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1
关健词: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多元经济企业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油田多元经济企业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油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力量。近年来,按照中国石油有关要求,在优化资源、持续重组的前提下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如何留住人才是油田多种经营企业必须面临的课题。企业发展,关键在人,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多元经济企业更不例外,而企业文化被喻为是企业的灵魂。
一、人才队伍的建设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
(一)企业文化影响了人才队伍建设
石油行业具有独特的气质,无论是大庆的“三老四严”、“铁人精神”以及川庆钻探的企业文化,都鲜明地刻画出了石油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性格特征,孕育了非常特殊的企业文化内涵。十以后,石油企业管理模式在持续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元化。但是对石油多元企业来说,传承中国石油吃苦奉献的企业文化精神,建设石油多元企业时代特色的人才队伍,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很大。
(二)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企业文化的品牌支撑不可忽视
企业文化则犹如一张“名片”,在人才招聘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求职人才的决定,在企业外部形象宣传中能够帮助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为企业吸引人才鸣锣开道。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石油行业进入了萧条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企业储备后劲是燃眉之急,而中石油在世界500强的排名递增, “奉献能源,创造和谐”工艺广告的宣传,中石油的品牌效应不断凸现等企业文化效应,为石油企业招贤纳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企业文化为企业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目前,中国石油川庆钻探拥有多元企业16家,业务遍布油田各行各业,在册员工5000余人,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2000人以上,如何建设好这支人才队伍,用好这支人才队伍,发挥好企I文化的平台作用至关重要。
(四)文化为企业培育并留住人才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让职工产生使命感、责任感,会激励职工不断地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自我,从而能够为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二、目前油田多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油田多经企业,传承了石油行业的企业文化,衔接了社会和油田的边缘业务,地位特殊,人员既有合同化的也有市场化的,人员变动和流失严重,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步调一致
突出表现在多元企业人员少,相关部门兼职较多,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将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其中考虑,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二是文化建设理念不对,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行的一种理念,没有包含人才这种具体层面的内容,造成了企业文化与人才建设步调不一。
(二)人才队伍建过程中设缺乏强有力的主体
(1)党、工、团等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没有从制度、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无法有效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2)领导者的参与是将企业文化作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由领导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容易出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的问题。
(3)对于企业文化影响人才队伍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够。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需要加强
一方面是在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建设过程中,如果从事企业文化工作者无法创新性地将两者结合,则可能会面临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困境。另一方面是油田多经企业内部未形成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多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
(一)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整合多元企业党、工、团等部门力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二)积极整合各基层部门的力量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让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真正成为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2
改革开放以后,公路施工企业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探索,在施工人力资源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人力资源梯队。但面对当前以及未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沿用老的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符合新环境的人才培养制度应运而生,无疑会极大地制约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错失当前的发展良机。面对挑战,在新形势下改善交通工程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加强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让文化成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推动力。
一、文化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环境培养气质,从最初公路施工行业能吃苦、能战斗的军队气质,到当前提倡同路同心的奉献和服务精神,公路施工行业以其特殊性孕育了非常特殊的企业文化内涵。把握企业精神时代特征,把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是建设一支优质高效人才队伍并持续为企业服务的关键。
1.文化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提供“品牌”
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流入是企业保持持续生命力的必要保障,而企业文化则犹如一张“名片”,在人才招聘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求职人才的决定,在企业外部形象宣传中能够帮助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助力。近3年,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每年仅从大中专院校招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就维持在平均200人左右的高位。此外,部队退伍军人及老职工、人才市场上流动的各类人才也有加入,这样的人才队伍建设速度和人才储备吸收的能力,企业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特别是,虽然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在全国多个地区和多所相关院校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企业用工形象,但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业务范围不止和多个地方企业、央企甚至和国际同行都开始出现趋向激烈的竞争,目前比较明显的是备受关注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发挥好企业文化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更显得重要。
2.文化为企业用好各类人才提供了环境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融洽的氛围,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而且会激励职工积极努力的工作,从而对于企业用好各类人才提供了支持。当前,企业本身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自有职工4 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 981名,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近821名。用好这一支人才队伍,必须发挥好文化的作用。
3.文化为企业培育人才提供了动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让职工产生使命感、责任感,会激励职工不断地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提升自我,从而能够为人才培养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当前企业面临人才数量较多但高端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2011年底,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在职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86%,本科以下的占比达到35.71%;从职称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近13.44%,未评职称的占比接近20%。由此可见,还存在大量学历有待提升、职称有待提高的职工,如果能够很好地挖掘这些职工的潜力,则能够有效弥补人才不足的缺口。
