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 护理风险评估; 精神科; 安全管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5.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5-0080-03
护理风险是指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危害患者人身安全、影响治疗的不良事件[1]。精神科患者因不能自行有效控制自身思维及行为活动,造成多种不安全因素出现,如: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出走(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危及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如何防范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成为了医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为了减少精神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5月开展风险评估表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护理管理,取得了理想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1200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研究病例均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实施分组,将2014年8月-2015年4月的589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5-12月的611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9例(66.04%),女200例(33.96%),年龄13~75岁,平均(33.3±5.4)岁。疾病分布:精神分裂症170例(28.86%),持久的妄想(偏执性精神病)98例(16.64%),双相(情感)障碍128例(21.73%),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89例(15.11%),分裂情感88例(14.94%),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6例(2.72%)。观察组男411例(67.27%),女200例(32.73%),年龄11~78岁,平均(32.3±3.4)岁。疾病分布:精神分裂症168例(27.50%),持久的妄想(偏执性精神病)105例(17.18%),双相(情感)障碍135例(22.09%),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93例(15.22%),分裂情感96例(15.71%)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4例(2.29%)。两组病例资料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精神科常规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患者的日常饮食、生活、服药及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成立以护理部的3名质控组长指导,各病区护士长为组长的风险管理小组。护理部对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管理预案、评分标准等进行修订,确定明确的风险级别。护理部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意识及提高评估水平。
1.2.2 风险评估方法 病房采取三级风险评估,一级评估: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按风险评估表的内容对新入院患者,在2 h内采取询问患者或家属及送治人员,以及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完成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出走(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等风险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有变化当班护士要完成风险评估。确立风险程度,对于高危风险履行风险告知,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做好标识,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二级评估:按照一级评估结果对存在高危风险因素的病例实施全天动态评估,护士长及相关责任人还要保证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三级评估:护士长72 h内对高风险的患者再评估,审核后将结果上报护理部,督查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护理部对重点高危患者进行现场查看评分及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给予指导。
1.2.3 风险警示标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高危风险患者(存在暴力攻击行为、自杀/自伤、擅自离院、噎食、跌倒/坠床、压疮的患者)作为重点护理管理对象,写在白板上提醒,在其床头卡上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跌倒高危患者还在其腕带上贴上警示标识。餐厅设“防噎食专座”,有噎食风险患者进食时集中管理,专人看护。
1.2.4 护理风险的防范 具有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需要作为临床重点监护对象,安置于重点病房,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宣教,认真执行工作制度,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护理措施,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警示标识。若发现其存在新的危险因素,则应给予二次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防范风险。科室护士长定期检查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对评出的高风险患者由各病区护士长审核并上报护理部备案。见表1、表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风险评估率、风险告知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研究病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风险评估开展前后相关因素的比较,见表3、表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护理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2]。护理风险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严重者还可导致患者死亡。精神科患者受疾病因素影响,或受其他刺激性因素影响,可导致其出现自杀自伤、暴力攻击、外走等危急事件。并且,精神科患者长时间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噎食、跌倒的危险性也较高。因此提升医院护理人员识别风险水平,增强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有研究显示,积极发现及识别潜在风险、现有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级,给予对症处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4]。所以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意识,这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重大意义。要防止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就要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即如何将处置行为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护理安全隐患[5]。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精神科护理工作属于高危风险工作,不仅具备医院护理工作要求的专业性,还具有精神科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外,还要熟知护理风险评估知识及常用的评估技能。患者入院后开展风险评估预见性评估,将高危风险病例进行重点监护,同时开展安全防范护理[6]。才能在工作中避免或减少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评估单是针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护理,它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能预见性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7]。通过对护士进行风险评估能力的培训,并定期开展精神科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演练培训,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士执行风险评估率及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处置能力优于对照组。
护士应用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病患者入院当天评估其现存的及其潜在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存在高危风险的患者迅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风险及有针对做好安全指导。同时,护士通过对患者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患者存在及潜在的健康问题有了总体的了解,从而有条理、针对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提高了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安全。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士的风险告知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
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便于抓住工作的侧重点,主次分明,掌握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8]。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掌握其心理动态,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并积极为患者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本研究表明,通过风险评估表,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韦丙茹.护理风险评估及预防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131-132.
