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的好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的好处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1

何谓内脏健康?是指以胃肠为主的腹腔内脏包括五脏六腑都很健康,功能良好,没有器质性病变。中医学上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人在出生之前靠父精母血(统称为肾精)成胎,在出生之后就靠脾胃消化食物水谷和吸取营养得以生长。只有胃肠功能健全,能够充分消化水谷并吸取其精华,周身及各内脏器官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人体才会生机畅满。中医学的这一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方式、对于维护周身和内脏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广西人的饮食方式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是食物多种多样,既吃各种植物性食物,也吃各种动物性食物,讲究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在蛋白质方面,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兼有,而以植物蛋白特别是豆类蛋白居多。在油脂方面,以植物油为主,在巴马地区,尤其喜欢吃火麻油之类。在广西人的食用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极少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饱和脂肪酸。一般广西人的饮食都很清淡,讲究低盐饮食。此种清淡低盐的饮食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乃至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重要意义。

广西人喜欢吃醋和各种发酵变酸的酸味食品。他们常常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腌制成酸味果蔬,诸如酸辣椒、酸萝卜、酸豆角、酸白菜、酸姜、酸黄瓜、酸莲藕、酸李子、酸木瓜等。广西人腌制酸菜的方法与众不同,他们事先将醋加入到将要腌制的蔬菜和水果之中,但绝不放盐,要等到食用之前才加入适量的盐。他们将果蔬加醋后一起腌制。其好处有三:一则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产生:二则可以保护果蔬中的维生素C,使之不易流失:三则可以促进人体对果蔬中各种矿物质的吸收。在此,特别要对醋的保健功效加以介绍:醋所含乙酸即醋酸,有杀虫(民间以醋治蛔虫病)和灭菌的作用,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及其致病菌等,均有很好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日本学者曾总结出醋有四大保健功效:一是防止或消除疲劳:二是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三是杀灭或抑制多种细菌及病毒,预防感冒和肠道传染病;四是有助于食物中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2

医学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没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持,医学教育的改革将会寸步难行。教育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的内容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评价,并对教育与学习的过程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课程开发、教育规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毫无疑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

就医学这门课本身来说,它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为人体,这样也就决定了医学教育的挑战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也发展迅速,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心技术,将它们运用到医学教育中,使医学教学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也深化了医学人才培养的内涵。

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使教师共享到优秀的医学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将那些难懂抽象的医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可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有些医学实验,实验动物、耗材和仪器都比较昂贵,或是实验进程较慢、实验时间较长的实验,都可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模拟在电脑上实现。而且这些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可随时改动,使学生了解实验各个方面的情况。

例如无机盐对人体影响实验,人体长期缺盐时,血钠和尿钠会降低,而且参与循环的血量也会减少,但是这些变化比较缓慢,实施耗时时间较长。但是这些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在模拟实验中表现出来。又如将循环血量、循环系统的心率等因素相互变化时产生的影响可用计算机模拟体现出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可帮助学生学习和分析。一些手术的教学也可以依靠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改变了医学教学的模式,也推动了医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原本枯燥乏味、内容庞杂的医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的改革。

二、深化医学教学改革

新型医学教育结构的构建。医学研究领域为生命,医学教育对象为人。它的严谨性和复杂性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性质。传统医学教育的中心为教师,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并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这样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没有直接的好处。新型的医学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当学生成为教育的主导时,他们将成为知识的接受者、信息加工者和创造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医学教育信息传递速度增加,由原来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发展。课堂的教育形式也由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向多种教学方式改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进一步促进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对传统医学教育形式进行改革,还对传统医学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

三、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建立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和医学教育资源。立体化教育资源是指在现有医学教育技术水平上,再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医学教育需求。这样它既有在宏观上的整体性,又可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和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是以课程为单位教学、建立教育资源网站为教育对象服务的教育模式。网络教学以网络为平台,可以使现代信息技术和学校医学课程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医学的思考。这样能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结构,既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深入应用。在医学教育中,除了不断改革外,还应该建立现代医学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思考全新的现代医学管理思路。

