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程;园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9-02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发特色教育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趋向。乡土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乡土文化只有得到重视并加以开发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而言,通过开发乡土课程,不但可以让孩子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而且能使幼儿从小萌发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家乡做贡献愿望。对幼儿园来说,乡土课程的开发利用既弥补目前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更是园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有利于园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是园本化科研活动的一种成功举措。

一、收集资料,了解乡土文化组成,构建乡土课程

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指幼儿所在家乡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乡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意义。

茂名,坐落在祖国的南海边缘,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素有“南国油城”之称,有着许多独特的粤西乡土文化,涵盖了风土人情、文物古色、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近年随着茂名经济的发展,乡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生动的教育资源备受关注与重视。

1.罗列乡土文化的知识结构。了解乡土文化的元素、组成,是构建乡土课程、进行园本研究的前提。而乡土文化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跨度大。所以,教师应该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突出幼儿的个性发展”的原则,对乡土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例如,我园在课题研究《挖掘乡土资源?摇开启幼儿心智》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家乡茂名的乡土文化按颜色归纳为“红、黄、蓝、绿、黑”五类:

2.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隐形的学习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因此,开发乡土文化、构建乡土课程,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是首要任务。

布置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利用乡土文化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一方面能体现出乡土课程的特色,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发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突现园本课程研究的丰富教育内涵。例如,我园在小班开展“绿树文化”主题活动时,在教室、活动室粘贴了荔枝树、龙眼树、香蕉树等植物的各种图片,在走廊吊上手工制作的水果装饰品,并结合综合活动《家乡的荔枝》让幼儿在直观的环境中感受认识荔枝,了解荔枝的生长过程,感受种植荔枝给家乡农民带来富裕生活的喜悦,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选择家乡特产作为游戏玩具。玩具是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准备游戏材料时,除了考虑其安全性、实用性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而家乡特产的玩具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例如,结合我市的乡土文化中的“特色工艺”,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木偶、贝壳、石头、竹条、藤条、荔枝核、龙眼核、稻草等作为游戏玩具。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有效地了解家乡的特产、乡土文化,而且让乡土特色教育更具渗透性和灵活性。这种恰当选择并有机渗透乡土资源的做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活动,理解乡土文化内涵,完善乡土课程

常规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形式,更是乡土课程开展的主要途径。

1.将乡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常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常规教育活动开展乡土课程,是一种随机的、潜移默化的、在真实现场展开的活动形式,通过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在其中体验发现、探究乡土文化,感知乡土文化的学习快乐。

在时间上,确保乡土课程的开展。乡土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我们紧扣《纲要》的目标,将乡土课程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例如,在幼儿晨运时,播放富有家乡特色的民间音乐和朗朗上口的童谣;在幼儿就餐时间,每天有计划地搭配各种家乡的水果;在午睡前,给幼儿讲述家乡故事、趣闻轶事。这样将乡土课程灵活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

在习惯上,贯穿乡土课程的内容。养成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幼儿的习惯培养上,贯穿乡土课程的内容。例如,我园在小班级科学活动“水果我知多点”中,把家乡的荔枝、龙眼、李子、香蕉等水果作为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气味、口感等多方面去认识和辨别水果,也间接培养了幼儿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良好学习习惯。

2.开展乡土文化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指在一个时间段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的活动。相对于常规教育活动,在幼儿教学中主题活动具有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具系统性、更具灵活性的优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主张综合主题教育的教学法,即把儿童应该学到的方面完整地、有系统地教给幼儿。综合主题教育正是体现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整体性这一特点。教师可本着“去粗取精、灵活妙用”的原则,根据“本土文化”的主题线索,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特定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从而构成乡土文化课程的主题活动。

形式上,创新乡土课程的开展渠道。我们依据幼儿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尝试开展以主题活动为形式的乡土课程,以春游、秋游、游园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在我园的庆“六一”系列活动中,我们还以“识家乡话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隆重的文艺演出,幼儿在说说、演演、唱唱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内容上,丰富乡土课程的教学内涵。乡土课程具有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效果显著等优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能学会关注家乡的人、家乡的事,萌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例如,我园在开展“年例”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年例的故事”“年例的饮食”“年例的仪式”“年例的礼仪”等内容,通过多渠道让幼儿认识家乡独特的民间节日――年例,让幼儿了解年例的由来、主要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出校园,加强乡土文化实践,深化乡土课程

