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物理课本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55-01

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验性学科,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物理学自诞生、发展到现在的逐步完善以来,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而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生活现象、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用物理理论阐释生活现象。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物理学习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立足物理教材课本,链接生活实际。

1 利用生活案例导入物理新课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现象,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物理新课程标准也曾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或有趣的案例,激发出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与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课时,可以联系生活中许多的现象,我们用手拍打物体时,为何手会感到疼痛?用鸡蛋敲击有一定硬度的物体时,为何蛋壳会被击破?我们划船时,为何浆要向后面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我们用双手将人推开时,为何自己也会后退?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就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涉及到摩擦力的现象,如为何鞋底会设计花纹?为何我们的双手可以握住物体?小提琴演奏时美妙的乐声是如何发出的?这些都是摩擦力在起作用。还比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列举我们在生活中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当汽车突然启动或突然刹车时,我们会向前或向后倾倒,这就是“惯性”的作用。这样,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导入物理新课,让学生们将深奥的物理知识与熟悉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

2 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物理教学

物理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演绎推导能力要求较高,学习起来也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学生们熟悉的情景,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思考和感悟。

比如“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单纯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且不易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将带有不同形状的孔洞(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的白纸放在太阳光下,想象阳光透过不同孔洞在地面上照射出的光斑有何不同?学生们通常会想到,透过圆形孔洞照射出圆形的光斑,透过三角形的孔洞照射出三角形光斑,以此类推。但是当学生们真正拿着这些纸片在阳光做实验后,才会发现所有的光斑都是圆形的。以此,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结论。当透过创设熟知的生活情境来开展物理教学时,就会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感悟物理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增加了物理学科的现实性和乐趣,让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3 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疑惑

疑惑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方式,正如“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扑捉生活中的种种疑惑,抓准学生的疑惑点、知识盲点,然后将生活现象与物理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问题、释疑解惑。

例如雨后天空中为什么容易出现彩虹?学习了“光学”知识,学生们就会明白,是太阳光线透过雨水颗粒,从不同角度折射而形成不同颜色的彩虹。为什么在我国地区煮饭必须用高压锅?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学生们就会知道,原来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因此必须用高压锅才能将米饭蒸熟。还有为何我们在公共汽车上,却看见车外马路边的树在穿梭移动?学习了“参照物”这节知识后,就能很容易理解,原来这时是把车中的自己作为参照物;若把树作为参照物,那么看到移动的则是车和车上的乘客了。还有白云挡住太阳时,以太阳为参照物就会看到白云在移动;月亮被乌云挡住时,以月亮为参照物也会看到乌云在移动,这就是参照物的原理。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疑惑,都是可以用物理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教学时,教师善于将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奇异的生活现象,并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生活疑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原理。

4 让物理实验教学回归生活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必须立足于生活、回归生活,提高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可以废物回收利用,收集家里丢弃的矿泉水瓶、废旧铁皮铁粉、一次性筷子、鸡蛋、皮筋、气球、乒乓球等等来制作物理趣味小实验。比如利用矿泉水瓶制作与力学相关的物理实验,从而让学生了解影响力的大小有哪些因素?力的相互作用是如何表现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压力与哪些因素相关?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物理实验,无形中拉近了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让物理实验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样不仅能直观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实验探究欲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观察能力。物理实验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生活常见的问题和现象引入到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深刻感受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物理知识。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系,紧抓课本、链接生活。在新课程形势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更应追求实际、追求高效,立足课本教材、回归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饱含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模;生活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与解释社会现象,已经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追捧。然而,由于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极少存在实际接触所产生的生活体验,这也造成了我国学生缺少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激发学生数学建模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一、数学模型的内涵

所谓数学模型,即是根据某一特定对象确定具体的目标,然后通过寻找对象内部特有的规律,对具体的对象做出相应的简化与假设,再通过使用合适的数学工具,获得相应的数学结构。数学模型包括了所有的数学概念、计算公式、数据表格、相应图解以及有关的算法系统等。数学模型是依托数学思维方法,并采取有关的数学手段与数学术语,对具体对象进行简化和抽象,建立近似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数学模型是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提炼,将世界上的真实现象进行抽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答案,验证数学模型建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目前数学建模已经深入经济领域、化学领域、医学领域、物理领域、生物领域以及地理、交通、人口等各大行业,其覆盖面积极为广阔,应用性极其大,属于一门新兴学科。

