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2
1.现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发展的错位
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是员工数具有中小特点,投入向创新与技术倾斜,产出特性以创新与技术为基础,从事提供高创新性或高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高技术型的人才架构支撑企业将创新技术具象化并投入市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的高创造性还需要资金与利润向技术口倾斜,因此企业融资资质与融资能力的需求又对人才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由此,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高智力高技术的用人标准、灵活的人力资源架构、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考量等这些因素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大挑战。
国外学者对高校人才培育的研究更加着重于经济贡献层面,佛里德里克・特曼(1996)认为,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因素,是一种自然资源,产业界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国内有关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在高校外部对接方面,许宏(2001)认为大学不宜以任何“实体”的形式参与大学科技园,而应以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以获取投资收益;吴金旺(2009)认为高校与企业订单合作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毕克新(2010)认为,我国高校和科院院所科技投入过分注重商业化,没有意识到科技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使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高校内生对接能力培养方面,徐婷(2014)认为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马广洲(2014)则认为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不利于细分化行业的人才对接,而且过于强调职业化易造成人才团队观念的淡薄。
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范围广、高精尖技术微集群、亲民性创造眼界、争夺特定细化市场的特点。随着消费者需求跨界整合周期及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的双向缩短,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技术创新及市场群进行维护,以迎接同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细化带来企业对专才的需求,标准面的问题带来企业对通才的需求。而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规模、待遇、及体制上的劣势,难以增加高端型专才与复合型通才的归属感,使吸引并留住相当数量的高质量人才成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的难点。
趋势上,我国企业R&D人员在占全国R&D人员的比重不断增长,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主体。4然而在数量上,我国科技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紧俏行情。在长期以来的各个经济季度,高端科技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的劳动力存在供需失衡。截止到2014年第三季度,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78、1.99、1.76、1.61。以天津为例,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均为高科技行业人才,分别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其他飞机船舶技术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为2:1;3:1;2:1。5
1.2 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困境分析
我国高校现行人才培育模式内部架构存在封闭性困境。独立且过细的专业分科使学科壁垒森严,专业条块的纵向知识体系缺乏横向的学科间学术交流,难以因学科交叉、相互借鉴而迸发创新思维点,使得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互游离难以兼顾。高校专业分制涉及到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通才不专使人才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尖技术需求,专才不通使人才难以发挥综合优势迎合科技中小企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存在人才价值观选择困境,直接影响科技中小企业的人才供应数量。高校缺乏对人才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使得专业决定职业成为人才定位困境。基础教育阶段目标的盲目性导致学生选择高校专业的盲目性,而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也难以针对个体差异及兴趣能力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专业,专才专养,引导科研人才走科研道路,为科技中小企业储备科技人才。如何使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自己发现自己”,使高校能够“发现人才”,是培育难点。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育出口困境,首先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严进宽出现象。在科研素质与能力最可能产生质变的高等教育阶段,放松要求的无压环境难以保证人才质量能够满足科技中小企业需求。另一个表现是现今校企合作模式远远不能支持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2.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启发
以美国高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擅长激发人才的创造能力。对中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做对比有助于对我国教育模式产生启发并促进革新,使高校能够培育对口的高质量科技人才资本,并借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活力。
2.1 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与启发
我国教育培养存在社会市场经济取向与人才自我发展取向的不平衡,且向社会市场经济取向倾斜。美国高校则充分重视人才自我发展,其教育培养模式价值取向的落脚点在于人才的自我实现与经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性平衡,这是对我国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点启发。美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及艺术,学科间生源分配也相对均衡,不少科技人才与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与艺术家,如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在这种教育培养模式目标下个人的经济价值与人文兴趣相互促进,人才自我价值全面实现,同时学科交叉激发创造性思维。国内教育模式偏重培养经济人才,导致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不平衡,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出现迎合经济需求但又不能完全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尴尬局面,且热门类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出现结构性失衡。
2.2 社会人文环境与学术环境差异与启发
相比我国“社会大熔炉式”的人才打磨过程以及缺乏灵活的学术环境,美国强调个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对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启发有相当裨益。挑战权威的人文环境催生了学术批判浪潮,学术自由产生的学术论战利于学术流动与创新。这使得真理与科学能够自由发展,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环境条件。
在硬件环境方面,美国高等院校顶尖人才亲身参与授课;社会捐款为主的资金链使得美国高等院校财政实力雄厚,能保证师资和世界顶尖硬件条件的充分利用,对我国教研失衡下高校高尖人才反而不参与授课的现象与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学校资金来源方式存在启发。后者不仅使推行校政分开、管办分离的校政新型关系6难以推进,一些省级高校由于财政原因也出现了难以吸引高端教学人才,营造高精尖科研条件的困境。
2.3 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差异与启发
中外教育体系的差异首先体现在高校基本教育制度上。美国高校拥有灵活的通行学分制,学分由自由选择的课程构成,部分高校可以跨校修学分,部分高校为创业学生保留学分7,这为我国局限于校内专业方向的学分制提供了启发。在专业设置上,美国高校呈现宽口径的偏通识教育,且以跨学科人才培育为主。在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上进行了以个人自主选择为主,高校评价性引导为辅的选课模式,课程与专业都可流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上某课程的频次与难度,使人才可在高校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培育流程。为我国拆分较细的专才培养专业设置模式提供了启发。此外美国高校授课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企业工厂实地调研、课外实验、科研模拟、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课程相结合,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独立环境,为我国单一的大堂授课模式提供了启发。
2.4 高校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能力的差异与启发
美国高校人才对企业的人力资本辐射能够直接带动企业产能的提高,这是高校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的完全对接的体现。依托斯坦福大学建立的硅谷科技工业园是美高校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典型,高校和硅谷中小科技企业群能够形成生态性合作关系,通过长期签订 “学位合作计划”,高校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再造机会,而“工业联盟计划”使得企业能够引进尖端技术及人才。8美国高校对人才自由发展和人才创业意向保有最大限度的宽容,催生了科研和创业热情,高校师生参与创办了大批硅谷科技企业。我国通过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方法,现有的方式有高校创办自有企业、企业创办自有高校等,制度上对产学研结合的探索包括人才实习引入教学计划、以企业案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企业与高校合作教育模式等。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科学技术;环境伦理;环境价值;生态原则
