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生物;质疑;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199-01
一、新课导入法
在课程开始前的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新课导入的方式决定了这一堂的课堂教学效果。好的新课引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真地、专注地听讲,让课堂充满趣味,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课程引入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种导入课程的方式是用学过的旧知识来导入新课程的知识,当然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的范围有限,只有当新课内容和旧课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时才能利用这种方式导入。比如在初中生物课程中讲授植物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运输时,就可以联系前面的植物的组成结构方面的知识,既可以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有所回顾,又可以为新课的讲授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种是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动物或者植物结构有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就能让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直观的演示包括:模型演示、挂图演示、标本演示和实物演示,这种实物演示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根据课堂内容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极大地激发,这种情境的营造可以借助音乐、电视、录音或者幻灯片来实现。
二、实验教学法
生物这门学科恰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生物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体会掌握,并且很多同学厌烦了课堂上这种抽象的说教,所以对实验特别的感兴趣,因而实验教学法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堂的听课效果,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知识[3] 。实验一般分为两种:课堂演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一是在进行课堂演示实验的时候,老师要把每一步动作都做到位,进行耐心的讲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实验的细节。许多学校并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试验,这就对实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保障实验课的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独立地进行试验。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设计实验,让学生能够熟悉各种实验方法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增加信心,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三、鼓励质疑法
顾名思义,鼓励质疑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够提出质疑,至少说明学生认真听讲了并且进行了思考,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提出质疑,然后老师进行引导,将师生的位置进行一个转换。将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增强课堂的授课效果,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这种授课方式要求老师首先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思维,首先老师要能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质疑。为了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老师要想法设法地创造出一种包容错误的环境,譬如有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非常的幼稚和无知,但至少证明学生思考过,所以老师不能批评这些无知的
另外,由于学生都习惯了那种被动地灌输式的教学,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教师可以给一些奖励或者是给学生们讲一些取得成就的人善于提出问题的例子,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应当问一下学生的思路,学生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思路要点。如果学生问题问的比较好要适当地加以鼓励;如果学生的问题有些偏离和浅显,要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学生懂得怎样更好地提问。经过几次锻炼时候,学生就能够懂得怎样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用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个人认为,这个掌握知识倒是次要的,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联系教学法
生物这门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一些课程的讲授放在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下,这样学生就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学生会感觉到生物就在他的身边,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同时也能够更直观、深入地去理解掌握知识。
在课余时间,我组织学生去野外采集一些植物和昆虫,制作了一些动植物标本,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生物知识就在身边,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
另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生物是一门综合性非常的学科,要用到化学知识、物理知识,还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讲授过程中点出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学习进度来进行讲解,这样就能有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教学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真正的讲课过程中,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窦玉敏.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学科视野,2002.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生物 教学
由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2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3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4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转贴于
6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6.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的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6.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让学生考虑植物体内的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等能否用同样的原理提取?能否找到无毒性的溶液分离提取这些色素,用于食品加工?这样,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从而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6.3教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复习“心脏的结构”时,要求学生把前一节课画的心脏结构简图拿出来,结果好几位学生紧张地在抽屉里乱翻,我很生气,因这是特意布置要夹在书里放好的,这节课还要用这张图学习“血液循环”,本想批评一顿,转而一想,批评只能使学生更紧张,更想不起放在哪,于事无补,不如幽他一默。“可能有几位同学忘了把自己的心放在哪儿?别急,慢慢找!不然,这节课就上不了了。以后可别这么粗心大意,连“心”也忘了带了!”在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我又说“把‘心’带来的同学先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把心收了回来。用比喻加强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姿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讲授出来,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窥其貌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3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面对的现状和问题可以归纳总结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问题。首先,生物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贴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对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掌握有偏差。其次,在生物教学方法上。由于生物在初中阶段只有四个学期的课程安排,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赶进度,经常会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进而直接对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最后,很多教师还会受传统生物教学思想以及应试思维的影响以教师主体,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上文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改进措施。
(一)充分理解教材,明确教学计划
教材是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深入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一课时,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解,设计教学计划,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时间安排,如教学目标是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让学生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要在教学中对内容进行修改和添加。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然后,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添加,使其更具有时代特点。最后,要保证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簡单对知识的掌握。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采用实验教学法
