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1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 模拟式实践教学 情境创设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文件,课堂教学一直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平台,所以在教学课堂上既要形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又要将实践教学环节明确提出。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实践教学逐渐显现出师资不足及经费不足等问题。所以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是每个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基本原理概论”创建模拟实践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及选择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认识理论的基础上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利用仿真教学及现场再现等方式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这样学生就有一个适当的平台培养自身人文素质及辩证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更能显现“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的人性化标准。
二、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一)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模式的原理引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实践情感,这样的目标体系不仅能够将新课程中的指导精神及专业特点同高校特点相结合,还能够保证模拟实践教学创设情境带来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应该将合目的性原则、与专业结合原则、典型性原则及实践性原则坚持到底,使模拟式实践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的益处。
1.合目的性原则。
我们将中国化的研究出来的最新理论成果称之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其作为发展的核心,这样的核心思想更强调基本原理的合目的性原则。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考虑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心理欲望,而且要以此为出发点,创设教学情境,展示基本原理的精神内涵,令基本理论成为发展中的客体,与学生紧密相连,为学生展现理论知识的魅力,创造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
2.实践性原则。
在“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强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以致用。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情况不但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得越深,越能树立正确的观点。因此,对学生的教学一定要联系社会生活实践,在学生熟悉的生产环境及生活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及探究热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3.典型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学会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进行设置,这样才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某一事物的真正情景,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及共鸣,这样学生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才能提出相关问题,找出问题的形成原因,最终准确地得出问题的正确结论。
4.与专业相结合原则。
教材是整个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创设情境时要紧扣教材内容,将教材的观点与原理及时体现出来,将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及教学风格体现出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是否具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特点。
(二)“基本原理概论”课模拟式实践教学情境如何创设。
1.设计问题,教授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以口述的方式教授学生基本原理,改变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混乱认知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基本原理,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及专业性的问题,如对医学生提出如何处理医患纠纷的问题。在医疗工作中如何做出伦理选择的问题等,这些都能够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模拟情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问题,创设情境。
将提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及当地条件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情景教学活动,根据活动内容创造特定的模拟环境。这时虚实的结合就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利用虚拟的模拟现场还原真实的事例,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参与体验。创造模拟环境时要学会利用冲突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价值选择,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中,目的性、典型性、实践性及与专业结合性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原则。经过设计问题及创建模拟情景等步骤完成模拟实践教学内容,力求探索出人性化实践教学的最有效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牟德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设置的思考[J].思想研究,2006(3):149-151.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2
【关键词】时代性 当代重大事件 社会问题
本人从事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已经有4年的时间,其间,经常会有学生提出学习基本原理有什么用的问题,他们认为的理论已经不适应我们这个社会,与我们这个社会没有什么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总体“异化”现象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两大事件出发,探讨基本原理的时代性问题。
一、解读当代社会重大事件 理解时代性及其重要性
基本原理本身就具有时代性,它是在时代的客观要求中产生,并在时代和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它不是僵死不变的,而是随着具体时代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现时代与创立的时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创立时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以及阶级条件等等都已经有所改变,例如,当时完全矛盾对立的劳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得到很大的缓和,甚至达到表面上的祥和状态;又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的激烈对立状态,也已经由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所代替,虽然这种状态有可能会继续演化成其他状态。那么,在社会状态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现时代,如何理解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这是整个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继续进行具体的理论和问题的探讨。
对这一问题的处理,结合当代社会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发现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是一条捷径。因为离开生动的现实,“时代性”就只能成为“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
本文将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为例进行说明。
2008年9月份,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又称国际金融风暴)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紧接着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引发经济衰退。自2008年10月开始,全球实体经济已经呈现衰退迹象,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受到了严重影响,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这次危机被索罗斯认为是“三年代以来从未遭遇过的严重金融危机,并将终结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超级大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他针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想法和做法存在缺陷,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次金融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极为深远。这场金融危机在给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成为去年圣诞节最佳礼物。《资本论》是马克思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100多年前,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现在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年轻一代的读者们再次产生了阅读这部鸿篇巨制的热情。连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都开始研读《资本论》。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当代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掀起了重读马克思《资本论》的热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的考察具有普遍价值,即便当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具体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对其基本规律的揭示仍然适用,《资本论》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在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著作再度被世人广泛阅读,人们不得不再一次惊叹穿越时空的洞见力。”在这点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类似的情形,最终会使学生达成一致,即揭示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在具体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仍然具有适用性,但是很显然,其具体的体现形式已经有所改变。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在当代社会的新形势和新条件下,发展和坚持。
