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1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企业;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68-02

1 前 言

“物尽其流,人尽其才”,根据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影响物流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在影响物流的问题中与物流一体化成功的相关程度最高,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4,显著水平为0.01。因此,研究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新的竞争条件下,物流企业必须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知识化改变了衡量企业财富的标准和竞争规则。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产,物流企业拥有的创新知识已成为不断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率、创造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物流企业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物流企业创造独占性创新知识和垄断技术优势的基础。其次,网络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观念,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对物流企业管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后,全球化已彻底改变了竞争的边界,使物流企业同时面临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挑战。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取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各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以一种新的全球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的角色与价值增值问题,建立新的模式和流程来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

传统上,人力资源管理往往被赋予作业性的角色,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大多局限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招募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训练与发展、薪酬制度等微观实践层面,而这些仅是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人力资源活动在物流企业组织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却明显没有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物流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和推动,对企业组织绩效的贡献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因此,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首先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地位,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传统的微观实践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物流企业总体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即如何通过人力资源获取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正相关关系

2.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断证实:有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促进员工能力的发展,继而提升组织绩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有效地吸引、开发和保持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贡献。在物流企业中,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系统使用的普及、研究技术与方法的进步,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用生产结果和组织价值来检验和证明。调查显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功能比传统的行政管理功能为物流企业创造的价值要大得多。另一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物流企业组织绩效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企业中“以人为本”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注重激励员工,通过对员工态度、动机系统的影响,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和凝聚力,吸引员工,并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企业支持感,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继而减少事故率,减少员工流动率,从客观上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绩效。

2.2 扩大人力资本获取竞争优势

如果物流企业能利用独特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实施组织战略,就能创造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其外部表现形式是在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根本来源是内部员工。人力资本是由组织中的人、他们所具备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在岗位中的应用所构成。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人力资本存量的优势,即企业尽可能招募和保留与物流企业所需能力相适应的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不断修正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运用创造性的措施来吸引人才,招募适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的员工,并建立系统的选拔、激励机制,确保员工有发展的机会,有效地保留和开发员工,追求人力资本的最大化。二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为了发展高技能、高承诺的物流企业员工队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组织的利益联合起来,通过学习、合作、创新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展物流企业在整个运作周期的学习能力,并以相应的绩效、薪酬政策来支持、强化,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优势。由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依赖于物流企业内部独特的背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过程优势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

2.3 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以促进组织绩效

根据Campbell等人的观点,员工个体的绩效是指个体能够控制的,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贡献的那些表现与行为。很显然,那些属于工作的组合部分,并对物流企业的技术层面有贡献的活动,即任务绩效无疑是工作绩效的一部分。然而,研究者发现,只关注任务绩效是不够的。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物流企业的员工必须或自愿从事一些其他的行为,其中一些活动未必与他们个人的工作任务直接相关,如热心帮助新员工,主动承担困难的任务等。然而,这些行为却对物流企业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可以称之为情境活动。Borman & Motowidlo提出,情境活动对物流企业任务活动的完成具有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员工个体绩效应是由情境绩效与任务绩效组合的二维绩效模型,认为个人特质、组织氛围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物流企业的员工个体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个体特质是通过任务知识、任务技能、任务习惯影响任务绩效,并且通过情景知识影响情景绩效;组织氛围通过情景知识、情景技能、情景习惯影响情景绩效,并且通过任务习惯影响任务绩效。

物流企业的组织绩效来源于员工个人绩效,企业内员工的个人特征如能力、动机和态度等要素是企业组织绩效的原材料和基础;物流企业的组织氛围如群体规范、组织原则、领导方式是组织绩效的催化剂。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天赋,其能力和天赋的发挥很大程度还要决定于动机水平的高低和对物流企业的组织态度,并受到组织氛围的影响。在组织氛围的引导下,物流企业成员依靠个人的技能和能力等基本要素,基于一定的态度,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个人行为,最后使个人绩效对物流企业的组织绩效产生影响。

