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学专业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1
【关键词】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合理配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日臻完善,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国际语言化技术的突破,推动着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迈进,高校专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资源的崛起打破了纸质资源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互补共存的有机体系。现在的法学专业图书馆不仅有以纸质资源为主的实体形态的馆藏,也有以电子资源为主的虚拟馆藏,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新型的载体取代旧的载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文献将越来越多,其使用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读者欢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将各显特色,优势互补,共生共存。因此,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成为了现代高校法学专业图书馆的主要馆藏。
一、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
纸质文献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等方式记录知识的文献。纸质文献最早出现在中国4世纪,以后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应用。
(一)纸质文献的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与纸质文献相伴,纸质文献的生产和利用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和稳固的体系,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纸质文献的载体与信息融为一体,保存好了载体,其信息就得到了保护,只要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方面把握适度,纸质文献便可长期保存;
纸质文献经过千年的洗礼,已建立了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持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因而纸质文献传播的信息能够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同,具有权威性;
在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方面,纸质资源目前已有较健全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和版权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从目前看,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370万种,期刊13万种,会议文献100多万篇,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100万件以上,其中至少90%以上仍然是以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和必然的。
但是,纸质文献的存储空间大;容易变质和自然老化,并且其知识内容的复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以优质木材为原料,既占用人类的森林资源,又因制作纸张造成的污染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纸质文献本身所含的知识量不大,许多相关的知识内容需要负载于大量纸质载体上,不利于人们的检索和利用,这些都是困扰专业图书馆的问题。
(二)电子文献的特点
电子文献内容丰富,既可表达文字等静态信息,也可以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动态信息,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电子文献在网络环境下可被多人同时访问,人们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足不出户就能十分方便、快捷地查询、检索和获取网上的信息,读者利用某些软件,可以从“篇名”“作者”“关键词”等检索字段入手,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出所需的内容,提高了检索效率;网络上的信息,只要是与网络连接的用户,就不分国家、区域、民族均可利用,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电子文献体积小,但存储容量大。只需一张光盘,就能解决图书馆空间紧张和用户查检利用的困难。
但是,电子文献使用条件要求较高;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单纯的电子文献出版不像纸质文献那样经严格的编审制度,文献质量得不到可靠保障,使人们对电子文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信息可信度较低;长期以来,多数读者依然习惯于阅读纸质文献,因此,在短时间内读者还很难完全适应和接受电子文献。
纸质文献在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方面已有较完备的法律法规,而电子文献通过数码代码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不仅使各类作品之间界限模糊、相互渗透,而且使作品复制、修改变得非常容易,影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子文献由于载体与信息的分离,因此对它的保护,实际上是要对载体和信息分别进行保护。目前保护电子文献有两种方法:一是不断地转换文件格式;另一种是保存阅读设备和软件,但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
二、法律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状况
“法律图书馆”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将纸质和电子文献均与法律相关的专业性图书馆统称为“法律图书馆”。主要包括各综合型大学的法学院或政法院校的图书馆,以及研究院所、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图书馆等。
就资源总量来讲,一般的法学院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规模基本上与法学院系本身发展一致。馆藏文献以专业性、学术性为主,也体现了学院及其重点学科的专业特色。一般的法学院图书馆或资料室会有3—10万册的馆藏纸制文献资源,电子文献依所在院系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情况而有所不同。如:北大法学院截止目前馆藏纸质文献15万册,数据库9个;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截止目前馆藏纸质文献11万册,数据库10个;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而言,其前身——法律系资料室是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的同时建立起来的,199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所资料室合并为法学院资料室,1998年扩大为现在的法学院图书馆,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法学分馆。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扩大为图书馆以后,法学院图书馆已经成为收集、整理、编辑、利用法律专业图书、期刊、文献信息的资料与服务中心。
法学院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中外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学生论文等,本馆纸质文献资源建设遵循每年纸质文献采购计划并且结合本院教师教学科研的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各种需求来合理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较为丰富。截止到2012年底,现藏有中外文纸质图书(含过刊)近20万册,其中包括3万余册过刊合订本。以目前近3000千名在校生计算,生均图书已达66册左右。中外文纸质报刊保持每年44种左右;在电子资源方面,现拥有法律类数据库或含有法律类内容的数据库20余个,中文电子图书20余万册。。这些不同类型的中外文数据库互相之间形成补充,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比较丰富的电子资源馆藏体系。
(一)纸质法律文献馆藏
1.中外文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中文期刊的馆藏分为邮发期刊和非邮发期刊两种。以法律学术期刊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法律类期刊为主,同时订购的期刊还包括与法律有关的政治类、经济类、宗教历史类、社科类、学报类期刊等1000余种(2012年订购);外文期刊全部是法律期刊,以英文期刊为主,日文、德文、法文、韩文为补充。订购的外文期刊47种(2012年订购)、约257册。因为经费的原因,法学院图书馆还用交换的方式取得了一定量的外文期刊。截止2012年底为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期刊2158种,30740册合订本;馆藏外文期刊216种,3641册合订本。
