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律专业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律专业优势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1

一、坚持规划引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将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为东丰县编制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同时,借助与德国合作的契机,聘请德国生态农业专家,按照欧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和标准,重点规划东辽河源头629平方公里区域生态农业,打造东辽河源头中德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一是在东辽河源头420平方公里区域,对耕地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打造绿色有机种植区;对山地林地,实施退耕还林,建成绿色有机林果区和生态苗木花卉区;对水库周边的零散居民,进行生态移民,对现有村屯进行村庄整治,绿化美化农村环境。二是在相邻的229平方公里区域,对源头示范区产出的初级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利用源头示范区有机农产品及秸秆等副产品,适当发展生态有机畜牧业;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生产有机肥,用于源头示范区农业生产,打造绿色循环产业。

二、注重技术推广,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一是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快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合理布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引导农民选用抗病虫良种,及时中耕除草,深埋或焚烧植物病株,减轻病虫草害发生机率;加快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实现赤眼蜂、白僵菌生物防螟技术全覆盖;提升植保装备水平,推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虫害;探索建立反应快速、服务高效的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积极转化和应用耕地质量调查成果,率先建成第三代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农业”的具体实践,为化肥零增长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目前,信息系统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数据,实现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全覆盖,更精准地为土壤把脉问诊、开方抓药。继续落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补贴,发挥惠农政策作用。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是推广施用有机肥。积极争取欧盟贷款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加强与吉林农大、中国农大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技术合作,扶持日月星、裕川、鑫荣等有机肥生产企业发展壮大,更好的转化利用畜禽粪便等资源。抓住有机肥补贴政策的契机,加大配套投入,向绿色有机粮食作物、果蔬设施农业种植大户、合作社推广专业有机肥。加大玉米机收推广面积,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着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2

[关键词] 大理旅游 二次创业 方式转变

一、大理州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1.有助于实现大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理历经了起步、发展、稳固阶段后已处于由停滞期向衰退期的过渡阶段;而另一方面旅游需求又已上升为国民消费需求,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到了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的10.69%。为更好把握机会大理只有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以期重振大理旅游业,使大理旅游地顺利的过渡到第二轮生命周期,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扩大内需。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囊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涉及30多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达100多个,旅游带动就业的比例达到1:4.3。2008年大理旅游社会总收入已占第三产业总值的56.72%,达到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20.78%,旅游业已经成为大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大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2008年大理州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口3.5万,社会间接从业人员有16.5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大理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更加繁荣进步。2008年,大理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1.67万人次,同比增长17.94%;旅游外汇收入8719.64万美元,同比增长18.37%;接待国内旅游者921.64万人次,同比增长6.23%;旅游业总收入73.18亿元,同比增长10.48%。大理州旅游业已初具规模,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形成,目前大理以旅游业为纽带,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整体联动和发展,达到“一业带百业”,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目的。

4.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大理旅游将要开发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能很好的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会把生态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如大理致力于洱海治理,最大的动力即为发展旅游业。

5.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白族本土文化。大理具有特色鲜明而浓郁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文化与地方民族风情的结合,构成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大理与其他传统旅游目的地一样同样面临民俗风情失真,白族本土文化商业化、庸俗化、舞台化和空心化的威胁。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让旅游者尊重保护白族本土文化实现文明旅游;开发商注重本土文化的特点和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则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三大效应协调发展。

二、大理州旅游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大理州旅游业增速减缓。

受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大理州接待的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是增长速度已经趋缓,并且从2004年起游客人均消费几乎没有增长,从2004年起,大理州入境旅游者人次数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周边的丽江、迪庆、保山、怒江和临沧等州市,旅游业收入增幅也低于这些地区。

分析以上图:第一,近年大理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者人均消费的绝对数均有所提高。第二,在2004―2008年间,与旅游者人数大幅增长、旅游收入大幅提高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旅游者人均消费额增幅很小,甚至于可以说是持平,这说明旅游者在大理逗留的时间缩短,消费额减少。这也说明同时期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是由大幅增长的旅游人数带来的,在大理旅游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游客的消费。

