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1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职;教学管理平台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智慧校园,是指将人、设备、环境及资源的几大教育要素以及社会性要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独特的校园系统。它的技术基础是校内互联网(局域网)、物连网、传感网的一定程度上的互相联动,即校园内部的“三网合一”。其外延主要包括智慧校园有别于一般信息化校园的几个特点:感知全面、响应及时、智能整合、随需应变、运转高效。

具体来说,就是对校园中与教育、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输、整合、处理和分享,结合校园物联网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校内考勤、门禁、消费、信息接收和互动等功能的整体感知,提高校园的运行效率;通过整合教学、教务、学生、科研管理和校园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使学校管理及服务智能化,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损耗,促使办公自动化、沟通快捷化、服务个性化,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相关的人员、设备、信息管理等互相联系起来,使人、事、物之间方便、快捷、流畅地互相联通;通过有线、无线、移动网络无缝融合覆盖建立的网络环境,容量弹性大、扩展性好,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为教学及学校的管理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的服务。

长久以来,学校(尤其是建设经费相对有限的高职院校)内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一贯是割裂开来的,而用户却陷于大量反复认证和线上数据与线下现实不匹配的困境中。构建智慧校园可一次性解决以上困境,将高校各种资源普遍互联,实时监控,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基本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或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随着高校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和规模差异性,对于一些处于较小规模和经济实力不充裕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实现完全信息化还是存在不小的难度。同时,由于传统工作方式在教务管理中的普遍存在,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平台基本上还处于从“数字化”到“网络化”的跨越或不完全的“网络化”阶段。总体而言,其中主流的实现模式是B/S模式,多数以、J2EE、Ajax等平台为基础,数据库以Oracle和MS-SQL为主,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这些功能各高职院校基本大同小异,核心是对教师、学生、专业、班级、课程、考试、成绩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迎新报到系统、自(手)动排课系统、考务/成绩管理系统、教材/教学资源调度系统、教师课时核算系统、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以及系统自身包括用户角色权限等的设置模块。在这些模块化的功能系统中,多数院校已经打破了“信息孤岛”,大量全校共用的数据是经由统一数据库(如用户身份信息和权限认证)获取或者通过中间层获取元数据(如教学资源信息从图书馆数据库获取);但在“智慧化”程度上还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信息的获取依然主要依靠人工录入。除了如教师学生个人信息之类的基本信息确实需要录入外,某些“次生信息”也依旧依靠人工录入的方法采集。

2.现实对象的状态变化不能第一时间反馈为数据信息的变化。典型的例子是教学资源的调度(如机房和实训场所设备)往往因课程安排的临时变化或设备意外故障在同一时间出现突然紧缺和空置的情况,但该信息却不能在教学管理平台上有所反映,其结果往往是迫使校方增加冗余,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

3.用户在网络上即使监测到非良性的现实对象状态,却无法通过网络改变。如教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摄像头随机抽检授课情况,作为教学质量测评的参考,但即使发现授课情况不良,却依旧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现场干预,无法通过网络提醒授课教师。

4.用户登录的网络物理限制较大,弹性较小、自动化程度低。虽然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但一般都是基于校园局域网(内网)/校园门户(外网)的登录平台,当用户脱离有线或室内wifi环境,使用ISP的移动网络时,统一身份认证就必须要重新登录,这在外聘教师较多,多校区成为主流的高职发展模式中显得矛盾尤为突出。

为了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智慧校园的引入对教学管理平台的新一轮建设就成为一个亟待实施的举措。

三、智慧校园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智慧校园对高职院校的影响大致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真正“一卡通”带来的教学信息获取的智能化。当校内新员工入职,当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便将他们的手机利用物联网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内置ID芯片,手机从此成为他们在校园中的身份识别及支付终端。之后无论是上课、上机、实训、体锻,考勤不再需要点名签到,ID芯片和门禁系统可将每位同学的实时考勤信息准确无误地统计,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也可以将每位教师的授课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2