2.中外文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中文图书的收藏以法学学术、法学研究著作为主要收集法律文献,同时收藏法律文件、法学教材、法学案例、法学论文及与法律有关的部分政治、经济、历史类研究型文献等,馆藏法学专业图书的主要范围是:法的理论、法的历史、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科技法、外国法、国际法、比较法以及香港法、澳门法、台湾法等;截至2012年底为止,法学院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47393种,115432册;外文法律图书的订购主要依托校图书馆资金的支持和捐赠取得。以英文为主,日文、德文、法文、俄文、韩文为补充。截止2012年底为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藏外文图书4881种,11688册。
3.学生毕业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为保存和传承文献,在收集中外文期刊、图书的同时,就我院自1978年复校以来的学生毕业论文进行了收藏,馆藏论文涉及本科生、双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进修班、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等。截至2012年底为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藏法学院毕业生论文约3万余册。
(二)馆藏电子资源
馆藏电子资源是专业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趋势。它有利于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缓解图书馆经费紧张所带来的矛盾,有利于图书馆馆藏结构的调整。专业图书馆特色馆藏及数字资源建设应围绕学院重点学科形成馆藏特色,建立专题特色馆藏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购买的法律类数据库或含有法律类内容的数据库20余个,电子图书20余万册。
三、纸质文献资源和数字文献资源的共存与互补
从我院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来看,研究生借书最多,其次是本科生和双学士。印刷型文献现阶段依然是我院读者的最主要的文献资源,港台图书的利用率非常高。特别是研究生对港台资源需求迫切,因为大量的外借和复印,这部分图书也是图书馆破损最快的图书。青年教师非常会利用图书馆,从现阶段看,青年教师的阅读倾向与在读博士生差不太多,对图书馆需求很大,青年教师不仅利用我院图书馆的纸制文献,而且他们更愿意使用电子资源,他们热心于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愿意向图书馆荐购外文图书,图书馆也更容易与他们建立联系。
图书馆事业承载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保障人们基本信息权利的使命,是一项非常高尚的事业。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存在的目的和所承载的使命则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文献资源内容的载体方式的不同。进入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关系是互为补充、彼此并存、整体结构比例逐步调整的关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纸质文献仍将继续发挥其影响和作用,电子文献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电子文献不可能取代纸质文献,纸质文献仍是最基本的文献类型;同时,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在图书馆中平分秋色的状况也越来越明显,二者将在图书馆中并存发展。《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中指出:虽然纸在汉代已经发明、推广、使用,但是纸在公元二至四世纪之间并没有完全取代简帛,而是简、帛、纸三者并用。直到两晋时期,纸质写本书才取代了简帛。以此推论,电子文献替代纸质文献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白云峰,刘英赫.国内法律图书馆现状分析与思考[C].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信息研究会论文(2011).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2
关键词:美术学;课程体系;特色;实践;创新
1 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
在美术学专业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以往的专业教学经验,以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回馈,调研其他院校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经过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和教师交流探讨,明确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通过逐步调整和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其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特色。
1.1 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讲求基础统一,方向有别
美术学专业一般有多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方向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专业个性。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把各个方向都必须掌握的课程,进行了归类整理,分为学科基础课――造型和色彩基础、专业基础课――绘画技法基础、专业核心课――专业理论和创作三部分,这些课程是专业特色课程的基础,要求每个专业方向必须学习。
专业特色课程是各个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必须方向明确,目的性强。在分学期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模块和课程群教学,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强调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1.2 整合、理顺课程关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适当压缩单一课程的课时,不是少上课,而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美术学专业面广,学生的美术基础很薄弱,原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例居多,现在我们培养方案中要求大部分课程都要与实践环节结合、承接,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教学核心
课程设置在加深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努力促进课堂成果的转化。专业课程致力于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和经济优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创作、参加比赛,宣传、推广、有偿转让美术成果,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努力实现校园文化成果向创意文化产品的转换,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
1.4 选修课程丰富多样,体现学科的交叉互补和协调发展
美术学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尝试把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和教师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专业方向的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协调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性的美术专业人才为宗旨。做到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将美术学专业的长远发展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优化学科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匹配
美术学专业是艺术类各专业中开设时间较早,专业方向种类较多的专业之一,现在的美术学专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合理的专业发展体系。在学分制体系下,我们根据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在各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注重加强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渗透、整合与优化,构建灵活、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
