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总结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节日、传统习俗等,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渗透能够给予初中生以良好的思想指引,使得学生能够回归传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环节,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也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回归传统中获得更多关于语文学习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

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貌,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遗留下来的各方面的民俗习惯和内容,是一种对祖辈们智慧等的继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民俗由于各种缘由已经改变或者消失了很多,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对其的深刻理解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的前提。

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习俗,是一个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生活风貌。民俗是依据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方面而激发出来的人文情感以及文化习惯。民俗增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使得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也锻炼了民族个性,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加强和历练。而民俗所关系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到生产、日常生活、婚葬嫁娶等各个方面的民俗观念和活动。通过长期人们的实践积累,达到一种广泛的传播效果。

二、民俗文化对于初中生思想文化的培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断与各国之间相互融合,民俗文化也在不断被一些洋文化、节日所冲击,而正处于身心成长期间的初中生是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的,他们也不断求新求异,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始不那么重视。而一些中国的民俗节日更是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使得学生在成长阶段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其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一)通过了解民俗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基础,因为初中生对其的不断了解,能够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国具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一步步的传承和发展中,许多在逐渐的消退,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存在阻碍的。学生是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将来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而传统文化的丢失会造成其成长中思想文化的丢失,不利于其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增加思考和思想内涵

民俗文化是有具体的民俗活动作为现实基础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来加深对于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文内涵。民俗活动里有许多的讲究以及一些历史故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能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参与到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中。

三、民俗文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容中都进行相关的民俗文化教学,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者是对民俗文化的实践环节,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具备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能使得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其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以往沉闷或者是传统中对于语句、课文的死板教学,新的教学理念下,就是要不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具体案例以及学生的积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扩展学生视野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起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广泛涉猎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俗文化中具有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底蕴能够给予其良好的熏陶,让学生去了解到更多关于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传统文化正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中,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探讨,能够在新一代人的成长中留下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使得民俗文化不至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人彻底遗忘。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留价值。新形势下,一些民俗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学生也更乐于去参加和了解一些社会新兴的事物,而对于传统文化处于淡漠的态度。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成长,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总结

民俗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对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习惯、文化、节日等的总结。随着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交融,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语文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能够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2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时代价值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传承性强、世代沿袭,渗透性强、影响广泛,鲜活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其最贴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却又最质朴。继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在此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文化传承与延续

作为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优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丽的文化资源,又是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多以世代口头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民众最朴实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着于这些民间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所解读和参与的许多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都包含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元素。

二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谓传承与创新正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规律:现代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不断被突破和创新而更适应现代化发展。

三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近几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检视民俗文化的风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众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华,又得到最广大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实践与传承;其二,农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朴素的草根性,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生活气息浓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变成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和艺术基础;其三,群众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风俗习惯,并进一步生发出其信仰与文化认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经济资源与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经济已经日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更多人们开始关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社会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都成为市场经济繁荣的精神条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内生性,最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优秀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扩大民俗文化的资源效应。当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艺、民俗制造等已经借助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将民俗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文景观、群众的生活实践、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既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活转变观念,提升产业化的意识水平;确立思路,明确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找准产品,规范产业的操作流程;准确定位,找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精神,既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动力,又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原动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社会效应,整合其经济价值。

三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明显而不可复制,特色成就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竞相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视为现代产业化的天然资源,不懈余力进行开发和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蕴,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维系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种族认同。这些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秩序与和谐

民族认同和社会团结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反复演绎、宣传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载体,信息承载丰富、教育教化有力,记忆传承深刻,数千年来承载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码,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提供无尽的营养元素。社会成员通过民俗的维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冲击虽然强大,但民俗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方面价值明显,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独立性。

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匡正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包含着历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总结上升为一种习俗之后,便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普遍约束力。虽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活方面却有天然的优越性,比如其内蕴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教育功能。譬如传统戏曲中蕴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现代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著追求真善美强烈批判假恶丑的抑恶扬善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的诚信观念等,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匡正社会正气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惯例已经成为藏而不露的社会规范,甚至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和立法的基础。

