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1

【摘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乡村旅游在增加乡村地区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文化类型多样,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呼和浩特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休闲消费需求旺盛,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乡村旅游;居民消费能力;模式

【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096)。

【作者简介】单浩杰,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管理。

一、研究综述

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中,研究成果最多的是欧美地区的专家。Dernoi(1991) 和Hanni?gan(1994)研究发现, 在西方国家, 面对经济萧条、农业部门结构性重组、乡村人口外迁导致的乡村地区人口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开始利用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对欧洲乡村旅游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主要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性(Rurality) 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Lane (1994) 认为乡村旅游应当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特征:活动位于乡村地区;功能的乡村性;较小的规模;文化的传统性。我国卢云亭和刘军萍(1995)对乡村旅游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对北京的半璧山雁栖乡间情趣园等5个城郊地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高曾伟(2002) 从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出发,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进行研究,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吕君、刘丽梅(2011) 以生态旅游为视角对内蒙古杭锦旗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进行分析。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对理论的研究比较全面,研究的视角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影响机制以及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二、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一)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旅游支付能力不断增强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4055元增长到2010年的25174元,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进入“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2013年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629 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497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可见,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远高于全区和全国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高于自治区和全国的增长速度。收入的迅速增长为人们开展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实力不断增强

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又注重精神消费,消费的层次也进一步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整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以2013年为例,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29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4元,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4.76%。在消费结构上,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中食品支出为7914元,食品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34.31%。可见,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已经比较富裕,增加休闲消费将成为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又一显著特征。乡村旅游体验是休闲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呼和浩特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广阔的客源市场,这无疑为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 呼和浩特城镇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对秀美的乡村风光、清新的空气、纯朴的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充满了好奇,人们希望通过体验乡村旅游活动来愉悦身心,对孩子进行农业方面的教育。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出游动机、对乡村旅游的态度、出行方式等,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200 份, 回收195 份, 问卷的回收率为97.5%。

对城镇居民的调查显示,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占到93.26%,对乡村旅游持否定态度的仅占6.74%。在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旅游者中,以体验农事乐趣、了解农业知识、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无公害美食为主要目的的城镇居民占的比例较大(图2)。从人们的出行目的上也能看出城镇居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业余生活以及饮食安全等方面并不十分满意,乡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反而能够给他们带来满足。部分孩子家长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丰富孩子的农业知识,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提高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在出行的方式上,88%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出行,12%的旅游者选择公共交通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出行。从出行的年龄结构上看,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主要集中在30 到50 岁之间,而且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出行的居多。从出行的时间来看,主要是在周末和法定假日,国庆放假时间较长,人们更愿意开展远距离的旅游。

三、呼和浩特开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一) 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呼和浩特位于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这里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多样的文化。有以大召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有以昭君博物院为代表的匈奴文化,有以草原风情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有以昭君文化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等等。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16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托克托县的“二人台”艺术、武川的“爬山调”、和林格尔的剪纸艺术已是非物质文化中的典范。还有一些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景区,例如哈素海、老牛湾、哈达门高山牧场等等,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7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2009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在合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从国家到地方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内蒙古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带动农村牧区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解决农村牧区富裕劳动力就业,实现农牧业产品就地转化,增加农牧区农牧民收入,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拉动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内蒙古“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 十二五” 期间, 要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几个旅游城市的周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科学规范的行业标准,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在《呼和浩特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点打造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业的新亮点”。

(三) 乡村旅游符合呼和浩特乡村经济发展需求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以2012年为例,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46元,呼和浩特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为11361元。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开展旅游活动,乡村地区的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以此来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发展较快的是几个行政区,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和武川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托克托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 2012年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距离呼和浩特市市区最近的武川县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武川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应作为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一) 由政府主导逐渐过渡到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设施的改善主要靠政府;经营管理理念缺失,“如何干”也由政府来决定,所以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政府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旅游事业的进行,乡村旅游企业积累了相关经验,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旅游市场也有了深入的认识,企业的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很多项目的投资建设自身就可以完成, 实现了“ 造血功能”。在乡村旅游市场繁荣之时,违规经营、服务不达标等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此时政府需要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去规范市场秩序,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当整个旅游市场趋于完善时,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服务产品价格的涨跌都是由市场来决定,政府扮演的是一个监督者的角色。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就,投入重资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编制了《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农家乐接待单位评定标准》等等,但整个乡村旅游市场还不完善,完全通过市场来调节还需要时日,政府还要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 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盲目地开发不仅会加剧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还会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难以突出地域文化精髓。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资源特色不同,乡村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步调上也应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重点开发,要在重点发展的区域,设立几个重点扶持的对象,并给予一定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大的乡村旅游接待企业要联合农户形成乡村旅游合作社,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大企业负责旅游接待、旅游宣传,农户负责农副产品的供给,完成企业交给的部分接待任务,这样一条农业旅游的产业链就建立起来了。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既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监管,又能保证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而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大家各自为政,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凸现出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以点带面、以大带小的发展模式是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必然的选择。

