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1
工业品牌
华硕难以摆脱的历史
对于70后和80后的消费者而言,提到华硕这个品牌,很多人在头脑里第一反应出现的往往是“华硕品质,坚若磐石”这句话,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华硕凭借巨狮战略从众多品牌中杀出,一举奠定了板卡领域的巨狮地位。从1989年成立初期几百片的电脑主板生意做起,到1996年底一跃成为全球主板第一品牌及最大的主板厂商,在到今天的3C方案代表,华硕用26年的时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IT领域的传奇。
提到苹果,我们会想到创新,提到索尼,人们会联想到匠人精神,那提及华硕呢?品质过硬、做工扎实显然具有太浓郁的工业品牌气息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数字生活让IT设备全面渗透大众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时,质优固然是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但消费者更多需要的是能够无缝融入生活,并传递个人情感诉求的产品。工业品牌显然难以受到消费者青睐,能够在近年来实现高速增长、得到主流市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一定是一个技术品牌、设计品牌乃至创新品牌。
于是我们看到,华硕近年来一直在尝试改变市场对品牌及其文化的认知,尝试全方位融入消费者的数字生活,以此实现整个品牌的蝶变。
技术与设计创新
渴望转变的华硕
从世界最大的主板生产商,到全球3C界的巨狮,从成功开创上网本品类,扭转金融危机中的首季亏损,到出征智能手机这一当今天下兵家必争之地……已过耳顺之年的施崇棠并没有满足于华硕曾经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努力渗透消费者的数字生活,一步一步构筑属于华硕的IT硬件产品生态圈。
从工业型品牌转向技术型品牌是较为容易的,华硕长期以来在硬件产业链上的资金、技术、经验积累让其能够通过一个又一个技术型创新完成品牌升级,但施崇棠从来都不认为“易行门”可以造就百年企业,于是华硕开始不断追求设计美学。对每一个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加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精彩地演绎出完美的产品与体验。提及华硕设计,已经有不少80后和90后能够联想到主打变形应用的Transformer、灵感源于隐形战机的ROG笔记本,但显然华硕并没有止步于技术与设计创新,没有简单地将对企业、品牌及产品的理解停留在文化层面,随着Zen系列的推出,我们已经能够隐约地感觉华硕在努力尝试着赋予品牌和产品文化甚至于信仰符号,华硕对科技产品的理解已经从用户需求、个性的延伸,演化对意识形态与精神载体的塑造。
东方文化烙印
一场关乎华硕品牌的豪赌
Chi系列的推出,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到华硕对品牌文化重构的尝试。Chi&Zen对应的气与禅,其产品命名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将中国传承千年的哲学理念融入现代科技产品中,这本身对品牌而言就是极大的挑战。
为品牌打上东方文化的烙印,一旦成功推向全球,那华硕必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现象级品牌,提及东半球或亚洲IT领域,华硕将成为代表性品牌,就如同苹果于欧美、西方市场一般。
当然,任何的企业行为都不会绝对的正确或成功,以2合1形态的Chi为例,欧美市场在当前仍然是整个产品品类的主要消费区域,ASUS Transformer Book T3 Chi这样的产品想要被西方市场消费者接受,华硕需要的是用西方消费者能够理解并懂得的语言去阐述产品以及品牌,东方文化气息明显的Chi能否被理解、接受,对华硕而言不亚于一场关乎品牌转型成败的赌局。
执著于每一个细节的磨砺
Chi&Zen阐释科技美学
猜测也好,理解也罢,关于品牌的东西多少有些浮于云端,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更多关心的还是技术乃至产品本身。华硕为何能将Chi&Zen的轻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外观设计的灵感源于什么地方?执著于每一个细节磨砺的华硕,这一次用Chi&Zen为我们阐释了科技美学的新高度!