2.传统旅游项目竞争力不足,新兴旅游项目尚未形成,旅游发展后续乏力

大理旅游竞争力不足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大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娱乐性、享受性不强,产品相对吸引力退化,不再能够对客源市场产生足够的吸引力。第二,营销能力差,不能为产品提供较高的客源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周边地区旅游业兴起,大理州旅游业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其成为文化旅游胜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个响亮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也充分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香格里拉”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2003年怒江州境内的“三江并流保护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临沧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这些周边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兴起给大理州旅游业发展带来挑战,使大理州旅游业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不协调。

大理州在旅游发展初期,只以经济效益作为其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了旅游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开发在其初期形成轰动效应,但时间一长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旅游破坏旅游”的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三、大理州旅游“二次创业”的条件与机遇

大理旅游产业提出的“二次创业”为大理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丰富的旅游资源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大理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白族服饰、饮食、建筑、语言、生活习俗、节庆婚俗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有 “本主节”、“绕三灵”、“耍海会”、“火把节”、“蝴蝶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大理的白剧、大本曲、霸王鞭、洞经音乐、白族唢呐和民歌小调,都具有较高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这些自然人文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2.深厚文化底蕴有利于提升旅游业的品位

大理的本土文化包括:1)、白族民居,白族民居建筑群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2)、民族风情,白族服饰、饮食文化、婚俗、节庆、农事农俗。3)、,除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外,还有本民族独特的信仰,如本主崇拜、巫教、祖先崇拜,生殖器崇拜。大理在本土文化旅游中,白族民居、白族服饰、三道茶为重点开发对象,但目前尚未对白族本主文化、白族本主节日等进行深度开发缺少体验性,大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3.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大理州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双休日、春节寒暑假、带薪休假制度为国人旅游创造了条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19.8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0436.6亿元。随着国内旅游者出游率不断提高,旅游者消费能力不断攀升,这为大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人们的消费理念的变化也为大理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4.突出的区位优势使大理州成为云南旅游的集散地

大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体系为大理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大理位于滇西,东接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邻普洱、临沧地区,西联保山地区和怒江自治州,北通丽江地区,是滇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大理现已基本形成以大理为中心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大理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大理州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大理州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应从“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在增长方式上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开发建设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产品结构上以“观光型”为主,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型”转变;在企业结构上从“小散弱”向“大而强、小而精”转变,促进大理州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提升传统旅游,发展现代旅游。

就大理目前条件来分析,在发展现代旅游方面重点主要应该放在会展旅游。

大理举办大型会展可以促进作为城市物质形象重要方面之城市环境的美化,并通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另外会展旅游还具有客人档次高;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长;组团规模大;利润丰厚等特点,可以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大理可以考虑完善条件成为会展中心,形成一种会展―旅游―会展―旅游……良性循环。

2.延伸景区旅游,推进城乡旅游。

大理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大理以苍洱景区为依托,形成以苍洱景区为中心,各县市景区互补的环大理旅游圈。大理将进一步提升宾川鸡足山景区、重点建设鹤庆新华村、保护提升巍山古城、巍宝山、剑川石宝山、寺登街、祥云水目山、云南驿,把上述景区建设为国家4A级景区,并保护开发云龙诺邓千年白族村、建设漾濞石门关光明核桃生态旅游区、此外温泉旅游度假村、花甸坝野营度假村、周城民俗旅游村、喜洲海舌游乐场、海滨娱乐中心、双廊南诏行宫也具较强吸引力。

