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文1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防火管理

林业资源是人类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林业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储备方面也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生态系统能力,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稳定性,必须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森林防火措施。

1林业资源管理理念

林业资源是木材来源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林业资源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产要求。林业资源还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生态系统良好运转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管理对森林资源发展非常重要。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林业资源的产权管理以两种制度进行分配,分别是人民所有和部分集体所有。这种林业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弊端,缺少创造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因此,当前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借鉴先进科学理论进行改善,提高人类资源保护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森林的破环[1]。

2林业资源保护措施分析

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森林资源分类标准进行明确规范,部分地区不考虑生态因素和森林功能因素,将经济效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忽略生态环境的利益,放大了森林资源开采的要求,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类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建立有效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是重要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加强监督体系建立也是必须的。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功能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加强林业企业森林开采过程中的监督,加强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关系,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2]。

3林业资源防火管理措施分析

3.1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一定的生态损失。因此,为了减少森林火灾事件的发生,加强森林防火意识,提高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海报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和知识。其次,可以通过森林防火知识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通过对森林附近居民发放防火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在森林防火知识宣传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化、普及化、针对性、创新性等原则。此外,还可以加强防火标识设立和添加火源回收箱等方式,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观念,最大程度上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

3.2强化防火认知,落实防火责任

森林防火不仅是森林保护有关部门的工作,鉴于森林火灾的破坏力之强,人民群众和其他部门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共同保护我们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是必不可少,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实行到位。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时刻具有监督、严密监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加强高效、实效的森林防火运行制度。

3.3加强防火教育制度制定

建立健全的防火教育制度能够切实做到防火教育工作的普及,有效的保证防火工作的贯彻落实。防火教育制度制定过程中,坚持反复宣传与连续宣传的有机结合,加强突击宣传与持续宣传的配合,提高专业化宣传水平,加强公众化宣传的力度,在防火宣传中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加强警示教育效果,提高防火教育制度的可行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生态效益重要作用,因此,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以及森林防火措施对整个森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沈阳.浅议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途径及措施[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12.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文2

    1.1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的林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森林防火管理不仅是发展林业资源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由于我国属于林业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加上我国本身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若是发生森林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是保护我国林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与必要工作。

    1.2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森林防火管理对于林区人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火灾不仅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而且严重威胁着林区人民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只有切实做好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森林防火管理,才能真正保护人民的生存环境,避免导致我国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破坏。

    2 加强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

    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增强林业资源的保护,首先应当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加强其防火知识重要性及管理措施的宣传与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宣传电视、广播与新闻广告的方式进行防火管理知识讲解,或通过设置各类宣传口号、防火宣传单、警示标牌等方式不断向护林人员与林区人民灌输森林防火安全意识及意义。经过各式各样的森林防火宣传与教育,引导人民资源投身到森林防火工作之中来,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根本上解决森林防火管理的力量问题。

    此外,防火管理人员可以拓展各类宣传途径进行防火知识讲解,例如,在各类报纸、电视台、广播节目进行防火管理重要性及措施介绍,或通过政务信息、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在附近的中小学校门口及林区范围内进行宣传,以黑板报、宣传单、文艺汇演、宣传画册发放等各种形式,尤其应当加大力度向游客及林区人民进行防火管理宣传、教育。

    2.2 加强火源管理

    2.2.1 加强野外生产用火及生活用火的管理

    2.2.1.1 加强野外生产用火管理

    其一,炼山、烧荒、烧牛坡等生产用火应当选在安全防火期内进行,在进行生产用火之前,必须确保其防火线质量合格、审批手续完善,并事先准备好扑火人员与扑火器械、工具,确保余火被完全清理干净。此外,若天气为大风天、傍晚,或属于高火险期,则必须避免在此类时期进行野外生产用火。

    2.2.1.2 加强野外生活用火管理

    护林人员应当加强野外生活用火管理,确保野营人员生火做饭后离开前已将火源、余火彻底清理、扑灭。其用火地点适宜在接近河流、道路灯较为安全的地点,并在靠森林的一边及时设置好防火线,由专人负责用火管理。

