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原因;防治
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缓慢,质量变劣,重者整株枯死,甚至大面积死亡,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森林的生长成材十分重要。
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2)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2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3 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2)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则在局部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 结语
我们在对森林虫害进行治理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则克台镇气候条件湿润,有4667hm2森林,人工林有667hm2,主要是落叶阔叶林、落叶灌丛,全镇林业用地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41%,达到1060.37hm2,其中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3.6%,全镇活立木总蓄积42480m3。全镇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长远的、可持续性的。这些年林业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病虫害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介于此,县、镇两级提出了相应的应对防治措施,为则克台镇林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林木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林木病虫害被比喻成不冒烟的火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轻度发生也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结实量。中度发生会造成林木使用价值降低,甚至不可利用,果实的形状和外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品质大打折扣。重度发生呈毁灭性,需要砍除并烧毁,防止扩散蔓延。则克台镇这几年常规性病虫害每年都要大面积发生,给防治带来一些困难,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造成林木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1气候变暖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则克台镇,数九寒冬仍像春天一样,很少下雪,最低气温只有-16℃,越冬虫卵、病毒和细菌都不能冻死,导致来年病虫害无法控制。林农对化学药品的依赖和大量使用造成病虫抗药性和耐药性,新的病虫种类也不断增多,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
2.2大量营造纯林
每年只管植树造林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造林没有考虑适地适树的原则,也不进行科学的规划,盲目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树种,致使林木品种和结构单一,抗病能力差,容易染上病虫害。
2.3栽植管理粗放
有的林农种植面积大,是政府落实义务植树任务,免费为农户栽植的,栽完后林农不能及时浇水、施肥和培土,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抗病力减弱。有的苗木没有办理检疫证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林农购买后直接栽植,有的苗木带有细菌、病毒和病虫害,为病虫的滋生、传播带来了隐患。栽植时不安排好株行距,没有错位栽植,不能更好地接受光照,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病毒、细菌滋生和病虫害的发生。
2.4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
一直以来,病虫害防治都采用化学药剂来喷洒,在杀虫的过程中,很多有益的天敌也无形中被杀死,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到破坏,落后的防治手段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缺少必要的防治药械和药品,造成病虫耐药性和抗药性,越治越严重。
3林木病虫害预防措施
3.1做好苗木检疫
林管站要提前对镇区所有苗圃进行检疫,以及拉运苗木的车辆进行检查,封锁和禁运不合格的带病虫害的苗圃及调运的苗木,防止病虫害相互传播,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预测预报是预防病虫害的有效手段,根据全镇林木资源情况划分预测预报点,确定人选、固定地块、明确任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并除治,并坚持做到观察病虫害有无情况,详细记录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避免错过防治的关键时期而大量繁殖。
3.3保证充足的病虫害防治资金
县、镇两级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有了防治经费,病虫害一旦发生才能加以控制。同时还要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筹资,按照“谁栽,谁防治”的管理模式分清责任,政府也应该把病虫害防治纳入到防灾减灾计划里,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市县两级更要加大财政补助。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 林木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06-01
近几年,兰考县林木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从全县发生趋势上看,已严重威胁到我县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因此我县防控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
一、造成我县林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纯林面积大、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县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造林面积迅猛增加。由于杨树生长速度比泡桐快,造林树种多以杨树为主,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条件,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现象。
2.苗木质量不高。由于工程造林苗木需求量大,对苗木质量把关不严,使一些本身就携带有病菌、易感病苗木大量用在工程造林上,这些苗木抵御灾害能力较差,极易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和严重危害。
3.森防技术人员少、变动频繁。由于测报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愿意从事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很少,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得不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监测多停留在地面人工调查阶段,费时费力,局部存在监测遗漏现象,导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不能及时的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4.防治基础薄弱、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近几年农产品价格高,木材价格不理想,加上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人员对林木病虫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林农自觉防治和依法防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舍得投入防治资金。“等、靠、要”思想严重,组织开展防治工作有一定困难。
5.森防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省、县财政都在逐年增加防治资金,但对于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而言,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乡镇财政紧张,投入防治资金微乎甚微。林农又不积极主动,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导致了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
6.林用防治器械短缺。目前全县仅林业局的防治器械远远不能满足防控工作需求,由于树木高大,一般的农用器械防效不理想,各乡镇一旦发生病虫害不能有效及时的展开防治。
7.检疫执法难度较大。我县交通发达,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来往货物运输频繁,货物流量大,外来林木病虫害随时有传入我县的可能,由于缺乏交通工具、先进的仪器设备,检疫和除害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复检工作又很难跟上发展的需要,漏检现象时有发生,封锁和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二、针对我县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原因,需采取以下对策,方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1.工程造林时,要大力营造混交林。在坚持以当地优良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上引进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外地良种,不断丰富造林树种。在树种搭配上,要尽量作到针阔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原则。
2.严把质量关,提高苗木质量。广泛宣传加强苗木质量监管的重要性,提高造林施工部门的认识。检疫员与兼职检疫员要密切配合,高度重视苗木质量检查、检疫工作。加强栽植前和栽植后苗木质量和有害生物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使用不合格苗木,防止有害生物扩散。