[中图分类号]B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11-0017-02
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然以及科学技术认识的偏差,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认识科技以及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是个重要问题。
一、人类在科学技术发展不同时期的认识
1.古代: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相当弱,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适应关系。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也日渐增长,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萌芽,但整体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知识。中国古代《礼记・中庸》中也有“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说法。就是把学问和德性二者结合起来,知识和美德是不可分的统一。也就是说,科学知识都是善的。
2.近代:科技决定论
近代,科学技术与道德逐步地相分离。伴随着人类中心论的形成和确立以及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开始沉醉于科技的伟大,认为科学可以决定一切、统治一切、解决一切问题,成为一种科技决定论。
在近代,还流行一种技术悲观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在1749年发表了《科学与艺术》的著名论文,把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和道德败坏的根源都归结为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认为科学产生之后加剧了道德沦丧。卢梭的思想代表了当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思潮。这种思潮在我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均有出现。技术悲观主义者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使人见利忘义,对道德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1]
3.现代: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20世纪50年代,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是双刃剑”的警告,后来人们用“双刃剑”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诠释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利用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而体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科技也会引发诸多的负面影响:逐渐导致和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的分裂状态,随之而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4.当代:科技万能论和科技有限论
20世纪科技观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技万能论。米切尔・施加格文断言:“90年代将与80年代不同,将由过去的“选择商品”,转到“选择设计”。另一种观点是科技有限论。中山秀太郎提出,以为科学、技术什么都能解决,这是对科学技术的迷信……人类从事技术工作,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这是无法避免的,技术万能主义对人类安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思想。[2]
由此可见,只有在科技应用中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对科技正确定位,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
二、对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进行正确定位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的人类社会史中,科学技术在解放人的劳动、改善人类生活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偏见,对科学技术价值缺少正确的伦理定位等因素,使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从科学技术的环境伦理角度来找出解决人类困境的答案。
一般说来,人类发明科学技术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把人从被自然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二是把人类从物质生活的匮乏中解放出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真正自由和人的全面充分发展。然而目前,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初衷,让人类失去了自我、走向了自我的异化。[3]那么,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有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教育价值、医学价值、军事价值、道德价值等,其中环境价值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片面强调和追求人的物质方面的利益,仅以经济价值来衡量科技的价值,忽视了科技的人文社会和环境价值,而环境价值被忽略往往导致社会和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所以,人类在科学技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对生态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且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结果,有效预防科技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一)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从来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干预的。但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几百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是局部性地给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地球的破坏也进入到史无前例的时期。
1.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及过度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利用引起了森林草场面积大幅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从而使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日趋减少。同时,由于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其中的原因,既有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和城市化等因素,也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过程中,对传统动植物品种等不采取妥善保护措施,使遗传资源遭到破坏;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加剧传统物种的消失和变异等。
2.科技的不合理应用加重了环境污染
目前,环境科学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特别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高科技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在形式上避免了传统产业的污染,但常常带来新型的、危害程度也更高的污染形式。这些新型污染称为“科技型”污染,其主要表现是:合成化学物质污染、高科技废弃污染物等。
3.科技工程活动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程活动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工程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兴建大型工程导致的环境的变化。以阿斯旺大坝表现最为突出。阿斯旺大坝在上世纪70年代竣工,成为埃及的骄傲。这座水坝结束了尼罗河年年泛滥的历史,生产了廉价的电力,还灌溉了农田。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它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灾难。
由此可见,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已经发展到了极为广泛并且严重的地步,已经到了我们必须反思、反省并采取行动的时刻了。
(二)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有着两面性。有些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技术却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高新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例如,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运用高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科技发展中应遵循的环境伦理原则
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使我们必须思考防范科技对环境危害的基本伦理原则――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原则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应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科技发展的生态关怀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应该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为标准。目前对生态平衡影响和干扰最大的已经不是自然因素,而是人为因素,科学技术扮演着突出的角色。生态原则的提出,就是要为人类确立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方向,为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动规范。
五、制定符合环境伦理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