Transformer近乎成为ASUS笔记本产品一个标志系列,Chi不但要延续以往经典,更要在追求极致中完成升级。6颗磁铁以及170个直径0.5mm孔的加入,改变了以往Transformer系列的卡扣设计,让用户能够更自然地完成“变形”动作。除像Zen系列一样采用钻石切割处理外,更通过四种刻刀的配合,完成平板部分的金属抛光处理。
以U305为例,设计师用简洁利落的线条,表达对极静、蓄势待发的理解,创新的全周内斜角成型设计,不单满足了对设计外观一致性的追求,更通过内斜角设计,让用户可以从任何角度轻松打开。而在上色和质感处理上,成功地采取高温喷涂和多工序钻石切割工艺相结合,赋予金属材质颜色的同时,也透过边缘的金属抛光处理,尽可能完善每一个细节,将Zen系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用户带来更好科技体验
2015年华硕笔记本
新品会访谈
记者:欧美成熟市场的换机需求是当前2合1产品的主要推动力,华硕会如何将Chi&Zen这样命名具有浓郁东方文化气息的产品推向欧美市场?
华硕:Chi&Zen的命名对于西方文化来讲的确是需要沟通的,施崇棠先生本身对东方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研究和偏好,这样的名字命名可以较好地强化Chi&Zen系列产品本身的极简设计风格。当然,根据不同市场对东方文化的接受程度,我们也会在传播过程中使用不一样的策略,类似追寻无与伦比这样的调性,同样符合Chi&Zen系列产品。
记者:苹果是不少IT硬件厂商的学习对象,经过较长时间在创新方面的努力,华硕在一些方面的设计及工艺其实已经超越苹果了,华硕如何将这些创新转化成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华硕:一款好的产品是否能够成功,在我的理解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带给消费者更好的科技体验。除本身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外,华硕还提出了快乐客户体验2.0概念,从硬件设计到软件调校,都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尽量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人文精神;地理教学;人文地理
我国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我国的地理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还一定要大力的在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是现在有很多的教师都忽略了在其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些能够使其得以解决的有效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们进行自我关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对人们的价值、尊严和命运的追求、维护以及关怀,同时也表现在对人们所遗留下来的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并且也是对人格理想能够全面发展的一种肯定。
由于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文化,所以就被称之为万物之灵。人文精神不只是我国精神文明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对我国的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中心思想,也是对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
二、在我国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时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还是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其教学观念。地理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和理解,而没有对学生的地理态度、情感和价值进行培养。在我国的教学中,教育是要为社会所服务的,因此我国的地理教学就只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第二,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没有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和科学是一个学生能够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地理教学内容。当前的地理教师都是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的教学目的,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时,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往往就忽略了学生对于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和需求。
三、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使地理教学在人文素质上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地理这门学科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学内容,它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中学地理的教学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情怀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人文和自然的现象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感。教师还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自然、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二,中学地理教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配置。我国现今的地理教学在其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地理教学的环境和资源方面增添一些与人文精神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
第三,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应用多媒体的技术来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中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地理教师对进行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因此地理教师只有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才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高中 政治 教学 人文精神
在我国,高中课程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局限在文化知识的传播,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极度缺乏,因此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例如厌学;心理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交往能力及不思进取等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如果他们缺乏人文精神,可能不堪重负。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在高中校园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怎么样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形象在很多校园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
