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1
(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特质农耕文化是华夏社会的主题文化,作为主题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文字的广泛使用。相对于游猎部落,农耕部落从客观上有着闲暇时间,在生活中人群之间的交流频繁,文字的使用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建立了汉字的庞大体系。不仅如此,文字在使用的传播上产生的夏校、殷庠、周序这样的早期教育体制,以“明堂礼乐”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华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游猎部落,由于分散游动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对文字的使用和需求没有那么迫切。虽然在历史记载中辽代的契丹造字、金代的女真造字、唐代西夏造字都有记载,但是夏朝时代,乃至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游牧民族也在造字,只不过是没有流传下来。而且一些字或已融入到农耕部落的文字体系之中,甚至美洲的印第安人标记的“米”字,与汉字的“米”字都是相同的,这有可能就是游牧部落文化传播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的游牧部落是世界文化最早的传播者之一。孤独而豪放的游牧部落,其精神世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基础之上的。这种心灵与自然的交流,形成了“萨满”的神灵文化,也是东方神话的基础源流,这也就形成了华夏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而“神灵祈福”与“明堂礼乐”在华夏的大地上自古就是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的。如果说以“明堂礼乐”为源的农耕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而形成了以“周礼”为代表的一种华夏周礼文化体系,那么以“神灵祈福”为源的游牧文化,则在历史长河中发展而形成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另一种华夏萨满文化体系。只有游牧民族才有这种人与自然神灵追逐的梦想——夸父追日,才有后羿射日那样“登高峰之顶,方见日瘦月小”之气魄。这在海西的赫哲族民间故事中也有类似后羿射日的民间故事,这一点可以证明游牧“神灵祈福”的文化特质。细读《诗经》中的诗歌,我们会发现其中不乏神灵祈福的理念和萨满文化的影响。而楚辞这种取材于《山海经》的神灵祈福的神话更是屡见不鲜。楚国本是中原华夏之九州边缘之国、南蛮之国,渔猎是楚国的生活传统,但长期以来受中原的文化影响频繁,文字与文化的发展,比较边远的游牧部落要发达得多。虽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文化造诣相当高,但本质上仍属于具有高等文化素养的萨满,以他所代表的楚辞开创了华夏大地不歌而咏的“赋”,成为文化的先河。赋,在汉代文化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三足鼎立的文化依存我们讲到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流,即农耕部落与游牧部落,并且梳理了农耕部落在“明堂礼乐”中发展出来的——周礼文化,以及在游猎部落在“神灵祈福”中发展出来的——萨满文化。当我们细读历史时,我们会发展还有一种文化之源在影响、支撑、关联着中华文化。通常我们在读历史书籍中表述的往往是:北方民族或者是游猎、游牧民族对南方中原袭扰、侵略等等。一般的印象是游牧民族彪悍、野蛮、霸气、神秘。那么,为什么夏朝时农耕部落却打败了游牧部落?我们在先秦的正史,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见到,但事实上却存在着以一种文化之源,那就是著名的《黄帝内经》、《奇门遁甲》以及《黄帝阴符经》等。只能说,黄帝当时同炎帝作战时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并将天下奇书传给了黄帝,才使黄帝战胜了炎帝。这些是什么人?它们的文化、思想、生活是怎样的?后人常称作它们是隐士。远离社会、独居深山之中,冥想、感受、领悟世界。而隐士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屡见不鲜,黄帝内经的对话者岐伯、伯夷、庄子、老子的共同特点就是领悟世界、比类取象、充满智慧。其类同者有看破红尘隐居而去的、有修身养性追求成仙的、有沽名钓誉逃避社会的,有重文化而为后世留下不朽著作的,也有一字不识清心感悟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精神世界和智慧思想上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至今儒、道、释、玄成为中国的四大门派哲学,而这种哲学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我们称这种文化叫隐士文化。所以,中华文化是由明堂礼乐、神灵祈福和隐士文化三者鼎立而构成的,而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只有我们全面地、历史地理解东方文化的源流,才能破解我国少数民族、边疆文化中所存在的历史遗存中的音乐文化艺术谜团。
二、海西文化史与其音乐文化遗存
当我们了解佳木斯地区海西女真文化时,可以试分为四个阶段:1.先金部落文化历史;2.金元礼乐文化历史;3.明清海西文化历史;4.近现代海西文化复兴史。上述,为海西文化研究的其他科目,在这里就不进行深入探究了,但在赏析海西音乐中,我们逃避不了历史文化的遗存,如,萨满的歌舞和依玛堪的吟咏艺术。这种历史文化的遗存是海西音乐诗歌的源流,如果一种文化离开了源流,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也就终止了。