乡土文化的浸润需要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亲身去体会家乡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活动,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让幼儿真实地感受乡土文化的内涵。

1.实地观察。乡土课程应立足实际,开发适用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可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乡土活动中亲身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使幼儿从小感受到家乡建设的艰辛,在乡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孩子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例如,冼太夫人作为家乡著名的历史人物,却远离幼儿的生活年代,而且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指导幼儿正确、科学认识这位巾帼英雄?我园在经得家长同意与配合的前提下,组织大班级的幼儿前往高州市区的冼太夫人庙进行参观。活动中让幼儿实地瞻仰冼太夫人的雕像,加深对冼太夫人的认识,并向解说员学习儿歌《冼太夫人》,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对冼太夫人的敬仰之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让幼儿在“参观了解――亲身体验――分享表达”的实践中深入了解乡土文化,促进乡土课程的开展。

2.动手操作。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孩子创设走出幼儿园的机会,在乡土文化的具体文化氛围中,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去了解、感悟乡土文化。

例如,我园与附近的果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组织幼儿前往果场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开春时,组织幼儿前往观摩种植树苗,帮忙培土;初夏时,指导幼儿配合果农剪枝、捉虫、除草;收获时,带领幼儿帮忙摘果。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体会种植水果的艰辛与快乐。

乡土是一种永恒的情怀,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教育宝库,在幼儿园开展乡土课程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幼儿的情感发展的规律。我园“以构建园本课程为目标,以乡土文化为内容,以行为习惯为手段,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用乡土文化引导幼儿的成长,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健君.幼儿园乡土文化双语活动课程[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乡土文化

写作属于一种文学艺术,它高于生活却也源于生活,只有最为真切的生活感受才能创作出最真实感人的文字,当写作也如同理论知识一样局限在书本上时,写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唯有将生活视为写作的源泉,使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写作才能体现出价值。写作的风格和语言表述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在小学阶段较为有效的做法就是将乡土文化融入小学习作教学中。那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有哪些益处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文字更加真实

任何人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了,才能产生深入接触、持久探索的动力,因而兴趣不论在任何层面都是最好的推动力。位于四市五县交界处、大樟溪干流航运上行终点站的永泰嵩口是自古以来的重要商埠,而嵩口镇则在2009年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古镇中至今保留着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既有气势恢宏的古民居,又有神秘莫测的古寨堡;既有印满苍苔的古码头,又有出神入化的彩绘泥塑。在这历经风雨沧桑的千年古镇中,渐行渐远的岁月凝结着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每一处古迹都有着动人的故事,每一处景色都有着自己的风情,每一个角落都展示着神秘的色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方式,例如带领学生对乡土文化景点进行实地参观,把握好教学的契机,将这种美好的乡土文化恰到好处地转化成学生写作的素材。小学生时期对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还不是很熟练,这时候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观察力,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在关注乡土文化、描写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才能使学生在习作中保持热情,写出更加真实感人的文字。

二、有利于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使习作更加富有深度

对于很多文学大家来说,乡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学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乡土文化也同样是学生写作素材中的重要来源,小学生习作不能够只停留在简单的日常事件描述中,而是应当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深入。小学生习作首先应当学会的就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浮于表面,要善于关注生活并将生活中有思想价值的事物用开阔的眼界、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透过具有历史韵味的乡土文化来感知过往、享受现在、触碰未来,使学生能够在习作时自觉地承担起传递历史文化的责任,赋予作品以足够的深度。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思想内涵的体现不仅要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掌握不同语言表述方式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更应当从实际生活中领悟。永泰明贤走廊作为永泰一处著名的人文遗迹和历史传说发生之处,对于它的描写角度应当侧重于从人文的立场去思考。在永泰明贤走廊中,既记录着开创了南宋爱国词派先河的张元干、抗倭英烈林大有等历史名人,也存在正德皇帝下江南巡游永泰、弥勒佛祖赐福地的传说,学生将此类乡土文化纳入习作范围中时,应当带着饱满的热情用心灵体验,透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神秘的传说去感悟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参与了此类乡土文化的实地接触后,通过查阅相关的文化历史资料来加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增长见识,使习作更富有深度,在提高内涵的层次上带动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使习作更能打动人