高中政治课程具有显著的人文特性,它的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学能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随着近年的教育的不断改革,人文教育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在真正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取得到应有的效果。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阐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秉着培养人文精神及增强人文底蕴的宗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为实现知识的记忆。因此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理解过程中就错误的理解为一个简单的知识的积累的过程,他们以掌握知识的数量的多少和掌握知识的精确性为标准,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此外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他们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最终判定者,他们成为了真理的化身,他们是权威,最终早就了学生们从小就屈从、自卑乃至奴性的个性。在社会上都形成了统一认识,那就是学生就应听从老师的教导,只有听老师话的孩子才是好学生,管不住的学生的教师不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在一个不平等的环境中也不能很好的去探讨问题。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教师要铭记以人文本的理念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因此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队伍自身培养人文精神,有着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从教师自身着手,从他们自身的观念着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铭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共同去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们对学习提出质疑,并能抒发自己的见解,形成一个与他人沟通的良性循环。面对着当前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价值观也各不相同,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和趋势。因此,教师要调整自身的心态,能打心底里把学生当作一个跟自己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身教重于言传”,做到以理服人。教师不仅仅只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为人处事都会对学生整个人生历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将人文精神教育与时政教育有机结合
在高中政治课中,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委任,因此必须找到时政热点这一突破口,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北京奥运会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为目标,从奥运申办中遇到的重重挫折,到我们迎接挑战的准备,再引出其中的绿色、人文和科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的内容,从实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与实践活动是高中政治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让学生们从社会中了解到政治课的使用价值,也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但是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们体察生活,抒发人文情怀,提高他们对自身认识。
在高中的整个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是必不可少的,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将会加大力度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此外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以培养全面型的人才为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教学,在整个高中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人性化的教学,他们在辅助学生们透彻理解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他们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
五、总结
在高中教学中,要密切注意学生们的创造性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通过设计各种情景,去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带动他们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研究者,这样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此外,还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讲座或者座谈会,通过对一些具有培养人文精神的问题来对学生们的人文性进行测试,真正意义上从传统的目标教育转变为过程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精神教育为最终目的,来丰富他们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徐明霞,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J],现代阅读,2012,(10).
[2]胡清华,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的人本观念[J],教育现代化,2005,(5).
[3]孔勇,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J],文史,2011,(11) .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精神;策略
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学习和表达交流,还有更为重要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人文精神,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的客观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初中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思想引领,初中语文教育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民族文化的魅力,从中学会更多的生活道理,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运用人文精神首先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变革学习理念,坚持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最为根本的体现。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目标,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重要的目标加以落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性格发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境界。
