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文化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1
为发展繁荣全区文化事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确保全区文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区成立文化事业工作义务监督员队伍,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的聘任
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是指义务承担文化事业监督工作、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馈文化事业发展及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动态的志愿人员。监督员由各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每个社区推荐1—2名适宜人员。此外,通过媒体等面向社会招聘部分人员。
二、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热爱文化事业工作;
(二)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廉洁,联系群众,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三)身体健康,男女不限,在30—60岁之间;
(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文化事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五)了解文化事业工作管理政策、法规。
三、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的职责范围
1、宣传文化事业工作政策、法规,了解文化事业工作有关要求和重点工作部署,让社会各界理解和支持文化事业工作;
2、对区文新局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检举揭发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3、收集和反映社会各界对文化事业工作的意见、建议,重点是街道和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管理使用情况。每半年至少提报一份工作建议或意见,电话、信函、邮箱均可。
4、积极协助区文新局开展的其它工作。
四、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的职责履行
(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政府的法律法规;
(二)主动参与全区群众文化活动;
(三)参加文化行政部门组织的文化事业工作相关辅导、调研活动;
(四)参加文化行政部门召开的工作例会、年末通报会等专题会议,并对文化事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公正履行监督职责,不吃请、不收礼,保持清正廉洁。
五、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的奖惩
依据实际情况,对为我区文化事业工作建言献策、工作积极、监督有力、社会反映良好的社会监督员给予通报表彰;对敷衍塞责、工作消极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资格。
六、文化事业工作社会监督员聘任程序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校社区 文化建设 社区建设
“社区”一词最初由欧洲流传过来,它的原意指在一定地域、一定规模的人群,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而社区文化由社区人群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感彩等一些因素所决定,它对社区居民的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这种约束不同于法律但能弥补法律以外的部分。高校社区的主要人员以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主体,所以其社区文化与一般的社区相对不同,高校社区文化的建设要扎根于大学生,满足大学师生在新的时期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了各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
一、高校社区文化的分类与现状
高校社区文化一般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精神文化为社区文化的核心。
在精神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精神文化相对丰富多彩,有各种社团组织各种活动。虽然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一直养尊处优精神相对脆弱,大学生主流文化认识模糊,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消极情绪。需要高校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做一些心理疏导的讲座和活动,提高大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大学生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获取信息,比如网络、手机短信或者广播等,但是大学生往往缺乏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高校社区需要专业人员来对社区大学生或者老年人对主流文化进行的长期性、系统性指导。
在物质文化方面,高校社区的硬件配备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社区内部分建筑老旧,比如有些建筑属于70年代的产物配套设施难以跟上,成为社区的安全隐患,而且有些体育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需要扩建,难以满足社区内师生的需要。在交通和消防领域,由于高校社区内人车数量和十字路口较多,需要多配置一些交通警示牌和红路灯,社区内消防设施老旧,需要及时更换。
在制度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内有良好的制度文化。比如《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出入登记制度》、《张贴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虽然制度很多很全,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很多规章制度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施。
在行为文化方面,高校社区在行为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三月进行植树活动、重阳节举行老人趣味体育大赛,社区演讲比赛,英语角专门提供社区居民口语交流等等一些行为文化活动。
二、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社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仍然要注重主流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主要通过弘扬主旋律,宣传积极正面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在具体实施上选择新颖的形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参加,使众多的居民能受惠。只有深入到社区居民中具体的生活方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社区物质文化方面,不少高校社区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我们应该要从物质文化管理方向方面进行改进,比如在重视社区建筑物老旧设备更换的同时,也要积极的制定管理规则,比如定期卫生、消防、安全检查的制度,加强社区内学生公寓的组织建设,与校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妇科疾病、高血压等一些疾病的检查与宣传工作。
在制度文化方面,重点强调在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上。用“严、实、快、新”四个字来改进执行力薄弱的问题。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提高执行力,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最后社区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创新能力,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执行性。
在行为文化方面,社区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高校的丰富资源,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活动。包括加强和图书馆的联系,每年举行图书节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读书的意识;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社区消防安全护卫队,增加社区安全巡查中力度;联合音乐学院在社区内进行音乐表演,陶冶情操;邀请美术学院的师生在社区内开画展,提高社区居民的欣赏水平。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7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35 [本刊网址]http:∥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是建立社区教育,保证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其目标,因此社区可以获得和谐发展。特别是因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形态存在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关注社区教育的实用价值。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即为社区教育,其作用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社区教育贴合民族的生产生活活动,存在于民族体内。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特点
