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1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多样性;失衡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3-0093-03
高校人文教育应该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和谐发展,即人文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协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现象虽然是局部的,但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了不良影响。揭示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失衡的表现,探究其根源及克服之道,对于促进高校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表现
主导性与多样性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主导性指导多样性,另一方面多样性也丰富和影响主导性。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存在割裂这两者关系的倾向,从而导致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另一种是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
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坚持主导性是人文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但过分强调主导性而排斥多样性,主导性就会变得单调、抽象,就会出现孤立化、理论化倾向。[1]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的片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化倾向。知识化倾向即是片面强调、夸大人文知识的扩张、传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高校人文教育的知识化,首先表现为对“人”与“文”的割裂,以及轻“人”重“文”的倾向,并致力于使人文学科紧随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路径,通过专业化、知识发展、学科分化和扩张成为“人文科学”,而忽视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的;其次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呈现,不注重挖掘知识点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价值;只注重抽象概念的阐述,不注重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考查,不注重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深化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二是政治化倾向。政治化倾向指将人文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人文教育需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这是对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教育者只是简单地从政治和意识形态标准进行取舍,把基本要求当作全部。从文化角度看,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而这当中确实有很多思想并不符合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有些甚至是相悖的。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抛弃,而是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去探讨这些思想文化的意义,既要肯定其在所处时代的作用,也要分析其落后于当今时代要求的根源。通过多样性的展现,才能促使大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的片面发展。坚持多样性是人文教育的要求和保障,如果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多样性就容易迷失方向,导致盲目发展、无序发展,甚至是逆向发展。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片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西方化倾向。西方人文作品、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是实现我国人文教育多样性的有益补充,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强大为依据反证其文化的合理性,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科学性与价值,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以追求创新、崇尚现代为名,照搬西方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甚至是教学内容,无视人文教育的民族性;以无分析、无鉴别的态度,向学生推荐、肯定、赞赏体现西方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著作、流派、理论,对人文教育主导思想造成了冲击。二是复古化倾向。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实现高校人文教育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部分教育者不加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人文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否定人文教育的时代性,对我国人文教育在近现代取得的成就和教育方法的先进性不予采纳;否定人文教育的开放性,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三是边缘化倾向。高校人文教育的边缘化,首先体现在学科发展上,人文学科从传统知识的主体缩小成一个学问分支,而且在大学中的领地日见狭窄,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2]其次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人文类课程所占学分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对非文科的学生基本属于选修课,缺乏有影响力的教师参与教学,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指导与监督,课程学习要求偏低;再次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文课程,从数量上看不可谓不多,然而,普遍存在弱化经典学习和理性思考,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教育,缺乏人文精神的培养,呈现概论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还有一部分教师轻视甚至放弃主导思想的引领,使教育内容出现低俗、媚俗倾向。四是形式化倾向。多样化是教育的内在要求,面对不同对象、针对不同教育内容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提升育人成效。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形式的重要性,使人文教育出现形式化发展倾向。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过度使用课件、网页、视频等现代多媒体,强调课堂教育更具感官上的刺激;其次是过分追求人文教育载体的多样化,通过社会调研、文化活动、虚拟领域等多层面、宽领域开展人文教育,但普遍存在走过场、娱乐化、赶潮流等现象,使此类人文教育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多彩有余而内涵不足。
二、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成因
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冲击;既有科学主义的挤压,也有人文精神的失落;既有教育者的问题,也有大学生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
1.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的原因。第一,人文教育观念僵化。高校人文教育片面强调主导性而忽视多样性,无论是知识化倾向还是政治化倾向,其本质都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以书为本、以概念为原则、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逻辑性而忽视人的发展需要的多样性,只讲抽象概念和原则而忽视社会实践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将人文教育变成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下,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虽然得到极大克服,但是在人文教育中依然存在脱离社会和个人实际需要的现象。这种忽视人的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内含的多样性的倾向,必然导致人文教育的主导性片面发展。第二,人文教育途径欠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度不足,甚至是相排斥。这源于对科学精神的误解,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其实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自由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从自己所从事的科学工作中感受到人文思想和力量,也就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深刻贯通与渗透关系,这是推动人文教育发展和提升人文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是与社会实践配合度不足。人文教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不局限于人文课程教学,人文教育应该体现时代精神,应该让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精神的精要所在,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拓展和丰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2.高校人文教育过分追求多样性而放弃主导性的原因。第一,高校人文教育的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的原因。虽然西方化倾向和复古化倾向是当前高校人文教育的两个极端,但是究其根源却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是文化上的不自信。一个从横向看,觉得中不如外,一个从纵向看,觉得今不如古,而且片面夸大“不如”的程度,完全忽视“外不如中”和“古不如今”的部分。