2.4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对物流企业的组织绩效而言,组织能力及组织内的相应体制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变量。根据组织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物流企业的组织能力包括组织战略能力、组织整合能力、组织内个体的能力。组织战略能力是基于物流企业战略层面的关于组织愿景、目标确立能力及相应决策能力,即组织与外部环境匹配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取决于物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协作与决策能力。组织整合能力即物流企业将分布于组织成员个体的能力整合起来,并将这些能力与组织中其他资源能力整合起来,以形成企业所需系统胜任力的能力,形成此种能力的关键是物流企业组织中、高层管理者的协作与整合能力。物流企业组织内基于个体层面的能力,指分布于企业组织内各成员的关键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来自于物流企业组织的“内圈核心”和“外圈核心”,内圈核心由负责创新的管理者、技术专家及处在战略岗位上的员工组成,外圈核心由那些拥有物流行业技能的雇员组成。可见,要形成物流企业组织战略能力、整合能力和个体能力,就必须获取组织的内圈核心和外圈核心。而获取这些相应管理者及人员的关键是物流企业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就物流企业的组织内相应的体制与安排而言,具体包括组织内权力机制、岗位设立与招聘机制、薪酬与激励机制、人才开发机制、晋升与退出机制等。这些体制是物流企业组织的“血液”,促进企业组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结果。因此,在物流企业组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组织内部相应体制与安排的产生过程中,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起着关键作用。而企业组织能力和组织内部相应体制是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变量。所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欧阳丽.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9):43-45.

[2]潘永明,米冠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赢得竞争优势[J].江西社会科学,2009(5):41-43.

[3]Borman W.C.,Motowidlo S J.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the mean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research[J].Human performance,1997(10):99-109.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2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18-01

引言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正处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也曾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因此,实现信息化带动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未来极其重要。文章首先对现阶段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概述,其次提出传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设立并完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议。在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办公模式,最终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高职院校转变的目的。

一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信息管理的任务之概述

高校中的教学是建立在教务管理基础之上的,场所安排、设施提供与定制、人员组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检查以及学籍管理等都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阶段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长,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专业设置与学科门类等日趋多元和交叉,这种变化给教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高校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的管理模式提出新挑战。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高校教务人员、教师、学生,并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教务信息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教务管理水品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还将影响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涉及包含教师、学生、教学资源、课程等信息,与院校的多个职能部门相关联。高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校园网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根据各自权限进行操作和管理、师生在不同地点可以根据权限进行浏览访问、操作,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教学管理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教务管理系统调整院校教学工作内容的广泛和规划的范围之广,使得教务管理的根本任务必然是根据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及方法,建立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进而确保教学过程的畅通,使繁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不断趋向整体协调化、管理和使用的高效化。

二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目前的教务管理网络和信息化得到发展,教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教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复杂和变化性,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挑战,教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上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

首先,系统的灵活性不足和系统间不兼容性制约了系统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务管理中,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一经开发很难更改,系统升级和后续的配套完善往往会跟不上,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改造不能同步跟进,更新速度慢导致系统中使用的软件必然出现缺陷和系统漏洞,结果是导致系统无法稳定地运行和进行维护,将给教学管理和信息管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直接影响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一些基础数据如学生信息、教学资源等都有其既定的格式,而基础数据一半来自不同部门,各部门信息系统独立,数据类型和格式不兼容是信息运作过程中成本提高,而软件间的不兼容则导致系统出问题、计算及运行性能降低。

其次,教务信息管理理念和工作人员能力的不完善制约教务信息管理的发展。一方面,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高校沿用传统教务信息管理理念、习惯和方法,对信息收集、整合和分析、全部靠人工来完成,在建设中往往表现为管理内容上不全面而缺乏系统规划,在管理投入上过于注重硬件。另一方面,教务管理者不仅只从事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其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化专业技术以及自身的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操作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也是其工作内容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十分关键。

