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1

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祝泽小学于9月19日——26日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活动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精心设计内容,广泛宣传传统节日,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各班级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主题班会。特别是六年级很有创意。活动以智力比拼的形式进行,老师巧妙地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传统习俗、诗歌等以智力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对中秋节的知识了解的最多。获胜者老师给大家分发奖品——圆圆的月饼。同学们惊奇地接受这节日的礼物。品尝着甜甜的月饼,分享着节日的祝福。

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知中秋,话传统”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绘图过程中,同学们小组间团结合作,利用周围图书资源搜集有关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秋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灯谜等传统文化。

学校广播站则播出了学生们精心准备的中秋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中秋节。节目中通过讲中秋的故事、说中秋的习俗、赏中秋的诗篇、送中秋的祝福等,让全校师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美好氛围。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2

关键词:汉语热;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对策方法

21世纪的世界是国际化交流日益深入的时代,中国的崛起不仅提升了国际地位,也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动力,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热”日趋升温。语言与文化是多元共生的,语言的推广同样需要从文化的融合与良性互动中来实现。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不同思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源流的重要内容。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理念、墨家的兼爱意识等等,对于促进人的知识、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内化作用。为此,立足当前高职教育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高职教育不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而是要贯穿学生人格的培养,特别是从价值观、情感和职业能力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当前的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上,一方面是基础专业理论课程、另一方面是专业课,对于普通文化课程的渗透相对较少。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汉语所承载的文化导向功能,对于学生人格的建树意义深远,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审视周围的环境,如何调整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人际和谐相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流中来寻找答案。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其作用有三。一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归属感,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剧,很多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迷恋,甚至贬抑中国文化的落后,失去应有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自我民族文化的学习中来客观全面的认识本族文化,破除文化虚无论,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信心。二是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智慧,从当前知识经济下的社会分工,更多的需要从个人的判断、分析中来完成特定工作,而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文化情境中的演进逻辑,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自我的决断力。三是有助于实现科技与环境的友好相处,科技的发展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而环境的变化反而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影响。在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时,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中强调对自然界的尊重,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促进和谐共生。

二、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对策与方法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渗透,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着手,特别是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打破常规课程思维,总的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一)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日常化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渐进的过程,也是需要贯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特别是对校园公共环境的营造,要成为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让学生从耳濡目染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功能。如在校园图书馆、教室、餐厅、实训室及宿舍等公共区域,利用标语、宣传栏、海报、板报等传播媒介来宣传传统文化。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主流传统文化思想的宣传,要从不同环境区域上进行统一规划,一方面通过名言警句来宣传,另一方面要结合学习校园环境,注重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如书法作品、人物肖像、绘画作品、文言加注释等方法,来促进传统文化形式的多样,便于学生从中理解和认知;在教室或教学楼环境营造上,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具象化和贴近性,在色彩上、字体上、内涵上进行考究,增进学生修养和职业情操,特别是发挥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学生力量,鼓励他们参与到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与设计中,并给予奖励,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二)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虚拟化

传统文化在特定的表现形式中,利用信息技术来说虚拟化渗透。如利用校园网站、BBs、聊天室、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从传统文化宣传与传播中,变换形式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Wap网站、App软件应运而生,学校可以通过这些主流的信息获取平台,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如构建手机端APP,让学生从网络数据库中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虚拟平台的文化学习中,积累文化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投入,还能从平台规划中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具形化应用

高职阶段在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传统文化的具形化中来渗透和导入。如利用校园文化社团,建立棋社、书画社、茶社、戏曲社、诗词社、民乐社等组织,从社团组织中渗透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能,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陶冶情操;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让学生从戏曲表演、历史文化挖掘与改编中进行排演活动,创作诗词、欣赏古曲文化、茶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发挥社团功能的同时,也可以邀请校外传统文化项目,如传统戏曲剧目来校演出,组织学生观看,寓教于乐,丰富课余生活,积累文化常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色活动,如诗歌朗诵、民族舞蹈学习,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与现有课堂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从中总结和参与。如定期组织各类书画活动,从书法、字画、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进行宣传和推广,打造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对于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举办个人作品展,增强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结合当前人文课程资源整合实际,鼓励学生自修和选修传统文化课程,从讲座、专题知识学习中,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营造校园传统文化传播环境,让更多的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感知文化的张力,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促进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庆,徐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01)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3