关键词: 外训学员;院校管理;社会管理

中图分娄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16-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外交流的日趋广泛,军队承担涉外培训员额不断增加,领域进一步拓展,人员成份越来越复杂。由于参训人员、民族习俗、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差异较大,对军队院校管理和依托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外训工作者需进一步完善外军学员管理措施,使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1 外军学员管理的主体是院校管理

1.1外军学员基本特点

目前,来我国接受培训的除了亚洲、非洲、拉美地区国家的军事留学生外,还有来自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员。其意识形态差异明显,军队类型各样,治军理念和管理模式差别较大。另外在生活水平、社会制度、宗教习惯、交往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外军学员好奇心强,喜欢接触新事物;比较虔诚,宗教活动基本不间断;法律意识、纪律观念比较淡薄,想试图跨越红线活动;喜欢交友,思想比较开放和活跃。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社会活动的状况。

1.2针对外训学员院校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作用

根据管理目标,将外军学员的院校管理工作内容和作用概括如下:

1.2.1集体教育。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种国际惯例与我国的传统礼仪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思想都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则非常强调共性。这种客观存在的跨文化冲突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在开学之初通过集中教育,让留学生及时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从而使学员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法律和道德规范,了解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在思想和意识上重视各种要求和规定,从主观上约束自身的各种行为,防止发生违法、违纪现象。

1.2.2 实施管理。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和外军学员特点的管理制度,并从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入手,执行各项制度,规范学员的各种行动。其中包含留学生的自主管理制度,如从制度上创建保证留学生参与管理的平台,建立外国留学生“值班军官”、班长和发言人制度,有关留学生日常管理以及内部关系均由其自行处理,这样既保障了留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又避免了与我方管理人员发生直接冲突,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1.2.3 督促检查。制度的落实重在督促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学员的活动在规定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尺度难以把握。施之过宽,则易发生管理事故,触发敏感的政治神经;施之过严,则易诱发学员的抵触情绪,抵消对外培训效果。这就要求外训管理人员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的思想,即在管理工作中秉承“严格管理,亲情服务”的理念,加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到在对留学生趋同管理的同时不失兼顾个人。

1.2.4交流谈心。定期谈心和解决问题谈心相结合,及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留学生背井离乡,远道来华求学,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与其本国差异很大的文化环境、风俗习惯、军队体制等,易出现情绪波动。平时总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势必影响学习。此时,外训管理人员就应及时采取积极疏导的方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疏解其心理压力,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和克服困难,完成培训任务。

1.2.5 友好工作。外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做好对外友好工作,因此友好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为留学生庆祝独立日、国庆日、生日及重要宗教节日,这些活动都加深了中外之间的友谊,无形中促进了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友好工作在平时工作中要体现,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也要考虑。解决问题时既要保证告诫和要求到位,又要注意方式方法,防止长期友好工作的成果因一次不适当的思想工作而丧失。

2 外军学员社会管理的实质是院校管理的延伸

2.1外军学员的基本社会活动

综合各院校外军学员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其社会活动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到市内参观购物,每人每周基本都要外出;二是和地方人员交朋友,参加地方人员聚会;三是到地方宗教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四是参加市内本国人员聚会,这种聚会一般都在地方饮食娱乐场合举办;五是承训院校组织的集体参观见学活动;六是参加或观看地方文体活动。按目前各院校的管理方式看,前4种活动都是由学员自己实施,后两种活动由校方组织,相应的管理为守法性管理和规范性管理。

2.2社会活动约束和院校管理

单位管理是传统社会管理的基础。对于外训管理来说,单位管理就是院校管理,院校是实施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位,院校管理工作是是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但社会管理不能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矛盾,院校管理与社会管理是相互矛盾和相互统一的,院校管理只能部分依托社会管理来进行,归根结底院校管理是学员主动遵纪守法的保证,学员社会活动的大多管理内容仍然要在院校内实施。