三 、高等职业院校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完善

首先,主观上创新教务信息管理理念,促进教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完善教务信息管理,其首要任务就是根据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务信息管理理念和习惯,树立现代化的教务信息管理观念,用全新的方法、思维方式、服务习惯与指导原则,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发掘自身的优势,找出适合自身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务管理理念。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信息化和服务广大师生的理念,结合学校内部的特点,统一规划并全面协调,确保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转。

其次,客观上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系统兼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因此为便于管理和操作,选用同一单位开发的系统可以使软件架构和操作方法一致。为能使软件之间兼容,应尽量采用后台架构和支持系统相同的软件,应选用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软件,另外要注意常用软件间的兼容性能,如杀毒软件、word,office等的兼容,避免软件的不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吸收具有信息技术专业背景的优秀教务管理人员加入到系统设计中,他们来自教务信息管理第一线,会更了解教务信息管理系统需完善和进行人性化设计的地方,从而可以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实现灵活性。

再次,教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需要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是管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因此高校要引进具有较高信息技术能力的人才,同时培养和不断提高教务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栾天.高职学院教务信息管理平台设计[D].天津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3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企业;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93-02

一、研究综述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检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外学者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系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模型的实证验证和实证分析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相比而言,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也有限,但这些研究对于中国背景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研究中国背景下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进一步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对更好的利用和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的相关研究。Terpstra & Rozell选择员工招聘来源、甄选测验的效度、结构化的甄选程序、认知与能力测验以及加权申请表格等五种甄选活动,探讨其与组织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执行这些甄选活动的完整程度与盈利、盈利成长率以及整体绩效之间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其中比较经典的和有创新的是Huselid的研究,他研究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和公司的离职率、盈利能力、市场价值的关系。文章对一个96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指数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指标明显相关。

Becher & Huselid的研究较有影响,他们对员工挑选、员工培训和开发、绩效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该研究严格控制行业、公司规模和销售增长等变量后,发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体系一个标准差的提高,平均每个员工能为组织增加产值4 000美元,增加市场价值18 000美元。

Delaney & Huselid则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分类成关于员工技能及知识、关于激励的和关于工作结构的三类,并认为这三方面主要影响组织绩效。组织可以通过各种的人力资源活动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也可以通过全面的培训及发展方案使现有的员工符合目前及未来的工作需求。然而,如果员工的技能很有用却没有受到好的激励,其工作表现还是会受到限制,组织可以透过许多途径影响到员工的激励,同时,工作的结构也会影响到组织绩效。

2.国内的相关研究。范秀成以62家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子公司作为样本,检验了“企业运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程度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面的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整合的程度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两个假设。

黄攸立和花明将员工队伍特征和影响组织绩效因素这两层中间机制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研究中。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思路,组织绩效指标包含四个方面: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在影响组织绩效指标的众多因素中,重点分析了人力成本、组织知识创造力、市场导向这三个因素,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通过影响组织的员工队伍特征而与影响组织绩效指标的三个主要因素发生关系。

张弘、赵曙明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中国沪深两市56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数据,利用相关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积极关联。

以上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集中在制造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制造业企业中有些数据指标,如生产率、次品率等指标比较容易得到客观的统计数据。但是中国行业众多,对少数行业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研究的时间上也可以看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基本都是2003年之后出现的,这说明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于战略人力资源与组织绩效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于其他行业比如物流行业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事情。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模式

根据考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之间关系所遵循的不同逻辑方式,可以把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归结为三种模式,即普遍性模式、权变模式和形态模式。

1.普遍性模式。1995年,Huselid提出了被后人称为具有“普遍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普遍性观点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证中最简单的模式,因为它隐含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不同组织中具有普遍性。普遍性观点认为,一些人力资源实践常常会优于其他人力资源实践,采用这些最佳实践可引起更好的组织绩效,这些实践称为战略人力资源实践。在甄选方面,物流企业可以选择员工招聘的来源、甄选测验的效度、结构化的甄选程序、认知与能力测验以及加权申请表格等五种甄选活动,探讨其与企业组织绩效的关联性。研究执行这些甄选活动的完整程度与物流企业的盈利、盈利增长率以及企业整体绩效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显示甄选活动对于物流企业组织绩效的可能影响。在培训方面,可以分析物流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与企业财务绩效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企业的结构化训练与组织绩效间的关联性。在绩效评估和薪酬方面,分析物流企业的绩效薪酬的运用与组织财务绩效的关联性以及其对于经济效率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关系。