四是丰富农村生活,调节民众心理。基层民众是农村民俗文化的创造者,田间地头是其传播的舞台。所以即便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业已成为部分农村的常态,但互联网等媒介所传扬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依然被许多农村人认为是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这些人依旧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民俗文化,通过自发性、简朴性的民俗活动来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心理上的调节。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3

(一)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甚少1.据跟踪调研统计,中小学生对讲座所涉及的18个民俗知之甚少,小学低年级同学绝大多数只知道踢毽子,最多的还知道打水漂和摔泥炮;小学中高年级同学基本不知道所讲的6个民俗,只有个别同学知道豆包相关民俗;初中同学略好一些,但对所了解的相关民俗也只是一知半解,不知其详细情况。2.据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从教材、课堂中获取,主要是语文课和思品课,二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三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第一条途径内容极少,第二、三条途径均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造成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3.当前的中小学教师本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因而也没有积极让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观意识。

(二)社会、学校、教材等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重视1.受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及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及学校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2.教育行政部门,教材编写者急功近利,一味强调现代化,亦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导致中小学常规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寥寥无几。3.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投入不够,宣传不够,没有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致使中小学生极少有机会真正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就更谈不上传承了。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四)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指导,提升阅读享受在没有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阅读关涉民俗文化的作品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在民俗文化作品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大量的随意的阅读,往往会收效甚微。所以,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是一种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推广的方式,值得在中小学中普及。1.鼓励学生在民俗阅读过程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在长春浙江小学进行过《吉林民俗文化讲座•礼仪之邦》后,和相关老师合作,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一日一句”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流传在民间的、非课本内容的谚语,以小组手抄报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鼓励同学们交流后做到“三会”(会背、会注、会用),以一个月为期。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同学认识到:这些谚语生动有趣,上口易记,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知识性,丰富了他们对于深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科学的见识之感受。2.培养阅读过程中的民俗鉴赏能力。民俗文化阅读的范围可以是现当代反映民俗文化的美文,也可以是从古代文化典籍、古诗词中摘录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描写;既可以是大漠孤烟、江南烟雨等奇异自然风光的描写,也可以是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故事,涉及饮食、起居、节令、服饰、信仰、礼仪、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需要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如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鉴赏,不仅可以化解前期工作的繁琐,进而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整理过程中学会关于美与丑、真与善等的审美甄别和批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增加阅读乐趣,形成审美愉悦。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4

关键词:微信;民俗文化;张家界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民族长久沉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集成。而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民俗文化逐渐被简化、抛弃,不少民俗节日和民俗习惯被民众遗忘了。随着网络的发展,公众开始文化寻根,不少传播主体利用网络传播地方民俗文化。张家界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在20世纪末其因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同时,张家界是多民族聚集地,主要有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多民族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但相对于张家界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速度,民族文化传播表现出滞后性。虽然张家界地区的传播主体都有意识地利用网络传播张家界的民俗文化,但传播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网络传播载体传播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现今张家界民俗文化网络传播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民俗文化传播的困境