3.改变单体发展,联合整体优势。

大理应该进行区域合作联动。州内要充分发挥大理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大理――巍山,大理――宾川,大理――剑川,大理――漾濞、云龙为重点的放射性开发。以祥云――宾川――永胜――丽江――香格里拉――维西――兰坪――六库――永平――南涧――弥渡为大环线的开发,积极促进各县市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州外要加强与昆明、丽江、迪庆、怒江、保山、德宏的交流与合作,与丽江、迪庆、怒江共同开发建设好老君山生态旅游景区;省外要加强与四川、两省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川、滇、藏大香格里拉黄金旅游圈”;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推动旅游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4.跳出规模扩张,立足质量内涵。

大理目前一日游游客与过夜游客之比大致为7:3,这是由于大理更多时候作为旅游者的旅游过境地而非旅游目的地所致,大多数的游客往往只在前往丽江、香格里拉在大理逗留。要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旅游吸引角度着手,就需要增强景点活动内容、丰富游客的夜生活;二是从客源构成角度着手,即设法增加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游客的比重,以达到延长总体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的目的。

5.突破狭隘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大理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从单一的经济目标向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转型。经济目标。到201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1900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突破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万元。社会目标。到2015年新增就业30万人,旅游直接就业将达54万人,拉动社会就业260万人次,出游率从在目前基础上提高20%,城镇化率1―2%,并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文化目标。通过发展旅游,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当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品牌目标。实现两个层次的品牌目标:一是将旅游作为大理形象窗口和品牌载体,以旅游推进品牌的建设。二是培育和打造一批旅游品牌。生态目标。实现两个层次的生态目标:一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二是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更佳的生态环境,加大重点景区、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干道的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力度。结构目标。实现两个层次的结构优化目标:一是发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对工业、农业的促进作用。二是旅游产业自身结构的转变,从单一的门票经济迈向综合性的服务经济;建成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实现国际、国内、省内和州四大旅游市场的协调发展,形成重点突出、辐射全国的旅游产业大格局;形成集团化的企业主体,提高市场化和组织化水平,解决散小弱的问题;改变技术和人力资本结构,增强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3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转型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河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本地旅游资源禀赋等诸多因素,从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态、结构优化等入手,就河源休闲旅游的产品结构、配套措施、旅游元素、客源需求等系列问题寻求突破,增强休闲旅游的经济辐射作用,塑造河源市休闲旅游城市品牌。

关键词:产业转型 休闲旅游 产业发展 河源市

产业转型的界定与休闲旅游研究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实现快速而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旅游产业转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包含旅游城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应该根据其自身条件情况,着眼于旅游产业制度创新、市场供求因素,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产业经济的高附加值。一般而言,旅游产业转型分为发展观念转型、发展方式转型、发展结构转型等,目前国内多个省份正在进行旅游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其旅游综合效益明显。

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产业转型视角下进行旅游城市品牌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潮流,也要适应休闲产业自身的需要。任何旅游城市,只有树立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的品牌形象,才可能在旅游业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休闲源起、休闲旅游产业的界定与属性、休闲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休闲旅游产业的供给系统、休闲旅游的空间布局模式等视角进行思考与研究。1883年,拉法格《休闲权利》著作的诞生被认为是休闲研究的直接起点;此后,1899年,美国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发表标志着休闲学研究在美国诞生,这本著作的发表标志着休闲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1970年,在联合国的帮助下,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休闲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休闲》。指出:休闲活动与健康和教育同等重要,政府应保证其公民能够参与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休闲活动。休闲旅游就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休闲产业应从影响城市品牌受众或利益相关者的体验、满意度和感知度出发,做总体研究分析。郑健雄教授在《休闲旅游产业概论》提出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五大面向,提出了吸引力系统与休闲旅游产业,并展望了国内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

目前,将传统的休闲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并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予以具体体现,是相对较新的学术研究领域。要做到旅游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文化性、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配套、城市品牌整合传播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因此,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保证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是休闲旅游产业发挥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颇具研究意义的主题。