4.文化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了保障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有序、竞争适度的良好氛围,既可以避免各种恶性竞争的行为发生,又可以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因而,对于留住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的实践来看,近年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平均离职率为7%左右,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的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率达18.9%,这远高于公司的离职率。较低的离职率离不开企业文化的作用,实际上,近年来公司一直倡导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在公司工作时间越长,职工的离职率也越来越低,2010―2012年的5年内,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最多,分别占41.9%、45.6%、58.7%;5―10年内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分别为41.1%、44.9%、32.6%;10年以上离职人员占离职人员总数比例为17.1%、9%、9%。
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文化困境”
人才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但对于任何企业说,只要企业发展,就会存在人才缺口,就会存在人才流动,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尤其如此。面对这种人才困境,部分企业无法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文化这一工具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甚至出现“文化困境”。
1.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脱节
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脱节即表现为企业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人才理念缺乏,由于施工企业业务的不确定性,人才优先储备的意识不强,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将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其中考虑,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推进。其次,文化建设理念不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宏观性的课题,是针对企业整体运行的一种理念,不应该包含人才这种中观层面的内容,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与人才建设相脱节。
2.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主体
虽然党建、工会等部门都负有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人才成长方面的职责,但从实践来看,这种推动组织体系还不完善。首先,党、工、团等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主要起辅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又缺乏明确的职责,企业没有从制度、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这就使得其在运用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权利不够等问题。其次,企业领导参与程度还不够,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领导者的参与是将企业文化作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不成立由领导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则在运用企业文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部门之间协调难、出现困难解决难的问题。同时,项目管理团队大多实施粗放式管理,针对员工存在不足之处缺乏有效引导及培养,缺乏人文关怀,不利于项目部企业文化的推行实施。
3.企业文化缺乏促进人才建设的具体手段
企业文化具有抽象性,部分企业在实践中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其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在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建设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抓手,难以落到实处,在当前的模式下,企业文化更多的通过宣传等方式存在,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项目作为支撑,特别是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如果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职工无法创新性的将两者结合,则可能会面临工作困境。其次,企业内部未形成运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如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有45.1%的职工感受到“生活单调、缺乏必要的文体活动”就是一种现实表现。
三、发挥企业文化作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的作用已经被认可,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则仍然值得探索,结合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的实际情况,未来可以从整合力量、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1.整合力量,形成利用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首先,要积极整合党、工、团等部门力量推动企业文化的应用。要在明确工会、党建部门、团组织权责的基础上,明确双方的分工,党建部门主要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企业文化,利用企业文化提升自我,工会与团组织则主要为会员提供服务,利用企业文化帮助职工发展,以此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其次,要积极整合项目部与集团公司行政部门的力量推动企业文化的应用,针对项目部人员数量较多且多为户外作业的基本现实,要充分发挥项目部的力量,将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延伸到建设项目现场。
2.搭建平台,形成发挥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搭建企业文化宣传利用平台。集团公司要以互联网为平台。积极搭建企业文化宣传网络,除正常的宣传外,还需要针对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惑等撰写专门的宣传文章,主动展开宣传,引导企业文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搭建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项目平台。集团公司要以项目的形式推动企业文化的利用,如周、月定期举行企业文化促进人才成长论坛,每季度定期举办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人才交流活动等,通过这种活动形成一种固定的平台载体,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再次,要搭建企业文化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沟通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各类人才能够根据自身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3
一、人才资源现状和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现有党政人才1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0人占总人数66%,其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3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49%,中级41人,占51%,高级无人。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表现出以下特点:
文化结构比较合理、知识化特征明显。市委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中,研究生以上学历8人,占总数的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5人,占总数的71%,中专以上学历28人,占总数的23%,在学科结构中,中文、历史、社会学、党政管理占大部分,经济学、法学以及外语和理科人员也占一定比重。
中青年已成为中坚力量。宣传文化系统人才中,31岁—40岁62人,占到总数的51%;41岁—50岁44人,占到总数的37%:51岁—60岁12人,占到总数的10%。宣传文化人才的年轻化给宣传文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1、创新引进机制,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把着力点转到建立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上来。
2、创新培养机制,人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一是认真抓好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在职学习培训。每年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有30余人次,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管理学院等机构培训进修。