各地区传播主体从互联网的兴起至今,不断更新传播载体和形式,利用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但受到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俗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不明显。(一)传播主体缺乏主动传播意识,受众被动接受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传播,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传播主体的专业性和主动性,主体的主动性影响着受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程度。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多处于被动传播状态,主要表现为:互动频率低,留言不回复;后台维护不及时;传播民俗文化内容较少,信息传播滞后,更新慢;内容多为说教,信息同质化现象等。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微信是国内最大的APP,全球用户超11亿。[1]2015年,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5.49亿,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2]根据问卷调查得知,每位受众至少关注了5个微信公众号,60%的受众关注的公众号里没有推送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而有74%的受众表示愿意阅读、转发公众号推送的民俗文化信息。面对庞大的受众群体,传播主体虽然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民俗文化,但内容、数量与受众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传播主体缺乏推送、更新民俗文化内容的意识,同时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网络载体中,基本都有互动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载体的互动方式基本形同虚设,留言、在线咨询无人回复,只有旅游网站的在线咨询回复相对及时。部分网站主页中还存在子网页点击打开出现空网页、无法连接等现象。(二)传播内容更新滞后,难以满足受众需求网络的发展,新型接收终端的出现,增加了受众了解民俗文化的渠道,丰富了民俗文化内容。内容、数量增多,质量却没有提升,内容同质化、枯燥;传播符号单一等现象一直存在,而37%的受众认为内容更新滞后是影响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之一。在对各载体传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后得出,内容更新滞后主要表现为:一、载体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传播不多且少有更新,网站主页相关民俗文化内容1次更新后再无添加;众多信息1天之内全部更新;1年内信息更新量少于10条的载体占样本总数的40%。张家界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民族研究板块共21条信息,最后更新日期为2015年9月15日。民族知识板块共5条信息,内容关于张家界地区土家族、回族、苗族、白族的源流及习俗文化的介绍,时间均为2013年5月29日,之后最新更新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二、活动报道不及时,事后传播居多。张家界民俗活动举办频繁,各载体均参与活动传播,但多为事后总结报道。前期活动宣传内容少,事中现场传播不及时,导致公众无法了解活动举办情况。民俗文化内容编写参差不齐,传播符号单一,表述简单不够生动,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注意。同时,在民俗文化传播中,内容制作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首先,专业民俗文化传播内容、种类丰富,但专业性强、内容枯燥,多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保护和各种政策条例的解读。其次,非专业性网站传播内容虽通俗易懂,但内容口语化、简单化、同质化,受众虽能理解,但不能延伸。(三)网络传播力度不强,传播效果微弱网络媒体多以转载为主,原创内容不多,导致民俗文化同质化。同时,专业传播张家界民俗文化的载体不多,多结合时政新闻、政策宣传等。内容传播也以转载信息为主,自创性内容不足。在张家界市党政门户网站中点击“旅游咨询”,其中内容为《张家界日报》中相关旅游的新闻报道,虽然张家界地区官方、企业、个体都有意识利用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但内容无针对性,效果不明显。官方网站传播无专门板块介绍地方民俗文化,多数内容为条例及政策传播、知识普及,内容枯燥、缺乏趣味性。论坛旅游攻略对张家界民俗文化的传播多为美食,而且仅一笔带过。在旅游攻略传播中,个体传播主体具有随意性、不够系统的特征。各类传播主体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仅围绕自身媒介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传播民俗文化内容。导致民俗文化传播内容无特点、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等,从而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解决民俗文化传播困境的建议