生物教材在编订的之初,就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使用实验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动手实验并联系实际生产和生活,进行引导,接着教师在总结过学生的实验后,进行实验演示并进行过程讲解,最后通过验证性实验来对课程内容进行验证。比如,在讲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课,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先确定研究主题“温度对鼠妇的影响”,提前的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鼠妇,正常情况下,教师可结合鼠妇的数量,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组鼠妇的数量在10只左右。然后,让学生自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教师要从旁协助,引导学生讨论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的假设性结论。接着,学生准备三个培养皿,并选择其中一只培养皿不做任何改变,第二只培养皿使用加热工具进行加热,最后一只使用降温工具进行减温,之后将鼠妇分别的放在不同的培养皿旁边,观察它们活动情况。观察后可以发现,除了不做任何改变的培养皿旁的鼠妇没有变化外,另两只培养皿旁的鼠妇都跑向了另一侧。最后,教师进行试验总结,得出假设是正确的,产生的原理则是生物的应激性使鼠妇避开不利的环境[2]。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长久以来,初中的生物教学都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地改变这种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摆脱以往的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教学观念,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自行的解决课本上的问题。第二,要善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增加学生的熟悉感,将生物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给学生分发植物,让其进行观察,如第一天浇水一杯,然后间隔三天后四天再次进行浇水,并对植物每天的变化进行记录,最后得出湿度对植物的作用。
3.利用多媒体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初中生物教学也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理论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进行具象展示。教师还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生物课通过视频的方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4
一、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1.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并且都具有各种独特的性格,非常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自己学自己的,彼此之间不存在什么联系,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是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经过一些专家学者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多年的研究,并且结合当今教育形式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发现合作学习更适合初中生物的教学。首先,合作学习在学生个人品质上有一个很大程度上的培养与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考虑的将不再是自己,会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使其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点不仅会对其现阶段的学习带来帮助,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并且能够使这个社会持续发展,人们就必须具备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正确的,并且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2.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除了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之外,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育最主要的成果体现,那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的教学方法确实也能够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那是在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记一些知识内容的前提下所达到的效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率很低,而且也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接受这种学习方法,导致成绩很差。尤其是生物学这门课程,学习的内容非常多并且在不断变化,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合作?W习所达到的效果就要好得多。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自己去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环节、方法以及讲授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力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对一切未知事物都非常好奇并且好胜心较强的年纪,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合作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加强。
3.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合作学习注重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集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实现了让有差异的学生同时发展,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不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学生更需要彼此合作,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些事情,并且动脑思考,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内容。
二、进行生物合作学习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和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尽管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需要学生不断努力,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老师在分组时往往选择同桌或是前后排,这样做虽然简单易行,但这种合作小组的人员组成随意性太强,这就容易造成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成了听众,他们省略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导致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或是几个内向的同学分在一组,讨论时会出现冷场的状况,而几个活泼的同学分在同一组,则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都争着表现自己,不聆听其他组员说什么。这样不利于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由于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是最为了解的,所以在进行分组时需要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出现能力差异较大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大分歧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还需为每组学生明确地分配学习任务,避免学生因为对学习内容感觉到盲目而浪费学习时间和精力。
2.适当增加学习内容扩展学生视野。
虽然,现在初中教学中会有专门的教材,但是,对于生物学来说仅仅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来说是有一定限制,所以,老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首先,针对初中学生的状况,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利用课本中的“观察与思考”“生活知识链接”“基础训练”中的小故事和材料,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其次,利用教学参考资料,还有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对课堂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展示,从而达到拓宽学生学习生物的视野和扩大知识面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知识的收集与整理,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学生的课堂活动积累知识,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适当地选择一些课外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展学生的视野,这对于其学习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上压力情况,必须是适当选取,不可过多。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 生物 教学 方法
国家课程《标准》生物学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生物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转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几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与各位共同探讨。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生物现象和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教师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在讲授中,教师可以亲自向学生呈现学科的基本内容,直接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法的优点还在于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可以用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讲授内容灵活处理。此外,大多数教师感到,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
2.讨论法