2.权变模式。权变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活动和组织绩效的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与组织需求一致,结合企业战略、组织的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才能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权变模式方面的研究试图展示人力资源实践如何与不同的战略定位相一致,这些实践又如何与绩效相关联,这显然比普遍性研究模式更为复杂,因为其隐含交互效应,而不是简单线性关系。换句话说,权变理论处理因变量和相关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因为权变变量的不同而不同。该研究方法假定相关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将随着关键权变因素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而组织战略被认为是主要的权变因素。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一些外在变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探讨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对物流企业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时要注意,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配合特定的物流企业战略,才会有较佳的组织绩效。我们可以结合物流企业组织战略的激励性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当以下三个条件满足时:(1)物流企业的员工具备管理者所缺乏的知识与技能;(2)员工受到激励而愿意努力地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3)员工贡献其努力时,组织才能达到企业战略或制造战略。对于物流企业的员工而言,拥有适当的知识与技能和了解其个人在企业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加上组织对员工的激励,才能造就每位员工有高绩效的表现。

物流企业的组织战略等因素会增加或降低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将与物流企业战略交互作用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这种研究思路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物流企业组织绩效之间引入了权变变量(如战略、组织发展阶段等),体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匹配和管理研究的权变思想,这也是该研究逻辑称为“权变模式”的原因。

3.形态模式。形态模式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以实现最大化的内部匹配;然后,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战略形态联结起来以实现最大化的外部一致,从而实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匹配。显然,形态研究模式的观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特性,它比前两个研究模式更加复杂。

基于形态的思想,可以通过强调物流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持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来解释企业中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间是如何达到内部匹配的,进而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自变量,实证研究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那么,在物流行业中,我们可以分出两种类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市场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内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市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指从组织外招募、以结果为基础的评估、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同时员工的工作保障及参与较低、且工作定义比较广泛;内部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存在内部劳动市场、有很好的训练、绩效评估以行为为基础且会进行反馈以发展员工,会有比较高的工作保障及员工参与,个人的工作内容比较严格定义。我们可以研究这两种具有不同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物流企业与其组织绩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欧阳丽,等.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9):43-45.

[2]Huselid,M.A.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J].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它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能够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必须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实施人才培养。落脚点就在于要以市场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内容,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能贴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才能办出特色。

一、市场需求决定课程改革方向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调查毕业生就业流向,是实现培养目标、持续改进培养方案的重要手段。经调查,高职毕业生大部分流向中小企业。这一现象决定《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必须以适应中小企业为主,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管理专门性人才。

1、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民营企业/个体”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211”院校中有3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非“211”本科院校中有47%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2%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而腾讯与麦可思联合进行的2013年应届大学生毕业流向调查数据显示,至2013年5月止已有超过50%的高职毕业生签约雇主类型为“民营企业/个体”。而从统计部门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企业规模区分,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划分为中小企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对象大部分集中在中小企业。

中国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小企业都是支持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重要的生力军,是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总体数量巨大,超过了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目前有中小企业大约1240万户,创造了80%以上的社会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李子彬,2013)它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三流”,即“资金流、人事流、物质流”。其中,以资金流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所有的企业发展、风险、收益、治理等都体现在财务管理中,企业的各个层次管理均或多或少地牵涉到资金管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因为发展时日不长,规模小,管理基础单薄,融资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等缺陷,越来越容易陷入窘境甚至破产。大量中小企业发展与倒闭的案例证明,影响众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在于其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尤其是忽略了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是中小企业的通病,也是导致其发展停顿甚至破产倒闭的诱因。在资金管理中,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融资问题。所以,毫无疑问地,中小企业必须从上到下改变发展思路,引入有熟练技能的一批专门性财务管理人才为其打破僵局,找到出路。