(一)民间的依玛堪和萨满神曲在我们采集民间歌曲中,经常听到依玛堪的传说,但是会唱者甚少,萨满神曲和歌舞也是传说的多,实际见到的少。探究现有的资料不仅不能构成体系,而且真伪也必须得以验证明察。首先,依玛堪是什么?疑问一:有人称依玛堪是一种说唱艺术,这一点在考证上却是所谓的演唱者很随意而没有调性,往往同一段落,一遍一个样。疑问二:语言的发音混乱,同样的语言再现后往往不同了。这不乏有为争得传承人的名利而过多地表现一些即兴到无法自控的程度。所以,在这里暂时将依玛堪以吟咏的宣叙来表述,而不用歌唱来表述。其次,什么人才能真正地吟咏依玛堪。依玛堪吟咏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能否复制和再现海西依玛堪文化,这是我们应当努力完成的课题。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我们采风得来的凤毛麟角的片段就是依玛堪,但是共同的结论是,依玛堪所吟咏的内容就是海西部落的传说和部落的历史。口传心授的历史史诗在人类文化中是常有的,而海西女真属于渔猎部落。历史上,为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与合理分配,有一种传统就是一个部落群只有四户,大到八户,人数过多,在一处渔猎将遇到资源短缺的困境,也不利于资源的再生。而且在金朝,就有春季不准狩猎以便动植物休养生息的民风自律。若一部落人口众多就必须有人需要走山。走山形式上与云游的隐士相似,但大多是以打猎为生,以便争取新的河道渔场建立一个新的部落,也靠有猎取奇珍异兽的皮草来换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这样,四户、八户的部落,若要建立“明堂学府”那是资源溃乏的。部落的首领,一般都兼职萨满,萨满主持如下工作:医疗方面——草药救治、神灵修复、铃鼓舞招魂的工作;渔猎技能传授——狩猎技法和捕鱼技术;历史传说的叙述——依玛堪。部落中也有有灵感的年轻人来主持萨满的工作,但依玛堪不能是由年轻没有灵感的人来完成的,这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当然依玛堪的吟咏者必须是有威望的萨满。依玛堪在吟咏之前,一般会有一段引唱的曲调,这不足以证明依玛堪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应当属于叙事性的——赋。古人曰:不歌而咏为之赋。赋是一种叙事性的铺陈,是赞颂形式的述说。屈原的楚辞属于赋,依玛堪在历史上也应当属于同类。早期的赋,在形式上存在特有的多种表现方式。如:大司马。就是主持者,或是萨满在仪式上充当主祭司的特有表达方式。舞乐是以舞蹈的形式,陪伴或渲染的神灵祈福在陈述上的递进发展;云歌则是众信徒所共同参与的赞美诗。这里是有歌唱性的,是有敬神仪式之一。海西历史上的依玛堪也是这样,它是游猎部落一种文化形式的总称,与楚辞的文化现象有着共同之处。汉赋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这种形式,提炼了赋在铺陈、陈诉和赞美诗的要素,剥离了渔猎民族的祭祀、神舞、祈福的文化特征,进而采用了农耕部落日常熟悉的、可以接受的文化部分。而海西历史上的依玛堪,在早期的文化形式中,萨满仪式、陈诉(有腔调叙述)、舞乐(铃鼓舞)、云歌(民众齐唱赞美诗)等文化形式的要件是共同存在的。即使金代海西文化的第一次复兴后,民间个体的依玛堪吟咏者也是将司仪、陈诉、神舞、云歌集于一身的文化表现形式,而将依玛堪只狭义地认定为歌唱形式则游离渔猎文化的核心。所以依玛堪是一种依托神灵祈福,具有萨满仪式、陈诉(有腔调叙述)、舞乐(铃鼓舞)、云歌(民众齐唱赞美诗)综合的文化形式。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剪纸 符号 象征 隐喻
原始先民的文化精髓在遥远的岩画和彩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被现代社会文明和人文自觉所认识和冲击,民间剪纸文化中的一幅幅生动神秘的构图创造,又是古文化精神信仰的真实再现。在各类民俗活动中充分展现,得到很好的延续和发展。剪纸行为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盛行密不可分。民俗活动依存于特定的文化生态结构中,它总是和人们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条件和习俗息息相关,使得民间文化得以蔚成风气,经久不衰。
剪纸的文化生态结构是剪纸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对中国剪纸文化盛开不败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保护剪纸民俗文化的有力保障,也是中国许多民族文化共同生存的文化构架。北方以农耕为主,为剪纸民俗文化创作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剪纸民俗文化的基本风格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空间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家庭延续香火、家庭和谐、生活富足等为最主要的愿望和生活目标,即使在观念日益更新的现代社会,占据人们心灵深处的,仍然是繁衍后代、延续家族等传统文化观念。
生存于农耕社会结构中的人群所进行的和追求的基本生活方式也都和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女孩从事一些剪纸、绣花、印染、布艺等女红技艺的训练。在生活上温饱、忙碌的农耕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对家庭和睦、家族昌盛、子孙满堂、丰衣足食、幸福长寿等理想愿望的强烈祈盼,总括起来就是民俗文化中常见的“福”、“禄”、“寿”、“喜”、“丰”等的“吉祥”寓意和愿望。传统文化中“吉祥”预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作为剪纸艺术表达吉祥寓意主要有以下的象征手法:
一、抽象象征