应该高效利用各类医学教育资源,建立长期医学教育管理机构,为医学教育服务。现代教育技术鼓励一线教师使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也应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培养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组织一线教师开发各类医学教育软件,建立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并建立医学网络共享工程,并最终使医学教育资源配制最优化,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构建现代教育技术新模式必须基于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优质教育资源,使医学教育课程与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引发学生对医学学习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教育环境构建新型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医学教学结果,既发挥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总结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3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彭艳梅 摄影/蔚蔚

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已经被列入了慢性病的范畴。预防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肿瘤的治疗和康复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饮食调节在肿瘤的预防、治疗中相当重要。最新的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的原因中生活方式占23%,其中饮食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人提出疑问:“肿瘤患者应该吃什么?”本文从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肿瘤患者的饮食、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手术的饮食三个方面论述与肿瘤相关的饮食。

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

1.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预防肿瘤的五条意见:限制动物脂肪;增加粗纤维饮食;减少肉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肥胖。

2.不主张多吃的食物

不主张多吃的食物以动物脂肪为主,建议少吃煎炸烧烤的高蛋白食品,少吃腌制食品,不吃霉变的食品。

吃荤还是吃素,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俗话说“荤以强身,素以养神”。“脑满肠肥”当然不利于养病,还会加重心肺的负担。素食者身体轻松,心情愉悦,不会死气沉沉。当然,也不主张养病一概吃素,更不主张高价去买所谓的保健品、补养品。

勿过咸、勿过油、勿过细。高盐饮食不致癌,但对一些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有促进作用,并且会破坏胃黏膜,对防癌不利。高盐饮食还会促进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生成亚硝胺,有致癌作用。每日吃盐量应在5~6克。

高脂饮食会使肠道厌氧菌增加,致类固醇增多,为产生雌激素提供原料。身体肥胖或高脂饮食还会使雌烯二酮升高,产生较多的雌酮,这一成分会使绝经后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增加,闭经延迟。

食物过细会影响纤维素的正常摄入,对预防大肠癌、乳腺癌不利。应多吃粗粮、杂粮,如全麦粉、麦片等。当然要因人而异,营养不良者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营养的吸收,每日以不超过30克为宜。

1.有防癌作用的食物

十字花科植物及百合科植物前者如卷心菜、大白菜、白萝卜、菜花、油菜等,后者如洋葱、蒜、百合等。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含有抗癌物质吲哚-3-甲醇,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癌作用。

绿色蔬菜含有多酚化合物、维生素C.纤维素,有利于防癌,但烹饪时应注意勿多热,少煎炒。

真菌类如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等,含多糖类.增加抗癌能力,但不宜反复漂洗。

杂粮类如玉米、小米、番薯、燕麦、薏苡仁等。含亚油酸、维生素E、谷胱甘肽、硒等防癌成分,但应注意食用前勿过度淘洗。

鱼、贝、肉、大豆含维生素E等防癌成分,可抑制亚硝胺,勿熏烤。大豆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降低雌激素的促癌作用,可降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奶、肝、胡萝卜、豌豆含维生素A.可防腺体及上皮变性,促进免疫功能。

茶叶特别是绿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它具有清除自由基和增强免疫的功能。茶叶所含其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等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南瓜(倭瓜)富含钴及维生素B12.膳食纤维、维生素C.果胶,有利于消除大肠内致癌物:富含锌,对预防白血病、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有好处。

2.防癌食品中的佼佼者

玉米(苞米)健脾益胃、利水渗湿,是便秘、胆囊炎、小便不利者的保健食品。玉米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谷氨酸、赖氨酸及微量元素硒,有利于防癌和抗衰老;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对肿瘤康复有利;纤维素含量丰富,有利于预防肠癌。

红薯(地瓜)为高纤维素食品,有润肠通便作用,对预防肠癌有利,但多吃会引起胃‘酸过多、大便黏腻等症状,故食用红薯以适量为宜。近年有“紫薯”等新品种上市,其食疗作用有待观察。