(三) 以资源为导向的因地制宜发展模式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特色是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合理开发,展现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精髓,旅游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资源特色各不相同,根据其资源特色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详见表1。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

[2] 于静.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问题,2008,(5).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2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农资产品;冷链配送中心;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冷链物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冷链物流是指为实现顾客需求,连接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克服温度、空间和时间阻碍的一种快速和有效的低温商品流动和服务的经营活动过程[1]。冷链物流就是自农资产品采摘后的2h内开始,通过预冷、气调冷藏或冷冻技术,到冷藏运输配送,直到销售终端都能维持在农产品安全的温湿度范围内,保证农产品在采摘后也能安全到达市民餐桌。

目前,我国果蔬流通腐损每年达千亿元。有关资料统计,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在物流中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 000亿元以上;我们每年约有4亿t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而果蔬、肉类、水产品中实现冷链流通率分别仅达到5%、15%、23%,冷链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与之相反,发达国家肉禽冷藏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我国现有冷库总容量880万t;机械冷藏列车1 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万辆,冷藏船吨位10万t,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人均冷库容量仅7kg,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2]。

因此,国家将加快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力求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1 项目区概况

冷城,又名潋城,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现有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备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牵头协调,对田地和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变,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同时促进当地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3]。

2 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必须与国家以及省市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农业资源及需求分布相适应。

(2)协调性原则: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将农产品物流网络作为一整体系统考虑,使园区内的设备在地域结构分布、物流作业劳动力资源、技术水平等方面充分协调。

(3)经济性原则: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定位不同,其未来物流活动设施的建设规模、建设费用及运输费用是不同的,选址时应控制社会物流总成本实现最低。

(4)战略性原则: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在考虑全局的同时要考虑长远。局部应服从全局,当前利益需服从长远利益,既要考虑目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可能[4]。

3 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1)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是配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农产品配送中心依然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最好邻近交通要道进行布局,如紧邻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等,可与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

(2)现有的基础设施。为减少成本开支,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应优先考虑将现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贸中心等改建为适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农产品配送中心。

(3)环境保护要求。农产品配送中心的选址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的因素。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车流量较大,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由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的损失还比较严重,园区也会存在大量的农产品垃圾。为此,要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生活的干扰,配送中心应尽量设置在远离市区中心的郊区。

(4)服务水平。配送功能是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能否确实做到准时配送是评判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选址时,应保证客户任何时候提出物流需求,园区都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

(5)地形条件。园区需选择地势较高、地形较为平坦之处,且应具有适当的空间与外形。如选在完全平坦的地形上是最为理想的,其次选稍有坡度或起伏的地方,对于山区陡坡较大地区则应该避开;在外形上适宜选择长方形,而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4]。

(6)气象条件。选址过程中,注重考虑的气象条件有温度、风力、湿度、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平均蒸发量等指标。如选址时必须避开风口,因在风口上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

4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交通便捷

冷城,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8km左右,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三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南距福州200km,北接温州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5km,交通十分便捷。

4.1.2 资源丰富

近年来,秦屿镇为把冷城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利用冷城村省级千亩耕地整理项目契机,规划用地2 500多亩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3]。园区突出生态特色,分无公害蔬菜示范区、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区、红豆杉种植示范区、食用菌栽培示范区、有机肥5个功能区。现已成功引进3个农业生产项目,投资2 000万元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采用智能自动调控,日产鲜菇可达4万~5万吨;投资2 000万元的绿色无公害养猪基地,年出栏无公害生猪2万~3万头,采用国内先进的能源生态型三段工红泥塑料沼气装置,能有效解决猪场污水排放问题;千亩蔬菜基地项目,占地1 000多亩,利用猪场生产的沼渣和蘑菇渣料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种植各种无污染优质绿色蔬菜,为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生态基础。