例如,阅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师不能抓住“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反复分析,而是要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者用现代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进一步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以此更好地丰富学生情感,健全人格。抓住最为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发挥课文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做人的良种,寻找语言教学与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功夫,重视人文教育,实施素质教育。
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重视情境化教学
人文精神的运用和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受到感染,不断体悟。精神和文化不同于知识的传授,不是靠讲解和记忆能够掌握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环境,需要一定的气氛,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浸染,得到思想的共鸣,实现心灵的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灵品质,感知真善美,摒弃假恶丑。通过人物形象的再造,与艺术人物进行沟通和交流,感知他们的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理想。深入故事情境,感知社会背景,了解时代特征,并与现实进行对比,感知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信念,慢慢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顽强毅力。
例如,阅读电影剧本《泰坦尼克号》,教师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影,把学生直接带进影视情境中去,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真正走进电影剧情之中,感知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思想和精神,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再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剧本,并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和观后感,表达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既能够加深对剧本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受到精神的感染,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记住词语和句子的层次,而是上升到思想和精神的层面,让学生感知人性的光辉,精神的伟大,真正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三、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强化人文精神感悟
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需要重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深入感悟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载体,需要有效的手段,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感知,才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更为直观或者强烈的感受,慢慢体悟其中的精神和文化,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古诗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知诗歌的情感,背诵默写诗歌。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到较为枯燥,而且只能记住一些知识,不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情感,尤其不能体悟诗歌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为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感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再让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诗人形象、社会时代。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PPT或者视频,在激发学生感知兴趣的同时,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诗歌创设的意境中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情感内容,揣摩诗歌的思想,体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感受和人生感悟,感知诗人高尚人格魅力,学习古人的文人气质和高风亮节。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品中的人文魅力。比如,杜甫比较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歌中诗人虽然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自身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面对如此困顿的境地,诗人推己及人,想到更多的天下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这种关注苍生、心系天下的志向,感受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激活、丰富、浸润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育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化魅力,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和道德境界,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过纪伟.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新课程学习(上),2012(05)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5