[2]谭宝玲.心血管病急诊患者心机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6-37.
[3]李凤香,陈晓燕,曾伟娴,等.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52-54.
[4]梁严霞,龙小艳,杨春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0):1508-1509.
[5]杨丽.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5-666.
[6]覃金荣,杨带兰.预见性风险评估在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6,24(5):75-76.
[7]李绿亚.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57-2559.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2
【关键词】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计量 文献综述
1931年美国厄特马斯公司对杜罗斯会计师事务所一案,是注册会计师重视审计风险的一个划时代的案例;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控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爆炸”时代;在我国,虽然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至今只有30余年的历史,但也经历了“ST郑百文”“银广夏”等一系列重大法律诉讼案件。这些案件都在提醒着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审计风险计量是在审计风险确认的基础上对审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它为审计风险的管理、控制和在实务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正确地计量审计风险,也逐渐成为审计界研究的焦点。
一、国外审计风险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审计风险内涵的研究
在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审计风险的定义,是由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在1983年公布的。AICPA第47号审计准则规定: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无意识地对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发表适当的意见的风险。1991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第6号审计准则定义审计风险为: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此外,也有不少国外学者对审计风险做了定义。如A.D.Woodhead(1992)认为,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了有效的财务信息后发表不正确的审计意见的风险;AlvinA.Arens等(1994)认为,审计风险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而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真实公允,并因此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的风险。
(二)关于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Aldesley(1989)认为,审计风险计量模型不仅能够帮助审计人员辨别审计实施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能为判断审计人员是否实现其目标提供了判断标准。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审计风险模型的理论研究。D.H.Roberts于1978年提出了最早的审计终极风险模型,即:终极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1981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ICPA)的第39号准则公告《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等四个子风险组成,其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表示财务报表中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表示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未被发现的风险。1983年,AICPA在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审计业务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中对审计风险模型又做出了修改,其提出的审计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由于该模型涵盖了主要审计风险要素,并表明了其间的数量关系,便于计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因而被国际上大多数审计组织及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修订前的国际审计准则以及中国的独立审计准则都采用了该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传统的审计风险计量模型。2003年,修订后的国际审计准则提出了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综合风险,用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表示,认为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该模型也被称为现代审计风险计量模型。但目前最受关注的仍是1983年AICPA提出的审计风险计量模型。
Robert D.Allen等(2006)通过对审计风险计量相关文献研究后得出,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是将该模型用作对审计风险概念性的判断,还是用作像数学方程式一样的精准计量。若作为概念性的判断,该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计划阶段则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并且已经被公众监督委员会(POB)或其他领域广泛运用;但是若作为精确计量审计风险的公式,该风险模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
(三)关于改进审计风险计量模型的研究
William R.Kinney在1989年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做了改进,提出AuR=APR×AR×TD,他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整合为已评估的首要风险(Assessed Prior Risk),并将检查风险分解为分析性检查风险(Analytical Procedure Risk),以及在实质性测试中未能发现细节问题的风险(Substantive Test of DetailsRisk)。
Sennetti(1990)提出AR=IR×CRR×AR×DR的风险计量模型。在该模型中,CR表示的是审计人员过分依赖内部控制的风险,并非内部控制自身的风险,AR表示实施的分析性审计程序无效的风险,DR表示的是实质性测试未能发现明显重大错报的风险。他认为,审计人员会依据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决定是否采用后续的分析性审计程序,因此,会存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过分依赖的风险。
Skerrattand,Woodheaz 1992年提出的风险计量模型:AR=IR×CRR×CR×AR×DR。其中,CRR表示内部控制无效的风险,CR表示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错误评价的风险。他们认为,分析性审计程序的选择和实质性测试的内容都是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为前提的。AR表示分析性审计程序无效的风险,DR表示的是实质性测试未能发现明显重大错报的风险。
二、国内审计风险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审计风险内涵的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6)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和一般原则》中关于审计风险有以下表述:“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但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如徐政旦、胡元春(1998)曾提出,完整的审计风险应是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结果与实际不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王广明(2001)将审计风险定义为由于审计意见是否恰当的不确定导致的承担法律责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蒋砚章等(2004)认为,审计风险除了包括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风险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风险外,还应包括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审计报告引讼赔偿的风险。因为,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审计报告引讼赔偿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且赔偿金额是审计风险计量的重要依据。徐泓等(2007)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审计风险的计量就转化为损失的计量。
(二)关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AICPA的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首先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理地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从而确定实质性的性质、时间、范围,达到将审计风险降低到接受的低水平。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通过对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总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固有风险难以界定和评估。辛金国(2000)认为固有风险是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企业整体财务报表和账户余额及业务类别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解决多因素固有风险评价问题。蒋敏(2013)认为,固有风险的评估可操作性低,且假设不存在内部控制的前提下单独评估固有风险难度很大,实务中往往为了谨慎性原则将固有风险假设为高水平,这样使注册会计师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流于形式。王素梅(2005)也指出,注册会计师运用传统风险模型对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时,遭遇了只能定性无法定量的尴尬境地,审计人员很难对固有风险作出准确评估,往往只能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