在剪纸图案中常见到具象的图像,但表达的深层内涵却是抽象的观念,如福、寿,都是抽象的观念,但出现在剪纸纹样中则是具体的事物。“福”的抽象寓意用生活中的蝙蝠形象来表示,用桃子来代表长寿,这种表达有时是一种形象,有时是多种物象。如表达寿的寓意,除了桃子,还有松树、仙鹤,因松树长青;仙鹤,一直有仙人驾鹤西去,故仙鹤与老人长寿息息相关,有的作品为了表达自己的祝愿和心情,甚至将几个形象组合成一幅图案,使其丰富多彩,意义更加深远和深刻。“寿”是对生命不断延续的祝愿,是其他一切理想追求的最终目标。“寿”与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的人生追求相统一。古人以神龟征验长寿,后又加上松鹤、桃等意象都是从象征层面暗示长寿。寿星献桃、麻姑拜寿等,都是传统剪纸中最常见的事象。“福”是一切美好理想的核心。五福就是长寿、富足、安康、顺心、善终,在农耕经济结构中,家和事顺为福,人寿年丰为福,健康平安为福,儿孙满堂为福,福是命运,也是运气,是人事,也是神事,所以在民间社会中追求各种各样幸福的剪纸民俗,都有具象的蝙蝠的形象,来表达“五福”意象,“禄”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名誉地位”的象征,也是富足钱财的源泉。“禄”的寓意通过具象的“鹿”,“猴”来表达,所以梅花鹿、猴子都是剪纸民俗中最常见的形象。“丰”是对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理想追求,传统文化中“鱼”的意象功能之一就是鱼兆丰年,鱼代表“有余”,所以“年年有余(鱼)”成为剪纸文化中长盛不衰的精神形象。“喜”是对生存的过程和质量的要求,“喜鹊、蜘蛛”等都是最早谐音“喜”字的意象。剪纸意象中常见的“喜从天降(蜘蛛)”、“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等都是喜的吉祥寓意的具象形象。要说的意思不直接表白,而是借助物象曲折影射,这其实是剪纸艺人内心情感表达的完美释放。
二、隐喻象征
民间剪纸中具有象征的基本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剪纸艺人善于用具象形象表达抽象的意义,由具体的物象引申到抽象的意义,其间是通过象征手法来实现的。陇东地区的祁秀梅笃信自己剪的花都是灵性的东西,作品线条畅快,画面洋溢着一种扩张力,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富有灵性的境界。陕北广泛流传的“鹰踏兔”、“蛇盘兔”等为主要的喜花,鸟在中国传统社会象征阳性,鸟类最威猛的鹰自然是阳性代表。而兔代表阴性的月亮,“鹰踏兔”隐喻男欢女爱,作为洞房喜花再合适不过。“蛇盘兔”也是寓意男女结合,当地民俗还将属蛇男性和属兔女性的结合视为最佳配对,预示未来日子一定过得富裕。民谣“要想富,蛇盘兔,必定富”,还有常见的抱鸡娃娃,抱鱼娃娃、抱石榴娃娃等都是同一寓意。在婚俗剪纸中,最能寓含婚姻内涵的剪纸是各种“喜娃娃(抓髻娃娃)”,陕北剪纸中有抓髻娃娃与其他物象的组合,如抓髻娃娃与莲花结合,抓髻娃娃和金瓜、葫芦、石榴的组合、抓髻娃娃与莲花盒等组合,“喜娃娃”是主宰生殖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象征着子孙繁衍。所以这些造型都是隐喻男欢女爱、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之类的内涵。
象征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白方式,剪纸中使用象征手法时,往往经过人们的理想化的处理,有的将其自然物性加以延伸,有的则与其本来的自然物性完全不同,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
三、谐音象征
剪纸中的吉祥图案是以具象表达抽象意义,是采用谐音含蓄曲折表意,剪纸符号的表意方式主要是隐喻象征等,根据民间传承文化特点。隐喻象征中最流行的谐音象征。
民俗文化中的谐音符号和一般谐音民俗一样都同特定指称对象之间经过长期约定俗成,演变成稳定性的意象关系。在民间剪纸中,一切都是喂药着以“”福为核心的目标追求建构起来的。“福”成为主宰、衔接、编织一切民俗意象的精神源泉。在中华数千年文明中,“福”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最完美的祝愿。纹样“五福和合”为盒中飞出五只蝙蝠的纹图,表示和睦同心,五福临门之意;“福在眼前”为蝙蝠与古钱组合的纹图,以“钱眼”谐“眼前”,表示好运降至。
中国语言文字中的谐音象征在剪纸民俗文化中得到延续下来,因此,剪纸中的谐音,既是一种图画形式,也是一种符号形式,更是一种象征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或文字谐音符号,也不同于普通图画象征符号,而是兼有二者属性的组合体,可称为“剪纸谐音象征符号”。
结语:
总之,剪纸民俗中大量谐音符号是建立在音义和谐的关系基础上,形成了稳定而持久的意象结构。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隐喻象征”是剪纸意象建立的深层逻辑,剪纸的意象是剪纸人千百年的“体验疏理”中,完成了向民俗“文化范畴”的跃进,从而建立了一套为社会民俗认可的民俗意象符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沈泓.众生吉祥―民间年画中的美好寓意.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3]唐家璐.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地域文化 博物馆 文创产品 开发研究
一、基本概念
(一)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含物质和精神特质的区域范围内,有着区域性特色的文化内涵,包括所在地方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独有的文化遗产和物质遗产 [1]。
(二)博物馆概念
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整个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常设机构,以教育、研究、欣赏为主要目的,搜集、保存、传播并陈列展出人类历史文明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概念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以博物馆藏品和博物馆建筑、专利、文献等一系列资源为基础,运用重组、变形等设计手法,设计出多种物质形态并通过多种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的产品。
