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现状;对策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上海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学者强调,我国民俗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三点问题:产业化意识不强,对民俗产业的开发价值认识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开发度不足,缺乏文化创新与内涵提炼。[14]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2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电视创优;选材;民俗文化;末落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66-02

一、引 言

创优节目选材一直是困扰电视编导的大问题。倒金字塔的选材范围直接限制了基层电视台在创优节目上的选材。作为市级电视台来说,本身受地域限制,时尚不过大城市,文明不过古镇,所以近十年来我们的创优节目选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民生、民事、民气、民艺与民智五个部类的各种社会事象,并将各种事象综合形成的一种文化[1]。

渭南号称陕西的戏窝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宫腔、老腔、同州梆子、渭华秧歌、韩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剧种而言,不下十几种。还有东雷上锣鼓、血故事、撂锣、提线木偶、皮影戏、竿戏等,民间文艺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响,这些民间文化千百年来演绎着皇城脚下的繁华。

当我们真正把眼光投向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时,却觉得它离我们那么远,看似实在,又飘忽不定。创作的本意是用纪录片展现,但又害怕这种“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误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们最终以文艺专题的形式来理解和表现这些历史财富。

自汉代以来,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灯影戏,即皮影戏在这里发声。皮影贯穿在历史里,影响着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决定从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踪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调研却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我们发现,渭南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990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里葛优“演唱”的皮影戏,丝丝入耳,扣人心弦。重拾历史,皮影戏也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催生了以华县雨田社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团体,旨在发掘和保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社内也聚集了潘京乐、吕崇德、刘华、魏金权、姜建合等大师级人物。极盛时,雨田社在西安、临潼等地先后开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戏好像一夜之间又无比繁华,皮影制品也经过精美包装后以礼品相送,谁曾想仅仅一两年后,皮影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团体基本解甲归田,分设相继关门歇业,一切又归于沉寂。2013年我们调研时,也只有个别艺人偶尔演出,一年之内也不过七八场之多,演出也多处于红白喜事,真正做艺术表演的几乎没有。

东府合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 “线”就是在合阳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老剧种――线戏。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使这种的独特的声腔显得尤为单薄。现在仅存的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除了偶尔外出演出,大部分都无所事事。在合阳处女泉景区,团长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撑着一个演出舞台,在很少几个饶有兴趣的游客出钱点播时,才唱上一折。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这种极具影响的独特声腔似乎也进入了一个秋风瑟瑟的季节,我们悲悯于这种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2]。

皮影和线腔都是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称渭南的文化符号。然而,它们的萧条与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严重遗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二、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恶化

渭南是黄河文化的孕育和发祥地之一。原始的社会群体和古老的文化环境,形成了渭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俗文化正在不断减弱和消失。网络、电视、电脑的普及,使民俗文化受众越来越少,“皮影”“线戏”等不再是人们劳动之余宣泄爱恨情仇唯一方式,传统民俗节日的淡化,也使得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寄托感情和信仰的旗旌,这些都减少了民俗文化的实践机会,削减了其传承的氛围,妨碍了民俗文化的根植与发展。以文艺专题的形式可以记录民俗文化的现状和传承,但民俗文化毁灭性的缺失是我们根本难以弥补的。这一点,在我们创优选材时就明白和痛心的地方。

三、民俗文化继承断代和人才缺失

站在人文的角度,观瞻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等同于触摸渭南的文化历史,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历史和丰富文化。然而,由于民俗文化的末路发展,人们不在热衷继承和发扬它,民俗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代。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号称渭南皮影活化石的潘京乐老人年岁已高,现在能领衔演唱的也是弟子辈的五六人而已,而且后继乏人。因为像皮影、线戏、碗碗腔、同州梆子、阿宫腔等说唱类民俗文化,培养一个继承人至少要五六年,真正能理解这门艺术能达到继承效果的更要数十年之久。学成之后,又面临没戏演,偶尔演戏,一台戏,几个人,也就千八来元钱,难以养家。长周期,小回报使得民间艺人稀缺、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乏力、后继民俗文化接班人不足。制作技艺类民俗文化,像皮影雕刻、剪纸、纸塑窗花、面花、刺绣等,更是难觅真传。虽然市场化带来了高价格,但是制作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加之现代科技催生的工厂化生产,都极大地冲击了手工制作技艺类继承人的出现,民俗文化传承出现真空状态,让人堪忧!

