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大学人文措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人文的概述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是重视人的文化,人文是能“化成天下”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的中心就是先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进行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今天我们谈的人文主义也同样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人文精神,就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文化传统,我们可以简单分为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人文素质,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业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它是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它影响着为人处世之道。关于人文素养,它是爱心、责任心、自信心、坚强意志和高雅意境的综合品质,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
二、大学人文危机简述
大学的人文价值不知从何时开始溃败,而且情况愈演愈烈,其危机在此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在知识获得方面,大学生在高中准备高考阶段就已经形成“考什么背什么”的现象,而顺利进入大学后,便顺理成章地把“没有学习只有考试”的思想带进来:图书馆是临时抱佛脚的地方,复印店是考前人最多的地方,考场是考验眼力和魄力的地方。在价值取向方面,大学生想在大学得到的是学分是证书是奖学金,认为大学的意义是工作是金钱是物质生活。在道德水准方面,校园里听到脏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课堂上学生泰然自若地吃着零食甚至米饭,只在检查时才整理脏乱的宿舍,考试作弊的公开的话题。本应是社会榜样的大学生变成了社会道德低下的简影。
三、大学人文危机出现的原因及相应解决措施
首先,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近代以后,战火纷飞带来的不只是政治、经济的变化,屡屡遭受打击的传统文化早已千疮百孔。而有些读书人老喜欢拿祖宗出气,等政治运动,又使传统文化支离破碎。随着改革开放事业轰轰烈烈的开展,市场化思维慢慢的渗透到各个领域,金钱与地位似乎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不看其自身的素质与内涵修养,这种扭曲的也慢慢渗透到了学生群体,又一代传一代,人们对“取得高学历才会走向成功”深信不疑,人们便都竭尽所能去夺那一纸文凭,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傻”了,不会有囊萤映雪,不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时的传统文化,恐怕已经土崩瓦解了。虽有“百孔”、即时“破碎”、纵然“瓦解”,它还是有“剩下”的,不说薪火相传,至少它是有火苗的。这便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也有它普遍的意义。文化是连续的,每个阶段的文化都要以前一段文化作为前提和支撑,传统文化是不可抛的。对此,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整理,将其中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部分进行继承和发展,并把成果运用到大学教育体系中去。
其次,建立健全适合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我国先后模仿苏联和美国的大学体制,大一开始分专业,快速地把学生变成“木偶人才”,齐刷刷地摆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大学里只重视研究成果、重视文章发表的篇数。这些体制先是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接着使学生变得唯利是图、功利主义,结果是只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我们应该确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为首要目标,在思想上认清大学真正的作用:以传播和创造的文化的形式,体现人的普遍价值、社会正义和美好理想,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的,不固守于某一个特定的职业取向,以培养人这一根本的教育目的出发,促使他们获得道德和心智上的完满状态。并且,提供人文精神形成的条件,如优化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建立开展人文教育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制度保障。另外,人文学科应该加强对非人文学科的穿透力。因为人文教育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受到包括科学教育在内的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应在全方位的基础上构建人文精神。
最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在物质世界里,有太多的吸引,忽视了精神上的升华。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的过分呵护造成大学生很多不良习惯。再加上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选择分辨没有成熟的年纪,不懂得取其精华,反而造成精神上的萎靡。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道德教育是缓解甚至消除人文危机的重点。应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重要的是会做人,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危机感、使命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道德教育实施中,要落实和贯彻各项管理制度,使学生尽快地得到道德上的提升,在制度要求下才能逐渐养成习惯、成为自觉,才能真正地做思想品德高尚的大学生。再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范围里接受教育,要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美化校园,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风尚、人文精神的熏陶。并且,我们教师也要树立榜样作用,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高标准要求自我,为学生树立德才兼备的样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我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健全人格、塑造精神、贯彻理想的圣地。强调人文,是为了说明在大学里,在专业不同、来源地不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的每个个体中,还有共同的东西,就是人类精神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人的真正价值,人在思想层面的扩展和精神方向的深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还有常温常新的价值,它能帮助大学生们在精神上建立起健全的视野,以高远的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对话。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大学人文教育体现的是大学永不停息的精神诉求。大学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中心,引导大众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这才是大学的使命。
参考文献 :
[1]包丽萍,孟丽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问题探讨[T].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4).
