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科技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与科技管理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1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举措。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2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 激励机制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25-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包括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大产业。政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其制定的规划、实行的政策直接影响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当前政府主要是通过确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并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配套优惠政策来引导企业申报承担这些项目,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中,政府部门对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行直接管理。毋庸置疑,这样的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放眼全局,该体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项目、经费、企业及人员之间没有得到高度的协调匹配,监督机制缺失,负面现象滋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乐卮焐肆似笠挡斡胝铰孕浴⑶罢靶约际跆剿骱脱蟹⒌幕极性,阻碍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坚实基础,对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们必须要以改革驱动创新,健全激励机制,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一、科技管理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影响的现状分析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在运行管理机制、体系结构、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创新研究发展格局;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究系统结构优化调整,一些开发类院所转为或进入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第三,全国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率增大;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地更加紧密,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第五,专利授权和有效发明专利快速增长,在国际上的排位逐年提升。

近些年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1)科技项目的评审者又是参与者,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能力混为一谈,无法使项目评审做到公正公平;(2)项目的申请成为谋生的手段,与科技创新越来越远;(3)项目申请程序和经费预算程序繁冗复杂,研究者无法专心投入到研究中去;(4)政府对科研的控制干预太多。以上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企业进行项目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科技创新。因此,冲破体制桎梏,建立激励机制驱动科技创新成为我们当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委托关系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政府委托企业进行项目研究并直接管理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申报项目存在道德风险,项目评审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因此,为保证科技管理的客观性、公正性,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本文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科技管理国情相结合,特别引入第三方组织,形成一种新的科技管理模式,即由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组织对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匿名管理。这样,政府和第三方组织,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其中,第三方组织是由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多家中介机构组成的集合,具体包括立项评审专家委员会、结题验收专家委员会、经费预决算机构和监督与信息反馈机构。同时,各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之间都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各机构具体的职责为:

立项评审专家委员会:(1)立足于评审项目的重点,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说明和实现目的,根据评审流程对申请的项目进行严格分析,最后评审结果并将结果交给政府机关;(2)把评审的重点放在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上,对所有的项目以及项目申请人员都按照评审的程序一视同仁,公平对待;(3)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相结合的多样化评审方式进行多次评审,确保项目研究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结题验收专家委员会:(1)明确项目的验收步骤、标注和依据;(2)根据项目的目标对各项验收材料进行独立、严格的专业化验收,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要项目承担人进行返工直到合格为止,最后把结果上交给政府。

经费预决算机构:(1)熟练掌握编制预决算的基本要求、详细的具体编制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2)为项目申请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节省申请人的时间和精力,使申请人能专心的竞争立项或者做研究。

监督与信息反馈机构:(1)对以上各委员会对项目的管理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2)及时公布立项、评审和验收信息,让公众参与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然而根据委托理论,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面,人具有隐蔽信息而处于逆向选择的地位;另一方面,委托人针对人的隐蔽行为面临一定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为了避免冲突使人显示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并自觉的尽最大努力进行工作,委托人应该针对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本文的委托关系中,政府是激励的主体,第三方组织和企业是激励的客体。接下来,将针对主体对客体的具体激励机制展开深入论述。

(二)政府对第三方组织的激励与约束

众所周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而第三方组织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第三方各机构的服务质量,政府应通过招标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其进行激励。目前具体的招标方案一般有三种:(1)对于满足条件的机构,政府直接给予与其职能相对应的固定的管理费用;(2)对于满足条件的机构,政府只给予一部分管理费用,在任务完成之后,再给予剩余部分的劳务报酬;(3)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政府在机构执行任务期间,对其进行定时、不定时的有效监督,并且会要求机构及时公布各种评审信息。若机构按照政府要求公平公正顺利完成任务,政府不仅将剩余的劳务报酬发放给机构,还会再给予机构一定的奖金。若机构在执行任务期间,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则剩余的劳务报酬不再给予机构,若造成严重后果,政府直接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般而言,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正面的奖励,还包括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比较以上方案,第三种方案奖罚分明,监督约束机制更加完善,能够达到真正的激励效果。

