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重要性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IL)或称为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明确提高要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初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2.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以辽宁省鞍山市华育高新区学校七年级学生为样本,对2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56份。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课外时间主要在哪里上网。234名学生回答在家里上网,有22名学生回答是在网吧里。

(2)对于上网目的的调查是多选题。有42人回答“查资料”,占16.4%;有135人回答“玩游戏”,占52.7%;有87人回答“聊天交友”,占34%;有98人回答“影音娱乐”,占38.3%;有36人回答“阅读新闻”,占14%;有25人回答“收发邮件”,占9.8%;有12人回答“其他”,占5%;如下图1-1

图1-1

(3)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46人回答“不使用”,占18%;110人回答“1小时以内”占43%;65人回答“1-2小时”,占25%;35人回答“2-3小时”占14%;没有人回答“3个小时以上”。

(4)你觉得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是否满足了你对学习的需求。198人回答“是,满足了”,占77.3%;58人回答“否,未满足”,占22.7%。

(5)你最喜欢老师用什么方法上信息技术课。喜欢“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的有62人,占24.2%;喜欢“教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的有42人,占16.4%;喜欢“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有55人,占21.5%;喜欢“教师以讲解为主”的有12人,占4.7%;喜欢“任务驱动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有85人,占33.2%。

(6)“你希望老师如何开展信息技术课,希望老师讲授哪些知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有五花八门的回答,例如:“我想学学怎么在网上快速的找到数学题的答案”,“如何能找到语文课上需要查找的资料”,“怎么把我自己的照片变的好看一些”,“我想学怎么用EXCEL处理数据”,“我希望信息技术课有更多的操作的时间”等等。

3.问题和建议

本校位于鞍山市高新区,这个地区计算机普及率非常高,绝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学生在家里就可以方便的使用计算机,但仍存在部分同学经常出入网吧,甚至存在逃课在网吧玩游戏的现象,这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加大监管和引导的力度。

通过对上网目的的调查,饼形图很清晰的反映出学生对于上网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大部分学生还是把上网作为一项娱乐活动,还停留在“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的阶段,对于计算机辅助学习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从每天使用计算机时间的数据上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是可控的。七年级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教师与学生聊天等方式,了解到“做作业”是学生放学后最大的任务,每天主要忙于老师布置的题纸,作业。而用于“预习”“复习”的时间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平时基本上是这样的,如遇到期中期末考试,会出现熬夜复习的情况,部分学生会出现严重的睡眠不足。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们上课积极性非常的高,在上课过程中表现出比其他学科更高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更喜欢自作,小组探索以及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法。并希望在信息技术课上有更大的收获,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4.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4.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讲解、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等方式;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讲得精,练得多的原则。如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2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和处理能力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既有一些正面的对学生有利的信息,也有一些“垃圾”信息。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庞大的数量,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因此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评价和处理能力尤为重要。应该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结合起来,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对于不良信息进行抵制;创造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正确地进行启发诱导;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终将信息道德素质教育加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同时利用课外活动、专题课、纪律管理等多种方式解决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4.3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去探究数学定理;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搜索语文课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再全班共享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得到了提高,更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下转第360页)(上接第358页)和学习效果。

4.4采取多元评价标准,督促学生自觉提高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实践和操作是其最大的特征。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在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价才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评价,如作品评价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实际上机操作并量化评分,理论评价等等。

4.5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对学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的高,学生在兴趣小组中学会了如何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用Dreamweaver和Frontpage做网页,用Excel处理数据,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用Flash制作动画等等。学生在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兴趣小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比较好的补充和拓展。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初中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这样初中生才能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正确地判断信息、快速地获得信息、技术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从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

【参考文献】

[1]时延娇.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2

德育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所在,无论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都应该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来做好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以便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全面深化的今天,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同样需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需要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内容及教学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让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实现既教学又育人的最终目标[1]。

1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是一项宽泛的内容,科学的德育教育不仅包含着我们传统认知层面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着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积极向上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提升,自身的数学探究意识能够得到优化,自身的智力开发也得以有序进行。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基本需求,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是可行的。科学的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脑力、智力、品质力等开发和提升,提供了扎实持续的基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放大学生这方面的优势,也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创新、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对自身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素养,能够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数学教学不仅仅要培养数学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更要着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在初中?笛Ы萄?实践中,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要积极融入德育内容,同时充分挖掘数学教材,积极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

2.1 制定教学目标要以德育为本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以德育为本。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以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如在“圆柱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将一些简单直白的圆柱体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明确圆柱体的性质及特点。但在新课改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渗透德育内容,以德育为本来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在德育为本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在教授学生“圆柱体”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圆柱体的实际图片,如故宫大殿内的圆柱体,酒店大厅中的圆柱体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导入,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美感,能够激发学生美的感受能力,使得学生积极发现美、认知美。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制定并融入德育内容,这是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2.2 利用数学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一、问题提出

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主动自助的探索、合作研讨、积极创新来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满足自己兴趣和求知欲等方面的需求,提高自我数学和信息素养。近年来国家基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发展稳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教育部遴选多媒体课程、面向中国基础教育资源的计划等活动。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发展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变得十分重要。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增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了多数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数学学习。

二、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内涵

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并承载数学教学信息,支撑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所有因素和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字信息化支持系统、数学信息化教学资料和数学信息化教学环境。