1.制定全面系统的科技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关于科技研究和应用中的环境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时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原则:权威性,即在科技法律面前,任何人和任何机构,都一律平等;探索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现实性,就是科技环境法律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从现实出发,必须着重考虑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实际,尤其是我国科技发展与环境的实际;超前性,科技法律体系的建设能够应付科技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具体来说,就要加强预测,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2.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绿色科技
为了重建人类的自然家园,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而要实现二者的和谐,关键就在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即实现科学技术绿色化。所谓绿色科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平衡发展,追求低消耗,注重对污染的控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存在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3.树立和培养科研人员的环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科研人员作为科学技术和环境伦理意识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环境后果,他们的环境价值观在发展绿色技术、推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科研人员要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环境正义”,不仅要考虑到短期的局部利益,还要顾及到长期的整体利益,不仅要考虑到“代内利益”,而且要考虑“代际利益”。同时,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社会、对环境高度负责的态度,否则,科技的研发活动就有可能对人类生存或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培养政府官员等决策者的环境伦理价值观
决策者作为重大事件的决定人,他们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所决策的事情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对于科技发展这些前沿问题,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作为铺垫,一旦失误,后患无穷。所以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5.提高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参与意识
要提高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实行环保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公开环保管理规定,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查、排污收费等情况。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5.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4
作者:张永杰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因此二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环境。在集约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业科技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从技术进步行为角度看,需要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户技能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根本上诱导农业技术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信息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服务。根据用户导向基本运行机制向农户型推广机制方向转变,建立以国家推广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其次需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针对新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建立保险业务,如果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损失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服务机制,针对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投入各种要素,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从而达到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研发展的后劲。现阶段需要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按照法律的模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从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从而达到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达到最优选择的根本目的。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筹集机制关系到农业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从而达到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的根本目的。所以单一化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所以需要开展其他模式的筹资渠道来弥补政府筹资的不足,当前需要制定有利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才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农业科研基金的管理体制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需要对农业科研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规范的农业资金归口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科技档案管理; 科学技术; 发展; 关系; 提升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7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85- 01
1 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技档案是对科技活动信息的有效保存,能够在科技发展当中提供指导性作用,而对于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也能够很好地保障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这种联系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档案管理能够确保科学技术得以很好的保存。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加以保管,从而在无数次的重复运用后,对经济社会带来极为有效的改革。科技档案就是保管科学技术的载体总和。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之时,最早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将这些思想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抽象意义上的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显然,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形成的基石性思想理念,而且对这些科技档案的有效分析也能够确保人们可以对科技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理解。
(2) 科技档案管理可以保障开发的科技成果得以有效的保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逐步发展的特征,也就是不断根据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而发展,不具有突然变化的特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确保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认识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这是科技档案的最主要成果。而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则能够保证科学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对科技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从科学研究自身的模式来看,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进一步发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总的来说,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技术内容所体现。科技档案自身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则有效地将这种价值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就是说,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沉淀的产物,而科技档案管理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有效工具,两者的紧密结合最终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科技档案资料自身具有客观性,因此针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强化,则可以极大地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
2 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关于科技档案的规定各省、地市均不统一,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地进行,给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有部分组织,不管是组织领导还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都不是很重视,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足。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化必须以引进先进的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为前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无疑极大束缚了现代化的进展。