(三)政府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战略性、全局性、前沿性,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政府应建立保证金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其中,该保证金制度包含立项保证金、成果保证金和成果转化保证金三部分,其具体含义分别为:(1)立保证金是指企业在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活动时,随项目申请书一同递交给政府的费用,其具体金额按照项目预算金额的一定比例来定。该保证金的设置主要是确保所有申请项目的企业都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立项活动,从而提高立项的整体质量;(2)成果保证金是为了保证企业在通过立项后能认真刻苦的进行研究以得到最后的项目成果所设立的约束资金;(3)成果转化保证金是基于当下成果转化率低下所设立的能够促进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形成的制约保证金。

三种保证金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转化,其具体的使用细则为:(1)若企业没有通过立项审核,则政府将暂时保管立项保证金5年以作为企业下次或未来申请项目的立项保证金,若超过期限后企业还没有通过立项,则将该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2)若企业通过立项审核,则企业立项前交付的“立项保证金”自动转化为“成果保证金”。如果企业最后取得项目成果,则根据项目成果给予企业一定的激励奖金,同时“成果保证金”自动转为“成果转化保证金”。在未来5年的有效期限内,若成果转化成功,则将成果转化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并再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用于以后的再创新;反之则成果转化保证金不再归还给企业;若企业在通过立项审核后,最终没有取得项目成果,政府派遣监督小进行调查,若调查发现没有取得成果是由自然因素(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则将成果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若是由人为因素(挪用经费,经费未专款专用等)造成的,则成果保证金归政府所有。

三、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政策保障

为了确保以上激励机制顺利实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政府还应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对第三方机构的引领作用

在新的激励机制下,政府不再是科研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而是第三方机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和支持者。政府应该尽快完成自身角色和职能的转变,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协调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在第三方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尚未被企业认可的起步阶段,充分认识第三方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市场发育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将第三方机构的建设工作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经济、科技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制度规范和规划引导的职能。

(二)建立和完善法律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现今市场环境下,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和规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确保企业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政府应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法律法规,例如制定《第三方机构促进法》,修改与第三方机构发展相关的《公司法》、《税法》、《合同法》等,明确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力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建立第三方机构行业自律制度、信誉评价制度和从业人员准入等相关制度;制定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行操守、违规惩罚、资质认证等行业管理制度;制定促进第三方发展的税收、财政、投融资和信贷等相关政策, 保证行业发展的秩序性、规范性。

(三)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分业政策

我国地域广袤,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征、资源分布、产业优势等特点不同,因此,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和优势选择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相关科技项目。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的七大产业各自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对七大产业实施分业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应提升高端设计水平,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出口优惠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进一步引进高端人才,制定信息安全法规;生物医药产业应多建设中药材基地,设立医药指标,简化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等;新能源产业应实施电价补贴,拓展融资渠道等政策;新能源汽车方面应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大力进行市场推广;其他产业应设立质量标准,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等。

在世界各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激烈竞争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本文从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引入第三方组织对创新项目进行管理,并立足于政府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和第三方组织的激励机制,以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

[2] (美)拉丰特.激励理论(委托模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3] 李煜华,王月明.政府行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激励效应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4(2)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3

随着信息时代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重视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探索对有限自然资源和无限知识资源的分享、共享、可再生、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在武器系统方面更加重视制控能力、制还能力、制信息能力、重视信息制胜、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制胜以及开放性、可发展性。在重视技术作为生产力决定性因素的同时,更加重视为新的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医疗保健提供新的手段。在促进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人们将愈加重视技术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社会作用的法制管理与监督。

21世纪,高技术仍将突飞猛进地发展,新世纪的技术创新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新的前景,为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球化下的知识经济和技术合作与竞争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真分析和把握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态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对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技术创新活动将活跃在以下几个层面,并将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为最终实现为人类造福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在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将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纪;物质科学将跨越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产生新的高科技前沿;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先进制造时代;上海世博会的科技创新展示了新世纪企业创新的基本走向;为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在上述几个领域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搞创新。其中北欧诸国科技与管理创新尤为出色。

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欧诸国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北欧国家在高科领域均有出色的建树。一些国家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北欧国家的经验在于贯彻教育为本的方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宏观指导,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国际市场。