[2]黄清玲.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I].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3]黄紫华.美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借鉴[I].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4]黄紫华.美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借鉴[I].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2
Abstract: Human is the center of life and culture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while sport is the outward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in one's life. Without human, culture and sport will be nothing to attach. Therefore, humanistic sports' center lies on the person's attention; the core element is the formation of a person. A person is educated in school, and the nature of campus sports is to cultivate human.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ecome closer and the humanistic sports is also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关键词: 体育教学;人文;体育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humanity;sports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67-02
1 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
作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成分之一,人文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的一个必要要求。人文教育是一个让我们如何能够在体育竞争的同时,更加优先于对方的一个有效办法发展办法。
在人文教育的新时期,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文教育的中心是人的发展,以顺应人本性,尊严的发展为重心,提高人类潜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体育的双重发展,反对有目的的教育,支持学生的自由发展,强调学生天性发展的重要性。
在近期我国的第八次教学改革中也对人文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我国教育界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也证明了人文在新形势的教育下所占的地位。
2 简述人文精神在体育方面的缺失情况
人文精神在体育方面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当代社会中体育课的存在一定问题,当我们用西方的教育方法反思我们自己现行的体育教育时,我们不难发现,当代社会上,对于学生体育方面的教育,确实缺少了对于人性的教育。大家都知道,我国的体育从一定角度来讲属于舶来品,很久以前,当西方人把体育带来中国的时候,有志青年便发现了体育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所带来的作用。
2.1 人文观念在体育课程中的缺少
在传统的知识观中,把知识看做人类认识的静态成果,知识存在于本体的外部,在这种观点下,体育便被归类为教材,失去了其本应存在的寓于其中的人性,课程的内容与特点都不对学生的胃口,其内容已经逐渐偏离社会主体,逐渐退出了学生的世界。
当代体育教育中对学生生命的不重视综上所述,体育方面的教育实质远离了生命,让同学们失去了在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感悟与理解。学生们本来是活泼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而当代体育的教育却忽略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导致学生在生命方面的发展和张扬个性受到很大阻碍。从而导致了更加恶劣的结果,在生命方面的被压抑。
2.2 教师对教学实质认识不深刻
在教育的实质上,教师对课程的了解程度并不多,虽然学校里面的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与教学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联系。有的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教育概念是非常陌生的,并没有切实做到对于教育的真正认识。这样的教育,不会带给孩子们真正的成长,反而,让他们淡忘了该有的体育的样子,知识变成了单纯的传授知识,变成了单调而无趣的教学而已。
2.3 体育的教育与学生们的世界无交集
真正该存在的体育教育,应该是与学生们的世界做到很好的联系的,真正做到生活在体育的世界中,从而具体直观的理解和接触体育,并且掌握其相关知识。但是当代的对学生体育方面的教育却脱离了孩子们实际的生活。
2.4 学生们对于生活的动力在规范化的体育教育中已然缺失
由于当代体育教育的方式与特点,使得很是死板的体育教育削减了学生们本应拥有的活力与热情,把那些专业知识一遍又一遍的讲述出来,学生们很难再表现出激情,从而无法展示活力与热情。现代的体育教育,只是在少部分时间的内允许学生们进行户外的相关活动与锻炼,并且,其形式与内容也无法脱离死板与规矩。从上述方面来看,体育方面的教学与其方式真的需要改革和审视。
2.5 对于体育方面的教师对创新思想的缺少
在当代体育教育的大部分教师中,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少之又少,并且,由于内容及教学方式的限制,对于那些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并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使得学生们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基本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做一些意义不大的活动,并且无法使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活力,所以教师们具有的创造性对于体育教育的成功方面是具有很大影响的。
3 人文精神在体育训练中的实际应用办法
3.1 人文中心,课程系统化
学校教导学生的不仅仅有知识,还有社会观,学习的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知识,也获得了老师所引导而得到的教育方法,不仅仅的关注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高层次的关注这个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标。
揣摩学生们成长道路上对体育方面的接受程度,确实存在与生活脱节的体育,有很多表现方面,比如,我们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一直依据于大纲,显得很是死板,失去了它本应有的活力与乐趣,孩子们更不可能从里面体会到生命的快乐与追求。
还有,在当代教育的课堂上面,并没有做到很好的互动,学生们不能很好的发表自己的声音,老师们也不能与学生们培养深厚的感情,这样,使得学生们对生命的认识更加茫然。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把人文作为学习的基础,让课程存在完整的系统性,能够充分的体现学习的效率,体现人的价值。
3.2 内容选择具有丰富性
现代的体育课应该具有更高层次的内涵,而不仅仅是通过单一重复的训练去培训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习的内容更加的有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让课程不仅仅是单一的培训,增加更多种类,更加丰富的训练内容,例如武术竞技、田径跳远、体操锻炼,甚至游泳的训练都是能够增加课堂内容丰富性的办法。
