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乡村性;本质
婴儿在母腹中长大,便对母亲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从人类的起源伊始,人类对孕育自己的土地,便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和回归感。考问心灵,你会由衷发现,原来我们心灵的归宿就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一方水土一方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就成为架起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密切交往的桥梁。
1 乡村旅游的起源
1.1 国外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度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人们开始利用原生态的乡村居所吸引游客,于是乡村旅游在全球兴起。国外乡村旅游的始作俑者是富人与贵族。法国有着古老的乡村旅游传统,然而在早期乡村旅游仅是奢华贵族生活方式的体现;英国在11世纪开始就有贵族狩猎活动的产生,18世纪出现农庄式社会休闲活动;德国于19世纪末产生乡村休闲度假行为;美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发生则与铁路建设、国家公园有直接关系,1992年出台正式的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主要由美国国家乡村旅游基金负责。加拿大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种,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分别由乡村度假农庄协会和土著旅游协会负责指导和提供服务。在日本、韩国,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场观光的形式出现。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物美价廉、富有特色的食品、浓郁的乡间音乐和舞蹈以及浓浓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成为人们选择乡村游不可抗拒的理由。
1.2 中国的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始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寄情山水的变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田野风光;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乡村生活形态;“苔藓侵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乡村景观……他们住在乡村,一切生活起居、耕作经营都同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验村野生活的乐趣,陶冶情操,品性移情,却不以农田为基本的谋生方式和手段。这些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桃花源”式的生活就是乡村旅游的雏形。
庄志民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一书中指出:“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是一笔凝聚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及生活形态仍大量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这又是一笔能在第三次浪潮文明中重新放射璀璨光芒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重农抑商”、“耕读为本”的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历经数千年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这种农耕文化就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表现在农耕文化上。
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中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它包括技术、价值观、信仰以及各种约定俗成。这种文化在乡村中的体现就是“乡村性(Rurality)”,或称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只有保持它固有的自然古朴的特征,符合城市人群对乡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探究动机和心理,激发人们对理想中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乡间文化、物质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的认同和回归的心理,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促使旅游者更加以回归原始的心态重返大自然的怀抱。
不论国别的差异,不探究生活方式的区别,居住在同一地球上的人们对其养育自己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眷恋与怀念。回归自然,重返田野,成为现在城市人心底的呼唤。
2 乡村旅游的概念解析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Gilbert 和Tung(1990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 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刘德谦(2006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以及与农事相关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该地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活动。沈东生(2010年)觉得乡村旅游是以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幽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参与性强的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民族习俗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融观赏、考察、参与、娱乐、餐饮、购物、学习、度假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不管学者们从何角度出发来鉴定乡村旅游的内涵,但有一点是想通的,即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性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归纳和说明:
2.1 旅游必须以“乡村性”为依托
即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旅游者对农耕文化或乡村文化的了解意愿和深深的向往之上,通过对乡村的建筑、民俗等来实现其旅游的目的。
2.2 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与乡土文化是乡村性的三大载体,尤其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的内核,田园风光、村落景观是乡土文化的外在体现。只有三者的统一结合才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到乡村的魅力所在。
2.3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做到:小规模经营、由当地人所有、社区参与、保持文化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开发乡村旅游并实现其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可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具体的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状况、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三者合而为一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依托城市周边地带的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而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情民俗、领略风光自然和回归原始生态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乡村旅游的本质阐释
通过如上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即是基于“乡村性”的“农耕文化”。具体来说,要从以下方面把握:
1)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强调“乡村”这一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征,即乡村旅游必须是在乡村的土地及地域范围内进行的旅游活动,而非城市。
2)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涉农资源,即土生土长的村民、婚丧嫁娶等民俗、种植或养殖的劳作情形等。旅游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因此涉农资源的存在是乡村旅游开展的基石。乡村旅游资源的表现类型很多:农业文化景观、农耕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村落民居习俗以及与之相和谐的各种副业等,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事物。如麦场文化,金黄的麦秸垛、摊晒的新麦,用麦秆编草帽辫的村妇村姑等,类似的场景与情调构成一幅田园韵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勾起游人浓浓的怀旧情感,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慨之中。
3)在经营上依靠的是当地居民。乡村旅游具有乡村的自然属性和文化特征,具有相对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可是是当地政府、企业投资人或者其他,但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让当地居民发挥其主人翁的态度和精神。只有充分依靠当地居民的经营,才能使乡村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突显,才能使旅游者完全沉浸在“乡村”这一特定的旅游氛围中。
4)从产业布局出发,强调了其内容外延。开展乡村旅游,不是单一的乡村居民的产业经济增加,它会达到旅游企业、乡民和旅游者“三方共赢”的效果。
5)从国际惯例出发,强调了其体验需求。以乡村特有的活动内容为主,旅游活动的设置要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
因此,乡村旅游是农村、农民、农业与旅游业四者结合的产物, 其强调的是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过程性, 具有自发、自助、小众的特色。因此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的乡村旅游应该会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
4 挖掘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独树一帜的乡村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更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保证。使乡村的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内容、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倾力展现乡村魅力,这对于在城市喧嚣中怠倦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真正实现了城里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找寻心灵慰藉的愿望,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70-74.