二、数学建模的过程

数学建模过程即是通过相应的假设与合理的简化对实际问题进行提炼与抽象,然后建立适合的数学模型,并充分利用计算工具与数学方法对模型求解,从而得出正确的数学解。再运用数学解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释相应现象,检验模型。一旦其结果与现实问题相符则说明该数学模型合理,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指导。反之,如果结果与现实问题不相符合则说明该数学模型不合理,必须重新进行假设和抽象,通过不断的修改与求解建立符合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生活中数学建模的渗透与应用

(一)生活问题的数学化

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内质就是相近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原型,因此,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以数学建模的眼光去考察就会发现其中的本质与精髓。如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联系,如分针转一圈与时针、秒针所走角度对应的关系,其数学模型就是时、分、秒的进率;再例如事件发生的规律,如骰子点数出现的频率随着投掷骰子次数的增多而趋于相同,其概率值接近1/6,其数学模型就是概率事件;又例如某些事理,如为了平衡数量采用移多补少的方式,其数学模型就是平均数。除此之外,数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生活问题的数学化是对现实生活实质的揭示,都应当作为教师教学建模所需的最典型、最原始,也必须用心寻找的素材。我们应当充分使用这些生活素材,因势利导,按照相关事理进行推演映射,从而推断数理,并科学地针对相关生活素材进行有关的假设与抽象,通过计算、概括,加之符号化、模式化等有关的数学化方式进行处理,则可以阶段性地实现模型建构的关键,即模型假设的教学。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对相应的素材具有的本质属性进行有效概括与提炼,并建立正确的数学结构,通过数学化的手段对生活素材进行刻画、描述,那么说明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相应数学模型的雏形,这充分体现出生活问题数学化对数学模型建构教学的重要功能以及价值所在。所谓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并领悟到身边琐事所存在的各种与数量、图形等相关的事件与问题,这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供了方法。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琐事进行数学抽象,并通过数学方法求解答案、解释现象,努力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

(二)数学应用的生活化

数学应用的生活化通常表现为三种模式:

1.采用特定的数学模型,有效引导学生联想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以求解模型为出发点,通过有关的假设与转化,进行数学推理,从而得出相应的数学解,再将其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找出其关系所在,揭示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3.对已经存在的数学模型进行变式,从而拓宽其应用领域,解决与之相似或相关的问题,或是预测并推断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此模式主要考察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数学应用的生活化,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数学原理及概念,以数学的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解释,并解决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强化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

总之,数学建模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结合生活问题的数学化与数学应用的生活化,培养高中生通过数学建模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项光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探究与建模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08.(11):114.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3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第一范文之教学工作计划: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科学的兴趣更持久,自觉性也提高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秀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反而差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同学,他们总会经常的围在我身边,问上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会把他们在课外的发现跑来告诉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开心一笑。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学生开展科学小记者活动,让这部分学生的自然智能能到挖掘发挥,然后由这部分学生再去带领、影响其他学生,从而达到全体提高的目的。

二、教材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分单元实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教学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57人,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分别为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无处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能源。本册教材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

在内容的选择上,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选择体现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构建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整体上含悟科学本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介绍历史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2、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

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3、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4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在小学也学过声音,所以声音对于学生来讲是很熟悉的。正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学生从没思考过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没有思考过自己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等问题。本节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声音的情景和活动,把学生引入到声音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于声音相关问题的思考。

现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所以本节课主要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作为刚接触物理不久的初二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学习本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感悟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的联系,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的基本要素,加深对探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的物体的差异,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对比观察能力。能概括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的一些发声现象。

3.通过“真空罩中的响铃”实验及气体、液体、固体传声的实验或实例,观察、讨论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常温常压下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能用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5.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6.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听觉产生的过程。

7.通过列举声音产生的实例,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8.通过听觉感知,初步领略声现象,感受音乐的美妙,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活动中培养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让学生尝试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发出声音,比一比谁能发出的声音种类多。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为什么有大小”“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等,确定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反思】简单的小互动环节让学生都充满了参与感,更快地融入课堂学习。

2.“知识点”教学

声音的产生

实验1:取一个音叉,敲击音叉会发出声音,观察到琴弦在振动,用手按住正在振动的音叉使其静止,观察是否发出声音。

提出问题:

(1)你能听到什么?此时音叉处于什么状态?