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以“极其尖锐甚至可以说是急风暴雨的形式”,把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深层矛盾集中凸现了出来,同时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某种学说创立的时间来判断它是否过时。由于深刻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使在与现时代有很大不同的19世纪建立的理论,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
二、结合具体理论和当代社会问题 加强理解及运用
基本原理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除了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之外,作为一门基本的理论课程,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环节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和创造力的开发,使其活跃思维,拓宽知识领域和视野,并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多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中,在具体理论讲述过程中,穿插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真理与价值”这一原理时,就可以穿插当代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实质的分析和讨论,一方面,运用具体理论分析和探讨当代社会重大问题,可以体现其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讨论,锻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基本原理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一般说来,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体现的是主体趋向于客体的一种关系。“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而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在讲完上述基本理论之后,可以让学生来讨论现代人的“异化”问题。
马克思运用德国哲学的异化概念来分析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状况和工人阶级的基本处境,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以此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论证私有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他认为,在私有制下,劳动必然是异化劳动:第一,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劳动者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人同人相异化。总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意是指人类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时期,生活中的人类却渐渐丧失了人之为人与动物本质的区别:即自主劳动的能力,反而沦为劳动的奴隶。西方者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时代的异化主要造成的是劳动者的肉体痛苦,而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造成了更深层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西方者认为,如今异化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的控制手段。当代的异化具有“总体性”的特征,已发展成为一种“总体异化”。也就是说异化已经跨越了工人阶层,向全社会蔓延。如今全人类都已沦为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和社会的囚徒。这种异化一般被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人被自己所创造的物所物化和奴役。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异化成生产大机器上的一个或大或小的零件、一个齿轮,蜕变成与生命毫不相同的物。在《机器的神话》中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用这个术语来指称一种看待世界和组织社会的基本方式:一个在“机械世界图景”的奴役下的人甚至会将有机生命看做机械生命,并且把人当成组合部件那样组装成一个巨大的社会机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劳动毫无内容。第二,现代人被官僚机器所奴役和压抑。弗洛姆指出这些占据管理阶层的官僚,既无情感,又无人格,像冷冰冰的无感情的机器一样,对人漠不关心,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对人像对待物一样,他们把遵循规章制度作为做事的唯一准则。理性官僚组织推崇价值中立,追求工具理性,强调形式合理与程序正义。依据官僚组织理论设计的组织,很容易演化成用工具理性排斥价值理性,具体表现为片面地追求程序与形式。本来,组织的规则、程序是实现组织目标与价值的手段,但是,形式合理性的追求,却会使目的与手段倒置。当官僚组织为实现它的目标而不断地完善工具手段时,手段日益成了管理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官僚组织会形成规章迷宫,繁文缛节,职业官僚只会根据僵硬的规章例行公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违背理性设计的初衷。韦伯认识到,这个进程最终可能导致出现“新的奴役铁笼”。在这个铁笼中,各种以价值为取向的社会行为会被威力巨大的官僚制结构所窒息,会被形式理性化的法律和制度编织的牢固网络所扼杀,个人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第三,现代人被消费所异化。市场刺激和引诱着人们的消费,主宰着人们的欲望。法兰克福学派,包括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尔·W·阿多尔诺、H·马尔库塞以及维克托·弗鲁姆等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生态学的代表人物本·阿格尔等,都深刻论述过消费异化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次提出的“商品拜物教”,其实是“异化”的又一种形式,它使由人创造的价值以一种自然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商品拜物教”容易使人们错误地把社会的外观误认为是社会的现实和本质,错误地把市场“商品”“消费”量化的生活标准等同于自己真正的物质利益,从而容易导致人的本质“人的需要被异化”。因而,在消费活动中,人的所有需要越来越以物来满足,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这就是异化在消费领域中的一种表现。“消费异化”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它造成了人们对物质的极端尊崇和全社会的奢靡浪费之风,导致了人的价值取向的错位,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西方消费社会中人的物化和异化现象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振聋发聩的批判。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陶醉于经济繁荣的景象之下,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追求时尚,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所恨的东西,许多人沉浸在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之中,没有了对精神完善的追求和终极关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发达工业文明的人们,是完全受物质欲望支配的单向度的人,是地位提高了的消费物品奴隶。第四,现代人被市场异化为商品。在市场权力的下,人的自尊、自信被一点点地摧毁,市场成了衡量人成功的唯一尺度。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3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医学生世界观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 主阵地,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效果能否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与其他课程相比,“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基本知识体系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以其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既有较强的学理性又有较强的时代性,正是这样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原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原理”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关键。
学生对“原理”课程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来扭转。长期以来,“原理”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对它的认识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在医学院校里,学生热爱的是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原理”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没有热爱之情,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抱有反感的情绪,从而在一开始就增加了这门课程教学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高质量地在医学生教学中完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就缺乏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问题。而这个矛盾的解决,在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扭转医学生对“原理”课程的认识,使他们在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掌握这门对医学生来说不可缺少的思维方法的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正是“原理”课教师必须要加以思考的。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创造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原理”课程教学的小环境,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教学中来,使他们能认识到这门课并不是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在说教,而是与他们所学习的医学专业、人生都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效果。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内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对“原理”的学习兴趣。
