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1

关键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类型;现状;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可供企业选择,由于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融资难易程度不同、融资成本有高低之分、筹集资金的规模不同等方面的差别,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融资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方式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通过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即将留存收益和折旧作为企业扩大规模的资金进行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较低,并在股权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融资目的。内源融资一般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具有低风险性、低成本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往往作为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当内源融资获得的资金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企业才会通过外源融资方式获得资金。

外源融资主要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并转化为自身投资的过程,一般按产权关系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权益融资又可以分为私募股权和公募股权,私募股权是指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公募股权是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而筹集资金的过程,权益融资不需要到期还本付息,没有偿还资金的压力,一般被称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债务融资又可分为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除靠企业间的商业信用进行的短期融资外,其他债务融资一般都要求企业定期还本付息,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融资成本较高,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主要来源于债务融资。外源融资使企业筹得的资金远远高于内源融资,尤其是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的企业,单纯的内源融资无法筹集企业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往往还要采取外源融资的方式。

二、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

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出现了不少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过度依赖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由于是企业内部的自有资金,并且没有定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也没有增加财务风险,是企业筹资的首选方式,许多企业基于如上考虑,往往不考虑企业的发展要求和资金需求,过度依赖内源融资,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甚至多年来外源融资一直都比较低,只是利用一些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或短期银行借款来获得资金,这样使得企业的周转资金不充足,经济效益也较低,企业常年得不到较大规模的发展,有的甚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慢慢地萎缩直至消失。

(二)过于偏好股权融资

在西方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的环境下,企业按照融资成本由低到高的融资顺序一般是: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但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还不够完善,企业的融资顺序一般是:内源融资、权益融资、债务融资,而过于偏好权益融资,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债务融资。许多企业的管理层认为权益融资可以获得巨大的资金,并将其作为企业的永久性资本,也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年底是否发放股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权益融资的缺点和债务融资的优点,从而导致企业偏好权益融资。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还没有发展到真正市场化,融资主体不能自由的进出,只要经营失败的公司没有退出,它在市场上仍然有经济价值,而许多实力比较强的公司却不能入市,使得证券市场的投机者甚多,权益融资的成本无法得到体现,导致了公司对权益融资的偏好。

三、改善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措施

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合理的融资方式选择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综合考虑其未来发展规划、行业特点、财务状况以及对资本结构的考虑,而不应该被当前的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所迷惑,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内源融资的认识,合理确定企业的内源融资

企业应该加强对内源融资的认识,不能片面地认为内源融资是企业的自有收益而没有资本成本,内源融资的资本成本是机会成本,是作为企业的融资资金而丧失的其他获利机会。同时,企业应该考虑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而确定企业内源融资的数额,而不是将企业所有的留存收益或折旧都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合理利用内源融资方式不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还能使企业以较低的资本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并能促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企业应该对外源融资有正确的认识,并根据企业的收益状况合理确定企业的内源融资金额。

(二)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债券融资

由于企业过度偏好权益融资,使得债务融资没有的到很好的利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加快债券市场的改革,目前我国对债券市场的限制较多,例如,债券的发行额度、债券发行政策限制、债券发行的审批制等,这些都是制约债券市场不断发展的因素。企业债券是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只要其行为没有违背债券发行的相关规定,相关主管部门应该批准,债券发行应逐步由审批制向注册制或核准制发展。同时对企业募集的债券资金的使用不再限制,只要企业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和机会,就可以使用债券募集的资金,不仅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加灵活。第二,完善债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债券市场和债券流通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还不健全,关于债券事前和事后的相关规定还是缺失的,这使很多企业和投资者没有意识到事前与事后事项的重要性,而引起不少的纠纷。因此,我们应加强债券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使债券市场有法可依,从而为债券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应制定比较灵活的债券期限,以利于企业各种投资的需要。目前企业债券的发行期限都比较单一,不仅限制投资者的投资,也限制企业对吸收债券资金的利用。制定灵活的债券期限,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能更好地满足企业不同投资资金的需求。第四,规范债券利率,使其向市场化转变。目前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能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这样的规定使得收益与风险的对等性无法被体现出来,使很多投资者失去投资债券的兴趣。只有将债券利率市场化,才能满足不同的风险爱好者的投资需求,吸收更多的资金。

(三)明确融资方式选择的一般方法

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每股收益的变化来确定的,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提高每股收益,反之,不合理的融资方式则降低每股收益,这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企业应该明确融资方式选择的这一方法,并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较全面的考虑各影响因素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除了要考虑各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外,还应考虑现行的相关政策、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行业特征以及该融资方式对企业未来产生的影响等,因此,企业在做出选择之前,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选择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融资方式。

对于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由于各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特性等特点各不相同,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选择,是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了解各融资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分析研究做出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不仅能使企业获得其发展需要的资金,还能对资本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云星华.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当代经济,2010(2).

