键词:Water planttechnological processdesign parameters

中图分类号:TU7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兴化市区域供水一期工程规模为5万m3/d,位于周庄镇江孙村,占地72.0亩。取水头部靠近汀河,距离水厂约2.5km,占地7.27亩。

兴化市区域供水一期工程内容含取水工程、水厂及清水输水管道28.5km。

2 基础资料

(1)本工程服务总人口58.8万人。

(2)本工程规模为5万m3/d。

(3)设计进水水质COD=19.6mg/LBOD5=3.1mg/L

TN=2.43mg/LNH3-N=0.88mg/LPO4-P=0.12mg/L

(4)设计出水水质

本工程出水水质现阶段应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其中浊度≤1NTU。

(5)根据规划,出厂水压为46m。

3 处理工艺流程

4 主要生产构筑物设计

4.1 取水口、取水泵房

1、取水口

本工程水源为汀河,取水口位于厂外,采用管道引水,按远期10万m3/d规模设计。

2、取水泵房

土建按10万m3/d规模设计,设备按5万m3/d规模安装,尺寸为23.85×31.7×4.3m。共设4台泵位,近期设置3台,2用1备,Q=1125m3/h,H=15.5m,N=75kW。浑水管采用2根DN1000的PCCP管,总长度为5km。

4.2 混合、絮凝、平流沉淀池

4.2.1混合池

尺寸3.7×3.7×5m,混合时间2min,选用一台搅拌机,D=1.5m,P=15kw。

4.2.2折板絮凝、平流沉淀

⑴絮凝池采用竖流折板絮凝池。尺寸为14.15m×18.7m×4.3m。絮凝时间21.4min。

⑵平流沉淀池尺寸为90.65m×18.7×4m,沉淀时间2.5hr,水平流速10mm/s。设置虹吸式桁架吸泥机(Lk=18.4m)。

一座絮凝沉淀池总尺寸:112.6m×18.7×4.3m。

4.3气水反冲洗V型滤池

本工程设滤池一座,单座处理能力5万m3/d,共6格,双排布置。设计滤速6.8m/h,强制滤速8.16m/h,单格面积7.3X7.55=55.12m2,总过滤面积330.69m2,池深4.3m。

4.4 反冲洗泵房

按单格滤池冲洗设计。设反冲洗水泵3台(2用1备),Q=595m3/h,H=8.5m,N=22kW。鼓风机2台(1用1备),Q=50m3/min,N=55kW,P=0.04MPa。建筑面积456.66m2。

4.5 清水池

一期一座,平面尺寸为41.7×35.7m,池深4m,有效水深3.8m,调节容积5760m3。

4.6 送水泵房

土建按10万m3/d规模设计,设备按5万m3/d规模安装。共5台泵位,一期安装3大1小。大泵2用1备,Q=1354m3/h,H=49m,N=280kW;小泵Q=677m3/h,H=49m,N=132kW。泵房尺寸为42.9×9.9×4.8m。吸水井尺寸35.4m×5.3×6.1m。近期送水管为一根DN1200的PCCP管,长度为28.5km,远期增加一根。

4.7 加药间

土建按10万m3/d设一座,设备按照5万m3/d安装。

⑴ 加氯系统

滤后加氯:最大投氯量3.0mg/L,投氯点设在清水池进水管上。

出水补氯:最大投氯量3.0mg/L,投氯点设在送水泵房出水管上。

一期共设全加氯机3台,2用1备,单台加氯量10kg/h。氯库按15天储量设计。⑵ 加矾系统混凝剂采用液体碱式氯化铝,采用湿式投加,最大投加量20mg/L,平均投加量10mg/L。

设隔膜式计量泵2台(1用1备),Q=450L/h,P=3bar。设3台溶药搅拌机,N=1.5KW。矾库按10万m3/d规模贮存15天用量考虑。

⑶ 加助凝剂系统

助凝剂采用PAM,最大投加量0.5mg/L,近期设1.125kg/h助凝剂投加系统一套。

加药间总建筑面积746.2m2。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

2、《给水工程(第四版)》 严煦世 范瑾初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2月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5

建设物理化学、有机化学2门专业基础一体化课程及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2门专业核心一体化课程,进一步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一体化课程的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与企业合作开发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自编教材。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安排在“课堂—实习”合一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推行现场示教、仿真模拟、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针对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行动”的需求,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步骤来训练学生的能力。在整个工作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工作过程划分学习内容,每一个学习内容再按具体的工作步骤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低级到高级递进。为了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体化改革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学生成绩构成:平时项目完成累积分(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40%)。期末分现场操作(可在平时实训项目中进行)和理论考试或口试答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各占期末成绩的50%,其中现场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工艺操作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或口试答辩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平时项目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主要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拓展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一般从学生自评(10%)、小组互评(20%)、仿真系统评定(30%)、教师评价(40%)四个层次来进行。