2.2 缺乏科技档案更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在组织进行科技档案编制与管理的初期,人们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认知十分重视,能够保障科技档案构建的完备性。然而,随着工作的持续性开展,人们对于科技档案更新的意识出现了一定的滞后状况,这主要是因为运营方面的正常开展已经成为人们所主要关注的方面,而核心工作团队及经济业务的稳定发展,也使得科技档案更新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中。这种更新意识的缺乏在企事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时往往难以从科技档案管理层面给予组织足够的帮助。
2.3 缺乏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高水平的人才
科技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手段走向现代手段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外,还必须有优秀的技术人才支撑。科技档案工作在组织中属于后勤类,工作挑战性不强,对于职工晋升来说并不是多么必要的筹码,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同时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的组织不知道购买什么样的科技档案管理设备,也有的组织“跟风”购买了先进设备却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 提升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着力提高对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某些组织由于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对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组织的领导要着力提高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应认识到科技档案工作是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关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领导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制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细则,制定信息化的战略,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进程的投入要予以适当增加。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首先就是必须充足的资金支持。
3.2 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气象科技史;学术成果;继承;发展;评介
张静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象文化与气象文献研究,有着扎实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发表了一系列与气象文化相关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气象学思想》等),参与了国务院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气象科技史》(以下简称“张著”)是张静教授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结晶。张著勾勒了始于远古,止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历程。著者在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基础上,以人类对大气现象的认识、利用及干预为线索,从气象科技史的不同侧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气现象认识史、大气光象认识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气预报发展史、物候学和气候学发展史、气象仪器发展史等专题性研究,并对中国历代重要气象人物和气象典籍进行了勾稽和介绍,传播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该书文献丰富、考证严谨、结构完整,将气象科技史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气象”立校,以“气象”强校。中国气象史志研究会成立之初挂靠于该校,俨然该校是国内外气象科技史研究重镇。该校以王鹏飞教授、陈学溶教授等为首的气象学家们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气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的传统,发表了《王鹏飞气象史文选》、《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等气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气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该校的科技史硕士点也利用自身特长,突出科技史的气象特色,该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是传承而又发展着的。张著是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继承与发展的成果,是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二、谋篇布局的逻辑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张著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内容涉及气象通史和气象专题史的诸多方面。该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一)谋篇布局的逻辑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该著先是叙述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现象(风、雨、雷、电等)、大气光象(晕、虹、宝光、海市蜃楼等)认识的历史过程,接着展开人类对天气现象的利用与干预(风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气预报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并利用,才能预测未来天气状况,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过观察云的颜色及其变化、风向与风速的变化等归纳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报气象的方法等。古人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石头、炭、琴弦等对大气湿度的感知来预测晴雨。早期的天气预报就说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等变化的个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总结都离不开对物候与气候的观察与认识,所以著者在天气预报发展史的后一章内容中,补充阐述了物候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该著的逻辑性。
(二)内容的完整性。该著在天气现象认识史和大气光象认识史中,详细叙述了每种现象的观察认识史,每种现象的认识史都包括观察、记录、命名、分类和现象成因的探讨。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中西方的各自发展历程。
人类最初的气象观测以目测为主,随着观测的深入,气象观测仪器逐一诞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气象理论比较零散且主观,著者在书中第3章给我们列举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后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气认识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是源于气象观测工具的发明。著者另辟一章,叙述了气象观测与气象仪器设备的发展史,补充了前几章中气象仪器部分的内容,使得该著的内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献征引多途
该著汇集和综合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参考文献有古籍、国人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有国外气象文献等。古籍包含了历代史书、历代文人文集、还有历代农书、历书等;研究著作、论文有气象史志、气象学家文选、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辞)等;国外的气象文献不仅有气象研究专著,还有气象年报等。多方面的资料使得该著资料辑录翔实,文献征引多途,体现出该著内容的严谨与丰富。如:古人对海市蜃楼的观察与认识。著者指出,古人所记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对海市蜃楼的描述记载。举例了元末杨r的《观海市记》中:“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对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季节,以及其出现的气象条件,并提出海市蜃楼与风速有关的叙述。此外,张著介绍了西方人对海市蜃楼的记载,如英人合信说撰的《博物新编》中的“空中船像”。文献的引用,分别引自三种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国家,体现了该著旁征博引,文献取用多途的特点。
研读之后,笔者认为,张著如果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涉及,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第一,该著在梳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西方气象科技的发展作了整理,虽未在章节中对中西方的气象科技发展作比较研究,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开辟章节,系统整体的讨论二者的不同,并对二者不同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会让读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说的那样,“所谓史者,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基本具有两个部分,其一为史实,历史事件与史事述评,其二为对史情的发生、演变与影响的分析。”第二,该著的编写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学生在做研究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怎样搜集资料这个难题,如若著者在书的附录中可以跟读者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与心得,该书则更具教材意义。
综上所述,该著是我国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该著视角独特、立足史料、考证严谨,系统地探讨了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传播了历代气象学家的科学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 《气象分典》编纂委员会.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
[3] 张静.气象科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