一、在进入“原理”课程的教学时,以问题的提出作为切入点
学生在理论的理解上是非常片面的。可以说他们是在根本不知道马克思是谁,是什么?等等问题的前提下就反感理论的。因此,我在进入教材的讲授之前,就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马克思是什么样的人吗?哲学与医学有关系吗?然后让同学们作出自己的回答,当他们经过一定的思考,发现这样的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却难以回答的时候。再告诉他们,当我们对马克思及根本不知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反感他?我们是不是应该走近马克思及其,了解一下再来谈是喜欢还是反感。引导学生回顾在医学发展的历史中每一个时期医学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而之所以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医学模式,根本就在于每一时期的医学家们所接受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让他们从中看到理论,尤其是哲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从而明白哲学与医学不可分割的关系,明白作为一个医学生如果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会给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拉近了他们学习“原理”与学习医学之间的距离。在对的讲解上,我从马克思是谁的讲解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他们之间的友谊进行介绍,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用情感的力量让学生认识马克思,进而认识,使理论充满人格魅力。让学生在真实情感的引导下实事求是地、与时俱进地、科学地对待。产生学习“原理”的兴趣。
二、“原理”的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
在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而且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今天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独生子女较多。他们成长在世界大变动和中国大变革的时期,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求知欲望强、思路新颖,但缺乏社会阅历、缺乏鉴别力、往往容易把错误的东西当成新事物来接受;他们思想活跃、有政治热情,但却缺乏政治的判断力,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甚至被有的流行看法所左右;他们要求独立思考、不愿盲从,但往往是方法简单,容易以偏概全,形成的是一些片面的认识。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流于简单的“灌输”,他们就会认为教师所讲的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所以,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有选择地提出一些大学生普遍关注但又存在模糊认识的问题,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更是要提出与医学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比如针对大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的问题?为什么学校不提倡大学生谈恋爱?我国当前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医患矛盾冲突呢?作为医学生怎样认识时间?等问题。再系统阐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哲学原理。引导大学生得出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恋爱之间的关系。懂得人生只有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起来,才能避免少走弯路,走出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在医患矛盾中怎样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中,从自身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从而缓解我国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系统阐述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从时间的基本概念理解中,得出作为医学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的特殊理解的结论。从哲学的高度上学会珍惜时间、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师从这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中去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联系的实际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所学专业的实际中,为学生解决思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三、要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独白和讲演的场所,而是一个有着活跃气氛、师生互动、交流融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有交流有才会形成课堂气氛、才会有生气。交流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也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课堂的小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课,让学生阐述经过自己思考的答案。对学生所表述的答案,不能简单给出一个错误或正确的结论,而是要从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地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比如,在讲授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原理中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大学生今天的自杀行为?与学生一起从哲学的高度与医学的角度进行课堂的小讨论。教师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到学生中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到从人生发展的规律性来说任何人的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正是由于我们认识到了人生的这一发展规律,才知道人的生命价值意义之所在,所以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有限时光。而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出现曲折性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因此应该从前进性中去正确对待曲折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因为人生的某一点挫折而选择放弃生命。生命是不可逆的,唯有生命才是最高价值。通过这样的讨论与交流,与他们一起站在哲学的高度和医学的角度上研究生与死的关系问题,从中对他们进行哲学的生死教育。把问题引向深入。做到与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交流。
四、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师是主体,要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发挥这门课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医学生的指导作用,最根本的就是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是与教师的科研密切联系的,如果教师不搞科研,首先对教学内容就没有深刻的理解,不搞科研就不可能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特别是对于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不仅要通过科研熟悉掌握教材内容,还要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从医学与哲学的结合方面找到教学方法的创新点。以自己一桶水的坚实基础,给出学生一滴水。因此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是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从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2005新方案”以来,我们不断在“原理”教学中将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实到课堂上。然后通过座谈会与个别交流及书信的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上课方法他们很喜欢。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改变了原来对“原理”的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作为一名21世纪的医学生,无论是在自己的人生还是事业上,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则就不可能走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做一名21世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4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学生导向型 教学模式
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自身发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思想价值体系的相关原理及理论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传授的课程内容空洞,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是大学阶段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意识到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学习不积极,学习效果很差,该门课程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此本研究对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做出以下概述:
1.教学目的把握不准确。原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其作为教学重点,而不把教学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联系起来[3]。这样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无法理解这门课程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对于意识形态等抽象内容也不能准确把握,最终呈现出教学无目的化趋势。
2.教学内容空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将课程物化的趋势,忽略了原理课程内容的历史性、现实性,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内容空洞而没有现实意义。学生无法通过课程切实的掌握一定的知识内容。
3.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陈述性讲解,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听课效果,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演讲式的教学方法,毫无新意,课堂枯燥乏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
4.课程测评。在对学生进行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学生的测评,不关心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至把期末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权威工具。这一测评方法具有明显局限性,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思想等情况,不具有测评的科学性,更不能有效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
二、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最初在西方国家运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被应用于教学当中。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个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以怀疑、批判的态度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首先,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究、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再依赖教师向其灌输知识,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水平,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质疑知识的准确性,此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不再是毫无判断的接受知识灌输,形成了一定的怀疑与批判思想和独立人格;再次,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此外此种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及自身爱好,主张根据学生喜神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和教学,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学质量水平大大提升。
三、运用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相关策略
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原理课程教学及学生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推广使用,本研究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应用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1.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教学出发点。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具体特点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学阶段是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对社会充满好奇,渴望加深对其了解;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实践生活经验,对社会生活充满未知。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大胆发言,满足学生独立意识的表达,同时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了解,再次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
2.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空洞,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轨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出发点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使教学内容充实起来。
3.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想要根本解决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及其独立思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指导展开教学,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大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学质量水平很差。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采用学生导向型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涛.《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教学研究[J].佳木
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176-177.
[2]李琪.开放式教学在医学院校《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80-683.
[3]铁文英,马玉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马克思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5
[关键词]交往理论 网络 网络交往
交往是一种关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启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应立足实际,积极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模式。而随着21世纪的科学技术蓬勃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发展也愈演愈烈的时候,那么人们在网络上的交往自由是否也遵循着马克思的交往的理论?
一、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又是一个实践的、历史的范畴,是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石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把交往与社会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交往范畴的界定
关于交往范畴的界定,可大致归结出两种重要的倾向:第一,是突出交往的客观物质方面,把交往看作是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第二,是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信息符号、知识、情感)交流、沟通和理解。第三在内涵方面,也明确地指出了交往的主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2.交往理论的内容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人要存在和发展,必须与其他人交往,才能使自身置于更深更广的社会关系中,从而更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发生的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他们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个人发展和交往活动产生的关系,就没有整个的人类社会,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不过是人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个自然的前提,而人的活动内容和生活的过程,则要求人必须同他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网络交往的内涵
新兴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正以强大的攻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维度之中。
网络空间的人的社会交往,缺乏身体的实际接触,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这是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的一个实质性区别。而在网络交往的关系中,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现实社会的背景的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划分,社会成员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背景,身份,和限制。网络交往的这种虚拟性,彻底颠覆了理性主体的确定身份,人类个体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变。所以说网络交往学说不同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学说,但是又离不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延伸。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第一是网络开放性与多元性。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地界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人的发展也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第二是网络的间接性与广泛性。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使人与人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带有明显的间接性。第三是网络的非现实性与匿名性。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四、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的联系