    2.2.2 加强上坟烧纸用火管理

    在清明节等关键节日,要突击组织宣传巡逻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和巡逻,在坟地集中的地方,组织专人看守,在通往坟地的道口设立宣传提示牌。确保在用火前必须将用火场地周围的可燃物全面清理干净,用火后必须等完全熄灭后才能离开。

    2.2.3 加强儿童及智力不全的人员管理

    少年儿童和智力不健全人员是森林防火的重点监管对象,必须加强对家长、教师和监护人的教育,请他们严格对儿童和呆傻人员进行看管,并通过与监护人签订保证书确保其不在野外玩火。

    2.3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措施的落实

    2.3.1 加大力度推行森林防火责任制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根据森林防火责任制,将防火管理部门中的各个人员的职责进行分门别类,由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本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管理工作上来。

    其中,护林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加强防火及救火的方案设置,并加强防火指挥系统、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以高效、快速、全面的信息传输方式提供相应的防火管理与扑火信息,以便确保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刻探测到相应的警报信息。此外,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应当采用签订责任状、防火公约、树立责任标牌等形式,把火源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林地。加强护林人员防火管理的责任心,严格按照管理法规进行日常巡查,加大森林防火的管理力度。

    2.3.2 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完善森林防火预案和应急预案、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防火运行机制,可以全面、有效的排除各种隐患。其中,各地应当在林区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隐患排查要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漏洞得到及时堵塞,及时消除隐患。

    2.3.3 加强巡查

    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护林人员必须每天定期定时进行巡查、巡护,尤其在防火警戒期应当加大巡查的力度,这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第一步。巡查巡护一般由护林防火人员执行。巡护方式主要有步行、骑自行车、骑摩托、乘坐汽车等。巡护主要任务有: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控制野外违章用火;依法检查和监督防火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报告火情并积极组织扑救。

    2.4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

    2.4.1 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专业素质,加强其扑火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扑火的效率及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当加强消防队的技术培训,可以通过火灾模拟、演练的方式,结合其相应的地形、风向、风速等因素,进行消防救火演练,锻炼消防员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其应变能力。

    其次,在防火期间,消防队伍要处于高度的临战状态,消防车辆和风力灭火机加足燃料,严阵以待,每天坚持起动试验,背水桶加满水,通讯电台和手持机落实专人使用保管,保持通讯联络,确保万无一失,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最后,加强消防队员的体能训练,提高队员的体能,锻炼其意志力,时刻处于高度警惕之中,加强消防安全事项的管理,选取最适宜的扑火工具及扑火策略展开消防工作。

    2.4.2 加强森林消防物质、设备的建设

    各种扑火机具和电台通讯设备以及消防专业车辆,是森林消防队不可缺少的战斗武器,必须要严格管理,坚持经常保养维修,落实专人负责。消防库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各种机具编号注册,要摆放整齐。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文3

关键词 森林防火 野外火源 管理 机制

柳河县是吉林省重点林区县和一级火险区县。全县有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534个自然屯、8个国有林场,总人口38万人,总面积为306,728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93,461公顷,占总面积的63.1%;全县有林地面积为164,623公顷。森林覆盖率56.62%,其中国有林森林覆盖率93.1%。国有林业用地面积为77,686公顷,占全县的25.3%;集体林业用地面积为229,042公顷,占74.7%;其它为25,232公顷,占0.8%。在全县164,623公顷的有林地面积中,天然林面积为118,852公顷,占总面积的38.7%;人工林面积为45771公顷,占总面积的14.9%。森林总蓄积达1310万立方米,其中国有森林总蓄积量为911万立方米,森林防火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多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到去年为止,柳河县已胜利实现连续5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工作目标;特别是自1994年起连续8次被省、市政府授予森林防火模范县和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柳河县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问题仍存有漏洞。本文对全县野外火源管理的基本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措施建议。

