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整治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整治规划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1

【关键词】秋林商圈;综合整治

1 现状概况

秋林商圈是哈尔滨市最繁华的购物商业中心之一,主要商家有:秋林公司、百货大楼、远大商城、大世界商城、松雷商厦等,果戈里大街和大直街地下有金街地下商业街和国贸地下商业街。附近有邮局、电力局、博物馆、火车站、纪念馆、国际饭店等。该处交通繁华,是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地铁交通的主要交汇点。这一地区是哈尔滨城市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商业中心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 存在问题、

2.1 秋林商圈的影响力、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知名度需进一步提高。

2.2 秋林商圈地处全市极其重要的黄金地段,其职能、经济效益的发挥,所起的作用还不够,需进一步整合。

2.3 新老建筑风格、体量不和谐,高层建筑较多。

2.4 交通矛盾突出。

2.5 风貌特色不突出。

2.6 个别街道还存在“乱、差、低、黑”的问题

3 指导思想与原则

3.1 指导思想

秋林商业圈的建设,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从哈尔滨市总体城市风格角度出发,提出该区域最佳建设改造方案。打造出具有传承历史文脉,体现现代文明,激发商业活力,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商业圈。

3.2 规划原则

3.2.1 建筑与环境整治相结合,尊重历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特色。

3.2.2 主要街道与次要街道相结合,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

3.2.3 城市风貌整治与商业繁荣并举,通过整治环境,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3.2.4 以人为本,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满足高品味、高质量城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3.2.5 规划要近中远期相地合,地上、地下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2.6 合理组织交通,改善交通环境。

3.2.7 政府搭台引导和服务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3.2.8 专家咨询论证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3.2.9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与因地制宜创新相结合。

4 目标与定位

4.1 规划目标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秋林商圈进行全面的综合整治。通过对秋林商圈商业和文化内容的增强、建筑群体特色的整治、交通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在整体风貌和整体功能上,实现秋林商圈的提档升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

4.2 规划定位

对秋林商圈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提档升级,是解决秋林商圈目前“乱”、“差”、“ 低”、“ 黑”问题的需要,是提高秋林商圈吸引力和知名度,发挥城市品牌效应,保护特色历史街区,促进商业、旅游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带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规划定位为:

4.2.1 经济的秋林商圈

秋林商圈是哈尔滨最具人气的商业区,要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发展活力,增强高档精品商业区的特色,吸引国内外著名商业品牌落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环境整治与繁荣经济并举,实现秋林商圈黄金地段的价值,为发展商业、旅游业搭建载体。

4.2.2 文化的秋林商圈

秋林商圈历史上就是商业重要区域。因此,要继承历史文脉,发掘文化内涵,注重对秋林商圈历史风貌和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加强对保护建筑及周围环境的保护,体现欧式风貌,营造特色街区与新的城市亮点。

4.2.3 亮丽的秋林商圈

恢复历史风貌,着重设计重要节点、建筑轮廓线与主要出入口的景观,进一步优化秋林商圈空间景观环境。重点做好灯饰亮化,渲染商业的繁华,突显建筑物的风貌,展现秋林商圈夜晚的绚丽多姿,折射哈尔滨大都市现代化气息。把街道的美、建筑的美、绿化的美、色彩的美、灯光的美,店面装潢的美、雕塑小品的美、牌匾饰物的美有机结合,形成秋林商圈独有的和谐美。

4.2.4 立体的秋林商圈

在空间上,要体现平面与立面、地上与地下、建筑与街道、线形步行空间与休闲空间、步行与车行相结合。在时间上,要白天与晚上相结合,平时与节假日结合,近期环境整治与长远整体改造相结合。在内涵上,商业购物、历史文化、旅游观赏、休闲娱乐要有机结合。

4.2.5 人文的秋林商圈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步行尺度、近人尺度的设计与创造;强调人行优先和无障碍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强调健康和卫生的价值、浓厚的文化氛围、游憩休闲的空间、舒适安全的环境、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

4.2.6 国际化的秋林商圈

秋林商圈是哈尔滨的城市品牌之一,要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地域的民族的也是国际的世界的。秋林商圈要借鉴国际上一些名街区的经验,以国际化的理念和标准进行改造建设,如在标识上、在服务上、在管理上。

4.2.7 数字化的秋林商圈

秋林商圈应该是信息化的、智能化的和数字化的。应用虚拟城市的技术手段,建立秋林商圈三维动态模拟系统;设立秋林商圈信息港网站,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数字秋林商圈”。