长此以往,竞技运动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体育教材,并且其不存在层次性,但是相反,规范性特别强,那么,教材中内容方面的缺点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理解接受,事实上,这应该是对学生传授规范的技术,在大纲中,主要规定了每名学生的相关掌握知识的内容,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较短时间上面掌握难度很大的项目,这样导致了学生们,一方面不能体会到体育内在的欢乐,另一方面,学生们又无法真正的提高技术能力。侧向推铅球、排球垫球、蹲踞式起跑、前滚翻,分腿腾跃、下手发球、这些相关知识的教材,在经过中学和小学方面的教学,到了大学,依然存在在学生之间,但是,对于这些已经陈旧了的教材,学生们并没有做到内心的理解。
让训练真正做到满足学生的所有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更多潜力。各教学单位也可以通过对自身所教授学生的水平能力、生活阅历、兴趣爱好、和学校所拥有的硬件条件对学生开设建立不同的科目。
3.3 促进学生的健康教育建设
身体是一个人生活、努力、奋斗的根本。没有身体的保障,所有的都将难以实现。
健康促进一词最早见于加拿大政府的报告中,从此,全世界各国开始对此进行了高度的重视,在学校的“健康促进”中,要在生理上能够帮助引导学生自身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水平,能够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在心理上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沉稳有序的寻找解决办法;在社会上,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有效的提高学生社会生存
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师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分数,提高学生的技能,而并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学校用有限的时间不可能让学生学会无限的知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否学会自主学习,获取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运用有限的知识去获取更多的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也就是不依靠外界的系统,通过已经有的能力去获取更多的自我教育方法。
只有让一个学生领会到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可以看出,主动的掌握已有的认知结构,并有机的获取外来的结构已经成为了一个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
3.5 学校体育课程和活动体育课程的一致性
这两门课程是体育训练中的两大主要课程。仅仅在书本中获取体育知识,而不去实际应用操作,体育往往就没了意义;只是一味的疯玩而不注重科学的指导教育,也会造成一些偏颇。这两者可以说对于体育的教学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仅仅依靠每周那少得可怜的体育课,而不进行其他的锻炼,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水平一定是难以提高的。
现代的体育课程,应该能够把课外的体育活动时间纳入课程的整个体系中,增加体育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参与选择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让体育课程和活动体育充分的结合。
4 结束语
从上文可以发现,在知识经济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主流视野的今天,人们对于体育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个人文化的时代中,以体育为依托主体,做好人文教育的发展,把现实和精神有机的整合,用一个完整的个体,寄托自己的生命情怀,提升能力,建立更好的课堂操作体系,在体育课上把人文精神逐渐渗透,让体魄更加强劲,精神更加文明,让师生能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平.美国学校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济.人的主体性与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 公共基础课 人文素质 人文精神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目标不仅是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且是具有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成为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事实上,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素质教育;过度重视技能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结合目前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功利导向过于明显的教育弱化了文化熏陶功能,使学生缺少了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探讨与研究,厘清公共基础课在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结合目前高职教育中正在开展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质量工程,对高职院校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进行思考。一段时间以来,我在阅读大量国内外职业教育及就业能力研究文献的同时,还深入相关企业行业、兄弟院校及本校各年级层次的学生中进行调查,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措施进行思考。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没有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在教材使用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同时,社会职业岗位中所反映出的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时间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了相关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但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在实践岗位中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许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好像是在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