四、民俗文化团体本身的问题

民俗文化是依赖市场需求而存在的文化现象,市场兴盛则民俗兴盛,市场消亡则与其相关的民俗消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根本转变,以及工业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信息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和依存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失去其生存土壤[3]。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庸俗地认为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就是过时的、土气的文化。相反,很大一部分人都充满好奇,期待观赏民俗文化节目,希望目睹民俗文化技艺,渴望拥有一件民俗文化作品。然而事实上,就民俗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却极大地伤害了追随者的感情。在我们拍摄文艺专题《皮影春秋》《提线木偶》《老腔》时就有发现,一些演唱类民俗节目,由于优秀的老艺人相继过世,现在领衔的稍有能力的都成了师傅级的人物,摆了大爷的谱,要么不上场演出,由学了几天技艺生疏的弟子代演,要么就是自己上场胡乱走秀,以为出场就是给观众给了面子,是大师的风范。更有甚者,每演出一场剧目,演出人员都要坐在帐子里、舞台上,抽烟神侃,全然不顾台下观众的感受,我亲眼目睹,每每此时,百无聊赖的观众就会失望离场,留下来的不过十有二三。殊不知这种狭隘的理解,慵懒的表现,使初次观看者错误的认识了美妙的民俗文化,使重温者罢了崇拜和跟随民俗文化的念头。

一些手工制作类的民俗文化也同样存在问题。纸塑窗花也叫“出花”,还叫“人相”,号称窗格上的木偶戏。曾在20世纪60、70年代蜚声海内外。自从大师罗占花过世后,纸塑窗花从此走入低谷。当然除了它本身的用途淡化以为,就制作技艺而言,后世弟子也只是得其形,而忘其神。渭南剪纸和皮影雕刻也未能幸免。真正传承皮影手工制作技艺的不过汪天禧等聊聊几人,作为商品出售的绝大多数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少了几分圆润,难见刀功。渭北刺绣、澄城尧头窑的陶罐更是难谋其面,缺乏品牌效应,民俗文化的载体功能名存实亡。加剧了渭南民俗文化的末落。

五、民俗文化强于概念化,弱于产业化

基于以上原因,加之地方政府乐于民俗文化的大帽子,好多民俗文化只被概念化的拿来说说,真正把民俗文化产品当大产业去规划宣传,去发展的聊聊无几。有的民间团体想通过商业途径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逃生式突围,也因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后续资金和管理跟不上而郁郁而终。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否救亡末路的民俗文化,值得大家思考!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核心价值。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和纷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安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实要求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和谐价值观可以为当代多元文化的共存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4]。

民俗文化源于生活、扎根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好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与宣传,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对于充分展示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民俗文化遗失严重、民间保护意识不足的背景下,应加强和完善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C].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2008.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融媒体;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引言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部,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份,更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在南海航线中的重要站点。现阶段,海南省作为我国新时代丝绸之路的五个省份之一。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海南省的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交互性、融汇性的特点。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是我国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海南省的独特名片。在融媒体背景的影响下,民俗文化的推广已经被打开了新的传播路径,无论是文化推广中的对象还是环境,以及推广渠道和推广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变。然而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传播路径,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选择,提升海南省形象的同时,还能为文化产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的优势

(一)实现传播主体多元化

按照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来看,海南省的民俗文化传播方式要依靠政府部门和民间艺术组织,以及民俗文化发展者,这三者在不同角度上维护着民俗文化,推动对外传播。海南省的政府部门主要以文化走出省内为传播路线,民间艺术组织集结了大量的海南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发展者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播过程中。在现实中的推动环节中,三者往往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几年,海南民俗文化借助不同力量实现了产业发展,并且在传播势头上来看,是不容小觑的。随着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民俗文化传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特点,给民俗文化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直观、良好的表达形式,以及强大的互动性,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等等。而且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受益群众可实现分类,并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活动宣传,提升了民俗文化的普及效果。融媒体还能为人们提供重复观看的功能,延续了民俗文化传播方式的有效性和空间性,最大程度发挥了融媒体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价值,可以说融媒体是一种“病毒式”的宣传、推广路径。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计算机用户转战到了移动终端,再加上智能手机、智能设备不断地改革换代,手机、iPad、智能手表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用户在这种移动终端的体验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效性和新鲜感,活跃度明显提高,网民的数量持续增加。再加上5G的问世,融媒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的介质,并且有广播、书刊、电视等传统媒介作为支持,无论是信息内容的丰富度还是传播速度,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