4.1.3 政策支持

本项目中,市发改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在该项目的策划和申报上提供了帮助和便利。

4.1.4 产业支撑

福鼎市冷城生态园规划充分考虑旅游业和经济间的巨大互动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与高校建立实验合作基地,以生态园为中心形成知识聚集型的集生产、科研、第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功能区,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联合发展的带动效应。配送中心不仅对这种综合性城市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先进的科研实践基地对物流配送中心本身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优势对物流中心的资源和业务组合进行不断的整合,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原则[5]。

4.1.5 地质优越

本项目位于福鼎市冷城村,基地形状呈规则四边形,总用地面积30亩。西侧为主干大道,根据地形地貌及附近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形地貌类型属滨海沉积平原地貌单元,整体场地适宜房屋建设。

4.2 劣势分析

4.2.1 气候多变

冷城属沿海丘陵区,地势从北、西向东、东南倾斜,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2℃,无霜期289天,年平均降水量1 471.4mm,雨量充沛,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气温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8.3℃,极端最高40.1℃,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8.6℃,极端最低—4.3℃。全年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又是第二暴雨分区,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各年各月降水量不均,更由于所处位置,相对变率更大,气候、降水等气候条件不稳定,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三寒”较为严重和普遍,冷链配送中心的储存保管功能可以有效克服农资产品生产的季节时间差。

4.2.2 设施落后

冷城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以前以农业为主,但随着冷城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建设,原有的经济结构模式也随之改变,第三产业得到平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但也要看到尽管近几年冷城村旅游发展较快,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在规模偏小、品种单一、布局分散、体验性不够、内涵欠丰富、经营理念滞后、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农业企业的日益壮大,原来的物流设施配置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为企业建立一个新的配送中心提出了迫切需要,只有完善的物流网络才能使企业能更好的发展。

4.3 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

4.3.1 财务分析

通过对多家冷藏气调库的调研,在查询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节约成本、提高利用效率、以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得出经济分析,见表1。

4.3.2 经济效益

配送中心可以一端联接本地农业生产,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另一端联接众多客户,有确实稳定的配送渠道。建设农资配送中心,可对农产品进行保鲜、清洗等加工,能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发展更多直供户,建立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农产地与客户之间供应链,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

4.4 项目实施过程的特殊因素

4.4.1 环境保护

4.4.1.1 污水处理。本项目施工期间将造成部分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正常使用期内主要为办公产生的污水。因污水中含大量泥沙、污物,不可直接排放。因此,在施工过程应加强对施工污水的处理,建设相应的沉淀池、拦污设施等,避免污水横流,造成环境污染,适当处理后排城市污水管网。

4.4.1.2 大气污染防治。施工期间的废气主要是因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和运输车辆废气排放造成的,使用期内主要废气是因停电期间备用发电机及停车场的废气产生的,生产加工时排放废气等。因此,施工单位使用的各类施工机械应符合国家制定的排放废气相应标准,施工期间在较易发生扬尘的区域、道路采取适当洒水降尘,废气可通至顶层高空排放。

4.4.1.3 噪声控制。声环境污染主要为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噪声产生的,施工噪声一般在75—100dB(A)之间,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噪声为水泵和备用发电机启动产生的。施工期噪声对周围居民住宅和学校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6:00及考试期间应适当停止高噪声的施工,以免噪声扰民。

4.4.1.4 固体废弃物治理。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在土建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如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泥浆、废钢筋、废木料、废砂土等,以及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二次装修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废砂、废砖、废木料、废金属、废油漆桶、废纸及各种包装袋;使用过程产生的主要是日常办公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因此,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其部分废土、废砖填到低洼地,其它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处理。使用期间使用保洁容器进行分类收集,对废纸、易拉罐及铁制品等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废物集中后,由环卫部门定时统一收集后进行处置。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别是对自然生态、声环境、大气质量、社会经济、水环境、交通运输方式等的影响,且该类项目均地处交通主干道旁,届时应以环保专题研究的结论为依据,配合指导设计和施工。

