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1

素描能力和素描技巧是所有设计类从业人员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其相当于环境艺术设计大厦的基石。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更高。为了有效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水平,文章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相关专业要求,并在对相关的专业要求进行细致探究的基础上重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体系。以此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提升素描教学水平。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要求;研究

素描教学课程在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是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功底,对学习者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具有重大影响。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各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及相关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统一标准的授课形式。所有设计类别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属于基础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大一统模式,其专业针对性较弱。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素描能力要求的不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素描教学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探索和成就仅仅是改变了素描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用结构素描、创意素描以及新表现素描来增添并细分传统写实素描,这仅仅是将发散思维引入了素描教学。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要求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缺乏对事物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的探索和研究,难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这种素描教学现状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紧密性,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因此,必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纵深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发展要求,增强此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并促进素描教学专业化的提升。

2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分析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掌握相关的造型技能及造型规律,这是所有设计类专业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习者对设计素描绘制的造型技能和探索相关规律的训练,满足设计类专业对素描教学的基础教学成果要求。二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空间想象和空间重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要培养学习者对实物图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图形的重构能力。只有当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空间重构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三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物体相对尺度、物体材料性表现以及基本透视关系的把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运用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锻炼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此外,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还表现在静物写生、人像写生以及几何形体写生等方面。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有所针对性的对室内、室外空间写生以及石膏像写生方面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习者相关素描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3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现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方式、内容、师资以及课程设置进行重构是有效方式之一。

3.1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目测式,这种直观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但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的要求更多的是呈现在理性方面。因此,需要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素描教学方式进行透视方法、材料质感表现以及材料细节方面的科学、合理重构。比如,在对材料进行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时,可以将传统的素描写实方法与几何形体写生知识相融合。将任意等分分割、等分已知透视、CV点平面图投影透视画法、八点求圆以及任意等分延续等画法用于素描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此外,在对材料质量的表现与细节进行表达时,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要求和专业细节,采用“新、准、净”三原则防止对材料质感的过度表达,并突出对材料细节的表达。

3.2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制图,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与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高校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全部采用的计算机软件构图教学方式,这使得学习者的素描手绘技能缺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计算机软件制图与手绘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保证学习者能够在经过素描学习之后,能够运用相关的技能知识绘制出结构准确、线条明朗、空间重构取舍适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3.3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的关键。因此,各大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从源头上践行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对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重建。在进行相关的素描授课教师招募和选择时,要多选取环境艺术设计科班专业出生的教师,或者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素描授课教师的安排。只有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明晓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要求,也只有具备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才能在素描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并提升学习者的素描技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化发展。

4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众多,在对其进行系列探索之后笔者发现,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需求度。需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此专业中的素描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只有在对素描教学方式、素描教学内容、素描教学师资队伍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构之后,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相关专业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艺术研究,2008(04):96-99.

[2]牛强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素描教育的创新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74-75.

[3]常颂.环境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新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38-140.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2

关键词:行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是一门集综合性、艺术性和个人创作性为一体的多元化的课程,它既可以说是一门课程,亦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素养和一种文化创作意识。它把握着环境中的真善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是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一种美化和生活素养的真实写照。环境艺术教学在一定范围内是没有具体形式和概念的,通过针对行为和空间能力的培养来提高环境艺术素养,并对环境艺术素养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1、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概念市场和社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对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变化尺度很大,自08年以来,全国各大院校,无论是艺术类、综合类还是各种高职高专类院校,七成以上设立环境艺术这个专业来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环境艺术本是一个综合性、高素质型专业,它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方向分为建筑类、室内艺术和景观设计类。这类人才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和面向区域经济的指向上目标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市场现阶段最为紧缺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专业人才在借鉴国外一些新鲜元素的同时,依靠在学校内培养的能力基础和行业敏锐度来摸索市场。2、新世纪文化冲击下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培训模式分析贸易大门被打开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产品的新颖度与产品的质量决定着产品的销量,决定着市场和经济甚至社会经济的走向。未来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模式和视角决定着这个行业的高度,这种情况亟待教师和行业领头人员作出改革和定位。现在作为热门学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缺少生源,而对于如何教,教什么和怎样放手,是教育行业的棘手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生的综合行业素质要求的木桶原则,规定了它的局限性和难度,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该行业的发展模式。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是首要的,也是迫切的。3、新环境下的环境艺术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是多角度的,首先从生源来说,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分数出现差距导致的教学问题,要从根本解决。例如从开学时服从高中就已经适用的分班循环制度,学生们产生的竞争压力和凝聚力的效果成为了学习的动力,开展良好学习氛围,进行学生的责任学习和督导制,让学习成为兴趣。学校还可以展开竞赛奖励政策,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析,不仅产生竞争意识还可以产生荣誉感。环境艺术专业自从被设立以来,学生实践的能力不足一直有一道无法攻克的难题,书本认知和手动实践能力和辨别能力是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素质,多数学生在书本认知和辨别赏析能力上都有良好的表现,缺乏实践能力的木桶效应让大多数具有如此短板的他们难以全方位发展,不能自我实现一项作品或者计划,更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要求了。