在培训过程中,外军学员的社会活动必然要融入广泛的大社会活动之中,靠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符合我国的社会道德规范来进行。外军学员的法制意识和素质高低由其自身具备的固有条件决定,院校管理工作要着重负责宣传、引导和养成,即使固有条件较差,只要院校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引导到位,管理措施到位,也能保证外军学员的社会活动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院校行政管理是外训管理的核心,所谓社会管理,也只是院校管理的部分延伸。

总之,外军学员的院校管理和社会管理是外军学员行政管理的两个重要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管理工作内容逐步增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在把握好国家法律和部队制度规定基础上,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切实把外军学员的院校管理工作做好,把社会管理工作协调好,高质量地完成外军人才培养和对外友好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瑞华等.柔性方式在外国军事留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中国军事教育,2011(2).

2 张薇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思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2).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会计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1.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人员肩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近年来,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高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的办学资金从原来政府拨款的单一型转化为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多元型,高校办学资金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财务关系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财务管理由单位收钱管钱、自己核算记账逐步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专户核算方向发展,为了适应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会核算、懂管理的会计人才加入到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培养学校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通过合并或升格等方式从中专发展而来的,原有规模较小,因此在学校升格并迅速扩张规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在财务管理上仍沿用了原来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如学校在财务管理上民主决策不够、对经费支出监督不严、不能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执行预算意识差、经费挪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财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执行能力不强,能力需求意识薄弱,仍单一的停留在收钱管钱、记帐的层面上,部分会计人员认为经验就是能力,就是财富,并以此作为资本,而他们所谓的经验其实是通过长时间大量的手工作业堆积而成,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均采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并正在积极地探索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以及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这就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岗位基本业务知识、会计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更要掌握管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等等。以我院为例,学生总人数达8000人,财务人员仅有9人,比例为889:1,教师与财务人员比为47:1,具有会计师职称仅一人,助理会计师四人,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缺乏。因此,搞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学校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传统的会计观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信息化知识培训。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每年都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但普遍都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此类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学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育,以有效的方式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丰富个人的知识结构,拓宽个人的视野角度。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服务于社会的能力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创新理念,不断进行探索,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核算教育和教学的投入和支出,加强对学院的内涵建设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合理的运用高职校的教学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才能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2.2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调整和完善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全面深入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2.3加强继续教育和会计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却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现状,我们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组织高职院校会计人员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业务信息,用这种主动式的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发挥财务的综合信息的优势,取长补短,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培训和考察。高职院校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科学安排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把继续教育从重数量、重形式转变为重质量、重内容,让每位财务人员学有所用,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开阔会计人才的视野,努力为会计人才的脱颖而创造出良好的成才环境。

三是创新高校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研究机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会计监管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机联系的调研制度与实施机制,积极开展实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讨,充分发挥会计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省会计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学术活动。

四是实行财务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会计人员如果长期在一个岗位上任职,就可能渐渐地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创新的积极性,经常对每个岗位进行轮换,不仅可以全面的了解每个岗位的特点,熟悉学院管理和会计业务的各项事务,避免缺员时束手无策,还可以通过轮岗,认识自身的问题,提升和发掘潜力,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坚持实施定期轮岗,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是高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既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注入强健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财务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岗位轮换等,优化财务会计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努力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书兰.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与探究—基于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1(9).

[2]焦蒙蒙、万晓文.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J].财会通讯,2010(31).