北欧各国历来重视通过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实行从小学到大学免费教育,举办在职培训立法规定失业者必须参加再就业培训,另外还设有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出大批推动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芬兰企业中流行一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目前拥有各类图书馆3000多家,人均图书占有量居世界前列。其科技论文产出率超过美国。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居第二位,占国家预算的14%。

瑞典政府认为,科技教育是最有战略性的教育。瑞典企业界高度重视科研并大量投资。为满足企业经营国际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瑞典政府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培养更多的理工类人才。瑞典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28%,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第4位,20至29岁的瑞典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是最高的。

丹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智力开发。无论在文学、哲学、物理学、电磁学等领域,丹麦都有一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例如在物理学中形成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

20世纪90年代起,北欧诸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新兴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办和经营环境。如放松对金融和外汇的市场管制,开发本国的电信、交通、电力等,努力清除行业壁垒,规范市场运作,完善服务职能。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瑞典和芬兰于上世纪90年代加入了欧盟,芬兰还加入了欧元区,这类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将重大科技发展项目列入了国家发展规划与企业共同投入资金开发,成果归企业所有。在近10年中,芬兰研究开发投资增长了3倍。据2001年统计,瑞典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丹麦、挪威和冰岛三国也达到经合组织国家2%的平均水平。

作为小国,北欧诸国无力广泛涉及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依据国力和自身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技术领域。如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研究等。此外还根据国情,开发传统产业优势项目。比如瑞典的生命科学,芬兰的林业和机械,挪威的水电和海洋开发技术,丹麦医药以及冰岛的地热技术与基因工程。芬兰目前有一半的研发经费用于信息产业。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芬兰的电子、信息和通讯业产值增长了5倍。信息业极大地促进了芬兰的经济发展,2003年信息产业的产值为33.92亿欧元,占GDP的2.8%。芬兰还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拥有量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发展也极为迅速,2002年该公司的出口已占瑞典出口总产值的16%。“世界经济论坛”2001年度报告中对瑞典在信息产业和电信技术方面的科研开发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根据该论坛的年度排名,瑞典的国家竞争力排在世界第六位,长期增长实力排在世界第九,而芬兰两项都排名世界第一。瑞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国际上许多生物技术企业都设在瑞典。现代生物技术也是芬兰重点发展高科技领域。

目前芬兰建立了十多个以大学为母体的高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转基因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业用酶以及环保用生物降解制品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挪威在生产水力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方面世界领先,其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能量资源。挪威已建成的地下水电站占全球的一半。此外挪威的化工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芬兰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以面向经济的技师开发型和应用型为主。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和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使研究成果几乎是产生的同时即转化为生产力。

挪威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着重强调研究与开发工作应面向工业应用。政府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科研理事会有足够经费开支并发挥其战略功能。支持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重点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活动和项目,鼓励产学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瑞典与芬兰两国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来鼓励企业和大学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要求大学间应避免重复的研究,瑞典和芬兰是大学与企业间最为密切合作的两个国家,各类国家基金管理机构也积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形成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实验应用、到科技成果转化一整套覆盖整个科研创新全过程的投资体系。

北欧诸国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这一趋势客观上也大大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北欧各国坚持实施精品战略。芬兰的诺基亚公司一度涵盖电视、电脑、电缆等诸多领域,企业曾面临倒闭。1992年公司大胆调整产品结构专注电信领域的研究、生产,仅用6年时间即发展成为占全球市场份额30%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4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随着国家高铁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工程的施工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大,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司的战略,切实地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其同探讨。

1有针对性地强化科技创新理念

所谓科技创新意识,就是要在面对同一项铁路工程时,应首先考虑在完成该工程时如何领导和组织进行技术攻关,提高常规作业的技术含量,改进现有的服务产品;第二是选择有商业价值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为承揽任务进行技术储备。具体思路可以借鉴国家高铁建设领域的相关方法,以大量的高铁建设市场为载体,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外的高铁技术。对于公司而言,可以在项目开发之初首先考虑如何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在进行协作队伍或架子队伍的选择时,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考查指标之一,选择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队伍,并把其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必要协作伙伴。还有就是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做好创新示范点,做好技术鉴定,做好创新宣传,主要目的是考虑如何实施“技术抢市场”战略。