(一)民族文化性
社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开展的基础,其面对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民众。社区民族文化是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药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与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文化体系和内涵存在很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会传承民间的习俗、礼仪、节日、宗教活动等内容。在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中,代代相传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重要的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形式得以形成。根据现阶段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以及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形成的这种社区教育形式和内容还将在长期存在与发展。
(二)非政府性
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区域。这些地区受限于历史、地域、交通、经济等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教育发展都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的民族地区,至今传统的农业使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浙西区域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的贫困县,有的甚至是国家的特困县。有些村寨距离县城比较近,可以借助条件较好的县城条件发展自己的村寨,如村委会或妇女组织开展一些扫盲、计划生育、妇女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但是没有关于政府性的社区教育的开展计划,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及民间文化活动是属于自发性的。
(三)集体性
民族性、宗教性、集体性和寓教于乐的民间形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教育具有的特点。少数民族的社区教育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尽管是将礼仪、节日、娱乐、音乐、舞蹈、丧葬等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但是其系统性仍然较差,保证社区内每个成员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使其发展的目标。此种教育的潜移默化特点,使社区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与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的团结凝聚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少数民族的社区文化教育与集体脱离,那么教育工作将无法开展;如果少数民族文化的形式、活动以及表演活动只是局限在私人空间内,那么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长此以往该价值就会流失。
二、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社区教育产生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过程,它使教育的外部关系被理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更加贴紧,学校教育更加受到社区内干部、家长爱护与支持,学校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内部关系也被理顺,办学的指导思想被端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许多新型的人才,可以对改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并推进,教育质量被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可以享受更多良好的服务。但是社区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被推行的时间较短,甚至有些地区仅仅是在部分村社中进行初步探索。现如今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教育条件欠缺,教育自身的辐射功能得不到发挥;改革的一些做法被传统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羁绊,办学的方法是闭门造车,不具有开放性,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此后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坚持排除各种类型的干扰,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
三、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支撑体系的完善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存在许多方面的弊端,如发展的单方面性,没有激活社会多方的力量,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所以发展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多元共进”的社区支撑体系的构建。第一,社区教育制度建设的深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保障是制度建设,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得到正确的指引方向。除此之外,由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在大方向上保持对教育发展的指引,同时落实的着力点要确定,制度建设的支点设置为领导管理制度,政策运行制度以及督导评估制度,整个社区教育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第二,社区教育法制建设的强化。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与发展的基石是法制的建设,这也是社区教育的立学之本。所以伴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与作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到了加强,或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得到确定,法律的权威性深刻的展现在社区教育中,是依法办学,依法助学真正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社会各界必须注意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的问题不能被忽视,社区成员对社区教育的认同感被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社区成员的切身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社区成员的素质与生活质量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政府职能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政府的职能被最大程度的优化,民族地区的社区教育的宏伟长远蓝图被很好地设计出来,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国家、地方政府、所在社区“三位一体”的政府职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突出。第一,社区教育受到国家的全面关照,政府将制度建设工作转化为自身的职能行为。站在国家的角度,国家统筹规划、设计推行社区的教育制度建设,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极高的权威性,尤其是由中央政府发起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制度体系必须要建立。第二,地方政府被引导使其与中央政府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是将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保证该操作与中央政府规定的社区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制度体系保持一致,出台的配套制度和政策必须要与当地实际保持一致,以保证政府的职能与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第三,政府的职能范畴要被调整,相关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如果职能存在相同或相近性,可以由同一部门承担该职责,保证过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混淆现象得到根本改变,以保证社区教育制度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规范行为。