猕猴桃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的食品,它可以阻断胃内亚硝胺的形成,防癌作用显著。动物实验也证明,猕猴桃有抑制突变作用。猕猴桃还有促进干扰素的形成、增加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和增强T淋巴细胞的作用。猕猴桃多糖可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抗癌效果。猕猴桃的蛋白水解酶、纤维素、果酸可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特别是有助于消化肉食。

肿瘤患者的饮食

肿瘤患者应掌握五大营养原则。

1.注意膳食平衡。中医学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现代研究建议,成人每天大约应吃粮食类食品以及蔬菜各500克,瘦肉100克,1~2枚鸡蛋,油脂类25克左右即可。

2.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化。

3.少量多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不宜过多忌口。关于肿瘤患者的忌口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看法,企图“饿死”癌细胞是不现实的。忌口应根据病情、病性和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来决定,不提倡过多忌口。

5.多选择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

1.肺癌

【宜】咳嗽者应食用养阴润肺止咳的食物:杏仁、百合、荸荠、白果、海蜇、胡萝I、、葡萄、慈姑、核桃仁、芦笋、罗汉果、枇杷、梨等。咯血者应食用收敛止血的食物:藕节、莲子、柿子、鸭梨、山药、百合、白木耳等。肺癌患者还可以吃蛤蚧、龟板膏、龟肉、糯米等滋阴补养的食品。

【忌】肺癌患者应忌腥油腻食物,忌辣椒、生葱蒜、肥肉等生痰伤肺之物,忌烟、酒。

2.乳腺癌

【宜】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但食用不可过量。芦笋中含有的组蛋白能有效控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乳房肿胀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葡萄、荔枝、荸荠、鲫鱼、海带、泥鳅。

【忌】忌烟、酒、咖啡;忌辣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3.生殖系统肿瘤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4

科学技术在促进体育发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从哲学角度引发对兴奋剂、基因技术等带来的深层次思

考,以期从哲学角度辩证地看待科技与体育。

关键词:运动医学;科学技术;体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125-04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提出对体

育科技工作者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指出要认真贯彻

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科技工程》和《奥运争光计划科技

工程》,将重心放在帮助运动员身体疲劳消除,促进运

动能力提高,加强运动员营养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加强

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世界高水平大赛

竞争中,既是各国选手竞技能力的竞争,也是各国科学

技术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实力已经

成为—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拥有高科技的优势

将在体育领域占有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加速我国科学

技术的发展,努力赶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已成为实现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

运动医学作为当前体育科技的主导学科之一,在

我国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运动员选材,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运动康复及

医务监督等与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的领域。与此同时,

兴奋剂、基因技术等科技也带给体育一些新的挑战,

影响体育追求的公平、公正宗旨。因此,辩证地分析

科学技术与体育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科技,

促进体育绿色健康发展。

1 科学技术对体育的促进作用

1.1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前提或初始阶段,是挑

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争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

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考察、测试和选拔过程。运动员

科学选材是竞技体育的首要步骤,也是关键环节,在

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运动医学领域的科技支撑。

影响运动员成材的因素有很多,而选材是首要环

节,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员选材的方法和手段在不

断更新。早期,运动员选材从单一的某一方面或某几

方面,选择少数的测试指标。近年来,已从运动员身

体形态、机能、素质、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挑选运动

员,而这些方面无疑不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而兴起,

且不断更新测试指标。

建国初期,我国运动员的选材主要是凭借教练员

的经验,根据运动员比赛成绩择优选择。到了20世

纪中后期,身体形态指标作为运动员选材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上海体科所对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特征进行了

研究,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随后,国家体育总

局加大对运动员选材方面的重视度,开展了该方面的

几项重大课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实验数据,为我国

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了依据。另外,科研工作

者还从遗传、运动能力、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的发展,

尤其是重组技术、蛋白质组学发展,与运动能力相关

的基因已纳入到运动员选材指标内,利用科技手段找

运动密切相关的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长期运动

训练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进而评估和挖掘运动员的潜

力。由此可见,基因选材必将成为今后运动员选材的

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研究发现,有氧能力有关基因

有ACE、CKMM、ADRA2A、mtDNA的D-loop和

MTND5等,与肌肉力量有关的基因主要涉及GDF8、

CNTF等。

1.2 运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运动损伤的诊断过程是一个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过