4.2.8 服务大众的秋林商圈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旅游、休闲、购物的空间,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同时要体现市民意愿,让广大公众对秋林商圈的改造建设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管理权。

5 综合整治规划

5.1 建筑立面改造与整饰

5.1.1 建筑立面改造

对奋斗副食品商店、大世界商城、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江南春大厦、龙苑宾馆5栋建筑的立面进行改造。

为了打造欧式商贸区城市形象,规划对立面改造的5栋建筑的建筑风格确定为欧式建筑风格,形成协调的特色风格。

5.1.2 建筑立面清洗与粉刷

对秋林公司、原意大利领事馆、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亚西亚电影院、纪念馆5栋历史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粉刷,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对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商厦、建筑立面进行清洗。

5.2 广告与牌匾的整治

大直街、果戈里大街牌匾设计应本着小而精、通透好、个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原则进行设计,宜采用欧式风格的铁艺,尽量减少对建筑物的遮挡,色彩宜采用冷色系作为主基调。应尽量采用电子显示屏做广告媒体,强调景观效果。

5.3 道路绿化、铺装、设施、围栏设计

5.3.1 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

秋林商圈道路的绿化整治方案:

现状已损毁的行道树进行处理后,补种新的行道树。

在大直街人行道上,恢复历史风貌的带状小绿地。

5.3.2 道路、广场铺装

果戈里大街、大直街人行道采用彩色水泥材质的铺装。

建设街、建民街、集市街、荣市街步行街系统的道路,采用花岗岩石材铺装。

5.3.3 设施

更换垃圾箱,采用双筒垃圾箱。

增设指示牌。

增添游人休息座椅,采用木制铁艺。

5.3.4 围栏

保留电力大厦门前的欧式围栏。

果戈里大街、大直街人行道采用欧式铁艺围栏。

5.4 城市亮化设计

在满足道路照明要求之外,主要对建筑、小品、广场、入口和标识提供照明,强调动态的视觉效果。对道路,景观要素,建筑物以及标识的照明形成点线面结合。层次分明,动态,伸展的照明体系,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的布局,尺寸,形状和光色,清晰体现照明体系的等级,使秋林商圈夜间有一个清晰的空间构架。

6 结语

通过对秋林商圈商业和文化内容的增强、建筑群体特色的整治、交通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在整体风貌和整体功能上,实现秋林商圈的提档升级和配套设施的完善。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污染,整治规划

Abstract: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ity based, it is to point to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osely related infrastructure, urb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paper in some cities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 new concep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rban air, water, solid waste and urban soun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vision, illustrates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th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nova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规划中环境污染问题

1.1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厂排放的大量粉尘和CO2、SO2等废气;(2)汽车尾气;(3)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4)家庭中能源的消耗;(5)各种喷雾剂,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

1.2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有几个方面:(1)工厂排水;(2)生活用水。家庭排放量正在逐步增加,据统计,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3)农业上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经过雨水的冲刷排到河流中污染地表水。

1.3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地点,某些物品对用户不再有用或暂不需要而被丢弃,成为废物;但对另些用户或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废物可能成为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原料。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力求使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那些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无法利用的固体废物需要进行处理处置。在生活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多,主要有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渗入土壤就污染了土地,农民种的蔬菜、粮食中也就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会危及人体健康。

1.4噪声污染

噪声有高强度和低强度之分。低强度的噪声在一般情况下对人的身心健康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如织布机、车床、空气压缩机、风镐、鼓风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摩托车、拖拉机、飞机等)、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体育和文娱场所的喧闹声等。这些高强度的噪声危害着人们的机体,使人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引起疾病。高强度的噪声,不仅损害人的听觉,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智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噪音污染已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染。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来源。

2 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2.1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方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2.2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3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气系统、集中供热、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留管网,垃圾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等等。

2.4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2.5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总量控制要将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项目――投资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是以空气和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项目还要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列出经费需求和规划的筹资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

3 城市环境保护整治规划

3.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3.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3.4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固体。

4 结语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3

关键词:反规划;城乡一体化;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错带与“反规划”理念概述

1.1 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错带,也称城乡过渡带、城乡结合部、城乡边缘带,是指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以土地的城市和乡村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探究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在实践上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2“反规划”理念

