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利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1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在远古时期的时候,总是过这十分原始的生活,猎杀食物还必要用石头或者长矛之类的工具。但是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火药这种新型的发明,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人们可以利用火药做很多事情,这种科技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有些人却怀有一颗不安好心的心,用这些火药,作为杀人的武器,发动邪恶的战争,将无数无辜的人们,引向危险的边缘,让很多的人失去往日的家园,流离失所。

我觉得我们一定要合理的使用科学发明,为我们的生活造福,为我们大家的利益谋福祉。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2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摘要:马克思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因所处时代和阶级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进行比较研究。随着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城乡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

关键词 :马克思;舒尔茨;人力资本思想;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24-02

一、引言

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活动而在人自身中形成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同时也包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雅各布·明赛尔(Jacob Mincer)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将传统的物质资本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对人力因素及其相关行为的分析,从而开创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面貌,解决了诸如索洛“余值”、庇古“悖论”等经济学难题,不仅极大地深化了经济学分析的内涵,而且广泛地扩展了经济学研究的外延,从而引发了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鉴于舒尔茨与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等领域的重大贡献,他们分别荣获1979年和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1960年,舒尔茨在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说中,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宣告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此后,舒尔茨沿着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线索来展开其人力资本分析,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的重要著作,系统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初步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毕其一生精力创立了科学而博大的经济理论,这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对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是否包含人力资本思想,学术界则有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但在他浩瀚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却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为更深入地探讨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并使之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文尝试梳理并比较马克思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思想,同时探讨人力资本思想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二、马克思与舒尔茨人力资本思想的比较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在马克思的理论著作中,虽不曾出现“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却频繁使用了“劳动力”和“劳动能力”的概念。笔者认为,马克思“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的概念与人力资本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概念是基本一致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所下的定义是:“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谓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这是人们经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和实践而形成的智力能力;与此同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当作是一种资本的储备”,因而他的“人力资本”概念也就包含人的体力。因此,与马克思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概念一样,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也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使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的“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概念的内涵,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对于人力资本的作用,舒尔茨认为:“我们之所以称这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引者注)为人力的,是由于它已经成为人的一个部分,又因为它可以带来未来的满足或者收入,所以将其称为资本”。由此可见,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因为附着于人力之中的“知识和技能”同物质资本一样能够带来收入。与舒尔茨“人力资本”能带来收入的说法相对应,马克思强调了劳动力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这实际上是突出了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当然,马克思并非认为劳动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而是充分论述了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价值增殖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产品……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活劳动“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劳动过程的不同因素在产品价值的形成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事实上也就说明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资本本身的价值增殖过程中所执行的不同职能”。因此,尽管不同于舒尔茨从获取收入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本,但马克思强调了人的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也就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们通过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的能力,包括体力、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由以下五个方面的投资所形成:“(1)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和生命力的所有费用;(2)在职人员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式学徒制;(3)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由此可见,舒尔茨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迁移等投资形成的人的体力、知识和智力,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

与舒尔茨的观点相对应,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而言,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维持劳动力所有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支出增多,收入也得增多。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劳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生活资料来维持其生存。其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由于劳动者有其生命周期,为使劳动力市场持续运转,就必须满足劳动者家属的生存需要,保证劳动者“依靠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其三,劳动者的教育或培训费用。马克思指出,“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因此劳动者的教育或培训费用也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由于劳动能力具有层次差别,马克思认为应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只需具有体力和少量技能即可,而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则必须具有足够的才能,也就是要有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此外,马克思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劳动能力之间的换算关系,他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

三、人力资本思想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启示

在现阶段,人力资本思想对于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人口因素是影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它通过劳动力市场等途径影响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低生育率水平使得中国进入人口红利期,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中国完成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由于人口转变过程的迅速完成,使得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明显变化。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的人口红利期相对较短,2015年前后是中国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转变的拐点。从1953-2012年,尽管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但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则不断增加,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劳动力后备人口趋于减少,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城乡劳动力市场迎来了“刘易斯拐点”。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的制约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劳动力要素变得相对稀缺,这也成为中国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此背景下,加快对城乡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命题。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3

现在,我们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日新月异,每天都有东西发明。什么隐形眼镜、掌上电脑的都有。而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运用。而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利大。为什么我会认为是利大呢?因为科技发展了,再加上人们的正确运用,就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但当初人们研究并利用是为了制造武器——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核能,能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裂变弹。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梯恩梯当量,有巨大的杀伤破坏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无数的人民断送了性命。而现在原子弹的利用,更多的是用来建造核电站,把核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做贡献。