2、张萌,赵国强.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时代经贸,2008(6).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2

【关键词】 新形势 施工企业 融资方式 理性选择

一、引言

1、施工企业融资方式的内涵

融资方式,也称为融资渠道,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方法和过程。施工企业的融资方式,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所处经济环境及自身所需资金情况,通过债务性融资方式及权益性融资方式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健康发展的过程。施工企业健康的融资方式可促进企业的发展,不良的融资方式可能会使企业面临资金链的断裂。

2、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融资方式研究的必要性

在“十三五”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融资面临巨大挑战。随着BT、BOT、TOT、PPP等新项目承包模式兴起,施工企业更需要筹集到足够资金来支持项目开展。在新形势的挑战下,研究施工企业融资方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理论方面来说,关于“十三五”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鲜有出现,本文可以填补相关理论空白。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通过提出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融资方式的理性选择,可更好地进一步指导施工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完成战略转型。

二、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融资困境

1、融资渠道单一

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融资困境就是融资渠道单一。首先,施工企业规模大,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来周转,这也就决定了我国施工企业融资数量大、融资任务重的结果。其次,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为原始方式,或从企业内部进行融资,这就造成了我国施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困境。在“十三五”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施工所需人力资本与原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融资渠道单一所造成的困境尤为突出。最后,施工企业单一的融资渠道会导致我国施工企业融资数量小、资金周转困难,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十三五”新形势下,解决我国施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是施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必经之路,也是关键一步。

2、资金来源不稳定

我国施工企业还面临资金来源不稳定的融资方式难题。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部分施工企业不能建立健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导致部分金融机构对其持观望态度;部分施工企业自身会计太过薄弱,导致信贷双方间矛盾激增;部分施工企业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导致相关欺诈和贿赂等行为;部分施工企业做BT项目风险过大,长期收不回代垫资金,资信度下降,导致金融机构不敢向其再次发放贷款。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施工企业没有固定资金来源,从而造成了施工企业融资困难;施工企业的融资困难也加剧了其不能进一步健康发展,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3、缺乏第三方担保

采取原始方式及向施工企业内部融资的数量毕竟有限,部分施工企业寻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但这种融资方式也使施工企业走入了困境。一方面,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资产绝大部分为流动性的施工设备,导致其相关土地或房屋等固定资产较少。在进行资质审查时,缺乏相关抵押资产,资信度较低。另一方面,如果施工企业想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要么将不动产的60%的评估值作为抵押,要么就要有第三方企业愿意向银行提供担保。然而,在许多施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正是由于缺乏第三方担保,导致最终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失败。总之,施工企业如果想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必须提高自身实力,提高资信度,否则就要积极寻求第三方进行担保。

4、政府政策不够完善

以上三个方面是基于施工企业自身而言,导致其融资方式存在困境。从宏观角度而言,政府出台的关于施工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不够完善,也是造成施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之一。第一,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政府对施工企业政策的制定并非十分完善。第二,施工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政府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施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健康发展。第三,政府对施工企业效益的重视超过了对于其融资的重视,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不能产生相关的效益。所以政府政策不够完善是导致施工企业融资困境的基本原因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对施工企业足够重视、制定完善的融资政策是帮助施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重要力量。

三、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原则

在“十三五”的新形势下,欲帮助施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须遵循以下科学的原则。

1、量力而行原则

施工企业融资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量力而行。企业融资规模过大,极易造成资金闲置,多余的资金还易导致相关财务人员或领导的贪污舞弊行为。另外,增加的融资成本也不可小觑。融资规模过小,则会造成施工企业资金周转紧张,不能正常运作。因此,在施工企业开始融资之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融资规模,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施工企业健康融资极为重要,是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之一。

2、融资成本最低原则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在进行融资时,无论选择何时融资、何地融资,无论选择何种融资方式,都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施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注意遵循融资成本最低原则,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有效的组合与排序,在所选范围内,由低到高选择融资方式。力求在获得同等融资效应的同时,付出成本最小。

3、结构合理原则

施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应注意,资本机构合理才有可能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目标。施工企业融资结构合理的主要标准为:在企业融资总成本最小的同时,是否能做到企业价值最大。总体而言,企业融资时,收益与风险并存。企业不能仅仅考虑融资收益,也不能仅仅考虑融资成本,而是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权衡考虑,结合结构合理原则,最终确定施工企业的融资方式。

4、拥有控制权原则

在“十三五”的新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的融资行为不能使其丧失相关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施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因为融资方式选择不当而丧失相关控制权,则会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主动性、独立性。因此,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熟知并准确把握各融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从而做出理性科学的融资选择。

四、我国施工企业新形势下融资方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对施工企业融资现状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将结合新形势下施工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原则,给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

施工企业想在“十三五”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出科学理性融资方式的选择,拓宽融资渠道是关键。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学习融资理论,不断创新,科学拓宽融资渠道,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第二,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实现施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可积极寻求有效民间融资渠道,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第三,向协作单位寻求融资帮助。施工企业首先需要与合作单位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之后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协作单位的投资需求;最后施工企业可通过加强与协作单位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自己融资的目标,拓宽融资渠道。