网络交往是展示出了人的发展的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具有社会属性的特质,人的交往需要个人的活动,没有个人的交往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前进。进入21世纪,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在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所谓主体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而人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关系之间的演变,所以说网络交往既是人的发展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指导了网络交往以人为主导的模式。网络交往虽然是虚拟的社会,但与马克思交往理论说的现实社会又有差别。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源于与自然和物质世界相关的运作,而更多的则来自维系人类的科学、艺术、商业和文化活动的巨大信息流。而马克思交往理论是更多的关心人类与自然,社会,与自身的交往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信息的交往。
五、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出现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使得网络空间概念中的虚拟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涵义进一步强化。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网络世界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也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作用。他提出的“交往观”就是人存在的理念,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发展。而网络交往的发展正是这种观念的延伸。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从而造就成有发展,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的特质。
参考文献:
[1] jpkc.whu.省略/mks/dispArticle.Asp?ID=2067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教研资料 研究成果库 2007-7-17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范文6
【关键词】 ;萨特;人的本质;认识比较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东西方的回答也是有争议的。萨特宣称忽略了“人”这个重要问题,使出现了“人学的空白”。因此,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能把传统理念忘掉的“人”,是被召回来的“人学”,并以此来填补“人学的空白”①。但从哲学史上的各种回答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给出了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答案。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产生之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人的本质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费尔巴哈的自然人本主义,再到实践的人的本质理论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精髓,特别是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准确地做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借助人类的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进而确立自己的存在方式,证明人的内在本质。[1]人的本质是在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理论观点深刻剖析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继承发展而来的。
1、关于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否定了从单个人出发来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正式确定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诠释角度。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的需要才引发出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才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彼此分离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就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的。[2]在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中,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来决定的,人一出生就融入到了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的需要即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特征为:其一,人的本质是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属性以人的自然属性为物质承担者和前提的;其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实践的,而并不是抽象的。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基础是它的实践性;其三,人的本质是全面的、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四,人的本质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特别指出人的本质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2、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究了人的价值问题,全方位地论述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也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人作为客体,其存在及其属性、实践的成果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化成果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这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研究人的本质的最终目的,人的本质力量体现了人的价值,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的内在结合。马克思曾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已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的需要的尺度就是所谓的价值尺度,价值是由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个部分构成的。人的价值只能是现实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取决于为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能通过人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
3、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包括人的劳动力的解放和人的社会关系的解放,它是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及人所在的世界真正回到人本身。人的本质是人的解放的基础,人的解放是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因此,人的解放是关于人的本质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取得人类最终的解放。人类最伟大的制度就是在工人阶级代表全人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只有工人阶级赢得了全人类的解放,人类才能实现最终的解放。[5]无产阶级只有摧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消灭一切剥削压迫制度,才能获得自己的翻身解放。无产阶级的主张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最根本、最重要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强调只有消灭雇佣劳动,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劳动解放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人的自由联合的劳动能真正实现才是人类的解放。
4、人的本质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包括: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三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它意味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自由发展,包括“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所有才能的自由发展”,“个人独创和自由的发展”等。[6]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摆脱其内外部一切束缚,使人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将来的社会肯定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新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只有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实现人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等,进而使每个人都获得真正的自由,充分发展自己。
二、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作为萨特存在主义理念的核心,这个想法来自于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形成的基础。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也被人们称之为“存在主义”。萨特深刻剖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本体论,并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实在”先于本质。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候才取得存在”。如果存在先于本质的话,人就应该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个性负责,对所有的人负责。[8]人的存在之所以先于本质,是因为:其一,上帝根本不存在,人并不是上帝按照人的概念把人创造出来的;其二,人是个别的人,没有普遍的人性。既然上帝并没有创造人,也没有人的普遍性,那么人首先得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落脚点,它强调是要造就人的本质,要解决哲学的问题,存在问题是首要解决的。在萨特看来,存在就是“自我”,即人的主观性。“本质”就是萨特所说的“现象之有”,是一物所特有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包括:第一,“存在”首先是自我的存在,人的自我存在决定了人的本质。第二,在萨特看来,人不是绝对的自由,人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以实现个人选择和自我设计,不接受客观外在存在的任何约束。所以,在萨特的自由观影响下,他的“存在先于本质”哲学原则才得以形成,并以此来区分人与物的不同。