广东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休闲旅游产业品牌初步形成

广东河源这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作为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市,通过惠河高速、广河高速全面融入珠三角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拥有优良的山、水、林、泉、人、文、龙等七脉资源,素有“粤东宝库”之称。河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优越的自然环境成就其“青山绿湖碧水城”的美誉,目前开发了以生态旅游龙头,温泉度假为新兴品牌的旅游景区(点)37个,其中4A级景区4个。河源在2003 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河源旅游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的旅游城市品牌,尤其是温泉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休闲、度假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如投资60亿元的东江源温泉度假村,投资30亿元的康禾温泉,投资20亿元的广晟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二、三期工程,投资45亿元的“东江·巴登城”综合性旅游项目等。

(二)旅游产业收入稳步增长且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凸显

按照河源市的旅游与城市发展规划,河源目前正在努力建成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广东绿谷,致力于打造岭南地区最有影响的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并继续提升“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等五大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004至2012年以来,河源市旅游接待人数平均以26.16%的幅度增长(见图1)。据统计,2011年接待游客13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亿元。2012 年河源市入市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入市旅游人数1672.78 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达 152.46亿元,同比增长149.5%。预计到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113万人次,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15%以上。

目前,河源市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员3万多人,间接带动相关行业就业近15万人,带动了全市上百个新品种、新包装的土特产品上市。到2015年,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间接从事旅游行业就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到2015年,全市建设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发展旅游业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致富。

(三)游客满意度较好且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通过对到访游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满意度总体上处于较满意水平。在抽样调查的景区(点)、酒店、旅行社中,万绿湖风景区、苏家围风景区、叶园温泉度假村、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万绿湖旅行社等满意度指数较高,均超过优秀水平。其中温泉度假游满意度最高,游客重游欲望较强烈,高达93%;游客对旅行社接待服务整体满意度指数最高,为97.5%;同时数据显示不同类型游客的满意度有差异较大,满意度高低与游客职业亦息息相关。游客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气候和生态尤其看重,正是这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旅游。另外,调查访谈发现,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河源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困扰

从产业转型的视角看,河源市的休闲旅游产业以温泉度假为突破点,抓住城市的整合营销与宣传,在2012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着瓶颈与困扰。首先,河源市部分休闲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自然资源保护、景区容量控制上投入力度不够。其次是休闲旅游项目用地指标紧张,温泉度假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部分项目因为群众征地利益处理问题,推进难度加大。第三,目前休闲旅游景区除温泉度假景区外,有实力的旅游龙头企业较少,旅游景区门票之外的经济收入不乐观。最后,旅游产业管理与执法机构不健全,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不足,旅游行业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河源市休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 开拓旅游市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坚持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将一些条件较好的度假区和度假村建成为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的创收基地。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河源应该认识到发挥本地各项优势旅游资源,整合当地已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把握本土客家文化脉络与资源禀赋,寻求自己的个性特色,构建强势的核心竞争力,塑造独特的旅游休闲度假品牌。根据近几年河源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河源市政府确定本市的生态旅游优先的发展原则,旅游将加快形成“一心两带四个特色板块”的空间布局,即:滨湖城市生态旅游中心、万绿生态旅游度假区产业带、滨江休闲度假产业带、东南西北四个特色板块。

(二)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培育休闲旅游新业态

在旅游景区、度假区(村)的选址建设及其项目开发上,应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保证环境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使度假区和度假村真正成为休闲度假游客追求自然的乐土。河源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中,必须以游客的感知体验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研究要素。应该关注游客的感知体验,通过调研游客的不同职业特征,将顾客体验作为标准,提高顾客满意度。河源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从游客视角出发,找寻出影响游客对旅游休闲度假感知的要素,并将其与河源自身旅游资源相结合,将产品结构、配套措施、旅游元素、客源需求等系列问题列入产业发展研究中,进一步论证休闲旅游新业态,通过实践丰富与塑造河源市休闲旅游品牌。