通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基本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等五大课程群。它们相互连接,相互支撑,构建了从基础知识、美术思维、美术技法到美术创作的多层次的专业训练体系。新体系打破了学科界限,进一步理顺了专业关系,完善了专业架构,丰富了专业内容,彰显了专业特色,增强了学生的竞争优势,满足了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 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对准实践抓教学
美术学的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决定了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美术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扎实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3.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积极鼓励教师在课余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将鲜活的专业知识带入课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并且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的对接、与科研的对接、与市场的对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调研实习,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好地适应美术学专业的动态发展。
3.2 充分提供锻炼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本专业与社会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三基合一”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还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为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除正常教学活动,还安排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大力组织承办专业赛事。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参加各级美术专业画展和比赛,或承办校内各种美术活动。还将这些校内活动和教学活动与国内较有影响力的专业赛事相结合,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和专业动态,更加贴近学生创新需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成才意识突出。对准实践抓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既巩固和发挥了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也为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4 建立创新机制,改变传统模式化教育,对准创新育人才
创新是民族强大繁荣的动力,也是美术学专业发展的源泉。在教育务实精神的长久熏陶下,本专业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新时期育人工作的新模式,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1 创新教育与课外学术相结合
围绕两个课堂建设,本专业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活动,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努力构建一个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和谐进取的学术环境。
立足于专业发展实际,聘请知名的美术专业学者,以及发掘校内专业教师潜力,举办专业学术讲座,课外还举办师生课程习作和美术创作展览。对于学生的专业交流活动,通过提供活动场所、给予经费支持、委派指导教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力促进了美术学专业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4.2 创新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也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我们密切关注美术动态和行业发展,针对性组织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尽力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
把握专业动态、适应社会需求、融入社会发展的过程,为培养社会适用的高素质的美术类人才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总之,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恒久的问题,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认真践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本领,教、学、研紧密结合,占领学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为地方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积极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2] 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奚传绩.美术教育丛谈[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 骆.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 钱初熹.当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3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特色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56-02
一、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的背景
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个在高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的决议,随后成立了一个全国翻译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的设立,是我国对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标志着我国外语专业硕士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截止2010年9月,我国先后共有三个批次、158所高校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这些高校按办学性质分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综合类大学、外语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工科类大学及其他类型的大学。笔者对前述三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大学及其分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我国前三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大学及其分类
比较各个类别大学在三个批次中所占比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第一批、第二批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中,综合类、外语类及师范类大学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工科类大学只有两家。但从第三批次的统计数据来看,工科类大学所占比例已增至31.4%,并且成为增加最快的一个类别。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教育主管部门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一个战略性调整。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有以下两个深刻的背景:
1.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是我国翻译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学位设置方案中有如下的规定: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要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高级翻译人才的需要。招生对象一般应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并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可见,翻译硕士专业强调其“专业性”和“跨学科”性。工科类大学开办翻译硕士专业,其本身就体现了二者的结合。