2.控制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任度低。郭莉(2006)认为,控制风险的评估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管理舞弊问题,当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蒋敏(2013)也认为当内部控制不存在或失效,如管理层串通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控制测试是无效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审计失败。
3.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反映不够全面。周家才(2001)认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仅从审计的过程上把审计风险划分成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因素,未能从审计过程之外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深层次社会原因,而实际上,审计风险是审计内环境与审计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蒋砚章等(2004)认为,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一方面没有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虽然与审计业务的质量没有关系,但使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较高;另一方面,也没有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在各项环境因素中,法律环境是最主要的,可以近似地替代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关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
张连起、丁勇(2004)认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1.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张龙平(2005)认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并规定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首要的必要审计程序,这为整个审计工作找到了正确的起点及导向,并为发现重大错报提供了有益的线索及方向。蒋敏(2013)认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放在首位,而不是就未能评估的风险盲目进行审计测试,明确了审计工作的起点和方向。
2.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张龙平、聂曼曼(2005)认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规定必须针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力保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郭莉(2006)也认为,新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联系起来,考虑风险的重大性和可能性,为注册会计师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了基础。
3.改进了审计业务流程。现代审计风险准则依据审计风险两要素模型,把审计业务流程和程序分为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郭莉(2006)认为,新模型下注册会计师会首先花大力气去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再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四)关于改进风险模型的研究
1.引入舞弊风险因素。孙玉涛(2014)认为引起会计报表虚假的因素除了“错报”以外,还有“舞弊”。“错报”强调的是原因,没有明显地把“舞弊”包含在内。因此,他将“舞弊风险”划分为“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和“员工舞弊风险”,提出了审计风险=管理当局舞弊风险×检查风险+员工舞弊风险×检查风险+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风险计量模型。陈志强(2005)也提出同样观点。
2.引入报告风险因素。杨朔(2009)在基于博弈论模型上将报告风险引入审计风险模型,他认为重大错报是审计风险存在的基础,而不是引起审计风险存在的因素,所以应该把重大错报风险剔除。报告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时,不予披露的可能性。改良后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检查风险×报告风险。秦海清等(2004)也曾提出,注册会计师有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故意出具与审计结果不同的审计报告,因为虚假报告而受到损失的报表使用者,是否会注册会计师也有其不确定性,本着谨慎性原则将法律风险定义为1的前提下,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改良为审计风险=报告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3.引入法律诉讼风险因素。石勇(2008)认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若因过失或欺诈等原因而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则应根据其影响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将审计模型重新表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法律风险系数,法律风险系数最终是谁可以注册会计师、诉讼的门槛要求、赔偿责任等三个因素的乘积。周家才(2002)也对传统的审计风险计量模型补充了诉讼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诉讼风险,他认为如果没有人追究审计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无须承担任何损失,即使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实际上也为零。
4.引入环境风险因素。由于不同的国家法律和人文环境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时,不能不考虑到区域间的环境差异性风险。宋小明(2007)加入对环境因素的考虑,用“侦知风险”代替“检查风险”,并加入“意见表达风险”,得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侦知风险+意见表达风险)×审计环境风险。张楚堂(2001)提出:审计风险=意见风险+环境风险。他认为意见风险和环境风险之间没有影响所以是叠加的关系,其中意见风险=发表不恰当意见的概率×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条件下给审计主体带来的损失。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3
论文提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付诸实施无疑是审计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思路上有很大不同。本文回顾了审计模式的发展,分析了风险审计方法的特征、局限性以及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针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审计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最初始的审计方法,主要功能在于查错防弊,其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会计原始凭证入手,追查到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文件的形成,验算其记账金额、核对账证、账账、账表。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仅适用于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至20世纪初,这种模式就逐渐退出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主或企业管理层势必改变“事必躬亲”的管理方式,建立系统的分层、分工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这就促使审计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上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这种审计模式,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认识基础上的重点审查。以大数定律和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统计抽样也逐渐取代了单纯判断性和任意性的抽样。同时,这一模式由于着眼于对内部控制制度整体的了解与分析,还可以发现与某些内部控制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系统性错误,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正因为如此,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从20世纪四十年代起就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方法。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型审计的产生,主要源自美国,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内在思想是,任何审计业务都必须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