二是坚持“走出去”拓展视野,强化素质,增长工作本领。20*年选派8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常州、地委党校学习锻炼4个月。
三是鼓励换岗换位,对流,加强实践锻炼。据不完全统计,20*年以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共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26余期,培训515余人次,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训6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参训300余人次,宣传文化系统干部基本达到了“县处级以上干部5年累计脱产培训3个月,科级以下干部2个月”的要求。
3、创新选用机制,用人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用活用好专业人才。大胆使用专业技术突出而又具有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使其走上领导岗位。文体局选拔任命田媛媛为*市双馨演艺公司经理,市广电局提拔使用年轻干部4名,有力带动了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积极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度,重点解决事业单位用人机制不活和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的问题。特别是在市文工团推行了竞聘上岗,打破了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形成了依才评绩、择优任能的工作格局。
4、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近年来,宣传文化系统一些事业单位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探索性改革,推行了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市广电局实行了分类管理、绩效挂钩、动静态结合的岗位责任目标绩效考核机制;市文体局在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了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兑现工资,差额拨款单位根据各自经费来源实行不同管理办法,合理拉开分配档次,这些措施都有效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搭建工作平台。市广电局以经营业务与宣传业务分离为突破口,实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组建了《走进田野》、《健康俱乐部》、《市经在线》、《维哈服务》等栏目制片人文化经营实体,将广播电视的制作、广告业务全面推向市场运作,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三是重奖突出成果。为提供人才队伍建设所必需的资金保证,从20*年以来,市委宣传部设立宣传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奖励。
三、当前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观念需进一步更新。许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知识结构老化,视野不宽,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跟不上改革的步伐。有的单位把握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弱,囿于枝节,陷于事务,抓不住关键,在机遇面前坐失良机;有的单位缺乏凝聚力,个别的还存在互不服气、互相拆台的现象。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是宣传文化系统内高层次人才数量仍然偏少。体制内专家型的理论研究人才不足,文化团体内专业文艺工作者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视野宽、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专门人才匮乏;有广泛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文化领军人物,特别是在全疆乃至全国叫响的名人名家仍然紧缺。现有高层次人才年龄趋于老化。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出现倒挂现象,较为合理的金字塔结构尚未形成。即作为底座的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增长幅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基本不变,致使评聘矛盾日益突出。比如,市广电局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才33人,按现行聘任最高比例计算,应聘高级职称6人,而实际取得高级职称资格的没有。有些中级职称的人才也为此跳了槽。据统计,*近三年来,有4名年轻优秀的采编人员流失。
四是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尚未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业发展和人事管理体制,人力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制约了文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步伐。
四、加强宣传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加大对人才队伍的整体培训。
1、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市委宣传部每年举办1-2个主体班次,不断提高宣传战线干部理论水平,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
2、加快知识更新。市委宣传部和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加强新闻、出版、科技、文化、法律、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促进宣传文化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3、强化实践锻炼。市委宣传部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采风、体验生活等形式,丰富阅历,拓展视野,增长实践才干。
4、加大交流培训力度。
(二)把握重点,稳步推进,提高宣传文化系统人才总量。
1、根据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宣传文化系统在制定全年工作目标时要确定人才需求预测指标体系,编制包括层次、数量、专业等方面的人才需求目录,作为全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报告。
2、以培养造就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业务行家里手,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文学爱好者为总体目标,每两年选拔奖励10-20名在关键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争取在3-5年内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专业人才队伍。
3、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未来3-5年,宣传部要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有计划引进一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急需的文化创意、新闻选题策划、重大活动策划包装、文化资本运营等层次高、理念新、懂经营的高级专业人才。
4、按照干部“四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搞好干部梯队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培养储备中青年后备人才。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的包装推广。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自治区、地区等各级各类人才宣传新闻奖的评选,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多出精品力作。
2、各单位每年要向市委宣传部汇报创作成果。市委宣传部要通过组织召开书画展、专场汇报演出、作品研讨会等形式,大力进行宣传推介。
3、从宣传文化事业经费中划拨一笔专项资金,对全市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引进的高级经营策划人才、复合型人才承担的重要作品创作、重点项目、重大课题研究进行支持。
(四)深化改革,营造环境,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的管理使用。
1、市委宣传部要建立档案和信息库,每年年底对宣传文化人才进行管理考核。
2、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和承担重点文化项目的带头人实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加大对体制外人才的保障力度,使编制内外的宣传文化人才在享受评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以及社会保障上地位平等,增强人才的活力和能力。
3、创新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实施绩效考评,允许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股。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给与重奖和激励。对优秀创作成果进行重点表彰奖励。同时设立影视、娱乐、出版、演艺等各个文化领域的奖励基金。
4、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措施办法,建立起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开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
1、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交流,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4