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特点,既然大部分的毕业生流入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在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缺陷。那么,以培养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服务的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它是一门研究公司定价与治理、融投资抉择等,涉及到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和收益、估价、筹资、项目投资、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和报表分析等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的专业性相当强的课程,涉及到高等代数、财务会计等相当广泛知识。

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这门课程非常重要,但教、学双方均感到枯燥吃力,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教师认为,在设计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时,总觉得所有知识点在企业里“可能”会用到,以后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时会用到。为了学生的日后发展平台计,大量灌输《财务管理》各种层面的、各种内涵的知识点,恨不得把课程所有的相关内容全部塞到学生脑袋里,却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财务会计核算知识,但那仅仅是事后反映,从既定的会计制度角度出发,为企业已经发生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总结和反映。而财务管理要求在事情尚未发生前进行预判,没有既定的标准。学生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且财务管理计算量大,公式多,变化灵活,对于按标准框架学习的高职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领域。

在长期的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感到校内教学和社会需求有脱节之疑。一是专业按照学生的发展平台和各种考证要求,高标准高层次地设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标准,而不管这些内容或标准是否是企业的实际需要;二是企业非常需要懂实际操作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而不可得,招聘来的毕业生往往眼高手低,在搜集资料、分析过程、计算指标、初步决策等方面畏首畏尾,不敢动手,缺乏职业判断和决策能力。这种培养的人才“高”和企业需求的“实”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导致企业不愿意招,学生不愿意干。

所以,在基于社会需求改革高职教学的浪潮汹涌的今天,如何改革《财务管理》课程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是校企双方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基于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改革

1、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准绳,实施课程改革,是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路。从上,中小企业需要高职毕业生具备适合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技能,所以,改革《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时,必须以中小企业工作过程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进行构建。

2、总体设计。基于中小企业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总体上遵循“奠定基础工作过程实现目标”的设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是第一大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因为信用、抵押、金融创新等众多因素影响,融资渠道不畅通,信贷机构不愿意放款,导致其获得资金的能力低下。所以,急需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在拓宽资金来源的前提下,要尽量用好每一分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恰当的地方,避免资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这个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进行反馈和持续改进,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课程因公式多、专业术语多、知识点多,教与学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要加强配套实践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开始阶段,可以利用ERP沙盘,让学生在学习前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管理有一个通盘的直观认识。二是要注重案例教学。教师要随时注意收集和更新优秀案例,案例要贴近生活和实际,各任务点有单项小案例,各项目有综合案例。案例可以是介绍某一政策、行业动态的,可以是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的,可以是要求学生计算决择的。三是教学过程要通俗趣味化。教师要具备化深奥为浅显、化专业为日常的转化能力,用普通的语言表达专业知识。要揉进趣味化语言、案例、图示、公式等。

参考文献:

[1]朱淑贞.关于提高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53).

[2]刘秀琴,徐亚明.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2.1.

[3]张淑真.基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导向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李松青.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5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教学模式

财务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从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教学模式、教育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深入发展。本论文从传统财务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分析了基于就业导向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使财务管理课程变得死板、僵化,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不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一)高职院校的教师对财务管理缺少足够认识

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情况看,不少院校的教师认为财务管理是一项很强的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认为把足够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掌握了财务管理精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记住了计算公式以及决策方法,对于如何正确运用财务知识去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却知之甚少,不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财务管理知识。