二、地域文化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引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地域文化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之魂。传统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是文物仿复品开发模式,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这种传统的开发模式很难满足人们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多样化的新需求。地域文化不仅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来源,也引领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方向。通过地域文化引领,一方面可以让博物馆文创产品更有地域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文创产品指明了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两者基本关系――共生关系
共生本是生物学上的概念,原指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生物体密切地生活在一起。博物馆具备文物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的社会职能,也肩负着传承文化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地域文化与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之间相辅相成,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地域文化所具备的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提供资源依托,也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也能丰富地域文化,并为地域文化创新提供动力源。
(三)地域文化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制约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受地域文化所制约。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应当基于对地域文化要素和精化的提取,总体上是在地域文化范围内的一种开发创作活动。此外,地域文化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制约还体现在,地域文化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非常不利于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甄别和剔除,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就可能显现出地域文化消极、负面的一面,就会造成文创产品市场推广上受阻。
三、廊坊地域文化分析
(一)冀中平原农业文化
廊坊市地处燕赵大地的冀中平原,冀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农作物耕作地。悠久的农耕文明沉淀了璀璨的农业文化,具体包括农耕方法、农产品加工工艺、传统手艺表演、传统绣花技艺,花灯、秸秆扎刻、剪纸、面塑、草编、柳编、微雕、内画技艺以及农家古乐表演等。丰富的农业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为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素材来源,也契合人们对廊坊地域文化体验的需求。
(二)京畿文化
廊坊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长期以来深受京津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等影响。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上京津文化引领带动,形成了“京畿文化”。“京畿文化”对于廊坊来说表现尤为鲜明。
(三)独特的民族文化
廊坊辖区内民族资源丰富,蕴含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里既有颇具特色的“开斋节”“圣纪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又有民族特色饮食、服饰、风俗习惯等。另外,还有分布在全市各地颇具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博物馆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具备丰富的资源依托。
(四)独树一帜的武学文化资源
八卦掌在中华武林中声名远扬,其创始人便是廊坊文安县人董海川。八卦掌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蕴含了传统武学文化精髓,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这也为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武学文化资源。
(五)龙凤文化
据记载,以蚩尤为代表的信奉凤文化的东夷文化和以黄帝为代表的推崇龙文化的华夏文化同在此地汇集,廊坊成为了龙凤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廊坊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龙、凤称谓河流的城市,龙河、凤河在廊坊这块土地上流淌了数千年,承载了廊坊的悠久历史。另据考证,“龙凤呈祥”故事的发源地也在廊坊。悠久的龙凤文化为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基于廊坊地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一)文创产品开发的基本理念――共生理念
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要在廊坊地域文化的共生系统中找到互为依托的支撑点,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共生共荣。基于共生理念,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首先要依托所处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其次要善用地处京津之间的独特地域文化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文创产品开发基本导向――地域文化导向