大学公寓是当今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是如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大学公寓走廊文化水平来对住宿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说举办公寓文化交流活动、张贴文化宣传标语、制订公寓管理规定等具体方法。创设良好的大学公寓走廊文化,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能够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

【关键词】

大学公寓;具体措施;文化建设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战友很大的比重,他们的文化素养的高低也影响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公寓有事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大学生公寓走廊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楼房建筑、教学工具等硬件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外在形象和办学水平。大学生的文化建设则展现了一个学校的底蕴和内涵。随着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文化建设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教学品质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会待在学生公寓,他们在公寓中学习、休息、娱乐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动,公寓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且公寓还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而走廊文化的建设又是大学生公寓文化的主要展现手段,只有不断提升大学走廊文化建设水平,才能够较为直接的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

一、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要求

加强对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对文化重要程度的认识,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对于学生公寓来说,学生观念存在差异,住宿的学生流动性较大。所以说很难形成宿舍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注重公寓文化的积淀。通过树立历届毕业生作为榜样,让学生对公寓产生归属感。选择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学生公寓具有非常宽广的文化领域,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可以丰富公寓文化,可以把各具特色的活动作为传播媒介,大力宣传推广公寓文化。网络也是宣传推广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创建一些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主题网站,利用网站宣传推广知识、文化、教育。从而加强学生对宿舍公寓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多元化的文化载体也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发展传统文化。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不懈的发展和宣传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

二、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措施

可以创建学生公寓走廊宣传墙,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墙开展安全、文明、素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以文化为基础,进行各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说:与学生所在专业有关的专业介绍、历史发展、优秀作品、发展前景等专业文化建设,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在专业的背景和发展前景,增强自身对本专业的集体荣誉感,并能够对未来的就业或进一步学习充满信心;包含名人名言、励志故事、成长历程的警示文化建设,从而激励学生发愤图强,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进而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还有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这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们时刻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通过进行宣传墙的建设,建设积极健康、独具特色的大学公寓走廊文化。也可以开展相关的公寓文化活动。提倡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独具特色的公寓文化,并对自己所在的宿舍进行一定的布置。这样既能提升自己的生活环境,也能够让自己时刻感受到自己独具特色的宿舍文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对宿舍进行美化设计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并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公寓文化活动,学会自主创新这一社会生活必备技能。最后能够达到培育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围这一最终目的。还可以制订有关学生公寓管理的规定制度。通过在学生走廊进行规章制度的张贴和宣传,为学生公寓走廊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规定制度是进行公寓走廊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这可以增强学生遵守安全管理,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意识。完善的制度是公寓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三、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公寓走廊文化对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积极向上的学生公寓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部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不高以及不擅长团队协作,需要积极文化的引导,而公寓是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建设积极向上的大学公寓文化,对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大学公寓走廊文化建设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建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只有在多方面考虑到公寓走廊文化的重大意义,才能够从根本上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从而能够达到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公寓走廊文化重要性的理解,进而使学生对公寓走廊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