二、行为对于环境艺术教学的作用行为

总体来说是一种应激性,对于外界刺激的反映。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学科分为心理学科、文化学科和生物学科等,无论这些学科是在以它的内在动机还是外在环境为研究,都是以满足人类目的为前提的。而在环境艺术下探讨人类行为,无论是对于目标导向行为还是目标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满足人类的某些特定愿望和心理。因为人们意识的不同,设计出来的产品就不同,所以,与其说这个目的促进了人类生活的进步和事物的更新换代,不如说是环境艺术在行为学下更加贴近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渴望。建筑是人类对于环境艺术的最佳作品和内心写照。在人类行为对环境艺术的影响中,比较明显的应该算是人体仿生学在建筑环境学中的引用。作为人们比较容易接近的几个区域,像是餐厅、宾馆和图书馆等大型活动场所,通常会因为不同人群的属性而设计出符合的风格。例如主题餐厅和宾馆的引用,不难发现,它的设计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仍旧仿照旧式的房屋等级分类,可是根据人群的类型不同,风格和行为不同,分为普通套房、商务房和总统套房,而房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对于像图书馆这种带有一定主题和目的的地方,尤其是学校内置图书馆,会发现在工科学校和艺术院校这两个带有明显主题分化的学校的图书馆风格是如此迥异。无论是在实用价值还是目的上,图书馆对于两者的意义区别并不大,但是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它的主题和风格主要侧重于严谨和务实,它的实用性和藏书量要远大于一般的艺术院校的图书馆。后者虽然风格和氛围更为活跃和轻松,它对于艺术院校学生们的艺术的敏锐度的引导和指导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一些艺术院校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图书馆更像是一座艺术的博物馆,它对于情操的陶冶要胜于它在藏书和指引人们读书方面的意图。

三、行为与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渗透

1、行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中的渗透“人性化”一词被提出后,环境艺术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更加明确,对于建筑学中符合人体力学和人体构造的设计更加符合商业市场的需求。在通过视觉、力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等的一系列的课题分析后,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区域的客户选用不同的材料而制定不同的搭配,同时促进了新材料和新型设计的发展,也为人类的行为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理和方法。对于此,最为形象的莫过于南北方的建筑区别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对比,在大环境下形成的不同地域的人在他们的环境中做出了对自然和自我最真实的艺术评价反应,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文化。2、空间能力培养对环境艺术教学的积极作用空间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多媒体和仿真虚拟空间中得到一定的改善。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理解空间的学习形式,掌握它的基本要素和学习理念,课下的时候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完善。而对于不同材料环境中的空间感觉,需要深入书本了解后再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在新科技和新物质发展的今天,学生们会发现新型材料的发展(尤其是装修建筑材料)的生成亦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要把握专业的敏锐性,积极参与对于材料和空间能力之间的模拟实践。最后经过反复地模拟训练和持之不懈地努力,在空间能力感知上达到一定的能力水平。空间能力想象和意识是环境艺术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平面二维、立体三维还是四维,融入到资料图纸中的都是二维平面图,它需要的是学习者或者参与者的良好的空间能力。例如:“内空体”空间的设计中,在六面空间的设计的方案里对于天棚的设计是否算作有效空间,材料的空间膨胀和它对于整个房屋呈现出的效果是否带来“臃肿感”或是“舒适感”都是需要设计者针对建筑主人的目的及要求,再结合环境天然的条件和自己的构想和专业能力,融汇成带有自我意识的建筑风格。可以说,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者来说,空间感和空间能力是他们在职业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四、学生的兴趣培养与个人能力培养的建议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课程,更是一种能力。当被认为是艺术时,与它作为课程的身份是不同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如果要粗略地提高大众的环境艺术创作能力,不只是在行为和空间环境上下功夫而更多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教师身上和学习氛围中得到问题的改善。环境艺术学生是掌握综合多重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他们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有在被尊重达到自我满足时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体现。所以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指引和对他们的学习压力的疏导,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五、总结