2、适当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对象的大体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企业中一小部分的留存收益。在“十三五”的经济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必须在不同融资方式之间权衡后,做出理性选择,将总融资成本降到最低。施工企业参考以下做法:首先,借鉴外国的优秀融资理论,例如“优序融资理论”;其次,基于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在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间进行合理均衡,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组合方式;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施工企业不能只顾降低融资成本,必须在降低融资成本时,充分考虑融资收益与风险,做出理性选择。

3、政府充分重视施工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政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政府充分重视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才会科学理性,游刃有余。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施工企业融资方式的引导:第一,建立健全与施工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健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使企业在发展时有法可依,井然有序。第二,建立健全担保制度。政府帮助企业建立良性互助担保制度,是施工企业科学融资方式良性循环的开始。

4、使用新型融资方式

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想在融资方式做出理性选择时,可适当使用新型融资方式。例如PPP融资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PPP融资模式有诸多优点:第一,有效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施工企业只用少量资金启动项目。第二,有效消除费用开支。调查数据显示,施工企业使用PPP项目可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同时节省企业开支。第三,政府部门和施工企业可优势互补,弥补对方不足。第四,风险分配合理。与BOT模式相比较,PPP模式可有效实现风险分配,使风险分配更加合理。但是专家指出,使用新型融资方式时,施工企业需熟悉各种新型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深入了解其风险与收益,做好积极规划,理性选择。

五、结语

在“十三五”经济新形势下,企业融资方式也会不断创新和发展,但由于施工企业具有其自身独特性,更需要在众多融资方式中做出科学理性的选择。施工企业不能盲从,不能跟风,通过以上分析和科学原则的确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理性融资方式的选择,以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实现企业长期战略目标,顺利完成新形势下企业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 熊兵:经济新常态下的施工企业融资模式及应用[J].管理观察,2015(6).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3

色关联度评价法建立融资方式有效性评价模型,对安徽中小企业的

主要融资方式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融资方式 灰色关联度 融资效率

近年安徽经济的增长中小企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就业岗位的提供上。但省内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却与中小企业贡献严重不对等[1]。为此,需要究其影响因素,构建评价模型,以期更好地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循环。

1 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的融资方式

1.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从内部融通的资金。内源融资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等特点,但受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其所积累的资金量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1.2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通债务资金的一种基本途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来说是不透明、信息不均衡的,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构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就目前省内来说,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上存在着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贷款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2]。

1.3 发行股票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与国家规定的准入标准有着较大的差距,即使是创业板,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进入门槛依然偏高。

1.4 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是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和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而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由于其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之外,不受法律的保护,融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

1.5 私募股权 私募股权,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私募股权规模大小与企业大小无关,其参与主体有三方,分别是作为融资方的中小企业、投资方和中介机构。私募融资有较大的空间,中国证监会2012年推出了中小企业私募债,没有融资门槛,重点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潜力,主要由中介机构自己去找发债方和投资方,这极大的改善了融资结构,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3]。

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有效性分析

2.1 构建融资效率的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是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至上而下的将相关因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结合本文的评价目标,企业融资方式有效性评价为目标层。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资金使用自由度、融资风险、机制规范度和治理影响六个影响因素作为六项评价指标构成准则层[4]。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民间融资和私募股权五种融资方式构成方案层。在六项评价指标中,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与融资有效性成反向关系,其余评价指标则与其成正向关系。

2.2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用以确定准则层中影响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系数。判断矩阵被用来描述n个因子进行对比判断后对事件的影响大小关系。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出的特征值,可以衡量对应的每个因素对上一目标的影响程度。为了判断计算出的权重是否合理,可以用随机性指标CR=CI/RI来进行判断,当CR

调研组邀请了安徽相关企业的10名管理层成员组成了评审专家组,根据六项影响因素对企业融资方式有效性影响程度大小依次进行两两比较,并确定评分值,最终得出判断矩阵。准则层中的六项影响因素资金利用率、资金使用自由度、融资风险、机制规范度、融资成本和治理影响分别用N1、N2、N3、N4、N5和N6表示,方案层中的内源融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民间融资和私募股权分别用M0、M1、M2、M3和M4表示。专家成员构造的W-N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的W-N判断矩阵,通过Matlab软件编写程序来计算矩阵的特征值,计算得出准则层的权向量X=(0.2996,0.1713,0.0384,0.0834,0.3128,0.0945),X的一致性检验结果CR=0.0264

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内源融资的有效性是最高的,所以下面仅对余下四种融资方式进行相关的评价。专家组各成员逐一将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民间融资和私募股权对六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作了比较,按相同的计算原理计算出权重系数,构造了以下判断矩阵(见表2至表7)。