[3]刘成立、戴吉亮.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社会需求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4

关键词:职业院校 服务职能 档案利用

职业院校中的档案是对学校的历史的记载,记录着学校教学、管理、培训等各方面的档案资料,形成了大量对学校具有极大保存、利用价值的文献。对档案的管理就是对档案资料分类整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国家设立职业院校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当今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国家重点建设发展职业院校,由此院校招生增加,档案的资料种类繁多,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管理的现状,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职能,以更好地为学院服务,让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档案利用率低

在院校档案的管理实际中发现,学校档案的某些资料利用率并不高,还有一些资料的利用并不均衡,如对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达到30%,党群类的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达到35%,而设备仪器档案、出版档案、技能鉴定档案利用率只占1%。

在对学校档案的推广过程中,使用了微信这一载体,可其推进的力度并不大,甚至一些教师、学生根本不了解它的作用。学生在查找有关档案资料时,也不能及时地反馈相关信息。在传送有关科研方面的资料时,也容易出现被他人改动的重大问题。由于微信平台水平低,以至于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例如一些用户会故意散播不利的信息、病毒,甚至会对科研资料进行改动,科研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侵犯。同时,由于在信息的传播时,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从而对档案的信息用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2.档案的服务种类单调

职业院校在提供档案信息时,必须回到学校,让工作人员进行查询,而非是建立档案库,对于某些用户急需的档案资料,却又无法赶回学校时,不能及时获得信息,而且在查询档案时也需要出示相关证件。这样不仅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

3.工作人员素质低

大多数学校都会建立服务平台来管理档案,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工作人员,甚至某些高层领导并不重视。因此,在招聘管理人员时,门槛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素质低。在一些专业性的科研信息管理上立刻就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缺乏相关技术,管理经验不足,工作效率低,信息传送慢,进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不能及时解答用户的咨询,或者工作人员对相关信息不了解,无法解答。还有的人在用户进行咨询时,不注重与用户的交流、沟通,造成用户对这一部门的印象极差,部门的形象受损。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重视服务方式,工作懒散,服务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的对策

1.建设网络信息查询服务平台

在开展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时,首先要建造网络信息查询平台,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当然可以使用微信服务平台,但在使用时,一定要选择适于信息传递的载体,同时要充分考虑档案信息的特点,先对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分析,加以改善,提前预防,也要注意到网络瘫痪时可能引起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建立平台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就是平台的稳定性,能够将信息及时发送,同时保障不会出现信息的安全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

2.保障资料的准确性

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信息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对平台的建设有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过滤出不利信息与带有病毒的信息,维护正常的信息,职业院校进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建立独特的信息系统。

3.加强教育培训与宣传

要培养优秀的管理档案信息的技术型人才,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档案信息的培训活动,帮助管理人员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管理人员的交流活动,鼓励管理人员学习新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展现档案资源的文化价值。

4.提高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形象,重点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管理档案,不仅要建立管理机制,而且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学校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也可让专家定期到学校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开展各种优秀档案管理的学习活动,更好地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5.提高工作效率

今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有的工作要求都要高效率、高收益,速度快、效率高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要建立计算机防护系统,对重要的信息备份。同时建立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库,方便对信息的下载,提高工作效率。

6.增加服务渠道

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优势,丰富我们的服务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抛弃原有的服务方式,例如,工作人员亲自办理,或是可委托他人办理的服务方式都可保存下来。同时增加新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电话、QQ、微信等方式解答用户的问题,并利用各种传送介质的载体向用户发送所需资料,以此节约双方的时间。我们还可以对档案管理进行展览,例如,以设立网页专题、在学校内展览区展览等方式进行,以此来加深大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了解,让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其次,工作人员可以将各种信息存入电脑,并编写好目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方便用户的查询。

三、小结

目前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院校内的档案资料种类、数量也更加丰富,虽然各种服务手段也进一步完善,可服务职能仍旧处于低水平的状态。本文针对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了各种对策,希望有利于改善当前的情况。职业院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服务时,首先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工作人员与用户的交流、沟通,提高使用档案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萍.浅议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徐伟.浅论高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J].华章,2012(3).

[3]周媛.职业院校档案管理服务职能及有效发挥[J].兰台世界,2016(22).