这种不自信源于这部分人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有其民族性与时代性,不能直接拿西人或古人的标准作为衡量自身的尺度;二是缺乏探索精神。无论是主张全盘西化,还是主张复古主义,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慵懒作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条件,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时空谈人文教育,而是要实事求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第二,高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一是科学对人文的挤压。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职业院校,都普遍存在“知性取向”,也就是说,在科学知识的文化范典下,伦理观念、价值体系等被视为非“知识”范畴,这使得伦理教育或价值观教育在大学课程中不断弱化,而这些恰恰是传统人文教育的核心要素;二是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的分裂。人文学科的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没有正视科技对人文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提出的新要求,不少人文学者在科学时代主要扮演着抗议者的角色,而未能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放上新的文化基石,致使人文教育与现实社会客观进程分裂甚至对峙,这也是人文教育边缘化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教育者的工具理性。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人的发展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没有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是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认为人文教育无法创造直接价值,是高校教育中可有可无的摆设;四是大学生的实用主义思想。大学生评奖学金比成绩、拼科研,就业比证书、拼技能,而人文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滞后的,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文教育是“虚”的,无法应对越来越大的风险压力和生存压力,从而选择“放弃”人文课程。第三,高校人文教育形式化的原因。一是教育者的舍本逐末。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课件的精美、视听的丰富、活动的多彩,让人文教育变得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玩,对表象的过分追求丧失了人文教育的根本,忘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使受教育者对人类、社会、他人、自我的各种重要问题与价值进行理解与体悟;二是对人文实践的肤浅认识。有些教育者将人文实践的载体误认为是人文实践本身,因此将人文教育活动化、仪式化。其实,人文实践是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内化,在对人之为人的反思中,使人能在生存的选择上超越自然存在,成为思想的存在。
三、解决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失衡问题的对策
要克服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发展的失衡,除了从理论上深化对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将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原则贯穿到人文教育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1.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也就是说,理解人类的内在期望与理想。[3]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将“人”放在第一位,人是目的,文是手段,人文教育就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人文教育就离不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我们社会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需要体现一种共同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就是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可以从方向上引领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
2.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从内容上引导高校人文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大学的生命力在于自觉地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处,这就要求高校人文教育要以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为目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一方面要求高校人文教育坚持主导性,在内容上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同时也要认识到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化,从而在多元化文化的强力冲击面前捍卫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高校人文教育在内容上也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因为只有置身于全球化的多样文化之中,才能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华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理解自己的文化,形成文化自觉。
3.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为根本,从途径上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克服高校人文教育的途径欠缺问题,有效拓展人文教育空间,需要实现课堂的理论学习和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首先,人文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价值。实践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就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有限性的规定,为自己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而逐步走向解放与自由的过程,实践是人的发展并是人的全面发展之可能向现实转化的根本依据。[5]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基础不仅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对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历史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实践的回应,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了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要求;其次,在互联网络发展之前,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以现实社会为主。互联网络的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工具,也重组了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拓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如美国未来学家D·泰普思科所说:“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及社会。”[6]这也使得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实与虚拟交织共同影响着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正是由于影响因素综合性、复杂性使得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要求现实领域的教育与虚拟领域的教育相结合。
4.以自教与他教相结合为保障,从方法上落实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和谐发展。人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需要将人的个体性的情感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教育客体的多元化,实现自教与他教有机结合。首先,在人文教育过程中他教是基础,也是实现主导性的重要保证。由于人在时间、经历方面受到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经验都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获得,他教就成为知识获得、经验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自教才有可能实现。他教的过程,也是持续向学生提供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也是人文教育主导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其次,在人文教育过程中自教是关键,也是实现多样性的主要途径。人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有关人文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致力于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形成,这些最终还是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内化来实现,这一过程离不开有效的自教。由于学生层次的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因而要求自教实现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这是实现人文教育多样性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方法上实现自教与他教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人文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远.主导性与多样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
对偶范畴[J].探索,2008,(1).