2.工科类大学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是我国翻译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翻译市场对高端科技翻译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据中科院科技翻译协会和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中国地区翻译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及苗菊和王少爽对国内翻译产业状况的调查,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IT、化工、汽车、能源和建筑等产业或行业对翻译的需求量最大[1]。以英语翻译为例,目前科技英语翻译大体占了英语翻译市场70%的份额。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英语翻译的需要突出集中在工程技术领域[2]。可以预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翻译在翻译市场上所占份额还必将越来越大。
二、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趋势在2010年申报试办翻译硕士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已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就计划开设民族文化对外翻译、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民族文学英译和民族地区旅游翻译等课程,中国政法大学计划开设法律专题口译、法庭口译、法律术语翻译和法律文献翻译等课程,西南科技大学的MTI课程设置也体现了该校的国防科技方面的优势,其特色课程有国防工程翻译、国防科工英语笔译、航空航天英语笔译,等等[3]。
工科类大学的翻译硕士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科技翻译人才,既不能沿袭以往我国一些大学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不能照搬其他门类院校的做法,而是必须办出自己的有鲜明的工科类大学特色的专业。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特色化
目前翻译硕士专业的生源绝大多数是来自于高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这些学员没有工科背景,他们在各培养单位都未开设工科相关课程的情况下,一般均很难获得科技翻译方面的知识,毕业后也难以胜任科技翻译工作。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地去学工科课程其难度是很大的,而一个已经具备了工科相关知识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口译笔译的强化训练,掌握科技翻译能力的难度相对要小得多。因此,必须设法扩大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招生范围,使其能涵盖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这是培养既具备跨学科能力、又具备较高翻译能力的高端翻译人才的一条捷径。
工科类大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在招生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即除可招收本校或外校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以外,还可以招收本校或外校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或是招收已毕业数年因而已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工科毕业生。这些学生,由于有工科背景,他们将来从事科技翻译时就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工科类大学拥有丰富的工科类的教学资源,可为工科翻译硕士专业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选修课程。以笔者所在的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该校的优势学科就有电气与电子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化学与环境工程等。
2.课程设置特色化
在课程设置上,工科类大学应依托自己的学科优势,开设一定数量的与工科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可视条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为无工科背景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无工科背景的学生,除了应修满翻译专业的必修学分以外,还可要求他们选修一定学分的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使他们能了解一个或几个工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2)为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有工科背景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选修相应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或者直接参与相关科研活动,从事其中的资料翻译等工作,从中积累翻译实战经验。
(3)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可利用工科类院校的优势,聘请本校有留学经历或双语能力较强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相关学术讲座,使学生从中了解相关学科前沿的状况,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4)实现开放式教学
实现开放式教学,就是设法加大翻译实践课程的比重。应建立包括翻译工作坊、翻译语料平台等在内的翻译实训基地,为翻译教学提供真实的双语交际的环境,便于学生从中了解和熟悉翻译的流程与翻译职场的规则,有效提升学生口译和笔译的能力[4]。
3.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化
翻译人才不同于一般的外语人才,他有其专门性和特殊性,所以就需要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大多数工科类大学开设外语专业较晚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其外语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教师的主体还是其原外语专业的教师,而外语专业又并非工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它的发展在较长的时间内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其次,工科类大学现有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的,他们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其中的很多人,自己也难以胜任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翻译工作的需要。再次,实践经验不足也是他们的薄弱点。按照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翻译硕士专业的核心课程及重要的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中具有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的应达到70%,笔译教师应承担过30万字以上的正式的笔译任务,口译教师应承担过20次以上的在正式场合的交传与同传任务[5]。实际上,工科类大学翻译硕士专业的任课教师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经历或经验。
根据以上情况,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工科类大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建设一支能胜任的师资队伍
工科类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翻译硕士专业的教师“走出去”,通过提高学历、国内进修或出国深造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应为教师提供开展翻译实践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等,建立校企合作形式的翻译实训基地,以为教师的提高和翻译教学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那些专业水平高、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翻译人才,以此弥补当前不少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2)建立有工科特色的双导师制
翻译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各培养单位要建立双导师制,即由一位学术型教师和一位职业翻译型教师共同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双导师制是一项富有创新意义的指导模式,它有利于将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职业翻译师引入教师队伍,有利于培养职业化的翻译人才。工科类大学还可利用本校的工科类专业教师队伍实力雄厚的优势,吸收本校工科类院系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做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聘请工科类院系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做学生的指导教师,或聘请其他有口译笔译经验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曾立人. 翻译产业需求与MTI课程设置研究[J]. 南昌教育学 院学报,2011(6):159.