世俗社会的精神表意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价值疑惑与阐释焦虑就始终困扰着当代中国的精神建构,而今,随着世俗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以往那种精神滑坡、道德失重、躲避崇高的现象似乎在更大的规模上与更深的程度上成为了全社会的文化症候。对此,精英知识分子当然有理由选择抵抗与批判的立场,一如他们20年前所做的那样,但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20年前的他们并未能阻止中国世俗化进程的开始,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又何为呢?很显然,面对世俗社会的意义拯救问题,知识分子的失误并不在于他们提倡人文精神,而在于他们仅仅只是提倡人文精神,甚至仅仅只是提倡人文精神的某一个维度,即超验的与终极的道德理想主义维度,至于人文精神本身在特定历史时代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内涵以及其本身固有的世俗关怀则被选择性地遮蔽了。就此而言,精英知识分子所提出的精神溃败与逃亡问题显然具有某种自我修辞学的策略意味,从实质上看,精英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论呈现为两重误读,既误读了世俗社会的复杂精神生态构成,又误读了自我人文精神的价值边界与有效阈限。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假若世俗社会要有效地建构起自己的意义支撑秩序与合法化依据,选择一种低限度的现实性的人文精神命意而不是抽象的与高蹈的人文精神命意便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知识论依据
作为人类相异于动物的质的规定性之一,人文精神确证了人的道德存在与形而上存在,它的核心义理就在于界划人之为人的意义边界,澄明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文明质素与理性意识,从哲学层面看,人文精神对于人的意义主要就在于这种与动物生存的质的区隔方面。从这样的逻辑立场来看,人文精神最初的价值命意主要是相对于动物而言对于人及其人性的一种定性规定,其功能相应地也是为了将作为整体的人类与动物界区别开来,只是后来在一种类比的意义上才用来指涉和称谓人类内部的人性与道德程度之别。问题的这种性质就意味着,抽象意义的类属性的人都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存在物,其区别仅仅在于有些人立于人文精神的高端意义域,而另外一些人则存在于人文精神的经验场域与基础层面,而这方面的精神则被称之为世俗精神。就此而言,人们决不能断言,只有那种表达了形而上之思与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诉求才称之为人文精神,而那种表达人性的感性需要与世俗经验的有限性意识根本不配称之为人文精神或人文精神的内容。这也意味着,低限度的人生命意与道德规约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鉴于人主要是以有限性与经验性的身份存在于现实社会来说,从低限度命意开始建构人文精神就不但契合人文精神的内在的意义规定,而且符合人性的现实特点与历史规律。
弘扬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虽然构成许多哲学演绎的永恒主题,但从人性的基础层面立论,为人文精神的低限度价值命意寻绎并提供合法化证明的哲学与美学言说同样不乏其人。
这种为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提供知识根据的言说主要着眼于论证人的有限性身份规定及其身体性与物质性等世俗需要的合规律性与正当性,它从根本性质上体现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文精神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直接申言了人类具有一种纯粹形而下的人性及其精神特点,“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其中的辩证之处就在于人性的经验本质使得人在精神上不可能永远是神性的或兽性的,在其现实性上,这两者是处于某种共在的关系结构中,反映到人的精神层面,则意味着人是同时生活在两个维度上,即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维度。而马克思更是在一种接近人文精神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了世俗人性及低限度人文精神的必然性与具体存在方式,“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进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时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对于人文精神而言,这就说明那种低限度的精神内容或世俗精神甚至还具有本体论的基础地位与优先诉求,因为人文精神的至上性的命意正是仰赖至下性与有限性的世俗命意的实现而实现的。
如果仅仅顾念某种抽象的超验形态的人性及其精神建构而忽视人性及其精神存在的基础性特征与经验性规定,那么这种精神本身就会因无所附丽而处于无根状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此而言,仅仅偏执于人性的形而上精神命意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反讽意义的自我解构,它在最好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性及其精神的残缺状态,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可能取消人性的现实存在甚至陷于反人道主义的困局,因为一种不尊重人性复杂结构与多元需要的人文精神形态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它的存在是以取消或企图取消人的感性丰富性为代价的。黑格尔虽然身为思辨哲学家,但在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了少有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情怀,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成为真正的人,他必须是一个特定的存在[存在在那里dasein],为达此目的,他必须限制他自己。凡是厌烦有限的人,决不能达到现实,而只能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之所以不能舍弃人的现实状态去追逐纯粹形而上的精神,原因就在于人自身的悖论性存在,人虽然有纯粹形而上的理性诉求,但人却不能幻化成为某种无人身的纯理性精神的存在,而只能处身于某种身体化的有限经验状态。对此矛盾,黑格尔采取了一种辩证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任何低层次的感性显现当中实际上都潜含并澄明着高层次的精神意蕴,终极性的精神意蕴正是随着感性显现的不断提升和历史展开而日渐复归自身的,类比于人文精神而言,它旨在说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构成其高端命意的逻辑前提,而且在现象学意义上还充当着高端命意的意向性镜像。或许正是出于对人性复杂层次的认识以及对于人的经验性存在事实的尊重,卡西尔才警告人们,“哲学家无权构造一个人造的人,而必须描述一个实在的人。任何所谓关于人的定义,当它们不是依据我们关于人的经验并被这种经验所确证时,都不过是空洞的思辩而已。要认识人,除了去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以外,就没有什么其它途径了。”而这里所指的生活和行为元疑就是那种立足于经验场域所从事的世俗实践活动与感性生命活动,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甚至是人文精神本身如果不想成为无源之水与空中楼阁,就只能选择从鲜活的现世经验切入,否则就可能出现合法化的危机,很显然,坚持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是人性的现实规定,而且更是人文精神本身发展的逻辑思路使然。