在对省内许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及本校高职学生的调查中,除了发现上述问题外,我们还欣喜地看到:随着党和国家近些年来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教育的重新认识,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中就业能力培养的认可,学校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激烈竞争态势的审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综合素质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竞争中的权重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高职院校师生普遍认为,公共基础课不仅没有挤占专业课的时间,适量开设公共基础课反而能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容忽视。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而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这一战略任务的完成。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支撑,政治教育及其它一切精神价值的活动,都将没有后劲,难以持续。培育当代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项具有丰富和强烈人文诉求的精神文化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添厚土、增后劲的基础工程和源头工程。它对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近年来部分高校一是过分强调科学知识、强调技术技能而轻视了涉及德育教育、人性教育和人文伦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二是为了短期的、看得见的局部经济效益和小团体利益而忽视了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情操,影响人对社会、他人应有的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致使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错位,一些大学毕业生甚至连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都没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于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表明:人文素质课在学生中的认可度极高,学生选修人文课不再只是为了混学分,绝大多数在上课时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学生选修更能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是学会学,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二是学会做,即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这一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力,集体共事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和实际交际的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即具备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参与、协调合作的社会精神;四是学会发展的能力,即注意尊重和发展个性,并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也就是个人的自主性、个人的发展能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和全人类负责,个人的自主性和发展性都能与社会、与他人同步,不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害。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个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就难以适应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时代、社会岗位、职业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掌握得较好,但由于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致使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不足,这成为他们再发展、再塑造的瓶颈。
调查表明:相当多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但在教学环节与学生需求的衔接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人文选修课还没有普及
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主要设在公共基础课部,负责完成学院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院系的课程开设出现重复和课程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课程之间缺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没有实现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对人文素质课明显不够重视,部分院系部分专业还未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或只是象征性地开设。
2.各专业人文选修课的开设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对人文素质课的需求存在差异。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正在进行教学改革,分年级分阶段教学,在大一开设更有助于学生合理的规划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方向的课程;文科院系的学生对《普通话》、《社交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则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反映这不仅是专业的需求,更是工作及社会的需求;理科院系的学生则要求增加《经济数学》、《工程数学》等课程的开设时间,他们认为这对专业课的学习帮助很大;另外,有相当部分学生希望能开设人文社科类、就业实用类的人文素质课程,他们认为这有助于他们扩大知识面,提升内涵,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适宜于部分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具有局限性
很多学生希望能够开设《音乐鉴赏》、《专业体育》等技能型课程,这说明他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专业教学,对辅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有学生提出了对日语、韩语等小语系的学习要求,这一方面是他们能迅速捕捉外界讯息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陷,应引发我们对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
四、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人文”一词,在词典上定义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高职教育要正确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关系。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在基础课、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上,也可以有不同的比例。
1.重视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人文选修课教师的责任,而且是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因此,要在广大教师中,倡导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人文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价值观念的平衡和融合。