注:CR=0.0444

上述计算显示所有的CR均

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反之,则两者关联度较小。上述分析中每种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特征参数组成了一个特征向量,形成了各种融资方式的特征矩阵。

根据本文对准则层影响因素(n=6)的设定和对方案层融资方式的选取(k=4),结合前面的计算结果,可求出典型特征矩阵:

TK=TK1TK2TK3TK4=0.5693 0.4764 0.272 0.4768 0.1085 0.05910.0609 0.1152 0.4829 0.2696 0.0478 0.12030.2643 0.3493 0.0882 0.174 0.6439 0.56830.1055 0.0591 0.157 0.0795 0.1998 0.2523

同理,得出由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值构成的待检验方式向量:

X=(0.2996,0.1713,0.0384,0.0834,0.3128,0.0945)

我们可以通过待检方式向量与融资方式向量之间的关联度的计算,得到关联度序列。将关联度序列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确定影响大的主导因素,就可以为融资有效性评价提供依据。

以X为母元素,Tki(i=1,2,3,4)为子元素,对X做初始化处理:

X=(■,■,■,■,■,■)

=(1,0.572,0.128,0.278,1.044,0.315)

TK1=(0.5693,0.4764,0.272,0.4768,0.1085,0.0591)

TK2=(0.0609,0.1152,0.4829,0.2696,0.0478,0.1203)

TK3=(0.2643,0.3493,0.0882,0.174,0.6439,0.5683)

TK4=(0.1055,0.0591,0.157,0.0795,0.1998,0.2523)

计算差序列:

ΔKi(k)=|X(k)-TKi(k)| i=1,2,3,4;k=1,2,3,4,5,6

ΔK1=(0.4307,0.0956,0.144,0.1988,0.9355,0.2559)

ΔK2=(0.9391,0.4568,0.3549,0.0084,0.9962,0.1947)

ΔK3=(0.7357,0.2227,0.0398,0.104,0.4001,0.2533)

ΔK4=(0.8945,0.5129,0.029,0.1985,0.8442,0.0627)

求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

由表9可知TKi对X的关联度为:

rK3>rK1>rK4>rk2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比较的融资方式中,融资效率高低顺序依次为民间融资、银行贷款、私募股权、发行股票。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股权融资的融资效率要低于债权融资。结合目前安徽的经济现状,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按照效率高低的顺序排列依次为内源融资、民间借款、银行贷款、私募股权和发行股票。

参考文献:

[1]杨棉之,姬福松.金融危机下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145-150.

[2]汤长胜,王旗红.安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有效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7):236-237.

[3]张合金,徐子尧.私募股权融资:融资方式的创新[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02):41-42.

[4]方芳,曾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04):38-42.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4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供应链 融资

无论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为城镇劳动力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0%,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就业率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融资难融资贵是阻碍着这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更加严峻。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期间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府出台了有关存贷款利差政策、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就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进而使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更加苛刻,抵押担保要求更高,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同时也降低了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外国资本市场那样发达,中小企业不能通过直接融资来获取资金以解决自己融资难问题,大多数还是要通过间接融资来获取资金的,因此,促使供应链融资方式迅速发展。

一、供应链融资的含义及特征

1、供应链融资的含义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通过检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业务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扭转了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的局面,以前无论政府采取怎样的支持力度,总是没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供应链融资方式的出现恰好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因为供应链融资是对供应链上的“1”家核心企业和“N”家企业进行融资,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连接到一起,通过整个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分工与合作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所以,供应链融资也可以叫做“1+N”的融资方式。

2、供应链融资的特征

(1)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发生改变。首先,在传统的融资方式中,由于中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产做抵押或者是整体信用、财务状况不是很好,导致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融到所需要的资金,而在供应链中,银行是以整个供应链为审查对象并且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给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银行有了核心企业的担保,减少了对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的顾虑,解决了中小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中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在整个供应链融资过程中,所有的关联企业变化相对较少,融资需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整个供应链的企业整体信用度相对较高,企业之间会互相监督,这样可以减少银行担心中小企业会把借来的款项移作他用,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证了银行的融资资金控制在专款专用上,降低了银行在融资过程中一定的风险。

(2)银行提供的融资资金直接还款来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对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货物和物流等方面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银行的资金回笼,保证了银行的资金安全,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二、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的不同

1、两种融资方式成员关系不同

如图1所示,从银行的角度看,供应链融资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同。银行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它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作用。如果核心企业符合银行各种条件要求,且证明与整条供应链联系足够紧密,银行将为其各成员提供融资安排。银行对成员融资准入评价的重点在于该成员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与核心企业的历史交易情况等。其次,对成员的融资严格限定于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背景,并且以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引入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另外,传统融资方式的还款来源于企业的综合收入,不仅限于单笔业务的收入,而供应链融资特别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侧重于单笔业务收入还款。