2、自由与存在
萨特在他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原理中提出人是绝对自由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得存在着,他的本质是由其进行自由选择来决定的。因此,自由与存在是紧密相连的,由于人是由人产生的,人就是自由的。在他看来,既然自由是意识存在的方式,那么意识就是自由的意识。意识又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自由也是人类普遍的属性。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该本质的存在成为可能,人的本质存在于他的自由之中。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和‘人的实际存在’是无法进行区别的。人并非首先存在着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在他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人存在的本质”正是在于他的自由。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的自由又是建立在虚无上的。
3、自由与选择
萨特认为,“自由”是个人绝对“选择的自主性”。对于人来说,选择可以没有任何条件而得以实现,每个人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其本质,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其行为。人不能处于选择自由以外,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放弃也是自由选择。萨特也看到如果离开现实,忽略一切社会关系去“自由选择”,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只好把“自由”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精神生活中,只把自由作为个人的纯粹的主观选择。很明显,萨特的这种“自由”只存在于个人的主观想象中,它与现实是脱离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实现的超验的自由。
4、自由与责任
萨特在主张自由选择时,把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提了出来。他说:“我们用‘责任’这个词,在他的一般意义上,就是指的一件事或一个对象的无可争辩的创造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责任是势不可挡的,因为正是通过它才发现这里有一个世界”。一个人在道德上应该承担责任,这对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说:“假如我对于一种不仅涉及自己,而且涉及全人类的选择,这也不能任意而为”。一个人在进行选择时,要做到自我控制和道德上的诚实,不能胡作非为。但是,这种道德责任只是形式上的,与其自由选择观点不一致,他认为人在做出选择时不会有什么动机和目的,选择是无理由和不可知的。萨特的承担责任,只是对一个人的选择的“自由”负责,这样的“负责”却是极其空洞的。他说:“人可以做出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上”。[9]人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要承担责任,但他承担道德责任时应该有个限度。但萨特夸大了责任的限度和个人意志的作用,把个人意志作为道德责任的唯一基础,否认了道德责任的社会根源。
5、自由与必然
在萨特看来,如果承认了必然性,人的自由就要受到限制,人也会被必然性所奴役,人就不能称之为人而变成了一个没有“自由”的东西了。他的无神世界指的是建立在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之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既没有上帝,也无所谓物质的客观规律和自我运动,人的行为是绝对自由的。很显然,这种自由是盲目的绝对自由。[10]萨特认为,人就是上帝,但上帝不能支配人,客观规律也不能制约人,人是绝对自由的。他的“人是绝对自由的”理论不但不成立,也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萨特不承认客观的必然性,而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但把人的这种能动性夸大到了绝对的程度,从而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三、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1、萨特与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出发点各有不同
萨特主张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从人的存在出发,他主张个人的存在先于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又先于世界的存在,而意识的存在则更优先于人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先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有“本质”。萨特曾说过:“除了人的宇宙,人的主观性宇宙外,没有别的宇宙”。显然,这里所说的“存在”只是个人主观存在,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又陷入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而则坚持从历史的实践性出发,从物质出发,把存在理解为客观真实性,把人的存在解释为在自然基础上的社会性存在。[11]
2、关于群体和个体的侧重点不同
萨特重视个体发展,注重人的主观意识,过度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我,推崇人的自由选择;马克思认为,人都是群居动物,人居住的世界即“人的世界”,社会的主体是人。人存在于社会当中,人在社会中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质也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注重人是生活在群体社会里的人,因此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解放也是全人类的解放,不是单个人,也不是少数人的解放。
3、对自由的看法不同
萨特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自由的,都具有行动选择的自由,而且是绝对的自由,但他不断被否定和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如此,人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由的。马克思则认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他认为人的自由选择是受到某种事先预定好的事实约束的,因为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社会的历史环境中。承认客观必然性的存在,并不排除人的创造性活动,也不排除人的自由。在客观规律下,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争取自由,这种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
4、对主体能动性的理解不同
萨特离开了实践,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历史,夸大了主体能动性。马克思则是以实践为基础,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主体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能动的创造力,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规律加以运用。
马克思与萨特都反对传统的先验人性论;都否定人有先天的普遍本性;都否定机械的环境决定论;都主张创造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有创造性,但动物却没有;他们都认为人的存在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和起源,都主张存在第一性,都承认人的客观实在性;马克思和萨特都突破了传统人性的局限性,二者都否定了人有生而就具有的普遍本性,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和马克思“任何人的解放问题”共同奠定了人认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把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割裂开来,把人的本质说成是由人的主观性自行创造出来的,结果误入歧途。这样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对于任何时代、社会和个人都是不适用的。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是百家争鸣、层出不穷的。萨特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奠定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本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人的本质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人的本质认识更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注 释】
① 卢云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及其与存在主义的根本区别[J].思想路线,1983.01.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8.
[4] 刘凯.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与美的规律的存在论维度[J].甘肃:兰州学刊,2010.05.
[5] 沧南,范湘涛.再论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J].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1.24-26.
[6] 庄友刚.原著选读[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10.
[7] 连锦聚,陶德麟.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8]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 黄忠晶.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简析[J].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5.1-2.
[10] 方两华.浅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J].重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3.
[11] 弗洛姆.马克思论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