1 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的现状

1.1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了野外火源

多年来,柳河县森林防火工作采用县、乡人民政府为主的领导体制,政府承担领导组织工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业务。每年的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全县各地认真查处野外用火,作为森林防火重中之重的野外火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县政府依法森林防火《命令》,突出野外火源管理“四个一律”;对禁火期间不听劝阻擅自野外用火者给予治安拘留,并在电视台曝光。仅2004年春防禁火期间全县就治安拘留16起16人,罚款36人;2007年春防禁火期间全县治安拘留2起2人,罚款17人。从2002年春防开始,全县各地在主要入山道口设置火种收留站,仅大北岔林场就在辖区增设了13处火种收留站,每天早6点至晚8点接送上岗人员,对控制火源入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等时期做为森林防火重点防护期,通过设置临时检查点、加大巡查力度等措施,严格控制火源。主要在村头、坟头、地头和路口等关键部位形成多层次的防护网络,继续坚持《入山证》和《森林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制度,严格控制火源入山进林。在全县一级火险区和公路沿线、森林公园等重点部位死看死守,关键时段加大了巡护检查的密度;县政府出台硬性规定并得到贯彻落实。如2004年10月,县政府分管领导与原22个乡镇的乡镇长签定了森林防火责任目标军令状,明确规定三条:一是从现在开始,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和柳河电视台报道为准,发现野外违规用火一次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要在柳河电视台曝光。二是发现野外违规用火二次的,乡镇领导要以乡镇党委、政府的名义向县委、县政府递交书面检查,听候县委、县政府的处理意见。三是发生一次森林火灾的,一票否决;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各乡镇按照军令状的要求,都组织建立了专门的火源管理稽查队,全县534个自然屯都临时增加了至少5名巡护员开展巡护活动,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效果也很理想。据统计,自199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县森林火灾发生率年均控制在0.005‰以下。

1.2科学预防,积极开展计划火烧除工作

每年进入春防、秋防禁火期前全县各地都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计划火烧除工作。森林防火业务部门树立服务“三农”的大局思想,认真落实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各地普遍采取农事用火和林事用火合并审批、合并管理的做法,并针对生产性用火持续时间长、地点分散的特点,采取以村为单位统一申请,集中用火的办法,烧除的重点是农田地秸棵、水田地杂草、粪堆以及其它剩余物。各乡镇在禁火期前都按照县里的要求认真组织了计划烧除工作。据2004年春防统计,全县225个行政村、534个自然屯有496个自然屯开展了烧除工作,烧除总面积9207.5公顷;2007年春防,全县15个乡镇有206个行政村开展了农田秸棵烧除工作,烧除总面积4865公顷;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3坚持重点时期、重点部位搜山清林制度

适时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清山、清林活动,清除林内火险隐患。几年来,全县各地禁止上坟烧纸烧香和燃放鞭炮,对重点墓区,各地均加派力量,设专人死看死守。有的乡镇还建立坟墓档案,有组织地开展散坟迁移,从源头上控制野外用火行为的发生;对林区零散作业点加大巡查力度,严密布控,加岗加哨,把住每条入山道口,坚决把火源拒之山外。

1.4及时下达禁火令。2007年4月28日,县长经希军签发了《柳河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令》(第1号),县政府办印发300份后由防火办迅速将1号令发至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8个国有林场和森防指成员单位,并在柳河电视台全文播发了7天“1号令”的内容,要求在4月28日-5月31日全县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全面进入森林防火战备状态,在最短的时间内刹住了随意性点烧的势头,效果明显。

2 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据统计,80年代柳河县共发生山火47起,烧毁山林面积80公顷,烧死幼林2万株。90年代由于加大了森林防火的工作力度,严控野外火源,全县发生山火5起。2000年至2007年6月,全县发生森林火警6起,过火面积3.7公顷。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林区的社会安定,而且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造林绿化成果。

2.1一些地方对春、秋季森林防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方案落的不实,责任抓的不细,尤其是部分乡镇的主要领导对下属疏于管理、约束不严,这是导致野外用火频发的主要原因所在。

2.2个别乡镇领导对防火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这不仅充分暴露出麻痹大意的思想,也体现出了对森林防火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

2.3极个别乡镇仅靠林业站人员抓防火,靠几台摩托车巡护,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造成野外火源监管不力。