课堂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的题目和方法,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求学生普遍发言,教师要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简要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二、直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教材与旧教才相比,增加了大量的图片,并在图片后面提出了探究问题,图片和所涉及到的文字可以将学习者带入一种学习情景。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1.演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可采用幻灯片、挂图、模型、电影等。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所学知识容易掌握和巩固。例如:在讲《种子》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实物带入课堂,自己观察并区别两种结构的不同,然后教师出示挂图,由学生进一步掌握种子的结构,最后,教师利用有声电影播放种子的萌发过程。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完整地认识。在整个演示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讲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过程,总结出图片意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参观法
在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了许多实地实物观察、探究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参观法。例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一节,我们组织学生到农田去考察,让他们把调查结果加以整理并交流,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学生能把课本知识以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了生物学的应用性。
三、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合作、探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实验,针对这些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日常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②鼓励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③教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例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时,作为初一学生,从未接触过正规探究,学生难以人手。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自己搜集鼠妇,并说出其生活环境,由此引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试验的关键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实施。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没有限制学生严格按课本设计和实施,而是让他们独立设计方案,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方案和操作。通过这种合作与探究,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多,思维训练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发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笔者在讲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要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放出热量。笔者让学生自己回家去做,因为我们是农村中学,材料易找,学生开始堆一堆玉米,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明天用手摸,然后便得出了结论。这样使得原本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试验,也能在课下完成。
此外,同学们设计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的材料加以改造,用来完成很多课本中的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发挥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会了自己去探寻大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采用联系的教学方法
1.加强生物与社会、科技的联系
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使学生理解生物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科技、社会中的作用。反过来,社会科技又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例如,学生可以根据现在校园的状况,自己设计绿化方案。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现象,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树立起知识与科技和社会联系的观点。
2.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生物教学中,应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物理、化学和数学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时,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有什么作用?初一学生没有学习化学知识,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必须先告诉学生用氢氧化钠溶液起对照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做试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其作用。此外,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提到了气压,学生还没有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很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模具教学,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确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为学习生物学服务。
3.加强生物学科内部的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旧教材相比,存在以下区别:旧教材知识系统、琐碎。适合教师讲解。而新教材知识点简单,没有系统性,章节跨越较大,注重学科综合,是与学生探究、自学,二者之间也有一定联系。新教材中很多问题探究,都可以在旧教材中找到相关参考。教师在探究新教材的同时,必须适当补充旧教材内容,否则,很多只是无法延续。此外,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对很多需要上网查询、搜集资料才能解决的,学生没有条件去做,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六、充分发挥多元评价法在教学中的调控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范文6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用显微镜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造成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病人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二、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学生的第一次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次的实验课不管好坏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今后能否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至关重要。所以,每年初一新生上第一次实验课前,我都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首先,我给学生指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会让他们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和科学实验的方法,会为他们提供探索生物奥秘的金钥匙,从而使学生明确上实验课的目的,并激发其探究精神。然后,我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参观,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学校、教师们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花费了许多精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教师、爱护公物的思想品德,并让学生学习相应的实验室规则,对学生说:“你们进入了实验室,就是小科学家了,科学家是怎样做实验的呢?”学生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身穿白大褂,严肃认真、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的身影。这时,教师进一步明确提出学生进出实验室及进行实验时的文明举止要求:进出实验室时,一定要轻声慢行,在实验室内不允许大声喧哗和打闹;做实验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并经过分析讨论再得出结论。这样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研究能力,而且为今后实验课的规范与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备好教材。在进行每一节实验课前,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重点、难点,设计好板书和教案,精心设计和安排好实验课的具体步骤,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教材,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另外,准备好实验课所需要的挂图、标本、幻灯片等辅助教具。在学生上实验课前,教师至少要操作一遍实验全过程,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各种实验现象要有预见性,并帮助学生正确分析。
3.准备好实验器材,尽可能满足学生实验的要求,对于一些容易采集和培养的材料应充分发动学生自主获取,比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因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造成材料不足,还能使学生更快地获得关于生物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4.学生实验前做好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及实验应注意的事项。认真构思好学生实验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学生思考。
三、实验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主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要不断巡视每组的实验情况,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给学生以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使每个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有的实验有时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实验现象。如唾液淀粉酶的实验、光合作用实验中绿叶的脱色等,这时教师要安排观察或讨论的内容,不要让学生闲等,否则课堂秩序容易混乱。另外,教师还要对操作准确、观察认真、纪律良好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对于纪律不好的学生,要小声提醒,帮助他们及时改正。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收获、情感体验等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或期末考核中,让学生从实验过程体会、收获科学实验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