[2]丁素萍,吴自选. 谈工科大学开设英语翻译硕士专业[C]//全国 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 2009.
[3]穆雷,王巍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培养模式[J]. 中 国翻译,2011(2):30-31.
[4]郭玲义. 专业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 上海理工大学学 报,2011(3):242.
[6]尚亚宁. 我国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现 代教育科学,2011(4):73.
收稿日期:2012-11-09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4
关 键 词 :高师 音乐教育 《歌曲作法》 教学特色
《歌曲作法》作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共同必修课,是唯一涉及作曲法方面的音乐理论课程。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等音乐教育师资和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师资为主要办学宗旨,因此,它不同于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作曲专业的《歌曲作法》教学。作曲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音乐创作。因此,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更侧重于作曲技术、技巧的训练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而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这就要求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歌曲写作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也就是说,高师《歌曲作法》课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各种体裁、题材歌曲作品的能力,以适应今后教学和开展音乐活动的需要。如何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怎样更好地体现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音教专业如何更加适应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歌曲作法》教学实践,认为创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作法》课的教学特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作曲的基本理论
《歌曲作法》不仅是学习作曲技法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所有音乐教师和音乐工作者都不可缺少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果一个音乐教师或音乐工作者懂得了歌曲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歌曲这一重要的艺术形式有了深刻地理解,就能够更好地分析研究作品,准确、恰当地演唱、演奏所表现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应该全面掌握作曲的基本理论。
1.歌曲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歌曲创作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创作者都会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生活对创作所起的作用,而重视作曲技法的学习与训练。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音乐创作当然也不例外。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作曲技巧去正确反映表现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形象鲜明的、受群众欢迎的音乐作品。
2.歌词的艺术特点、结构形式等与音乐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认识歌词,让学生懂得一首好的歌词应该具备哪些艺术特点,以及怎样选择一首好的歌词。这是在进行歌曲创作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歌词的结构形式影响和决定着歌曲的曲式结构,因此,我们就不能不对歌词的结构形式有所了解,如对歌词的句式、段式、体式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对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即词、曲关系,是歌曲创作中最先遇到的问题,也是写好歌曲的关键。在歌曲创作中,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歌词与曲调、节奏、旋律线的关系上和歌词内容、结构、风格对曲调的影响上。在歌曲创作时,要正确处理好歌词语调与音乐曲调、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关系,掌握词、曲结合的原则和规律。
3.基本的作曲理论知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歌曲作法》这门课程之前,大多数没有写作歌曲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与掌握。例如:歌曲的体裁类型,曲调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线、调式的表现特点),歌曲主题及其类型,主题的发展手法,歌曲的曲式结构、的形成与布局、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写法等,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二、初步掌握歌曲写作的能力
写作歌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创作歌曲的能力,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歌曲写作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作曲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了解到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性,并能牢固掌握和运用。
1.歌曲写作前的准备。音教专业的学生与作曲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理论基础较差,音乐语汇相对贫乏,如果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音乐创作,对他们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写作歌曲之前,教师最好配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强化训练。例如,①要求学生熟悉并背诵各种体裁的歌曲主题及歌曲。②熟悉并背诵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语汇。③对一个指定的主题(没有歌词的)进行多方面发展。④对原始民歌进行不同形态的改编。⑤对一些优秀的歌曲,进行模仿写作练习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唱、多听、多分析、多写的训练,学生会逐渐提高写作歌曲的能力。
2.歌曲写作的练习。教师在讲授作曲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布置一些写作歌曲的练习。针对学生初次写作歌曲的情况,在练习写作歌曲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歌词,包括歌词的格式、韵律、结构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创作时,根据歌词主题思想和内容的需要,安排适当的节奏,运用适合的调式,并在此基础上写好歌曲的主题,并把它发展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写作歌曲的练习应该先从写作歌曲主题开始,然后练习第二乐句的写作,乐段结构的写作,二段体歌曲的写作,三段体歌曲的写作等。教师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短及长、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要让学生选择一些短小的歌词来练习写作歌曲。
3.歌曲习作的修改。由于音教专业的学生每个人的音乐基础不同,每个人写作曲调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歌曲质量方面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在修改歌曲时,只能在作曲技术上做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歌曲在音调、情绪、体裁、风格、结构、音乐形象等几方面是否与歌词的主题思想和内容相一致。歌曲的创作是否符合词、曲结合的原则和规律。歌曲的调式、节奏、节拍、速度、句法的安排是否适当等。在写作上的具体要求:①曲调要基本流畅、通顺。②主题因素应贯穿于全曲。③B段要通过音调、音区、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某一种或几种表现因素的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④全曲在风格上要统一。⑤整体布局基本合理,包括调高、音域、音区、、曲式结构的布局等。
三、加强分析各种体裁、题材歌曲作品的能力
为体现《歌曲作法》课的师范特色,加强实用性,在《歌曲作法》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作曲基本理论知识外,通过写作歌曲基本掌握作曲的基本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写作歌曲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各种体裁、题材形式的歌曲作品进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增加一些谱例及音响的分析内容,加大歌曲分析的比例。在分析歌曲作品时,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外,教师还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歌曲作品的能力,并要抽查个别同学在课堂上讲解,以提高学生们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
转贴于
