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制品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1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生物制品学;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46-03
一、“翻转课堂”理论的源起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最早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一词可译为汉语的“快速翻动”,Inverted一词则可译为汉语的“颠倒”。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最早开始于美国,其创始人为具有美国国籍的孟加拉裔萨尔曼・可汗,也就是后来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可汗学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性教育组织,其网站月点击率超过500万次。萨尔曼・可汗最早采用了电脑视频远程教学方式。在他的启发下,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波尔曼和哈亚伦・萨姆斯开始运用这种录制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他们先是将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看寻找兴趣点,再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通过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巩固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了以往简单知识的重复讲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放松的环境中观看视频,既能避免他们厌学的天性,又能激发他们因叛逆而乐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体现。
二、高职院校《生物制品学》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理论的必要性
(一)全球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2012年3月,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强调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信息化既可以作为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又可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翻转课堂”的产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技术、信息技术来完成对传统课堂的颠覆。“翻转课堂”的出现必将为全球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也是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二)现代生物技术学科综合性强的必然要求
《生物制品学》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且应用性突出,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正因为这一学科涉及生物、医学、化学、制药、工艺等多个学科,因此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且由于生物制品是事关人命关天的大事,更加突显出这一学科的严谨性。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相关理论和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只会纸上谈兵,而《生物制品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我领悟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这种融合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学的教学模式的介入,必然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提供帮助。
(三)《生物制品学》课程传统教学的滞后性和低效性
相比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传统课程,《生物制品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是很长,鉴于门课程的专业性、时效性都很强,其教学资源匮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还不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无限循环,才是该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挂图、写板书、擦黑板,而学生已经习惯于充当这种“填鸭式”教学的被动角色,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采用视频影像的方式,先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对课程进行解读,再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将有些问题深入进去,这既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滞后性、低效性,又实现了跨学科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我国教育长期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对于《生物制品学》课程来说,视频影像可提高课堂的真实感,一些基因重组图像、抗体分子结构构成、蛋白质双向融合图像可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复杂的问题,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传授理论知识要生动有趣得多。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全面宣传“翻转课堂”理论,深入贯彻落实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秩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应起到辅助作用,在必要时画龙点睛。这种改革在基础教育领域屡见奇效,在高等教育领域却差强人意,很多高校的课堂依然是教师“一言堂”。这背离了教改的初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某些教师在内心深处仍然坚持传统教育理念,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邀请相关教育专家来为“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宣传,深入讲解翻转课堂所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好处。美国一些学校将这一理念与“传统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过严密对比,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不同反应进行了调研,最后得出结论:翻转课堂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改革班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课堂讨论时间,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数量。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合班上课,这种班型显然不利于“翻转课堂”的推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教务处在排课时在一些专业开始试点安排小班授课,《生物制品学》课程也在其中。这种班型的改革成功地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教育始终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变成活动场,让每个学生在其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促进了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
(三)参观工厂,参与社区活动