2.4大规模的荒山造林任务完成以后,森林防火问题客观地摆到了面前。一是森林面积大,防火任务重。森林成倍增加,近山、远山、高山、矮山林地都是防火对象。二是树种结构单一,森林火险级高。十年绿化柳河期间,荒山造林都以针叶松类先锋树种为主,现有针叶纯松林、松杂混交林占全县有林面积的85%以上,这种以针叶林为主体组成的林分,林内干燥,枯枝落叶难分解,树种含丰富的易燃性松脂,森林火险级极高,是最容易起火和发生森林大火的林分。三是森林处于中龄阶段,抗火能力差。我县的森林群落已进入以中幼林为主体的阶段,这种中幼林枝下林草交织,群落自身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差,一旦着火,地表火和树冠火同时燃烧,形成混合的冲天大火,火势凶猛,蔓延速度快,极难扑救与控制。四是林下可燃物多,山火易于曼延。封山育林、改燃节柴措施有力以及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燃料由过去的烧柴、烧秸棵改烧煤烧气、用电,以致林内积累着大量的容易燃烧的细小可燃物,对火环境非常有利。由于现有林具有以上特点,加上我县屯落分散,田林交错,道路四通八达,野外人为活动频繁,火源复杂,管理困难,森林防火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调查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都是野外用火管理不严,群众防火意识淡薄,随意在山边林内用火引起的。据对近5年已查明的山火统计分析,由烧荒烧灰等生产性用火引起的占44%;由上坟烧纸、野外吸烟等非生产性火源引起的占55%。

2.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一旦林木发生火灾,林农就奋不顾身上山扑火,增加了扑火人员伤亡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林权结构分散化,林权所有者护林防火力量单薄、扑救风险高,遇到火险难以进行有组织的扑救,影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

3 建立疏堵结合的野外火源管理新机制

野外火源管理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碰到的难点,在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的时段,采取“疏”的办法,积极组织广大林农用火,有计划、有防范、有安排地投工投劳集中烧除林缘农田边可燃物,从源头上消除可燃物隐患;在高火险期,采取“堵”的办法,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达到既把好火源关和解决农事用火矛盾,又促进农业生产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的目的。

3.1加强林区散坟用火管理,实践森林防火长效管理机制。上坟祭祖是我县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消除这一隐患,柳河县要在森林火灾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林区散坟用火管理。今秋,柳河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力量对全县林区散坟现状进行调查,着手制订加强林区散坟用火管理的规定,采取有理、有节和强制等措施,依法规范上坟祭祖用火行为。这样做可以遏制因上坟扫墓烧纸钱、放鞭炮引起森林火灾的势头,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

3.2建议应由省、通化市人大制定专项火源管理法规。为搞好野外火源管理,2003年柳河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发了《野外火源管理八项规定》,但由于权威性不够,又没有法律责任规定,执行效果不理想;而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对野外火源管理仅作原则规定,难以操作。为此,建议通化市人大制定专项法规,加强野外火源管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用火行为,对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我县绿化成果,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专项火源管理法规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野外火源管理工作的责任。火源管理的责任分为政府责任、部门责任和在林区从事活动的单位、人员责任三个方面,核心是各级政府责任。法规应对各方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二是关于野外用火管制。野外用火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但生产用火又是一些农林生产所必需的,为此,法规应对非生产性用火作出禁止性规定;对于生产用火,必须对其种类及用火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实施“野外用火许可制度”和“进入林区作业许可制度”。三是关于森林防火经费。森林防火是一项投入大,又不能获取直接经济效益进行自我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由财政拿出专项经费,确保森林防火的需要;对此,有必要在法规中作出具体规定。四是关于法律责任问题。法律责任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火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家和省人大尚未有野外火源管理的专项法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火源管理法规可对各种违反规定但尚未引起森林火灾的行为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目前执行的野外吸烟、用火一次罚款10-50元的做法效果不理想。对引发森林火灾造成林木毁坏的各种违法行为,则可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处罚幅度作出具体的规定,以保证法规的实施。

3.3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火源管理,杜绝森林火灾隐患。防火期内,生产用火未经批准不得用火,对已经批准的生产用火,用火单位必须有专业队现场监督下才能点烧,杜绝跑火。要实行野外火源管理责任制,县、乡直属单位包干到片,落实到村屯和山头地块,责任到人。高火险期,严禁带火种进入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要加强巡山护林,并在重点林区、火灾多发区、风景区等重点地块设卡严守,对进山人员登记造册,杜绝火灾隐患;公安机关要加大火案查处力度,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火灾肇事者。

3.4推广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建立“十户联防”制度,并认真加以监督检查。在全县各乡镇都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乡规民约,约束野外用火行为。