2.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本着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设置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人文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与延伸,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的拓展课程。因此,学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积极开展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点的“三创”教育。同时,通过公共基础课和基础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的教学,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针对目前“两课”教育现状,要勇于创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并使其融入“两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两课”知识学习中体会人文情感,形成稳定的人文素质,并将其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3.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艺术活动
通过举办多种形式人文艺术类学术讲座,丰富校园文化,改善人文教育环境,加强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如我校开展了“爱校荣校护校”活动;通过宣传发动、主题班会、集中讨论、领导带头等多种形式,举办了“我的校园我维护”的示范活动;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了“我的教室我打扫”的评比活动;以专业和宿舍为单位开展了“我的宿舍我建设”的竞赛活动;举办了“我与我的学校”的演讲比赛。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爱校情怀,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文明学风、文明教风、文明校风的形成。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同时在开展各类活动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学习中外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注重学术交流,及时介绍和研究国外最新的艺术设计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市场消费动向和关注文化生活变化趋势的意识,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4.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
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多掌握一门与专业有关的技能,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5.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人产生在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体验人间真、善、美,感受人文学科的魅力。同时体会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学习、成才目的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特点,安排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业务实习和一些假期进行的社会考察和调查活动等,充分发挥学校的共青团、学生会及班集体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律、自助、自我教育,培养多方面能力,这对他们提高思想文化修养,陶冶高尚情操,增进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6.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
目前,我校正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试点改革分阶段教学,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在明确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大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为投身于社会改革和发展大潮、参与竞争做好思想准备。
7.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传统的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受体;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探讨教中学、学中教、做中学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考虑自身培养目标,切实为培养目标服务,真正体现公共基础课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服务,为专业技能培养服务的以服务为主的教育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2006,(5).
[2]耿献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小学图书馆 课外指导
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而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的印刷型馆藏资源相比表现为网络资源数量庞杂、类型多、范围广;信息分散、无序,具有高度的动态性;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需要认真辨别等。特别是对于分辨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课外指导更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热爱阅读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突出表现为阅读兴趣问题。由于网络资源具有图、文、声、像、影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他们很容易成为少儿兴趣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培养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阅读兴趣是对阅读活动的主动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它是阅读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对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
1.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站在较高的视点上为学生播下一种阅读的思想,并敦促他们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唯其如此,才可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首先,要引导学生快乐阅读。阅读时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并把书籍当作是产生快乐的源泉,这样,阅读的效果自然十分显著。相反,带着一种不悦的情绪读书,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意阅读。有意阅读由于精神较为集中,注意度较高,信息刺激也相应较深,其效果也就显著优于无意阅读。最后,要引导学生专注阅读。著名教育家曾说过:“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读书要尽力排除杂念,尽量少受外界干扰,即使受了干扰,也要抵制诱惑、纯净大脑,专注于“别问我是谁,请让我面对”的书香世界。
2.根据课文内容激发兴趣
课文内容虽丰富多彩,但容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如学习《海上日出》,就应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寻找介绍作者巴金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学习《冀中的地道战》,引导学生寻找有关历史背景的材料来阅读;学习《桂林山水》,引导学生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学习《赤壁之战》,引导学生寻找原著来阅读。应教给学生查寻阅读材料的途径:上网、去图书馆、读相关书籍。这样,由点带面,可以丰富阅读材料,使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物传奇、风景名胜、自然科技等知识有更多的了解,阅读兴趣有了进一步强化,自主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循序渐进,培养兴趣