[2]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3] 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4] 沈东生.安徽肖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1-43.
[5] 吴权民.关于乡村旅游文化的思考和实践[J].乡村旅游,2007(12):38-41.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2
关键词:乡村村落;陕北米脂;启示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村落形态相关理论研究
(一)理论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交通通信发达便捷,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也逐渐缩小,进而涉及到村落的民俗文化,单调雷同的建筑使人们对乡俗文化的流失开始担忧,乡村村落特色的延续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城市的国际化,这种巨大的冲击使得城市风貌和乡村风貌逐渐消失,正如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所言:“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于多样化和地方特色。”[1]
我国对于乡土聚落的关注时间较晚。其与国外的研究相类似,发展过程的初期也是从单方面的建筑学角度及建造的关系逐渐向乡土建筑组团以及村落环境的层面转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也就是说对整体环境形态、空间秩序及空间布局特点进行研究及思考。
上世纪30年代,我国建筑学家刘敦桢在他著名的《中国民居概说》中阐述了国内外传统村落民居,开启了国内对于此课题最早的研究。80年代我国学术界已经研究村落的形态、村落空间要素、村落空间布局及形成过程演进方式等,将聚落村落这一课题放入整个社会环境及人文背景之下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即拓宽了只从传统建筑研究方式着眼的微观层面的视野,又从宏观的角度对村落及自然环境的形式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村落的变化及形成是受到外来经贸的影响,之后,诸多学者思考的是城镇化对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比如,江苏的一些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城市化影响严重,导致“空心村”出现,此时,就有学者提出村落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1986年阮仪三就与周庄的整治中呼吁“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并且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构想,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及村镇向旅游开发的课题。一些学者研究侧重于村落向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关于村落的保护延续提出了很多策略及设计方法,村落地域性的保护与延续、村落风貌的整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有建筑学者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等角度对村落形态的类型及形成的要素进行探讨。如,按照村落的平面形态主要可分为聚集型村落、松散团聚型村落、散居型村落。尹怀庭等以陕西为例,比较了陕南、关中平原及陕北黄土高原村落的分布,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同导致村落的分布不均、规模不大、密度较小,水系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村落的聚集与分散,大多数村落朝向阳面、面向道路、面向水源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彭一刚和王澎以传统村镇聚落的形成过程为基本点,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景观差异的原因是受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自然因素是指地理气候条件、地形与地质地貌状况和地方材料等;社会因素是指宗法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关系、、风水观念、交往交易等因素。此后,诸多不同专业学科的专家对于“风水”观念和宗族礼法制度上进行深刻研究,研究的内容既是村落的选址、空间的总体形态、建筑功能乃至室内装饰等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聚落形态特征,甚至是特殊区域的详细分析上,比如形成的因素、格局等方面。总之,这些研究的内容都包含在彭一刚、王澎提出的以静态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框架下。对于中国东部南部的较为发达的地区及周边村落的研究较多,比如徽州、江南及北京周边村落的研究,对西北部的偏远地区但很有价值的聚落的研究较少,还需要学者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使聚落框架的研究成果更加完整。[4]
(二)实例研究
陕北安塞县的侯沟门村,该村坐落在县东南方向, 地势较平坦,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平地村落。村落的居民分布在道路的两侧,呈带型分布,该村如陕北的大多数村落发展初期一样以靠山窑为主,现今则多为独立式窑洞。侯沟门村
的选址结合了传统的风水学,依山式的起伏而建,临近水源,这样方便居民用水。村民建窑多在山体上或山体附近,充分考虑山体的特征,整体上形成靠山窑组团,窑洞自成院落,村民合理的运用开敞的院落空间,放置生产工具。侯沟门村属安塞县优势较大的村落,在城市化的影响下,村落的发展较快,人口规模也在加大,村落原有的靠山窑的空间布局模式逐渐转向独立式窑居院落,一些村民向村落的南部迁移,村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现在的侯沟门村的整体村落规划依旧注重考虑风水理念,将分散的住宅整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建立健全了基础服务设施,比如增添信息中心、路灯、垃圾站、公厕等,并且对落后的排水、给水等系统进行技术整修,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充分说明村落的发展和社会人文密切相关,研究的基础则是建立在史实、现象、实例的分析,结合对于时间空间人物等因素全局考察,通过案例的类比,尽力做到客观的记述乡村村落的地域特征,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
二、对陕北米脂村落研究的启示
陕北米脂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过去较快,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的观念也在改变,因此,传统的窑居形式如何满足当下村民的生活品质需求就成为这个时展现实的问题,所以对米脂窑居村落的形态研究绝不是只停留在村落空间肌理的层面,要切实的解决时代的难题,这就是研究这个课题的现实意义之一;其二是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的任务不单是当地村民及当地政府部门的,应该将城市人纳入到这一群体中,因为从的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是由农村发展起来的,城市人的本能需求还是回归乡土,体会自然,所以倡导乡村旅游是时展所带来的,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是适时宜的,甚至可以发展成为全民都能参与保护和发展的轨道上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发扬其本土的文化特色;最后发展旅游业也是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这是由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性质决定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物质条件,又可以保护和发扬其地域文化性,这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5]
综上所述,研究陕北米脂窑居村落对北方甚至全国的传统村落的发展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对于研究陕北米脂村落形态结构将起到更大的作用,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将村落的空间形态放在大空间尺度中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对于村落形态在资料与研究上进行一定的充实和发展,并且对“十二五”的农村建设以及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方法和途径;三是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当的、适宜的外力进行引导。