2打造学习型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如何组建学习型的科技人才团队?按照常规,企业的人才建设不外乎为“内培外引”两种方式,一方面就是从企业现有人才中挖掘,一方面是从社会上引进。显然,这里的组建的人才最终是企业内部人才,是一种相对狭隘的人才观,我们把这种内部人才可以称为“技术专家”。相对企业内部的狭隘人才而言,那就是外部科技人才,那就是社会上储存着海量的科技创新仁人智士,一种是具有相关专业高等学历,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着丰富的技术和实践经验的设计院、高等学府、研究院等科技研发人才,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才叫“创新导师”;一种是虽只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但却拥有丰富的实践技术或专业特长的劳务公司或生产加工企业,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才叫“创新工兵”。

至此,我们把公司的科技创新人才定位为三类:一是“创新导师”,二是内部的“技术专家”,三是“创新工兵”,那么如何将这三类人才进行优化组合,并组建成一个可以进行多学科的交流与协作,打破院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组织界限,形成一个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学习型的科技人才团队呢?这就要求公司要有目标、有意识地牵手一些科研院校等社会智库资源,组建和发展几个具备专业特色的协作队伍和研发基地,本着互利互惠的合作精神,形成公司出市场、院校出技术、协作出产品的研发格局,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3.1 建立公司专家人才库和专家组制度

在公司内部选择和聘用具备条件的员工组建专家人才库,记录专家相关信息,对专家库成员参与或主持科研活动的数量、进度和成果等级进行量化并实施动态考核,组织他们不定期参与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工作,向其提供获取国内外科技前沿的有关资料和信息的机会,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和专家的专业特长,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科技管理决策水平和实施绩效,保障科技创新管理目标的实现。专家组参与科技管理的做法,在江浙一带得到了率先推广,而且还成功运用到其他领域,如火及一时的“温州炒房团”就是这种管理方法的缩影。

3.2 建立技术顾问制度

在公司建立技术顾问制度,聘用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权威专家(即可以是国内专家,也可以是国际专家)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以公司各在建或拟参建工程为载体,通过不定期的现场指导或开展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就如何开展科技创新进行咨询和指导,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科技前沿的发展动向,动态调整科技研发的方向,帮助公司进行科技创新。在技术顾问这方面,国外如日本、韩国等的服务主体是政府,由政府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培育技术人才及提供技术信息等,这大大地促进了日、韩的科技研发水平和效率,目前在国内,技术顾问这个做法的主体还得靠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取舍,技术顾问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创新导师”,只不过这个导师是一个长年聘任的导师。实际上技术顾问找好了,他不仅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好帮手,更应是宣传企业、拓展企业市场的好帮手。

3.3 适时实施组织创新

公司可以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国家对技术中心、科技型企业认定等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分析其对公司生产经营要素中人才、市场、资金(包括科研资金和财税优惠)、科技立项、资质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适时申报技术中心或科技型企业认定,实现组织形成的整体创新,促进创新主体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匹配,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4努力拓展公司的科技创新模式

4.1 实施集成创新模式

通常而言,企业会在某个领域具有科技专长,然而这种单一的专长由于技术壁垒低,很容易让竞争对手或客户进行模仿,不利于创新保护,所以公司在发展科技创新战略时,应建立以多学科交叉和集成的科技创新,实现跨产业、跨学科、跨企业和跨机构的创新能力,形成跨产业、跨学科、跨企业和跨机构的技术联盟。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创新技术对市场的把控能力。

4.2 实施多元化科技创新模式

创新对象多元化:创新对象可以是施工的技术、工艺、装备、材料等四新技术,也可以是管理创新。

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主体可以包括公司、科研院校、协作企业(包括国内和国外机构),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自身优势,实现多元化的创新投资主体,共谋和谐创新。