2、两种融资方式特点不同

如表1所示,传统融资方式的授信主体比较单一,往往是单个企业,而供应链融资方式授信主体比较多,银行不仅与单个企业打交道,还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与其上下游所有企业打交道,对所需资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针对两种融资方式不同的授信主体,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由于传统融资方式授信主体比较单一,所以主要风险来源于授信主体的经营风险,风险比较单一,但是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就相对较大,那是因为这个企业一旦出现了任何一个问题,银行都将面临着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而供应链融资方式授信主体比较多,风险主要来源于核心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风险,风险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来说较大,但是因为有核心企业做担保,而且有多个企业与银行实行动态的监督,从而降低了银行面临的风险,综合各种因素,得出供应链融资方式所面临的风险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的风险较小。

三、供应链融资对各个参与主体的影响

1、对银行的影响

(1)供应链融资不仅为银行保留了优质的老客户群体,还为银行开拓了大量的优质新客户群体。供应链出现之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等情况存在顾虑,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仅限于少数大中型企业,这样使银行的客户群体大大的减少了,而如今供应链融资被各大企业所接受,不仅是对企业融资有帮助,对银行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供应链融资不仅仅是银行给大中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且是银行对整个供应链的所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不会存在某一个企业由于资产状况不符合银行要求而得不到银行融资的情况。即使有一些小小不符合银行要求的,只要有核心企业提供担保和该企业与核心企业历史交易真实存在等,银行一样会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所以供应链融资为银行培育了新的优质客户群体。

(2)供应链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是对整个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旦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所有的企业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企业之间会互相监督和互相监控风险,银行不会再因为一个企业出现问题而无法回收资金,从而降低银行风险。

(3)供应链融资有利于银行改善不良资产状况。一直以来,借新还旧、还旧借新、再融资等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掩盖了银行实际不良资产,或拖延了不良资产暴露的时间,从而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或者错失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利时机,造成银行不必要的损失,而供应链融资提供全流程跟踪、借款和还款等全方位服务,有助于改善银行不良资产状况。

2、对核心企业的影响

首先,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一旦核心企业选择了供应链融资服务银行,链条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将被动接受,但其成员企业通常乐于接受这种安排,因为核心企业依托自身的资信水平与银行协议的融资条款,往往要比其他成员企业的融资条款更优惠;其次,核心企业自身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广泛,因此会充分利用银行间的竞争,选择成本最小的融资服务机构,使自己的融资成本达到最小化;最后,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地位和良好的信用,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等帮助,有利于维持与各企业的合作关系,保障了整个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还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1)可以缓解中小企业因自身条件不足而无法融到所需资金问题。在传统融资方式中银行对中小企业审核贷款申请是非常苛刻的,不仅看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方面要求,还特别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固定资产的抵押,不仅如此,银行还不愿意贷款给这些中小企业,但是在供应链融资方式中这些中小企业不用担心银行会不贷款给它们,因为银行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即使某一个企业无法满足银行的要求也没有多大关系,银行注重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而非单个企业,对于某一个企业自身缺陷问题将可以被供应链整体信用所弥补,所以,供应链融资方式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银行为了与供应链融资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对整条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在整个融资过程中都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可以盘活中小企业的动产资产。以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必须以不动产资产作为抵押担保,而且价值与融资金额几乎相当,但是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导致了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而在供应链融资方式下,中小企业可以以其动产资产作为抵押担保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银行有了核心企业信用等级和融资担保作保障还有动产资产作抵押,可以放心地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外向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

1、外向型中小企业对供应链融资方式缺乏专业知识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银行开展了供应链融资这个业务,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即平安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都相继开展了这项业务,但是还是有很多外向型中小企业对这项业务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导致这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够好好利用这种融资方式,为其自身和上下游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机会。

2、缺乏信息共享平台服务

由于各行各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同,而且供应链融资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来提供信息共享服务,所以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所需的信息共享也很难得到满足。信息共享不仅有利于银行实时了解企业的情况,为银行控制风险提供参考信息,而且可以给企业提供银行有关融资服务信息,有利于企业了解各银行提供的优惠融资服务,使企业可以选择更实惠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服务,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3、不健全的信用体系

由于供应链融资各参与主体之间缺乏相对可靠的信息平台,商业银行无法获取供应链融资中各参与企业的业务信息,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整体运作,也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信贷决策,这将会阻碍供应链融资部分优势的发挥。

4、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

由于供应链融资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核心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意识与能力,金融行业对供应链融资体系尚未完善,风险控制手段比较落后,政策和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外向型中小企业参与供应链融资面临巨大的挑战。

五、促进外向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

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着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很难从银行那里融到所需要的资金,但自从供应链融资方式出现后,可以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虽然我国供应链融资出现比较晚,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才开始在我国出现的,而且最早开展这个业务的银行是深圳发展银行(即平安银行),至今几乎每一家银行都开展了这项业务,可见,供应链融资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结合得非常完美。无论是对于资金需求方――供应链融资的中小企业还是资金供给方――银行等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然而如何才能促进外向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需要解决供应链融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还需要转变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传统观念,加强供应链管理,创新金融产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通过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完善融资环境等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