相教于传统的教学资源,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得数学教学信息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大容量存储化、超文本化和网络传输化的特点。它不仅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化,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并且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在线学习的方式还可以突破空间时间限制,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教学者来说,首先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将会改变教学活动的实施。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的展示,加强学生印象。比如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旋转、平移、翻折等位置变化的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其次,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将会提高教师素养。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具备信息社会中科学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后,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创建多样化教学平台。

三、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验操作

1.实验目的

检验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验证其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

2.实验对象

我校2014级初二二班为对照班,该班共有男生23名,女生20名,学生共43名;五班为实验班,该班男生24名,女生20名,学生人数为44名。两个班在学习水平等方面基本相当;而且数学课教学均由笔者担任,这样方便在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控和对实验前后学生成绩进行分析,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

3.实验过程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实验设计阶段

在向校方汇报并且经过同意之后,收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为实验的开展寻求理论指导与经验参考。并初步搭建完成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平台,并初步实现了网上答题与批阅等功能,为开展实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5年3月――2016年2月实验实施阶段

在选定实验班与对照班之后,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在实验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数学教学。再次期间共哉沽酱窝习测验同时发放了3次调查问卷,之后,完成了相应统计工作。

2016年3月~2016年4月实验总结与反思阶段

分析研究统计数据,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并且总结出融合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对于教学活动的作用与重要意义。在总结实验成果的同时,客观评价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四、实验结果

1.学习兴趣

为了研究融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笔者对实验班的44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

2.学习成绩

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两次考试,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前测:

从上表中显示,两个班前测的数学成绩无显著差异(IZhO.25,Po.05=1.96,lz|〈Po.os)

五、结果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班经过融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之后对于数学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说明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同时,实验班学生的优良比例和及格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

因此,融合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科学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兰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政策的文本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4(1):117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50-01

信息整合和跨越式发展是目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又是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让教学更加富有活力,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和数学的结合产生了很多新的数学分支,例如计算机科学、近代数学和模糊识别等,信息技术也让数学产生了更多新的方法和思想。西方国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在我国信息与学科的结合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意义重大。

一、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

1、创建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共享资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寻求知识,这种学习状态会让学生对数学逐渐树立自信心,并且提高了学习效率,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的变化。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等功能,这些因素能够为学生建立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们能够平等的享有学习资源,原有的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就是学生在信息化时代,恰当的利用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开发属于自己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使用工具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性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性等方面。

3、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应该秉持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取足够用一辈子的知识,接受完校园教育后,走向社会也要不断学习,比较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重要因素。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学不再单纯的依靠教师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运用信息工具进行自主探索,使用网络共同合作交流,通过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1、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始发展起来。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图像、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材料,还能创建直观形象、界面友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太过自由导致教学与原有目标偏离的问题。

2、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学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媒体既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励工具,并且教师还能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3、课堂讲授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师和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对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主要是使用机房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子黑板书写公式和定理等,清晰准确的做出图形,教师使用电子黑板不仅能够写出清晰的数字和符号,还能随意改变字体颜色、大小、位置等,节省了教师画图和书写的时间,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都是传统黑板所不具备的功能,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推算数学公式有很大帮助。

4、课堂讨论教学模式

虽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传授内容的教学方法为主,但是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和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创建课堂讨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根据已有的信息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可以使用聊天室、BBS等系统沟通交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下获取知识。

综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春红.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39.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信息技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是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的一个应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数学教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理论上看

(1)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整合对深化新课程教育改革具有促进的意义。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整合使课堂教学方法由原来单一的教科书教学方法转变成包括音频、动画、视频演绎等多种元素的形象生动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将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相整合,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2)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创造了条件。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改变了数学教育的智能形态,同时也改变了数学教育的物化形态,使初中数学教学融入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思想的理念,使初中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改革。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各种学习方法和交流手段,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得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形象生动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原则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从实践上看

(1)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对于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形成的。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使纯理论的数学知识变得和其他课程一样形象生动,使学生容易接受。利用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可以使数学课堂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视觉感强,印象深刻,很好地展示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利于学生记住并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2)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对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同时改进数学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而达到推进信息化进程的目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从而解决信息化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各个教学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把学生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得到有效的锻炼。

总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未来教学改革的一种新途径,是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结构、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范文6

一、促使学生有效合作交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体现,阻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培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做出改善,减少填鸭式教学过程,而是转变为学生对于知识的有效探究,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对于知识的有效习得,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值得提倡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合作.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机会.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而且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组织学生的合作交流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例如,在讲“概率与统计”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将学生按座位分组,并让学生给自己组起一个口号和队名,然后提问概率的定义、生活中的应用及特性等,让各小组自由思考并写出结果,推举出代表进行发言,并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关于概率的例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理论知识的教学变得轻松有趣,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出发,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些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展开知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实践中加强对于所学内容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对于相应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平行线与中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制作三角形纸片,然后演示如何使三角形纸片在笔尖上转动而不掉下来,再让学生动手尝试以及思考其中蕴涵的原理.最后引出三角形的中线与平行线的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相关原理,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核心,也是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得以具备的基石.随着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断增多,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模式也会慢慢积累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在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是数学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与素养,也是学生在面对很多复杂问题时能够有效解决的前提.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深化要注重教学引导,教师可以透过具体的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技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