创新空间多元化:一是要 “超前一步”,做到人无我有,通过关键技术储备和管理上的创新,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二是要“提升一步”,做到人有我精,形成竞争的“差异化”;三是要“退后一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关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5结束语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比对手有优势。作为铁路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竞争优势就更明显,就越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所以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只有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变成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形成有创新战略、有筹资能力、有自主开发能力、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实现从创新设想产生,直到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技术开发、市场创新、提供服务、再次创新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体化运作,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实现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5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高职高专到研究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852所高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达49.84万人。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旅游业形式一片大好的大环境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地位日渐突出。但发展中也潜伏着制约和影响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不利因素,诸如高校办学理念、生源素质、师资结构和学生就业等。这些因素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知识不精、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危机,从而形成了三大突出性矛盾:一是旅游本科生知识面广与专业知识不精、动手和操作等实践能力低的矛盾;二是旅游业对旅游人才需求“饥渴”与旅游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低的矛盾;三是旅游本科生职业要求过高与学生不愿吃苦、缺乏职业精神和理念的矛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那时,中国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方面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旅游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旅游业人才缺口日渐扩大,当前社会转型期这种旅游企业、院校规模和旅游教育质量的矛盾还有扩大的趋势,作为旅游教育主体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必需承担起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责任,也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层面加以分析,并创新高校旅游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危机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在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及对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随着高校扩招和旅游院校“专升本”政策调整,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已不再具备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办学专业优势。有数据显示,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招生因旅游行业的服务性和特殊性,应区别于其他专业,在对旅游业的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自身旅游从业角色适应上,对生源应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中学与大学教育在课程教学上的割裂性,很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不知道旅游管理专业学些什么,且认为旅游业是个风风光光、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轻松行业。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具有依赖性强、怕吃苦、不愿进基层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等特点,学生入校后不知道如何学习,缺乏课堂外的自学和节假日的社会实践,也不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因此,从进校前的专业基础到入校后的专业学习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

(二)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存在较大缺陷。从近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来看,地方旅游高校年年增加,这说明旅游优势产业下旅游教育的市场前景是看好的。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旅游高校“数”量的增加,而不是办学“质”量的提升,高校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广泛,且大同小异,通常表述为:培养外语熟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管理常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较强业务本领的旅游行业工作者及各旅游行业的初、中级管理人才。这种目标定位培养的几乎是“万金油”般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受欢迎:讲理论功底,常常似懂非懂;谈专业技能,往往一知半解;做一线业务员,又心存不甘,认为大材小用;做管理人员,又难以胜任。

在课程体系上,首先,“大而全、小而全”的课程设置加上专业方向的分化有余、综合不足,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其次,专业主干课由于课程建设时间较短,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应用性等特点。往往给人一种“什么都学了一点,什么又都没学透,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的感觉,理论性较强,专业实践性较弱;第三,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很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在某个岗位上实践很短的时间,无法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最后,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所占比重低,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很多院校开设的选修课均为管理学基础、文化比较等基础理论课,课时少、系统性差,常常是点到为止,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毕业论文往往纸上谈兵,理论性不强,或不结合岗位实际,流于形式。

(三)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致使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当前,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学四年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学习特长和优势缺乏,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加上旅游本科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缺失,使得学生毕业择业时问题较多。要么缺乏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等着毕业就失业;要么徘徊、观望,这山望着那山高,美其名曰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从而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要么眼高手低,或觉得旅游企业待遇缺乏竞争力,或觉得自身能力远不止用人单位的薪酬,以致于有业不就或频频跳槽。

就业观念的传统和落后,使得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调查显示,重庆各大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普遍看好,但行业内就业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30%;浙江工商大学旅游本科签约学生中,从事旅游业的只占30~40%,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而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考虑到学校担心就业率统计过低影响来年招生的实际因素,旅游管理本科生实际就业率(含行业对口)比例可能会更低。

(四)面临企业在职员工后续教育与培训的冲击。由于旅游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不具体性,加上学生眼高手低导致的实践性不强、操作能力差,以及高校和企业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合作不稳定等综合因素,导致中国旅游业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于是,一些企业在接纳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的同时,加大了对本企业在职员工的后续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与培训,一方面使企业员工觉得他们不是企业谋取利润的“机器”,而是学习福利的享受者,从而增强了员工企业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形成了不利影响,高校在学生实践环节上与企业的合作更加被动。