在网络信息海量化的今天,凸显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过程面临的困境,如何在众多地区都利用网络传播当地民俗文化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丰富民俗内容在调查统计中,不同的传播主体为满足自身载体的发展,都会加入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大多传播内容都依据自身载体发展对内容有所取舍,很少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来制作内容。要改变这一现象,传播主体应掌握公众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以公众需求编写民俗文化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得出,有1/3的受众是以旅游攻略为目的来了解张家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饮食、民族服饰、节庆活动是受众最感兴趣的前3项。因此,传播主体一方面要以张家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路线,深入介绍民俗文化景点、美食、建筑等。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自驾游、个人游成为热点。为避免个体对景点了解不够,可让用户利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得介绍张家界民俗文化历史的说明性文字;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近期的景点活动、门票优惠等相关内容;利用免费Wi-Fi“摇一摇”的方式获取景点视频解说等。利用移动互联网传播民俗文化不仅满足了受众需求,丰富了民俗内容,还带动了张家界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二)网络传播载体整合利用张家界地区的传播主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网络传播载体来传播民俗文化。从最初的PC端口到移动互联网,不断更新传播载体和形式,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但在多年网络传播民俗文化中,71%的受众认为民俗文化传播效果不大;40%的受众认为传播力度不够是影响传播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传播主体之间应加强联系、整合资源,共同传播。传播载体利用民俗文化活动,利用各类传播载体的特点,分阶段传播。事前做到多种载体共同传播,利用视频、微信等形式宣传造势,激发受众亲身参与活动的兴趣。事中利用微博、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让受众了解活动发展进程。事后整合内容,全面传播,扩大影响力,形成定期民俗活动,以便传播民俗文化。多类网络载体整合利用,除了不同载体、不同传播主体,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也应相互合作,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三)树立品牌传播意识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要将张家界民俗文化传播出去,两者传播应同时进行。传播主体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以物质文化为基础,非物质文化为补充,树立品牌传播意识,提升民俗文化传播价值。以活动为依托,进行同名网站传播。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魅力湘西》以湘西地区的民俗文化为基础,用歌舞剧的形式传播湘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活动,深受观众喜爱。《魅力湘西》带着地区民俗特色走向国际,扩大了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之后,还推出了《魅力湘西》的同名网站,除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增添了在线预订、电话咨询等项目,利用二维码来传播民俗文化,让公众全方位地了解地区文化。以已有节日为基础,定期举办民俗活动。张家界是多民族聚集地,民俗活动多样。树立品牌意识,以已有的节日为基础,逐渐扩大传播范围。张家界以土家族、白族为主,较有影响力的节日为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张家界土家族“六月六”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6年,活动的表演内容以土家族传统习俗为主。而张家界的元宵灯会则汇集了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多民族的民俗活动。元宵灯会吸引了近20余万人参加,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树立品牌意识,应建立在已有的活动、节日的基础上,重点传播、创办品牌,形成独特的地区民俗文化。

三、结语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5

作者简介:李云(1992―),女,福建泉州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在读;殷志华(1984―),男,江苏苏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市场。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实现从经济型向文化型的转变,随着旅游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其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促进了民俗文化旅游的飞速发展。以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六合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种旅游开发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四大对策。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南京六合区;“茉莉花”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4203

1 引言

民俗文化,是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两大类。在中国的许多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却因为地区偏远容易被忽略。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深入,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也开始引起旅游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研究与旅游开发价值。在将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民俗文化发展与传承,但一旦开发不合理不恰当,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南京六合区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目前六合区已经成为南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的代表,该区先后成功地推出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与“六朵茉莉”两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本文尝试以六合区为研究对象,在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多侧面地对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

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 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定义

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孔德元认为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物质、精神和制度的传统。关于民俗的分类,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在民俗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中,高乐田、邓长青提出民俗学与符号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符号功能,暗示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专家学者对民俗、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分类及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尝试对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作出定义:“茉莉花”文化是以民歌《茉莉花》为代表,是六合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食俗文化的统称,是六合的文化名片、文化符号。

2.2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民俗文化的名片和符号,伴随着《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六朵茉莉”的推出,六合区“茉莉花”文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六合区“茉莉花”文化具体分类见表1。

表1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资料来源:南京市六合区文化局

笔者实地调查了旅游者对六合“茉莉花”文化的认知度,通过调查发现,六合“茉莉花”文化在江苏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大部分旅游者知道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对“茉莉花”文化的认知程度高,有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认为六合“茉莉花”文化具有较强的原真性,传承性好,具体数据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旅游者对“茉莉花”文化的了解程度

图2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原真性

图3 旅游者认为“茉莉花”文化的传承性 六合区除了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的优势外,还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的优势。六合区是连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捷,这也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优势。随着2014年南京市地铁11、14号线的开通,六合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完善,为六合区发展“茉莉花”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自然也有劣势的存在。虽然六合区交通便捷,但在六合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民俗文化传承地,交通通达度低,游客很难到达。此外,缺乏民俗文化保护的专业人才与旅游开发的人才也成为制约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通过在六合区文化局的调查,笔者发现六合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停留在收集资料、整理民俗文化名录的阶段,缺乏实质的保护措施。

