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乡土美术 学校美术教育 意义与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25-02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民间美术”是由“民间”与“美术”两个概念组成,作为“美术”的限定词的“民间”指由平民、常民或劳动人民自行组织、创造和拥有、享用、管理的东西,它界定了这种美术形态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及接受对象:民间美术是生长和发展于传统下层民间社会的,其创造主体是包括一般劳动者、手工艺人等在内的劳动群众,接受对象也是平民百姓。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指人们出生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由于长期的居住和生活,人们对该地方产生了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的概念范围通常会随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尽管民间美术与乡土美术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乡土美术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属于民间美术,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大多根植于农村社会,创造这些作品的是以乡村民众为主的劳动群众,同时,民间美术又包含着各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正是不同地域的乡土美术构成了民间美术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异彩纷呈的形态。
二、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1.乡土美术能为现代设计教学、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乡土美术中的一系列绘画观念、艺术形式能给美术教育以借鉴――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强调色彩的对比,大胆使用纯色;和谐饱满的构图形式;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追求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的心态、丰富的联想――这些都将给我们广开思路,寻找创作的灵感。
“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设计师”是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本土特色文化中非常多的元素、理念和信息可以为设计所用,为诸如建筑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因为大量的乡土美术作品并不是单纯为了审美需要而创造的,相反,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设计的最高理念。乡土美术造物思想中的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对材料的选择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来源于自然同时又适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这种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的态度――尊重自然,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是我们倡导的“绿色设计”的宗旨。
2.乡土美术能丰富课内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结合乡土美术资源,学校的美术教育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乡土美术中的文物古迹用于欣赏教学中,也可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3.乡土美术是审美教育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材
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以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如今天这样丰富,但精神生活并不贫乏。乡土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今天我们在美术展馆看到的东西,被我们供奉为杰出艺术品的东西,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说来,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乡土美术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
4.乡土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如马洒的洞经音乐本身就是戏剧形象,这些往往是与音乐伴奏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另外,乡土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乡村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乡土美术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乡土美术 教学模式 探究
一
乡土是一个文化学概念,是指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包括这一地方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等等。美术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广义的美术则凡与造型和色彩有关的因素都可以是美术的范畴,而狭义的美术则是指绘画、雕塑、装饰设计等。可见,乡土美术一词包含了社会学与文化学的综合含义,是一个看似简很单实则很复杂的一个复合型的概念。从狭义上来说,乡土美术就应该是指乡土中的美术成分,比如民间绘画,民间图案装饰,民族服装,民间雕刻等等,这类乡土素材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某一乡土族群的精神特征和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认知方式,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蕴含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因此有很高的综合学术价值。广义上说,乡土美术则是指乡土中的美术成分,而美术成分则不仅仅只包括以上所说的内容,也包括了乡土文化中含有造型和色彩的一切因素,例如砍柴用的刀,耕田用的犁,甚至遮风避雨用的斗笠蓑衣等等,也包括一定的造型因素,这些造型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生活经验而得到的最合适的造型,同样蕴含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同样有很高的综合学术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
乡土美术虽然有很高的综合价值,但是在众多的美术专业院校教学大纲中,把乡土美术内容融入教学体系的并不多见,除非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学大纲。198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中等师范教育美术教学大纲》中就有乡土美术教育的相关要求①,根据这一大纲编写的中等师范教育美术教材也有相关的教学内容②,但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逐步升格,相关课程没有受到重视,乡土美术教育在提升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融入高师或者小教本科的课程内容,也没有融入美术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而是淡出了教学体系之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然而,教育部的历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都有关于乡土美术的相关教学内容,各省区自己编写的美术教材都会把本省区的乡土美术内容编入教材,而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理所当然应该重视乡土美术的教育。高等教育中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这样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系统传授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横向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学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认识乡土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于有着很高的综合价值的乡土美术,作为高校美术师范专业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把相关内容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中。