1.歌曲分析的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①歌曲产生的年代,词、曲作者,创作目的及时代背景等。②歌曲的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点。③歌曲的体裁类型,风格、情绪特征。④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词、曲结合的规律。⑤歌曲的主题(包括主题形象、主题特点),主题的发展手法。⑥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乐句、乐段的划分等)。⑦旋律发展的层次性,以及作曲技巧的运用、对比手法,的形成与布局。⑧歌曲旋律的和声因素,包括歌曲调式、调式调性转换以及转调的手法等。
2.歌曲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歌曲作品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歌曲的艺术特点着重对某些方面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歌曲作品时,首先应该分析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其次分析歌曲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术技巧。此外,任何艺术作品除了有其共性外,还有它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分析作品时就要找出它独特的艺术特性。在对歌曲的分析中,还应着重强调对歌词的分析,弥补过去只注重旋律而忽视歌词的不足。
3.歌曲分析谱例的选用。歌曲谱例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①歌曲作品内容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②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具有针对性的歌曲。③尽量选择各个时期较为经典和更有影响的作品。例如中国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的祖国》《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爱你,中国》《再见吧,妈妈》《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海啊,故乡》《妈妈的吻》《长江之歌》《我爱你,塞北的雪》《春天的故事》等。④适当选用部分外国歌曲。
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提高了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分析,学生也学习借鉴了别人的创作经验、创作技法,提高了自己创作歌曲的水平。
四、初步具备分析、写作二部歌曲与改编合唱的能力
在《歌曲作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写作二部歌曲与改编合唱的能力,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弥补学生线形思维的单一性,为多声思维与线形思维的结合提供了再发展的机会。由于高师音教专业的二部歌曲教学不是这门学科的专门化教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二部歌曲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写作二部歌曲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开展社会音乐活动的需要。
1.二部歌曲的基本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除了独唱、齐唱还经常会涉及到重唱、合唱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二部歌曲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①二部歌曲写作中各个声部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掌握女声、男声、童声高低音的音域、常用音区、音色特点等。②二部歌曲的声部组合形式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认识女声、男声、童声的同声二部及各种混声二部歌曲的不同组合形式和在音域、音色、和声、表现性能等几方面不同的艺术表现特点。
2.二部歌曲和声音程的具体运用。在二部歌曲的写作中,需要解决好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的问题。横向方面,主要是两声部的走向及其表现特征等。纵向方面,主要是大、小调式和五声性调式中和声音程的具体运用。①声部的走向:如平行、同向、斜向、反向进行及其表现特点。②大、小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在大、小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基本按照《和声学》所提示的音乐思维和技法要求,具体讲授大、小调式各种音程的音响特点及其使用原则和方法。③五声性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具体有和音式、支声式、混合式等和声音程运用的方法,同大、小调式相比,五声性调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3.二部歌曲的基本类型。二部歌曲的基本类型有以下三种,应让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①同节奏二部,也称为和声式二部。②对比二部。③模仿二部,其中“卡农”式模仿的轮唱歌曲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应该给学生作重点讲解。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自开设《歌曲作法》这门课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的音乐教学中,歌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其知识和技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歌曲作法》课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基础的作曲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歌曲作品的能力,并且初步掌握写作歌曲(包括二部歌曲、改编合唱)的能力。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开展社会音乐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作法》课的教学特色,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还要有它的师范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及可接受性。要真正建立具有高师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每位《歌曲作法》课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才能真正建立新形势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高师音乐教育特点的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与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
[1]赵金虎、张彬著《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陈国权著《歌曲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5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会计学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
一、引言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遴选工作自2007年开始,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为了促进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求,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发挥专业优势,真正办出专业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对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凸显其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对相关专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践性、导向性加大对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隋秀英(2011)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中指出,所谓“特色”,应该包括如下三层涵义:一是“人无我有”,凸显独特性和个性;二是“人有我优”,凸显杰出性和优质性;三是“人优我新”,凸显开拓性和创新性。国家级特色专业则是指其专业办学条件、专业建设水平、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改革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并能够对同类的其他专业建设和发展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的专业①。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前身为20世纪50年代初的东北银行专门学校(是省内最早、全国较早的同类专业),之后长期服务于财贸、税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时间跨度为吉林财贸学院时期、隶属于国家税务总局时期和重新划归地方管理时期)。会计学专业的建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培养实际动手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自觉坚持,矢志不渝,因而已形成传统。这一传统在大众化教育的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积淀、凝聚成较为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会计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作为地方财经院校,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基本立足点,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能为地方培养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步有序改进教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把会计学专业培养和建设成“东北地区有地位,全国有影响,国际有声音”的能对会计学专业发展起带头和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