(2)当手按住音叉使其静止时,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回答得出: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发声停止。

进一步提问:你怎样知道音叉在振动?通过什么证明?引出实验2.

实验2: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和静止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发声的音叉在做怎样运动?

虽然不能直接看出音叉在振动,但是可以通过溅起的水花和被弹开的乒乓球推理得出音叉在振动。这里用到了转换法和放大法。乒乓球和水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能力提升:让学生利用转化法观察到敲击桌面时桌面的振动,并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如在桌上放小纸片,滴小水滴等。有些方法的实验现象可能并不够明显,此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改进实验方法,在实验中进一步领会转换法的思想。

实验3:学生朗诵一句话,同时手摸喉头,体会手有什么感觉,停止说话时手还会振动吗?

实验4:学生用一只手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使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另一只手拨动伸出的部分,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当钢尺停止振动时还有声音吗?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钢尺振动发声,停止振动时停止发声。

学生总结得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固体、液体和气体均能因振动而发声。

小拓展: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就是这个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总结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在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转化法这一物理学中重要的思想,学会运用。

【反思】在这一实验环节,教师应该提取熟悉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的成功率。另外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在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桌面振动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要让其产生畏难情绪,体会物理学习的快乐。

声音的传播

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举例:现在讲课同学们都可以听见我说话。

2.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演示实验:将手机用塑料袋包装好放入水中,打开手机铃声,请学生听此时的铃声。学生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进一步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能够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教师举例:

有人钓鱼时,为什么不能在岸边大声说话交谈?这说明什么?

水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为什么能保证动作整齐划一?这说明什么?

渔民为什么可以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怎么办到的?

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实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并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液体传播声音的例子,做到学以致用。

【反思】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一时并不能很好地反应过来,此时要善于引导:如让学生回忆游泳时在水中能否听到岸上的人叫自己。

3.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1:学生将一只耳朵紧贴桌面,将另一只耳朵堵起来,在桌角另一端轻敲桌子,是否可以听到声音?将耳朵离开桌面,另一只耳朵也松开,在同样的位置用同样大小的力敲桌子,是否可以听到声音?两次声音大小是否一样?为什么?

实验2:请学生用“土电话”感受两人对话,其他同学听不到,这说明什么?

进一步拓展:使用土电话时,捏住线上的一部分,则另一方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手捏住线阻碍了线的振动影响了声波的传播;如果使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另一方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松弛的线不易传声。

电影中有将耳朵贴在地上听到远处马蹄声的场景,使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简单实验,通过实验对声音在固体中进行传播这一现象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在实验1中学生基本都成功进行了实验,实验效果良好。在实验2中部分学生的实验效果出现了问题,这类实验应该提前准备确保成功率,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请学生思考这样一种环境——既没有固体,也没有液体,也没有气体。

学生回答:真空。

教师提问: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我们的声音能不能传播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播放演示实验视频:真空罩中的电铃。做实验前先打开电铃,问学生能不能听到铃声,是靠什么传播到耳边的?如果没有空气,声音还能不能传播?这说明什么?

实验步骤如下:打卡电铃,能听到清晰的铃声,把电铃放入真空罩中,打开抽气机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关掉抽气机,请学生听此时的铃声。学生几乎听不到铃声。打开真空罩的通气孔,让空气缓缓进入真空罩内,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强。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并讨论,学生理解: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释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直接用语音交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视频理解真空不能传声的物理知识。

【反思】学生虽然得出这一结论,但对这一结论的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准确解释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直接用语音交流的原因。

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投影演示实验:用滴管向平静的水面上滴一滴水,观察水波的传播。用水波做类比,使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引入声波。

提问:在运动会上观看田径比赛,裁判和观众是先听到枪声还是先看到枪冒烟?为什么枪的烟雾和声音同时产生,却是先看到烟雾后听到声音呢?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声速比光速小,引入声速的概念。

提问:声音的传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敲击很长的钢管的一端,在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响?