2.3 六合区开发“茉莉花”文化旅游的竞争

2.3.1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区(县)的竞争

同属于南京市的高淳区地理位置同样优越,因为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所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两年来,高淳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旅游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在六合区推出“六朵茉莉”之前,南京市江宁区推出了“五朵金花”,后又推出“新五朵金花”,每朵“金花”中或多或少都有融入民俗与文化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五朵金花”中的“汤山七坊”深度挖掘“七坊”即七种民间工艺,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游,是六合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强劲竞争对手。

2.3.2 六合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周边市区的竞争

江苏省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得较好的有苏州和无锡。苏州姑苏区已经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无锡市依靠“惠山泥人”与“锡绣”发展民俗旅游业,也取得了具大的成功。

3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俗文化缺乏保护,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民歌《茉莉花》的创作者何仿老先生的逝世,六合区又失去了一位重要民俗文化传承人。同样,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六合区一些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六合当地人很多除了《茉莉花》以外已经忘了其他民歌、民谣的存在。传统的民俗美食如蟹黄汤包为了迎合市场的巨大需求量简化了制作步骤,失去了传统的味道。在六合当地的小学、中学也很少开设乡土课程和民俗文化课程,一些导游对六合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也一知半解,容易对游客造成误导。

3.2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

文化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元素,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神支柱。“茉莉花”文化是六合区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忽视“茉莉花”文化内涵的挖掘,开发过程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六合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性低,民俗文化以静态展示为主

六合区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以静态观赏为主,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的项目很少,满足不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低。

4 六合区“茉莉花”文化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

4.1 模式一:以节庆旅游带动民俗文化发展

4.1.1 概述

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主题、一种灵魂”。多年来,节庆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吸引投资,增加当地旅游收入的重要手段。开发得成功的节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发展与增强文化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典型案例――《茉莉花》文化旅游节

南京六合区于2002年创办第一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十届。该节庆活动将六合地区的文化、美食、旅游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六合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六合的旅游宣传和品牌建设,扩大了六合文化的影响力,六合旅游也因此走进大家的视线。六合许多优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渐渐的走出家门,被人们逐渐认识,熟知和喜爱。主要成功之处如下:

(1)充分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不断开发新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六合还新开发出竹镇鲜果采摘、东沟乳鸽两个新活动,不断为游客带来新体验,进一步提升了六合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2)借助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节庆期间,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文艺演出让观众享受到一场绝美的视听盛宴,各个子活动也有自己相应的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项目都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打响六合城市名片,带动经济发展。六合以“茉莉花”文化节为媒介,为经济活动搭建舞台,成功举办六合招商会,六合国际创业峰会等进行招商引资,签约众多经济项目,有力的拉动了六合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过十年的《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拥有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六合,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品牌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六合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的筹办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响应中央勤俭节约的号召,该节庆活动已于2013年停办。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举办十年来,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虽然已停办,但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的。总结如下:

(1)注重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六合影响力。借助旅游节庆与各界媒体的宣传平台,将“茉莉花”文化、六合美食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进一步推向全国,扩大六合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六合的知名度。

(2)注重群众参与性,提升节庆效应。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不能脱离群众,唱独角戏,而是要依据“市民的节日”的要求来筹划和组织旅游节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到旅游节庆的活动中来,共享文化盛宴,营造万民同乐的节庆气氛。

(3)市场化运作,促进多方共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借助节庆打造地方名片,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消费与资本投入,带动经济发展。六合借助《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实现招商引资。

4.2 模式二:创建旅游示范点促进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

4.2.1 概述

近年来,在国家旅游局的倡导下,一大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相继建立。旅游示范点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同时也满足了都市人群求新求异、爱好体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修身养性的需求,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4.2.2 典型案例――六合茉莉花园