国内对于环境艺术的重视引导了市场走向。在对行为和空间能力培养的初步分析后,笔者认为在学习者们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行为理念、行为导向的理解还是对于空间构图中的概念都应该采取积极合理的态度。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复杂学科,它的木桶效应带给这个专业带来了难度和挑战笔者认为,在环境艺术学习者们的孜孜不倦努力下,国内的设计专业无论是在建筑行业还是其他的领域,都会大放异彩。

作者:陈书芳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智睿.模型空间研究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3).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3

关键词:环境技术设计;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被各院校纷纷设立。然而,对于该专业应当如何开展教育和培养的问题,一直受到许多议论。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期望能够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环境艺术教学的现实状况和弊端

(一)关于人才定位

设计教育的价值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不少政府已将设计教育列入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少世界企业也将设计看作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设计教育也应当要贴近时代的需求,当前设计人才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管理型、决策型和实用型。当亲各高校主要培养的人才是实用型人才,这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所培养的人才也应当是这一类型的人才。实用型的设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设计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工程知识、人机工学理论等等,此外还需要有职业道德和素养。

(二)关于课程设置

设计类院校与专业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其中之一就是“纯艺术类教育与艺术设计类教育的区别何在”。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探讨专业课与基础课该如何配置。纯艺术类以及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一般是指色彩、素描等等的课程,笔者认为,课程的安排应当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生源质量等都能因素来确定。然而一些地方艺术院校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上都比不上国家部属的院校。国家部属院校的生源质量较高,每人都经过了几年的基础性艺术训练之后才入学的,他们在大学刚入学时不需要再进行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而地方院校的生源则比较差,在入学以前普遍只经过一两个月的艺术训练,对艺术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每个学校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设置课程的安排,不能做一刀切的规定。

(三)关于师资和硬件

设计类专业的开设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然而在此过程中,不但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就连师生比也达到了非常不平衡的比例。十年前的师生比是一比几,然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比几十。师资不足的情况非常明显,这所直接导致的直接结果显然是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下降。教师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之下开展工作,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此外,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少刚毕业的艺术院校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就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他们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不少的影响。师资流失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流动趋势,分别是“从地方到中央、从内地到沿海、从沿海到境外”的方向。

二、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第一,每个学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等等,在保证基础课程不被减少的基础上,对课程的顺序和设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整。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动手能力。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培养学生较高的计算机辅助使用水平。第二,贴合时代要求,结合当前市场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和组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以及相关管理项目的原理和方法,增强学生对于设计市场的经济意识和灵敏度。第三,将培养施工技能和操作技能作为教学基础,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性的指导,更多地开设可供学生操作和实验的课程,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和课题操作过程中学习更多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第四,注重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新人开展培训课程,以多种形式举办教师学习活动,比如举办公开课、征文比赛等等。新的师资队伍应当被积极鼓励参与培训,他们应当被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以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阅历,使得众多教师新人获得教学水平上的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应当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应当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意义,安排更多实践课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应当让学校与企业合作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以提高操作技能,学习更多关于项目验收、项目管理、材料选择、投标报价以及工程决算的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各院校所相继开设,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对该专业的完善和改进显得更加刻不容缓。虽然现实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生源质量问题、课程设置问题、人才定位问题以及师资队伍过于年轻的问题等等,但我们依然坚信,该专业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找到科学合理的改革方向,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4

关键词:环境技术设计;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被各院校纷纷设立。然而,对于该专业应当如何开展教育和培养的问题,一直受到许多议论。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期望能够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环境艺术教学的现实状况和弊端

(一)关于人才定位

设计教育的价值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不少政府已将设计教育列入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少世界企业也将设计看作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设计教育也应当要贴近时代的需求,当前设计人才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管理型、决策型和实用型。当亲各高校主要培养的人才是实用型人才,这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所以环境艺术设计所培养的人才也应当是这一类型的人才。实用型的设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设计知识,包括管理知识、工程知识、人机工学理论等等,此外还需要有职业道德和素养。