3.增加测报经费、固定测报人员。要努力改善测报人员待遇,吸收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到测报队伍中来。解决村级森防员和兼职测报员的管理经费和报酬,发挥其基层监测作用。这样才能坚持和严格监测预报的各项报告制度,才能完善林木病虫害调查制度,强化监测数据的质量,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4.加强森防技术宣传培训。在全县辖区内广泛宣传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使广大干群了解林木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发生危害规律、预防和除治措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林木病虫害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社会关注程度;明确森林经营者为投资主体和防治主体,切实实现“谁的树,谁防治,谁受益,谁投资”防治方针,逐步走向“要我防”变成“我要防”。
5.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开展社会化防治工作。森防部门是防治林木病虫害的“主导力量”,要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森林医院、防治公司,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组建人员稳定、专业素质高、防治设备先进、应急反应快、执行力强的防治专业队,走向市场,自负盈亏;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林木病虫害防治组织建设中来,鼓励林场、林业企业、林业大户等建立自已的防治专业队,林业主管部门加大技术培训、设备扶持,使之不断发展壮大,促其形成规模、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形成龙头,在完成本村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承担起周边村庄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使我县的防治工作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逐步形成社会化防治新格局。
6.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加强物资储备建设。林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把林业病虫害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要有一定数额的经费用于防治设备的更新换代;努力建成县级药剂药械储备库,使药剂药械储备能力满足本县防治工作需求;同时还要大力扶持防治公司、防治专业队等社会化防治组织。
7.强化检疫监管。首先明确产地检疫范围、做好被检单位和个人的登记、规范产地检疫程序、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落实产地检疫制度,从源头消除林业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隐患;其次要严格调运检疫程序,规范《植物检疫证书》的签发,加强现场检疫检验,坚决杜绝只收费不检疫的现象发生;强化调入苗木的复检力度,对我县用于造林工程的苗木一律进行复检,排除隐患,严防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
参考文献
[1]郑海霞. 兰考县近几年来林木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J]. 现代园艺,2013,20:93.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71-02
收稿日期:2011-11-30
作者简介:邓友梅(1971―),女,江苏宿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引进、繁育、推广、林业生产管理、抚育、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等技术性指导工作。
1 引言
随着全市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目前全市拥有杨树成片林17.3万hm2,所有农田全部建成微型化,林网化率达100%,林木蓄积量达1 500万m3,每年可采伐利用120万m3,年林业增值达24亿元,人均林业增收超过600元。全市林木总株数已达1.25亿株;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杨树主要病虫害
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3 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3.1 林相不齐、树种单一
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3.2 防治工作不被重视
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3.3 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4 防治经费无法落实
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4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4.1 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4.2 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4.3 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4.4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4.5 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林业发展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以森林为主的林业产业承担着全球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效果显著,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增加,并且森林保护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面积的大幅提高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北方林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林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伴随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1.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北方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绝大多数害虫都具有很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自然动力彼此之间进行传播,林业病虫害本身还有抗药性强,种类繁多,数量增加迅速等特点。综上所述,只有切断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才能彻底解决林业病虫害。
第二天然林的数量所占比例偏低。在我国北方存在存在着大量的人工造林,而天然林分布范围比较少,而大量的人工造林也会是导致病虫害的产生。在人工造林中,由于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少,就会助长产生林业病虫害,还会造成病虫害大规模的传播。
第三,害虫大多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使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也可以很快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变化的环境会增强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害虫早就对我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灭虫化学药剂产生了抗性,灭虫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们只有根据害虫的特点,研究新型灭虫药。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虫害。
1.2林业病虫害产生的特点
林业部门研究表明,每年我国北方森林遭遇病虫害的面积不断增加,严重降低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大、易发生、易扩散、范围广、难治理等特点,对我国林木危害性极大。病虫害不仅破坏林业生态系统,而且对社会效益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及意义
2.1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2.1.1利用微生物防治林I病虫害
微生物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对细菌的使用主要包括有球杆菌、芽孢杆菌等。在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真菌防治方法是最广泛的,通常可以使用的真菌包括白僵菌及红座霉等,对病毒的使用则是能够实现对虫害造成破坏的效果。
2.1.2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病虫害
林业管理人员可以将病虫害的天敌放生于森林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捕获害虫。同时林业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的选择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天地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天敌昆虫时,要注意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做到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不然会导致天敌昆虫的产生数量出现失衡的现象。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十分环保的防治措施。
2.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意义
北方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相关林业管理的工作者需要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充分地对病虫害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病虫害所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一步改善现代林业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总结