4.4.2 节 能

本工程地处福建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属于夏热冬暖地区,故建筑节能设计应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主要考虑夏季低温空调,冬季采暖,采用合理建筑设计,加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提高空调和采暖设备效能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在相同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和未采用节能措施前比较,全年空调和采暖总能耗可减少50%。因此建筑设计上,需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平面布置:均为南北朝向布置,使尽量多的房间夏季凉爽时可自然通风。体形系数在0.35以内。

(2)绿地覆盖率为25%,并设有水池等,以改善本区域的小气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3)建筑物外窗窗墙面积比分别为北向

(4)建筑物外墙采用浅色处理,以减少外墙太阳辐射吸收热,外墙使用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5)在建筑设备选型上,使用节能型空调降温器;选用延时自动关闭节能灯作为公共走道照明灯;厨房抽油烟机需有专用烟道,集中引至屋顶排放;卫生间内选用节水型的便器。

(6)屋面采用挤塑隔热板层,使其传热系数K2.5。

4.5 项目评价

(1)本项目符合国家冷链物流建设的产业政策,为福鼎市农副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起到促进和示范作用。

(2)充分利用本地区农业资源,流通市场网络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3)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综合研发,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4)实行符合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方针目标,形成农户、企业、市场的良性循环。

(5)属于农业投资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该项目风险可控,可获得一定的中短期收益,具有稳定的长期投资回报,可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因此,在闽东宝地福鼎,建立冷藏、气调的物流配送中心,就是要站在时代前沿,为国家民生问题出发,为食品安全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从而为食品行业安全树立起标杆,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5 小 结

依据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及影响因素,结合冷城生态园冷藏配送中心选址项目分析,配送中心选址可行性分析的建议:

(1)在收集充分的项目背景资料、场地及周边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应对配送中心选址原则逐条分析拟选场址是否适合,并得出是否满足原则条文的结论。

(2)结合项目初步分析采用相应施工及使用措施后工程建设产生的污染与环境影响能否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3)分析场址的周边特殊因素,重点分析包括场地内及周边市政和水利设施的影响、附近的农林畜渔等设施的影响,以及邻近居民住宅和学校的影响。

(4)配合建设业主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结合建筑商与群众的协调意见,总结分析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1] 缪小红,周新年,巫志龙. 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探讨[J]. 物流技术,2009,28(2):24—27.

[2] 缪小红,周新年,王秀明,等. GIS在果蔬物流配送中的应用[J]. 物流科技,2009,32(6):56—59.

[3] 倪川.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浅析——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1):115—119.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3

1.生态农业的内涵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阶段后,出现了能源短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诸多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发现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都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手段和模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于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农业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第一个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伍新顿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国外提出的这种生态农业与我国古代的传统农业有些相似,即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合成产品,施用有机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利用轮作或间作方式种植。我国的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有别与西方国家倡导的强调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生态农业”,而是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农业。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体系。”

2.生态旅游的内涵

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Hetzer)倡导生态的旅游(EcologicalTourism),呼吁人们对文化、教育和旅游界应该重新思考,提供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环境最小冲击下,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最高的旅游行为。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ector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原意是指那种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自然旅行,其初衷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系统的质量做出贡献。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生态旅游年”,此后,生态旅游得以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心理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合模式探讨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市场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4

关键词: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旅游扶贫对策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广大乡村区域,使美化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我国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此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实现贫困乡村“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最终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农”问题是事关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大问题,在具备开办乡村旅游的贫困地区,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它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多种特点。乡村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是长期以来人们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村文化景观。此外,由于乡村居民世代不断的努力,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乡村景观,其中不少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农村、牧村、渔村、林区村落等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同区域乡村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情。由于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差异性又形成了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广大乡村,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大,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物在城市几乎消失殆尽,对城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加大和加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市场现实需求的推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问题的出现,回归自然、追求绿色、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为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受城市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城市就近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旅游和度假就成了城里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对生活环境差异性追求,城市人们自然对乡村生活向往与憧憬,对乡村旅游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现实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两者的联动发展,是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新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村建设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提出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和文明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卫生进村、文明风尚进村”的“五改五进”为突破口。它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这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我国许多乡村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较优良的生态环境,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村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村和旅游扶贫联动发展之路。实际上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基本满足了旅游需求的“六要素”。与农林牧等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利用有资源条件的乡村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进一步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提供了可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实施良性互动提供了条件。