(二)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
立足于区域经济建设,要有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战略,确定面向国际化、服务大众化和实践职业化的基本培育目标。
第一层次:继续深化培育目前的国际会计实验班,提炼特色,继续采用双语教学,且注重国际视野的研究,融外语和专业特长于一身,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直接或经过培训可以迅速走上会计国际化的就业岗位。
第二层次:以会计专业下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资产评估方向为依托,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评估事务所等民间中介会计类组织,主要是按照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培育学生直接成为或经过社会资格专业考试成为专业服务人才。
第三层次:普通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对专业培育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学习,并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和风险识别的培育,加强专业人才在校的职业道德培训。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并执行“理实交融、知能并重”,在结构上表现为“纵横两条线”的全新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强调知识与能力并肩齐重,贯彻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培育方向、凝练专业主干的基本原则,精心设计理论的基本教学体系,并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特别注意方法的凝练。
构建并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上手快”。改变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要通过基础知识学习,逐步提高认知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基础实践、专业学习等阶段性学习。通过专业实践,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与方法,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基本目标要求,要合理确定基础和专业课程、专业和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安排,在实践中建立起课程结构合理、特色较为鲜明的课程体系。同时,完善吉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网站,提高网站使用效率,争取将现有的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学(英)》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从而形成“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三)加强教材建设
进一步严格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鼓励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积极组织编写或更新自选课程教材(特别是4至5部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实验系列教材的编写)。
(四)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删减陈旧落后的内容,向学生传达新信息、新理念、新知识,教师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适应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传授现代创业理念和增加专业实用性知识内容;三是专业课程全部采用教育部推荐教材和面向21世纪优秀教材,杜绝低水平教材进入课堂,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五)改革教学方法
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兴趣的调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推陈出新。只有方法上与时俱进才会有学习效果的创新。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要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老师走向社会,进行阶段性的实践锻炼和学习。教师实践学习折合一定的课时,计算工作量,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可以通过学校签订的校实习基地进行校外挂职或兼职锻炼,并鼓励有兴趣的老师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差异,对于外聘教师也要附加实践经验的要求。
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安排教师到行业或基层部门进行调研或锻炼;鼓励相关教师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鼓励相关教师在各类企业、事务所、证券公司兼职;对外招聘教师时以是否有实践经验为重要参考。经过不断努力,打造一支既懂专业和教学规律又擅长会计实务、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七)加强实验教学,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以现有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综合训练中心为平台,逐步加强和继续建立基础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注重改革实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力争将会计综合训练中心申报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八)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现有的一汽集团、中准会计师事务所、中华会计网校等11家实习基地建设。请吉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牵头,争取在更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实习基地,力争使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的学生100%能到会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事务所实习。同时,加强学年实习及跟踪管理,确保实习质量。
(九)加强教学管理
适应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严格执行“一二三”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一套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二”是激励与约束两个机制;“三”是三种教学检查即常规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四、特色专业的预期成果
经过一段时期的特色专业建设,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一套可供示范的体系,并取得有效经验,对全国同类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起到示范的作用,对教学改革起到引领作用。
1.提供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地方性财经院校优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中外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资产评估等机构的用人要求,为吉林省及东北培养千名左右“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实际适应能力强”的多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2.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一套可供同类院校借鉴的专业技能培训范式。
3.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凸显会计学专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交系列相关的文件和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我们所建设的会计学特色专业具有如下特色:服务体现“地方性”,突出为吉林省及东北经济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多层次”、“应用型”,培养国际化、民间化、职业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实践性”,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体现“双师型”,建设精通理论并擅长实务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体现“自主化”,注重精品课程及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引导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建设辐射作用体现“示范性”,力争在国内同专业中发挥辐射和传带作用。
五、结论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充分发挥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力争把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成为方向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优化力求特色基础上的品牌化建设,要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充实培育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实现专业的品牌战略创新。
【参考文献】
[1] 吉林财经大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Z].2009.