其显著的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因为它着眼于全面的控制测试,而不是着眼于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即符合性测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合理地扬弃了作为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是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风险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重心前移。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是将审计重心放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分析性测试程序、审计测试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传统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报表审计需要就在于其原有的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现在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真正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二)更加注重外部审计证据。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导致风险评估程序显得至关重要,风险评估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必要的是审计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更加客观、真实的外部证据。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部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所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所以,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不应只采用内部证据,而应更努力地获得相关的外部审计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在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作出决策。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各个审计阶段,都分别以审计风险模型为主,分析评价各自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各项决策,从而能够全面控制审计风险。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一维的,它只有一个决策目标——确定实质性测试所需的证据量,所涉及的风险层次和范围比较狭窄;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二维的,它既包含了不同的风险要素,而且在不同审计阶段给各风险要素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中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弥补传统风险基础审计的不足,缩小审计期望差距。但是,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还没有一套严密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系。从目前看,运用现代风险基础审计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库的建设。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被审单位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库,按照行业发展特点、客户经营环境、客户所处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高层管理者的品行,由专业高层人员组织实施评价,定期把客户风险评价的结果向相关业务承接和实施部门通报,以便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衡量。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数据积累不足,信息库的建设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
(二)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在风险评估程序中,注册会计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客户及其环境,评估经营风险,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合理的经营计划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审计知识,也要掌握管理知识、行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还要熟练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对各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目前,我国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的背景。注册会计师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行业,不懂得管理、行业等方面的知识,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为此,主管部门需要做大量的培训工作。事务所也可以一方面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根据自己的客户情况、事务所的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
四、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须首先从企业内外环境和经营战略入手,来分析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就对注册会计师的分析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判断的过程,它提升了审计的技术含量。因此,注册会计师只有很好的运用专业判断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形式审计。
(二)处理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从理论上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首先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关注领域,从而可以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但是在实务中,执行风险评估程序主要依赖于外部审计证据,而搜集外部证据又没有专门的、固定的途径,使得搜集外部证据的成本较大,有时甚至要高于因减少进一步审计测试所降低的成本而使得总成本增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成本的增加很难通过审计收费对其进行弥补,所以如何降低审计成本使审计效益大于审计成本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所谓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就是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形势,适时修改相应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行的各种法规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最为薄弱,因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4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风险导向审计是为了适应特定环境,以制度导向审计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制度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而风险导向审计是制度导向审计的深化,由此看来,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导向审计的不同点表现为:
(一)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制度导向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仅根据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及符合性评审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方法,是一种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而风险导向审计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对影响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内外多种风险因素的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风险评估一般分成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和对控制风险的评估。控制风险的高低主要与重大错报的错误和员工舞弊有关,而固有风险的高低则关系到重大错报的管理层舞弊。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仅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而风险导向审计在评估控制风险的同时,评估重点是固有风险,以此来揭示财务报告的可信性。
(二)风险导向审计充分应用审计抽样 制度导向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都运用抽样审计技术,但风险导向审计对风险加以量化,相对于制度导向审计来说,风险导向审计中的抽样技术是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并根据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实现的更完美意义上的审计抽样。当然在这样的审计抽样中,也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的控制能力较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环境萧条,财务状况不佳以及抽样本身存在的技术局限性等。这些风险的控制和不确定因素都需要注册会计师通过正确的专业判断来加以解决。
(三)风险导向审计重视分析性测试方法 制度导向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都涉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不同的是,制度导向审计以内部控制为核心,依靠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结果决定实质性审查。风险导向审计则仅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了解,评估控制风险,而这只是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因素之一,还要结合其他风险因素综合考虑,才能确定实质性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对于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应当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中: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分析性复核程序帮助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的情况获得更好的了解和确认资料间的异常关系及意外波动,以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分析性复核不仅仅是其他实质性测试的一种补充,也可能是审计中获取有关账户余额和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审计证据的有效方法;在审计报告阶段,分析性复核程序被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因此,在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分析性复核成为最重要的程序,严格控制报表分析,不是单单的分析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而是充分借鉴了现代管理方法,将管理理念运用到分析性复核功能中去,常用的分析工具有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会计分析及前景分析,将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中去,将使风险因素不再独立,风险评估不再是单一的评估,而是综合性评估。