《生物制品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一些疾病的预防、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品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技术基础的一门独立学科。
在现实中,普通人接触更多的生物制品主要有一些疫苗和生物制剂,高端的生物产品在市场上应用并不广泛。生物制剂则是指使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生物制品。常见的包括哈药集团生产的葡萄糖酸钙、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D等。不常见的有应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的生物制品,如目前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效果的益赛普,通过一段时间的注射,这种生物制剂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状况。为了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去工厂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身感受生产疫苗及一些药品的严谨性、细节性、科学性。同时,还组织学生到社区医院,了解疫苗的使用情况,课内课外两手抓,课堂真正实现了“翻转”。
(四)建立模拟实验室,全程拍摄学生工作历程并回放
“翻转课堂”的真实用意在于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摆脱被动学习的尴尬。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还建立了多个实验室,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并将其参与过程全程拍摄,将这些视频传送到网上供全班学生观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激烈讨论并反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环节不仅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学过程的转换,教学内容的转换,而且实现了生生之间的转换。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对教师提出高要求
“翻转课堂”理论及实践自美国产生,传入我国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应用在中国仍然仍处于探索阶段。这就决定了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面临来自信息技术、教师观念、学生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翻转课堂”的内涵又决定了教师在制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过程中,都需要一些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技术的支持。而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果独立完成制作必然面临很多困难。同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教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这一环节必然要求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可见,“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介入,学生在碎片时间的自主学习行为如何不受干扰地落到实处,教师和家长在中间要发挥何种作用,这些问题都非常突出。“翻转课堂”理论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如何在信息选择和甄别上体现这一原则也是高校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6):127-129.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4]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2
[关键词]冷链;医药;生物;安全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64-02
1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怎样切实地保证生物制品在仓储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冷链安全,已经成为整个医药行业保证生物制品安全的头等大事,更是保证每一位公民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等条例的陆续出台,通过系统化的最新冷链管理理念保障生物制品及对温度敏感药品的全程无缝冷链安全已经成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2011年5月,国家商务部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简称“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了应用先进冷链技术提高医药行业现代物流能力的任务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对流通过程中药品实现冷链管理的信息化,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提供企业质量管理依据、指导企业物流管理流程、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冷链资源管理系统的概念
“冷链系统管理”理念是指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使用单位采用专用设施及设备,使冷藏药品从生产企业成品库到使用单位药品库的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是以保证对温度敏感的药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全程冷链过程管理。其中,全程冷链涉及3种基本类型环节,分别为仓储冷链环节、车载冷链环节和小批零冷链环节。
冷链资源管理系统(Cold-chai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C2RP系统),是指建立在物联网技术、制冷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基础上,基于 “冷链系统管理”理念,以保障冷链商品在全程无缝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安全为目的,为企业质量管理、仓储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部门的决策层和员工,以及终端消费者提供决策、运营和信息追溯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仓储冷链监管系统、车载冷链监管系统、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
3冷链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意义
3.1冷链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目的
冷链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提升企业冷链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冷链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弥补企业冷链安全管理的风险点控制;构建企业冷链安全管理的目标标准;完善与国内外冷链体系对接的安全要求;增强对终端客户冷链专业服务的能力;预备与终端客户冷链网络无缝对接的前瞻性。
3.2冷链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内容
3.2.1冷链环境温度场验证及安全评估
通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三维数值模拟技术,全面模拟和反映冷链环境在不同外界环境和工况下冷链环境(仓储设施、冷藏车和保温箱等)温度场的实际分布状况,充分了解整个冷链系统运行“场效应”的结果,如掌握库区的风险点实际区域(极高温度风险点、极低温度风险点和最大不均匀度风险点),以及安全库存温度区域的位置及范围,以便于企业对冷藏设备的评估和温度场的分析管理。“冷链环境温度场验证及安全评估” 为保障冷链在日常安全的状况下运行提供指导。