[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美]哈佛委员会.哈佛大学通识教育[M].李曼丽,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4].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7:190.
[5]刘同舫.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与必然归宿
[J].江汉论坛,2012,(7).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2
小学语文教育价值里面包含了文学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引申为儿童文学的潜在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满足和实现学生的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得到不同的教学收益,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上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存文学的依托,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体系和儿童文学的特色,满足儿童的需要,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的显现,起到提升学生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体系的整个体系而言,儿童文学是基础体系,是与其他部分相互依存且密不可分的。在儿童的小学时期的教育培养方面,对于智力和各方面的能力,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心理的成长与完善,都是充满了童趣和对于文学的萌芽。在对于后期的文学的理解与认知,在理论体系和教育价值上有了前期的启蒙,对于身心的发展和思维的认知过程,都是一个质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的阅读热潮,中国语文教育界新课标的推行,让大家意识到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儿童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和机械的阅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文学在儿童心目当中的印象,充斥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儿童文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步入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二、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育价值
从儿童本位出发探讨问题,“教育”并不是狭隘的教育,在儿童文学的思辨基础上,给了小学语文教育在价值体系上一个很大的突破。儿童文学家在这个激情迸发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使得中国儿童文学生长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学语文教育是孕育于儿童文学体内的一分子,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的发芽生长。儿童文学的生长环境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发展了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在教育价值的体现上显得更为突出,对于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研究,有其相悖又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文学艺术,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奠基石。培养儿童最重要的便是进行文学熏陶与教育,儿童教育是需要贴近儿童生长变化的文学,小学语文教育是要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目标是要随着儿童的成长变化而转变的,是一种真性情的情感的的自然价值。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统一平衡,尤其是在教学法上的不同,使得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往往呈现多样性。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对于儿童文学的评判和对于儿童文学转向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认识,在基本性质上是落在了儿童的本身,具有现实意义的。
三、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具体实施方法
1、阅读指导法
与儿童文学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过:“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文学需要一种模糊阅读。对于把握文学的本质,促使感觉具有了无比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丰富、深化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健全的精神品质。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精神联系最密切的文化资源,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与中小学生基本相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也最为直接。儿童是未来的缔造者,是祖国的栋梁,儿童的发展方向的决定,源自本身的品性和纯洁。儿童教育正如一弯明月,清澈的照耀着整个教育体制,对于儿童文学的撰写和引导,都在小学语文教育的阅读里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含义深远的。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多样化的阅读模式的产生,给了儿童文学注入的新的活力,但是这种快餐式的文化带来的反思也是巨大的,正确的阅读方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引导是显得尤为重要。
2、欣赏指导法
童年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的阶段。对于童话世界的幻想和对于新事物的欣赏与认知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对于儿童文学的欣赏也是在一个逐步影响的阶段下过渡。儿童文学是以语言为表象构成的艺术世界,在童话、寓言的世界里孩子们自由的驰骋着想象的翅膀,对于文学的欣赏和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理解,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学会欣赏童话世界里的文学性和教育性,在教育教学体系里传承和指导好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基础。通过小学语文教育的各种欣赏指导,润泽和美化儿童的心灵,对儿童的成长成才是必不可缺的。