总之病虫害要以“防治结合”为原则进行安全、环保的治理工作,并通过完善病虫害测报网、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及合理的封山育林等措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森林的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 能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娟.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J]. 种子科技, 2017, 35(1):77-78.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天然林 病虫害 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P11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85-01
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种类很多,而且顽固难治,经常出现集中爆发的情况,因此我国的天然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改进天然林病虫害防治手段,结合先进的防治技术,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提高天然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一、目前天然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我国的天然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病虫害比较严重,造成了大量的损失,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发现,我国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天然林发生病虫害的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而增加了预防的难度。另外,人工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在造林的过程中,因为受某一树种的影响,病虫害十分严重,进而影响了天然林,除此之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北方冬季呈现出逐年变暖的趋势,这非常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因为很多种类的害虫在冬季并没有死亡,等到春夏季会集中出现,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其次,病虫害种类逐渐的增多,其灾害程度进一步加大,有些害虫刚刚传入我国,因此并没有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有些天然林甚至出现了年年防治,年年发生大面积病虫害的现象,这对天然林业资源的保护非常不利,其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更大;最后,顽固难治,集中爆发的情况比较常见,虽然天然林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对要成熟一些,但是害虫也在逐年的发生变异,所以出现年年防治,年年爆发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前期检测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早预防所造成的结果。
二、天然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人工林
为了有效保护我国生态系统安全,国家加大了植树造林的投资力度。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扩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数量、面积也在逐渐增加,对天然林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为人工林在某一区域所造的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人工构造的林木本身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只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失去生态平衡。人工林病虫害控制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天然林的成长和发展。
2、社会活动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大量原始园林被开采利用,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又由于国内、国际间的经济往来,物资流通等,将危险性病虫害传出传入,这些人为的活动,加剧了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例如: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青杨脊虎天牛、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的传播大多是因为人为活动造成的后果。另外过去天然林大量砍伐遗留下来的后果,严重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系统。
三、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为了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林业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消除一切所有可能产生病虫害的因素,其主要的防治策略如下:
1、遵循天然林资源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天然林多样性是防治病虫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所谓天然林多样性就是形成一个含有动物、微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尤其是那些并病虫害的天敌,天然林生态系统食物链越复杂,整个系统就会越稳定,对潜在病虫害的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资源越丰富,彼此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进而对有害生物的生长以及扩张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2、做好检疫以及检测工作
主要是针对天然林系统中的植物做好检疫工作,以此来防范病虫害,因为天然林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单纯的由天然林引起,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些其他种类的植物引发,最终传到天然林中,因为对天然林中的各类植物都要做好检疫以及检测工作,尽可能的消除病虫害隐患。如果天然林中局部发生病虫害,即刻将其划分为疫区进行紧急措施,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行重点的检疫与检测,种籽、苗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加强管理,以此来保证病虫害面积不会扩大。在检疫与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病虫害发生的规律以及趋势,以此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转变被动预防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机,彻底控制住天然林病虫害的问题。
3、做好封山育林工作
我国天然林面积逐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病虫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为了提高天然林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封山育林是比较好的措施。在封山育林期间,应该做好选育方案,选择合适的选育地区,挑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必须要注意的是进行混种,这既能够保证天然林的多样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天然林整体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因为单一的树种,病虫害马上会产生抵抗力,当病虫害发生变异时,将会大大降低树种的抗病害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适当的增加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利用天然食物链来消费病虫害,以此来实现预防病虫害的目标。在封山育林期间坚决不允许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就要采取重罚措施,以此保证封山育林的效果。
4、保护病虫害天敌
要时常对天然林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在病虫害即将大面积生长之前,进行消毒处理效果比较好,在此基础上,保护天然林中病虫害的天敌,比如主要以病虫害为食的昆虫、鸟类等。当地天然林保护部门应该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以防附近居民捕捉鸟类等。
5、使用先进防治手段
天然林的防治工作需要先进的技术,如果一直严重传统防治技术,无法应对病虫害的变异,因此只有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适应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现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天然林。目前防治手段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应该适时的加以改进,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 因为有些农药虽然能抑制病虫害的生长,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天然林木的生长,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环境,对水源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天然林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探讨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天然林资源未来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不仅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社会的建设发展。因此国家各个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都应该十分重视天然林防治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德安,曹强,刘长礼. 小议桦南林业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营林工作[J]. 林业勘查设计.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