(三)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

河源应该将根据各县资源的实际情况,发展不同档次和不同类型的度假基地。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抓紧机遇,以市场经济作导向,不仅要挖掘本地突出优势资源的特点,开发高层次旅游产品,以优、特、新、美取胜;且要强化河源旅游文化内涵,功能应多样化,如发展疗养旅游、生态度假旅游、恐龙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十类休闲度假产品(见表1),使旅游项目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不同职业游客的需要。

(四)突破传统观念,提高景区管理及整合营销水平

景区应及时更新旅游信息,开通官方网页的在线咨询与预订系统,以便游客查询、预订、投诉、建议等,还应该重点对购物、娱乐产品、食宿条件等信息进行,宣传景区间交通连接示意图、环保理念等。另外,景区旅游交通标识应该国际化,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应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通过创建5A级旅游景区,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制定景区接待、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以及农家乐的统一服务标准,实行挂牌管理。河源各休闲度假景区学习研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趋势,研究旅游管理和经济部门的决策和资讯,积极组建休闲度假景区联盟的,找准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对接点,整合营销并试行一票制

河源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急切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并从根本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转变旅游发展观念。重点要加强区域间旅游合作、实现产业资源共享与互补、培养专业人才等,并在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因此,进一步促进休闲旅游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必将丰富河源市休闲旅游品牌塑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孟文,李琳琳,朱易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4

一、旅游业与酒店管理、发展的关系

旅游往往都要离开原住地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住宿是必须考虑的一个行程规划,怎样住、住的感觉体验如何等都和旅游地酒店服务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酒店住宿是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服务,深刻的影响着一地旅游的发展水平。反过来,旅游业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酒店,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就是住宿休息,旅游业带来的游客量多必然促进酒店入住率。所以酒店业与旅游业虽然有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存在着大量的交织,相互影响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人才构成不合理

从目前从事旅游酒店管理的人才比例来看,我国酒店管理人才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占到2%,本科学历的占到20%左右,而78%的是专科、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严重偏小,而目前我国的中转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含水量又很重,所以可以说当前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结构不仅缺乏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连基本合格人才都很匮乏。

(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通过查阅一些高校里面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课程的设置已经跟不上现在日益快速发展的旅游行业情况和酒店发展速度。酒店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一日千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不断的传入国内,度假式酒店、主题型酒店等以享受生活为目标追求的酒店成为了现在酒店行业的新潮,而一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仍然还在停留于传统的住宿条件的改善方面,显得陈旧过时。除此之外,在基础专业课程上,因为酒店管理专业涉及的其它学科专业多,于是就不顾学校专业师资力量,胡乱开设专业,显得“面面俱到”,最后学生什么都如蜻蜓点水一样有一点印象就飘过,根本没有学到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浪费了学习的宝贵时间。并且许多课程交叉性强,多次重复的学习同一个知识理论,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例如旅游资源的调查开发在《酒店学》、《酒店资源学》、《酒店规划与开发》等多门课程中作为重要内容被讲述,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同样在《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济学》、《酒店规划与开发》等课程中提及。由于课程目标不同,任课老师不同,同一内容被多次讲解存在利弊,益处在于可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但内容的重叠亦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脱节大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没有切身的长期实习,只靠学校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不能满足专业学习要求的。瑞士洛桑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在酒店与旅游专业方面的学习模式是学生理论学习6个月,紧接着就到相关旅游类酒店实习6个月,并且在整个学习生涯中要坚持3年到4年的时间,这样就遵循着一条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理论补充学习―再实践―理论学习与总结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对专业课程理论额消化与理解,不断强化自我在实际工作中的技能与经验提升。反观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基本都是一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最后一个学年到社会酒店进行实习,且实习酒店也是参差不齐,做的实践工作有很多也只是前台招待,根本难以涉及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与实践模式,根本没时间给学生来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学习吸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

三、提升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水平的建议

(一)加强专业教师师资力量

所谓名师出高徒,专业学习中教师的地位与角色是不可以忽视,没有强大的师资就难有出色的学生。大专院校里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许多往往只是学历达到进入高校的门槛,而根本没有从事过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进行教学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高校里面在聘请专业教师时候,应该侧重聘请酒店管理高层人士,这些人士往往都是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进行过大量经验总结的人,其学历出生也并非低,因此相信高校选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既注重学历有看重实际的高端酒店管理经验,这样对于教学将大有裨益。