(三)现代化文化教育的开展是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推动器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需要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存在这种观点,社区教育的抓手可以选择文化,社区教育本土资源的挖掘工作必须要重视,将本地的特色发挥到最大程度,将特色品牌打造出来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区教育,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将社区文化关怀,文化主题,文化内涵之路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现阶段,各级政府从农业、文化、教育、科技、经济、乡镇企业等不同的行政系统投入大量资金,以支持民族地区各种形式教育的开展,以基础教育体系为基础,在民族地区开展成人、老人以及妇女的扫盲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教育;科技扶贫教育、农村技能培训要得到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农村文化站为基础,使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农村文化教育等活动得以开展。开展上述多样化的教育工作是建立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的,开展的核心地区是村、镇、乡,政府各级机构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入其中。随着民族社区教育发展到自觉发展规划阶段,自发的、非自觉的行为已经不存在。所以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主要由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多样化教育组成,中国社区教育的完整体系主要由其与大中城市的社区教育组成。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4
一、社区基本情况:
包含9个自然村街、8个行政事业单位、3个大型商住小区,人口7072户、23418人。社区其中,“两委”成员16人,辖区党员1020名、其中农村党员165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700㎡,设有党建、民政等服务窗口。
二、城市社区建设情况:
1、“两委”成员管理
自换届以来,社区共12名“两委”成员顺利选出,4月份开始实施社区“两委”坐班制度,“两委”成员严格按照“一册 两表 三制度”规范管理(一册:社区“两委”值班登记册;两表:社区“两委”值班安排表、签到表;三制度:《社区‘两委’成员轮班制度》、《社区‘两委’成员管理制度》、《社区‘两委’成员考勤考核制度》)。
2、社区成立大党委
2018年5月23日,XX社区开展大党委成立会议,街道相关领导、社区负责人、社区两委成员、社区辖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表、居民区代表、“两新”组织代表共近百人参与会议。社区大党委的成立,有利于整合辖区服务资源、促进辖区各单位协调沟通。6月份以来,陆续组织党员来所辖社区报到,设岗定责,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全面统筹各方力量,使社区服务城区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5
“两型社区”的概念源于其建设实践,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关于其内涵,雷国珍等认为这是包含了两型社会具体内涵的一种社区形态。社区作为人们生活与消费的主要场所,两型社区更加突出的内容是“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3]。姚茂华和舒晓虎认为“两型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培育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社区生活方式,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4]。笔者认为两型社区中的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社会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在于社区生活消费领域的资源节约,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区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社区公众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于两型社区的建设,张楚文从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两型社区”的研究[5]。刘志海结合武汉市“两型”社区创建实践,提出“两型”社区建设的保障措施在于领导体制、宣传机制、资金投入、社会参与和理论研讨等五个方面[6]。武汉市万松街白松社区在探索“两型”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一,通过宣传引导居民“两型”社区建设意识和绿色消费习惯;第二,通过社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社区建设自主性。如“科普实践”、“换客超市”活动及社区自愿者服务队活动的开展;第三,通过引入企业新鲜血液,提高“两型”社区建设活力,如通过引入企业,实现社区节能改造和垃圾的分类回收[7]。从以上的研究来看,已有研究更多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第二,两型社区的制度环境建设。这一建设内容的主体包括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社区基层管理部门,比如社区居委会。其重点在于两个阶段的制度建设:首先,在开发建设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政策和制度上对于社区的两型化建设予以扶持和管理,积极引导社区建设开发部门(商)开展社区两型化建设;第二阶段,通过居委会自治体制和机制建立,进一步发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功能,营造两型社区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两型社区的规划管理政策、两型社区建设的基层管理体制与机制。第三,两型社区的人文环境建设。这一建设内容的主体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其重点在于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力量,并使其作为两型社区建设的最大主体,通过一系列活动,从而将两型化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这也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目的。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保组织的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机制的建立以及社区生态环保活动的组织。从两型社区文明建设体系出发,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两型的制度环境是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关系得以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两型的人文环境是两型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通过两型社区的物理环境建设、制度环境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在于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两型社区建设的内在理论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区建设策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区建设策略,必须基于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基本准则,建立社区两型化发展的物理空间,社区居民在这一空间内将更容易形成两型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建立社区两型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空间,为社区两型化运营管理提供持续保障;最终在社区人文环境建设中营造社区生态文明氛围,建设社区两型化的公民社会。物理环境建设是两型社区建设的物质保障基础,其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社区的规划阶段。