(二)关于课程设置

设计类院校与专业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其中之一就是“纯艺术类教育与艺术设计类教育的区别何在”。探讨这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探讨专业课与基础课该如何配置。纯艺术类以及设计类的基础课程,一般是指色彩、素描等等的课程,笔者认为,课程的安排应当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生源质量等都能因素来确定。然而一些地方艺术院校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上都比不上国家部属的院校。国家部属院校的生源质量较高,每人都经过了几年的基础性艺术训练之后才入学的,他们在大学刚入学时不需要再进行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而地方院校的生源则比较差,在入学以前普遍只经过一两个月的艺术训练,对艺术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每个学校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设置课程的安排,不能做一刀切的规定。

(三)关于师资和硬件

设计类专业的开设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然而在此过程中,不但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就连师生比也达到了非常不平衡的比例。十年前的师生比是一比几,然而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比几十。师资不足的情况非常明显,这所直接导致的直接结果显然是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下降。教师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之下开展工作,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此外,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少刚毕业的艺术院校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就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他们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不少的影响。师资流失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流动趋势,分别是“从地方到中央、从内地到沿海、从沿海到境外”的方向。

二、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举措

第一,每个学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生源质量、教学条件等等,在保证基础课程不被减少的基础上,对课程的顺序和设置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整。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动手能力。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培养学生较高的计算机辅助使用水平。第二,贴合时代要求,结合当前市场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现代企业管理和组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以及相关管理项目的原理和方法,增强学生对于设计市场的经济意识和灵敏度。第三,将培养施工技能和操作技能作为教学基础,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性的指导,更多地开设可供学生操作和实验的课程,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和课题操作过程中学习更多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第四,注重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新人开展培训课程,以多种形式举办教师学习活动,比如举办公开课、征文比赛等等。新的师资队伍应当被积极鼓励参与培训,他们应当被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以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阅历,使得众多教师新人获得教学水平上的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应当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应当结合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意义,安排更多实践课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应当让学校与企业合作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以提高操作技能,学习更多关于项目验收、项目管理、材料选择、投标报价以及工程决算的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各院校所相继开设,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对该专业的完善和改进显得更加刻不容缓。虽然现实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生源质量问题、课程设置问题、人才定位问题以及师资队伍过于年轻的问题等等,但我们依然坚信,该专业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找到科学合理的改革方向,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5

关键词:设计大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促进

环境艺术设计可简称艺术设计,其涉及到的因素较多,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新兴学科。艺术设计是在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经济发展、建筑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当前各大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如何将其理论教育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如何将新型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等都是当前需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利用教学改革实现艺术设计教学的效率提升和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

1、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是艺术设计教学实现科学高效的基础。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政治建设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行业内竞争激烈,社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丰富。加之环境艺术设计体系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市场更关注新型人才的实际职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但事实上,国内许多高校由于教学资源或师资力量等因素的缺乏,使得目前许多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也就是说,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需着重考虑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主要有两种:管理型和实用性。高校的培养目标除了企业中的一线设计人员之外,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相关岗位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2、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被一片看好,报考的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出现了专业的艺术设计教育,和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区别。即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深入的艺术设计研究,而另一部分学生是为了适应企业的招聘要求,所以学生的水平也各有不同。两者的课程设置应有所区别,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侧重点的不同,学校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设置。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基础设计水平和理论知识的储备的差距较大。一般艺术类的基础课程多为素描功力、色彩搭配的培养,而侧重于适应就业要求的艺术设计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所以,为实现高效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为出发点。

3、教学质量的问题

由于市场的需求量增大、学生的报考数量增多,能够在保证生源的同时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校并不多,因此教学质量就成了当前我国高校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学校难以在短时期内吸纳足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人才,导致出现一个教师兼任多个专业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就不高。同时,现有的专业教师大多比较年轻,理论知识和学历虽然都合格,但相关的实际经验却相当缺乏。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只顾扩大生源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了真正关键的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导致最终虽然有大量的学生毕业,但真正能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却不多。另外,学校的硬件设施和相关的教学配套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包括场地、书籍资料等等。