程,疾病的确诊需要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科

学技术辅助完成。x片、CT、B超、MRI、心电等先

进设备用于运动损伤诊断中,无疑证实了科技的发展,

促进体育伤病的诊断。

运动损伤的治疗更是离不开科技,传统的物理治

疗,针灸、推拿,关节镜,腹腔镜等治疗手段无不是

科技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基因治疗成为新的一

种运动损伤治疗手段。所谓的基因治疗是将功能基因

插入人体细胞以修改遗传缺陷,或者是引入一种新的

功能,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目的的医疗技术。基因治疗

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运用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但对

于改进运动损伤的临床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有

研究证实,基因治疗有利于软骨、肌腱、韧带等运动

损伤的恢复,基因转移可以将基因传递到局部患处,

也可使分泌的基因产物转移到全身各处,特别是靶细

胞的导入,提高了运动损伤治疗的时效性。多数运动

损伤案例表明,一种组织结构受损,局部基因传递的

优点更能凸显出来,它带来的副作用是通过非靶器官

来减小。目前,基因治疗技术已成为体育科学中的研

究热点问题,但仍然有许多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如

转移基因在运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外源基因导

入的靶向性与高效性的统一,基因转移和表达调控技

术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后基因组计

划的全面展开,以基因技术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将展现

巨大活力,必将把竞技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

的方向推进。

1.3 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也称体疗,是对伤病或伤残者采用各种

运动方法,使其在身体功能和精神上获得全面恢复,

使他们尽快重返社会。特别是对于运动员,运动康复

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要恢复,还要返回赛

场,继续参加高强度训练、比赛。传统的康复手段,

主要有物理疗法、言语、矫正、心理、职业疗法、康

复工作以及体育疗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康复

疗法也已日渐繁荣,比如,机器人训练器、等速训练

器等,无不在利用科学技术促进运动康复,帮助运动

员最好、最快恢复。

1.4 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是指通过医学和生物学手段,对从事运

动运动员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价其运动水平与状

态,为科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是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并取得好成绩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

技水平,运动员要承担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这

就必须运用医学、生物学手段和技术对运动员进行监

测。及时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情况及对于训练的

适应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潜

能,又不会造成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

率是运动训练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通过合

适的方法监测这些安排得当,运动员或参加锻炼的人

是否出现运动性疲劳,乃至过度疲劳,就需要科学技

术手段。通常可以选择心率、血压、血清肌酸激酶、

皮质醇、睾酮、尿素氮、尿蛋白、尿红细胞、主观体

力感觉、力量、肺活量、连续肺活量等指标来反映机

体的机能状态。近年来,随着肌电、脑电、超声心动

等仪器的出现,判断机体机能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日益

增多。可以说,运动医学与体育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医学领域的进步,推动运动医学的发展,更促进体育