任何的理论发展,都是为实践提供解决办法,发展陕北米脂窑居村落是时代的要求,其独具特色的乡土符号就是研究他的最大意义之所在,乡村村落的发展可提高村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发展势在必行,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村落形态的保护提供正确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拉波波特.住宅、形式与文化[S]北京,中国出版社1996.
[2]维基· 理查森 , 吴晓 ,于雷译. 新乡土建筑[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3]茂木计一郎等.光、土、水,中国民居研究[ C].台北:南天书局出版社,1996.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3
关键词:安徽;乡村旅游;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X32.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6602
0 前言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因而,许多国家亦将乡村旅游称为“绿色旅游”。
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态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他们住在农家,吃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生活增加对自己的认识。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而在日本,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
东欧的波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的特点是参与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到1996年底,波兰全国已有由450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另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就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它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这样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波兰与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典范,指明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诱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内容各有侧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2.2 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2.1 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
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
2.2.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可以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2.2.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2.2.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依靠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发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生态型、学习型和名人故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1985年,安徽黄山西递村农民勇开先河自办旅游,掀起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的新篇章。
3.1 安徽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3.1.1 独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安徽省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还有皖东南的茶乡、竹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3.1.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
安徽省南北两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北方多平地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加上盛行于安徽省各地乡村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及游春踏青、龙舟竞渡、花鼓戏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这些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1.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安徽省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文房四宝、徽派四雕和盆景、徽州漆器、竹编、芜湖铁画、灵壁磬石、青阳折扇等。
3.1.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安徽省因其独特的徽州文化而享誉海内外,徽州民居可谓是古今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如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安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古称芍陂的寿县安丰塘,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3.1.5 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
乡村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在安徽省纷纷涌现出的菜花节、西瓜节、采茶节等一批颇具特色的旅游节庆,就是乡村劳作作为旅游项目的一种体现。这些劳作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3.2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力举措
3.2.1 创建乡村旅游行业规范标准
在2006年,安徽省创建了国内首个乡村旅游标准――《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该标准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强调了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引导与鼓励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突出特色。与此同时,游客在参加乡村旅游时也可以享受到一定标准的服务。
2009年7月,安徽省旅游局编制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推进农业生态游、农家乐、农耕文化和农村民俗游等各种业态的乡村旅游形式健康发展。该标准着重对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景点的卫生环保、体验参与、服务质量等都明确了量化指标,对组织管理、文化注入、人员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2.2 举行大型旅游推介会及乡村旅游摄影大赛
早在2006年,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集团为了响应国家旅游总局推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活动,在南京举行了“江苏百万人,安徽乡村游”大型旅游推介会,引导广大江苏游客走进安徽,充分领略江淮大地独具神韵的民俗风情和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实现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举办“江淮晨报杯”安徽乡村旅游摄影大赛,七百多幅作品见证了安徽省乡村风景魅力。
3.2.3 积极组织专家打造全省乡村旅游规划
从2006年12月安徽省第一个县级乡村旅游规划――《休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诞生至今,安徽省旅游局积极会同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多个重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其旅游发展前景、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的透彻分析,提出积极的发展战略,并对其功能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2.4 打造12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落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2007年,安徽省旅游部门在全省选择120个村落,依据不同村落的旅游资源、客源或区位优势,打造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枢纽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精品。