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坚持廊坊地域文化为导向,重点以京畿文化、龙凤文化、冀中平原农业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武学文化为导向开发文创产品。要科学调研廊坊地域文化,凝练廊坊地域文化精华,从中抽取出具象的文化要素,并且把这些文化要素科学地运用到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去。
(三)实施地域文化品牌策略
第一步,需要实施品牌定位。要通过调查廊坊博物馆主要目标群体的基本特征、消费偏好及特征、文化需求等关键信息,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品牌定位。第二步,实行品牌路径规划。在品牌路径选择上,无外乎产品自主开发与“品牌特许”两种途径。廊坊博物馆可尝试通过“品牌特许”授权给相关企业进行文创产品的市场化。第三步,树立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消费偏好,可通过设计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品牌LOGO,并结合文创产品包装、价格等元素,适时推入市场。
(四)采用产、学、研、销整合开发模式
要开发出优秀的文创产品,必须建立一个产、学、研、销系统,将设计、研发、生产与营销等资源通过博物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做好廊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工作,首先需要廊坊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廊坊博物馆所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需要强大的研究团队提供智力支撑,方可把握地域文化和文物之精髓。要把这些精髓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文创产品,需要强大的设计团队。考虑到博物馆文创产品需要的是系列化且富有创意的设计,设计的各方面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仅靠博物馆自身的设计力量肯定是无法满足市场对设计的要求,只有整合专业的设计资源与专业设计公司的研发能力,形成一种动态的设计联盟,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2]。
(五)营销模式的创新策略
廊坊博物馆要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设计开发满足不同需求的文创产品,可尝试采用目标市场全覆盖的产品和定价策略。为了扩大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和销售,应改变传统思维,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实施多渠道策略。例如,一方面可考虑在廊坊博物馆内设置文创产品专卖区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也可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文创产品的网上销售。此外,随着体验式消费潮流的来临,可考虑创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营销方式,导入更能激起消费者消费欲望的体验式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伦理道德 公益广告 集体主义 贵中尚和
一、伦理道德传承的必要性。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即人化。人化是人类发展和整合思维系统、意识系统的过程。但人在发展过程中,却常常遮蔽掉了人的自然属性。随着人类欲求不断增大,造成了一种文化的异化,从而失去了“度”的伦理标准。这就要求社会需要有无形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防止文化的异化的现象。社会潜网便是这样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正式的行为规范,用包括风俗习惯、伦理规范、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所以说社会潜网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伦理道德是社会潜网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伦理道德?一般来说,伦理指人类行为语境中的价值判断。伦理价值支配行为规范包括限定人的选择标准、评价尺度及发展目标等行为。伦理通常被视为一种建立和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伦理和道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用作同义词的。汤因比在《展望21 世纪》里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必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十几亿人口。而这种文化中稳定的结构便是伦理。的确,这种伦理价值有助于在祖先信仰中提高民族信仰力。我们知道中国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在这样一个极具“农耕文化”历史的国家更体现着一种伦理本位的思想。突出表现在寻根意识上。这种寻根意识可以发展演化为一种“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便成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共同信仰。所以说伦理的传承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更是解决现实危机和发展出路的一剂良药。
二、中国公益广告是伦理道德传承的最佳途径。