将乡土文化融入习作教学中,最根本是体现对家乡文化的一种热爱。只有对家乡文化怀有热爱之情,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在随意之中时时刻刻都流露出真情实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乡风土人情的感染,乡土文化带着祖祖辈辈的深厚情感延续至今,对小一辈的人更是具有与众不同的价值。只有真正地热爱家乡文化,才能在描写乡土文化时信手拈来、感情真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开展实地参观活动、举办现场诗歌朗诵或演讲比赛等来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家乡、客观地评价家乡,从而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为小学生习作打好情感基础,使小学生的习作最基本的能够做到打动他人。

小学生学习写作并不是要空谈理论知识、闭门造车,也不是要盲目地写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事物,而是要深入地体验生活,对简单的、熟悉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不一样的见解,因为往往最熟悉的就会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学生在深入接触乡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在保证有话可说的基础上,真实地表达出自我的思想感情就是习作上的成功。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文化是始终都不能抛弃的珍贵宝藏。

参考文献:

[1]郭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4(06).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3

关 键 词:乡土美术 课程资源 教学内涵

由于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转变了课程的功能,开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及学生学习体验、方法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性,实行了“三合一”管理,提高地方、学校特别是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此次改革的目的是最终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美术课程育人的功能,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开始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尤其重视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所进行的建设。

一、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我国也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体现在课程教学上,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随着2001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美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拓宽了课程资源的涵盖面,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甚至更广的领域。

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利用情况

就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课程教师队伍有待壮大;不能合理利用资源;课程开发力度上不够;综合性不足,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等。而温州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艺术,随着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其作为新课程改革中资源利用的研究,无论是促进乡土美术资源的发扬光大,还是促成新课程教学的转变,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在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深刻内涵

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研究乡土美术,在于它所涵盖的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跨越时间与空间的。 转贴于

1.有利于爱国爱乡教育

温州乡土美术同温州乡土戏曲、舞蹈等一样,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生动、本原、质朴的一部分。它体现着温州人民传统的审美观念,抒发着“天人合一”和谐的哲学观,传达着民族基本心理意识和美好愿望。因为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无论是国家、地理、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还是温州乡土中那些剪纸、米塑、黄杨木雕、瓯绣、木偶、灯龙等,都凝聚着温州乡民的艺术创造及智慧才能,特别是那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作品,是浓浓乡情的最好表达。

因此,开发温州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弘扬温州内在的人文精神,不仅可以理解温州先民健康、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而且可以增加现代人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州乡土美术是最好的爱国爱乡教育素材之一。

2.有利于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

国家美术课程并不是全面性的,只有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优势,将美术课与温州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增加对温州历史、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理解,才能将自己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认识这座历史悠久的活力城市;才能真正汲取温州现代文化中的精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采集温州当地富有特色及具有影响力的美术文化资源,也可结合身边的乡土文化,来组织课程内容,合理开发并传播乡土美术,更有效地推进美术课程改革。

3.有利于师生教学的融合

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传播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其教育目标;有利于师生共同关注乡土这块文化,使学生早日适应时展的要求。

4.有利于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城市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本无可厚非,但由于我们忽视了乡土这块可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致使一些弥珍稀罕的乡土艺术及文化,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比如温州苍南的蓝夹缬,起始于东汉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盛行于唐代的宫廷与民间,然而到了近代,夹缬这独特的染色技艺将面临着失传。通过开发与利用,将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温州乡土优秀文化,将美术学习与传统文化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等联系起来,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感触身边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与经济有机的结合,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5.有利于认清乡土美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但真正认识并不易。研究温州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既要认清乡土美术发展的根源所在,同时又要分清其他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为了找出温州乡土美术发展的根本所在,有必要研究乡土美术在各个历史特定时期所做出的成就,从而帮助我们对不同时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因为,若不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无法对客观现象的存在以科学理性对待,也无法对一些表面现象作出解释。譬如,中国的佛教绘画及雕塑在温州乡土艺术的发展中,缘何如此有生命力?温州的古村落建筑、宗族文化及其脉络是如何形成的?温州的务农又崇尚仕官的思想是怎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的?如果对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清,就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无法对身边的现象进行剖析,甚至会纠缠在自身的束缚之中。因此,只有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一个生存与文明的尺度,才能抓住其本质规律。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乡土艺术 特色文化 构建

一、全息浸润式的环境文化――以乡土艺术之美充盈校园

2010年,随着学校扩建工程的竣工,学校借势进行校园环境的建设。如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文化石、雕塑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与美化;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学校通过全方面地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力求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出“美”的气息,让每一个场所都放射着“美”文化的光芒,让每一次活动都凸显“美”的内涵,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进行乡土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