3、情感熏陶法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3
语文学习步入了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了起来。不再是以往的识记和积累。步入初中,理解则更多了。考查的内容,题型也从客观识记慢慢转为重视主观表达。读的多的学生,看的多的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和知识面更广的学生不仅在考试中占较大优势,对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初中教师不能像小学那样,根据课堂内容学什么,作业才布置什么。就作业的内容上,要变,而且要能照顾学生语文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如表达、理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后作业 多样性
经过小学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知识储备,例如,汉字、词组。小学的作业布置,也都以记忆性效果为目的。的确,单词的记忆,练习和知识的记忆程度在一定情况下成正相关。但是,步入初中,学生所要具备的技能也不仅仅只是记忆,语文这门学科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住了的知识也不一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多大帮助。例如,很多古诗默写作业,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背了、写了,但是除了考试那次,就再也没有提过。里面的优秀思想在练习中却没有学到。
一、初中语文知识的储备与课后作业之关系
在整个知识链中,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要求他们巩固知识,其方法之一就是布置课后作业。由此可见,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就课后作业本身而言,有检验学习效果,提高思维能力,为复习做准备等作用。语文知识储备,关系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课后作业又是其储备知识的重要手段。总而言之,要想拥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就绝对不能忽略课后作业。
二、课后作业现状浅析
作业机械化是整个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课中或者课后都有这种现象。老师中的大部分,习惯让学生通过刷题提高成绩。练习的题目数量一多,即使你第一次不会写,第二次写不好,第三次第四次总会找到答题模版,形成一种答题惯性。就拿语文中的古诗鉴赏题,练习的次数多了之后,你可能还没读诗,但是脑海中怎么答题的模板就出来了。但就其本质而言,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方面。而题海战术的实行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大量的习题,已经让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失去了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只是习惯答题的模式,而整个模式都已僵硬。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题海战术已经让学生逐渐丧失对美的感知,模式化的程序确实在某个程度上,于理性的培养有一定关联。但语文,或者扩申至国学,更大的程度上需要的是审美,是感性。课后作业的现状堪忧,题海战术占据整个市场,审美疲劳对于大多数初中而言,再也不变陌生。所以改变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不管是对于学生,对于学校,甚至对于整个教育界都显得尤为重要。过于单一的课后作业模式,也将向着多方向,多内容方向发展。
三、课后作业模式布置原则
课后作业多样化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后作业布置的多样化与课后作业检查的多样化。首先应从课后作业布置的多样化谈起。语文,始终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即语言文学。在小学,学生大多数掌握的是语言方面的知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初中语文则偏向于文学。结合这一特点,在课后作业的规划中,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以及提高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文学不可忽视。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对自然的感知,对生活的捕捉也就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是绝对不可能通过题海来完成的。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学到了书中的思想精华,也扩展了自己的思维面,增强了对事物的感知。书中不同时代、背景、环境的故事会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认识,而这,在习题中往往是学不到的。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找寻与课堂或与所阅读书籍相关的自然之物,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用美的眼睛,去发现自然之美,文学之美,乃至提高对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兴趣。
其次是扩展课后作业检查的方式。而首先便需要改变评价标准。不再以参考答案为唯一标准。课后作业的多样性也就要求评价体系随之变化。而教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兴趣。整个评价体系,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语文领域能够发挥各自的才能。再者,除以上两点之外,我还想补充一点,即文学本身也具有多样性。在对文学作品的选择中,也当遵循一定原则。照进化说讲来,人类的个体发生原来和系统发生的程序相同:胚胎时代经过生物进化的历程,儿童时代又经过文明发达的历程;所以儿童学(Paisologie)上的许多事项,可以借了人类学(Anthropologie)上的事项来作说明。初中生在受到长达数十年的文化洗礼过程中,文明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年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年幼时的歌谣,童话也将慢慢转变为传说,转记等。至于到底该如何选择,这其中的细节还需慢慢去探讨,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
【结 语】