(二)课程设置作出合理调整

课程的设置是为了科学的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当下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着许多课程跟不上时展节奏的问题,并且重复交叉多,因此应该根据酒店管理当下发展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四、结语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5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含义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老师组织开展的具体的岗位能力、技术、技能的培养。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对未来就业的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1]。顶岗实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顶岗实习可以让学校与就业岗位直接接触,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其次,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的选择实习单位,有些学生还选择了自主创业,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兴趣,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国家政策对顶岗实习的影响

我国对与人才培养一直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培养体制,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着人才教育的首要责任,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方向、质量保障制度和评估体系的构建及旅游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但是,我国的旅游管理教育与现今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结合不紧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数量和分布不合理,所培养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与旅游行业的需求不匹配,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不健全,旅游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是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旅游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2]。

2.2人才意识不足

当今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旅游行业更是如此,旅游企业已经意识到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是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上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不敢大有作为。当前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顶岗实习人才的旅游企业,一般情况下只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解决本企业临时的用人需求,不会把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储备人才来培养。但是一个优秀的旅游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善于去发现挖掘人才和珍惜现有人才,做到勤于吸引人才,善于留住人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来为企业提供人才和力量[3]。现在的旅游企业很难形成优秀的用人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薪资待遇,旅游管理行业的工资水平偏低,提升的空间较小,这就造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旅游管理的现象。还有一个原因是旅游企业在人才招聘上还是比较传统,很少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途径去招聘人才,导致招聘的对象太局限,错过很多优秀的人才。

2.3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缺少精准的定位,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并没有发挥自己的特色,开设具有本学校的特色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停留在就业率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并没有结合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旅游企业的岗位配备存在不合理,有些工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可以胜任,而用人单位却将条件设置为本科生,导致高职院校不知道该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到底是注重专业技术还是注重管理销售的培养。

2.4顶岗实习生自身的问题

顶岗实习的学生是顶岗实习过程最重要的角色,是学校和旅游企业直接面对的对象。顶岗实习的学生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整个顶岗实习的效果。首先,顶岗实习的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不够高,直接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常出现顶岗实习学生与客户沟通差,服务质量低,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其次,顶岗实习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存在误区,他们原以为旅游管理是可以游山玩水,四处旅游,管理别的职位,但是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旅游管理需要从基层做起,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业务,导致顶岗实习的学生很难很好的调整心态去面对所实习岗位,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尊重。最后,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差,可能和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有关,对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或投入较少的精力在培养实践能力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对实际工作的环节不了解,无从下手的现象[4]。

3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顶岗实习的目的。首先,对顶岗实习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运用统计研究法、模型分析法等方法对已积累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问题提升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形成崭新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参考。其次,应当加强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融合,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要针对定岗实习管理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共同管理,发现问题可以更好的解决和沟通,从而达到培养旅游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完善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让顶岗实习更加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高职教育,加强顶岗实习管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今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

4结论

顶岗实习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加强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融合和制定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从而培养出旅游企业所需的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现状及策略[J].职业教育,2018(17):193-194.

[2]高翔,王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79-84.