还有比如电脑。我们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这当然好。可也有不好的,如果是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那就是不好了。就是说电脑对什么人来说都有好处和坏处。对上网查资料、看新闻、增长知识、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娱乐、辅助教育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是好的;对上网玩游戏和上不良网站的那是不好的。这是使用的人使用的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因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也有坏。好和坏都有使用者自己来决定的。科技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利弊也是由使用者来决定的。

六年级:渝后婧天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科学技术 风险 现代性 反思

近几十年席卷全球的“现代化”运动,伴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带给人类的不全是福祉,这一过程还加剧了全球经济和生态失衡。全球经济失衡潜藏着全球社会的动荡风险,而生态失衡将使整个人类面临生存危机。随着科学技术双刃剑效应的凸显,人们对如何消除科技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全球性风险,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对科技发展的现代性设计充满质疑,科技风险议题由此也成为全球性问题的焦点。

现代性与科学技术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技术与人类一直相伴而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直至18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建立起来,从此技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形式和应用。一方面,科学通过技术的普及被应用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技术由于科学的升华克服了经验的局限性。科学和技术相结合,在现代社会成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繁荣。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社会是现代科学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展的结果。与之相应,作为现代社会之属性的“现代性”的概念,深深打上了科技理性的烙印。

在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进程中,科学技术既是其原因又是其结果。人们确信依靠科学以及建基其上的技术,人类能够在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胜利中确证其主体性和理性的力量,人类也将由此摆脱束缚,获得自由。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十八世纪为启蒙哲学家们所系统阐述过的现代性设计含有他们按内在的逻辑发展客观科学、普遍化道德与法律以及自律的艺术的努力”。而这项设计却至今远未完成,它“过分地奢想艺术与科学不仅会促进对自然力量的控制,而且亦会促进对世界、自我、道德、进步、机构的公正性甚至人类幸福的理解”。①

为什么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与启蒙思想家的设计大相径庭?人们原以为,现代性意味着理性的兴盛,理性主体能够发现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科学知识的增长能够使自然和社会日益臣服于人类的需要,把人类从各种匮乏、压迫和限制中解放出来。然而,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了空前灾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却意味着“自然的终结”和生态的恶化。高新科学与技术变成了当代人类的图腾崇拜,却没有理所当然提升人类的安全感和道德水平,反而使人类面临先前年代无法想象的高科技风险……这一切令人惊惧地认识到启蒙设计的局限和现代性的双重性。如果说“现代性就是理性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中确立自身地位的进程”②,那么,当科学技术代表的工具理性僭越为现代社会中绝对的理性,科学技术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现代社会反而由此身陷“工具理性的牢笼”,成为了现代性的风险或危机。可见,发达国家今日面临的现代性危机或风险,乃是单向发展科技所致。从科学技术与现代性的特殊关系看,现代性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科学技术的风险。

科技风险的现代性归因

风险并非今日社会所独有,而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只是当今社会的风险与传统社会的风险有所不同。这些风险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由自然灾害、宗教恐惧等外在力量所致,而更多地来自于人类自身利用科技干预自然和社会的结果,是“人造风险”。这正如吉登斯所言“在工业社会存在的头两百年里,占主导地位的风险可以称为‘外部风险’”和“在自然和传统消亡之后生存的世界里,其特点是从外部风险向我所说的‘人造风险’的转移。”③“人造风险”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副作用,它源于人们的重大决策,并且是由现代社会整个专家组织、经济集团或政治派别权衡利弊得失后所做出的理性的决策。④

我们反思科学技术风险的首要问题是理解风险形成的原因。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对科技风险的反思是对当代日益增多的“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全球性“技术公害”问题的现实回应。20世纪后半叶以来,显而易见的科技风险问题,不断出现在公众和各种传媒的视野中。科技风险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意外后果,改变了社会对科技发展的态度。人们不再盲目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不再把科学技术的副作用视为理所当然应该承受的发展代价。相反,人们吁求对科技发展模式进行根本质疑和反思,重新审视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复杂影响。

从认识论层面而言,科技风险根源于西方确定性的科学世界观和主客二分式的分析性思维方式。在工具理性与科技理性主导下的社会,人们确信自然是有规律的,自然的规律是人可掌握的,自然是人可控制的,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结果总是在人们的预期中。然而事与愿违的社会现实和日益凸显的科技负效应,迫使人们在理性的反思中,发现了主客二分式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简单肢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其实是误把一种方法论程序当成了本体的现实。由此,今天人们不得不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生活,反思性是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的代名词。现代性的风险警醒人们,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最纯粹的理性形式,不确定性其实是其内在属性。换言之,风险是科学技术的内在属性,人类运用科技改变历史进程以及自然形态的企图包含了更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并没有相互对应的确定模式,其后果难以预期。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彻底否定科学技术,要理性地对待启蒙以来的科技理性。