事业的腾飞,但在看到两者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

也不得不辩证地看待问题。科技促进体育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争议。

2 科学技术带给体育的挑战

2.1 兴奋剂

兴奋剂的产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产物

之一。兴奋剂是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兴奋,从而提

高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药物。早期,运动员为提高成

绩服用的药物大多属于兴奋剂药物,后来由于不同专

项的需要,如射击类项目,需要抑制运动员的兴奋性,

从而提高射击的准确性,这些药品属于抑制类药物,

但国际上仍沿用兴奋剂的称谓。如今兴奋剂不再是单

指那些起兴奋作用的药物,实际是对体育运动中违禁

药物的统称。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使

用兴奋剂是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

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和

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

兴奋剂无疑使体育公平的竞赛机制遭到挑战。

1968年,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为四大类,随后

逐渐增加到七大类。虽然分类时的表述不同,但基本

上是按照这些物质的药理作用来分类的。1999年11

月10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洛桑成立,该组织的

主要任务是负责审定和调整违禁药物的名单及从事反

兴奋剂的思想教育、反兴奋剂研究和预防工作。由于

反兴奋剂的滞后性,使得反兴奋剂始终落后于兴奋剂

的研制。

实践表明,兴奋剂的使用会对运动员的健康产生

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运动

员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兴奋剂的危害有多种,如细胞

和器官功能异常、免疫力下降、引起各种感染等。而

有些使用兴奋剂的危害具有潜伏期,在数年之后才表

现出来。兴奋剂的使用是一种欺骗行为。不符合奥林

匹克运动会的宗旨与现代体育运动公平竞争的原则。

虽然使用兴奋剂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势,但有

悖于基本的体育道德。使用兴奋剂,将对运动员的生

理和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但有些运动员、教练员为

了一时的荣誉,将所有的这些抛之脑后,带给他们的

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这无疑不是科技带给人们的一

场灾难。所以,在利用科技服务体育的同时,其带来

的负面作用更应引起深思。

2.2 基因技术的两面性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产生的基

因技术革命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革命。

基因技术在基因制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技术方

面所取得的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商

业价值无可估量。如克隆技术,克隆是指把一个生物

体中的遗传信息基因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内。克隆技术

的应用不仅可以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新物种,而且可

以培养出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生产基因产品,用于

疾病的治疗。如人体脏器器官的移植,从而解决器官

来源不足的问题。但现在动植物克隆已成为现代科技

进步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植物克隆和转基因食物

大量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于生物物种混乱和污染的担

忧。但毋庸置疑,植物克隆技术可以为食品的来源开

拓广阔的空间,而动物克隆可以利用动物生产大量人

类需要的基因药物和器官。

与此同时,基因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是令人既

兴奋又担忧的事情,如果克隆技术用于人,会是多么

令人可怕和担忧的事情。转基因技术、基因增强等

技术如果被用于兴奋剂领域,首先其监测是很困难的,

通过这样的技术将那些对运动能力有利的基因进行扩

增,对人的运动能力进行人为的改造,进而提高运动

成绩。通过克隆技术进行基因复制,严重威胁基因多

样性的保持,导致生物的演化出现颠倒,由原本复杂

的生物走向简单,这必将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不利。克

隆人是对传统两性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

进的自律性,带有明显的反自然特征。与人类所推崇

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文化相悖。利用克隆技术实

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之后,极有可能引起人的

身心关系紊乱,带来人伦的紊乱,人的不可重复性和

不可替代性的个性规定因大量复制而丧失了唯一性,

丧失了自我及其个性特征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学前提。

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不仅是观念、制度,包括整个

社会结构都不知道怎么来接纳克隆人。

3 小结

任何事物的出现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地

带来一些负面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体育的不仅

仅是发展和推动,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在看到积

极作用的同时,不要忽视这些消极作用,使体育在科

技发展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姜宝华,王俊宝,高宏,等.运动医学的当前

发展及其社会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

18(1):25-29.

[2]罗艳蕊,贺杰.我国运动医学研究力量分布状

况的量化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

(1):55-59.

[3]常芸.面向21世纪的运动医学研究(综述)[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4):3-10.

[4]常波.运动、氧化应激与DNA损伤和修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56-757;

788.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5

关键词:下法;外感热病;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64-02

中医药治疗急性外感热病有几千年的历史,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法是急性外感热病中祛邪退热的重要手段,下法不仅能加速机体排除有毒物质,且能使偏盛偏衰之阴阳趋于平衡,使逆乱乖戾之气机循于常度,从而使邪正消长向有利于机体方面转化。本文综合了姜春华、朱良春、严苍山、蒲辅周、匡萃璋、汪履秋等数十位近代中医名家治疗温热病的临床经验,旨意探讨治疗急性外感热病的有效方法。

1 急性外感热病应用下法的中医学理论依据

古人有“病在脏。治其腑”之说,肠腑疏通,上焦壅遏之邪热、痰浊自有出路。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以攻邪为急,逐邪不拘结粪”所谓“温邪下不嫌早”之说即由此而来。