2013年下半年起,六合区依据原有的“茉莉花”文化特色,打造六个“茉莉花园”。六个“茉莉花园”称为“六朵茉莉”,分别为赫家官塘、农民画乡、长江渔村、大泉人家、平山翠谷、绿航雨花。六合区将“六朵茉莉”定位为六合乡村文化旅游示范点,其内核为特色差异化、开发深度化的民俗性、体验性、休闲型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六朵茉莉”推出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初见成功的苗头,从“六朵茉莉”的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成功经验:

(1)深入挖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六合区政府注重整合六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在乡村旅游中注重注入人文内涵,展现各旅游示范点的独特魅力。

(2)统一规划,先后开发。六合区在深入挖掘本区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示范点的民俗文化资源特色,统一规划,先后开发。

5 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5.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在民俗文化资源管理方面,必须明晰资源产权由政府主导规划市场经营,利用市场动力机制挖掘市场潜力,双管齐下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开发保护,如果以当地的政府作为主体力量,那么可能会造成缺乏动力、盲目开发的情况出现;一定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强宏观调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领域内的积极性。具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5.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层面的引导与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思想上的统一,调动包扩民俗传承人、村委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旅游示范点,以点带面。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资者关注旅游业。四是科学指导。民俗文化具有脆弱性,若重旅游开发而轻文化保护则容易造成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因此政府要主动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一箭双雕。

5.3 实施人才战略,引进民俗文化保护的专门人才与旅游开发人才

将民俗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需要有专门的人才保障。现阶段基层文化管理与旅游管理部门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民俗文化保护停留在民俗项目资料汇编阶段,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针对人才结构薄弱环节,政府要出台相关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力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5.4 将民俗文化融于地方特色

民俗文化以当地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不同的地区孕育不同的民俗。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一定不能将其与城市发展建设割裂,而是要将民俗文化保护融入到地方建设与城市规划之中。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开发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增加体验性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幸岭.基于民俗文化功能分化模型下的民俗旅游开发[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70172.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

[3]孔德元.胶东民俗文化与旅游评价[J].鲁东大学学报,2007,(2):125.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张洁,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2006,23(3):1013.

[6]丁宗胜.旅游节庆成功举办的要素分斩[J].商场现代化,2006,(6):217218.

[7]戴遐海.江苏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09,(23):107109.

民俗文化总结范文6

在当下商品竞争激烈的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我国的广告设计与创意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月份牌作为中西文化相融的广告宣传品,能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认可,它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借鉴民俗文化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月份牌广告基于中国民俗文化,充分利用人们熟悉的木板年画艺术形式,融合商品广告信息,在中国人的审美认同中,达到了广告传播的目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背景以及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们提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源泉,是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现实载体。中国民俗文化在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意识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积累并流传到今天,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既有逸笔风姿的国画,也有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和年画,这些文化产物都体现着精致、恢宏、灵秀等多样的手法,为现代的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语言。民俗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在结合中有了新的延续,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因此,在现代广告设计中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提高作品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2.运用传统元素丰富广告设计的视觉语言

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素养、民俗生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传统图形图像,这些具有较强感染力和丰富情感内涵的图形图像,成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主要元素和平面设计的素材。将民族传统视觉元素融入现代广告设计中,能够给当代电脑图形构绘方式的广告设计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能够增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展示中国民俗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另外从民俗文化对广告设计的作用来看,现代的广告设计是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国外盛行的设计手法,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3.通过雅俗互补提高广告设计的传播效应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这种宣传是以群众为对象,要从群众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情绪感受和喜好厌恶等作出分析和理解,不能只满足一小部分消费者的心理,而忽略了大众群体。在月份牌广告中,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同时也可以看到摩登女郎形象,这些女性拿着书、手帕,或拿烟、骑摩托车、打高尔夫球、穿西式婚纱等,这些举动,都被人们所争相效仿,从而引领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就广告设计而言,不同的广告产品对应的消费者是不同的,这时就需要大众性的“俗”文化和精英派的“雅文化”相融合,“俗”文化源自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雅文化”能够提升作品的格调,两者缺一不可。因此,现代广告设计不仅是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还要重视文化元素的使用方式,这样才能等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