正如之前一再提到,不论是学生本身,还是语文这一课程,对于自身的语文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粹地以记忆和题海为主的课后作业都不能适应这一发展。课后作业在整个知识链中,扮演着检查学习效果等角色。课后作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初中的语文,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价值观、世界观开始形成之际,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社会的敏感程度,对美的感知能力,对国学的兴趣也要随之提高。所以说,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初中语文,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不能忽略课后作业的多样性。那么,课后作业的多样性与其重要性、可行性等也应一并考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课堂的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后作业。同时,在检查课后作业的时候,评价也应随着改变,作业的多样性,须与评价体系的多样性相统一。
【参考文献】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4
美国;英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认同
邱琳,山东大学学院,讲师,博士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多元民主社会的发展,美英两国积极倡导将其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到课程教学和校园生活之中,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认同、民族精神及爱国意识,并逐步形成了既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又彰显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时代变革和社会转型,使得我国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精神信仰等日益多元化,美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有益经验,对于建构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有效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认同,不乏借鉴意义。
一、美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色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英两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社会整合及民族认同危机,部分青少年陷入价值虚无、精神失落的困境,行为和犯罪率不断攀升,政府、学校及社会纷纷加以反思并寻求对策,价值观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随之升温,“核心价值观”概念被正式提出,学校范围内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迅速兴起,且特色鲜明。
(一)美国宪法确定公民的基本价值观
美国人普遍认为,价值观不仅是个体形成特定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及交往行为的关键因素和个人品格的基本体现,也是决定一个社会能否保持稳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在多族群、多宗教、多文化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品格教育等价值教育形式,传播其主流价值观。
美国宪法将“负责、诚实、公平、正义、守法及尊重、关心他人”等确定为公民的基本价值观。也有学者从宗教与文化的视角出发,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具体概括为:同情、勇敢、善良、诚实、仁慈、忠诚、坚韧、负责任、尊重和关心他人、平等、公正、自由等。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2008年的就职演说中强调:“或许,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新的,我们应对挑战的措施也是新的,但那些长期以来指导我们成功的价值观―勤劳、诚实、勇敢、公平竞争、宽容、对世界充满好奇、忠诚于民族和爱国―却是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这些价值观是创造美国历史的无声力量,我们现在需要回归的正是这些古老的价值观。”[1]
美国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所有课程领域和全部校园生活,通过显隐结合的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精神信仰等发挥积极作用。正由于政府不遗余力的推动和学校全力以赴的配合,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才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令这个新兴移民国家赢得了“民族大熔炉”的称号。
(二)英国政府推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计划
英国在本世纪初就有超过1/5的少数族裔学生。2005年,伦敦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连环爆炸案,肇事者正是长期接受英国教育的少数族裔青年,他们虽然在英国本土接受教育,其观念、行为却并未真正融入主流社会。针对这一现象,英国政府倡导公立中小学围绕机会均等、多元文化及尊重多样性等内容,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此增进不同族裔学生对彼此文化、信仰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英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继承,进而帮助全体学生积极面对和妥善处理各类价值冲突、文化震荡、种族矛盾及宗教分歧,以合格公民的身份,积极建设更为包容、繁荣的英国社会。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规定,所有学龄儿童必须接受以自由、平等、宽容及守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价值观教育,增强英国现代史学习,了解移民、英联邦、欧盟对本土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族群的社会贡献等。
英国资格与课程局在《中学课程改革草案》中要求公立中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整合到各门课程之中,帮助学生理解自身、家庭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其所属的更广泛群体、社会多样性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求真、诚实、负责任的价值信念,进而成长为自由、民主国家的合格公民,自主选择有价值的生活。《草案》规定,在教育形式上,重新强调公民教育的渗透式教学,即将有关核心价值的内容渗透到历史、地理、英语及现代外语等国家课程中。在教育内容上,以尊重多样性为重点,建立各个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广泛联系。在教育评估上,把尊重多样性等内容作为督导评估的标准之一。[2]