乡土美术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是很综合的,除了具有知识上的意义,还具有很综合的德育、美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乡土美术教育首先是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由热爱家乡而热爱国家以及文化传统。有了对家乡的爱,就会有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才有建设家乡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族群文化的尊重,从而促进学生对民族团结的深刻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族群和谐。
2、 有利于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传统文化很多是通过口口相传得以保存的,而它们大量存在于民间,有的已经融入民间的乡土文化中,体现在乡土美术上,通过学习乡土美术,更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根源上了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成分的内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及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的传承文化传统的责任意识。
3、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涵。
高校的美术教育以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授课的基本范畴,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着自身的逻辑和系统,但是这并不等于乡土美术素材与其他专业的教学内容相违背,而恰恰相反,它们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是并行不悖的,在专业上也是平行的,在技术上则相对边缘,因为乡土美术的技法特点比较丰富,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所有的美术类技法都可能被乡土美术所使用,因此,把乡土美术内容引入课堂,其实是引入一种文化内涵,也使教学更贴近艺术的真实本身。
三
广西的乡土美术资源分布较广,按材料分可分为布料类,有少数民族服装、刺绣等,纸张类,有剪纸、年画等,木材类有建筑、乐器、劳动工具等,金属类有银饰、铜鼓等。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主要是客家人的宗祠寺庙美术,客家戏曲美术,瑶族服饰美术等;南部则是渔业文化美术,壮族建筑美术,壮族服饰美术,京族服饰美术,陶器美术等;西部是“那文化”的中心地带,是壮族美术比较集中的地区,壮锦、绣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壮族服饰、建筑等等都是很典型的乡土美术;北部则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的民族自身的美术特点已经不够明显;例如毛南族、么老族、彝族,而苗族、侗族自身的民族美术特征很明显,苗族的服饰美术更像是一座美术宝库,其中包含了剪纸和刺绣的各种技法,而苗绣更是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特种刺绣之一;侗族的建筑美术则一枝独秀,风雨桥和钟鼓楼是民族建筑中的奇葩。瑶族多个分支服饰美术也很有特点,铜鼓也是一个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术内容的乡土美术素材,而近年所开发的与壮、苗、瑶族相关的盘古文化也有相当的美术成分。
四
广西虽然有着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被转化为教学素材的并不多。国家教育部已经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采取了取消升学考试等等措施以促进教学科目的平衡发展,但是各地区为了工作考核而以考分为排名依据,这也间接维系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格局,为了追求排名靠前,各校也只能狠抓考试科目,美术学科也就保持了低人一等的副科身份,美术课程不能得到保障,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素材难以纳入教学系统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相当数量的学校在乡土美术教育方面的认识不够,执行教学大纲的力度有限,制度不够严格。各学校都在考核或者升学的压力下不断给学生学习考试科目,而图音体不例如考试科目,重视的程度有待加强。
2、 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质提高,很多从事一线美术教育的教师缺乏对乡土美术的深刻认识,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由于乡土美术在高等美术师范专业的专业设置中相对空缺,造成很多美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应有的乡土美术知识,即使对于自己家乡的乡土美术也认识有限,甚至产生认为乡土美术是不屑一顾的雕虫小技的想法,在教学中没有处理乡土美术素材的能力。这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主动引入乡土美术内容,或者排斥乡土美术内容的现状。
3、 不少学校意识到乡土美术作为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很有必要大力挖掘,深入开发,但是迫于师资和投入,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是因本地的乡土美术资源难以引入课堂,另一方面又因为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而不愿投入,形成了二者的恶性循环。
以上现实说明,要把广西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资源传化成教学资源,除了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乡土美术才能的教师队伍。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美术专业,把乡土美术素材引入课堂,不仅十分有必要的,而且还十分紧迫的。
五
目前,就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现状而言,还没有比较全面的乡土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哪个高校把系统的乡土美术作为必修课程之一来设置。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为广西乃至全国部分省区培养美术教师的重任,在提倡素质教育为主要精神的新课改观念下,我们的教学也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引入乡土美术不仅有利于丰富“一专多能”的基本培养目标,也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乡土美术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使之融入教学体系中。
把乡土美术素材引入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则是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型美术教师,这些教师能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乡土美术,在教学中有能力积极主动自主使用乡土美术素材;在课程设置上,按照美术教学的一般习惯,应该以材料作为分类原则,设置布工、纸工、木工、金工等课程,每类课程还可以设置平面内容和立体内容,如平面布工、立体布工、平面纸工、立体纸工、平面金工、立体金工等等;在教学内容上,以广西的乡土美术素材为主,兼顾其他生源省份的典型乡土美术素材,例如山东的民间年画,湖南的湘绣等等。在教学原则上,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开设实践类课程使学生掌握乡土美术的制作原理,同时结合艺术理论课程或者其他文化课程,进行乡土美术理论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乡土美术的文化内涵。