教师的阅读指导得以展开的前提是取得与下一代的对话权。从某些方面来说,人类知识的传递的确出现了如某些未来学家所预言的“后喻文化”的特点,即年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在“流行”与“时尚”方面,这一点便很明显。在对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现状、阅读热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居高临下,指手划脚,否则只能进一步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深入学生,躬身下问,读一些学生中阅读面最广的书籍,是取得说话权的第一步。其次不妨大胆拿来,从畅销书切入,审慎地、有选择性地将这些书籍纳人到阅读指导之中,师生共同解剖一两只“麻雀”,鉴别、判断、分析、阐释,对大众文化时尚读物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方可考虑落实新课标“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及相关的推荐书目,因为它毕竟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大众文化为精英文化提供了比较价值,可以将畅销书与经典著作互为参照,从生成机制、文化特征、文本内涵、读者反应等各个层面比较二者的巨大反差,最终达到用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消解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网络“阅读”
只要研究网络,有针对地进行网络引导,才会有效提高课外指导的效果。图书馆应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就不仅仅是采访部门的事,参考咨询人员要参与信息资源的收集,传统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同时要注重少儿信息素养的培养。开展少儿教育,培养少儿信息意识,使少儿具备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重要的知识宝库和学习场所,图书馆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开设专题讲座,提供OPAC查询等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少儿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尤其是培养少儿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技能,将为其终身学习进程及开展教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是图书馆(室)的重要地位得以真正体现的保证,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使之得到思想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图书馆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和开设讲座,为开展读书活动打下基础。通过一阶段的课外阅读后,对学生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要十分关注。为了及时反馈信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把写得好的心得体会、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图书馆的宣传栏或宣传报中刊出,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自己办小报,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刊登在小报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载,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就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故事会等等。读书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展示了他们的读书才华,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又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做好新书宣传活动。可以举办“新书介绍”、“新书陈列”、“新书目录”,用文字或实物形式向读者通报进馆的新书。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效果显著。在馆内和馆外设专栏墙报,配合学校活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形势教育等进行图片、报刊剪辑的宣传教育工作。平时,还可以组办书评、读书札记、图书馆与读者等栏目。编写各种目录、索引、文摘,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丁玲.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导读工作简述.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育 通用数学知识技能 通识教育 数学文化性 数学意识
[作者简介]陈竹宏(1972- ),男,广东韶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主任,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与高职数学教育;张玉成(1957- ),男,湖北武汉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数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数学教育。(广东 深圳 51817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14-03
对于纠正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等弊病,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就高职数学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几年来结合我们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实践,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高职数学教育应充分重视数学通识教育
在高职数学教育中为什么要充分重视数学通识教育?这需要我们对数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高职数学教育的特点和现状,都要有一个较清醒、较明确的认识。
(一)对数学通识教育的认识
教育通常可分为具有“技术”功能的“专业教育”和具有“通用”功能的“通识教育”两大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专业教育”可理解为是培养他们能够具备专门从事某个领域工作所需技能的教育,其作用是要帮助他们解决好今后能否“生存”的问题。而对“通识教育”,尽管目前尚无公认规范的表述,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其作用是要帮助学生处理好今后能否“生活”的问题。