(二)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对财务管理课程没有兴趣,造成这局面的原因很多,从教学方面来看主要是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在课程讲授中,教师单纯靠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进行知识传授,很少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器具比较古老,整个课堂没有轻松活跃氛围,制约了财务管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考核模式比较呆板,通常以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熟悉程度为主,考试模式采用笔试闭卷的形式,这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考前临时突击的学习状态出现,而且有不少学生单纯靠考前死记硬背却能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这更加消磨了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财务管理教学新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紧跟发展潮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打破不适应时展潮流的思想观念,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更好地推进财务管理课程的发展。首先,教师要树立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念,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够服务于社会,如果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财务管理知识,那么,财务管理课程的价值就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教育产业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实现有限的资金效益最大化,就要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再次,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当遵循的教学理念,21世纪的发展需要的是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能够从长远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吻合,不断培养出具有操作应用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中具体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要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托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学生在学生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融入到教学全过程,积极参与财务管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实现财务知识的由粗浅认识到熟练运用的跨越,真正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热情的方法教师都可以尝试,如:在讲述资金时间价值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模式教学法,拟定不同的情境氛围:一次收付款的现值和终值计算、年金的现值和终值计算、综合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计算,让学生体会资金在不同时间节点产生的不同价值。再比如,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项目模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项目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然后,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共同完成项目研究报告。总之,让学生们进行参与和实操,使学生能够增强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能力。

(三)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考核模式

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时,传统的考核模式造就出了一批应试人才,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是不适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可以采取“3+1”的考核模式,“3”即为: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笔试成绩,“1”是指可以自由选择的模块实际操作技能考核,通过“3+1”的模式来综合衡量学生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掌握程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与决策能力的人才,这也是新课改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活动应该围绕高职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合格财务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

校园物业管理机制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多元化;设置;改革

一、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宏观环境中的不适应

理财人员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财务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教育中仍然存在种种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从宏观上看,一是人才需求的市场化与高校教育中专业设置的非市场化之间的不适应。我国高校专业的设置权限一直控制很严格,就拿财务管理专业来说,改革开放十几年后,教育部1998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才在工商管科下新设立了财务管理专业。这样做虽然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风险,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我国高校专业建设明显落后与社会需求,也落后于国外大学的事实。二是社会人才需求“实用化”与高校专业教育教条化倾向之间的不适应。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实用化”,希望企业是人才“用武”之地,不希望本企业成为人才的“练武”之地。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高校虽不应该也不可能所有专业都完全适应企业的这种需求,但与企业实际结合紧密的专业应该与其需求相适应,否则教育服务与社会的说法也就成为单纯的口号了。而目前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对于注意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说得多,做得有实际效果的少。

二、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体系建设中问题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是与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有关的内容加入到金融的微观中,货币金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成本与效益、资金流量、信息及其等问题,并逐步形成现代货币金融理论体系,即以金融市场为基础,注重财务分析、定量分析的新型金融学。这在美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定位上可见一斑。他们要求所培养的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1)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单个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2)企业如何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3)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其工具的使用;(4)金融组织或机构如何运营,并加以具体,从而能够在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从事金融与财务工作。由此可见西方财务管理教学表现为两个重点:一是公司财务管理,二是金融市场。公司财务管理部分包括公司财务决策、公司财务分析与诊断、国际财务管理、企业税务等;金融市场部分包括投资学、证券分析、期权与期货、外汇实务、金融法规等,不论作为公司理财人员,还是作为金融界从业人员,都需要同时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

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前身是理财学专业,它是从学科中独立并加以发展形成的一门年轻学科。根据我们对其他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考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从会计学、财政学和金融学等专业分离出来的,在培养目标上仍带有相关专业的特点,与这些相关专业相比较,自身特点不明显,不突出。

(2)课程体系陈旧,跟不上市场经济和发展的步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多层次性。课程体系也要具有多层次性。

(3)专业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由于定位不明,课程体系陈旧,各相关课程或各相关课程群之间在内容上互不兼顾和承应,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内容往往在不同课程中反复讲授。

(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落后。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地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版;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时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极少采用;在教学手段上,教学设备简陋,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可以说这方面改革和发展差距还很大,任务也很艰巨。

此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还存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为校内财务管理实践缺乏,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新的财务管理环节尚待开发,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知识结构定位