(四)风险导向审计关注内部控制以外的风险因素 制度导向审计的测试重点是内部控制制度,但它仅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风险导向审计除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外,对影响风险水平的内外因素均要进行测试,测试范围更为广泛、全面。在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影响风险水平的内外因素主要有:
(1)经营风险。由于对持续经营的考虑,经营的失败也往往带来了审计的失败,这样的经营风险越高,产生的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从经营风险中去考察财务报表,更能有效的发现报表潜在的重大错误,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也就是说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上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另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2)证据风险。审计证据在审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审计结论的得出需要审计证据来证实。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审计证据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依靠审计人员的主观来判断,从而产生了主观的偏差,这些都可能引起审计证据的不充足、不完全、不真实,进而产生一定的审计证据风险。
(3)环境风险。对环境风险进行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的优劣,如经济形势、行业情况以及客户所面临的风险和最高管理人员的品行、经营思想及经营作风带来的控制环境风险,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产品、制造过程及设备情况、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等带来的工作环境风险,都会影响到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
(4)管理风险。风险审计导向过程中也会涉及制度导向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进行测试,如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遵守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是否对执行情况作出合理判断,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其作出必要的修改,以及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被非法因素干扰等。管理层舞弊是审计人员最大的敌人,但缺少管理者的配合,审计工作将很难进行下去。因此了解管理当局是否有诚实正直的品质以及发动员工配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5)法律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就是缩小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差距,规避审计风险,减少审计风险损失。理论上,只要当审计师认为审计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会导致巨大的审计风险损失,就可以终止审计实施阶段并签发审计报告。因此,在法律风险是有限的前提下,就会产生注册会计师的道德风险问题:当法律风险较高,可能引起较大的审计风险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可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程序来提高审计质量;当法律风险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审计风险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偷工减料,甚至对被审单位的违规问题视而不见。有限的法律风险极低会引起审计师道德风险问题,并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五)风险导向审计看重会计师的综合能力 风险导向审计对会计师的执业能力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很强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很高的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并能够胜任咨询业务,针对不同的客户分析其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这样的咨询过程需要会计师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另外风险导向审计还要求会计师了解企业情况,如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导向和企业的深度广度,如企业所在的宏观环境、产业链结构、机器运作情况和员工上班情况,这些都可能是会计师风险评估和审计测试的范围,会计师不但要关注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而且要关注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会计师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利用整个社会的知识资源。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困难
虽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对于制度导向审计模式而言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并且在我国已经逐步开始实行,但目前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障碍。
(一)风险导向审计自身发展的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自产生以来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自身发展尚不完善。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和完善,即使是审计理论较为发达的国家或者国际机构都还未构建起一套成熟、完善的科学体系,而且这一理论尚需实践的证明。随着安然-安达信事件发生后,不断有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出质疑。所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自身还需继续发展完善,故而在中国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时机尚不成熟。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效益的问题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成本效益原则是其生存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成本能够得到补偿是实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如果要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需要扩大其关注的范围,这必然导致审计时间和成本的增加,而在会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往往很难通过增加收费来弥补增加的成本。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其收益,就有可能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三)审计过程中信息系统建设和人员素质的问题 首先,在实质性测试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主要的获取审计证据的手段,必然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平。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时,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寻求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来构建模型。按照国际惯例,大多数程序是以数理统计的广泛应用为前提的。而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建模分析的能力,这必然妨碍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如果能大量开发和运用审计程序软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依据软件构建模型并由电脑自行检验核对,这样大大加快了审计速度,节约了一定的审计成本。而我国目前不仅不具备这样的硬件条件,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全面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不切实际。
(四)政府监管和司法执法的制约问题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其认为能承受的风险水平下,省略部分常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而在我国,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在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所要求的全部常规性审计程序。在审计失败事故的检查处理中,这更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有无审计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这种注重审计程序形式上完整性的检查思路和方法势必制约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全面实行。
三、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对策