公益广告从根本上说,是借助了广告的传统形式,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健康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主张,表现人类在推进物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主体自省意识的觉醒,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公益广告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针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出现的问题。近几年学界提出了“大公益广告”概念,主张将公益广告分为三类,一类是学理意义上的,从广告主身份到传播内容均无商业动机的公益广告。第二类是准公益广告。即现在大量存在的普遍采用的冠以企业标识或赞助者名称的样式公益广告。第三类是带有公益成分的一般商业广告。这类广告被划入公益广告较有争议。但这类广告在其传播目的和内容上是完全符合公益广告的界定,甚至从传播效果上看,这类广告的效果甚至要超过纯公益性质的广告,容易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诞生于20世纪40 年代的美国。亦称为公共服务广告或公德广告。后传入日本和欧洲,并迅速在发达国家开展起来。我国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 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
的公益广告。之后1986 年10 月26 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广而告之》栏目,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新的一项。中国公益广告年轻而有为,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已经渐渐的形成组织,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传播内容也逐渐转为人为关怀。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具备一般广告的基本要素,广告主多是电视传媒组织,后来,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也陆续参与进来,的是关于社会公德、社会秩序方面的信息,又计划选用一定媒体传播广告信息。制定和播出公益广告的经费,初始通常是由大众传媒组织自行筹集,后来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中得到赞助。但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相比,也显出了极大的反差。尤其在中国,这种差距表现得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的公益广告总量占社会广告总量的10%以上,而中国的公益广告所占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不少公益广告主题之丰富、创意之独到、制作之精美、影响之深远多盛于商业广告。但我国公益广告整体制作内容水平还较差、公益广告的认识匮乏、运作的机制尚不完善。
三、伦理道德传承在中国公益广告中的体现。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以伦理道德为支撑的。公益广告作为现实中的伦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外化,也是伦理道德的最精确的传达。现在的广告人已经开始注重从中华文化寻找灵感,试图做到“本土化”。本土化绝不是加进去一些中国视觉元素就算是本土化,而国际化更非添几张外国人的面孔就算是国际化。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结果应是精神深处的一种认同。寻找这种精神深处的认同便成了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的关键所在。纵观中国近几年的公益广告,不难发现公益广告大多都是以传承道德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人与自然的互爱共存;人与家庭的和睦相处;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人与自然的互爱共存。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观念。各家各派都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来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并且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智慧。儒、道在此方面都有类似主张。儒家强调推仁爱之心于自然万物之中;道家思想强调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应。而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所谓的幸福和理想时,毫无节制,甚至掠夺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这种“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观念对现在正走向自然环境贬损的社会有较为深刻的意义。现在不少仁人志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环保”日渐提上日程。
(二)人与家庭的和睦相处。
卡西尔的《人论》曾谈到:中国是标准的祖先崇拜国家,在那里,可以研究祖先崇拜的一切基本特征和含义。不同神学体系形成不同的民族心理。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家族本位为基础的国家。这与古希腊强调的“社会”性的诸神谱系不同,中国是以“家族谱系”为基础,强调一种“家族法”。“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这种家族的尚齿习俗是中国的“农耕文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这种历史,中国对“家族”有着特殊的感情。