二、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专职与兼职互补、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家库和兼职教师库,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教科研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第一,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择与培养。加强专业双带头人的选拔与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专业带头人,并让其负责本专业的全面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培养,使本专业每一类课程都有骨干教师承担该类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建设。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年派2~3名教师参加国内外骨干教师培训,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交流;每年派5~8名教师到企业进修、顶岗,直接与生产第一线接轨。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第三,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培养。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设上,继续坚持青年教师的“导师制”,实施“老带新”、“高带低”的办法。教学上,以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实行听课、评课制度,帮助青年教师过教学关、科研关;组织教学公开课,开展优秀课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建设资金等建设好化工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接近生产实际。结合化学工业的发展开发新的综合实训项目,开展现场教学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第一,扩建化工技术仿真实训室。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提高DCS控制能力。建成化工产品生产的模拟仿真实训中心,可进行DCS控制仿真教学,开展化工总控工培训、考证,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第二,改建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进一步建设功能完整,符合生产实训要求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开展化工识图与制图、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一体化教学,进行化工总控工技能培训、考证以及全国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培训等。第三,新建化工产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化工仪器药品、化工安全环保的展示中心;开展化工技术开发实验、安全、环保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化工生产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继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学校行业背景及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稳定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毕业生就业和顶岗实习运行状况,从布局和数量上再进一步扩展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争取到2013年在北部湾经济区内与学院签订校外实训基地的大型骨干企业有3家以上。

四、学生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

化工工艺工程设计范文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力。文化特色越强,自身影响力就越大,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快。一个城市要通过当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与现在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进而形成特色城市。

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艺术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氛围,其有着特定的文化特征。公共艺术本身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是对文化形态的一种体现,它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品味,并构成一种高雅的环境氛围。公共艺术是一种城市文化的个性符号,让绘画、雕塑与建筑或其他门类找到完美契合点。城市公共艺术,应该注重艺术本身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城市不应该只是放置艺术的容器,城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因为艺术不仅仅是装饰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艺术还应改善都市生活的质量。

南阳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因素

1.地域因素

南阳处于中原区域,有着丰富的汉文化以及中原文化基础,因此在南阳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也有很多体现区域文化特征的成功例子,如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之处与成才摇篮,是三国文化的开端源头,也是最能代表南阳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门口右侧的巨石上刻着三个巨大红字“卧龙岗”,鲜红的大字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具有复古感的门框上刻着千古人龙四个字,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

2.人文因素

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它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地带,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铸就了质朴、亲和、自强、进取的独特文化特质,既有南方文化的浪漫灵秀特征,又具有北方文化的博大厚重,由此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悠久的历史使南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形成了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南阳农运会为契机,南阳城市公共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着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增加更多具有标识性和指导性的公共艺术。

3.造型因素

公共艺术的造型是一个城市内在气质的体现,在满足人们物质要求的同时,尚需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公共艺术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美的形体,在构图关系中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不同用途的公共建筑造型艺术,有着自身的造型特征。

公共艺术的造型特征,具有共享、开放、交流等特性。造型因素主要指物体的形体特征,是一种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造型还可分为形象艺术、抽象的空间艺术,集物体与观念与一身的造型形式。南阳城市文化背景下,公共艺术的造型因素主要指艺术家用泥土、木石、金属为材料,在立体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在物质性的三度形象。其造型特征表现着一个作品静态的永久性,标识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蕴涵。

公共艺术对于提升城市水平的作用

1.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每一个城市与每一个人一样,都有其不同的特性。而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对外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平台,公共艺术还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大量高质量的公共艺术将会给一个城市以一个健康、和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城市生活的每一为居民。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会大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使城市居民干受到艺术作品的陶冶,提高整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品位的目的。

城市公共艺术在增强城市特色,美化环境的同时更能意味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繁荣体现出这个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艺术的水平直接反应出城市的文化品位。

2.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一件蕴含美感的艺术创作,它以广泛的形式表现出来,来扮靓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同时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操。

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具有使用功能,是城市的细部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公共环境设施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公共环境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有满足人的需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增强城市主题

公共艺术不仅是单一的艺术品,它们更能很好的彰显一个城市的特色。环境雕塑具有视觉美感,是艺术、科学、生活环境相适合的整合。对于提升城市品位,环境雕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前面所介绍的日本横滨商业区内设立的公共艺术品和后文将要提到的大连为航海日建立的标志性雕塑,不仅通过公共艺术展示了大连这座城市悠久的海港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港口经济为龙头的带动下,大连经济迅速崛起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公共艺术都可以在增强城市主题特色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品味。在精神方面,公共艺术也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使人民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整体素质;在物质层面,公共艺术的建设必将突出城市的主题,更好的诠释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采。

南阳公共艺术设计的趋势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和传播城市文化以及展现城市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城市的发展历史、市民的思想文化,还是城市的公共环境、文化建设,城市公共艺术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以南阳汉文化为主导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南阳汉文化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老城区或汉化街中公共艺术设计中,应借鉴其设计手法,增强南阳城市的整体性。公共艺术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以衙署文化为特征的公共艺术设计

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其建筑整体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有着鲜明的文化及艺术特色。

南阳古城及步行街的公共艺术设计中应结合其衙署文化,在其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建筑结构形式,作为公共艺术的整体方向进行设计。如宁波历史博物馆,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建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片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环境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公共艺术研究中,城市文化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南阳市来说,南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公共艺术相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与互动的过程。南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就是很好的体现民族神韵的特点。作为设计师应该要注意将历史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深层次研究公共艺术的内在情感,并转化结合城市文化,寻找共同的切合点,将公共艺术中的情感视觉化,进而达到强有力的诉求效果,才能够让现代城市设计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让现代设计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为现代设计的创新提供融合发展之路。公共艺术建设对提升南阳城市品位作用的研究,更对南阳市城市品位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