4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道路问题
安徽省某些乡镇的道路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而交通是否畅通无阻,影响着“乡村游”的发展。
4.2 同质化问题严重
安徽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景点遍地开花,但真正有特色的休闲项目并不多,玩来玩去,不外乎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格调单一。乡村旅游亟待不断创新,只有通过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才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而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换代。
4.3 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环保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多数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档次不高。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增多。部分农家乐大多临河、沟、渠,靠近公铁路,大多没有固定的安保人员,缺乏重点部位的提示性标牌,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济东.波兰旅游业奏响田园交响乐[J].中国旅游报,1997,(3):24.
[2]王兵.浅析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误区[J].旅游管理,1997,(34).
[3]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02).
[4]安徽省旅游局.乡村游标准首现安徽――乡村旅游创建设立三个等级[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6813.
[5]张文洲.乡村旅游年:农业大省安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EB/OL].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06331.
[6]王立武.安徽乡村旅游遭遇“成长的烦恼”[EB/OL].中国经济网,200962.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4
关键字: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乡村建设;规划;保障机制
1研究背景
1.1 生态文明对农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水源和食品等均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还发生了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在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把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寻求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带动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主席曾指出农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 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3 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安康的需要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长行村位于安康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自然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结合现有条件,具备建成休闲旅游型特色村的条件。
综上,“美丽乡村”的建设迫在眉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高度重视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快生态文明进程,进而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论源于生态学,后随着新的内涵不断引入,该概论逐渐成为一个综合动态概念。农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日益凸显的如:农产品过剩、经济增长缓慢、自然环境的破坏的问题,随之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相关理论,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三生农业”等农业相关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念已被社会所接纳。而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布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研究
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主线,具体体现在人口、资源、资金和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城乡关系与农村发展成为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城乡融合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国外专家学者分别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领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
2.3 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各国对“农村”、“乡村”等含义的理解不同,美国学者 R.比勒尔认为:“‘乡村’是指人口稀少、绝对面积不大、比较隔绝、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人民生活基本相似而与社会其他部分尤其是城市不同的地方”。社会学家使用“乡土”一词,称之为“乡土社会”。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认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会需包括一群农民家庭、数个至十余个的村、一个集镇及集镇与其周围各村所形成的集镇区。这样一个农村社会就是乡村社区”。
3 研究区概况
规划区域位于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与恒口镇镇区隔月河相望,其余三面为山地。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受十天高速交通辐射影响明显;同时因基地紧邻恒口镇区,可受到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配套设施的辐射覆盖,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最长边约371米,最窄边约82米,总面积约87144平方米 。
3.1 现状概况
长行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恒口镇月河以南,村落坐落于凤凰山山脉东段。基地北临包茂高速和十天高速。正北面向月河及恒口镇总体规划核心区域“恒口之心”,“恒口之心”由文化中心、商业核心及休闲中心构成。基地南侧毗邻千亩生态林及玉皇庙。东有规划的石家营特产产业园,西临凤凰山森林公园和李家沟水库。基地能有一条现状路,由南向北贯穿其中。
3.2资源条件分析
规划区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紧邻恒口镇区,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规划区位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口,内有一条现状盘山道路,道路状况良好。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森林植被茂盛,民风淳朴。
3.3 主要制约因素
(1)村庄面积小,人口少。村域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其中农林地面积680.8亩,仅是山区村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村庄总人口973人,为普通村庄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耕地面积小,人均少全村耕地总面积345.3亩,绝对量少,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户均耕地面积1.34亩。耕地难以成片整改,农业“五新”难以连片推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