三、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创新思路

(一)学生录取与职业规划创新

1、入校前把握好生源关。笔者因为曾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对把握好生源关较有体会。旅游业由于其行业服务性强,且多是面对面提供现场服务、临时、一次,因而无论外在形象、个人气质,还是言谈举止、服务态度,旅游从业人员上都应符合职业身份和行业标准,以达到知识、技能和形象的和谐统一,满足服务对象审美和愉悦的需要。因此,在招生阶段,高校主管部门完成网上录取后,应增加旅游院系招生面试环节。一是可以从学生形象气质、语言表达、专业爱好和综合素质上把好关;二是可以让学生入校前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在地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周边环境等基本情况,了解学校院系概况、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就业形式等切身相关信息。为不误学生填报其他院校或专业志愿,这种招生可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提前进行,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录取与入学。

2、入校后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由于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专业方向不同、学生专业兴趣爱好不一、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滞后性等综合原因,学生往往不会或不愿进行职业规划,这就要求院系积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搞好职业规划。有学者对韶关学院旅游系2006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表明,超过80.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或讲座。在具体操作上,大一时应给学生做职业规划的“定位”讲座,帮助他们通过心理学量表、学校社团、班级活动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确定将来就业的大方向;大二时通过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见习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对脑海中想象的工作有个更实际、更清楚的认识,了解特定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要求,了解自己当前与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并就此制定长期职业规划和短期学习计划;大三时提供学生真实接触自己理想职业的机会,培养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小范围修改及执行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的能力;大四期间,则给予学生应聘工作的各种辅导,比如简历的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

(二)院系办学理念创新

1、学生培养目标创新。在学生培养目标上,院系定位要具体、准确。那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较为模糊,看上去旅游业内的什么人才都培养了,但实际上是学生什么都学了的同时什么又都没学透,往往是什么都会做一点却又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要想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院系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定位。开设什么专业,专业下分什么方向,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学校及周边优势资源,开设特色、对口专业或专业所分方向。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应用型人才,然后按专业方向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从而让学生学习和就业各择其优、各尽其才和各显其能。

2、课程设计创新。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保证本科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综合性素质结构和创新型发展能力,需要构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7-3”模式和“3-5-2”模式。所谓“7-3”模式,是指把课程总体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块,其中理论课占70%,实践课占30%,扩大实践课的比例。而“3-5-2”模式则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和创新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三大模块分别占总课时的30%、50%和20%。

在课程设计具体操作时,可考虑专业历史背景、学校所在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教育部关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一些特色化课程(如会展、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等)、本土化课程(如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民俗文化、景区景点导游、景区植物等),也可以专业细分为手段,突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以地方经济见长的旅游院校突出旅游经济课程、以语言见长的旅游院校重视旅游英语和小语种课程、世界遗产所在地旅游院校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等课程。

3、师资力量创新。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好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旅游院校实践性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南澳,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与所教授课程相对应的五年同行业工作经验,其次要有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在我国,旅游是新兴行业,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毫无实践经验可谈,即使是科班出身,也是从学校走进学校,实践经验缺乏。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实践经验的学生。

第一,引进。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引进一批旅游类专业的师资,或者吸收一批非旅游专业研究生但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

第二,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从中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派部分人员到旅行社或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一方面积累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兼顾学生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鼓励有才能的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同时进企业兼职,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经验。

第三,聘用。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及旅游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聘请专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教学考核评估及教学工作。

第四,国外进修。定期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旅游院校进修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旅游教育经验,提升国内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品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4、教学大纲和计划创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准则,教学内容应规范在教学大纲内,教学进度应与教学计划同步。当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原因之一就在于某些教学大纲和计划是摆设,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上,不能是谁上课谁制定,而应是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与企业或实习基地联合制定。如东北财经大学抓住大连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渤海饭店集团联合办学起渤海酒店管理学院,学院的教学大纲与计划经过渤海集团的检验,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尽显合理性和科学性。澳大利亚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教学大纲和计划,由学校教育专家和实业界专家(为主)共同商讨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一经通过并经社会检验,便可成为一种知识产权,有权提供给各有关院校使用。而且,其教学大纲和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业界的要求会发生一些变化,此时则要求大纲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实业界的需要。