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供应链融资的专业知识和这些中小企业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首先应该引进一些专业人才,更新一些专业技术水平,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此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内部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活动不稳定等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顾虑,所以外向型中小企业应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诚实守信为原则,树立企业在银行中诚实守信的形象,以此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2、构建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

应该团结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之间的合作,努力构建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提高整条供应链融资效率,使企业之间的信息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使企业之间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合理配置,实现供应链融资价值的最大化。

3、健全供应链融资的信用体系

供应链融资涉及的主体范围非常广泛,仅仅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每一个主体的经济行为那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在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不仅要靠法律来规范市场行为,还要靠企业自身约束行为来强化市场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通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保证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安全的,这种信用体系既能自动规范企业的行为,也能增强银行控制风险能力。

4、完善外部融资环境,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我国有关供应链融资的法律法规往往都是滞后于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或者仍然存在空白或者是刚刚建立不够完善,这种法律滞后性增加了我国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因此,应该在完善我国外部融资环境的同时健全有关供应链融资的法律法规。

5、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银行应该适时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客户的不同需求研发出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层次的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的特色金融服务。银行在控制风险范围同时要保证向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必须是高效快捷的,使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得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占有率。

6、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促进外向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快速发展,除了银行需要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外,银行或者是企业各方都需要建立有效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使供应链融资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共赢,才能促进供应链融资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任研: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及模式简析[J].经济视角,2011(4).

[2] 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 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 许力伟、汪东元: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视角,2012(2).

[4] 吴群: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5

【关键词】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股权再融资;债券再融资

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省已上市的公司共有66家。为了对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情况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对河南省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和债券再融资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一、河南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河南省最早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是中原环保(原“白鸽股份”,000544)股份公司,该公司于1995年7月19日刊登配股说明书,1995年8月29日实际配股数量为1514.7万股,配股到账资金3786.75万元。自此,到2012年12月份,河南省上市公司选择配股方式、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方式共增发股票49.86亿股,再融资的到账资金总额达到696.34亿元。其中,配股增发股票10.42亿股,配股融资总额为97.51亿元;公开增发股票1.99亿股,融资总额为24.97亿元;定向增发股票37.45股,融资总额为573.86亿元。具体内容可参见表1。

表1 河南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融资情况统计表(截止到2012/12/31)

注:表中数据根据RESSET数据库整理得到。

具体来说,河南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具有以下特征:(1)各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启动时间较迟。河南省上市公司是从1995年才开始启动实施配股,而深市的万科公司(000002)于1991年最早实施配股,河南迟启动4年;河南上市公司公开增发2000年启动于莲花味精(600186),而沪市的飞乐音响(600651)于1991年8月就实施公开增发融资,河南的上市公司迟启动9年时间;河南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2006年启动于中孚实业(600595),而沪市的东软集团(600718)于1999年12月16日向证券投资基金定向增发1500万股股票,河南的启动时间迟后了近8年。(2)河南有一半多的上市公司从未实施过任何股权再融资形式。截至到2012年底,河南省上市公司中有36家从没有实施过任何形式的股权再融资,而实施再融资的有30家上市公司,共实施43次股权再融资,其中,实施配股共18次,公开增发股票3次,定向增发股票22次。在43次的股权再融资活动中,宇通客车(600066)和银鸽投资(600069)两家曾各3次实施过股权融资,有10家上市公司实施过2次股权融资,17家只参与过1次股权再融资。(3)定向增发已经成为河南省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权再融资方式。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上市公司采用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融资规模差异很大。采用公开增发再融资仅有莲花味精(600186)、双汇发展(000895)和平高电气(600312)三家公司,融资总额仅为24.97亿元,这种再融资方式的融资总额不仅低于配股募资总额97.5亿元,更是远远低于定向增发所融通的573.86亿资金,定向增发已经成为河南省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权再融资方式。

二、河南省上市公司债券再融资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根据RESSET数据库资料整理,河南省上市公司2006年~2012年9月期间发行过9次公司债券,融资达63.5亿元;发行过2次中期票据,融资达24亿元;发行过20次短期融资券,融资达90.5亿元。上述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三种债券融资方式共筹集资金178亿元,但河南所有上市公司从没有发行过可转债、可交换债以及可分离可转债。河南省上市公司发行各债券融资的有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发行各种债券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及融资额数据统计表(截止到2012/09/30)