高等学校既然以育人为基本职能,那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做出规定的培养目标,就应该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在培养目标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对于财务管理这样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而又与工商管理领域的其他多个环节存在广泛联系的学科专业来说,确定其培养目标应突出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专业操作技能与综合管理能力的关系。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中一门综合性很强且关系企业经营全局的管理业务。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

二是“通才”与“专才”的关系。“通”与“专”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隔行如隔山,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为各“行”培养专门人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相关“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又十分密切和普遍,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能过分单一。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通才”基础上的具有突出专业特长的“专才”,这也是符合高等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

与上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应有三大支柱,即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

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财务管科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是财务管理与学科的关系,它们都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二是财务管理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三、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构想

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本质上取决于该专业学科内容及构成的特征。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及其构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公司财务为基本研究对象。虽然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但其中一切企业财务活动最为典型。在各种形式的企业组织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最为丰富多彩。所以,尽管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覆盖各类组织的财务活动,但公司财务是其重点。(2)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代财务管理学通常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列为三大财务决策,而营运资金管理亦称日常财务管理则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摆脱的一项经常性的财务管理活动。(3)日益增多的派生内容,比较典型的有:企业购并财务、破产与重整财务、通货膨胀财务、跨国公司财务、中小企业财务及集团企业财务等。

根据上述特征,从实践上看,大致有四种设置方式:(1)按管理主体设置;(2)按管理对象设置;(3)按管理环节设置;(4)按多元标准设置。

表1-财务管理专业体系设置表

设置方式 按管理主体设置 按管理对象设置 按管理环节设置 按多元标准设置

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

法人理财(事业法人\企业法人) 投资管理

筹资管理

利润分配 财务预测

财务决策

财务预算

财务控制 初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财务专题研究

优缺点 某一行业或部门的各种财务管理内容、管理环节集于一门课程之中,单门课程内容紧凑。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则因开设这种综合课程而使某些新内容难以充分展开;另外,逐个部门去讲授容易重复,实际上往往只能突出某一行业而难以使学生系统把握各部门财务管理的共性知识。 对于专题教学比较有利。

课程的整体性较差,对有关难以作相互联系的,如预测中的筹资就离不开投资。另外,如此设课,财务管理原理部分的内容也较难安排。 以财务管理循环过程为基础,课程体系层次清楚,系统有序,程序性较强,可以避免课程内容设置上的分离或交叉问题,各分支课程与原理部分不容易重复,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以管理环节为框架,也便于分别吸收和容纳现代财务管理的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其缺点主要是,各种业务内容逐一罗列,未顾及管理对象是一个整体,没有从管理对象这一整体出发做到各环节知识的有机整合,给人以散乱的印象,不利于从整体上研究解决问题。 如财务管理学原理按环节设置授课内容,中级财务管理按管理对象设置教学内容,高级财务管理按行业或特殊业务设置内容。这样不仅学科体系相对完整,内容上也较丰满。

但是按环节和按对象如何结合,也是一个难题,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学原理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上。从西方(主要是美国)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看,他们按管理层次分设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三级课程,遇到的问题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的教科书易于解决,而第二种课程无现成理想的教科书可供使用。

适应对象 在职干部培训。 大专和本科在校生 中高级在职干部培训,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各种设置方式各有利弊,不能要求以一种方式适应所有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原则应该是多层次立体模式,即,低端以管理内容为设置主线,高端教育以问题导向方式设置。具体安排可以考虑大专及本科以管理内容设置,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以管理环节分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或按管理层次设置,分财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

————————————————————————

主要:

[1]袁广达:入世后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研究》2003(3)。

[2]姚正海,梁栋桢:论全球化下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江苏大学学报》(高等研究版)2002(9)。

[3]赵息,鹿娟: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科学版)2003(9)。

[4]张凤林:新时期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3(11)。

[5]郭冰,郭泽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见,《财会月刊》2003(4)。

[6]赵自强,韩绘萍:对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交叉互补问题的探讨,《经济师》2003(5)。

[7]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会计研究》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