我校美术教育专业、设计专业均可引入乡土美术内容。在1.5+2.5课程设置中,可以把乡土素材放在2.5课程中,2.5课程共5个学期,除了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创作和毕业答辩外,其他学期都可以安排一定的乡土美术素材③。设计专业则可以至始至终融入乡土美术素材,具体建议如下:
1、 少数民族服装作为相对专业的类别,可以安排到设计专业的课程中,设置“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课程,让学生系统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基本原理,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2、 油画、国画专业第五学期的工艺制作课程就应该安排相应的乡土美术教材,各专业都应该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 剪纸和年画比较接近版画专业内容,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4、 壮锦、绣球、银饰、铜鼓等最富有广西特色的内容则应该作为专业必修课,让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了解,掌握制作原理和文化内涵。
5、 配备专门的专业教室进行乡土美术实践,在不大量增加教学成本的前提下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壮族服饰、苗族服饰、绣球、壮锦、侗族建筑模型等。
6、 完善艺术实践的内容,把乡土美术素材作为艺术实践的硬性指标来完成。
7、 调整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增加乡土美术原理和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学生提高对乡土美术的认识。
乡土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成分,其综合的文化价值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拓展,真正乡土美术素材融入教学体系,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搜集整理,使之系统化、序列化。我们期待乡土美术的相关内容恰当地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对教学体系形成很好的完善和补充,实现有的课程体系能培养出具有乡土美术特色的师范美术师资。
参考文献:
[1]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编写组,《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15)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土文化 传统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豍.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4
内容摘要: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是古典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讨论的重要议题,这种区分对深入认识乡土社会并寻求其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对理解当前乡村社会转型的背景、动力和现实实践过程,从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制度着手解决乡村问题也有重大帮助。
关键词:乡土社会 转型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区分
本文对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做如下界定:正式制度是以明确形式加以确定,并由行为人所在的组织进行监督和用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成文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与正式制度比较接近的程序和规范,在正式制度无法规定或不适宜规定的场合起作用;一类是社会认可的惯例、习惯和习俗;一类是自我实施的行为,包括自我行为强制、认知规定、道德、价值观念等(刘少杰,2006)。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学理上的区分,不仅在社会学理论的视野中可以找到其根源,在近百年乡土中国的研究及乡土社会转型的困境中都显示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制度是社会事实的形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现代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结不仅要有协调分工所必需的个人之间正式的契约关系,而且更要有契约得以形成的普遍道德基础集体意识。从整体看,契约中的非契约关系,在经济社会中建构社会的道德秩序始终是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议题(吉登斯,2007)。韦伯从个人的社会行为的角度研究制度,认为社会行为的类型既包括习惯、习俗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也包括大量的在企业、市场、政党、国家中存在的正式制度。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基本概念。卡尔•波兰尼还指出非资本主义市场是嵌入性的,市场制度与非市场制度的社会与经济目标存在很大不同。总之,传统社会学家的制度理论尽管在基本假设和方法论方面存在对立,但在制度理论分析的精髓中,实际都包含着两种核心的对立,这种对立既是制度与规范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某种对立。
(二)当代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古典社会学家之后,兴起了对行为模式、结构功能、符号象征、社会冲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虽没有将制度作为客观的现象去对待,但仍揭示了制度的存在和制度的作用,且在谈到正式制度的同时更强调了大量的非正式制度的内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框架(AGIL)(亚历山大,2001),布劳在交换理论中提出的维持群体内权力结构的合法化不仅要有科层制,而且还要在群体内部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的原则,大大丰富了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权力或权威合法化概念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理论积极研究社会制度变迁,这种制度研究与以前相比,更注重制度的实践性,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出现了含混性综合,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是其突出代表。吉登斯在对制度的定义中,用类似“在社会中历经时空而深层次地沉淀下来”的语言来说明,其意图是在几个意义上避免一种机械观的制度化。其一,在经验情境中的互动系统是一个制度性过程的混合体,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符号的秩序不能轻易分离。其二,制度与行动者使用并由此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相联系,它们并不外在于个体,因为它们是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不同的规则和资源形成的。其三,所有规则和资源的最基本纬度(意义、统治和合法性)都包含在制度化的过程之中(特纳,2007)。吉登斯对制度的规定鲜明突出了正式和非正式等不同制度类型的含混统一性。
我国乡土社会研究中的制度视域
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学自其发端之日起,就把制度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内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前辈学者对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中国各种社会制度的特点与弊端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我国社会学制度研究的基础。梁漱溟(2005)从文化路向的差异性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制度的特殊性,认为从组织结构看,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而西方近代形成了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其原因是“社会秩序的统治力”,此统治力在西方社会是法制,在中国则是礼俗;在此基础上,梁漱溟首先论述了礼俗等非正式制度同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区别。其次,指出乡村建设的根本――即建设新礼俗。可以看出,梁漱溟从社会性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指出了中西方社会的根本不同点,提出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国的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只有文化再造才有民族复兴”。