而家族则是以伦理血亲作为本质的。家意味着“意识情感”的保护层,也是精神的回归。同时又是社会的构成细胞。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关系,一直对家庭关系发挥着积极能动的作用,对社会安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三)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
中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非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中国文化固有的对人的一种基本理解,作为血缘宗法关系色彩浓郁的集体、国家主义的人本。儒家的“以人为本”将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人生价值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的是每个人大公无私,具有群体意识和责任感。体现在道德认识中,则是着重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的是一种能群者居、爱群利群、公重私轻、明辨功利、正义明道的观念。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价值观体系中的基本构成内容。
(四)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5
1.1自然因素
安徽因地处中国东部的内陆,地形幅度变化小,大多数地形为平原、低山和丘陵。长江淮河跨省而过。处于温带与亚热带交界的安徽,受东部季风影响,形成了四季分明,湿润的气候,徽州地区又处于安徽的南部,因其山清水秀林木茂盛,占主要面积的为山峰与丘陵,河流与盆地散布其间,人口聚集的盆地只占全域的一成,以“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著称。因其温和多雨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房屋营建中会因湿润性气候降水多而考虑雨水排泄功能的需求。徽商的起源是因山多地少的徽州,耕地空间很少,无法全部从事传统的农业,所以较多数的人从事山地种茶与商业。徽商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并将经商所见的各个地域建筑与当地地域环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
1.2社会因素
自古以来徽州地区人民重视教育,尊崇儒家思想与文化,有尚读之民风,曾经出现过“父子宰相”“四世一品”“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盛景。徽州商人被广泛称为儒商,他们重视道德礼仪,认为在生活和商业上传统的道德礼仪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商人民居空间和建筑的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礼仪的尊重。明代中期到清代前期(乾隆时期)是徽商的兴盛期,且在清朝中期成为了中国商帮的翘楚,商路遍天下。有几方面原因促使了徽商产生与兴盛:在地理上,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具有占大部分面积的山地,大面积的山地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徽州盛产木料与茶叶。在历史背景上,徽州地形复杂,而且居住在山间盆地中,难攻易守,很多在战乱中的中原人口迁入徽州,使徽州更加无法在农耕上自给自足,进而促使徽州人民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徽商是在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徽州人多从事手工业,并且走出故土谋生而产生的。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沉淀的徽州地区,受儒家的礼仪教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徽商乡土观念浓厚,在外经商取得成功后多“衣锦还乡”,回到徽州兴建宅舍,留下了在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上都大放异彩的西递、宏村等建筑。设宗族祠堂为家族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宗祠是为后世族人提供祭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谨记等级礼法的场所。在建设期间不仅在建筑选址、构造以及布局层面上非常注重,而且装饰层面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不追求奢华和过度修饰,仅在匾额和碑刻上有基本的装饰,有劝勉后辈勤俭持家本分做人之意。在伦理礼教上的教化和约束,是对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在徽州的建筑、书画以及手工业等等多方面有所体现的刚柔并济并且兼容并包的审美特征,是因为避乱的中原百姓与土著居民的混居,形成的多元文化与徽州的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而形成的。
2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
徽商民居的典型特征与建筑色彩便是“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黑、白、灰三色是徽商民居建筑的色彩,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显得分外质朴与优美,徽派民居建筑单色调的色彩使人产生宁静和释然的情怀。内部空间的装饰色调,要比外部丰富很多,主要以古朴天然的木材材料本色为主,并配合精彩的木雕,布局疏密有度,雕饰形成的肌理和阴影效果表现自然的肌理,豪华宅邸为显示主人的经济实力在重要装饰部位还施以金粉,以显得富丽堂皇。