(四)联动开发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而且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村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村使绝大部分农户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农业系统的生态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加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塑造了农村新形象,又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载体。例如建沼气池的农户每年可节省薪柴或作物秸杆2.5-3吨,相当于5-6亩薪柴林的年产薪柴量。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因此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对策

(一)完善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增加其旅游休闲功能

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地方,还要科学规划,精心布置,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但是,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创新机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村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要广开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认识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还要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

(三)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增加旅游吸引力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对落后乡村进行生态文明村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变狭隘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不能仅限定在风景优美、有古迹历史的区域,有特色和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都是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就是旅游资源,它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农家的家常饭;住的方面,整洁又有本地乡村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乡村景观;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农事参与、民族歌舞、婚丧、宗教等活动,均是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要做到有活力、有魅力和吸引力,要讲究风格、气质、品位和特长,要让参观学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人们感到特别、特殊和一见钟情,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变,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突破单一致富观念,与其它开发实施联动

在有条件的地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旅游扶贫不应仅仅只依靠旅游业来扶贫,更不能仅因扶贫需要而盲目发展旅游业,或就旅游而论旅游,而忽视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协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建设中,如果仅让旅游业单兵作战,孤军伸入,旅游业不可能长远发展,也会阻碍乡村发展其它优势产业,也无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乡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时,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运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不仅要突破传统致富观念的局限,还要突破单一的致富观念,要树立依靠多种手段致富的观念。贫困乡村要根据各村实际,审时度势,有效地发挥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即使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乡村,在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联动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在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下还要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提升贫困农村整体文明程度,要在经济和精神上使农民变得富有,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大环境保护,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扶贫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在规划中数量指标、利润最大化等经营性设计思想充斥其中,在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否则就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不会持久,文明村不会持久,旅游扶贫达不到目的。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不仅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更应从整体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强化管理,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繁荣”,为实施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

政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对旅游扶贫开发给予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要对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给予专业指导与管理,如乡村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价,监督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组织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对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减少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杜绝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活动。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采取动员、启发、开导和典型带动等方式,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

(七)加大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乡村社区居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项目中,如以资源入股、劳动力入股、集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此外,与乡村旅游配套各种服务性项目建设也是加大社区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开发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观光果园、农家采摘菜园、农家鱼塘、农家作坊、农家茶馆等。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广大农村的利益能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提高广大农村的积极性。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对于缺乏劳力、资金,缺乏参与能力的弱势群体,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建立建全帮扶体系和受益资金的分配体系,

(八)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高校参与

针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缺乏规划、盲目开发、知识贫乏、缺乏主见或创业动机模糊,指导不足,资金筹措困难、跟风模仿,恶性无序竞争,居民参与意识淡泊与民主保障机制缺失、乡村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乡村旅游“造血”功能。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大乡村,“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通过高校与乡村之间对口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校-村”对口旅游扶贫帮扶的模式,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的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乡村的科技帮扶又反哺高校大学生,形成高校-乡村良好的“哺育”、“互哺”与“反哺”机制,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与农民的感情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奠定基础。

(九)立足乡情,创新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模式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口帮扶和联合开发等模式。政府主导型联动模式运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对于经济落后,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石山,生态环境脆弱,联动开发应以“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和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并举。对于具备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乡村,可以进行市场化操作,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将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发展。政府对应各部门的对口扶贫工作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合行动,共同开发,协同帮扶,共同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新模式。达到政府规划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村民参与、企业建设与银行贷款的协同扶贫的模式体系,达到政府增税,企业获利,村民致富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总之,要立足乡情,敢于创新,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多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

2.严慧荣.村庄环境趋美,经济发展加快,景宁创建生态文明村带来新变化[N].浙江日报,2003-06-19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5

关键词: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分析

旅游小镇是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市镇,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旅游小镇规划是指紧密结合小镇旅游资源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法定市镇规划。

1 构建理论模型框架

构建规划理论模型目的是为了将居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在旅游小镇规划操作过程中具体化,提高规划过程的正确性及决策的质量,实现旅游规划品质的实质性提高。参与型旅游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其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参酌城市规划过程理论,在分析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准确制定旅游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旅游经营管理方案,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建立起从规划大纲设定到规划方案执行到规划回顾的层级回馈机制的框架。