“反规划”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途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当前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已逐步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反规划”思想是优先考虑自然山水生态体系的生态规划方法, 它可以打破城乡交错带的直线格局,形成城市和乡村两者相互交错, 又相互补充的局面。

城乡交错带的规划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2.1生硬的圈地运动,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被破坏

所谓“圈地”,就是把农村中从很早时候起就已普遍存在的“敞田”用栅栏圈围起来,成为整片地段,在这片地段上养羊或从事其他耕作,如种植新的农作物。在城市建设中圈地有二层含义:一是土地的外延扩展, 即向大自然“要地”; 二是原有土地的重新分配, 即土地在原有规模下的内部调整[ 3 ]。对于城乡交错带建设的“圈地运动”来说,外延的扩展使土地用途置换迅速,原本山水相依、村落傍山水的局面,被生硬的宽马路、连排的高楼等打破,侵占了良田,破坏了城乡交错带的生态系统。

2.2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系统功能退化

近年来,泛湘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合理,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土地系统功能退化。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浪费严重,土地系统功能退化。

2.3非农用地扩展迅猛,绿地隔离带不断被蚕食

城乡交错带是满足城市发展和需要的主要供给区,由于地租理论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比较效益差异,城乡交错带内各类用地竞争激烈,土地用途置换迅速,如农业用地中的大型耕地逐步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绿化隔离带逐渐消失。另外,随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城市扩散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向城乡交错带转移,城乡交错带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又导致居住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量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农业用地锐减。

2.4畜牧业发展迅速,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在我们探讨畜牧业如何发展壮大时,一个与之相伴的问题不得不谈――那就是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产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时所带来的种种污染,据调查,农户饲养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鸡,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分别相当于10-13人,30-40人,0.5-0.7人对环境带来的负荷。在湘西北地区大量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并引发大量社会问题。

3“反规划”理念下城乡交错带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战略思考

3.1发挥“反规划”的调控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发展战略

构建城乡交错带生态屏障,维持自然地貌的连续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避免或预防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用地的基本稳定。根据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了“三界四区”,即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在规划区域范围内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四个管制区域。

3.2坚定“反规划”思想,重视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和保护

绿化带能够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止风沙,提供大量新鲜空气,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因此,要继续充分发挥城乡交错带的生态屏障功能,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安全,需要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吞食城乡交错带的农田或绿地,加强城区与城乡交错带之间的农田隔离带或绿地隔离带的建设,在城乡交错带内,将农田生态系统嵌入各城市组团以及农村居民点之间,并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发展观光农业。

3.3控制污染源,制定生态建设战略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是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本措施。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业土地规划,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贫瘠土地退耕还林还草。二是禁止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保护好地下水不受污染。

3.4“反规划”理念下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和消费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第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重点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采取科学、有效、可行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堵住污染源。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城乡边缘带以及经济区域空间的三元分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59.

[2] 俞孔坚 李迪华 韩西丽.论“反规划” [J]. 城市规划, 2005, 29 (9) : 64 69.

[3] 姜锋.英国圈地运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3 (5) : 96 100.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

作者简介: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4

为积极推进“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农民生产居住和自然生态环境,按照《市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槐泗镇2013年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基础,以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结合“三拆三整治”工作,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要求。

二、整治目标

1、创建区域规划布点肖胡村葛小组“二星级康居乡村”1个。

2、完成非区域规划布点,13个行政村103个“环境整洁”村庄整治任务。

3、全面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管护水平。

三、整治标准

按照市、区村庄环境整治办考核要求,区域规划布点村庄要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非规划布点“三整治、一保障”的整治标准。

四、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从3月20日至3月31日。工作部署阶段,各村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计划,按照“一幅图、一张表、一个方案”,组建工作机构,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开展技术培训,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从4月1日至5月31日。集中整治阶段,利用6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整治肖胡村“二星级康居乡村”和103个环境整洁村庄的整治任务。

第三阶段:从6月1日至6月15日。改进提高阶段,对所有整治村庄“回头看”,不足的地方加工补课,完善各项资料、信息归档报送。落实长效管护机制,加强长效管理,迎接上级领导考核验收。

第四阶段:从6月16日至6月30日。综合验收阶段,一方面认真完成上级验收,另一方面全镇组织整体验收,对全镇所有星级庄台和达标庄台进行评分评定,逐个排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成立的槐泗镇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各村分工人员对各村村庄整治任务推进进行协调指导。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5