2.1木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木雕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明清时期,木雕的精品不胜枚举且出神入化。木雕在民居装饰艺术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且成就最高,因木材的质感相对柔和且带有生机,加之木材质地柔软、可塑性极强,不仅可以刻画出复杂的图案而且在层次上也可以达到玲珑剔透的效果。因此木雕的题材也最为广泛。在地理环境和工艺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使得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徽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徽商民居中所体现出的木雕艺术,在明代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在清朝时进入了鼎盛时期。徽商民居能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繁盛,木雕装饰大量运用在徽商民居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材料中。古拙朴美、造型饱满、神态生动夸张是徽商木雕在造型上的特征。木雕浅、深、透三种技法结合使用,不仅仅体现出工匠们精湛的雕刻工艺,而且充分表达出木雕层次丰富分明,并且处理出前后虚实各种效果,艺术性观赏性极强,可以在木材上构造出许多精美的造型。富有张力的形态,流畅细腻的线条,将硬质的木材雕刻出柔美的缠枝造型,且脉络清晰,立体感极强。在充分的写实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抽象加工,使得纹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并富有强烈的自然气息。如同儒学教育课堂的徽派木雕,每一个木雕都是在述说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理学的思想精髓。一件件木雕的精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总体来说,木雕的装饰艺术性在徽商民居中运用的最为广泛,不仅拥有繁多的品类,各异的题材,徽商民居木雕装饰从整体来说,繁复细腻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征,整体上的感觉“谋篇”不足,但对于细节的刻画往往游刃有余。只要目光所及的厅堂内皆是木雕,整体处理的过于繁密,失去了重点,但是局部观察却完美无痕。流传至今的徽商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仍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2石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工艺上和技术上都有很高成就的石雕艺术,因石质材料具有坚硬耐磨、经久耐用、防潮防水等特质,多用在建筑中需要防潮和受力的构件中,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如柱础、台基、石鼓、石狮等,但石雕相对木雕和砖雕难雕,因此在民居建筑中不如木雕、砖雕装饰运用的广泛。远远不及木雕的装饰范围广的石雕因受限于石材本身的特质,徽商民居中石雕常出现于台基、柱础、石狮、漏窗和牌坊,石材对雕刻工艺的要求很高,相对难雕,其中透雕最为精美和绚丽,因此一些制作工艺复杂精彩的透雕只有在财力雄厚的商人民居建筑中才能欣赏到。无论是华丽还是朴素,精巧还是古拙的徽商民居石雕艺术,都显示出了雕饰工艺的精湛以及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装饰图案也是以民间最为朴素的表达吉祥幸福寓意的题材最为广泛,表现出了强烈的乡土情结。
2.3砖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以砖为原材料的雕饰艺术是砖雕,它模仿石雕,却远比石雕经济和易雕刻,而且具有石雕坚硬、耐磨、防腐等特性。选题包罗万象的民居砖雕内容,主要为吉祥寓意的图案,不仅有几何纹样、花草鸟兽还有神话传说等等。其中,最经典也最精美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砖雕。徽州地区重要的民间工艺形式是徽商民居中运用的砖雕装饰手法。徽州的民间匠人,不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赋予其装饰美感,运用了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却创造出精美装饰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形式非常灵活的砖雕,达到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价值的装饰效果。出现在徽商民居中最早的砖雕,简单不精细的表达形式,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趣味;随着徽商的崛起,其财富也在飞速增加,对工匠酬金成本没有了约束,砖雕的艺术向着内容复杂多样、线条华美、层次感丰富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最具典型的徽州砖雕艺术形式。在清代徽商成为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家宅建造的资金充沛,砖雕技艺则向着更复杂和细腻的方向发展。工匠砖雕精巧的技艺可以塑造出更为丰富的情节和层次上的变化,远近景的表达更加的细腻,最多时有八九个层次。现代,因其地域性的审美传统和砖雕本身的观赏价值,徽州地区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仍是砖雕。很多的徽州民间艺术家至今仍掌握着这种精湛的技艺。便于取材、形态精美的砖雕,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彻底融入了徽州人的生活。总的来说,徽州民居建筑中的砖雕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高超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3结语
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莲~山课件 ]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周次
时间
内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