具体到高职数学教育,又应该怎样认识数学的“通识教育”呢?众所周知,在我们接受教育、从事社会工作或在平日生活里所做的每件事中,都会感到有某些与专门知识技能没有直接联系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通用数学知识技能”。显然,这是一种各行各业都必需的、每个准备投入社会实践的人都应当掌握的、具有普适性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通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开展以传授这种“通用数学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应当说,数学通识教育是一种与通用数学知识技能关联的人文教育,它体现了数学的“文化性”。因此,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这类教育的基本目的应包括有:让学生能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认识、处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接受这一教育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世界、对人生的精神感悟”;让学生能借助数学的广博性与专业的精专性,促进自己综合素质的形成,等等。
(二)对高职数学教育现状的认识
不难理解,高职数学教育是一种同时具有“技术”功能与“通用”功能的教育,这主要因为数学自身具有的“工具性”与“文化性”特点。事实上,“工具性”特点使得数学教育能适应专业需求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文化性”特点则让数学教育能满足个人需求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数学教育应该是其“技术”功能与“通用”功能均衡的教育。
高职数学教育对促进整个高职教育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也应该承认它在“科学、合理”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因为目前的高职数学教育还大多停留在体现“技术”功能这一层面上,这从我们熟悉的高职数学课程设置上不难看到。目前的高职数学课程多是依据专业需求来设置的(如经济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数学等),这样的设置显然将高职数学教育的“通用”功能给淡化掉了。之所以会如此,除了数学教学计划时数减少等客观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我们习惯地认为,数学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能方便专业知识学习的工具。显然,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要求也不相适应。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当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充分重视“通用”功能并给予适当地位,也就是要积极设法开展具有“文化性”特点的数学通识教育。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通识教育的一些实践
为了相对均衡高职数学教育的“技术”功能与“通用”功能,需要在开展数学通识教育方面有所作为。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主要围绕着数学课程的设置,从如何满足某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开展具有定向性通用数学技能的传授、如何针对所有学生利用数学通识教育提出基本数学要求、如何通过通用数学知识所具有的“文化性”促进学生“有意识地修养”等方面,通过开设公共选课的方式做一点有益的尝试。
(一)“实用数学算法”课程的开设
“实用数学算法”是我们针对学校需要学习编程知识这类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也是我们开展数学通识教育的最初实践。该课程选取了古今中外的若干经典实际问题(案例)为内容,通过步骤化方法的处理,向学生介绍几种实用的数学算法。显然,这是一门属于数学“通识技能”类的课程,其教学属于“数学通识教育”的范畴。因为课程所介绍的算法均为简单且基本的数学技能,而得到算法的教学过程表现出了从数学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我们开设本课程的初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希望尝试一下如何在数学类课程中实现高职院校“学用结合、能力本位、项目驱动”的课程改革要求。为此,我们在设计该课程时就明确要以“项目驱动”为主线,通过一个个的“项目”来构建课程的基本框架。这里的“项目”就是一个个实际的问题(案例),这些均要求来源于相关专业之外或现实生活之中,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二是希望将“数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引入我校的数学教育教学体系。为此,针对各“项目”的教学我们采用了“六步骤”方法来设计。这里“六步骤”分别是:(1)提出问题(即给出问题来源、内容、背景和相应要求);(2)简单分析(即发掘、分析问题特征,分解问题为若干基本问题);(3)设计准备(即对每个基本问题给出处理思路或方法);(4)实施步骤(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5)评估反思(即对算法给出客观评价,并解释相关数学知识的思想和作用,或提出推广完善的思路);(6)要点回顾(即归纳出为得到算法所涉及的数学思想、重要公式、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按此“六步骤”开展教学,可让学生去尝试体验到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认识、处理自己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并从中学习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技能。
(二)“数学欣赏”课程的开设
这是一门突出数学“文化性”特点的公共选修课程,是我们对开展数学通识教育的又一次实践。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希望能将趣味性、实用性、历史性的素材揉进传统数学问题的方法,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从而为消除目前高职教育中重专业教学、轻文化积淀的现象做点工作。
“数学欣赏”课程的设计,包括数学历史文化欣赏和数学思想方法欣赏两个部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前一部分内容我们面对全校学生设计,主要介绍的内容有: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与成就,古代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的数学,古代西方与中国的加减乘除运算的演变,圣经中的数学文化、悖论及其对数学发展的影响,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古代几何作图三大难题,神奇的数字[π]和e等。我们希望通过数学发展历史上一些较为浅显的数学史实、经典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先以及西方先贤在数学发展形成过程中做出的成就和贡献,了解数学发展与形成具有怎样的特点与规律以及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怎样积极的影响,注意到什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从中欣赏数学的文化价值,进而能由此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启示,达到拓宽知识、激发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后一部分内容是对部分有一定数学兴趣和基础的学生设计的,也是对前一部分的补充。这部分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具有“通识”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模型、归纳、美学、运筹与抽屉原则等)。希望学生能由此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家们是怎样思维的、人们寻找和发现真理的主要手段、现实与数学之间存在怎样的桥梁、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作用等,欣赏到数学中隐藏的科学与人文精神,领悟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深刻性、普适性与可靠性,以及数学与自然、社会、科技的密切关系,促进自身理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形成,进而提高自己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数学通识教育对于高职数学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识到面对高职学生开设这类课程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同时也看到了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通识教育会对高职数学教育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数学通识教育有利于提升对高职数学的三种意识