人性结构的多层次性与需求系统的多元化性质决定了人文精神的多重性,而人首先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的逻辑前提则决定了人文精神首先应该满足一种低限度命意的价值诉求。康德曾经强调普通知性对于人类实践的重要性,其依据便在于,尽管人类具有达成至善至美的可能性与意向,但就现实性而言,人类却很难先验地获得这种认识,惟有通过普通知性的不断完善并且就在这种普通知性的建构过程中,人类才能不断拓展和加深对于那种超越性的形而上精神的领受,它意味着,人类在建构某种“应然”的与超越性的人文精神时,也必须同时认识到在低限度意义上建构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依靠生活常识与世俗经验来进行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的自我理解方式,人文精神就应该反映并表达人类世俗生活与感性经验的价值诉求,而这便是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
二、人文精神的世俗表情
如果说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哲学论述还显得有些抽象的话,那么一旦将其归化到当代中国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看,则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便清晰地彰显了特有的历史内涵与语境特点。在当下市场经济与世俗文化语境中,人文精神及其相关的论域都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与价值内涵,具体来说,人文精神的那种超验的、超越性的命意大致相当于狭义上的“人文精神”,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以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则被本文赋予了一种历史性的特设指涉,那就是特指一种以物质需要和商品消费为现实内容的世俗精神。本文中所谓人文精神的高低限度命意之分实际上相当于学术界的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之别,之所以在这里做出界划而不在前面做如是划分,主要是考虑当代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以及人们的接受习惯,而在精神实质上,这两对范畴其实是在打通的意义上使用的。不管是以西方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还是传统中国的人文精神概念为参照系,当代中国的世俗精神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就西方而言,作为解构宗教神权的运动,人文精神的兴起本来就是对于人及其世俗价值的重新发现与强调,而在传统中国的实用理性语境中,人文精神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重现实关怀的世俗精神,所以,注重世俗精神的建构在另外的意义上就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建构或者说是对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的建构。
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各种层次都是价值建构的基本内容,但是,相比于人文精神的超验维度来说,低限度的世俗精神却又具有优先建构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当代中国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体制与生活方式的世俗化转型。曾经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企图人为地僭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与世俗社会形态而强行建构现代化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极大的历史反讽,因为作为后发现代化的中国并不具备现代化赖以实现的现实基础与文化资源,因此,对于中国而言,现代化在最切近的意义上就意味着发展商品经济并实现世俗化转型。而问题的这种提法就使得世俗精神的建构在当下语境具有了现实而紧迫的意义,也就是说,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与世俗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观念之于当下中国而言决不是某种偶然之举。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马克思曾经就此分析说,“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而世俗精神作为市民社会的精神表述与自我理解显然是当下中国最大的现实诉求,因此,在当下语境中,大力从一种基础性层面与低限度视角出发来建构一种世俗性的价值秩序恰恰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历史性特征与社会功能。换言之,基于市场经济的语境来说,与那种纯然个体性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自由诉求相比,人文精神那种社会化与大众化价值的普及建构功能与民主含义是更应该受到重视的。因为,“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问题;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如果不顾及世俗精神作为当下语境最大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事实而执意去建构某种高蹈的人文精神,那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误读与自我误置,而且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便是对于人文精神超验维度的建构也必须受到世俗精神的总体性语境框架的规约。其原因就在于,“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这在事实上就接近于说,不管对于人文精神的超越维度还是现实维度来说,世俗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观念都应该成为精神建构所由以立论的根本逻辑框架和问题式。
在市场经济语境中,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具体表征为两个方面:参与分享社会文化建构活动的大众性与民主性;世俗精神意义的多元化与言说主题的丰富性。就前者而言,它使得那些从前游离于精英知识分子之外的普通大众能有效地参与人文精神的主体行列,通过自由选择和民主交往取得一种平等的文化参与权;而从后者来说,这种注重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举措则颠覆了以往精英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仅仅瞩目于宏大叙事与道德主义的超验态势与精英情结。通过还原历史的本相为一些常识性的世俗生活经验提供了合法化的存在证明,建构了一种形而上与形而下并置、感性与理性共融、理想与现实共在的人文精神知识谱系。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必然注重一种多元化的各种精神观念都有其存在理由的张力关系结构的建构,如果仅仅立意于某种神性的形而上维度的建构,则势必有相当多的低限度与基础性的价值诉求会被遮蔽或排斥在世俗社会的精神结构之外,而这是与世俗精神的基本立场相背离的,但是如果从一种最底线的精神诉求出发来立论,则普通世俗性的经验诉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向更高层次依次升华的人文精神形态就都能囊括其中,以其建构起一种意向丰富、结构立体的人文精神结构,而这正是强调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社会学与实践论意义所在。而从其现实性上来看,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或世俗精神的建构确实正在表征着这样的功能,“任何单独的个人都不能够填满个性的整个领域,任何单独的主体都不能够填满主观性的整个领域。”它意味着,在世俗社会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是多向度的,任何单独的精神都是不能确证人性的丰富本质的,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为此提供了内容上的可能性,而且以其下限的确定性与上限的开放性勾勒了人文精神建构的地形图与思维路径,“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多样化文化传统、多样化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在不同人之间存在多样化活动方式、多样化利益差别、多样化角色分工等情况下,价值观的差异与多样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必须立足现实,承认和利用一切合理的价值观,从中总结和概括先进的社会价值导向的内容。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杜绝简单地强求一律和强加于人。”也就是说,不管是超越性的形而上道德理想主义,还是有限性的形而下的感性经验欲求,只要不悖于世俗社会的总体性精神结构与意义基调,就都是其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辩证图式