从制度视角更全面地认识乡土社会、研究乡土社会和致力于解决乡土社会问题的当数。首先,从对乡土社会的认识来看。的《乡土中国》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此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最有力的概念,甚至在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马戎,2007)。其次,从对乡土社会研究的理论来看。继承马林诺斯基的文化理论,并使之在乡土社会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谢立中,2007)。从《江村经济》到《生育制度》跳出了马氏将文化分为基本(生物)、派生(社会)、整合(精神)三个层次需要的框框,倾向于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立需要的实体,20世纪末又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而到其晚年更试图突破马氏文化论的客观取向,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研究“意会现象”、“我”、“心”等,进行“主体”及“主体际”精神世界的探讨。再次,从乡土社会问题的解决模式来看。报着“志在富民”的志向,一直坚持从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寻找适合中国乡土现代化发展的独特道路。循着这一思路,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农副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等乡村工业发展理论。上述可见,从各个制度层面展示了乡村社会的特殊性,实际上内在包含了乡村问题中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我国社会学前辈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对本文有两个重要启示:一是指出了乡土关怀的非正式制度视角是乡土研究的基础。二是指出了乡土文化变迁中两种视角并存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种视角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深刻性和丰富性。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一)乡村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背景
曹锦清(2003)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出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追赶战略”,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表现了“由观念到实践”的特点。孙立平(2005)在考察中国、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权力连续性背景下的精英形成、主导性意识形态连续性背景下的“非正式运作”,并由此得出下述结论:由于政体和意识形态是连续的,许多重要的改革和转型过程是使用变通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变通”是一种准正式的运作,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正式机构按非正式程序进行的运作。上述学者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乡村社会转型的动力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乡村社会研究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乡村社会转型动力的探讨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国家中心说。认为国家在吸取现代资源,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二是以乡村为中心的国家-社会关系相互重塑说。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这一视角,如樊平通过对文本规则与生活规则的比较,指出在受到地域传统定义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生活规则,村落权力运作的实质就是村落内生势力建立生活规则,以积极适应或消极敷衍文本规则的动态过程(韩明谟,1998)。三是国家-社会-第三领域说。这一学说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这一第三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制度形式,如时期出现在正式司法体制与非正式司法体制的交互作用领域的乡镇的“乡保”和村一级的“里正”;当前中国乡村司法所的调解制度等。这一学说使人们开始关注正式制度体系之外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及两种制度的相互作用。
(三)乡村社会转型的现实实践过程
孙立平(2002)基于中、苏转型的比较及对中国社会深入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社会学”的概念。用日常生活的视角关注底层社会和普通人。强世功从行动策略、行动过程的视角研究乡村社会转型,运用“关系/事件”分析法研究了一起炕上开庭的乡村诉讼案例,得出了无论是国家法还是乡村的人情、礼俗都成为法官、当事人、村干部等,在每一个行动策略中进行选择时可供利用的资源。这种对两种制度的关注使我们对转型中的一些事件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四)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
当前一些学者从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及乡村组织等层面提出了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从社会结构的层面看,孙立平(2004)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与80年代相比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由市场因素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断裂已固化为一种稳定的结构和秩序,走出失衡和断裂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宏观制度上建立合作主义的框架。
从乡村社会的组织来看,自时期“政社合一”的全能型管理模式取消后,国家开始逐渐放权,培育村民自治组织,但乡村组织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国家几乎从乡村社会潜在退出,由此造成乡村债务偿还、公共品供给等许多问题。从文化观念的层面看,曹锦清(2004)认为社会价值评判从原来政治或权利的身份标准向以财富为标准转移,德无法治理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但这种法律规范与原来乡村社会以共同道德为基础的礼俗社会秩序发生冲突,乡村社会经常处于礼与法相互交锋的状态。贺雪峰指出当前中国快速的现代化一方面在破坏农民从村庄中获得的传统福利(不只是经济收入,还包括人际关系,稳定感,生活环境等),一方面又不能为农民提供以高消费为基础的现代福利的矛盾(黄平,2007)。上述学者的观点实际谈到了当前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法律与道德、现代福利制度与传统福利等矛盾。旧的传统大都受到冲击,新的组织规则还未能有效的建立,这种困境正形同在《乡土中国》中谈到的国家制度与民间非正式制度相遇时的尴尬,其解决之道也唯有从正式和非正式、国家和社会两方面着手才能有所突破。