数学的应用意识、素质意识和效率意识是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三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意识。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开展有关数学通识教育的教学,对于提升这三种“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们开设“实用数学算法”课程,就是希望通过对不同“项目”的处理来实现对学生传授简单且基本数学技能的目的。而相应教学过程所遵循的思路就是要通过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认识、处理实际问题来领会通用的数学知识或技能所起到的作用,所彰显的正是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这门课程的开设,也在现有的高职数学教育体系中突出了“那些能够解决某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以及“那些能够解释、处理专业学习中碰到某些基本问题的某些基本数学结论和模型”,而这也正是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数学应用的基础。
再如,我们开设“数学欣赏”课程,其前一部分的设计就是希望能从考虑培养学生能力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一方面可将数学发展历史中的某些史实、事件和文化现象融入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具有个性、博学多识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让我们教师从所介绍的教学内容中真正认识到“方法和能力对一个学生是战略的、长远的、普遍起作用的”这样的观念,进而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素质意识。该课程后一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处理相应问题时都具有“事半功倍”的特点,亦即每种数学思想方法中都蕴含着数学的效率意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具有“通识”性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思想方法的同时去领会数学的效率意识。另外,从我们介绍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方式上看,实际上是从多种途径、在有限的课时内去帮助学生去认识、了解和掌握这些思想方法的内涵、背景和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开设这些课程将有利于数学效率意识的提升。
(二)开展数学通识教育是高职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承认,由于作为高职教育主体的专业教育的发展,各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被压缩减少了,这对高职的数学教师确实有较大影响。而开展数学通识教育后,这样的影响的确有所缓和,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通识教育是数学教师为改善自己工作环境所为。事实上,开展数学通识教育是高职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数学通识教育是一种与通用数学知识技能关联的人文教育,它体现了数学的“文化性”特点。而目前高职数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工具性”课程与“文化性”课程的安排并不均衡,导致出现了较严重的“重专业教学、轻文化积淀”现状,这显然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改变或消除这种现象,我们希望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具有“文化性”特点的数学通识教育。
目前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面对一群数学基础或素养都相当薄弱的工科学生,他们需要具有“工具性”的数学教育以帮助自己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他们更需要具有“文化性”的数学教育来促进自己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而后者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培养具有综合数学能力和素质的高职学生,我们需要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具有“文化性”特点的数学通识教育。
一个好的高职数学教育“应该充分揭示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展示数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终落实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上来”。这表明作为人文教育一部分的数学通识教育,其文化特征之明显不言而喻,对于培养合格高职学生意义重大。因此,为了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我们必须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具有“文化性”特点的数学通识教育。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离数学的“远近”,亦即他认识数学、运用数学的程度称为“数学距离”,那么对学生来说“数学距离”越小越好。但我们看到,确实有不少高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淡薄,甚至在心里对学习数学或多或少会产生些恐惧,这表明他们的“数学距离”较大。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长期接受缺乏“文化性”的数学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缩小高职学生的“数学距离”,需要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展具有“文化性”特点的数学通识教育。
围绕“数学通识教育”在高职数学教育中的开展,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思考,检验了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做法,也明确了今后工作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包含“数学通识教育”的高职数学教育,是一种均衡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让学生接受这样的高职数学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其方法的广泛运用,更重要的是能有助于实现对他们理性思维品格和思辨能力以及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对他们聪明才智的启迪和潜在能动性与创造力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冉彬.通识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J].教育与职业,2010(23).
[2]田智.提高高职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作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3]张福保.大学数学文化课中文化性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