学术界有一种担心,认为强调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就是推崇生活实践的媚俗倾向与精神的犬儒主义取向,一如以前强调人文精神的形而上高端命意就意味着强化生活的精英化倾向与文化极端主义。事实上,这是出于对人文精神内在的多元而丰富的价值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的误读,不管是在逻辑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与高端命意都具有一种本体论上的有机联系,它们以一种互文性的共在关系共同地型构着人文精神的历史形象与价值谱系,因此,它们不是某种人性的罪与罚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生成、互相支持的视界融合与结构辩证的关系。
在一种相对的意义上,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当然都具有各自特定的适用领域与指涉对象。一般来说,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主要指涉着那些神性的、超越性与终极性的价值理想和人性诉求,而低限度命意则主要观照日常性的、经验性的与形而下的感求。但是这样的区分对于它们尤其是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而言仅仅具有理论原则的意义,在其现实性上,这两种价值功能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而且就人作为一种囿于物质感性的存在物而言,那种低限度命意的人文精神显得更加容易被人所感受和体验,这种低限度人文精神的世俗性质因为契合于人本身存在的有限性与经验性方式而显得更加切近,身处世俗精神语境中就好像处于现实的家中。那种超越性的人文精神虽然作为某种实体性和构成性的精神形态并不直接与人的世俗生活发生意义指涉关系,但在间接的意义上,它却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与调节性的意义原则而在世俗人生层面施加价值影响,从而优化人类世俗生活及其精神价值的质地,促使世俗精神总是保持某种向上升腾的开放性与超越意向。康德曾经就经验之物与超验之物的辩证关系这样论述,“那为‘受制约者’追寻‘无制约者’的两种表面上互相对立的方法,实际上并不互相矛盾,例如,在循果溯因的综合过程中,我们如果为感性世界因果系列中的‘受制约者’设想一个不再受感性制约的原因性,那并不是矛盾的;在那里我们还发现了,同一种行为,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虽然总是受感性制约的(即有机械的必然性的),可是就其属于能发生行为的存在者的原因性而言,又是属于理性世界的,它可能有一个不受感性制约的原因性为其基础,因而可能被设想为自由的。……因此,那种不受制约的原因性和其能力(自由),连同那既属于感性世界而同时又属于理性世界的存在者(即我自己),就不但在不确定和或然的方式下被人思想(思辨理性已经能够发现出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就其原因性的法则而论,甚至还是在确定的和实然的方式下被人认识到的;因而理性世界的实在性就给我们建立起来,而且就实践方面而论还是明确建立起来的,这种明确性就理论的目的来说虽会超越经验以外,而就实践的目的说却是寓于经验之内的。”也就是说,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实际上是互为意义镜像的,它的超越性诉求因为具体落实于世俗生活的经验场域及其观念意识里而获得确定性,而世俗生活极其精神也因为受到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的意义点染和美学修辞而获得诗意的成分,不断生发出严肃而崇高的文化意向。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席勒和康德都是诉诸审美活动来完成的,席勒认为要将人从“感性的人”转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审美教育使人变成“审美的人”,联系人文精神问题来说,要使世俗人性形态升华为超越人性形态,只有通过审美的中介,使世俗人性及其精神不断超越自己有限性,从而生成为一种既立足现实经验场域又以超越经验有限性为旨归的实践理性。正是在实践理性的语境中,才能既尊重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有限性与经验性,又保证人文精神高端命意的确实性与自由性,并且还使得两者处于一种良性的互相阐释与互相建构的关系结构中,康德曾经具体论述了这种超验理念与经验现实相互联系的辩证机制,“在这些理念方面,我们就不能断言,我们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可能性,且不用说现实性了。”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超验的精神理念又可以获得某种功能意义的现实性,“因为道德法则已借下边一个事实证明自身的实在性,而且这种证明就是对于思辨理性批判说来也是充分的,那个事实就是:它在思辨理性原先只能从否定方面加以思考,但并不能把握其可能性,可是又不得不假设其存在的一种原因性上加上了一种肯定的含义,那就是能够直接决定意志的一个理性的概念(理性所以能够这样直接决定,就是由于意志的准则具有普遍法则形式的这个条件)。由此可见,道德法则才能初次给予那个在专凭自己理念从事思辨时就不得不超出经验界限以外的理性以一种客观的(虽然只系实践上的)实在性。照这样,它就把理性的超越经验的运用转变为一种经验以内的运用。”在这种意义上,“感性生活的全部内容是被这种倾向(实践理性倾向)所决定并且充分体现着这种倾向的。”对应于人文精神来说,它说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或世俗精神由于受到其高端命意的意义折射而体现着一种神圣与世俗同在的复调性质,既规避了人文精神超越维度的高蹈主义倾向,又化解了低限度命意的犬儒主义庸俗化风险。人文精神的两种维度除却具有结构上的互文关系之外,它们在动态的过程中也是辩证相关的,至上性与至下性之间的关系过程就形象地表征了它们的这种过程机制,“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仞它所给予人文精神建构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在直接意义上建构、完善与提升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内容品格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意义上积淀和绽放人文精神的形而上与超越性诉求。
四、结语
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科技 科学精神 人文价值 体育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科学精神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事物自身为尺度去度量世界,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品性――客观性与务实性;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维护,提升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目标。1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两种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认识这种人文内涵对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