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对于社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两型化的指导管理意见,包括社区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指标、社区内部倡导非机动车模式的出行设计以及内外部衔接顺畅的交通出行规划、社区绿化基础设施及其与城市整体绿地系统的衔接、社区在整个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地理位置安排,应避免出现“睡城”,从而减少因职住分离导致的“钟摆式”交通出行产生环境污染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城市已建社区,应积极补充配套引导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方式的公共设施。如降低社区机动车使用率的社区巴士、社区自行车租赁等。以及增强社区对外的公共交通衔接能力,避免现有大型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的采用三轮电动黑车出行,从而加大社区局部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第二个阶段为社区的建设阶段。社区的建设开发部门应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指导意见下,除积极采取绿色建筑策略外,社区绿化环境建设、社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以社区绿化环境建设为例,通过建设以绿化草坪为形式的透水地面,不仅可以积极补充地下水,适度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社区热岛效应,降低社区居民的空调使用频率,从而更有效引导居民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转变。第三个阶段为社区的维护运行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管理以及社区生态环境的维护与建设。后者在建设中应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植物多样性的实现,以增强社区绿化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社区绿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社区绿地、公园的建设有利于陶冶社区居民情操、形成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与以上物理环境建设相对应,两型社区制度环境建设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社区规划阶段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从而引导社区建设开发部门(商)在成本允许下,积极建设倡导生态文明的两型社区,是摆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一建设应侧重通过规划管理制度的制定,引导社区开发建设商开展社区建设中,以人为本,更多考虑居民生活、出行的便利以及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第二个阶段为社区建设阶段的制度建设。政府应建立两型社区的政策扶持制度、资金奖励机制、两型社区示范区建设管理监督机制等,从制度层面对倡导生态文明的两型社区予以制度引导和资金支持。同时将两型社区建设成绩纳入政府绩效考评系统,从而建立保证其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第三个阶段为社区运营管理阶段的制度建设。这一阶段的制度建设最为重要,是社区两型化发展得以持续推进的关键。主要指社区环境的维护管理体制和机制。具体包括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社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管理。两型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主体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其中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负责社区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生态文明的宣传;社区居民是以上活动和宣传的受众,也是社区两型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两型社区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其实现路径包括生态文化软实力的打造、生态文化建设投入机制的建立、生态文化组织的创建、党社联席服务机制的设立以及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社区文化精英是生态文化内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目的在于培育社区居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从而在社区这一基层层面回应整个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成为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基础环节。
结论与展望
社区文化制度范文6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建设
发展小城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而要处理好农民市民化问题,就必须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因为社区文化建设能帮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变迁,化解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所指的小城镇,包括县级市、建制镇(包括县城)和非建制镇。
一、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分析比较
在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进城农民以前所处的农村社区文化和现在所处的城镇社区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农村社区文化
重血缘和地缘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强;邻里关系融洽,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交往面较窄,活动范围较小;思想比较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生活具有较强的散漫性和无序性,时间观念较差,生活节奏较慢;文化素质较低,封建迷信思想较重;生活方式简单、文娱活动贫乏;农民整体或个体生活技能比较单一,除种养殖技能外,很少掌握其他技能;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工具落后;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差;对交通规则和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不够重视;不怕吃苦,忍耐力较强。
2.城镇社区文化
重业缘和组织关系;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亲属观念较弱;邻里关系淡漠,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弱;交往面较宽,活动范围较广;思想较开放,易接受新事物;时间观念较强,生活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和条理性;文化素质较高;封建迷信思想已十分淡泊;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娱活动内容丰富;居民整体或个体的生活技能多种多样;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工具先进;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较强;但吃苦耐劳精神不足。
二、农民对社区文化差异的体验
由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动到城镇的农民大多干的是城里人不肯干或不屑干的建筑、搬运、环卫、家政、回收废品等脏累险活。再加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尚未完全解体,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农民还有许多限制,并由此出现子女入学、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的困难。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使进入城镇的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难以完全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进城农民还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农民虽然进了城门,但在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面对陌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前在农村时那种从容恬淡、节奏缓慢的生产生活方式、融洽的邻里关系等都不见了,普遍会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感觉,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文化震惊”现象,难以真正地融入城镇生活。
不过,由于小城镇社区文化处在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边缘地带,属于边际文化,或者说小城镇社区文化处于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的交界地带,尽管更多的带有城市社区文化的特征,但和大中城市的社区文化特征相比,它与农村社区文化更接近一些。因此,农民来到小城镇以后,相对来说,还少了一些来到大中城市后那种诚惶诚恐、自卑自贱、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文化差异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