(二)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在以融媒体为背景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人们的信息接收状态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表现出了实时性和任意性。以人人都熟悉的一款软件“微信”为例,这是腾讯公司的主打产品,更是人们日常交流、互动离不开的一项移动终端APP,只要移动终端保持电量和网络,就能在微信上获取各类资源。微信中有一个模块的产品“朋友圈”,更能让好友之间互相分享民俗文化,只要对方拿出手机,就能够查阅到整个好友圈之内的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是现阶段的民俗文化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人们接受实时信息、了解政治新闻、学习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价值意义。

(三)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融媒体虽然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但是却能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终端逐渐朝着5G靠近,移动时代下人们无论是在舆论导向、信息传播还是生活学习上,都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定义,以跨界、融合的方式重组上新,影响构建了当前时代言论场合的生态格局,超越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代表着融媒体时代已经落地。由于移动的便捷性和时效性,逐渐展现出了微型通信的特征,成为通信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融媒体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值得提起的就是对民俗文化传播效率的推动。在融媒体时代,传播内容不仅追求新颖性和时效性,还强调了短、快、平的特点。很多民俗文化的引爆时间不会超过一天,如果在媒体上经过推广后引爆,还会比以往的50%增加30%左右,五天内即可达到引爆率的88%。由此可见,融媒体的各项形式都在强调民俗文化传播途径的微妙之处,只要内容精致,信息量大,就越容易获得广泛的关注和传播,进而提高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效率。

三、融媒体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一)基于本土文化培育海南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

在海南地区,要想使民族艺术、技艺、民俗文化以及衍生产品引入人文资源,都离不开当地人民的纯手工劳动。以海南地区独有的黎锦为例,这种料子不仅制作过程较难,而且还需要劳动力进行长时间的设计和调整,才能得到最为理想的形态,而且这种劳动付出,往往很难得到同等的经济回报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民俗技艺。其次,虽然传承人具有独一无二的民俗技艺,但是缺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化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当地的主管部门必须要培育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为民俗文化、技艺提供传播基金,支持当地的民间组织、博物馆等利用新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帮助基层的技艺传承人,并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向他们展现,为生产力和劳动力注入新鲜血脉,实现民俗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解决生产消费不对等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位的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才能激发民俗文化的内在动力,让海南民俗文化有序、健康、稳定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技术手段

如果在融媒体背景下对海南的三月三、军坡节等民俗文化进行推广,不仅能让海南省的当地居民为民俗文化自豪,还能使游客和外来人口体验丰富的黎族、苗族传统风俗文化。如果能充分借助融媒体背景塑造新时代的海南民俗文化形象,那么对传承、推广海南民俗文化,促进海南地区的文化发展都是有着至关重要意义的。以海南黎族的民俗节日三月三为例,这个节日可能外地或者北方的朋友没有了解过,或者说有所耳闻,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文化是什么。其实这个节日是在海南省非常有纪念意义和传承民俗文化意义的节日,包含了海南省各个地区的黎族文化。根据真实调查能够发现,很多来到海南省旅游的朋友曾经都被这一节日的活跃度所吸引,而且对于海南黎族民俗文化也有所认知,但是又不完全了解。因此,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民俗文化传播手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当地的图书馆、民族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不仅要充分展现出传统推广模式的优势,还要融入新的现代化技术来加大宣传。首要目标是把海南民族文化推广到全国,随后的目标则是把海南省的民俗文化推广到国际文化中,甚至还可以朝着申请非遗作为发展方向,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拓展海南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播,为海南省带来源源不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当地人民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可以通过走到现场的直播进行展示,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视觉和听觉了解海南民俗文化,并对海南民间技艺以及一些衍生的产品形成初步了解。另外,代表文化传播的优秀主播,还可以通过直播积极与网民互动,分享自己亲临现场的体验感,给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融媒体背景下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播途径,未来几年内,AR和VR技术一定会成为新的传播手段,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同时,人们还能在评论区与其他的受众群众交流互动,或者与传播者和民俗文化继承者进行交流,哪怕在千里之外,也能对民俗文化形成深刻的认知和感受,真正了解海南民俗文化的魅力。这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不仅为海南省民俗文化传播打开了新思路和新路径,还为海南地区的民俗技艺、衍生产品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空间。