[2] 申江,姜树余,臧润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37-39.
[3] 隋秀英.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6-68.
法学专业特色范文6
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一)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
法科毕业生传统上主要是面向公、检、法、司以及党、政事业部门,培养法律专业性人才。但司法系统所需专业人才有限,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却是大量的,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集中于司法部门。财经类院校有着经济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律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南京经济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依托经济学科的资源优势,适度规模发展,以适应性为主,专业方向侧重于国际经济法、经济法和民商法,培养既懂法律又了解一般经济规律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法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具备相应的经济管理知识,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法学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摸式的基本思路是:在拓宽专业面的前提下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优化(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上提高素质,为社会培养有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既通法律、又懂经济的专门人才。这一思路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设置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等环节来实现。
(二)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方向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
法学知识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可人为割裂,走向专业狭窄的老路。因此,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在特色建设上应有层次性、方向性,既应坚持法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方向上体现财经院校特色。南京经济学院的法学专业方向,就是在“大法学”基础上分为民商法方向、经济法方向、国际经济法方向。而且三个方向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依托。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任何商品经济都不能脱离民商法的基本调整,其中的民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课程又是其他专业方向的基础;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保障,是国家协调、调整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如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等,属于典型的国家权力干预的公法,与民商法共同配合规制现代市场经济;国际经济法是国际社会所形成的对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进行规制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法律制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经济法律人才。三个专业方向的依托表现为国际经济法律人才不能只懂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仍大量的依靠各国国内法,中国对外贸易法就属于国内经济法范畴。因此,某种意义上,国内法、国际法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方向设计不应是简单回归1998年学科调整前的专业,而应在“大法学”学科背景下设置专业方向。为避免专业方向设置后课程体系的割裂和选学一个方向后学生对其他两方向专业知识的缺乏,三个方向间课程应打通,要求学生必须选学其他方向一定比例的课程。
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法律也需全球化,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技术化程度加深,市场对法律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具体来说,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应包括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职业伦理三方面内容。近年来有实践表明,传统的法学本科专业学习并不能向社会输送完全合格的立即胜任所有法务的法律专业人才,法学专业的素质教育应开辟新的思路。法律人才培养要从传统的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法律技能的培养;法律人才的知识面不应只局限于法学,还应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良好的外语、计算机技能;法律人才的公正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样应是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培养。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知识和理论教育的内容更突出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
法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般分为6大块: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全院性选修课程。
(一)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一方面,开设英语、数学、语文、逻辑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另一方面,加大比重开设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学、中国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等法学类14门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整体的法律修养。
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专业基础课把法学类14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进去,体现拓宽专业面的要求;专业选修课除开设法学类课程,还依托其他学科的资源优势,开设了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证券投资学、国际商务谈判、管理学原理、财政学、审计学、工商行政管理等,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课程设置体现“重应用”。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都围绕培养学生综合的法律人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要求设置,充分体现了适应性。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财税法、竞争法、律师实务等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再如司法会计、法律文书等工具性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中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