请学生讨论:对着山崖大喊,会有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室里说话时有回声吗?为什么?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得出:

(1)回声的概念。

(2)人耳能区别回声的条件是比原声晚0.1

s以上。

(3)如果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比0.1

s短,回声存在但人耳无法区别,只会加强原声。

请学生解释打雷时隆隆声不断的原因。

教师介绍三音石、回音壁等回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回声的概念及回声产生的条件,并利用回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回声存在这一误解:以为“回声”和原声时间间隔比0.1

s短,那么就不存在回声。教师要对这一观念进行纠正:听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只是因为相隔时间过少无法区分。

3.应用与提高

课堂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4)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教学反思

引课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中,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利用身边简单器材进行小发明、小创作。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5

本课依据的是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七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前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为学生认识并理解惯性奠定了基础。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上一课的知识延伸,也是对本节知识内容的一个总结。

【学情分析】

在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提出惯性概念,学生容易接受。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惯性有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用惯性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时,会充满无比乐趣。

【设计思想】

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惯性知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知识的传授,也注重了与知识相联系的社会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设计步骤:

1.引入课题:惯性概念抽象且难以理解,但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所以在教学时通过一些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领悟惯性的内涵。设计的几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接受。

2.新课讲解:根据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得到惯性概念。列举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解释,加深对惯性知识的理解。

3.法制安全教育:利用课件教学,让学生了解与惯性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了解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立法的科学依据,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理解惯性并能对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对惯性现象语言解释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设计:课件。

教学仪器:小车、玩具小人、纸杯、硬纸片、硬币、直尺、棋子、生熟鸡蛋

板书设计:

认识惯性

1.惯性概念: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教学过程】

一、实验提问,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四颗棋子叠放一起在桌面上,用直尺打击最下面的一颗棋子,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学生猜想)

现象:下面棋子被打飞出去,而上面棋子是落在桌面上。

这与学生想象不一样,让他们自己体验。

2.学生活动:纸杯上盖硬纸片,硬纸片上放一枚硬币,用直尺打击硬纸片,硬币会怎样?(注意安全)

现象:纸片飞出,硬币落入杯中。

同学感到很神奇。再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

先准备一张小纸条(与食指长宽大致相同),将笔帽竖立压在纸条上,放在桌子边缘,用食指快速向下打击纸条,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纸条抽出,笔帽不倒。

学生兴奋着,疑惑着。

二、复习分析,进行讲解

1.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2.启发学生: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我们说的“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第一个实验:打击最下面的一颗棋子,受力改变它原来的静止状态,飞了出去。而上面的三颗棋子原来是静止的,现在还是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地。

3.引导学生分析做过实验现象,得出惯性概念。

(1)认识惯性(板书)

①惯性概念: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③给学生理清分析思路:

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变化后—对象具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性质学生就实例学会对惯性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教师随时订正不妥之处。

(2)利用惯性实例(课件展示)

①甩伞上的水,拍衣上的灰。

②篮球投出后,足球踢出去。

③榔头与把柄松动,将柄向下撞击地几下,就套紧了。

④区分生熟鸡蛋(区分后,可以让学生眼见为实)

演示:(熟鸡蛋旋转平稳,生鸡蛋摇晃不定)

三、法制安全,宣传教育

1.在学校随处可以看见这样的警示语:

(课件)“教室走廊不奔跑,安全第一真是好。课间活动要文明,不可追逐和打闹。”

这个现象与惯性有关吗?(学生讨论回答)

生活中有些惯性对我们是有益的,如前面例子。

但有些惯性对我们却是有害的。

(课件)跑步时被石块绊倒,走路时被西瓜皮滑倒。

(滑稽场面,学生感到好笑)

生活中的一个不小心,惯性就会对我们造成小小的伤害。

但有些伤害一旦发生,就悔恨终身,无法挽回。

2.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惯性的原因,造成机动车辆产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故,甚至于车毁人亡,群死群伤。

(课件展示,惨烈场面,学生感到震撼)

为此,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许多相关条款中,为减少和降低因惯性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作出了相应的限制。

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暴、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俗话说:“十次肇事,九次快。”就是说凡是超速行驶,极易由于惯性的原因而造成事故。(课件)高速路上车速很快,用眼很难判断与前车的车距。因此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就设置有车距确认牌,帮助司机确认与前车的车距。

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3.演示:小车突然刹车和突然加速(启动)及转弯时车上小人的情况。(学生观察并讨论)

为此,交通法也制定了专门的法规来保障司乘人员的安全。

(课件)第51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2013年新交规对违反这条款的还扣3分,罚100元。

(课件)同学们要遵守交规,善待生命。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1.在水平匀速行驶的火车上跳起后,会落在何处?