二、美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美英两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校园生活的全部领域,不仅通过“社会研习”“公民身份”“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宗教”及其它人文社科课程直接开展正面教学,还借助课外活动、社区服务、学校风气及咨询指导等隐性课程施以间接的价值渗透,并形成了特定的实践模式。
(一)诉诸显性课程,开展专门教学与多学科渗透
“社会研习”“美国史”“语言文学”等正规课程的日常教学,是美国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社会研习课,通过带领学生探讨美国及其各州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发展上的重大事件和热点话题,引导其正确理解对美国社会运行发挥关键作用的个人和群体,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鼓励其关注时事热点、参与公共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美国史教学,采用讲述历史事件、分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和阐释历史理论等深入浅出的方式,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语言文学课,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故事和人物,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态度等。
英国中小学主要采用独立课程和跨课程主题两种模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独立课程包括公民身份、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及宗教等课程,安排固定课时,开展专门教学。跨课程主题是将各类核心价值观念整合到“英语”“历史”“地理”及“现代外语”等国家课程中,通过主题教学展开跨学科渗透,充分发挥各科知识文以载道的价值教育功能,使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协调并进,分科教学与主题整合有机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灌输、说教或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价值认知基础上,作出明智判断和自主选择。
(二)借助隐性课程,施以实践教学与活动渗透
美英中小学不仅力求课堂教学全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等各个领域的价值内容,还主张模拟社会氛围创设校园生活环境,使学校的教育理念、政策声明和纪律规程等尽量与本国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并通过课外活动、社区服务、学校风气及咨询指导等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美国中小学通常在组织学生参加文娱表演、体育竞赛等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塑造其勤奋、勇敢、宽容、尊重、关爱他人等个体价值观和公正、平等、竞争、合作、团结等社会价值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及“独立日”等庆典活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关注民族命运;借助校内民主建设、班级民主管理、课堂民主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权责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等。
服务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与服务相结合的典型实践教学方式,贯穿于美英学校教育始终。事实证明,服务性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思考与行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将诚实、仁慈、同情、尊重及关爱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美英中小学还借助学校的精神风气和文化环境施以隐性的价值熏陶,将人文价值渗透到校内建筑与景观布局之中,以提升全校成员的思想境界,彰显学校的价值意蕴。
此外,美英中小学一般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借助功能性价值干预,解决一些学生因价值观念模糊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学会在复杂的生活情境和多样的价值选择中,作出理智的判断和适切的选择;学会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及正当与否,逐步形成自由、稳定的个性和独立、健全的人格。
三、美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尽管美英两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属性、指导思想及课程设置等,有别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其在具体实施层面,却不乏启示意义。
(一)构筑贴近现实、层次分明的内容体系
美英两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着眼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从个人、社区到民族、国家乃至全球多个层面的价值主题,不仅充分肯定具有普遍性、整体性的人类基本价值,积极回应全球化时代多元共生的价值诉求,还致力于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美英学校覆盖面广、层次分明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我国从本土与世界的双重视野和现实生活出发,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要求,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提供了有益参照。
(二)发挥各科知识文以载道的育人功能
美英学校分别借助“社会研习”“公民身份”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跨学科渗透的方式,发挥诸如“文学”“历史”“地理”及“现代外语”等各科知识的价值教育功能,使得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合而为一,分科教学与整体发展协调并进。美英学校善于挖掘和利用人文社科课程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借助知识传递宣扬核心价值,基于认知训练培养价值自觉,充分发挥各科知识文以载道的育人功能。借鉴美英两国经验,我们应创设一套显隐结合、全面渗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既通过专门课程教学进行直接的价值指导,又借助各科文化知识施以间接的价值传递,并增强课外活动、环境熏陶、人际交往及咨询指导等潜在的价值引导作用,从整体上促进青少年知、情、意、信、行多维发展。
(三)搭建三方协作、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