(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长行村以种植为主,主导产业是一产,无加工业,结构单一,大部分村民就近到镇区打工,人均年收入约200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30%、打工收入占70%,增收缓慢。村财年收入不足5万,增收后劲不足。
4 长行新农村建设现状
4.1 形象定位
古村坐田园、清水绕长行。
4.2 功能布局定位
确定长行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心、三区、一带”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长行乡村旅游服务区);
三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
一带:滨水景观休闲带。
5 长行美丽乡村规划提升策略
5.1 总体目标
主题形象:安康古村、美丽长行
围绕“安康古村、美丽长行”这一主题形象,打造文化浓郁、田园优美的“安康乡村桃源”。
5.2 结构布局
根据安康特色村建设培育的指导思想和性质、结合长行村的资源特色及市场开发目标,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带、四区”。一带:渠畔垂钓休闲带。四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滨水景观休闲区。
5.3 结构布局的规划设想
1 渠畔垂钓休闲带
渠畔垂钓休闲带范围: 从长行村入口大门水渠起,沿渠两侧及月河。
规划设想: 以“水景观”为链条,在沿渠两侧及小湖畔营造渠畔垂钓休闲带。
2 农耕采摘体验区
农耕采摘体验区范围:长行村与漏头村相邻的300农田。
功能设想:泥土芬、稻花香、蛙声鸣、瓜果俏的采摘体验。
3 乡村旅游生活区
乡村旅游生活区范围:长行村入口至村部居住群落。
功能设置:方便村民及游客出入及停车,小吃品尝、旅游购物。
5.4 保障机制
1 自我管理机制
成立长行村“美丽乡村”建设管委会,以群众自主管理为主,村委会监督管理为辅,开展村庄日常事务管理活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实现长行村的美丽农村目标。
2 基础建设机制
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长行村与周边城区的基础设施对接。主要包括对接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广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增强道路的日常流通能力和非常情况下的应急能力,保证用水、用电达到要求,保证排污工程达标,完善医疗卫生、商业金融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3 生态保障机制
各种开发建设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项目,要加强保护,避免盲目开发或无序开发;制定安全防火措施,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禁止违章乱占土地,禁止滥建旅游服务设施;对村内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资金保障机制
创新资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社会投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措渠道。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实施方案,拓展项目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产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市场化运作试验,探索引进资源整合能力强、具有专业开发运营经验、能为地方导入特色产业的“城镇运营商”。争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旅游等)的专项资金和财政支持。
6 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研究过程中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归纳与总结,研究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国际上有英国、美国、日本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而国内有苏南、珠江、温州等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为安康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与成功经验借鉴。
第二,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法,对长行村的农村建设发展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以及现有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长行村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根据长行村的实际情况、区位以及资源条件,对长行村进行休闲旅游的规划提升设计,包含总体目标与形象设计、结构布局与角色定位、村庄系统的功能构成及提升设想、建设序时、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史育龙.Desakota 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1998,(5):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5
关键词:瑶族地区;乡村旅游;意义;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3-0081-04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加少数民族的收入,繁荣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南岭瑶族地区因地处湘桂粤交界的山区,受交通、观念、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较落后,但是也因地处偏僻之地,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完好,生态环境颇佳,具有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和强烈的旅游吸引力,根据当地情况适时开发休闲观光型、务农参与型、民俗风情型的乡村旅游能充分利用资源帮助当地瑶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促进南岭瑶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
1.1乡村旅游定义
乡村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乡村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这是目前包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广为接受的定义[1]。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1.2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
受自然环境、历史因素、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民族地区大部分都是“老、少、边、山、穷”的代言词,经济相对落后,但是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极其丰厚[2]。实践经验表明,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增加少数民族村民收入,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把当地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扩展农业生产的经营范围和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使都市旅游者把先进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增强民族地区村民市场经济观念,改变落后的生活习俗,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当地居民根据市场需求有意识的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以保护,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形成文化开发、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的发展唤醒当地村民对传统乡村景观、文化和环境和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村民身体力行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2.1南岭瑶族地区区域的现状