3.2.2冷链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1) 仓储冷链监管系统。“仓储冷链监管系统”适用于医药公司的冷库、阴凉库、冰箱等固定式仓储冷链设备的管理。此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基站、温湿度监管单元、冷设备监管单元、仓储设施监管单元、电力监管单元、本地和远程报警系统单元、后备电源系统等单元。
此系统实现如下功能:对现场温湿度的实时监管;对制冷机组故障(包括:高压保护、低压保护、排气温度保护或油压等)进行监管控制;对冷凝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警监控管理;对冷风机除霜状态进行预警监控管理;对并联机组监控,机组的吸气压力保护预警、机组低液位预警、机组缺相预警等监控点进行预警;发电机组故障报警,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或不能提供输出电压时提供预警信息;现场停电预警,整个仓储系统现场电力供应情况系统提供停电预警。
(2) 车载冷链监管系统。“车载冷链监管系统”适用于医药公司移动类冷藏车、物流配送车等移动式冷链设备的管理。此系统包括:数据监控单元、车载数据终端、车载显示终端、车载电源单元等单元。
此系统实现如下功能:车厢中不同位置安装温湿度探头,当温湿度超预警限或报警限时,发生预警和报警管理;可根据运输药品的需求选择预报警档位;实时报警和远程自动拨号报警;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数据记录(含监测数据和报警数据);系统中所有监测项目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参数(通过软件平台);可以用通过网页查看形式实现远程监控。
(3) 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小批零冷链监管系统”适用于医药公司采用冷藏箱包装配送疫苗的冷链管理。此系统包括:每个冷藏箱、冷藏包和保温箱中根据验证结果放置相应数量的温度记录仪,监控温度变化并上传温度数据。冷链远程监管中心用于提供24小时远程专人值守的在线诊断管理,确保整个冷链系统的安全运行。
此系统实现如下功能:免驱动网络数据上传及下载功能;在途温度追溯记录;远程网络版查询,上传和打印相关数据,供双方确认疫苗安全;可有效进行温度数据备案,方便医药企业对数据追溯、分析,以提高疫苗冷链管理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4结论
冷链风险管控技术是对医药生物制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冷链资源管理系统” 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使医药公司建立起覆盖所有业务网络冷链安全管理体系,完善了科学的医药冷链管理,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构建了新型的冷链服务平台,为实现客户、政府和社会的透明服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秀英.我国药品冷链物流现状、成因与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2(2)。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3
关键词: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 教学对象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 归纳和总结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是药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药厂化验室从事药品的生物安全检验工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生物安全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无菌操作、正确进行菌检、正确进行培养基配制等的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有药品生物测定和进行药品药理毒理试验的能力。要想上好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认清教学对象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简单岗位操作工,而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将本门课作为本科教学的压缩版,也不能将中专教学盲目扩充,应该注意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
二、完善或改进实验教学条件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药品的生物活性检定、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药品的有害物质(安全)检查、药品卫生学(无菌与控制菌)检查、基因工程药物检验等。由此不难看出开设该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具备药品生物测定和进行药品药理、毒理试验的能力。因此,实验实践课不仅能很好地促进这门课理论内容的消化和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想让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就必须根据主要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实验室改造,将基本仪器设施配备完整。由于部分检验要求实验条件较高,可以考虑带学生去药厂车间或药检所参观、见习等,或者将药检所的标准操作的示范片以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总之,要以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以加强学生的技能学习。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1.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教师上课也不例外。几乎每门课程第一章都是绪论,而对于绪论,许多学生认为是最没有意思的一章,因此,能不能使他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在讲绪论时吊足他们的胃口。所以,我在讲第一次课的时候,并没有仅仅按照课本上的知识讲解,而是通过介绍一些发展较迅速的生物制品,以及进行生物检验的必要性,联系到我们这门课程,让他们初步产生学好药品生物检定技术的愿望,并了解今后的学习方法。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板书交替使用)。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传统教学的“一支笔、一本书”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上课的需要了,采用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教学给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这门课增添了生机。比如,在药品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操作性极强的章节,我先将理论内容按照操作流程方式进行理论讲解,然后找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操作规范片给学生观看。由于学生们在理论上已经有所了解,再加上他们一边看、我一边讲解,因此他们看过之后印象深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该书理论性很强,不容易接受,所以我在讲解每章节试验的操作方法时,通常会将其制作成流程图的形式,这样看起来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识记和加深印象。
3.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可使他们将已习惯的被动思维的学习方式转换到主动思维,让他们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比如第一章中讲解“生物检定”这一概念时,对于概念中提到的生物体、特殊反应等概念,让大家思考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当他们答出一些相关的内容时,继续让他们解释,最终在经过了一步步的思考后,学生便能很清晰地理解这个概念,而避免了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把概念直接讲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自己记忆,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多半是把概念死记硬背。再如,讲解培养基制备过程的注意事项时,有一条为“糖类成分要在所有成分都加完,琼脂熔化后再加入”,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加?作为一道小的思考题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查资料,等下次上课时,有些学生的确花了功夫,查出了答案。虽然有些学生答错了,但是我仍然通过适当的加分给以鼓励。经过多次的这种发问,一向对上各种课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也开始慢慢地听课,有时还会主动想出一些问题来问我。