注:本表数据根据RESSET金融数据库整理。另:(1)表中债期单位:年;(2)MT表示中期票据、CP为短期融资券、06中原高速债为企业债券,其余为公司债券。

具体来看,河南上市公司债券再融资具有如下特征:(1)债券再融资启动较晚。在2005年之前,河南上市公司没有使用过债券再融资。2006年后,河南省上市公司尽管运用有关债券再融资,但与沪深市场相比,启动较晚。我国2005年5月启动短期融资券再融资方式,河南上市公司2006年开始启用短期融资券方式,比沪深两市晚1年实施;我国2007年8月启动公司债券再融资方式,河南上市公司2009年开始启用公司债券方式,比沪深晚2年实施,而中期票据实施更迟后,我国2008年4月开始启动中期票据再融资方式,而河南直至2012年才开始启用发行,比沪深晚4年。(2)运用债券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较小,实施债券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过分集中。从表2可知,截止到2012年9月,河南上市公司中使用债券再融资方式的公司仅有15家,占河南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约23%,其余51家上市公司从没使用任何债券再融资方式。15家上市公司实施债券再融资共31次,其中有10家公司发行了短期融资券,共20次,而仅许继电气发行短期融资券再融资就达7次。(3)与其他债务融资工具相比,公司债券发展迅速。自2009年公司债券再融资方式被启用后,河南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融资规模逐年增加,发展迅速。如表2所示,其再融资总额达63.5亿元,居起其他债券再融资方式之首位。

三、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

从前述特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无论是股权再融资方式还是债券再融资方式,启用时间严重滞后。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河南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比沪市启动时间迟后了近8年的时间、中期票据债务再融资方式比沪深晚4年,河南直至2012年才开始启用发行。(2)实施过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过分集中,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运用过再融资方式。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截止到2012年9月,河南66家上市公司中有51家上市公司从没使用过任何债券再融资方式,有36家从没有实施过任何形式的股权再融资。(3)河南省上市公司对债券再融资方式的利用不充分。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偏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使用,而忽视采用债券再融资方式。比较典型的表现是截止到2012年底,河南所有上市公司都没有发行过可转债、可交换债以及可分离可转债。

上述问题的形成,归结起来有以下原因:一是河南省上市公司自身实力不强导致。我国对公开增发再融资方式的募资条件规定比较严格,尤其是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6%的硬性规定,限制了没有达到这一指标要求的河南上市公司对公开增发再融资方式的使用。河南上市公司启用再融资方式时间严重滞后以及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运用过再融资方式,都莫不与此有关。二是我国债券再融资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颁布,以及2006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我国重股权轻债券再融资方式的局面才得以改善,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使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环境更为宽松,上市公司可以用市场化方式通过发行各种债券募集所需债券资金。在此背景下,1991年~2005年期间,河南上市公司没有任何公司采用过债券再融资方式,2006年之后,由于政策的推动和支持,河南省上市公司采用债券再融资方式的公司才开始增多。三是河南省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使用存在认识偏差。重股权再融资轻债券再融资,可转债、可交换债以及可分离可转债发行的空白现状,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四、完善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综观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完善河南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应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提高公司价值、增强实力以达到和满足各再融资方式所要求的融资条件。二是应尽快让债券再融资方式成为再融资方式中的第二套马车,与股权再融资方式并驾齐驱。这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发行债券再融资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第二,债券再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目前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约束不断加强,强制性现金分红政策使股权融资成本随之上升;第三,可以优化上市公司债务结构,提升公司价值。发行各种不同期限结构的债券,在优化公司债务结构的同时,还可使上市公司价值构成因子中的债务现值增加,从而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2]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

[3]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

各融资企业的融资方式范文6

【关键词】融资方式;公司治理结构;权益资本融资;债务资本融资

公司治理结构是协调股东、管理层、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包括股权结构、股权激励、独立董事制度、企业并购等等。融资方式的不同对公司的股权构成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应重视不同的融资方式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一、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结构概述

(一)融资方式

融资是企业为保障其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需要,以其自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增值能力或者未来增值潜力为担保,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交易,获取一定资金的资本经营行为。

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债务性融资和权益性融资。前者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后者主要指股票融资。债务性融资构成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对资金的运用也没有决策权。权益性融资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投资者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有权获得企业的红利,但无权撤退资金。

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使用权的金融行为。通俗点讲,除银行贷款外,许多创业者在起步阶段,都是依靠的是亲戚、朋友或熟人的财力。这些资金可以采取借款和产权资本的形式。不仅是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也会有资金充裕者将钱借给短缺者进行周转,收取一定的利息,这种资金融通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借贷。

(二)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非内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公司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产权制度、决策与督导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公司治理的目标首先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保障公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委托——关系。由于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人)目标不一致,自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为协调双方的责权利,维护各方利益,就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二、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联性

融资方式与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中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体现了企业资本的来源问题,还影响着企业权利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布;决定了各利益主体所受到的约束与激励强度、委托关系的效率,关系到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制度安排问题。在一定治理结构的框架内,融资决策会改变现存的公司资本结构,并最终会影响到公司业绩。企业融资从一开始就与公司治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如何在企业中保证投资者或资金提供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和资金安全。不同的融资结构,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即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具有决定作用。