(一)精雕细刻的校园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让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享受家的幸福和温暖。一进校门,你首先看到的是学校的文化石,镌刻着学校的校训“博爱、励志”,催人奋进,激励师生展示自我,给予师生精神力量;对校园建筑统一了主体色彩,建筑外墙以棕褐色为主,体现出乡土艺术的典雅、朴素、大方、厚重的特点;学校教学楼、文化墙、道路在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文历史及各项建筑的功能进行征名,分别赋予一定的含义。如崇德楼、启航楼、致远楼、博爱楼、文博园、仁孝路、励志墙等。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做到整齐划一,如:校报、校刊、办公用品系列、宣传制品系列、环境装饰系列上面的显著位置统一印有学校校徽,体现学校的独特文化内涵,给人以视觉、外在的直接感受,让人在浑然不知中提升了人的品位。

(二)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

开设“洛溪长廊”,用乡土艺术之花点缀校园。弯曲的四面长墙,是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宝地,也是学校来客最爱驻足之处。在这里有介绍乡土民间老师傅的勤奋学习和自我成才故事;有展示传统乡土民间艺术的历史;有展示学生自己幼稚而又成熟的艺术作品;有展示学生开展的乡土民间艺术活动风采;有展示学生社会“艺术采风活动”的实践成果。悬挂“溪小作品”,让校园每一堵墙壁倾吐艺术的芬芳。走过长廊,在学校的过道、楼梯口,“小艺术家”的作品充满着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成为校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三)个性突显的教室文化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整洁、雅致的教室文化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每学年,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自己班级特点,争创班级特色文化,通过班风班貌的建设,真正达成“以美育爱”的目的。教室内鲜艳的国旗、醒目的学风,提醒学生心中时刻装着祖国、装着学校,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图书角”“班训”“荣誉台”“特色目标体系”“班级文化园”等小天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的大环境,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教室外的“班级展示牌”向人们展示了班级名称、班级心语,镶嵌着学校的校标,处处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特色。

二、多层互动型的社团文化――以乡土艺术之美彰显个性

乡土艺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之一,有着一般艺术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为使广大学子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几年来,学校指导学生自主建立起学校、年级、个体三级学生社团组织。通过显性、隐性的渗透,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加深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之情,达到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

(一)辐射的基地――学校社团

学校根据乡土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成立校级社团“洛溪少年艺术团”,下设“江南皮影小剧团”“黄灯腰鼓队”“蓓蕾剪纸社”和“洛溪书画社”。通过社团管理制度,招聘竞选社长、学校委派指导教师等方法开展活动。通过采访调查:了解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实践表演:“现场赠送春联、剪纸作品活动”“皮影戏专场演出”“校园文化进社区”和“广场文艺晚会”等活动,把乡土艺术辐射到农村百姓们的业余生活,激励其他同学迎头赶上,努力超越。

(二)信心的摇篮――年级俱乐部

各年级社团辅导老师在日常的管理中,发现和培养在日常学习、艺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吸收到年级的“小艺人”乡土艺术俱乐部,根据兴趣爱好各特长进行分类,每个年级一般成立5―6个俱乐部:光影社、丫丫皮影组、星海拾贝、书法艺术组等。这些年级社团每年参加学校举行的“青春五月――校园艺术节”“金秋十月――艺术之星评选”,开展了“课本剧表演”“学生特长展示会”“学生书画展览”“老少同乐――书画联谊表演活动”“剪纸作品展”艺术活动,并在活动中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按特长分类评选出“校园之星”,在学校的艺术长廊中进行宣传,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发展的动力,也为学校“洛溪少年艺术”社团输送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钢.学校文化建设:一种生存与发展战略,.

[2]杜卫, 周跃良主编.小学乡土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乡土;离土;传统武术;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58-06

传统武术是华夏文明历史的记录与见证,是我们身体艺术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无形财富、无形竞争力。传统武术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凝聚了传统文化之根源,民族文化之魂魄。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基于土地形成的传统武术表现出了严重的“失根”现象,脱离了自身所属的文化形态,开始背离了乡土。出现这些现象深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离土”时代下“传统武术生存寓所”的瓦解,“乡土文化”“乡土结构”的变迁,“虚拟空间”“拟生态环境”的出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正成为传统武术更好“活起来”与“走出去”的绊脚石。“牵牛要牵牛鼻子”“解铃还需系铃人”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为此,找到“离土”时代下羁绊传统武术成长与发展的原因理应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乡土是传统武术形成、发展、演变的“原点”