[4]章桂F.浅谈如何发挥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J].科技展望,2015(34).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5

【Abstract】 AIM: To find out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freshmen in elementary military commanding academies. METHODS: SCL90 was used in 312 freshmen of an elementary military commanding academy. RESULTS: Through a 3month accentuated training, only 68% failed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life of the academy.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freshmen directly from uni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reshmen directly from senior schools in all factors except Hostility.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nonsinglet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tons in Somatization and Depression.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freshmen from countrysid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reshmen from cities and counties in Somatization, Hostility and Paranoid ideation.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of freshmen in military commanding academies is in general on a normal level. Different methods should be used i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mental training.

【Keywords】 military personnel;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mental health

【摘要】 目的: 准确把握军校新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初级指挥院校新学员的管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事院校新学员31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军校新学员经过3 mo强化训练,只有68%的少数学员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地方学员、独生子学员、来自城市的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其中,战士学员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均较地方学员更健康;非独生子较独生子在躯体化、抑郁两因子上更健康;来自农村家庭的学员在躯体化、敌对、偏执3个因子上较来自城市与县城的学员更健康.结论: 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但对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员要注意管理方式,可结合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关键词】 军事人;体育和训练;精神卫生

0引言

初级指挥院校作为培养军队基层干部的摇篮,其教育活动必须重视我军军官在未来战争中将要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针对学员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心理教育,全面提高学员心理素质[1].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学员的心理动向,正确把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特点,为此我们对新学员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以期为初级指挥院校新学员的管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和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事院校新学员312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在新学员入学3 mo强化训练后,以学员队为单位集体施测.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

2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初级指挥院校新学员中的绝大部分经过3 mo的强化训练,能够适应军校艰苦、紧张的生活节奏,只有68%的少数学员还没有进入状态(取量表任一因子上分值≥3的学员),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部分学员的心理有待进行干预与疏导.

方差分析发现P>005,即学员类型、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3个因素之间并无交互效应.

2.1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

从高中直接升入军校的学员,习惯上称为地方学员;从部队考入军校的学员,则称为战士学员.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不同(Tab 1).表1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略)  由Tab 1可知,新学员中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除在敌对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战士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地方学员.

2.2不同家庭来源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由Tab 2可知,在躯体化、敌对、偏执3个因子上,来自农村家庭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来自城市与城镇的学员.表2不同家庭来源的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略)

2.3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由Tab 3可知,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在躯体化、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均表现为非独生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独生子.表3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略)

3讨论

3.1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之间的差异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都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战士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地方学员.地方学员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生活条件较以往优越、舒适,而且在中学里都是成绩佼佼者,他们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和向往进入军校.但刚进入军校时,面临的是3 mo的强化训练,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和严格的日常管理,紧张、焦虑是不可避免的;而战士学员已经当兵2 a或3 a,渡过了比军校更为严酷的新兵3 mo强化训练和平时紧张的军事生活,站在不同起点的两类人在同一生活状况下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战士学员游刃有余,相比之下,地方学员则很难应付[1].

所以,经3 mo的新生强化训练后,地方学员与战士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也就不足为奇.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新学员强化训练期间,要特别关注地方学员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与鼓励,多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使地方学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军事素质上来,而不沉溺于焦虑、失望、抑郁之中,不能自拔.

3.2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间的差异调查发现,独生子学员与非独生子学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独生子.独生子学员家庭生活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交往的主要对象是长辈,长辈们总是顺从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能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很少经历烦恼和不愉快,自信心比较强,参与和表现欲望也较强,但很少遭到挫折、失败.所以一旦现实中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情就会表现出感情脆弱、情绪起伏、自制能力差等问题,面对军校紧张的生活节奏、高强度军事训练和严格的管理,自然会给独生子学员带来较非独生子学员更重的心理压力,在体能训练、日常生活中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躯体化因子、总分上表现出较大的问题.

另外,要通过心理训练提高新学员的心理素质[2-4].人的心理素质的优劣虽然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是在后天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训练是初级指挥院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把教学训练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使心理训练贯穿于理论教学,渗透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使学员掌握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训练中通过加强训练强度和难度刻意强化新学员意志品质的锤炼,增强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战斗、敢于胜利的气概.