4、课程针对性不强

前文有述,环境艺术几设计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因此其专业的具体分类也不同。包括平面设计专业、动漫专业以及园林设计专业等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教学的主要内容均是以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为对象,使得教学课程的针对性并不强。例如《设计与写生》一课,动漫设计的专业应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创作能力,教学的侧重点应是对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的培养;而环境设计的专业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构造和整体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对学生空间设计理念和家具素描等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所有基础教学几乎都是对学生创意性绘画以及基础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二、设计大赛的举办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大赛的举办,可以帮助优秀的学生获得一定的知名度,被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接受,进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设计比赛的方式,艺术设计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的理论教育,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设计的实际,不仅是教学目标的体现,也是市场对新型人才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可关注比赛对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实际设计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比赛中,可安排学生参观艺术设计的现场或相关材料的加工过程,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更多深入的理解,以及感性的设计思想的产生。而事实上,感性的设计思想对设计灵感的迸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设计大赛活动,不仅能让企业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设计竞赛项目的目标较为明显和清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所要参加的比赛项目。采用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参加竞赛时,为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求,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怎样通过实力赢得比赛上面,进而帮助其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一般大型的艺术设计竞赛的社会关注度都比较高,相关行业的领导者或优秀企业同样也会关注或参与。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更容易吸引企业的关注,从而提高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学生充分认识到比赛带来的益处,自然会更加细致地做好竞赛的准备工作,以及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补充和提升。

3、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一般来说,艺术设计比赛的针对性都较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检验作用。通过艺术设计比赛的参与过程中的自身感受以及实际结果,学生可充分了解到自身的实力和不足的地方,以及时进行弥补。艺术设计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为检验和提升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参加比赛的过程即是一个自我巩固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在了解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能了解自己青睐的企业的特点,例如想要进入该企业还需具备哪方面的技能或知识。此外,在大型竞赛中,经常会有新的设计技术或理念产生,这对于学生的专业思维的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理论教学相比,比赛更关注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反应能力和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设计大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1、促进教育观念的改革

教学成果在设计比赛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设计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的考核,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成果的一次检验。因此,通过对设计竞赛结果的总结,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哪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教学方式和观念有没有问题等等。通过总结和反思,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身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更新,进而提升其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教师作为课堂主角,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研究,教师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即可。这样一来,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教育观念的改革有利于快速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新的教学体系的形成,进而为市场提供更多高质的专业人才。

2、理论课程与专业实际紧密结合

从设计竞赛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与教学课堂中的表现并不一样,许多平时理论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比赛时却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一方面,这可能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当这类现象不再是个例时,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说明教师日常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结合。例如在《设计与写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空间构造能力的提升。还应增加适当的实践机会,带领学生参观真实的优秀设计作品或参与设计的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实践总结,进而在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促进其实际经验的增加。

3、优化基础设计理论的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教学过程大多比较枯燥乏味,传统的理论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使得学习的效率不高。同时,增加趣味性的理论知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在设计竞赛中也有所体现,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即使综合能力不是最优秀的,但其发展空间相对来说更大,提升的速度也更快,所以也就更容易得到就业机会。因此,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式之一就是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可利用新型的教学工具作为辅助,例如多媒体、互联网等,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经典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设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因素也是优化教学方式的内容之一。艺术设计是一个较为灵活的概念,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4、强调基础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教学

专业的知识素养、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是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只有同时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较强的设计思维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设计课程更加要求学生的能动性。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专门的训练。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注意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时即进行相关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独立创作能力的锻炼,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大多理论都来源于三大构成课程,所以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教师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做一个创造性思维的延伸,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

5、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实训室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较多,各个分类的学习侧重点也不相同,但都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是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实训室,是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方式之一。对于实训室布置的要求,也不仅仅是象征性的放置画板、静物就可以了。实际意义上的实训教室,是能够实现对现场进行模拟的环境,其教室布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都应是完备且细致的。以保证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实训操作,还能进行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等,以促进学生实际设计水平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6、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许多学生认为基础知识就是色彩、三大构成等无关紧要的内容,对其不够重视,改变这一错误想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即是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其了解到一个真正的艺术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基础。而参加设计大赛自然是检验其想法的一个方式,同时,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践机会之外,教师还可鼓励或带领学生多参加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各竞赛的机会,优秀的学生自然会从中脱颖而出。但竞赛更大的意义在于,许多学生通过竞赛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感受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改变其学习态度和学习思想,进而促进其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切忌急功近利。本文通过对设计大赛的经验总结,得出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需从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理论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训室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等方式。对当前的艺术设计进行改革,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锻炼,以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过硬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张赛娟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周.探析室内设计大赛对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61.

[2]李书青,董龄烨,杨思佳.室内设计大赛对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2,17:263.

[3]朱罡.市场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124-125.