2.飞机不是在飞到目标正上方时投放物品,而是提前投放才能落在目标上,为什么?

五、家庭作业,独立完成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解释范文6

一、错误前概念的特点剖析

1.自发性

当一个一年级儿童走进学校大门时,他的脑子里早已不是一张白纸——无论就语言能力还是科学概念而言,在这张纸上已画了很多东西,这就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往往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只是凭感官对现象进行直观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缺乏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有时他们借用表面类似的现象对事物进行解释。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些连孔圣人也不能决断的问题,就是通过小孩子平时的观察自发建构的。

2.顽固性

有人认为,错误前概念不过是孩子们一些不成熟的幼稚的想法,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给他们讲清楚,这些“误解”就会自动消失,这实际上是教师对错误前概念的一种很大的误解。儿童的错误前概念并不都是自相矛盾、不攻自破的。有些错误的前概念是儿童自身在对周围世界长期认识和思考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貌似合理的知识或理论,能够“自圆其说”。众多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自己形成的概念的改变是十分缓慢的。即使教师给他们作了正确的解释,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抵制这种改变的发生。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成人在人际交往中为什么“第一印象”如此重要,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也是人们有意无意之中对固有概念改变的一种抵制。

3.矛盾性

学生大脑中的错误前概念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他们本人并不知道,再加上错误前概念平时都以潜在形式存在,并不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和家长也很难觉察到。由于错误前概念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无意间形成的,因此它们不仅是幼稚的,零零碎碎的,而且在生成和发展中常常自相矛盾。有时学生对同一问题会给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更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了像麻雀、燕子、老鹰这样会飞的动物是鸟的前概念,因此他们很难认为鸡、鸭也是鸟,面对水鸭和家鸭时就更加难以判断,而会飞的蝙蝠却能肯定地认为是鸟。

二、错误前概念的利用策略

1.欲擒故纵——揭开错误面纱,建构科学概念

对学生的前概念教师要予以充分尊重,要把它们作为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加以处理,不能武断地否定掉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教师要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发现自己前概念中的错误之处。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开展欲擒故纵般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时还要将学生错误探究的过程进行到底,甚至要牺牲整节课,因为这节课的错误可能会孕育着下节课更大的成功。

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课刚开始,学生对物体的沉浮大多认为“重的沉,轻的浮”,真的是这样吗?我便拿来较重的木块,和分量很轻的回形针分别轻轻放入水中,学生所看到的恰恰是重的浮,轻的沉,事实与学生的前概念发生了冲突,从而有效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了学生更深的思考:我原先的认识是错误的,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究竟与什么有关呢?难道和重量没关系,与体积有关?这时,教师先出示第一组材料:弹珠、塑料、橡皮、铁钉、木块、马铃薯、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发现有些重的、小的并不沉,轻的、大的并不浮。当教师再次询问“物体的沉浮到底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吗”的时候,学生沉默了,有的学生甚至又产生了这样的错误前概念: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没有关系。面对一脸困惑的学生,教师出示了第二组材料:三个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乒乓球(其中两只放了数量不等的橡皮泥)。下面是师生精彩的后续探究活动。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儿有三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你猜会怎样?

生(异口同声):上浮。

(教师把它们放入水中,发现一个浮在水面上,一个沉在水底,一个在水中间,学生再次感到奇怪。)

师: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生:我知道了,老师一定在沉在水底和浮在水中间的乒乓球中间装了重物!(其他的同学也表示同意)

(教师依次打开乒乓球,证实了学生的想法。)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发现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许多学生举手发言。)

生:当物体的大小一样时,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紧接着教师出示了第三组材料:大小不同但轻重相同的三个圆柱。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在上述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得到了充分的暴露,教师没有直接扼杀,而是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暴露错误前概念—验证后—再暴露—再—形式科学概念—巩固科学概念”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概念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