(一)融资方式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即股权资本融资和债务资本融资。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形成了企业的自有资本,从债权人那里获得的债务资本形成了企业的借入资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结构和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形成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方式决定资金供给方对企业的控制方式

企业采用两种不同的筹资方式,也就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治理形式。就股东而言,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股权比例决定董事会的人选。股东进入董事会后,股权的治理作用又顺延到董事会,董事会成为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部分,股东直接参与对经营者的监管。当股东在内部治理结构中不能发挥作用时,只能采用外部治理,如通过资本市场出售股票,间接实施对公司的监管。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常常给敌意收购创造条件,因而对企业十分不利。权益资本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股权内部治理和股权外部治理。债务资本融资在公司治理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就债权人而言,其与企业建立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跟踪监控,必要时进行干预。如制定各种限制性条款,当企业违反贷款合同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强制企业破产等控制方式,以保护自身利益。债权人对企业的约束是强制性的,当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时,将诉诸法律。

2.企业融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化解财务危机的方式

面对企业出现的财务危机,股东和债权人的态度不同。股东更愿意通过重组度过财务危机,债权人则愿意选择清算。这是因为债权人具有优先求偿权,选择清算对其有利。因此,增加债务融资的比重,就增加了企业外部的强制性约束。

3.资本结构决定经营者的取向

融资方式决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当经营者拥有公司股权时,企业采用债务融资方式不会降低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这对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非常有利。如果采用股权融资,会降低其持股比例,可能会提高股东的成本。

(二)融资方式不当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融资方式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融资方式选择对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融资方式不当对公司治理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多数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通过股权筹集的资金因无到期日,又无固定股利,经营者的压力大大减轻,股权融资成为经营者偏好的融资方式。股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其治理是通过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进行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大部分是国有股,外部流通股较少,且流通股比较分散。这种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小股东对公司形成决议的影响不大,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很小。另一方面,代表国家行使控制权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于产权缺位,未形成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机制形同虚设,导致董事会的内部治理同样失效,公司经营者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因此,很难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治理结构。

2.债务资本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借款

债务资本融资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即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我国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用银行借款,银行对公司的外部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银行并未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从债权债务的起源看,含有较多的行政干预成分,很难形成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很少起到监控作用。因此,仅靠银行借款融资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3.债务融资中的民间借贷

由于当前信贷紧缩,旺盛的资金需求推动民间借贷利率不断走高,导致各种资金纠纷和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成为一种风险很大的融资方式。企业是否选择民间借贷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不能因为资金压力盲目引进民间借贷。

三、当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融资的啄食顺序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首先考虑的是内源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但在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明显偏好,而负债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来筹集外部资金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非常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构成:

(一)融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企业的资本负债率过高,且以银行贷款为主,制约了企业的融资安排,即使企业面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最终也只能更多地依靠银行贷款。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也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所以它们之间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无法起到约束经营者行为,进而增进企业效益的作用。另外,黄少安等学者用实证证明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成本要高于股权融资成本。由此,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偏好是一种特殊国情下的理性融资行为。

(二)债权约束软化

目前,我国企业债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相当微弱,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银行债务的软约束与破产机制的软化,其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的软性债务是可以不偿还的,经营者不会考虑。留存一定的现金来偿还债务,也不用考虑过多债务会导致公司破产。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这使得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资本市场不发达

近几年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股票市场的不健全造就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股票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及政府在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和配股中的干预作用,使得股票市场难以正常发挥自身的功能,也使政府为上市公司承担了部分风险。而且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甚至萎缩。

四、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对公司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从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两方面相互促进,才可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一)调整银企关系,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未规范化运行,经理市场几乎不存在,加强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对于降低各种成本具有现实意义。要使国有银行有动力有能力对企业进行监控,就必须发挥银行的相机治理作用,对其进行制度改革和金融创新,使银行成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产权主体和市场主体,加快银行的商业化。

(二)优化融资结构

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表明,股权融资治理和负债融资治理的结合将会形成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这实质上就是利用不同的股权和债权配置方式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其核心是通过资本结构的设计来改进公司的治理结构,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对于股权融资,应该从股权结构、监督与激励机制、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方面入手,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和完善;对于债权融资,关键是要把真正商业化的债权债务关系引入企业的融资结构,使债务的“硬约束”能够充分发挥效用。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做出融资决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公司治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会使企业做出的融资决策更为合理。随着融资结构的多样化,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发挥市场机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作用将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过程。

融资方式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而股票的投票权和债务的硬约束作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互补地位,缺一不可,只有发挥两者的合力作用,才能有效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在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银行的积极作用。当前,要在充分考虑环境与条件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英美、德日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合理成分,以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机制,既要发展债券市场,提高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着力解决国有股过度集中等问题,又要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培育其他核心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要加快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强化其对公司的外部约束,允许主要债权人介入董事会,切实保护债权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吴元波.试探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2004(4).

[2]黄少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11).

[3]杨燕英.从融资结构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J].投资研究,2003(3).

[4]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