“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而且一直在土地的封锁线内徘徊:一方面国家的收入要靠田赋,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要靠农产,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1]。由此体现出土地对于国家、对农民是何等重要,而在土地上长出的传统文化也便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了传统的“根”。这就限定了传统文化受制于土地,土地对“传统文化”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对于镶嵌在乡土中的传统武术来说其同样也受制于土地,其成长与发展过程同样受到了乡土的浸染与滋养。正如“武术也是从乡土中‘长’出来的文化,乡土就是其理想的驻地、生命的寓所”[2]说的那样。的确,“乡土的特性”渗透到了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拜师入堂”到“口传身授”,从“德艺双修”到“形神兼备”,从“言行举止”到“亲师合一”,可以说,乡土就是传统武术的“根”,是传统武术的寓所。乡土的特征造就了传统武术的特征,如乡土文化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区域性差异,又如乡土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也从拳种风格、拳种特点上得以表现,如南方拳术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小巧与细腻:结构小巧、运动范围小、多用拳,而北方拳术则体现了北方的浑厚与豪放:架势舒展、运动幅度较大,多用腿法。这无不展现了乡土文化、艺术以及乡土精神对传统武术特征、内涵与价值的塑造。

乡土是传统武术技术、文化、精神产生的“根源”。 这是因为乡土中的生活方式与特有观念、风俗文化所形成的稳定结构体系对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形成起到了“核心”的熏陶与滋润作用,正是在乡土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精华与内核。如物化场域的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体现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规范,即乡土文化的集体意识或伦理意义,或乡土的习俗等;又如传统武术的习练风格体现了乡土的区域位置、民间文化等等,同时乡土文化还表现在传统武术的有形器械、设施与无形套路之中,有形的传统武术器械、习练场所、设施等物化载体直接体现了乡土文化的有形,而对同一套路同一拳种的不同解读以及对传统武术理念的不同诠释恰是体现乡土文化的无形特点,可以说,乡土文化的“土性”“整体性”与诸多因素共同缔造了传统武术的文化与精神的内核,是传统武术最初的原点。由此来说,从乡土的角度来阐释传统武术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传统武术这种文化事项最“确切”的解读。

2从“乡土”到“离土”中传统武术所面临的问题

传统武术是我们在长期的乡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形成的,带有较为浓厚、鲜明的乡土文化的特色,传统武术从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乡土的气息,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乡土的内容。反过来,传统武术又丰富与增加了乡土文化的厚度与内涵,很自然地传统武术与乡土文化形成了一个整体。同样地,传统武术也会随着乡土文化“共兴衰”。然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基于“守土”所形成的传统武术在“原生态”生存、生活方式的瓦解与动摇中开始走向了下坡,原有的传统武术“传统特性”渐渐地失去最初的特色,繁华的背后传统武术的物化载体却消失了。同时更多的拳师开始告别固守的“乡土”走向了“离土”。这对与乡土文化“共兴衰”的传统武术来说却成了“致命”的摧残,这也许会成为传统武术永远的“痛”。因为无论是外来文化入侵了乡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终结了乡土文化,更或是乡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武术的确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化了”,包括语境、文化、场域、空间等等。

2.1传统武术乡土语境的“脱钩、脱域”

“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当展的新历史语境,这一新历史语境的深度大转换必然使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语境较之于农耕社会的‘原初发展语境’发生巨大差异,导致传统武术在这一新的历史语境中发展很不尽如人意,传统武术许多拳种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归依而渐去渐远[3]。的确,传统武术的习练群体由于所在场所的不固定、不具体,而所“同时在场”的概率越来小。“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传统社区下本来是常态的全体成员‘共同在场’的情形越来越少……人类的交流互动越来越依靠远程化技术其后果是空间从‘地方’中的剥离(S即a-artionofspaceofrmplaee),而社会关系既在空间中延展,也和在场的语境发生脱钩、脱域”[4]。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现实转换,加速了传统武术“自在、自发”生存状态的消解,而这“自在”的生存状态,加上农耕文明、日常生活方式等多元素构成了传统武术生存的历史原生态语境。如今,传统武术习练人群、空间、场所的原本关系正在改变,“语境”的消失、“人”的脱域、“空间”从地方上的脱离等等成了传统武术当下发展的“阻力”。 这些阻力改变了传统武术的一系列语境,如原来乡土中“安静”练武的状态被打破,原来浓缩乡土文化练武的寓所结构被替代,原来悠闲的练武时间也被替换,就连练武的“主人公”也开始了现代化社会的大流动、大迁移。由此显现出,从乡土向离土的转型中传统武术发展的“尴尬”。