从制度层面分析,它源于科技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方向。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舞台上演以科技创新争强取胜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情景剧。同时,科学与工业企业的合作、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使科学活动向群体协作的“大科学”事业转型,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直至生产应用的周期逐渐缩短,体现为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生产开发结合为一体。因此,在科学与技术的分界越来越模糊的今天,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社会建制也使得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逻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前现代时期,科学研究活动只是一群业余爱好者的闲暇活动,科学和社会的联系也不紧密。而在“大科学”事业的研究活动中,科学家不再是首先将所研究的对象放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实验成功后再生产出来投入应用,而是先投入应用,然后再开始观察、实验、总结;也不再是先进行充分的研究,然后再投入生产,而是先制造出来,然后再进行研究。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使社会成为实验室。与之相应的是,在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风险和灾难的科学技术领域,在特定背景状态下,这种研究、应用和生产的逻辑颠倒,使得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与灾难将大大加深。

同时,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无不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相联,而这两类产业又都更加依赖它们所聚集的资本。正如法国学者让雅克・萨洛蒙所言:“在技术巨变的洪流中,人们很难再把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风险同竞争中的企业利益分离开来。”⑤因此,科学研究的日益商业化和市场化,使得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客观性及其后果充满质疑。由此而生的是公众对科技共同体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凸显了制度性的科技发展风险。

结 语

现代化的社会本身就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科学技术不仅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而且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这种高度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反思科学技术的风险成为反思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日益严重的科技风险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意外后果。在反思性的现代性语境中,我们既无法简单地认同科学技术的控制逻辑,也无法简单抛弃科学技术。我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能够负责任地使用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生活的安全和质量的智慧,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智慧的社会制度。笔者以为目前学术界有关科学技术的人性化、民主化与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探讨,都是针对科技发展的控制逻辑的反思,是对人类如何褒有运用科技强力的智慧寻求。如果说我们关于科技风险防范的制度思考和预期,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方案和思考将对现实发生影响,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断深化反思科技风险问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本身也是积极应对风险的自省行动。(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讲师)

注释

①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转引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页。

②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2期,第48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风险社会:英国政治的背景”,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夫・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93~194页。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善于根据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景物场景,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学习生物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生物课,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可用诗词创设情境,如讲“两栖动物(青蛙)的生长和发育”时引用辛弃疾《西江月》里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时学生会倍感亲切,脑海中浮现出诗情画意的情境,又能起到点出青蛙生活季节、生活环境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用谚语、成语创设情境,如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入生物界的种间竞争,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导出生物的遗传。除此之外,故事、公益广告、漫画、口诀、游戏、竞赛等,都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有滋有味,使课堂极富诗情画意,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与时俱进,融入生物科技最新成果

生物科技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总理所说的:“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当前生物科学技术主要在农业和生命健康领域发挥重大作用,而这事关人类的发展和生命安全。为此,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以教材为主进行生物教育,同时还应该跳出教材,与时俱进,将当前生物科技发展取得的一些成就引入课堂,让学生意识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内部驱动学生进行生物学习,这样学生会更专注于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有积极的帮助。

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节中,就可以“转基因”食品为主题,以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为案例,阐述生物科技在农业中的实际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对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副作用进行探讨,甚至可以以“我们要不要转基因食品”为课堂教学主题,让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利弊进行探讨,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认识。

三、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根除“灌输式”这一过分偏重讲授、偏重演绎的现象;要尽可能缩短课堂讲授时间,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初二上册有“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这样一个探究实验,课本设计的是“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和“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两个,这两个探究材料准备时都很不容易,实验观察也不易观察,这时我们可给予学生引导与启发,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找容易观察的实验对象。这时有学生提出了用“狗(猫)、小鸭、小鸡等的游泳是先天还是学习行为”来替代上面的实验对象。

我听后很高兴,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了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根据这一提法提出自己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假设:“狗(猫)的游泳是先天”。这样一来就容易观察了,学生也从中得到了启发。任何探究都可以加以创新,教师要多给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从现代的教育理念来看,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仅是把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且还要使教育技术手段与生物学科教育融为一体,从而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学生实际,选择有效的多媒体资源,将教学内容由复杂变简单、抽象变具体、微观变宏观。

1.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作符合学生实际的课件,使学生在接受能力范围内,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动漫、图片或视频使知识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理解性接受。

3.活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精确性。通过CAI课件重现生物实验过程,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科技发展的利弊范文6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