一、地区宣传思想战线干部队伍的现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地委宣传部围绕“创新思路、服务大局、固本强基、尽职有为”的要求,结合宣传思想战线的实际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截止20__年底,地区宣传系统有干部职工101名(地、县宣传部),其中地委宣传部32人,平均每个县(市)仅10人;汉族干部职工占68%,少数民族干部职工42%;学历来看,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95%,大专以上的学历占80%,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者占12%,总体来看地区宣传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宣传干部思想状态稳定,工作状态积极,热爱并愿意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极追求上进,主动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充电提高。近年来,地区宣传思想多项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特别是在理论普及、信息调研、对外宣传、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优势明显,信息调研工作连续4年得到自治区的表彰,处于领先地位,基层理论普及的创新做法还被作为重大典型向全国推广。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宣传战线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敬业爱岗、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从一个侧面也充分证明了地区宣传系统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地区宣传系统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干部队伍年龄结构需要优化。地、县101名宣传干部中,30周岁以下的占21%,而40周岁以上的宣传干部占41.6%。表明宣传干部的年龄结构还不十分合理,年轻干部比较缺乏,干部梯次结构不合理。
2、宣传干部队伍知识水平需要提升。由于宣传思想工作要求干部不仅要能写会讲,还要善想实干,宣传干部中高层次、高水平领军型的人才比较缺乏,部分干部表现单一,必须及时为干部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以满足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的要求。特别是部分干部对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新的思想理论,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解和掌握,缺乏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深入研究的耐心和精神,使工作不能很好适应。
3、县乡宣传干部队伍整体偏少逐级弱化。从调研看,目前县级宣传部门编制最多的有13名、最少的仅7名(包括工勤编),随着时代的发展,宣传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不仅承担着日常的常规工作,还要采写大量的新闻稿件,且稿件任务在逐年增加,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人员已捉襟见肘,不能满足任务要求。乡(镇)与群众交往更直接,承担着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重要职责,但由于乡镇宣传工作没有没有专职宣传岗位和专职宣传人员,工作没有抓手呈现弱化状态,即使个别乡镇有专职的宣传干事,由于没有进班子推进工作的力度不大。
4、宣传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地区宣传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发展变化的形势相比,与各级领导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一些干部欠缺综合分析能力,只能“就事论事”,不能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不能从一般性的事例中总结、挖掘出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和观点。二是部分宣传干部缺乏创新的能力和意识。特别是一些宣传干部思想上受传统“条条框框”的束缚,工作思路和方法没有创意,工作起来按部就班走老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5、宣传思想工作对干部的要求高留人难。由于宣传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宣传思想战线的干部必须对所有工作都要有所了解,不仅要有较高的组织协调、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政治素养、大局观念,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与时俱进,善于捕捉发现工作中的亮点与规律,宣传工作对人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宣传工作又特别敏感、十分清苦,社会上流传的“呆在宣传部经常犯错误”说的就是宣传工作的高要求,宣传干部出口窄,出路差,留人难。
三、加强地区宣传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对策
在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干部队伍,不仅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和现实需要,也关系到地区“三大突破”的实现和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五个方面重要工作”的顺利推进。针对地区宣传思想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新形势下的地区宣传战线干部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1、严格落实《地区宣传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去年,地委宣传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地区宣传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地区宣传系统干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作了的规划,对指导今后的干部队伍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为干部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大力引进年轻的高层次人才。要针对地区宣传系统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水平偏低等问题,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等办法努力引进年轻的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断充实宣传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宣传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
3、加大对宣传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要结合现实需要,科学安排教育培训内容,既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又要提高业务技能,采取考察学习、专家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对干部的学习培训要建立检查考核机制,把考核成绩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学习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地委宣传部领导高瞻远瞩,配合自治区启动了“大培训”计划,先后选派地县乡宣传干部5批、50余人赴区内外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工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5
关键词:新常态;建筑企业;政工队伍
新常态下,无论是企业员工知识水平,还是个人诉求,都相对较高,其视野也更加开阔。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题与弊端也日渐暴露。企业领导仅注重生产经营,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缺失,无企业文化和正确的舆论及宣传导向等,于建筑企业发展不利。建筑企业领导要重视该项工作,为企业提供开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一、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性。该种状况,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挑战。为顺应新常态,积极迎接市场挑战,建筑企业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力度,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职工,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体作用,使其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起来,为建筑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该过程中,要提高政工队伍素质,确保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落到实处,使职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建筑企业凝聚力。
二、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策略
当前,建筑企业很多政工干部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该项工作与社会和企业发展格格不入。政工干部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情况,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内容及方法等,进行创新,并对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适应新常态。
(一)注重队伍建设,适应新常态
1.重视思想教育,提升政工干部思想素质。政工队伍教育工作是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其对新常态下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知识等进行有效学习,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真正服务于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具体实施内容有相关理论政策、党性和理想信念等。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实现高素质政工队伍构建目标[1]。