“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进行周期性往复穿梭外出务工或进城务工的实质,就是分别在城乡空间中的在场和离场的交替往复……使得农村居民的日常实践不仅在异地、也在家乡发生脱域”[5]。人口的“大流动”、科学技术的“时空延展”,让我们的传统武术艺人开始了“在场” 与“离场”的往复,而人的这种“脱域“成为了传统武术当下发展的“瓶颈”,因为“人”恰是承传技艺的核心,没了人的在场技艺就没法延续。同时空间结构的变化、时空的延展以及人的“脱域”等,也造成了传统武术“语境”的变化。而“语境”的变迁以及传统武术艺人、习练人群的“脱域”等也会使传统武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诉求与审美取向,乡土结构的这种变化致使了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农耕理念价值与风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压迫。面对现实语境,传统武术呈现了传统特性的淡化与价值的游离失语。从乡土到离土的转型中,显现了传统武术发展的艰难困境与“阵痛”。

的确,“乡土语境”的不断变化,让质朴的生活、悠闲与良辰美景只能存在记忆中。而记忆中的质朴、悠闲、厚实的土壤恰是造就了传统武术“魂魄”的营养,而当下的现实无不显示了传统武术正在衰败与消落,无不显示了习武人对原生状态――“时光印记”的迫切思念。

2.2传统武术物化载体的被“替代”、 被“破坏”

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与物化载体(文化空间)相伴随,物化载体从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时间性、空间性、规定性以及乡土性。然而,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的“离土”其结果都导致传统武术物化载体的衰落。这种衰落表现在新建村落替代了“原始的”村居方式、乡土文化的元素、图案、标志等等,万镇雷同、千城一面的建筑压缩了传统武术“求异”的生存方式。乡土的结构、乡土的味道开始被淡化、被缺失,凝聚地域特征、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建筑开始在“离土化”的进程中被“修改”、被“替代”、被“破坏”, 镶嵌在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武术在这种物化环境的变化中未尝不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时空压缩、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我们必须关注传统武术传承的“实物”载体,而非虚拟载体。因为那些实物载体承载了传统武术“无形的”“无法描述” 的软文化与软价值,而这是“虚拟载体”无法替代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构成昔日基本社会单位的村落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蕴含其中的千姿百态的村落文化”[6]。消失的那些村落恰是我们传统武术“活”的传承场域。众所周知,传承传统武术时,为了将传统的精气神、身法步、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铸进习练者的脑海中,需要那种“体悟”的环境。殊不知,传统武术 “悟”的环境、“活态传承”的环境需要去营造,如果缺少了对传统武术“体悟的”环境,就算练习了上千遍上万遍,我们也仅仅是记住了传统武术的“空壳”而非“魂魄”。而如今的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武术的物化载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冲击”与“摧残”,“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 270 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个到 100 个村庄消失”[7],由传统武术物化载体面临的严峻形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正如“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8]说的那样,以“开放”为口号的现代化建设破坏了传统武术传承的链条,挤压了传统武术与村落所形成的共同体。新建的村落再也不能表达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再也体现不了传统武术的历经沧桑与博大精深。“离土”下的传统武术慢慢变成了无根的“蒲公英”到处飘散,可是哪里是它生根发芽之地呢?脱离了原本的空间,虽不意味着传统武术生存寓所的崩溃与瓦解,但传统武术在“离土的时代”真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2.3人、乡、土间的背离,异域文化对传统武术“传统” 的改变与渗透

随着离土时代的到来,当下中国传统农耕生产活动正在背离原来的结构,表现出宏观结构的“城市入侵”和微观行动的“城乡穿梭”[5]。更多的“乡土人”开始选择进入城市生活或是选择背井离乡、走向城市,原本的“人、乡、土”之间的结构关系开始分离,走向了一个新的“超越”状态。这种新状态正挑战祖辈固守的乡土,他们开始了“离土又离乡”,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耕作中的传统休闲方式已渐渐远离了他们的生活,而传统武术就是这种休闲方式的主角,“闲来时造拳,忙来时来耕田”便是最真的写照,而“人、乡、土”间的背离,让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景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更让浓缩乡土文化传统武术没了结构上的依附。从这个意义与角度说,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与民间传承的活力被这种“新状态”给夺走了。