作者:刘俊毅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校园为主要区域,以学生、教师为主要群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以多学科、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其特有的生活内涵为基本形式,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式,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基本形态。[1(]P3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蓬勃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应当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5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老庄之道、孔孟仁义、墨子兼爱等的诸子百家思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礼仪民俗等的文学艺术素养,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了几千年,教育华夏儿女不断壮大发展,形成了礼仪仁义之邦,正如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如今,受到西方、日韩文化的影响,网络信息的混杂,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反应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缺失现象严重,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浅薄。而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中国梦的未来实现者,这种传统文化的缺失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将造成学生价值取向的偏颇,长此以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精神将慢慢消失,大学生精神思想受到阅读倾向的误导易对国家、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阅读倾向,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对高校、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迫在眉睫。高校现在注重教师科研水平、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对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弘扬和传播意识越来越弱。作为学校文化象征、为全校师生教育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理应义不容辞的担任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代言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服务,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却越来越少,且现代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严重。现在图书馆虽然均提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实行注重在方便省时的网络信息服务,以及建筑设施的空间服务上,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引导却越来越忽视。图书馆针对读者开展讲座、培训和活动的内容却主要是为了读者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至于用什么资源、阅览什么样的图书则不再过问。图书馆每年采购的图书主要是为了达到高校评估的指标,注重量的资源建设,图书只要能吸引读者借阅、迎合读者现在偏颇的阅读心理均大量采购,将读者本身具有的阅读倾向激发的更加片面狭隘。数据库主要是满足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师生科研需要,其他的数据库则注重本科生的英语等各类考试、娱乐消遣等,例如音乐、影视、军事等数据库,而国学文化、艺术欣赏等的数据库很少购买。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在给读者提供与时俱进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外,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观,使他们能够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修身养性,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也逐渐形成正能量的高校校园文化,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对文化教育科研的服务作用。

2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图书馆的“以人文本”应该坚持以文化为导向的传承历史文化精神为前提服务于读者,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服务,弘扬传统文化

图书馆web2.0时代下,各种网络虚拟平台建立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由于现在学生主要通过智能手机接收各种信息,因此为了更好更方便快捷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开通微博、微信、人人网、移动图书馆等功能,通过手机上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可以每天推送传统文化知识及其图书,利用图书馆web3.0的“引导”精神让学生每天学习一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如推送《论语》、《道德经》等名言及图书,诗经鉴赏、书法画作评论欣赏等内容,结合图文并茂、语音视频或国学文化论坛公众号的二维码等推送形式,吸引读者阅览全文;并通过微信或QQ等实时咨询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引导他们阅读推送内容及得到读者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内容。在电子资源中,注重采购传统国学文化的数据库,可以是视频讲解或文字图片等吸引读者的数据库;资源建设采购图书要严格把关,做好新书推荐的引导作用,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重点向读者推荐能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图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送的内容再在图书馆网页、图书馆内电子屏幕上、电子阅览室的桌面上等传播。这种电子的宣传方式能快速直观的吸引读者,读者接受信息量大而快,且节省图书馆的纸质成本问题。

2.2利用读者参与活动,传播传统文化

web2.0的“参与”精神让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互动关系,读者可以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信息平台图书馆的读者参与活动,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当然这些活动除了宣传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外,还要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行孔子诞辰祭奠仪式,中国名著、近代文学的话剧表演传播文化,诗词歌赋的朗诵比赛和书法比赛等传统文学活动;图书馆还可拍摄或在全校征集传统文化宣传片,进行视频大赛,优秀者的宣传片视频在图书馆大屏幕中播放,由此可招募图书馆传统文化宣传大使,以学生代表的力量在同学之间传播传统文化。此外,新生入馆教育不仅是培训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还应该传播传统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节日、历史战争等纪念日时,图书馆制作宣传展览会,以图片及文字介绍的方式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节日及历史的教训;同时图书馆开展的培训和讲座,讲座内容不仅涉及到图书馆的资源如何利用、教师科研经历等内容,更应该讲解一些诗词书画、传统礼仪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内容,形成图书馆的讲座文化和特色文化。这样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读者参与活动,既发挥了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调动馆员积极性和不断自我学习,体现了馆员的自身价值和成就感,也让读者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化修养的熏陶,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真正作用,有内涵的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让读者真正重视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2.3利用教师的影响力,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通过教师推荐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各个学院的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做好学科服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教师宣传图书馆的价值,推荐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读者人文素养的图书,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和文化修养。例如前一段时间教师推荐《平凡的世界》认为对青年有很大的鼓舞作用,那段时间图书馆中的这本书均借出,还有许多学生继续询问这本书的归还日期想要借阅,可见教师的影响力之大。