(三)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旅游业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给旅游专业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学科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课程知识性、系统性的同时,更应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创新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教学,以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效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操作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是附属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亚太地区颇具影响的旅游管理学校,该校教学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非常重视和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时,教师要求学生去火车上调查餐饮销售状况,分析销售好坏的原因,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应加以改进;学习《饭店培训》课程时,教师要求学生自选课题,对该校下属旅馆员工上一次培训课。此外,瑞士洛桑学院的“前店后院”教育模式已为国际上大多数旅游院校所采纳。以上“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应是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加以吸收、消化和推广的,并在结合我国实际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教学是科研之本,科研夯实教学基础,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两条腿”,应齐头并进,缺一不可。按照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办学理念,高校在科研和教学上应同等重视,科研不应以牺牲学生教学质量为代价。当前包括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内的高校办学较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倾向,高校抓科研重在提高学校在全国和同行院校中的排名,教师埋头科研则为晋升职称,学生做科研获奖以显示学校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一要突出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占高校主流的一般本科院校应突出教学工作,主抓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而非科研水平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核心评判要素;二要加大教师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一般专业本科教育,随旅游业发展变化在理论信息、教学实践、用人单位要求等方面变化大而快,专业教师除需要及时跟踪科研所需前言理论信息外,也需要深入企业实践,及时了解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对学生培养要求的最新变化。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信息,是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后继科研水平的重要源泉,是解决“课堂讲景点、教室讲操作”等照本宣科式教学问题的“金钥匙”。因此,提升旅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实为学生求得知识和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需与之福;三要树立“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理念。在教师工作体系中,教学始终是主体,科研从属并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深知教学的工作主体性和为学生服务的中心性,而不能为职称和科研而科研,也不能把科研当成文字仅作成果摆设而不应用于教学;四要将教学和科研奖励分开,合理制定评奖方案和奖酬分配。科研奖由学校和院系评定,教学奖励办法则重点加权学生评分,学生评分至少应占总评分比例的70%,以增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和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和科研奖酬合理分布,从而避免高校教师只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的情况,真正做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10.10.20.

创新与科技管理范文6

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联合签署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探索省部合作共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通过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为技术依托、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和新路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部属高校)办学水平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使广东省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国的产学研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部属高校与广东省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以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各类经济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使部属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对接。产学研合作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产学研合作的活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

2.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转化部属高校现有的科技成果,切实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完善区域和高校创新体系,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广东的发展后劲。

3.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和以部属高校为技术依托相结合的原则。部属高校具有科研、教育、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要作为广东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依托,为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发挥企业作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部属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向广东的企业流动,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坚持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省部合作的重要目标,坚持以自主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良性循环。

二、主要目标

通过省部产学研合作,使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部属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到2010年攻克一批制约广东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自主品牌,使广东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200件/百万人口,技术自给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48%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48%提高到5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人民币;推动部属高校参与建设一批广东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一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基地;在广东的各类经济园区以及有条件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中,建成一批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建立部属高校与广东省属高校对口支援关系,协助和支持广东高校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三、主要任务

(一)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计划,获得一批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

1.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广东省各类政府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要向部属高校开放和倾斜。教育部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重大科技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支持部属高校联合广东企业、省属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公开招标,以及申请和承担广东省各部门的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合作双方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在经费投入、知识产权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承担项目攻关工作。鼓励部属高校与广东企业自主选题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2.共同承担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支持和鼓励广东相关单位与部属高校联合争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中的重大科技专项落户广东。发挥广东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组织广东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部属高校共同参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争取成为牵头省份;积极承担“核心电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重大药物创新”两个专项,参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专项;在“大飞机”、“核电”、“新一代汽车”等国家重大专项中,力争承担相关科技攻关项目。争取省部共同承担一批国家部委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鼓励广东产业界采取各种方式与部属高校合作,争取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家电、海洋、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承担国家863、973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重大科技项目。鼓励和支持部属高校与广东产业界联合申请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有关项目。