以上对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区分的研究表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不仅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议题,而且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更具有重大意义,两类制度的区分能使我们对乡土社会自身的运作逻辑有更深入地理解,对乡村转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有更深刻地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吉登斯.郭忠华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4.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2007(3)
7.谢立中.从马林诺斯基到: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南昌大学学报,2007(3)
8.曹锦清.理解中国.探索与争鸣,2003(2)
9.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1)
10.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3)
11.韩明谟.中国社会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2.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5)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5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必将对这里的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对政和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令今人流连感怀。著名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创建的云根书院,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被称为“中国活化石”的四平戏,融汇着乡土情感、民族智慧的40多座古廊桥,黄巢营寨的弥漫硝烟,千年寺院的旷古钟声,跨越历史时空悠悠地诉说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过往……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因此将其引入课堂,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乡土情结,引起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开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学校和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发掘乡土文化以作为课程资源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课堂教学中引进乡土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促使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价值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学过于关注和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忽视学生兴趣倾向和心理特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大多是远离自己经验的“书本知识”,这容易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制约了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而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们生长和生活着的地区,大多数学生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对比,知道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等这些基本认识,更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与生活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强调,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此时我给学生引入极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一片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现行思想政治课程建构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即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这种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这种课程,主张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这将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定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另一方面,现行统编教材的普遍适用性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一本教科书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地区的学生。而这正为乡土教学资源价值的体现提供了空间。乡土文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上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乡土文化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优化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在政和目前完整地保存着洞宫花桥、后山廊桥、洋后廊桥、赤溪廊桥、杨源廊桥等,大大小小有40多座。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的概念时,我改变以往讲解概念贯用的做法,不惜发费较多的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又能调起大家兴致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的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严肃的课堂不再刻板,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能力。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就某个问题,收集相关的本地材料或事例。在课堂上,教师则组织学生围绕乡土实例中所蕴含的某一个突出问题发表见解,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提出各种问题或就问题的解决从不同侧面,自由发表见解。
政和茶叶生产有着千年的历史。宋元时期,政和东平一带曾是“建安北苑贡茶”的主产地之一。政和又是白茶的故乡,白茶因其特异的品质和保健功能独具一格,尤以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驰名,如今已成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政和工夫,为福建省三大工夫茶之一亦为福建红茶中最具高山品质特色的条型茶。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与引导下,政和功夫红茶十年磨一剑,正进入一个飞跃期,逐渐做大做强。政和茶产业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在学生学完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政和资讯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的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政和茶产业今后发展思路等角度,学生可以任选其中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的文学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更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培养了对家乡的感情也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学校德育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文化生活”模块用先进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学生,更加凸显了本课程特有的德育性质和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有机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努力挖掘其中积极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学生都有一定了解但缺乏高层次的深入思考。