法律专业优势范文6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既定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并就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闭幕式上,马波会长和徐德宽副会长共同为孙文昌先生颁发了中国区域开发研究杰出贡献奖。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研讨会将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承办,并同时举办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20周年庆典。

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提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对于推动我国旅游发展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此背景下,选择这一会议主题,旨在就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展开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综观会议收到的55篇论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这一主题。

一、转型背景下城市与旅游(休闲)的融合发展研究

城市是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城市旅游历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始终未能真正形成。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一方面城市旅游的发展要适应城市形态的变化而主动改变自己,而另一方面,发展旅游又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可见,从动态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多篇会议论文对此予以关注。

主要有杨振之等对休闲城市的标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城市休闲的基本问题从规划实践的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城市休闲的产业体系、城市休闲的游憩方式与城市休闲的空间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王颖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所依赖载体的广泛性一方面使旅游业边界模糊,另一方面使旅游业成为以服务为核心的庞大的产业群体,出现了与其他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智力融合等4种产业融合的方式,指出融合发展出现的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新业态的兴起。袁书琪等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关注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是历史遗产与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二是现代建设与原有山水之间的关系,三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商务之间的关系,四是传统审美与现代游憩之间的关系。

此外,何佳梅指出城市商旅联动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组织创新,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和城市联动发展的内外营力及其功能分析,提出了城市商旅联动发展的主要思路。梁保尔探讨了老字号这一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城市文脉,认为老字号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城市文脉传承和城市旅游发展。吴建华等认为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而建设城市休闲文化,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之一,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文化消费状态与需求的城市休闲文化规划方向、建设目标与管理对策。徐淑磊研究了景区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关联存在的多种对应关系,指出当前城市与景区的发展正面临着由低级向高级跃进的挑战,走城市与景区景观共轭、和谐发展的特色道路,是实现城市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区域旅游发展的市场化机制与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步入转型期的中国旅游业,既会发生形态、功能、结构上的改变,也需要在动力机制上产生变革。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心是不同的,随着目的地的演进,政府的职能重心需要从“先驱者”向“协调者”调整。总体上,一方面市场化是中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构成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大内容,同时也是转型期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本次会议的诸多论文就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市场化和产业组织优化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主要有江金波基于广州乞巧文化节旅游开发的实践,认为实施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要在群众性广泛参与基础上,将其物质性与精神性元素开发有机融合,善于运用市场化运作,提升其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其关键是活动项目、传统工艺及其产品的市场化。刘少和等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指出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旅游转型发展也存在区域特色,既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又需主观创意,引导市场。陈超等应用业务矩阵评估法和地理集中度模型分析了福建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态势,及其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郭伟等以忻州市为例,对欠发达区旅游开发的空间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忻州市旅游开发的4种空间组织模式。简王华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及区域协作应采取的措施与保障。廖卫华等分析了珠三角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其面临适应性的调整和提升,主要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基础上构建珠三角旅游地品牌,以增强珠三角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及竞争力。王然通过对中国旅游大区域整合阶段整合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尺度规模、基础优势、方式类型、实效进展等不同方面的整合特点、整合模式和发展对策。王雪晶等以我国新的区域划分结构为基础,通过对各区接待旅游者、旅游资源拥有量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评测与分析,归纳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

三、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对多种旅游效应进行统筹调控,不仅是旅游消费市场的自然倾向和本真追求,也是旅游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旅游业的功能由单一经济转周经所环境、社会文化多功能的统筹调控,意味着对旅游效应的研究必须从单一方面的研究走向多元研究。本次会议论文中涉及旅游就业、旅游容量、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主要有郭为等通过一系列量化分析得出饭店和旅行社的发展在总量上显著影响就业,但它们的发展变化对就业波动的弹性贡献不大;旅游就业中,间接就业或者由旅游所带动的其他就业的增加比直接就业更加重要。何媛媛在科博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6年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就旅游业人力资本与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徐建英以我国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调查和分析了社区居民在旅游业中的就业状况,探讨了限制社区居民进入旅游业的影响因素。李琛在回顾国内旅游容量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容量研究中的误区进行了剖析,指出国内旅游容量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马波回顾了生态旅游研究发展的过程,指出其特征与存在问题,并就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梁明珠等在分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世界遗产项目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国家公园与世界遗产项目开发、保护管理模式和考察经历,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任鸣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来自管理边界、地域边界和合作边界的制约,出现了许多畸形和萎缩,并结合浙江实际,分析、解剖这种“边界”负效应的来源与危害,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