参考文献

[1] 梅清海 心理教育指导[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2004;2: 309-313.

[2] 管鹏. 当代军人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 军事译文出版社,2001;1:266-273.

[3] 郭炎华. 外军心理训练研究[M].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4: 64-77.

智慧校园的智慧管理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作用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关系

1、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企业通过科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工作人员实施思想政治的管理,从而提供给员工一个有效的发展方向和指南。企业的员工只有在工作中得到了该有的认可及尊重,才能在精神上有着强大的力量,从而愿意继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得员工自觉的约束自己,实现思想政治的规范化的转变过程,由此可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必须在满足工作人员的思想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对工作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凝聚作用是人力资源实施的重要保障,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家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从而对企业的长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集体推动作用。通过思想工作的落实,企业的员工将会更加认可公司的文化和各项管理工作,员工之间将会更为团结,从而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将工作更为高效的完成。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重要性可以在员工的流动性上得到最好的体现。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变化,当今世界是人才济济的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一个企业如果人才流失量巨大,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可能有良好的发展的。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如果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能使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和认同感大大提升,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这样就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工作的成本。

2、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趋向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价值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满足个人需要的程度,即人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是个体的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即人的社会价值。认为:评价人的价值,应从社会满足个人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两个方面并以后者为主要标准。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激烈的社会变革进行的,它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越深、人的智力水平越高、创新能力越强,人的思想品德就越重要。因此,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趋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是极其重要的。

三、加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思政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1、加强筛选,提升思政工作团队的实力

要想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关键还是要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因为他们是进行思政工作的第一线,对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加强筛选,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由于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政工人员并不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基本上都是后勤人员转岗而来,所以他们的政治觉悟往往较低,所以提升政工队伍的素质,关键还是要制定完善的筛选机制,加强考试和工作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提升从事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构建激励措施提升政工人员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这些工作人员有自我提升动力,而这个动力就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上,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工作业绩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于者则给予一定惩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思政工作水平。

2、加强基层一线的思政教育工作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只有提升了思政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去抓基层员工的思政工作。由于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基层员工众多,如果基层员工的思想觉悟能够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那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凝聚力的提升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领导的层面,要建立企业领导负责制的方法来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外对于基层员工的思政工作,还需要加强引导,提升基层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只有让这些员工能够真正实现以厂为家,这样无论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还是员工的未来发展都会起到关键作用。

3、创新各种工作方法,提升思政工作有效性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在思政工作上更多采用的是说教的形式,这不仅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同时还会产生很大的反作用。事实上思政工作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方式,才能够让员工提升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才能够让员工的未来发展和企业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思政工作方面,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不同的活动,或者组建一些针对社会上流行的争议话题进行辩论,通过这些辩论让员工认识到正确的思想和方法,而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往往更容易提升员工的学习兴趣,从而将枯草的说教工作,转变成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有效管理手段,去激励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组织的预期绩效。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去转变人的观念,引导人的行为,使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正是在这一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人力资源的质量得到提高。

2.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进行涉及人事、薪酬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必然会触动各方的利益。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融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中,理顺员工情绪,化解内部矛盾,排除改革道路上的思想障碍,调动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人事、薪酬等改革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严重影响改革方案的实施。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要与员工的关系达到心灵相通、和谐、融洽,所产生的效应就会变成强大的动力,推动各项工作,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3.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局限。人力资源管理决不只是简单地进行竞争上岗、考核和奖惩等,如果没有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渗透其中,员工对一些政策措施“口服心不服”,就容易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等,就会影响团队主体工作的开展。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及从人的精神层面激发人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方法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刚性考核、奖惩等管理中,那么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就会更为有效。

五、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大力推进思政工作,提升思政工作重要性认识,采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发挥思政工作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