1.1 以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

在建立旅游小镇规划理论之前,必须理解旅游小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本文研究的旅游小镇规划与一般城市规划的区别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从地域上看,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及其周围展开规划,旅游小镇规划主要是围绕镇这一地域概念内的旅游资源展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就规划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旅游小镇规划不仅为小镇居民服务,同时也关注外来的旅游人口、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外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关系的协调;就规划目的而言,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而旅游小镇规划需要合理地配置旅游资源,以使旅游生产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健康地发展;就规划内容而言,城市规划主要针对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建设标准、用地布局、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各专项规划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旅游小镇规划主要是明确旅游功能分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区招商、旅游行销和经营管理策略等。

1.2 以市场为主导

旅游小镇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小镇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竞争激烈化,必然要求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研究,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米尔和莫里森(Mill&Morrison)指出,旅游规划主要是协调旅游吸引物、旅游者、交通和营销(包括市场营销和服务营销)这4个部分。寻找和吸引客源是营造市场的关键,而营造客源市场、塑造品牌是营造和开拓市场的关键。旅游小镇规划的目标在于营销地方,将旅游地视为企业,而外来旅游者、投资者、本地居民和输出市场都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旅游发展规划的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的动态均衡。为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前提是要对小镇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准确把握,可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小镇的资源禀赋、所处的环境特点,包括外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行动,考察在市场中的地位,注重小镇的特色,即吸引力要素的挖掘,分析优势、独特的竞争力以及存在的威胁,然后细分市场,选定目标群体,进行市场定位、旅游产品的行销以及旅游投资策略的制定。

1.3 以居民的完全参与为核心

旅游小镇规划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重视当地居民,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居民参与。因为居民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旅游小镇规划的品质:第一,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当本地居民认同旅游业的发展,并准备好参与其中的时候,这一地区就会集聚起很大的发展动力,居民能够协助发现潜在的问题,了解并支持规划的执行;第二,有利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小镇当地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居民参加有目的的教育和培训,使得自身素质提高,并能充分挖掘旅游小镇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观赏品位,在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体验的同时使得旅游资源及文化所依赖的环境得到维护;第三,有效维护当地居民的主体权,以前的传统规划仅仅重视政府、投资商、专家学者的意见,很少考虑居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可以维护居民利益’,并有可能获得本地投资,这样开发项目的生命力就会更长久。如果旅游开发能够与当地的氛围和居民的需求保持一致,尊重他们的居住地和生活质量,则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4 建立层级回馈机制

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具有3个基本的规划阶段:规划大纲的设定、规划执行及规划回顾。这3个阶段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层级回馈的内部机制,大纲设定指导规划执行,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断对已执行的部分进行回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规划大纲,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具体可在目的一分析一远见一综合预测一评估5个层级实现。

目的:提升吸引力,确定改善经济状况的有关战略,改善营销策略,建立合理规划方案,提高小镇旅游品质,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分析:了解小镇现状、现有资源要素和正在采取的营销策略,对现存的有关规划与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地区开发的潜在市场供求,并分析对小镇未来发展规划所造成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远见:提出有关建议,对小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对应予保留的资源禀赋和营销因素予以延续,并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可持续性小镇旅游发展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综合预测:对于提出的解决方案做出评估,吸纳各方建议并结合共同利益,对小镇各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对各选定的旅游区的设施与服务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检测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评估:一个好的规划将包括规划成果的评估。这评估需要检验参与发生的背景,每个参与过程的品质,每一次参与的结果和结合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不断评估方案和产品的执行,并准备出更优方案,达到目标。参与评估项目是使之生存的关键环节,在世界旅游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通过公民参与推进可持续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了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2 建设体系

2.1 加强旅游区域的规划建设

外迁核心旅游区的居民,完善原有乡镇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培育、发展、壮大莫合尔旅游小镇,规划建设住宿、餐饮、娱乐、医疗卫生、旅游服务等产业,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致富问题,又避免了核心旅游区城镇化、人工化和不恰当的商业化。

2.2 完善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农业是兼具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既从事产业经营又保护生态环境,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在莫合尔镇广大农业种植区中推广。

2.3 推进生态工业建设

不同生态工业链上的消费者企业之间利用主、副产品和原料之间的横向耦合、协同共生关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生态网络。生态工业园区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大部分构成。三者利用上下环节企业主副产品和原料的衔接关系构成一条条生态工业链,某条生态工业链上某个企业所生产的废弃物经过必要的处理回用于原来的生产过程构成生态工业链的纵向闭合。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生态工业的建设项目,落户于莫合尔乡,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结束语