3.5建立野外火源稽查体系。野外火源稽查体系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督查组,组成人员分别来自林业公、检、法、防火办,主要任务督查乡镇森林防火工作,严查火源;二是稽查员,按200公顷以下配备1人,200公顷以上配备2人的标准,乡镇、村配备专职防火员,佩带执法证和红袖章上岗,责任到人、到山头地块,人员配备要求是熟悉本村社情、民情、火情,身体好,责任心强,经常在家,有联系电话,主要任务是按乡规民约查禁野外火源,收缴罚金。防火员工资待遇每月每人100元,由乡镇、村委会共同负担,违章用火罚没金70%归村级防火员。未按规定检查野外火源的,每人每次扣除10元,发现野外用火未罚款的,每起扣除防火工资50元,发生一次火警火灾的,扣除防火员3个月的工资,发生两次的,扣除防火员6个月的工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6建立防火隔离带是控制野外火源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是建立阻隔系统、预防和阻隔林火发生与蔓延的重要措施。今后新造大面积人工林,要求与森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按比例营造防火林带,开设防火线。今后一个时期,还要抓紧开设居民区周围及林农交界处的防火隔离带,坚决清除拌子垛和木耳椴,严防家火引起山火。

3.7加大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建设。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制定的黄、橙、红三级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的要求,加大监测预报的力度,并认真落到实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12119”山火报警电话的宣传力度。

3.8要建立适应柳河县农村实际、疏堵结合的野外火源管理新机制。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改革措施的深入,农民种粮、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野外生产性用火成倍增加。再加上柳河县山区林田相连,村林交错,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生产性火源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各地应逐步转变过去那种动员大批干部上山,死看硬守、全面禁火、严处重罚的管理办法和只抓管理不讲服务的工作方式,研究采取综合手段,对野外生产性用火探索建立新的火源管理机制,做到疏堵结合。在各农事、林事用火高峰期间,可动员乡村和林业干部下乡,抓住森林火险等级较低的时段,主动组织群众有计划、有防范措施地在林缘田埂边烧除杂草等易燃物,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群众乱点乱烧引发森林火灾的问题,以达到既把火源管好,又能促进农民生产发展的目的。

3.9强化村级森林防火组织建设。村一级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着力点,柳河森林防火的重点在农村,火源难点在农事用火的管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和规范用火措施的落实,离不开村级组织的参与。虽然近年来各乡镇都与村订立了森林防火责任书,但由于村级森林防火组织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各项工作仅仅停留在书面上,森林防火的落实更多的是靠村干部、护林员的责任心,缺乏有效的组织,特别是2007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在5月1日前才结束,职责权限不明使村级防火工作出现了断档。因此,2007年的春防紧要期开始后,县政府紧急开展了村级森林防火组织的建设,把村干部、护林员、森林经营者组织起来,分山头、包人头开展宣传、野外火源管理和火情监测活动,组织林农开展农田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及时贯彻上级的各种指示精神,使县、乡、村三级联动,确保了春防后期全县取得火源控制和火情处置的主动权,春防期间森林防火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森林防火火源管理范文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地球上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等特殊功能。保护林业、发展林业,森林就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反之就会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不安定因素,甚至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大埔县“七·二九”洪灾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深刻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刻不容缓。

一、狂风暴雨,山崩石泻田园受遭殃

去年七月下旬,由于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大埔县普遍受到洪水的危害。据调查,大埔境内1136处山体出现滑坡,最大的一处滑坡地长约120M,厚约16M。由于大面积的滑坡,公路被冲毁,桥梁被冲垮,鱼塘被水淹,大量的泥沙覆盖了农田。特别严重的是7月29日21时,西河镇水寨村发生罕见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百年的围龙屋300M外的山体发生滑坡,“轰”的一声巨响,近2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随着暴雨倾泻冲向山下,这些崩山物质所提供的山洪泥石流来势之猛,破坏力之大是惊人的。在巨大的泥石流冲击下,一刹那,70多间房屋不见踪影,水寨村被夷为平地,瞒目苍凉。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一向温文尔雅的韩江河发威了,它波涛汹涌,暗藏杀机,狂洪夹带着巨石,树木等奔腾呼啸而下,瞬间,村庄被淹,圩镇灌水,到处是一片。据统计,倒塌房屋2000间,5万多亩农作物受淹,黄泥沙石冲毁农田96公顷,冲毁水坝19条共32360M,冲毁钢筋混凝土桥6座,全县省、县道平均每660M就有一处塌方,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人员伤亡。现在“七·二九”洪灾虽然消失了,但给人们心灵上却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