试论各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藏书老镇区项目设计札记

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研究回顾

徐宿连大叉手传统建筑技艺特色

金其铭对江苏农村聚落地理的研究

社会学视域下的苏南乡村研究

江苏文化遗产解读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南京江宁区金花村的实证分析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的实践回顾

南京市村庄环境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市村庄环境整治的探索与实践

溧阳市村庄环境整治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迫切性

美丽中国:江苏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

乡村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根基

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探索

地理学对江苏乡村研究的溯源与发展思考

快速乡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保护与发展

对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实践的反思和展望

政府统筹、村民主导的新农村改造规划

“生活圈”视角下的村庄布点规划研究

村·屋·人——常州市乡村人居环境初探

华北村庄环境改善实践——以邢台市为例

苏州西山古村落特色空间格局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

当代语境下的乡村调查—“2012江苏乡村调查”

城乡发展一体化视角下的江苏村庄环境整治研究

基于村庄空间演变内生动力的村庄布点规划探索

论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流转的本质与系统

法国乡村建设政策与实践——以法兰西岛大区为例

从慢城到慢村——一种美丽乡村发展模式的探讨

镇江乡村物质空间环境的多样性与动态性解析

省域乡村旅游重点发展地区选取方法初探

诗画江南——常州市村庄整治规划之“特色”思考

精心规划建设让城乡差别化互补协调发展

修得起,回得去——浙江省桐庐美丽乡村考察感想

江苏省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模式及经费筹措机制研究

南通市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多样化、宜居化提升方法研究

村庄环境整治中的特色塑造——以南京市佘村为例

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

太湖流域水网密集地区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村落空间的生长与自我修复——基于溧水诸家村的调查与思考

驿路要冲,圣裔名村——南京市漆桥村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礼社古村落养老旅游开发——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应用

原乡·新生——以无锡阳山镇为例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思路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村庄整治中的传统特色延续与规划引导——无锡村庄整治规划的点滴体会

环境整治规划范文6

根据《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摸底调研检查情况报告》,结合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现场会精神,乡结合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结合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以改变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入口,加快补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生活水平、生产能力和生态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政府主导,分工负责。按照“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实施”的原则,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区域统筹,科学规划。按照“区域统筹、高点定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适用”的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脱贫攻坚、移民(易地)搬迁、特色产业培育、文明和谐社区创建、重点镇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科学编制各类专项建设规划。

(三)典型示范,有序推进。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以贫困村及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道两侧、重点流域和县城周边、传统村落、城乡结合部村庄等为重点,通过抓点示范,深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四)政策激励、群众参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覆盖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08个村庄环境整治。力争年底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基本解决。

四、存在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旧突出。一是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生活、生产及建筑垃圾四处散落;二是畜禽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入露天沟渠现象普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水务站、乡人民政府)

(二)乡村规划编制欠缺。一是农村住房布局凌乱,农村房屋建设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很多环境卫生死角。二是“六乱”现象依然突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普遍存在。三是各村内巷道硬化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衔接性差,甚至有部分村寨庭院及入户道路没有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四是公共厕所修建距离不合理,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存在建成后无村民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国土自然资源所、乡人民政府)

(三)路灯照明设施还没有完全覆盖。一是无路灯或只安装部分路灯村寨普遍存在;二是已安装路灯村寨,路灯损毁严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四)垃圾清运及处理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造成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保洁人员没有履行好职责,未能及时清理村内环境卫生;三是垃圾无害化处理难,村上收集的生产、生活垃圾只做简单的焚烧或填埋。(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五)人居环境整治配套资金投入不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地方财政收支更加紧张,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由于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势必会在推行各项政策时进行取舍。(责任单位:各村委会、村民理事会、项目办、乡人民政府)

五、实施时限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8月下旬)。乡、村逐级召开动员会,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及实施步骤。各责任单位按照各自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迅速开展工作。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全民动员、部门联动,上下协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确保到2019年底,全乡70%以上村小组基本达到验收标准。

(三)完善提升阶段(2019年11月至2019年12月)。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创新提升建设水平,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乡落实好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本乡镇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保洁人员工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所需资金,建立完善项目统筹推进机制、公共财政投入与村民适当缴费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推动村庄保洁、管护及项目建设、垃圾收运处置、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市场化。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广大村民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和环保意识;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文明素养。二是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宣传,以学生促家庭,形成“小手拉大手”共同保护绿色家园的氛围。

(四)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全面开展乡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二是在学习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并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量力而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