2.提高政工队伍工作能力。建筑企业政工队伍要时刻保持高亢的工作热情,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要从学习、写作、语言、协调、调研等方面,提高政工人员工作能力,从而,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政工干部不仅要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兼备,也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常态下,对政工队伍要求极为严格,其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并对他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为建筑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理念,突出先进性
1.准确定位。新常态下,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时,要加大对意识形态重视度,严抓该项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工干部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以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及道德修养等,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温暖。政工队伍在具体工作实施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将其转化为实践动力,给予企业职工更多的爱与帮助。
3.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现状及要求,鼓励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将其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和营销策划结合起来,提升全体党员和普通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促进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内容创新,讲求针对性
1.强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自十中国梦提出以来,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要对其加以践行,实现企业职工思想的统一,将个人命运和成长与国家联系起来,依据当前时代背景,勇于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责任。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工队伍建设中,注重核心价值观弘扬。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和思想活动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将其融入到企业职工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实现与社会生活的融入[2]。
3.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新常态下,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要求,注重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推进建筑企业改革。同时,也要对企业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实现共同进步及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尤为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认识到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要求,并实施工作理念及内容创新,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使其更具针对性,充分发挥政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使建筑企业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范文6
一、基层群众文艺骨干的重要性
(一)发挥基层群众文艺骨干的辐射性,普及群众文化
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是群众文化的“带头羊”,是群艺馆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群艺馆通过他们辅导群众,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建立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并向周围群众辐射,从而促进文化艺术的普及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大群众普及工作,深入到基层中去,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环境中开展群众文艺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群众艺术在普及中提高,也在提高中普及。
(二)发挥基层群众文艺骨干的创新性,丰富活动内容
作为基层群众文艺骨干的群众个体,必定受当地经济、社会、民族、地域、自然等因素的制约,要以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来表现特定的社会生活,使群众文化与所处的地域相适应。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进行选择、改造、补充和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这样,就形成了群众文化骨干的创新机制,发挥了它的创新功能。
(三)发挥基层群众文艺骨干的承递性,壮大文艺队伍
基层群众文艺骨干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支撑者和传承人。他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继承、发展、下传的重任,通过口授、身传等方式,承递了民族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在当今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群众文化团队更应该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充实群众文艺骨干队伍。许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主要靠骨干推陈出新,因此群艺馆要加强对群众文艺编创者的培养,创造群众文艺精品,提升群众群众艺术品质。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艺骨干队伍建设
(一)加强文艺骨干业务培训
乡镇文艺骨干是农村文化队伍的领头羊,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因此,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加强对文艺骨干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要切实加强乡镇文艺骨干的业务提升,采取业务培训和县文化馆业务指导并举的方法,来提高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通过举办业务竞技、才艺比赛,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鼓励和促进他们自学成才,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文艺骨干真正成为一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文化人,引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其一,由文化站牵头,为文艺骨干建立人才库,及时了解他们的爱好、去向,便与沟通工作联系。其二,由文化站义务担任对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辅导,在抓好文艺骨干辅导的同时文化干部更应该加强业务培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文艺骨干素质并非一蹴而就,加强文艺骨干培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地文化站应对各类文艺骨干有计划地承担起业务辅导和培训的任务。形式可以多样,主要通过:(1)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如:排舞、器乐、书画等培训,或者牵线搭桥,推荐乡村文艺骨干去学习和进修。(2)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歌王大赛、排舞大赛、小品大赛,提高文艺骨干的知名度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二)要重视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服务于农民群众,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基础工程。文化站建设的好环,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关系到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真正落实文化站的设施、人员、经费,使他们体会到,做文化工作的荣耀、快乐和希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他们的努力,把文化站建成农民群众求知的学堂,求娱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为村文化室建设树立榜样。
(三) 稳定宣传文艺骨干队伍
村级宣传文艺骨干,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型产物,通过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支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农家书屋建设、村民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表现出色。在他们的组织引导下,农村健身舞、广场舞、读书活动迅速兴起,活跃了农村文化氛围,净化了社会风气,促进村民“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村级宣传文艺骨干岗位,成为部分村干部做人情的法码,人员稳定得不到保障,变动频繁,业务水平得不到提升,有的业务水平还比较低,加上主观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导致村级文化工作发展不平横。
(四)定期组织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