背离乡土的人进入城市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把城市的文明、文化、生活方式带回了乡村,使得原本相对封闭、落后的群体意识逐渐走向开放、走向了先进。带回来的城市文化打破了原本的乡土结构稳定状态,引起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振”。正如“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10],进入乡土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乡土文化的本真性与原始含义,隶属于乡土分支的传统武术也开始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下慢慢调整自己,潜移默地改变着自己,最真实的自己在异域文化的渗透与扩张中变得模糊,逐渐地呈现出了现代文化的“气息”、现代文明的“痕迹”,而其“传统”特色开始变淡,这让承载了传统文化与精髓的传统武术显得尤为落魄。离土的乡土人在城乡穿梭时将自己闲散的时间交给了城市,将肌肉的力量转移到了城市的混泥土中,那么必定没有或是有很少的时间或精力将肌肉的力量用来学习、去习练我们的传统武术,当我们的身体艺术与身体文化没有主体习练、承传时,我们的经典记忆就真的成为夕照残阳了。

“人、乡、土”间的背离让传统武术失去了最初的“相对封闭内向”的社会结构空间,城市入侵让异域的文化因子冲击着传统武术的“乡土标签”,改变着、渗透着传统武术之传统。 那些有形的器械和无形的文化空间曾是传统武术的营养,而如今其魅力正在丧失,随之消失的还有附着在其上的“文化遗址”。

3离土时代下传统武术发展的定位与转变

“离土”成了当下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我们当下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从人口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区域结构表现出“离土时代” 的到来,离土给乡土文化、乡土空间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乡土的生存重建了一个新的环境。因为“离土”是“乡土重建”的序幕,因为今天的城镇化是我们重构乡土文化的开端,更是因为决定中国社会形貌的核心文化是乡土文化。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也需要从新的空间、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武术,作为镶嵌在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武术必定随着载体、环境、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转变传统武术的保护观念与保护策略。

学习传统武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习练人真正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不只是会练、会比划而已,更不是穿奇特的衣服、做守旧的拜师跪礼等形式化的东西。传统武术需要意、练、悟的环境,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我们一再强调踏石要留印与抓铁要有痕的效果论,然而传统武术文化的“印”与“痕”已随着乡土社会的蜕变渐渐消失,我们不需要在保护的同时转变观念吗?

3.1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历史基因,理应保护其生存土壤

“离土化”过程中新城镇建设的推进以及人口的流动性加快、加强等等一系列问题,正成为制约传统武术保持其“生存土壤”的外力。“离土”现象的加速务必对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和封闭性等特征的产生在乡土社会中的传统武术造成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会随着乡土根基的慢慢瓦解而消失,包括铸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稳定村落也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消解。“离土化”体现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制度规范以及生活习性等等的变化,正是“离土” 的这种变化才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式微、传统武术这种社会文化的落魄。

村落作为社会单位,体现的是整体性、宏观性,是乡土文化的外在展现,乡土中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归属则是乡土文化向内的凝炼。传统武术是由人创造与丰富的,并且在乡土的土壤中生成与发展,既体现了外在结构的文化也体现了内在文化的精髓。然而,“离土”从内到外都在改变着传统武术的原点,外在表现了传统武术所处环境――村落的变化,内在则表现了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变化,更多体现了城市价值的取向。如果环境不加保护、人的思想随着“离土化”进程不断演变的话,传统武术的“基因”原点也许就真的找不到了。为此,我们必须保护好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微单位,比如传统的村落结构、传统的礼节、传统的仪式等等,那些微单位代表着传统武术发展的微观层面。如果微观层面不断变化的话,那么必然能引起宏观层面的变化。因此,要想保护传统武术的历史DNA,必须保护其生存土壤,强化其“乡土性”,回归传统。因为乡土是传统武术恒久不变的“固化”记忆,是传统武术的多元性与民间性支撑,是传统武术可感知的“中国特色”。如果丢了乡土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武术的“传统特色”就难维系,就会成为“游魂”。

3.2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理应强化其乡土特性

城市边界的消失,“离土”与“留守”的事实,让传统武术渐渐淡出了乡土的“视野”,淡化了乡土的“特性”,传统武术随着乡土的变迁也在不断地调试自己。这种变迁来自乡土中的人进入城市,他们进入城市后就会受到城市的熏陶,随后他们将时尚的消费文化、现代文化的成果带到了乡村,将它们扩散到了乡村的每个角落。在现代文明的浸染下,乡土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以及道德理念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捆绑在乡土大地上的传统武术在这样的“演变”中,未尝不在改变着自己。这种城乡边界的消失,原则是拓宽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其实质是挤压了传统武术的“原生态性”同时也冲淡了传统武术的“乡土”特色,异化传统武术的结构体系。