4.可以将项目教学方法引入其中。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药品生物检定技术》课程比较适合进行项目教学,这门课程能够满足项目教学法实施所应具备的条件:(1)本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丰富,而且都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2)本课程进行项目教学,将理论课也搬进实验室。(3)本课程所包含的几个检验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需要学习运用新知识才能完成任务。(4)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独自克服处理。(5)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对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价。(7)学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同时还可以把项目进行延伸,以适应以后的需要。
整个药品生物检定课程按照项目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1)维生素C注射剂的无菌检查。(2)板蓝根颗粒剂的微生物总数检查。(3)链霉素眼药水的效价测定。(4)葡萄糖注射液的热原检查等试验项目。可以采用主要教学过程:提出任务模块;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定稿;进行整个试验过程。
采用项目教学能够突出强调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讲解,使理论从属于实践,更好地满足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四、注重归纳和总结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4
康宝制药是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位居全国医药强势企业之列,是国内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康宝得维(非洛地平缓释片)、米氮平(一线抗抑郁药)、法莫替丁、惠复得、脑蛋白水解物、可立停、留普安等。
高血压年轻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肥胖、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等都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有研究表明,血压每上升20毫米汞柱,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增加一倍。然而,时下的年轻人对高血压仍然没有防治的概念,完全没有意识到如果血压长期偏高,血管硬化程度加深,会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造成十分巨大的危害。
年轻高血压药物治疗非首选
出现高血压的年轻人,有可能是假性高血压,其具有偶发性的特点。一般要反复测量血压3次以上,才能确定是不是患了高血压。另外,要持续观察3个月,排除是否由某些明确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分泌性高血压等。所以,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并非首选,要先确定是哪一种类型高血压,医生会根据其类型,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或早期高血压患者,防治可以先从控制饮食开始,因为单纯的饮食控制也有可能让血压恢复正常。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饮食宜清淡,尽量少吃高热量的食品,如汉堡包、薯条、油条、蛋糕、甜点等。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用低胆固醇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食用油尽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同时也要控制植物油的摄入量。
2.高血压患者需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最好控制在6克以内。另外,要严格控制一些看不到的“盐”,譬如咸菜、酱菜、咸鸭蛋等腌制食品及富含钠盐罐头食品的摄入量。
3.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尤其是深色蔬菜,如芹菜、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富含钾、钙以及食物纤维,对血压或心血管病均有保护作用。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5
关键词: 高职 职业 制药 教材 基础化学 教学内容
高职《制药》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具备将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具有独立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具有现代生物制药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制品、制药等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使毕业生有较宽的就业机会和较强的竞争力。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就业和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制药及相关专业在教材的编排和组织上,体现注重实践、突出应用,以金典实验教学为线索实施教学,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问题:
1、《制药》高职教材改革上希望打破原有的单纯理论框架,改为以应用为主线,辅以理论教学。基础化学现在普片开设《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而原有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停止开设。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主要框架定在典型实验上,围绕这些实验展开理论教程。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连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上有难度,会出现一知半解。实验做完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作,只能按部就班的操作。
2、教材采用的典型实验为主线教学,单从课程上看是可行的,但毕竟《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基础课,是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这些实验有些跟后续课程联系比较紧,有些联系并不大。制药专业是工科类专业,《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所涉及的内容对本专业是必要的。仅仅通过《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若干个典型的实验来完成整个专业基础化学的学习是不够的。
3、实验和实训是不同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论课的需要,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等同于实训,实训是一种实践性教学,专业性更强,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实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有局限性。把实验等同实训,夸大了实验的功能。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单靠实验训练是不够的。
4、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还是理论学习,很多实践性的知识应该在实践过程成中掌握,所以,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理论教学上。高职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没有理论作为支撑,那是办不到的。我们在强调对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削弱理论课的教学。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作如下调整:
1、制药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从专业上看,基础化学部分应该基础上应该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流化学》、《化工原理》等内容。
2、化学基础课的课程设置上,不应该是保留几门而去掉几门,应该是统一成一门作为基础课程,内容上以满足专业需求为原则,要揉进《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内容。化学基础部分可以统一成一门《化学基础》。这样,教材体系上是完整的,学生学习起来有连贯性。课程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但整个化学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可以舍去一些计算、解题技巧等内容,但课程的完整性还应该具备。真真做到宽基础,重实训,教学学时可以压缩,内容难度可以降低,但知识面还是应该广。
3、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内容适时穿插到到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特比是实验教学上。例如:《有机化学》化学经典实验之一的“升华”中可以补充《物理化学》中的物质的相图,这样不光对实验教学有帮助,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食品药品干燥中常使用的“冷冻干燥”,有了相图的概念,理解起来就容易了,如果没有相图的概念,要说清楚“冷冻干燥”还真不容易。又如有机化学实验“蒸馏”、“精馏”等也需要《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是不能省略的。在实验课上,应该适当补充《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黄运瑞.制药工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2]沙鸥,刘英红,马卫兴.现代教育新技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生物制品概念范文6
【关键词】 HPLC法;阿替洛尔片;含量测定;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是测量技术的重要概念,也是保证计量、检测质量的重要要素,被我国纳入法制计量管理范畴。为了与国际接轨,推广应用国家计量标准规定的术语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有利于我国计量、检测领域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参考有关文献,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有关规定,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高效液相法测定阿替洛尔片含量的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对各分量进行评估,从而对实验中易产生较大误差的来源进行更好的控制。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药
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梅特勒xp205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阿替洛尔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336-200402,纯度99.1%);阿替洛尔片(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2.5mg/片,批号:100407);磷酸二氢钾(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去离子水。
1.2、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C18(150mm×4.6 mm,5μm),流动相: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g,辛烷磺酸钠1.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70: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6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理论板数按阿替洛尔峰计算不低于2000,阿替洛尔峰与其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1.3、溶液的制备
1.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替洛尔对照品14.18mg、14.47mg,分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1.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计算平均片重0.16648g),研细,精密称取0.1715g、0.1683g,分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超声处理15min使溶解,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1.4、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μL,依次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实验中对照品溶液平行制备2份,分别进样峰面积折合称量14.18mg对照品计算,供试品溶液平行制备2份,分别进样,峰面积都折合称量药品粉末0.1715g计算,结果阿替洛尔含量为98.5%。
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数学模型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含量计算公式为:
X (1)
式中:X为以标示量计样品中阿替洛尔的百分含量,%;As(Ar)为供试品(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Ws(Wr)为供试品(对照品)称样量(g);Vs(Vr)为供试品(对照品)的稀释倍数;W为20片样品的平均重量(g);T为样品的标示量,12.5mg·片-1,因为生产商标示,此处视为常数,P:为对照品的纯度。
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1、对照品纯度不确定度u(P)
属于B类不确定度。阿替洛尔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按说明应105℃干燥2h后使用,纯度为99.1%,使用说明未给出不确定度,假定分布区间为±0.05%,按矩形分布换算:对照品引入的不确定u(P)=0.0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9%,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P)/P=0.029%/99.1%=2.93×10-4。
3.2、对照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u(Wr)
⑴天平校准的不确定度 属于B类不确定度。校准操作可能有2个不确定度来源,其一是灵敏度,采用减重法称量,灵敏度带来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不计,其二是校准的线性,所用电子天平(d=0.01mg)的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允差为±0.06 mg,按矩形分布计算,则相对不确定度为:u(Wr)1 0.0346
⑵称量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依据计量检定证书,未考虑样品或对照品特性对结果的影响,属于B类不确定度。重复性误差为±0.05mg按矩形分布计算,则相对不确定度为:
u(Wr)2 0.0289
由于减重称量是由相对独立的2次称量所得,即总重称量扣除净重称量,每一次称重都会受随机变化和天平校准带来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则:
u(Wr)=
u(Wr)=0.0638/14.18=4.50×10-3
3.3、对照品稀释的不确定度u(Vr)
⑴玻璃仪器校准的不确定度:属于B类不确定度。检定证书给出50mL、10mL量瓶,2mL移液管的允许误差分别是±0.05mL,±0.02mL,0.012mL,按三角分布(取包含因子 ),则对照品稀释定容的相对不确定度:
u(Vr)1
⑵温度:实验室溶液和容量瓶的温度与校准时的温度差异变化为±5℃,水的膨胀系数为2.1×10-4mL·C-1,按矩形分布评定:
u(Vr)2