70年代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先生提出的治疗急性热病采用“截断扭转”的治疗原则,“截断”是指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的方药,直捣病巢,迅速驱除病原,控制疾病的自然发展趋势;“扭转”是指扭转病势,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姜春华根据“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懦门事亲》)的理论及前人治疗温热病的经验认为,温热病之早期,正气未衰,邪气尚未亢盛,及早用药逐之,往往易使邪出。这一治疗原则也为朱良春、严苍山等当代众多医家所认同。当代中医临床家朱良春认为:温热病之应用下法,主要目的是逐邪热,下燥屎、除积滞还在其次。沪上名家严苍山也认为,下法是温病中祛邪退热的重要手段,并指出绝不可蛮下,以得畅便为度。温邪在气分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结,最易化燥伤阴,所以及早应用下法最为合拍。根据急性热病的发病特点,病属邪毒侵及上焦,毒盛高热,严重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故可应用下法。

2 急性外感热病应用下法现代医学研究结果

下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已早有运用,且疗效显著。现代研究认为:首先,通腑可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排便或排气,降低腹压,增大膈肌运动幅度,直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其次,通过通大便,使处在不同部位的毒热邪气随大便排出体外,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从而保护机体重要脏器(心、肝、肺、肾、脑)的生理功能,起到通腑护脏的作用。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曾兆麟等给动物服用大承气汤治疗,能改善肺水肿,促进肺泡上皮增生,特别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与修复,改善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对各种脏器损害亦有保护作用。第三,肺泡内巨噬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和细胞内杀伤作用,因而对机体有重要的防御保护功能,同时在免疫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显示“通腑”可刺激肺泡内巨噬细胞分泌增多,而提高肺的免疫能力。

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常用清热泻下药物首推大黄,对于大黄的功效特点,吴又可认为:大黄走而不守,功专在通下,使邪热有随大便外出之机,并指出承气汤是为“祛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消炎、抑制病毒、排泻毒素及解热降温、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大、小承气汤具有增强胃肠道蠕动,增加胃肠道容积,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这些对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换气功能,升高PaO2是有积极意义的。

3 急性外感热病应用下法应合用清热解毒法

中医学认为,温热病为邪毒从口鼻侵入,热由毒生,热毒不除,则必生逆变,治疗上以“清法”为主。但是否有悖于“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呢?匡萃璋根据清代温病学家杨栗山“虽有表证实无表邪”的学术思想,认为在温热病中,表证仅仅是疾病初露端倪时的一种证侯,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前驱证或外证,因此即使有表证也可应用。近代医家认为发病即可重用清热解毒,先清里热,药先于证,直折瘟毒。治疗温热病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野荞麦根、黄芩、黄连、栀子等,发病即可选用,且量要大,剂要重,可日夜连服2-3剂,以截断病邪。因此,急性外感热病发病之初即可合用清热泻下与清热解毒之法。

4 急性外感热病应用下法需与辨证论治结合

动物医学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3-02

目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性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侯群,包括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的肌痛型、猝死型等,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部分病人在确诊有冠心病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或者仅在医院作短期应急治疗,加之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差,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存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使其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做好冠心病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很重要。但社区护理需求量大,服务质量高,具有连续、综合、个体化和预防保健为主的特点,所以,做好冠心病病人康复期的社区护理需要严密的程序及管理,具体如下:

1 发挥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要向群众普及卫生知识,转变不良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仅凭专(兼)职医护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积极主动与社区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社区在群众中的纽带作用,首先,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保健知识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定期向社区提供宣传资料,让他们充分利用小黑板、墙报、宣传栏或口头形式进行宣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能听到卫生宣传的声音,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宣传墙报。通过多方面的普及宣传使居民真正地了解患冠心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在每季度召开社区主任例会时,对社区工作进行交流、评比总结,优者给予奖励,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加强饮食指导。饮食不当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宣传教育冠心病患者在平时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量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减少胆固醇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减少胆固醇在人体内生成,降低血胆固醇。忌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排骨、五花肉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不少于1克,以植物蛋白为主。少食盐、食盐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可使血容量和血压升高,均可增加心脏负荷,不利于冠心病的恢复和治疗。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酸形成,降低血中甘油三脂的的水平;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防止血栓形成。保持大便通畅,禁烟戒酒,保持正常体重,避免发胖,原来比较胖的要适当减肥。