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起步较晚,实施全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有计划有系统,逐步开展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自身发展时间不长,我国仍普遍使用着制度导向审计,并在逐步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及理论系统还不健全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制定一套关于在我国如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计划,研究出适合我国推行的发展方案,先以一些典型的机构为示范单位,如银行、证券公司、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等,从小范围开始实行并不断完善,以此来提高全国的风险审计意识,逐渐带动风险导向审计的整体发展。切勿不切实际的、在全国范围内盲目开展。
(二)汲取先进方法,有效降低成本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上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近年来竞争日益激烈,价格优势也成了竞争的优势。在节约成本方面可以向西方国家的事务所学习,如分析性复核最关注的是捕捉异常情况的迹象,从而为其设定必要的常规程序和抽取适当的样本量,而不是对所有报表项目余额都要经过常规审计程序。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审计任务量,进而降低审计成本。
(三)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审计软硬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的要求更高,审计人员应当全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培训,开展定期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工作,并加强审计软件的投入学习以及审计硬件的更新换代,增强审计风险意识和职业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改革审计制度,完善审计准则 虽然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风险因素,但更多的仍是制度导向审计,所以应对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进行适当的修订,如进一步增加对审计风险评估的诠释,将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先进的分析技术纳入独立审计准则中,在考虑审计程序完整性时更多地关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等,以适应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展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受到许多制约。当前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主要是以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为基础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从事小规模企业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基本上仍然在运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行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因此可将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有机结合。即使在现行审计准则仍然主要以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为基础的情况下,吸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本观点和做法则是完全可行的。通过把风险导向审计中控制风险的理念和方法融合到制度基础审计中,使其他审计模式忽略审计风险的缺陷得到弥补,将会为探索适合我国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高伟、李晓慧:《风险导向审计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2]常郧、黄京菁:《从审计模式的演进看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研究》2002年第4期。
[3]马贤明、郑朝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4]钟卫:《国企内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内部审计》2004年第8期。
[5]邹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舞弊审计程序》,《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3期。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5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控制 审计风险 风险防范与控制
一、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处于高风险的经营环境之中,风险已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风险的存在,风险导向审计成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必然,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重心前移
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是将审计重心放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分析性测试程序、审计测试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传统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报表审计需要就在于其原有的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现在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真正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二)更加注重外部审计证据
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导致风险评估程序显得至关重要,风险评估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必要的是审计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更加客观、真实的外部证据。所以,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不应只采用内部证据,而应更努力地获得相关的外部审计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在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作出决策
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各个审计阶段,都分别以审计风险模型为主,分析评价各自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各项决策,从而能够全面控制审计风险。
(四)风险导向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三、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方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施环节必须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传统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往往从直接测试内部控制人手,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关注各项风险因素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同时在实施审计时,通过舞弊评估、有针对性的调查、运用适当的检测和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企业风险
四、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五、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结合的必然性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标志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进入实施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就我国的不少企业而言,至少存在着经济下滑风险、盲目投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做假账风险、政策来回忽悠变动的风险等等。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已趋于融合。
在风险理念的作用下,企业内部控制已扩展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已趋于融合。因此,可以说对风险管理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得到改善和促进基础之上的,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可见,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基础,也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进入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基础。
2、风险因素在内部控制评审中的体现
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识别和管理风险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风险因素体现在内部控制各个要素之中:
(1)内部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是风险的源泉;(2)目标制定,是管理者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确定其他与之相关的目标并在企业内层层分解和落实,是风险容量的确定;(3)事项识别,是对风险的甄别;(4)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度量;(5)风险反应可以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四类,是应对风险的策略;(6)控制活动,是帮助保证风险反应方案得到正确执行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是对风险的控制;(7)信息和沟通,是风险控制的保障;(8)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一段时期执行质量的一个过程。
3、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结合的特点
(1)目标:内部控制评审的主要目标已经从查错防弊,保护资产安全,逐渐转向事先发掘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经济效益。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评审的有效结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而且应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和轴心工作。