1.社会角色转换困难
农民在从农村社区走进城镇社区以后,开始扮演一个全新的城镇居民角色,但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方面,还保留着农村的家庭生活方式。这些与城镇社区生活方式不相符的旧习使他们难以融入城镇社区的生活。而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一部分人便对角色转换产生心理抵触情绪,导致融入城镇社区更加困难,普遍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和角色失败等社会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2.继续社会化出现障碍
由于新旧两种社区文化的差异,在角色转换困难的同时,继续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完全理解、接受、认同城镇新的生活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而小城镇社区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纳农民、帮助他们进行继续社会化的机制。进入城镇社区的农民在缺少外来帮助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发的、不太有效的方式方法,艰难地进行着继续社会化,导致进展缓慢,收效不大,出现了种种文化、心理方面的障碍,甚至出现了继续社会化中断,产生一些不当的越轨行为。
3.缺乏正常的社会互动
由于部分原有居民常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冷眼看待进城农民,不愿、不屑主动与进城农民交流沟通,加重了进城农民的思想负担,而部分进城农民由于自身等多种原因,又难以与原有居民正常沟通,至于小城镇社区组织,也缺乏对社区居民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从而影响了新旧居民正常的社会互动。
4.催生边缘社会群体
由于与小城镇社区文化格格不入,加之受到某些来自城镇主文化的排斥,部分农民便自发的形成一个以同姓、同族、同乡等为单位的边缘群体,他们通常由从事某一种或某一类职业的人组成,由于其身份、背景、职业、地位的同质性较强,能产生较强的合力,能够把持小城镇社区内某一行业或职业,当这一群体与主文化发生磨擦或冲突时,往往对小城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如小城镇社区中出现的菜帮、肉帮、搬运帮、摩托帮、废品收购帮等,某些菜帮肉帮能垄断小城镇社区的农贸市场。
5.产生与城镇社区主文化对立的反文化
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由于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低下,普遍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既渴望拥有自尊和自信,又不得不选择宽容和忍耐,对流入地区和单位没有认同感、归属感,缺乏主人翁意识。那些对城镇社区文化感到迷茫、又未能融入其中的,不甘城镇文化的排斥,但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彷徨与失落感的笼罩中,部分人逐渐滋生起了对抗城镇社区文化的反文化,对城镇文化主导的一切采取仇视、对立的立场,并常伴有越轨行为,干扰了小城镇社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近年来小城镇社区中的抢劫、凶杀等恶性案件发案率长期居高不下,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滋生的反文化不无关系。
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农民市民化这一时代背景,找准切入点,由各级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新旧居民共同努力来完成。
1.正确处理新旧社区文化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关系。凡是不适应城镇社区生活发展的,都要破除,如农村社区文化中的自由散漫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卫生习惯较差等方面。凡是同城镇生活与发展并行不悖的,都可以保留,有的还可以发扬光大,如吃苦耐劳、纯朴诚实等。
当然,针对农村社区文化与城镇社区文化的实际差异,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发挥城镇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解放思想,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培养公德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不断提高正在市民化的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尽快适应并融入城镇社区文化,顺利实现农民非农民化。
2.妥善解决有关的社会问题
要正确引导,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新的生活环境中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提高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逐步化解角色失调、继续社会化障碍和社会互动不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联谊活动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娱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一个让农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城镇社区文化环境,增进新旧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接纳,让正在市民化的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在思想上走向开放,拥有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从而逐步消除新旧居民间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缩短心理距离,培养新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和手段,积极引导和疏导,争取边缘群体的回归;要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用城镇社区主文化去同化、融合反文化,使其分化和转化。比如,对已经成为边缘群体的肉帮所采取的罢市等过急行为,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破坏行为,而要尽快了解动机和原因,如果仅是为了垄断市场,追求最大利润,要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对其中的煸动、组织者,要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对跟从者就宜从宽。对因其他原因造成的罢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在说服教育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影响他们正常营业的障碍。当然,对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予以打击,以弘扬城镇社区主文化,确保城镇社区的健康发展。
3.营造和谐宽松的制度文化环境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加速城乡统筹步伐,使进城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逐渐享有与原住居民同等的权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使在城镇中有相对稳定的职业、相对稳定的收入、相对稳定的住所的进城农民及其家属,获得合法居住、工作的权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取消种种限制,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促进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就业。
打通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其他制度通道。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方面提供支持,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服务均衡等方面,保证区新旧居民在社会权利上实现平等对待,享受同样的公民待遇。工会应当加大在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不断增强农民工的民主管理能力。在子女入学、升学等方面,也应使进城农民尽快取得平等的合法权。从而减少新旧居民在制度文化上的差异性,增加同质性,为小城镇社区营造宽松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人民日报,2004,11
[2]杨心恒:从乡土社会到工业文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M].社会学家的眼光,1998,9
[3]郑杭生 吴力子:“农民”理论与政策体系急需重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4]高 华: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J].中国选举与治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