二、开垦荒地,乱砍滥伐青山变秃岭

以前,韩江两岸的山是翠绿的,河水是清澈见底。潺潺的清流,滋润着韩江河两岸的土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这就是人们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观念,建立人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内部的互相平衡系统。一句话,这里的人们爱护了森林,培育了树木,保护了生态平衡,从而获得了大自然的恩赐,受到了大自然良好的回报——一年四季风调雨顺。

然而,在这平静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七·二九”洪灾,为什么呢?面临巨大的损失,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反思。寻找祸根,那就是生态失去了平衡而致的。如果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则这种状态可称为生态平衡。反之,生态就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七·二九”洪灾的发生,就是因为生态受到破坏,导致发生洪灾。生态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旱灾、地震、台风、山崩等,都可能破坏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七、二九洪灾期间,连续下雨五天。在土壤上的压力一定时,内摩擦力和凝聚力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所以经水分饱和的土壤便很不稳定,特别是在荒山,陡坡地很容易发生崩滑。这是“七·二九”发生洪灾的原因之一。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具体表现在对自然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有5方面。①乱砍滥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砍树大军深入林区,大量砍伐木材。以后是不断有群众盲目砍树,特别严重的是2004年至2008年乱砍滥伐极为严重,大树遭殃,小树也深受其害。②毁林开荒,乱挖乱采。一些乡镇为解决粮食问题,在山上砍树种植木薯。另外是近几年乱挖乱采稀土矿,使一部分中幼林消失。③山火事件频发。由于管理不严,导致发生严重山火案件。④盲目造林。一直来,造林不少,但成活率低,成林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造林不讲究适地适树,只求数量不讲质量。⑤ 森林病虫害严重。马尾松毛虫是危害本县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它具有暴发性,在短时间里,便迅速蔓延。据统计,最严重的一年,有高陂、光德、桃源、枫朗、百侯、湖寮等六个镇的松林发生松毛虫,危害面积达29.5万亩。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一,低产林多丰产林少,林木生长差,生态功能脆弱,林地生产力仍处于低效状态。由于森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失去了平衡,大地失去了绿色屏障的保护,无疑,小雨小灾,大雨大灾,从而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盲目开发和管理不善,对大埔的生态恶化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韩江两岸的山不再青,韩江水不再秀,韩江河的脾气不再温顺。面临的则是晴天张牙舞爪,雨天头破血流的光山岗。

三、植树造林,生态平衡建设幸福家园

森林与人类,自古以来就息息相关。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只是盲目地开发利用森林,对森林遭受的严重破坏,丝毫不知痛惜。这主要是对森林真正价值缺乏全面的认识。对森林在整个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中重大作用还是不理解。森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方面。1、森林的直接效益是为人们提供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木材加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产品工艺越来越好,得到人们的喜爱,产品用途越来越广。森林还为人类提供多样的林副产品。我国的经济林木树种繁多,林副产品极为丰富。有板栗、柿子、枣等木本粮食,有茶油、橄榄油、文冠果油等木本食用油及桐油等工业用油;有蘑菇、木耳、竹笋等美味山珍,还有大量的中草药材,还有珍贵的野生动物。2、森林的间接效益。它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护岸固堤,抗御自然灾害等功能。造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因为有了森林的庇护,降雨时,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和其它植被对地面的保护,就能大大削弱雨水对地面的直接溅击侵蚀,提高地表的吸水和透水性能,使大部分降水缓缓渗入地下,减少或控制地面径流,加之林木发达的根系对土壤的紧缚作用,从而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效益。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有林地区,林冠可以截留10-23%的降雨,使50-80%的降雨渗入地下,林地内的地面径流一般在1%左右,最多不超过10%。