(三)结合文化差异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如何采用科学的传播方式,实现海南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是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真实的网络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平台,是当前人们了解民俗文化的主要渠道,将近80%的人们都通过融媒体来获取信息。所以可以通过不同平台的在线观看人数,积累观看用户的大数据,逐渐形成有效的客户群体。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不仅有针对性的特点,还是一种结合文化差异的科学传播方式,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海南省的文化魅力。

四、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了5G时代,如果海南省的文化部门、民间艺术组织和民俗文化传承人能够充分利用融媒体背景中的现代化推广和传播方式,那么不仅能使本地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还能使民俗文化被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民俗文化发展、传承、保护的同时,为海南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珍.基于融媒体的民俗文化传播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9):50-51.

[2]李婷玉,袁沁,窦川川.浅析融媒体环境下中医香疗文化传播[J].环球市场,2019(34):276.

[3]张武桥,黄永林.移动互联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5(5):145-151.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5

民俗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的特色,成为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近年来,旅游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国内外旅游行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动力。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旅游交流更加频繁,开发研究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对我国旅游行业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特色旅游的概念和意义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当地丰富的人文内涵。民俗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很广,包括的内容也很多,由生活文化、婚姻家庭、文化传承、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方面组成。因我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各地区的民俗旅游业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说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之中的最高级盛宴享受,只有亲自去参与、去体验才能获得精神的享受。

(二)民俗旅游的意义

开发本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有助于我国向全球传播民族文化,在文化的阵地上占领主动权。因为最民俗的东西就是最传统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传递给世界,吸引更多的人来欣赏我国的民俗文化,也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根据国内旅游机构调查显示,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游客当中有超过一半的游客表示对我国的人文风情、生活方式感兴趣,其中26%的游客选择游览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这表明民俗特色旅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的重要途径。所以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发展,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旅游需求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俗特色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内游客旅游品味日益提升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的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如不重视自身民族特色文化的开发,本国文化就会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现阶段国内游客旅游品味逐年上升,他们通过网络媒介、电视传媒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旅游现状,旅游的视野越来越国际范,对旅游产品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外国游客来我国旅游人次增多

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友人为我国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我国旅游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民俗特色旅游只有与国际标准接轨,体现出我国民族性文化特色,与国外其他文化有明显区别,才能使本国的民俗旅游更具吸引力。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民俗特色旅游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民俗特色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加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精准定位

政府旅游部门要加强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科学定位民俗旅游资源,掌握清楚本地区的民俗文化,使之作为旅游开发的依据和指导,保证旅游开发项目符合国家文化旅游发展需求。特别是一些古村、古镇、古城等地区,要邀请知名专家对民俗旅游项目开发做权威评估,从旅游资源的设计、环境的保护、创意的可行性、文化的内涵等方式,予以评估和评价,确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旅游创意

民俗旅游开发是对文化资源的再利用,旅游产品创意如何,直接关乎游客的消费体验,也关乎民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政府一定要有序引导旅游主体,在尊重历史、尊重民俗的基础上,邀请国内民俗旅游开发领域的专家,对地区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把文化因素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突破口,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保持本地的旅游优势,使产品在同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突出文化特色,展示民族魅力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俗文化作为本地民族特色的展示,在旅游产品设计上一定要循序渐进,具有层次结构,使游客在旅游之中培养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每一次旅游都有不同的体验,把民族最完整、最真实、最原始的形象表现出来,塑造最正宗地道的民俗旅游文化。

(四)树立良好形象,文明经营产品

对于民俗旅游景点工作人员要培训上岗,依托本地区最质朴的民众来经营和表演,消除商业表演中的技巧和规则,把最原始、最民族、最魅力的民俗旅游文化展示出来。尤其是对待外国游客要一视同仁,严加管理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景区文化,把我国礼仪之邦、淳厚民风的形象展示出来,使民俗旅游成为真正的文化发展之旅。

四、结语

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念范文6

一、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含义

民俗旅游就是人们离开自己的住所,去了解、体验不同于自己民族的一些生活方式、惯例和规矩。更正确地说,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二、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三)社会价值观

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当地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建立三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在开发本区域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区域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