3.组织部属高校参与广东企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点产品开发。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承担企业的重大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发项目。对企业提出的重大技术和重点产品的难题,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通过省部组织有关专家和机构,协助企业面向部属高校及社会招标。

(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1.共建企业研发(工程、技术)中心。围绕广东的家电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海洋产业、纺织服装、建材、森工造纸、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支持广东企业与部属高校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共建企业研发(工程、技术)中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根据广东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发展需求,支持部属高校与广东企业联合建设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引导部属高校重点参与华南精密制造研究院、广东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华南家电研究院、中山装备制造研究院、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广州汽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平板显示技术中心和广东省液晶电视技术中心等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部属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在粤有关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部属高校参与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鼓励部属高校参与广东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广东的省部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其创造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在省部合作的优势领域建设若干个国家实验室,提高广东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挥部属高校技术和设施优势,推进广东省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标准与检测服务平台、生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4.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建设投入机制。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政府财政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建设。对于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及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引导性投入为辅。

5.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部属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要构建开放的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向广东企业开放,支持和鼓励广东企业参与部属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

(三)建设创新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1.建立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部依托广东省现有的各类经济园区,共同支持部属高校进入园区,建立部属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部属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与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园区、平台和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部属高校与广东珠三角地区各市的合作共建,加快建设与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基地,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逐步实现珠三角地区产业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3.在广州、深圳等市联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部属高校参与广州、深圳等市开放高效的城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知识、技术、人才、资本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高地,提升中心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共同支持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部属高校与粤东、粤西地区合作,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海洋产业,壮大专业镇特色经济,培育产业集群。支持部属高校与粤北山区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培植和壮大专业镇特色产业。支持部属高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推广良种良法、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建设一批示范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5.加强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探索与研究。不定期举办部属高校科技成果展示会、推介会、交易会、洽谈会和各种论坛。促进部属高校科技资源与广东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四)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1.以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升企业现有研发队伍水平。针对广东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发展需要,支持部属高校以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纽带,发挥部属高校的“帮扶带”作用,为广东企业培养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急需的实用型创新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以校企联合建设研发机构等方式,培养和引进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鼓励部属高校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博士工作站,根据合作项目实际需要,选派博士、在读硕士和博士生到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在校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吸引各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到企业创业。鼓励部属高校结合广东企业技术攻关课题,招收工程硕士,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鼓励部属高校在广东设立研究院。针对广东科技、经济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部属高校在广东建立研究院,与广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各地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促进广东科研人才的成长。

4.加强对广东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机构和企业学术(技术)骨干的培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进修、培训、联合办学等形式,每年选送一批广东省属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学术(技术)骨干,到相关的部属高校进行重点培养,以提高其学术(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每年组织一批广东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到有关部属高校进行专题培训考察。支持广东省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共同创造条件,推动建设广东科学技术大学。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各一位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人事厅、信息产业厅、农业厅、卫生厅、地税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省部合作的重大事项,组织落实省部合作的重大项目,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省部合作的日常工作,设在广东省科技厅,主任由广东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省科技厅一位分管负责同志和教育部一位司(局)负责同志担任。

(二)保障措施。

1.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在广东宏观经济发展及战略研究方面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设立相应的专业咨询委员会,每个专业咨询委员会聘请部属高校3至5名专家学者参加,不定期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提交专业咨询报告。每届咨询委员会成员的聘期为5年。

2.建立推进省部合作的协同机制。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科技、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经贸、农业、卫生、信息产业、税务、知识产权等省有关部门,加强与教育部及部属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分工协作,共同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广东省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将开展校地合作纳入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和企业协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广东省属高校要与部属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教育部负责协调本部各司(局)和部属高校全面落实《合作协议》和本意见。

3.建立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从*年起,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设立广东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并根据进展情况逐年增加。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省部合作的自主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的申请及保护和学术交流活动等。资金投入坚持市场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辅,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的支持。省部合作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由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报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鼓励、引导风险资本投入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4.建设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信息网站,建设部属高校专家库、科技成果库等基础数据库,广泛收集广东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信息等,努力实现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