1.科学的人文意义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立起来的倾向: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无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反而对人文精神是一种遏止或损害。孟建伟认为:“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一旦我们超越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便不难发现,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狭隘的科学观一是从功利主义科学观理解科学,将科学理解为人类征服自然、获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片面的把科学精神视为工具理性;二是从实证主义科学观对科学所作的“客观主义”的理解以及关于认识(科学)世界和体验(人文)世界的截然划分,否认了两者的关联。另一方面,狭隘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都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人文精神看作是一种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文人精神”,或者说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或“人文文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可以说从这种狭隘科学观和文化观角度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误理解似乎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以外,还有毫无私利的精神、为真理献身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具有很强的人文意义,并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奋勇前进。还有,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方向迈进,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这是科学作为一项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代表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这样的现代科学活动是一致的、相似的。3
2. 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技术里的“科学”特指的是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以便人类能够按照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科学”还是理论状态的东西,它通常要通过“技术”去改造自然。所谓“技术”是实践状态的东西,实际上就是科学的应用,但技术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一般说来,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东西,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科技的滥用就是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强势表现,当技术的这股强大势力淹没了体育科学活动中的人所体现的精神,以及体育科学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人类精神追求,使人们忘记了体育是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导致体育产生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对科学精神的误解。因而,大力倡导和弘扬正确的科学精神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并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3.正确认识体育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我们依然将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视为两种事物,简单的提倡重视人文精神或是两者融合发展,也许改良的效果依然难见。因为这始终是建立在两种事物、两种论点上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主观意识上就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的观念。因此,应该理解为人类所从事的体育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或者说是人类所创造的体育科学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是体育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人(运动员或体育参与者)的精神,而不是无人无关的体育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那种工具精神。
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对于体育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科技手段,促进体育活动持续、健康向前发展,避免滥用科技导致体育产生的异化问题。二是在体育发展进程中,正确对待体育同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各领域的关系。三是弘扬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是当前我国实现体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理想途径。蕴涵人文意义的科学精神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得到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有了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导向。
将不畏艰难、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为人类服务、造福于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从“更快、更高、更强”向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转变的奥运精神真正融会在体育精神中,体育才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 鸣,1996(1):4-7.
[2]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辨证法研究, 1997(1):22-27.
[3]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162;201.
[4] 郭传杰.论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5] 王大珩.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65;177.
[6] 肖峰.哲学探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学报,1993(5):12-16.
[7] 沈礼清.论倡导科学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观 察,2001(6):19-21.
[8] 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13;54.
[9] 徐弈宏.体育与科学技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