农业的凋敝以及乡村文化的蜕变都是危机的表象,是“离土”之“形”。而那些按照固有惯性,存活在乡村的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乃是“乡土”之“神”,“形散”而“神聚”才是乡村文化的实质[10]。对生长在乡土文化的传统武术来说,其实质体现的是乡土“实质”,其如今的变化源自乡土建筑结构的凋敝,源自乡土的“空壳化”,源自异域文化的入侵,这种变化正弱化着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为此,要留住我们的“传统技艺”与“乡土记忆”,就必须强化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避免其被“离土”影响。因为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乡土文化的身体艺术、身体记忆,其底色是农耕文明、乡土文化,其主流体现的是家族本位、礼俗伦理以及中庸之道等等。师徒之间的血缘、类血缘关系,正体现着人与土之间特有的亲缘关系,这种特殊感情纽带无不显示着传统的乡土性。的确,传统武术只有“传统的”“乡土性的”内涵,才能凸显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价值。“离土” 时代下我们必须强化作为文化身份的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如果传统武术没有了乡土的特性,传统武术也许真的被异化了,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就成了“乌托邦式的展望”,没了实际意义。

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村落乡土建筑;风险;保护困境

一、引言

村落乡土建筑不仅是是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环境,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乡土文化的具体表现载体。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海南省经济发展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加强对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海南省村落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困境,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所面临的风险与保护困境进行分析。

二、当前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面临的风险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是对所有建筑类的遗产进行保护时都无法避免的,对村落建筑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常见的对建筑破坏较大的自然因素有洪水、病虫害和地震等。由于海南省特有的地理位置,村落乡土建筑比较容易遭受台风的影响,强风的破坏和降雨的侵蚀都会给乡土建筑带来很大的威胁。从本质上来说,乡土建筑不同于以往的官式建筑,受成本及技术影响,其建造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乡土村落建筑因为更脆弱而容易因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破坏。

(二)社会因素

村落乡土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受历史发展规律影响,乡土村落往往是由一群单体民居组合而成的,而单体民居则是由家庭来规划建造的,“编户齐民”政策的存在使得以往的家庭与个人的流动性大大降低,所以,除非受到一些重大因素的影响,村落一旦形成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规模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村落中的单体民居建筑与村落的整体风貌也会因为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动也会给村落乡土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村落乡土建筑往往具有长达百年的历史,为了使得古老建筑满足电气、排水等方面的需求,人们往往会对古老的建筑进行改造,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风险。

(三)经济与人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心。在地方上,人们为了追求大量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现有的村落进行过度开发。对当地风俗及古老传说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卖点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对当地民居的大量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村落乡土建筑群的原有历史风貌,此类打出“保护性开发”旗号的过度开发行为不仅破坏了残存的乡土建筑,而且在文化宣传中存在造假行为,与文化保护的原真性相背离;甚至有一些地方看中了房地产带来的暴力,对原有村落乡土建筑进行拆除处理,破坏了原生态的村落景观、园林和建筑,这些建筑性破坏是当前村落乡土建筑所面临的较为紧迫的风险。

三、海南村落乡土建筑景观的保护困境

(一)时代变化与传统维持的冲突

村落建筑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建造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来适应人的需求。乡土建筑的变迁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在对村落建筑进行保护时应该尊重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传统,对其的保护不仅仅包括对建筑等实体形态的保护,也要对其所传承的传统以及文化内涵进行保护。虽然在对村落建筑进行修复保护时尽量采取了传统的工艺和材料,但是其结果依然会造成原有文化内涵的缺失。

(二)制度方面的不足

m然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但是专门针对乡土建筑保护法律的缺失仍然导致了一些乡土村落建筑遭到破坏。同时,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乡土建筑的技术标准,这是因为以往的乡土建筑都是由民间工匠根据个人经验来进行建造的,根据地域不同其建造工艺与材料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很难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从而导致了一些被破坏的乡土建筑无法恢复到原有形态。

四、结语

村落乡土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海南省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海南省要充分认识到村落乡土建筑保护所面临的风险,采取适当措施,保留乡土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韵味,进而促进海南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