2.2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床上休息不活动是错误的。适当的锻炼对于冠心病病人的恢复是有利的,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促进侧枝循环,增强体力,降低胆固醇,还可增加生活乐趣,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方案,锻炼可增加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活动。应采取散步、体操、太极拳等运动方法,但不能过度疲劳,其活动度以不引起心慌气喘为度,不宜增加心脏负荷。运动时心跳增加次数每分钟不得超20次为宜,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会诱发心肌梗死。运动前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结束后马上上床休息。不宜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将头部及胸部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会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引起心绞痛。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后2小时内锻炼,也不能在运动后1小时内进餐或浓饮。另外,注意保持修养环境安静、舒适、整洁、室温合适,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2.3 加强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要保证药物的疗效防止药物的副作用应注意:首先向病人详细说明病情,讲解用药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因为冠心病患者多数服用的是扩血管和活血化瘀的药物,这些药物能促进心脏血管的侧枝循环,有效的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而这些药物作用又是在长期服用后才能见效,指导患者遵医瞩服用,不可随意停用或增减;在用药过程中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如: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教会患者自测脉搏,脉搏<60次/min,出现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或黄视等症状说明洋地黄中毒,应迅速停药立即到医院就诊;使用抗凝药阿斯匹林时应饭后服用,出现牙龈出血、呕吐、黑便和皮肤出血点时立即停药;使用利尿剂应注意观察尿量,出现异常及时就诊;服用硝酸甘油可引起头痛、头胀、面红,药片若受到光照、加热、受潮及储存时间过长,其功效受到影响,应保管在避光的金属盒中,病人外出是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居家时硝酸甘油放在易取之处,定位放置,家人也应知道以便发病时及时取用。遵医嘱定期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等,为及时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2.4 病情发作时的急救处理:冠心病居家时发生心绞痛,注意保持镇静,首先让患者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同时让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和消心痛、速效求心丸等,如果发现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往往12小时内甚至1~2天。范围也广,伴有恶心、呕吐、胸闷有窒息感,心跳不规则,甚至发生休克等症状,可能发生不全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病人是在家里发生,应首先告知家人心肌梗死的症状及家庭急救措施。发作时,应先让病人平卧;保证病人安静休息,以免病情恶化,可先给病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口服速效救心丸等使之止痛,家中应备有氧气袋,可先给病人吸氧气,立即打120,准备送病人去医院。若症状仍不缓解可再次含服,若连续时间大于30分钟疼痛仍未缓解,应考虑发生心肌梗塞,一旦怀疑有心肌梗塞,应安慰病人稳定病人情绪,有条件的及时吸氧,测心率、血压,待病情稍稳定后再转医院治疗,转运病人时瞩病人不可用力,尽量避免多搬动。有时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有的病人可出现反复性牙痛或上腹部疼痛以及出现原因不明的不适时,切不可忽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相关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3 建立档案,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工作

社区应筛选出患冠心病的人数,对所辖18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健康调查摸底,筛选出患冠心病的人数。首先制定好统一的表格,挨门逐户去登记。由于社区工作的特殊性要采取解释、劝导、说服的方法,使之配合社区人员的工作,并建立了管理卡及档案袋以做好摸底调查工作,方便冠心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

总之,社区服务要与居民建立持久的服务关系,以预防为主来导向整个社区护理服务,使之预防和保健全面实施,做到了地位上、时间上、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实惠;方便了病人和家属,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护患思想沟通,使患者感受到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增加,对冠心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轻信一些不当的广告宣传,懂得了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的同时,更多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掌握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并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相信通过以上措施,冠心病患者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兆苏.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学及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38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