(2)对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为审计对象的。由于受托责任范围的扩大,内审对象的范围也随着内审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从最初的会计、财务事项到进一步涉及各种经营活动业务的效益审计、预算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等审计对象
(3)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方法包括审计风险评估、分析性测试、控制测试、业务实质性测试、余额细节测试等。对于有证据表明风险较低的领域,应依赖内部控制或分析性复核;对被认为风险较高的领域,实施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使审计手段与审计目标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审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绩效性。
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应对内部审计变化的相应对策
如上所述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审计工作重心和审计关口都发生了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内部审计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争取在变化中求得更大的发展。
(一)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过程的变化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的目标、战略和计划,了解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具有评估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
(二)推广计算机审计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普及,审计手段由传统的手工审计逐步走向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及时地审查企业的各种信息,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从而有利于评估风险以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
七、结语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反映了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应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且在企业战略制定阶段就应该予以考虑。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
[2]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
[3]郭化林.候日敬.金惠新.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关于审计风险评估范文6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模式;问题;建议
审计模式是审计在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为履行其职能,实现其目标而采取的所有程序和方法的总和。自古以来,审计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以账项审计为主的模式[1],发展到以风险评估为主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并且该模式在近年来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
一、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问题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所需的信息系统严重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以及同一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而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明显储存不足,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容易出现审计失败。
2.CPA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距。在企业经营风险评估过程中,CPA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客户及其所在的经济环境。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的业务是审计业务和会计业务,没有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等多元化的背景。CPA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相关行业,不熟悉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这些都不利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实施。
3.法律法规尚待完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法律诉讼风险的增加。而在我国,虽然《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出台对规范CPA的执业环境,加强CPA的法律责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国关于CPA法律责任的规定还比较空洞,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民事赔偿制度不够完善[2]。我国CPA承担的法律风险仍然较小。由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提条件就是法律风险,法律风险越高,对CPA的约束作用相应就越大;反之,如果法律风险低,CPA不但不会远离法律风险高的客户,而且还会对审计过程的风险不够重视,审计质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也偏离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本意。
4.风险导向审计自身发展的问题。风险导向审计自产生以来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其自身的发展尚不完善。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有很多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理念异化、风险评估范围不明确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缺陷等等,其风险评估程序效力也受到质疑。秦荣生更尖锐地指出,如果这样开展审计工作,势必混淆CPA和经营风险分析师、投资分析师的界限。此时,由这些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如果仍然称作“审计”,那么现代审计已经变质、变味了。[3]
二、我国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
1.建立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机制。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获得的企业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以实现资源共享。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应该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并及时更新审计人员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所需要掌握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相关知识以及与客户所在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为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2.强化CPA的职业怀疑精神。我国的CPA在执业过程中很难始终保持怀疑态度,有时过于“轻信”管理当局,缺乏对管理当局提供资料真实性的怀疑。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惯例,强化CPA的职业怀疑精神,要求CPA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态度,对相互矛盾或者可靠性存在疑问的文件或管理当局声明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由简单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转变为“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以增加发现和揭示重大错弊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就是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形势,适时修改相应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行的各种法规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最为薄弱。因此,应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力度,以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4.借助专家的帮助,解决CPA知识结构差距的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关注点的前移,对客户经营战略等的关注对执业的CPA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的颁布,在对确定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专家的工作范围、评价专家的工作等进行界定的同时,表明了利用专家的工作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中的作用。
新审计准则体系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式,规定了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但这种审计模式能否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还有赖于准则能不能有效执行。而要提高准则的执行效率,除了提高准则本身的质量外,严格的监督管理、完善的质量控制、充分的解释机制、有效的后续教育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新审计准则体系的有效执行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武汉大学商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2: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