美英两国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作,合力搭建实践教育平台,这使得其价值观教育超越了课堂、校园的空间界限,走向家庭、社区乃至世界,借助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此外,美英教育界还利用相对健全的网络价值观教育系统,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为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及宗教背景的青少年开展在线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急需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载体,搭建三方协作、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以便达到课堂上下、校园内外整体育人的良好效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5
关键词:维吾尔民间文学 民间故事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1、前沿
中国是一个博采众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随着新时代传播媒介文化的迅速发展,新疆的民族文化出现了很多形式上的变化。维吾尔民族文化中内容和形象的趋于多元化,促使维吾尔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音乐、舞蹈等相互融合发展的少数民族[1]。在构建和谐社会型文化中起着巨大的文化推进作用。推动着新疆维吾尔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与世界文化同步。新疆地区的地理位置,语言文化决定着新疆的民间文学资源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出版和发行的书籍,上百余种,甚至还囊罗了历年来维吾尔文学中《福乐智慧》这本举世闻名的书籍。国家文化部门和维吾尔当地文化部门对民间文学传播、研究、调查、出版等做了一系列工作,不少出版的维吾尔民族文化的书籍都凝聚着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的心血。中国很多民间故事都是从维吾尔民间故事中衍化出来的,是传统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吾尔当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多元化的发展特色,其民间故事也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2、维吾尔民间文学及民间故事渊源
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维吾尔人民用其自身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不朽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民族信仰。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为民间故事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大家在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之――《阿凡提故事》[2]以其幽默而诙谐的情调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维吾尔民间文学多元化传播的趋势,为其民间故事做了必要的普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的稳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彰显出了艺术的民间艺术的说不休魅力。维吾尔民间故事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发的民间趋势。民间故事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在,诙谐而清新优雅,有着神奇的色彩,寓意深远,通过平淡易懂的语言,折射出维吾尔民族广大劳动人民爱憎分明,不屈不挠的观念和情感,体现出他们独树一帜的性格特色。
3、维吾尔民间文学研究
3.1维吾尔民间文学的起源
凡事必有根源,维吾尔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特征,还是跟少华民族的多年来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为主。维吾尔族当地的地理因素、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好和历史特征决定着民间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少数民族人们社会生活的折射。维吾尔民间文学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特征,丰富的文化遗产,地处中西文化的交汇处,是孕育文明的古城迹。佛教文化多样性,新疆维吾尔[3]是十几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最初的民间文化起源于古印度。早在新疆佛教文明传播之际,古印度的民族文学对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很多古印度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到现如今新疆维吾尔民间故事的根源。两个民族在审美兴趣和文化爱好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很多文化名著中,也能看出古印度文化和维吾尔民间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3.2维吾尔民间文学的多元性特色
新疆维吾尔在漫长的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农业文明发展悠久而丰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棉花,水果、农作物发达,畜牧业,工商业举世闻名。传统的民族服装极具有特色,服装图案优雅时尚,风格别具匠心。维吾尔人们饮食文化丰富,奶茶,手抓饭等等都是他们的最爱。建筑物风格因地势,文化而定。有着礼仪之邦之称,民族人们能歌善舞,乐器丰富,舞蹈和游戏结合起来独创一种新的民族文化格式。语言文化历史功不可没,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丰富,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有着最大的内陆河。风景优美,这些因素都促使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传播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发展。推动了民间故事的多样性,丰富性,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
4、维吾尔民间故事的出现及发展
4.1维吾尔民间故事出现的历史背景