旅游小镇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壮大会有力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可持续产业化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工业、农业,开发绿色旅游产品,走一条以旅兴镇的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范文6

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界定

茶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中的一部分,它也是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部分构成。但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在这三个层次上也有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产品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以及以此为核心而设计的其他旅游产品和食、住、行、游、购、娱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产品包括茶道、茶节庆、茶礼俗等文化活动,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茶艺术产品以及其他各种项目;而延伸产品包括在旅游活动中所推出的各项优惠活动,售中以及售后服务。

二、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可行性分析

河南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的象征,亦是信阳的“金名片”,发展茶文化旅游信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茶文化载体分布广

据统计,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茶园15处,国有茶场10个,乡村专业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另外,全市拥有大小茶馆近千家,其中著名的如“文新茶艺馆”,在信阳市从装潢、品味、服务都是一流的,以茶艺、茶道、茶文化为主题。在信阳街上,还不时会发现一些规模不大,但也别有韵味的茶馆、茶楼,如“知音茶艺馆”等。这一切都为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茶品牌知名度高

信阳毛尖在唐代已成为当时供奉朝廷的贡茶。1915年,信阳车云山出产的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冠,驰名海外;1959年,茶叶节专家评选名茶,信阳毛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8年,信阳毛尖作为全国绿茶的代表,作客CCTV--2《倾国倾城之双城记一茶缘》栏目,与云南普洱茶一争高低,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信阳毛尖品牌知名度高,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品牌效应。

(三)茶文化底蕴深厚

信阳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信阳茶文化底蕴深厚。关于信阳毛尖茶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神话,并得到过许多著名诗人的赞赏。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正是这绚丽多彩的文化孕育了闻名中外的信阳毛尖,赋予了信阳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

这是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又一重要保证。到目前为止,信阳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信阳茶文化节;在市政府的协助下,涌现了一大批茶种植、加工、经营大户,培育了一批有品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另外,2008年,信阳将全国名优茶及茶叶包装产品博览交易会与茶文化节并列,突出了名优茶及茶叶包装等产品的展示展销。这一切努力为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阳市各级政府在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开发了一系列茶文化旅游产品,但这些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信阳雄厚的茶产业优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是茶文化旅游在该市起步较晚,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尚不成熟,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信阳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造信阳――“中国茶都”的城市形象,并试图通过“信阳茶叶节”来扩大信阳毛尖的市场知名度。这些措施为信阳茶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立足于信阳本地的宣传措施由于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宣传手段过于单一、营销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影响有限。

(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

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文化,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应该通过对信阳毛尖和市内悠久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来凸现,使之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信阳毛尖恬静、淳朴、丰富的文化含量。信阳虽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但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当地政府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三)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由于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不够深入,信阳虽有一批茶文化旅游景点,如先前提到的各类茶馆、茶叶展览馆,但此类景点多为休闲喝茶的场所,真正如采茶、炒茶等茶乡参与性强的项目并不多,而体验茶乡农家乐的更是少之又少。旅行社在组织茶文化旅游的安排上多是选一个能观看茶艺表演的地方,接下来便是推销茶叶。这一模式使得大多数旅游者望而却步,明白了参观的最终目的,因而对茶馆等产生了抵触心理,使得博大精深的茶艺、茶道表演更多了一层商业色彩。

四、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宣传,完善营销体系

在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下,举办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利用传媒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当地政府及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各种传媒。同时,建立稳定的营销系统,以保证茶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的畅通,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

(二)敢于创新,突出产品特色

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旅游企业应注重突出当地茶文化及地域特色。在游览过程中,导游人员可以向游客讲解体现古代信阳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传说,以突出信阳毛尖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例如在茶山里可以向游客讲解那棵又高又大的老茶树是由一种随处可见的画眉鸟衔种子种活的故事;实施文化推进战略,大力普及茶知识,推进喝茶、论茶的健康风尚,举行茶宴大品尝,将信阳的饮食文化与茶文化巧妙交融,从而形成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争取更大的消费市场。

(三)丰富产品内容,增强体验度

从旅游产品的概念可以看出,旅游产品其实是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共同创造的,这是它与其他产品的重大区别。因此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应尽量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增强游客的体验度。总的来说包含三个方面:互动、参与、学习。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