恩格斯在论述俄国破坏森林造成的后果时曾指出“无情地砍伐林木毁坏了土壤水分和贮藏所,雨水和雪水没有来得及渗进地里就很快顺着小溪和大河流走,造成了巨大的水灾;到夏天则河里水量很少,土地干旱。在俄国许多最肥沃的地区,地下水位降低了,据说降低了整整一公尺。这样禾谷的根就由于接触不到水分而“干枯”。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乱砍滥伐林木所出现的恶果。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水准是无止境的,就必然要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对自然界进行干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自然与自然资源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自然与自然资源干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要使生态系统永远保持平衡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关键的是人们要运用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观点,科学地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森林资源。有目的地去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

森林不仅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原料的供应源地,也是战胜自然界灾害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1.提高认识,发展林业

林业,不论在自然生态系统或国民经济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是山区人民治穷致富的根本。空前的生态灾难,引起了人们对乱砍滥伐造成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出现山崩石泻而沉思。痛定思痛必须放下斧头,扛起锄头,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屏障。大埔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当前的状况是人多田少,山多林少,十分需要把山区林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必须认识到,山穷民亦穷,山富民亦富,山治不好,就不能解决富裕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山区山多的优势,发展林业,尽快使本区人民富裕起来。

2.以封为主,保护资源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投资少、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重要手段,将有利于林业生产加快发展和迅速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本县气候暖和,雨量充沛,尚有大面积的林地保持肥力,且保留有零星的阔叶树和马尾松母树,阔叶树萌芽力强,马尾松飞子更新容易,这些都有利于封山育林。例如,西河、高陂、枫朗、百侯、湖寮、桃源等6个镇的林区内有不少松荷混交林,封山育林10年,将会郁闭成林,从而迅速扩大了森林面积和资源,不但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而且还会提高林分质量,这就充分显示了封山育林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3.适地适树,科学造林

大埔县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复杂,造林树种繁多。适地适树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降低造林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根据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适合它生长的立地条件进行造林,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经济条件技术下较好的生产水平。以提高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的重大意义。科学造林就有提高地力,改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害等功能,造林时可选择檫木、樟树、荷木、台湾相思、锥类等进行造林。

4.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

本区应大力营造阔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从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来说,营造混交林有许多优点。首先,混交林具有维护地力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作用。其次,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日光、矿物养分和水分,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第三,混交林对外界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第四,混交林在水源涵养,水分调节和保土等方面的作用都比纯林好。同时,又是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所必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营造混交林。本地区营造混交林的树种可选择荷木、樟树、黎蒴、锥类等树种。

5.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富裕农村

发展林业,必须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两者相互相依,相互促进。森林具有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发展林业既要考虑长远,也要看到当前,确保既有短期收入,使当代人有“甜头”,又有长远效益,使后来人有“盼头”。这就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发展,尤其要通过开发利用森林这一可再生资源,使林业成为群众的增收之本,致富之源。

大埔县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高山、低山、丘陵、盆地各有其特点,宜按照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山区壳斗科、杜英科、大戟科、金缕梅科、豆科等许多树种,都是栽培木耳、冬茹的好段木。木耳、冬茹是很好的蛋白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食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销路。栽种板栗、茶、柿、油茶,油桐等经济树种,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畜牧业,养羊、养牛、养鸡,在短期内可得到收入。利用山区丰富的花源植物,可大力发展养蜂事业。林区多种经营门路很多,只要真抓实干,就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本区恢复和发展林业,应贯彻以营林为主,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方针,使森林有益于人民,发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优势,靠山吃山,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以调动山区人们耕山的积极性,从而使本区林业迅速得到发展。

6.严格执法,保护森林

为保护林业资源,要严格执行《森林法》,严肃处理各种毁林案件,坚决刹住破坏林业的歪风。其次,要严格控制木材采伐量,做到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渎职者必须从严追究责任。再者,要对木材加工厂加强管理,按计划进行生产,发现违法行为,严肃处理。

7.警钟长呜,严防山火

森林火灾,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发生率高,影响面广,造成损失巨大。森林火灾危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威胁林区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烧毁的不仅仅是森林资源,更会影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宣传,制订乡规民约,落实防火措施,狠抓野外用火,杜绝山火火源,尽量减少山火的发生。

8.加强林地管理,严禁乱挖乱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