新疆维吾尔族出现的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劳作为生。繁衍生息。而古人类在西域建设开发的长河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而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促使民间故事的滋生。民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深层体现,出现在神话、传说、民族故事[4]、笑话中。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的出现有着客观的特征文化,无论是集体创造形式的特征还是口头传承,都蕴含了新疆维吾尔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低于特色,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繁衍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维吾尔民间故事出现的历史背景在社会大环境,合适好古人类开发建设的进行中应运而生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演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维吾尔民间故事。
4.2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
新疆维吾尔民间文学类数于民间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正是由于维吾尔民间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而是被融入新鲜的元素和血液,创作性的维吾尔民族人民将艺术性的才能、情趣性的审美、高尚的价值观念[5]融合在民间文学中。民间故事有着流动性的特征,是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扩散的过程,有着无名性的特征。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旺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文学才创造出了民间文化的经典。维吾尔民间故事是维吾尔民众的一种智慧和艺术的捷径,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维吾尔民族文化的沉淀,正是这些故事的浓缩出的精髓,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的体现。所以说,维吾尔民间文化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囊罗与被囊括的关系。
5、结语
维吾尔民族文化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散跟现如今发达的媒体传播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生生不息,维吾尔民间故事文学中蕴含着多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因子[6]。不少维吾尔民间文学著作和民间流传的故事集锦,为维吾尔文学传播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跳跃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维吾尔文化创造的借鉴。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维吾尔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多样性发展。维吾尔民族文学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综合了少数民族的社会意识,具有多种功能性,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而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膜。形象的刻画着人类文明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绽放出的璀璨文明,通过探讨维吾尔民间文学多元化传播与民间故事的相互关系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正江;现代维吾尔语成语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2]热汗古丽,哈得江;维吾尔文化中的绿色审美[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艾娣雅・买买提;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4]汪娟;新疆文化地理与新疆当代散文[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6
无独有偶,近日上海《青年报》 登载一条并非杜撰的“笑话”:某大学一同学要外出,想给另一同学留个便条,可“钥匙”两字不会写,问遍寝室皆不知,最后只好用“KEX”代替了事。该报又报道:华中理工大学对入学新生汉语言水平进行测试,竟有50 %以上的考生写不出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字,以至于校方不得不作出测试不及格者补修语文,否则不予毕业的规定。语文学习学用脱节,学生实际掌握运用语文能力差的种种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一些反思。
听写,实在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运用的教学手段。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听写的语文教学价值:首先,听写具有培养语感的价值。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在视听觉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言、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听写训练一方面要凭借语音感知唤起对相应字词的识记,另一方面又须迅速的将音、义转化成形、义作出输出反应。这样,在训练中可以不断固化、敏化学习主体的语感。由于听写对准了语言文字本身,所以它就有着其他训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来说,它更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内容。其次,听写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有效的听写训练,必须以训练主体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能力为基础。即听即写的听写活动比之读写、抄写活动有更严格的智力品质要求。听写对言语信息“接收 理解 表达”的同步性要求,可以培养并促进训练主体的快捷反应力。语文听写训练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开发与提高。第三,听写还具有丰富学生词汇与方便教师批改的价值。教学大纲中规定中语教学负有继续增加识字量的任务。听是内化、吸收;写是外现、表达,在听写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字词识记、理解,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使之最终固化为主体言语的组成部分。听写既展示训练过程,亦反映训练结果,有利于准确、直接、快捷地反馈学习效果,也不失为收效快而花时少的一种训练手段。
要充分发挥听段的功能,我们在运用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目的性。听写必须服从于课堂教学目标,它既不是摆设亦不是噱头,不能单纯为听写而听写。在运用中既要认识这种手段的优势又要看到其局限。听写只有与其他教学环节、手段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如随着年级增高,可加强上新课之前听写,既检查自学,又促进认知,也为上新课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