2.4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的渲染作用

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均给学生提供了休闲舒适的空间,以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但这种吸引读者的方式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考虑到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问题,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及空间布局应简单大方、中庸内涵的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对图书馆的建筑命名可以校历史人物命名,来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布局设计的一些细节注重中国传统布局设计,这种设计和布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引以为荣,有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重视以这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同济大学图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立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建筑设计和空间布局的各处细节烘托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这才真正实用的教育读者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同时也以中国化的方式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

3结束语

宣传传统文化的活动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价值观;实践育人

一、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应当担负起两个方面的重任,这就是成才和“成人”[1]。即培养专业人才与完善个人品格的教育,成才教育主要通过知识传授进行,成人教育则主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人生价值理念的主要途径,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目前各高校通过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价值教育,但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通常大班上课,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往往重视政治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2],较难深入学生内心并影响其思想行为,因而实际效果不佳。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同时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以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3]。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的影响,其价值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蕴含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思想精华,用这些对全人类都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思想精华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从灵魂深处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4]。相比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程,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多样的育人功能和重视实践的特点,更具道德教育和价值塑造功能,因此将传统文化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中十分必要,可作为其补充和延伸。

二、我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方法和途径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作为一所有目标、有品位、有追求的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中华主流文化精神的兴学理念,把传统文化引入教育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完善的人格品质。我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院通过开设《国学选讲》课程,给学生传授基本的国学常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丰富其文化知识、陶冶其品德情操;在每个班级设立国学宣导员,利用晚自习时间吟诵传统文化经典;设立尊师节、尚贤节,通过学习先贤先烈事迹、开展祭拜先贤先烈活动,传承和弘扬先贤先烈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通过相关比赛和活动,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三、我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举措

我院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别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较为全面广泛地丰富了成才成人教育的内涵。

我院从2011年9月开始开设《国学选讲》课程,主要讲解儒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儒家基本道德、自我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内容。上课前学生向教师行中华鞠躬礼,教师向学生回敬同样的鞠躬礼。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仁爱道义、礼貌尊重、忠诚信用、宽容理解、中庸和谐,懂得基本的做人原则、做事方法,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共事,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为将来工作和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学习、理解和感悟,我院积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每个班级设立国学宣导员,负责本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及指导工作。课外学习一般是在晚自习时间,由国学宣导员带领学生诵读《论语》、《弟子规》等传统经典,通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基本的认识。

为更好地将课内外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学习生活中,我院的各种文艺、国学社团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文艺、国学演出,并组织开展实地参观考察历史人文遗迹、祭拜先贤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先贤的品格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魅力,磨练其意志和品格,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阳光大气的品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从被动的学习接受到主动的探索求知,从思想上、行为上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质。

我院自从2011年9月开始将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设为“尊师节”,每年尊师节期间都会组织相关活动,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2014年开始,我院又设立了“尚贤节”,旨在学习和继承发扬先贤的思想智慧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理想情怀,引导他们立大志、做大事、成大才。通过课外学习使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有了进一步认识,培养了他们高雅的志趣。

四、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

我院一直坚持主流意识价值和清醒办学的理念,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目前我们取得了如下的成效。

1、我院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不忘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学宗旨与理念。2012年我院千名学子共同创造了世界上集体吟唱《道德经》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2、我院一直倡导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主流文化,在学院良好氛围的影响下,我院同学入选2013年“陕西好青年”。

3、我院积极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教育,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气氛。我院代表团获2013年“陕西省高校国学知识竞赛”一等奖,我院同学当选陕西省高校国学推广联盟新一届主席。

4、早在2011年,我院就将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设为尊师节,以此传达尊师重道,传承中华主流文化的理念。目前国家拟将教师节改为9月28日,在这一点上,我院与国家的思路和想法是一致的。

五、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展望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教育贵在长期坚持和正确引导,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今中外相结合,要积极践行国家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文件,要敢于发展创新,使传统文化在成才成人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院在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成才成人教育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仍有加强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与其它高校和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加强交流合作、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或国学期刊、编写相关国学书籍、加强网络宣传等,争取在更大的范围和广度上推广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业和品德上双发展、双进步,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知识能力与道德品质俱佳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全,大学与大学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第13页。

[2]任燕,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之融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J],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