瑶族是居住在我国南方举世闻名的一个山地民族,南岭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俗称“岭南无山不有瑶”,分布居住着占瑶族总人口50%的瑶民,有着古老悠绵的民族历史文化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南岭瑶族地区是先生首先提出的一个学术构想,最后确认的范围包括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县、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等湘粤桂三省十县市[3]。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南岭瑶族地区大部分居住在山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虽然当地资源禀赋丰富,特色鲜明,但是受交通、观念、文化、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南岭瑶族地区中除了生活在平地的个别瑶族地区瑶民外,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的瑶民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发展落后。
2.2南岭瑶族地区可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
南岭瑶族地区大多为地处湘桂粤三省(区)交界的山区,交通不便,受外界文化影响较少,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往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然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瑶族民俗特色的建筑、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传统保留完整,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一幅四季青翠、花果飘香、鸡啼鸟鸣、牛羊马欢叫、水碓日夜自动为各家舂米不停、男女对歌应山谷一派安居乐业的瑶山美景,能够开发成为多类型的乡村旅游项目(见表1)。
2.3南岭瑶族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南岭瑶族地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以此促进瑶族的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既能创造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精神,使本区域人民了解南岭历史文化,认识其过去和现在,从而激发爱国爱族爱乡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使瑶族同胞更加自豪、自信、自尊、自强,弘扬南岭瑶族人民团结统一热情,以更加高昂的激情去建设美好家园,从而促进瑶族的繁荣发展。
3.1民俗民风多样性
少数民族风俗风情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最大的卖点。在南岭瑶族地区生活的瑶族,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多种分支的瑶族,诸如盘瑶、 排瑶、过山瑶、高山瑶、红头瑶等,不同分支瑶族的服饰、生活习惯、节庆活动等各具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的瑶族民族风情。
3.2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的卖点。南岭瑶族地区的瑶族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民风朴素、建筑古朴,形成了最可贵也最具吸引力的乡村生活和乡村环境,对在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在大城市里倍受环境污染困扰的都市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3.2原生性
南岭瑶族地区生态环境好,保留下来的村寨、生活习俗体现着一种原始的原滋原味,这是瑶民经过历代生活留存下来的习俗,是真正乡村生活的体现。
3.3平民性
作为一种现代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是大众化的、以都市工薪阶层或知识分子为主要客源[4]。平民性指的是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应该选择大众化的项目和大众化的消费的项目。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不仅是感受环境,更注重人与人的交流。
3.4参与性
具有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的乡村旅游才能更加受到游客的喜爱。瑶族村寨的乡村旅游要设计让游客能够参与其中的旅游项目,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乐趣。诸如瑶族村民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等项目的设计,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参与到瑶民生活当中,真正体验到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民族性和乡村性的特点。
4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
4.1休闲观光型
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可以开发的项目主要以欣赏田园风光、放松身心为主,也参与一定的农事活动。该地区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的开展离不开瑶族村寨的少数民族环境与氛围,依托瑶民居住、生活的环境为游客创造一个休闲度假的氛围。在传统的观景、赏花、徒步、采茶等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游客还可以看到特色的民族建筑,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能品尝到地道的瑶族美食,享受瑶族乡村旅游乐趣。
4.2务农参与型
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种以参与各种农事活动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开展农产品采摘、瑶族音乐会、垂钓比赛、果品展览、自制食物等。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可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愿望,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4.3民俗风情与节庆型
南岭瑶族地区不同的瑶族分支有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特色,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阻塞,受外界影响小,民风民俗保存完好。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充分展现各地自己的乡土瑶族文化特色,激起外来游客旅游的愿望。从传统瑶族民居建筑风格来看,很多瑶族村寨都将古文化融入到建筑当中,建筑与周围的景观和谐一致,各种建筑风格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5]。从民俗节庆来看,传统的瑶族节庆的开展备受世人的关注,尤其是2006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盘王节,已成为南岭地区盛大的传统佳节和瑶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瑶民增加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共建的有效载体[6]。瑶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已成为了开展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5结语
南岭瑶族地区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很大的潜力,但由于受地理、自然、社会、文化条件的限制,乡村旅游的开发前期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南岭瑶族地区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等,在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后应适当鼓励农民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替代部分政府职能,以组织协调乡村旅游的发展,协调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各方利益,促进南岭瑶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6):29―32.
[2] 徐兴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科协论坛,2007,(3):132―133.
[3] 余达佳,覃乃昌.先生视察南岭瑶族地区谈话要点[J].广西民族研究,1989,(2):1―5.
[4] 王瑞花,等.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73―76.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主要问题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