[4]袁继池,陈超,汪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01:263-264.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茶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是时代的一个侧面体现,它不仅可以反映出社会科技的进步,还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艺术的途径。罗马斗兽场、北京的故宫等都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它凝聚着物质与精神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是饮茶大国,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时期信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带去了新的活力。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与之前的纯艺术教育有一定的差异性,环境艺术的美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感受发生变化,它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传统的茶文化是中国精神文化的精髓,在时间的流逝中,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心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学课堂中都会涉及到传统的茶文化。竞争要求我国学校里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适应社会需求。由于人们对环境设计的认知水平不一,如何更好地让环境艺术教育开展下去,以及怎样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这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以信息技术为背景,学校中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需要大量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用到的软件都依赖于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上的数据能够利于学生的学习,并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软件视频教学。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多,还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起到很大的助推力。当下的学生在接收新思想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统的茶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精神被不断沉淀,留到最后的都是精髓。所以,依托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非常恰当且必要的。

2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现状

2.1职业技术能力考虑不全面

一般来说,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说的职业能力主要是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能力与思维交际能力。在环境艺术教学中,就目前情况而言,利用茶文化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学校少之又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学子,更应该注重茶文化的学习,从茶文化中学习其精神内涵,有利于推进环境艺术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明确事物的特征寓意,通过手绘等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色彩还是结构,从内到外都需要将其表达出来,只有设计者对作品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够推进环境艺术教学的改革,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职业技术能力方面,高校学子缺乏合作意识,职业技术能力考虑不够全面,许多高校目前都没有将其联系起来学习,甚至还有的学校并未开设茶文化课程。若通过茶文化的课程来推进环境艺术的设计,则有利于提升高校环境艺术学子的认知能力。

2.2课程教学设计欠缺茶文化内涵

好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只注意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精神层次的指导,没有合理注入茶文化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目前环境艺术教学课程的学习忽略了茶文化中精神内涵因素,既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没法在设计中融入思想。在我国,茶文化是经典的文化之一。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十分广泛,融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为一体,包含着多方面的艺术内涵。若能在高校传承茶文化,在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通过茶文化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环境艺术学子多元化成长。

2.3师资力量欠缺

教学改革重要一环是在教师身上的,想要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就必须先改善当前的师资情况。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想突破局限、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作品,就必须要重视茶文化的思想引入,关注相关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的当下,诸多学校没有树立环境艺术课程需要多元化推动其教学改革的理念,只是一味的让专业教师给学生讲解环境艺术的价值与历史。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建立茶文化思想,这就需要学校有复合型教师,能够指导学习茶文化,并通过茶文化推进环境艺术课程的创新。

3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3.1增强教学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愈来愈复杂化,我们需要增强课程教学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茶文化来推进课程的改革。高校就需要从茶文化与现代的环境艺术教学间的联系入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中国茶文化创新教学改革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学术理论去将其运用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内涵,将茶的魅力及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既能提升了高校学子的人文素养,又能够让茶文化得到传承。环境艺术设计与现代茶文化的结合,能够充分展现环境艺术设计学子的主导地位,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创新教学方法

现如今,高校一般在课堂中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提炼茶文化的教学价值功能,综合运用影像、图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依据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水平的不同,开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内容,因材施教。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规划,合理利用互联网+模式。学校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的规划上,为了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兴趣,就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多媒体中得到释放。譬如,将茶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在一起,注重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运用,让学生的作品富有新意。

3.3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加相关茶文化的培训课程,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有着实际的价值。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至少有相关茶文化的教学经验,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环境艺术教学内容。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专门聘请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指导教师来授课,根据茶文化的特点,对高校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指导。

3.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传递具有创意的信息,让观众对某个点产生兴趣并且深入了解信息。由此看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与茶文化紧密联系,考验学生对不同事物如何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散思维,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树立全新的设计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诸多生活中的元素运用在设计作品中,提升作品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快速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的精神去实现教学的改革,是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在茶文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利于我国环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校铸造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柳.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改革[J].大众文艺,2015(12):251-252.

[2]贾广雷.试分析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J].亚太教育,2016(10):133.

[3]吕永新,向东.第六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暨2008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综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1):26-31.

[4]辛艺峰.改革中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及其实践探索[J].室内设计,2009(1):46-50+33-35.

[5]吴彪.论基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手绘课程教学改革[J].装饰,2009(11):135-136.

[6]姚珏.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寻与创新实践——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改革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9):164-166.

[7]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394-395+397.

[8]吕微露,黄韵,刘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J].装饰,2011(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