课堂上适时引入政和古代先贤的乡土素材,就能避免老声重谈的平淡,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引导学生讨论:鲁迅所说的“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的人物?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如南山岗下的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兄弟二人于唐大和年间同朝为官。他们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后因奸人谗害同时被贬,南下福建山区隐居。做为政和早期的开拓者,他们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兴建寺庙、传播宗教文化、注重教育培养人才,为政和民风开化做出重要贡献;忧国忧民陈朝老,为人刚直,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曾因多次上书力谏而遭贬。陈朝老回到故乡,隐居故里著书立说,教育故乡子弟。他胸怀大局,心怀百姓,做了不少益于国民的事;此外还有忠国殉国吴廷用,贤孝楷模陈文礼,诗人朱松,名宦贤吏陈桓等等。师生在交流这些古圣先贤的事迹之后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圣贤故里深感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受到更强的震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乡土文化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现代 园林 景观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
乡土景观是指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是当地人们为了生活所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在近代西方景观生态设计思想发展的过程中,福雷德里克・L・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为开创先河者。他于1857年为曼哈顿进行规划设计。19世纪末,以西蒙兹(O C Simonds)、詹斯・詹逊(Jens Jenson)为代表的一批中西部景观建筑师开创了“草原式景园”设计,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他们提出“设计不是想当然地重复流行的形式和材料,而要适合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劳动力状况及其他条件”。为了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以及使景观元素更好地融合于当地的实际环境之中,“草原式景园”的设计以运用乡土植物群落展现地方景观特色为特点,造价较之前的规划方案更为低廉,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延续大有裨益。于是亨利・查德勒・考利斯(Henry Chandler Cowles)和弗兰克・沃(Frank Waugh)倡导在全美公路网建设中广泛运用该设计概念,解决和更新了公路两侧的美化和护坡的设计形式。这一理念突出地体现在了赖特的Broadacre城市规划中。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乡土建筑师之一,赖特一直崇尚材料的自然美,并坚持认为建筑应该是和他周边的环境相互和谐,就像是原来就长在那儿的一样。从Prairie风格的住宅建筑,到1936年的流水别墅,到Johnson Wax Administration办公大楼,到位于雅利桑那州的Taliesin West再到最后的Guggenheim博物馆。赖特的作品被誉为是“绝顶的人造与幽雅的天然景色的完美平衡”。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人类学等领域。俞孔坚等于1997年首次从景观设计学角度提出了对乡土景观的理解:“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的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俞孔坚等把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分析为“内在者”。内在者的参与是乡土景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不少生产力欠发达的地区,当地居民(内在者)请周边地区的一些工匠或者工人帮助自己进行房屋或者设施的建设,这些居民会在建设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指导工人们完成他们的建设意愿,这是一个民族或者当地文化发展的原始需要。
二、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与营建手法
1.硬质铺装。硬质铺装是所有园林绿地在设计与营建过程中均有涉及的造景要素,是最常见也是最经济的乡土景观营建模式。体现关中民俗的谚语、民风民俗、历史典故、传统图案等,均可以石刻、地景石雕的形式出现在园林硬质铺装中,以体现乡土风情。例如教稼园将二十四节气和农谚融入园路铺装设计,更加凸显了农业主题和地方特色;大雁塔北关广场将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怀素、张旭等的著名书帖,雕刻于紫砂岩之上,与广场的“唐代花纹地景浮雕”协调搭配,丰富了广场花岗岩地面,使得景观更加富于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2.建筑装饰。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我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建筑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装修、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形成了建筑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关中西部地区农村传统的房屋建筑形式多为厦房,即关中十大怪中的“房子半边盖”,这种房子从侧面看正好是两面人字形房屋的一半。此外,关中均存在院落中供奉灶神的习俗;砖雕也是体现关中文化特色的另一种符号。
3.植物造景。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有生命的一种造园要素,受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地带性的植物群落还具有地域特色。另外,合理地选择乡土树种既有利于控制造价,又可以降低后期养护管理费用,还能创造出极富地域特色的景观。乡土植物对地域性景观的作用往往通过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2种形式来表达。植物形象主要是指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种类,而植物文化主要是指长久以来地方文化赋予植物特定内涵。
三、乡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表现
1.“天人合一”的设计方法。中国造园崇尚师法自然,园林的地形地貌是自然山水景观的高度艺术概括,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国古典园林的选址多在山水形胜之地,或至少有水通源之地,不然则通过挖湖堆山,因势利导而创造“巧夺天工”的山水园林。中国传统园林山水的营造讲“山贵有脉,水贵有源”“,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堆山讲“未山先麓”,重“自然地势之嶙?”。园林内叠山无论模拟真山的全貌或截取真山的一角,都能够以小尺度而创造峰、峦、岭、岫、洞、谷、悬岩、峭壁等自然景观,体现自然山岳构成规律。
2.园林细微之处见传统文化。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例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等等,也是随处可见。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这也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对于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而言,更需要主动地应对全球化,正视问题,抓住机遇。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 123-12
[2]俞孔坚.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生存的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